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課外古詩詞誦讀《約客》教學設(shè)計

    發(fā)布時間:2016-4-15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1.易錯字

    池塘(táng)  閑敲(qiāo)

    2.詞語釋義

    約客:約請客人來相會。

    黃梅時節(jié):夏初江南梅子黃熟的時節(jié),即梅雨季節(jié)。

    家家雨:家家戶戶都趕上下雨。形容處處都在下雨。

    處處蛙:到處是青蛙。

    有約:即為邀約友人。

    燈花:燈芯燃燒后結(jié)成的花狀物。

     趙師秀(1170-1219),字紫芝、靈芝,號靈秀、天樂,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詩人。與徐照(字靈暉)、徐璣(字靈淵)、翁卷(字靈舒)并稱“永嘉四靈”,開創(chuàng)了“江湖派”一代詩風。

     【文題解說】

     “約客”本是希望客人如約而至,然而此詩寫的卻是客人沒有按時來,甚至沒來。

     【創(chuàng)作背景】

     黃梅時節(jié)的夜晚,細雨蒙蒙地下著,鄉(xiāng)村的池塘傳來陣陣蛙鳴。詩人約一位朋友來做客,可等到半夜也沒有來。他只好一個人伴著油燈,無聊地敲著棋子。語近情遙,含而不露地表現(xiàn)了作者寂寞的心情。詩用對句寫景,富有時令與地方特色。

     全詩通過對撩人思緒的環(huán)境及“閑敲棋子”這一細節(jié)動作的渲染,既寫了詩人雨夜候客來訪的情景,也寫出約客未至的一種悵惘的心情,可謂形神兼?zhèn)洹H娚顨庀⑤^濃,又擺脫了雕琢之習,清麗可誦。

     《約客》是趙師秀的著名作品。該詩寫的是詩人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夏夜獨自期客的情景。詩歌采用寫景寄情的寫法,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復雜的思想感情。這是一首情景交融、清新雋永、耐人尋味的精妙小詩。

     了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背誦古詩。

     知詩人,解詩題;明詩意,悟詩情。

     培養(yǎng)學生感受生活的氣息。

     【重點】

     了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背誦古詩。

     【難點】

     能展開想象,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的情感。

     導入資料助讀通讀古詩欣賞名句創(chuàng)新解讀

    導入一:復習型

     [設(shè)計意圖] 通過復習關(guān)于雨的詩句,自然而然地引出課題。

     同學們,讓我們想象這樣一個畫面:撐一把傘,獨自漫步在雨中,你的腦海里可能會浮現(xiàn)出哪些詩句?這里,老師也收集了一些詩句,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出示【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杜甫《春夜喜雨》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南宋志南和尚《絕句》】江南的黃梅時節(jié),梅子熟了,稻花香了,杏子肥了,蛙聲響了。在這樣的季節(jié)里,我們和南宋詩人趙師秀有個約會,一起走進他的《約客》。

    導入二:關(guān)聯(lián)型

     [設(shè)計意圖] 通過古詩譜曲的歌曲導入,能夠激起學生熱愛古詩的情感,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課前播放《水調(diào)歌頭》歌曲)

     師: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古詩,我覺得那是中國文化的瑰寶。今天我給大家推薦的詩歌就是永嘉四靈之一的南宋詩人趙師秀的《約客》。

     感受詩人的詩意人生。

    一、資料助讀

     [設(shè)計意圖] 讓學生在閱讀詩歌之前,了解作者、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有利于學生快速背誦,加深對文本的印象。

     【課件出示關(guān)于作者和作品的情況,然后,教師指名朗讀詩歌,其他學生聽讀,加深印象。】

     1.關(guān)于作者:趙師秀(1170-1219),字紫芝、靈芝,號靈秀、天樂,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詩人。是“永嘉四靈”之一。

     2.關(guān)于作品:《約客》是趙師秀的著名作品。該詩寫的是詩人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夏夜獨自期客的情景。詩歌采用寫景寄情的寫法,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復雜的思想感情。這是一首情景交融、清新雋永、耐人尋味的精妙小詩。

     3.關(guān)于背景:作者準備和約好的客人對弈來度過漫長的梅雨之夜。可是大半夜過去了,客人還沒有如約而至,于是寫下了這首寫景抒情詩。

    二、初讀古詩,初步感知

     [設(shè)計意圖] 此環(huán)節(jié)通過指導學生朗讀、訓練學生朗讀等內(nèi)容,讓學生對文本有一個整體認識,并較熟練地閱讀全文,為下面了解文意奠定基礎(chǔ)。

     1.有人說:三分詩歌七分讀。我們先來齊讀詩歌。

     讀出詩歌的韻味:將每一句的最后一個字讀飽滿。(師范讀、生自由讀、個別讀、齊讀)

     2.都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完這首詩歌,你能羅列一下詩中的景物嗎?

