咬文嚼字--《念奴嬌 赤壁懷古》教學片段實錄 (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10-2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重慶市渝北中學校 劉祖平 段成素

    【導言】

    《念奴嬌 赤壁懷古》這篇課文與其它版本在文字上稍有差異。于是我就在課堂上把這個問題擺出來,讓學生自主合作,通過比較揣摩、咬文嚼字去加以探究,并以此帶動全篇的學習,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實錄】

    (一)多媒體展示:1、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課文);2、亂石崩云,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其它版本)

    師:這兩個詩句僅僅是文字上的差異嗎? 

    生1:不是。朱光潛先生在《咬文嚼字》中說:“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實際上就是調整思想和感情”,“從來沒有一句話換一個說法而意味仍完全不變。”

    師:能聯系以前學過的知識來分析問題,很好。那么,換一個說法,其意味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生2:“穿”字寫“亂石”直插天空,給人以“刺破青天鍔未殘”的感覺;但“崩”字則進一步寫出了“穿”的程度,高聳入云,使云層發生了崩塌,顯得更有氣勢。我們甚至能由此聯想到傾盆的大雨以及“驚濤”和“千堆雪”。

    生3:同樣的道理,“拍”只是動作本身,而“裂”字則進一步寫出了“拍”所帶來的結果,顯得更有力度;這個結果似乎還能說明江中“亂石”乃是“驚濤拍岸”所致。

    師:很好!對上面的分析,大家能不能用精練的語言做個歸納。

    生4:用“崩”和“裂”比用“穿”和“拍”好,更能表現赤壁景色的雄奇壯麗。

    師:看來,大家的意見很一致嘛。那么,描寫赤壁雄奇壯麗的景色有哪些作用呀?

    生5:烘托當年赤壁鏖戰、火燒曹營的壯闊場面。

    生6:我覺得還可以烘托下片所寫的周瑜的英雄形象。

    (二)多媒體展示:1、檣櫓灰飛煙滅(課文);2、強虜灰飛煙滅(其它版本)

    師:“檣櫓”和“強虜”相比,用哪個詞語更好?為什么?(分組討論,代表發言)

    生7:我認為用“強虜”好。“強虜”說明曹軍的強大。據史料記載,當時孫劉聯軍只有5萬人馬,而曹軍號稱80萬眾,力量懸殊,用“強虜”符合歷史事實。

    生8:我補充一個理由。赤壁之戰對孫劉聯軍來說,是一場以弱抗強的戰爭,而周瑜不僅沒有絲毫的畏怯,反而從容閑雅得很,他打扮成儒將,說說笑笑,一把火就把曹軍給燒了。越是強調曹軍的強大,越能突出周瑜指揮若定的英雄形象。

    師:二位注意課外閱讀,值得大家學習。有不同意見嗎?

    生9:文學與歷史畢竟不同,文學的真實不等于歷史的真實。

    生10:我認為還是用“檣櫓”好,它比“強虜”更形象,而形象化應該是文學作品的語言要求。

    生11:用“檣櫓”才能突出曹操的水軍,而水軍是這場戰爭中關鍵性的角色。

    生12:我還補充一點。“檣櫓”與“灰飛煙滅”的字面意思好象更一致。

    師:看來爭論還很大呢,不過也都有些道理。

    生13:老師,你的意見呢?(眾笑)

    師:我認為還是用“檣櫓”好,當然也只是個人意見。至于理由嘛,大家都已經說完了。(眾大笑)這樣吧,下課之后,大家把自己的意見寫成小論文交給老師,怎么樣啊?

    生:(齊答)好!

    【后記】

    朱光潛先生說:“你隨處留心玩索,無論是閱讀或寫作,就會逐漸養成創作和欣賞都必須的好習慣”。《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生增強探究意識和興趣”,強調“養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樂于進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領悟,共同提高”。上述觀點和要求在教學片段中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體現。

    [咬文嚼字--《念奴嬌 赤壁懷古》教學片段實錄 (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2.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3.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4.《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5.《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教案

    6.《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

    7.勸學教案教學實錄

    8.咬文嚼字教案

    9.《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10.念奴嬌·赤壁懷古的賞析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伊人久久精品视频 | 免费国产a深夜影院 | 亚洲真实迷奷系列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 | 亚洲天堂在线怕怕视频 | 正在播放少妇最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