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yè)與樂業(yè) 導學案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

    發(fā)布時間:2016-6-10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一、自主學習

    (一)基礎達標

    1.梁啟超(1873-1929),字______,號______,別號______,中國近代______派代表人物,學者,與______一起領導了______。著作編為《              》。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駢進(  ) 旁騖(   ) 承蜩(    )

    佝僂(        )    褻瀆(      )

    強聒不舍(    )    禪師(      )

    3.解釋下列詞語

    斷章取義:

    不二法門:

    強聒不舍:

    旁騖:

    褻瀆:

    4.理解并積累文中引用的大量名言警句。

    (二)初讀感知

    1.梳理文章的思路,說說全文是怎樣安排結構的。

    2.瀏覽文章,找出表明作者觀點、看法的語句。并就你感觸最深的一句談談看法。

    二、合作探究

    (一)研讀賞析

    1.分別說說作者是如何層層深入論述“有業(yè)”“敬業(yè)”“樂業(yè)”的重要性的?

    2.文中在談到“有業(yè)之必要”時,舉了孔子和百丈禪師的兩個例子加以說明;談到“凡職業(yè)都有趣味的”時,列舉了四個原因加以說明。參照兩種寫法,試著為“有業(yè)之必要”列舉幾條理由或為“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幾個例子。    

    3.閱讀文章,說說演講稿與一般文章的語言有哪些區(qū)別?

    【小支架】

    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眾,就某一問題發(fā)表自己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

    (二)展示交流

    心得體會:

    三、自我檢測

    (一)閱讀文章第6、7段,回答問題。 

    1.選文作者的觀點是                  

    2.作者引用了莊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個好不好?為什么?

    3.“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依照作者這一標準來衡量,你能從身邊舉一個例子來闡述嗎?

    (二)閱讀文章第8段,回答問題。 

    1.選文論述的中心是                  

    2.為選文提供一個事實論據(jù)。

    3.發(fā)揮想象,將“這種生活,真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了”中“理想的生活”描寫出來。

    4.舉例說說本段語言表達上的特點。

    四、自助遷移

    (一)課外鏈接

    最苦與最樂

    梁啟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種未來的責任。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雖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獨是凡人生活在世間一天,便有一天應該做的事;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為什么呢?因為受良心責備不過,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

        答應人辦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的錢沒有還,受了人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這就連這個人的面也幾乎不敢見;縱然不見他的面,睡里夢里都像有他的影子來纏著我。為什么呢?因為覺得對不住他呀,因為自己對于他的責任還沒有解除呀。不獨對于一個人如此 ,就是對于家庭,對于社會,對于國家,乃至對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于他便有了責任。凡屬我應該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夠做得到,我對于這件事便有了責任。凡屬我自己打定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現(xiàn)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于自己加一層責任。有了這責任,那良心便時時刻刻監(jiān)督在后頭。一日應盡的責任沒有盡,到夜里頭過得便是苦痛的日子。一生應盡的責任沒有盡,便死也是帶著苦痛往墳墓里去。這種苦痛卻比不得普通的貧、病、老、死,可以達觀排解得開 。所以我說人生沒有苦痛便罷;若有苦痛,當然沒有比這個更加重的了。

        翻過來看,什么事最快樂呢?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說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人到這個時候,那種輕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語形容。責任越重大,負責的日子越久長,到責任完了時,海闊天空,心安理得,那快樂還要加幾倍哩。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是真樂。人生須知道有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這種苦樂循環(huán),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一種趣味。卻是不盡責任,受良心責備,這些苦都是自己找來的。一翻過來,處處盡責任,便處處快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快樂。快樂之權,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說“無入而不自得”,正是這種作用。

    ④然則為什么孟子又說“君子有終身之憂”呢?因為越是圣賢豪杰,他負的責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種種責任來攬在身上,肩頭的擔子從沒有放下的時節(jié)。曾子還說哩:“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不亦遠乎!”那仁人志士的憂民、憂國,那諸圣諸佛的悲天憐人。雖說他是一輩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盡責任,便日日在那里苦中得真樂,所以他到底還是樂不是苦呀。  

    ⑤有人說:“既然這苦是由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是就永遠沒有苦了嗎?”這卻不然。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人生若能永遠像三歲小孩子。本來沒有責任,那就本來沒有苦。到了長成,責任自然壓在你頭上,如何能躲?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遠不能解除了。

    (選自《飲冰室全集》)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用原文填空。

        在作者筆下,貧而不苦的原因是     

    ,失意不苦的原因是         ,貧、老、病 、死不苦的原因是          。

    作者認為真正的痛苦源自             。3.文章可以分為三個大的段落,你認為該怎樣分?并說說各大段的論點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

    第一段:從      到       

    論點:                                     

    第二段:從      到       

    論點:                                     

    第三段:從      到       

    論點:                                     

    三個論點間的關系:                                     

    4.文中多處運用對比的方法,試找出一處,并體會它的好處。

    5.具體說說你身上承擔著怎樣的責任?(要求:要對責任做具體闡述,不少于50字)

    (二)實踐運用

    從兩題中任選一題完成。

    1.完成課后練習四。(可以組織一個辯論賽)

    2.仿照本文的寫法,從“敬學”或“樂學”中任選一個話題發(fā)表演講。

    (請把你的演講提綱寫在下面)

    提綱:                                     

    【小支架】

    演講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要求:

    ①認清對象場合,確立主旨。

    ②思路清晰,節(jié)奏明快。

    ③感情充沛,例證動人。

    ④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主要手段:有聲語言(講),態(tài)勢語言(演) 

    韓三其

    [敬業(yè)與樂業(yè) 導學案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敬業(yè)與樂業(yè)》課件

    2.《敬業(yè)與樂業(yè)》教案

    3.敬業(yè)與樂業(yè)的教案

    4.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敬業(yè)與樂業(yè)》教案設計

    5.敬業(yè)與樂業(yè)課文教案

    6.敬業(yè)與樂業(yè)讀后感

    7.《談中國詩》導學案

    8.敬業(yè)與樂業(yè)學生讀后感

    9.《敬業(yè)與樂業(yè)》閱讀練習及答案

    10.新目標八年級英語上冊教學導學案課件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婷婷丁香五月天婷婷 | 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动漫 | 亚洲自拍偷拍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