     板書:雨、蛙、棋子、燈花

     詩人的情感往往就是通過這些景物傳達的。因此,這些景物就被稱之為意象。

    三、細讀詩歌,重點分析

     [設(shè)計意圖] 此環(huán)節(jié)旨在通過重點字眼的分析,引導學生感悟詩歌主旨。

     伴著雨聲、蛙鳴,敲著棋子、看著燈花,直至夜半。你覺得此時,詩人的心情如何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字里行間,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去體會詩人的心情。

     這份等待,飽含了詩人怎樣的心情,理由是什么?

     1.寂寞、焦急、失望。

     2.閑適的享受,獨處的樂趣。

     重點分析:閑。

     學生辯論:“閑”的理解是無聊還是閑適?

     現(xiàn)代人閑暇時會做什么?古人呢?

     品酒、對弈、作賦,多么悠閑,多么自在。你還能想到哪些體現(xiàn)詩人閑適心情的句子?

     如: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雖然現(xiàn)代人也會以品茶、聊天作為休閑方式,但由于人性的浮躁,如此優(yōu)雅的事情,難免有了矯情的作秀之嫌,但我們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四、創(chuàng)新解讀,讀懂詩人

     [設(shè)計意圖] 此環(huán)節(jié)旨在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更好地了解文章主旨。

     《約客》這首詩究竟營造了一個什么樣的意境?且看--江南的夏夜,梅雨紛飛,蛙聲齊鳴,詩人約了友人來下棋,然而,時過夜半,約客未至,詩人閑敲棋子,靜靜等候……此時,詩人的心情如何呢?我看主要不是或根本就沒有什么焦躁和煩悶的情緒,而更可能是一種閑逸、散淡和恬然自適的心境。也許曾有那么一會兒焦躁過(這種焦躁情緒怎么會持續(xù)到“過夜半”呢?),但現(xiàn)在,詩人被眼前江南夏夜之情之景感染了:多情的梅雨,歡快的蛙鳴,閃爍的燈火,清脆的棋子敲擊聲……這是一幅既熱鬧又冷清、既凝重又飄逸的畫面。也許詩人已經(jīng)忘了他是在等友人,而完全沉浸到內(nèi)心的激蕩和靜謐中。應該感謝友人的失約,讓詩人享受到了這樣一個獨處的美妙的不眠之夜。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這份恬淡與閑適,恰恰是我們現(xiàn)代人所缺失的,

     讓我們詩意地棲居在江南這片詩歌的原鄉(xiāng)中,感受一脈相承的詩心和詩意;在俗世的紅塵中,守護心靈的那片凈土,真正享受悠然遠世的生活!

     作業(yè)布置

     1.默寫古詩。

     2.《約客》中含而不露地表現(xiàn)詩人寂寞的詩句是哪句?

     約 客

     景     情

    失望、煩躁、寂寞……

    “閑”閑適、悠閑

     一切景語皆情語

    解讀《約客》的蒙太奇

     蒙太奇,是法語建筑學中的名詞譯音,原意是裝配構(gòu)成。電影藝術(shù)從建筑學的門庭內(nèi),借用了這一術(shù)語,引申為剪輯和組合,成為電影構(gòu)成形式和構(gòu)成方法的總稱。然而,文學藝術(shù)的各個門類常有其通似性,蒙太奇也不是電影所獨有的手法,在我國古典詩歌的表現(xiàn)藝術(shù)中,就有和蒙太奇手法不謀而合之處。例如,電影經(jīng)常把一些跳躍幅度較大的時空、不同的畫面,按照藝術(shù)的邏輯并列組接起來,構(gòu)成并列式蒙太奇,從而渲染作品的氛圍,表達作品的某種寓意。從這種蒙太奇來衡量,趙師秀這首詩有異曲同工之妙。

