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不列顛尼亞》 導學案設計(語文版八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6-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第1課時

    【學習目標】

    重點:了解新聞特寫的特點及文本的語言特色。

    難點:培養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操。

    【課前積累】

    1. 本文的體裁是:新聞(特寫)

    2.特寫的特點是: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 ,側重“再現”。

    【課上突破】

    一、預習反饋

    讀準下列加點字字音:

    凝重(     )    紫荊(     )    停泊(     )    接載(     )         

    降落(     )    掩映(     )    世人矚目(    ) 旗幟(     )

    二、分析課文

    1.文題解讀

    本文的標題,以英國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別了”委婉的口氣中略帶一絲嘲諷,借以表達_________________。

    2.文本解讀

    (1)本篇特寫按時間順序寫了哪四個場景?

    (2)概括第一自然段的段意。

    (3)體會用“在香港飄揚了一百五十多年”修飾“英國米 字旗”的作用。 

    (4)用“接載查爾斯王子和離任港督彭定康回國的英國皇家游輪”修飾“不列顛尼亞號”

    的作用?

    (5)“這是英國撤離香港的最后時刻”這句話意味著什么?

    (6)導語部分的第二段交代了什么?

    (7)為何要突出“蒙蒙細雨”這一自然環境?

    【課后提高】

    1、下列加點字注音

    凝重(     )掩映(     ) 停泊(     )旗幟(     )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錯別字,并改正。

    (1)英國的告別儀式是在港島半山的港督府拉開緒幕的。(    )

    (2)彭定康注視著港督旗幟在“日落音”的號角聲中降下旗稈。(    )

    (3)將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顛尼亞”號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暮中。(    )

    3、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

    (1)這座古典風格的白色建筑成為歷史陳跡。

    (2)當然,最為世人矚目的是子夜時分,中英香港交接儀式上的易幟。

    【課后反思】

    第6課 別了,“不列顛尼亞”

    (第2課時)

    【學習目標】

    重點:了解新聞特寫的特點及文本的語言特色。

    難點:培養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操。

    【課前積累】

    1.本文是一篇 _________ 。它要求用類似于電影“ _________”的手法來反映事實,是作者深入新聞事件現場采寫的一種 _________、 _________ 的新聞文體。

    2.本文按照 _________順序,主要描寫了末任港督離府、_________       、      

    _________、“不列顛尼亞”離港四個場景。

    【課上突破】

    1.主體部分敘述了哪幾個時間發生的事情?  

    2.為什么要將事件具體到“分”?

    3.談談第四自然段插敘總督府的背景有何作用?

    4. 分析第六段中“雨越下越大”的含義。

    5.第7段中“一個叫愛德華貝爾徹 的英國艦長帶領士兵占領了港島,在這里升起了英

    國國旗”,“今天,另一名英國海軍士兵在‘ 威爾士親王’軍營旁的這個地方降下了米

    字旗”這幾句話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6.齊讀第9段,體會情感。                                     

    7.“一百五十六年五個月零四天”這個精確的數字意味著什么? 

    8.體會“大英帝國從海上來,又從海上去。”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課后提高】

    1.下面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別了,“不列顛尼亞”》是最別致的一篇,作者沒有寫交接儀式現場多么莊嚴,也

    沒有寫歡慶回歸的人們多么激動,而是選擇了英方撤離這樣一個角度,并且把末代

    港督乘英國皇家游艇“不列顛尼亞”號撤離香港這一事件放在一個歷史的背景中, 

    更加突出了這一事件的歷史意義。

    B.特寫性消息也稱新聞速寫、新聞素描,它要求作者用文學的手法生動描述重大事件,

    可以適當的剪裁,更改材料。

    C.作者按照時間順序描寫了四個場景,條理清晰。

    2.仔細閱讀以下句子,結合課文的附文,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什么,包含著怎樣

    的情感?

    (1)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鐘,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落下,英國對香港長達、

    一個世紀的統治宣告終結。

    (2)大英帝國從海上來,又從海上去。

    【課后反思】

    《別了,“ 不列顛尼亞”》第1課時

    【課前積累】

    內容集中在一點,著力于細節描寫;現場感強烈,注重記者的直觀反映;有較強的文學色彩,形象化的刻畫人物或事物。

    【課上 突破】 

    預習反饋: 略 

    分析課文:

    1.英國皇家的統治  內心的喜悅與自豪 

    2.(1)6月30日下午4:30末任港督告別督府,降港 督旗幟;6月30日晚6:15添馬

    艦軍營東西廣場, 降英國國旗;6月30日子夜時分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米字 

    旗降下。五星紅旗冉冉升起;7月1日零點40分查爾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

    顛尼亞”號離港。  

    (2)英國米字旗降落,“不列顛尼亞”號駛離維多利亞港灣。

    ( 3)英國米字旗在屬于中國領土的香港上空飄揚一百五十多年,意味著英國對 香港的

    殖民統治持續了一百五十多年,交代香港淪為英租界的屈辱歷史。

    (4)交代英國對香港施行殖民統治的末任港督,他的離港意 味著英國對香港殖民統治 

    的終 結,香港從此回歸祖國。

    (5)著重強調英國殖民統治將徹底結束,香港將回歸這一歷史事實。

    (6)交代了告別儀式的時間、地點及末任港督離任這一事件。

    (7)體現出英國末任港督離任時的心情,更重要的是突出香港的明天猶如雨過天晴,

    前途無限光明 。

    【課后提高】

    1.略 

    2.(1)序(2)桿(3)幕

    3.(1)過去的事情(2)注目,把視線 集中到一點上。

    《別了,“不列顛尼亞”》第2課時

    【課前積累】  

    1.新聞特寫   特寫鏡頭   現場感強、篇幅短小精悍 

    2.時間  添馬艦軍營告別儀式  中 國香港政權接交儀式  

    【課上突破】 

    1.4:30  4:40  7:45  00:40  

    2.符合“特寫”要求真實再現實實施過程。

    3.從建成到修建,是殖民統治的標志。“歷史的陳跡”標志著殖民統治從今天結束。

    4.(1)照應蒙蒙細雨。

    (2)殖民統治倒行逆施,現在天將行大道。

    (3)襯托殖民者心情。

    (4)雨過必將天晴,暗示香港燦爛明天。 

    5.對比。平實語言強烈對比,飽含對長達一個世紀的殖民統治結束后的欣喜之情。

    6.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的喜悅,抒發中國人民從此揚眉吐氣的豪情。

    7.準確記載了英對港島殖民統治 的時間,說明那段歷史刻骨銘心。

    8.“海上來”指英國開始了殖民統治,“海上去”指統治者的離開,殖民統治的結束,表

    達作者激動的心情。

    【課后提高】

    1.B  

    2.(1)作者鄭重地記錄下這一歷史時刻,含蓄的表達了一種祖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時

    的莊嚴而喜悅的心情。

    (2)“海上來”指英國開始了殖民統治,“海上去”指統治者的離開,殖民統治的結束,

    表達作者激動的心情。 

    侯曉旭

    [《別了,不列顛尼亞》 導學案設計(語文版八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別了,不列顛尼亞教案

    2.語文版木蘭詩導學案

    3.《談中國詩》導學案

    4.歷史教學導學案論文

    5.鑲邊與剪紙的導學案

    6.木蘭詩導學案及答案

    7.漢語拼音復習導學案

    8.趙普文言文導學案答案

    9.漢語拼音教學案設計

    10.語文版小學課件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香 |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 | 午夜一区二区亚洲福利VR | 日本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 | 一级做a爱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