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發布時間:2016-10-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考點、知識點

    1.了解文學常識(梁實秋和梁啟超)。

    2.學習掌握重要生字生詞的形音義。

    3.通過分析精彩生動的細節描寫及側面烘托的人物描寫方法,了解梁任公先生的性格特點,領悟作者對梁任公先生的敬仰、欣賞、贊美之情。

    學習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了解文學常識(梁實秋和梁啟超)。

    2.學習掌握重要生字生詞的形音義。

    二、能力培養目標

    1.培養學生分析概括人物性格特點的能力。

    2.培養學生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目標

    1.學習梁啟超先生的治學風格,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

    重、難點  

    1.了解梁任公先生的性格特點,領悟作者對梁任公先生的敬仰、欣賞、贊美之情。

    2.精彩生動的細節描寫及側面烘托的人物描寫方法。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學過歷史一定知道梁啟超是個在政界叱咤風云的人物,哪位同學能介紹一下他的政績呢?(戊戌變法、云南起義、與康有為并稱“康梁”、公車上書)

    那大家是否知道他在文壇上也是個不可多得的才子呢?如果大家想認識一個真實而活生生的學者梁啟超的話,就要讀讀梁實秋寫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二、作者及梁啟超簡介

    梁實秋(1902--1987),號均默,原名梁治華,字實秋,筆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國著名的散文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國內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祖籍浙江杭縣(今余杭),出生于北京。1915年秋考入清華學校(今清華大學),1923年8月畢業后赴美留學。回國后,曾先后任教于東南大學、暨南大學、青島大學、北京大學等。1949年到臺灣,任臺灣師范學院(后改師范大學)英語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學院長。 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臺北。作品:散文集《雅舍小品》、文學評論集《浪漫的與古典的》《文學的紀律》《秋室雜文》,譯著《莎士比亞全集》,主編《遠東英漢大辭典》。風格:風趣幽默、樸實雋永。

    梁啟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清光緒舉人,和其師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并稱“康梁”。是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飲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出自《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我今天早上接受國君詔命到了晚上就得飲用冰水,恐怕是因為我內心焦躁擔憂吧!)梁啟超于戊戌政變逃亡日本后用“飲冰室主人”為筆名,非常真實地反映了他憂國憂民的憂心如焚。

    梁任公先生是中國近現代政壇風云人物,也是學術界一位難得的才子。課文《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并未從政治家的角度表現先生,而是從他的學者身份著眼表現其學識淵博以及他自由灑脫的真性情,給我們展現了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梁任公。

    三、梁啟超的這次演講給聽眾留下怎樣的印象?從哪里可以看出來?(用原文語句回答)

    明確:深刻印象 從課文中找原句

    ① 過去也有不少顯宦,以及叱咤風云的人物,蒞校講話。但是他們沒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 我記得清清楚楚,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這就是梁任公先生。

    ③ 我記得他開頭講一首古詩。

    ④ 除了當時所受的感動之外,不少人從此對于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

    ⑤ 于是我想起了從前的一段經歷,筆而記之。

    四、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記這次演講的?從中可以看出他怎樣的性格特征?

    1、演講的時間、地點、題目

    2、演講稿:美觀(辦事認真,學問和書法的修養都很好)

    3、人物形象:精干有神采(瀟灑自信)

    4、開場白:①語言:獨特(謙遜、自負)

    ②聲音:沉著有力,宏亮激亢(沉穩睿智)

    ③語種:廣東官話

    5--9、演講過程:①內容:豐富感人(博聞強記、學識豐富)

    ②語言:生動形象(風趣、博聞強記)

    ③神態:有趣豐富(感情豐沛)

    ④動作:表演可感(自由灑脫)

    10、評價: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

    可見,梁任公是一個有學問,有文采,感情豐沛,沉穩睿智,瀟灑自信,熱心腸而又謙遜的學者形象。

    五、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刻畫梁任公先生的這些性格特征的?

    明確:在對事件的描述中插入對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神態等細節的正面描寫,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征。

    六、討論:作者對梁任公先生的敬仰、欣賞、贊美之情是怎樣抒發的?

    答案:①直接表達

    A 那時候的青年學子,對梁任公懷著無限的景仰

    B 先生嘗自謂“筆鋒常帶情感”,其實先生在言談講演之中所帶的情感不知要強烈多少倍。

    C 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求之當世能有幾人?

    ②半直接半含蓄的表達

    A 我很幸運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

    B 他敲頭的時候我們屏息以待,他記起來的時候,我們也跟著他歡喜。

    C 除了當時所受的感動之外,不少人從此對于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

    ③完全含蓄的表達

    A 描寫外貌,著重于表現神采,展現一個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風范。

    B 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太息。純粹是動作描寫,但讀者仍能從中感受到作者的敬佩。

    C 標題“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以學生的輩分稱呼梁,已是一種尊敬和愛戴。

    七、總結

    梁任公先生是中國近現代政壇風云人物,也是學術界一位難得的才子。課文《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并未從政治家的角度表現先生,而是從他的學者身份著眼表現其學識淵博以及他自由灑脫的真性情,給我們展現了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梁任公。

    這篇課文題為記一次演講,好像是記事,其實是寫人,通過寫一次演講的情景來表現梁任公的一些特點,并表達對老師的崇敬之情。本文擷取作者學生時代最有價值的記憶片段構思成文,篇幅短小,語言簡練,意味深長,精彩紛呈,對老師的真摯情感融化在敘述描寫中。

    【學生活動設計】

    1.課外提前準備:給生字生詞注音、釋義,誦讀課文,細讀注解,完成預習工作。

    2.課堂根據教師要求,自由思考、討論交流、回答問題、記好筆記,完成相關學習任務。

    3.課后完成布置的作業。

    一、提出預習要求,檢查預習完成情況

    二、明確學習目標

    知識教育目標

    1.了解文學常識(梁實秋和梁啟超)。

    2.學習掌握重要生字生詞的形音義。

    能力培養目標

    1.培養學生分析概括人物性格特點的能力。

    2.培養學生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能力。

    德育滲透目標

    1.學習梁啟超先生的治學風格,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

    三、作者及梁啟超簡介

    四、文章內容分析探究(以問題方式開展)

    五、布置作業

    完成同步練習題。

    羅浚齊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相關文章:

    1.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優秀教案

    2.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案

    3.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4.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5.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6.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7.高一必修一數學課件

    8.高一必修一英語教案

    9.記梁任公的一次演講教案

    10.高一數學必修2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视频 | 一级加勒比视频在线观看 | 午夜一日本级频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A∨ | 亚洲性福利视频网站 | 日本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