     江南地區(qū),立夏以后,有一個連綿多雨的季節(jié),名之為“黃梅天”,雨則稱為“黃梅雨”,“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詩人首先推出了一個時間與空間比較闊遠的畫面,概括性很強,“雨”不但有形,而且有聲,所以這畫面刺激讀者的視聽感官,既訴之視覺也訴之于聽覺。同時,這種雨不是匆匆過客式的驟雨,也不是大肆揮霍的豪雨,而是淫雨霏霏,連月不開的黃梅雨。這種雨在詩中,既渲染了那種惱人的凄苦氣氛,也可以說是詩人心境寂寥而切盼友人前來的主觀心理的外射。此外,家家阻雨,也為久候客人不至埋下了伏筆。“青草池塘處處蛙”,這個畫面的時空,較前一個畫面的時空為小,它是由視覺形象,特別是聽覺形象所構(gòu)成的。南北朝時的謝靈運,在《登池上樓》中有“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的名句,趙師秀的“青草池塘”化用了謝靈遠的“池塘生春草”而不露痕跡,也更為濃縮。具備一定詩歌知識的讀者,都可以由此聯(lián)想到許多。這種化用典故,而加深其歷史和藝術(shù)的內(nèi)涵的藝術(shù)形態(tài),美英現(xiàn)代詩人兼批評家艾略特稱之為“同存結(jié)構(gòu)”,因為讀者的想象,由此不致停留在絕緣的平面,而可以馳入歷史的縱深。如果說,前面兩個鏡頭還是戶外自然之景,那么,“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就是由戶外而室內(nèi)的人物之景了。從詩的整體來看,這三個鏡頭的組接關(guān)系是平行線式的,然而,從前面兩個鏡頭和第三個鏡頭的關(guān)系來看,則可以理出先后發(fā)展的時間線索,這種由遠而近、由外而內(nèi)地發(fā)展的鏡頭,可稱之為“前進式的蒙太奇”。同時,從畫面上看,前面兩個鏡頭較為闊大,是遠景,全景;后一個鏡頭較為細小,是近景、小景,相當于電影中的“特寫”。在這一特寫鏡頭中,只見主人失望,而仍然不無期待地頻頻敲著桌上的棋子,燈花開了又落,落了又開……而客人則遲遲不至。一“敲”一“落”,表現(xiàn)時間之久,懷念之深,企盼之殷。而室外的雨聲、蛙聲,室內(nèi)的敲棋聲與燈花掉落聲,聲聲入耳。這種強動態(tài)的聽覺描寫,正深層次地表白了主人公內(nèi)心的孤寂,把那種“客有,可人期不來”的情緒與氛圍,表現(xiàn)得分外動人。

    閱讀《約客》一詩,回答問題。

    1.對這首宋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恰 ?  )

    A.前兩句寫出了時令特色和地方氣息,從側(cè)面透露出詩人在靜候友人來訪時的感受。

    B.第三句點題,以“夜半”說明詩人在久久等待,但約客未至,卻只聽到陣陣的雨聲、蛙聲。

    C.第四句描寫了“閑敲棋子”這一細節(jié),生動地表現(xiàn)出詩人此時閑適恬淡的心情。

    D.全詩通過對環(huán)境和人物動作的渲染,描寫詩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韻味。

    2.詩中主人公當時是什么心情,是通過什么表現(xiàn)出來的?

    【答案與解析】

    1.C(前兩句是詩人聽到的“景”,詩人盼望朋友到來,側(cè)耳細聽,沒能聽到朋友的腳步聲,只聽到雨聲和蛙聲。這兩句也暗中點明朋友“不來”的原因。明乎此,最后一句的“閑敲棋子”的“閑”就不能理解為“悠閑”“閑適”,而是閑得無聊。)

    2.詩人當時候客不至,心情煩躁不安。通過一個細節(jié)描寫“閑敲棋子”表現(xiàn)出來的。 

    李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成AV人片女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久久精品视频 | 色窝窝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抢 | 亚洲论片在线观看 | 亚洲色婷婷丁香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