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2-09 解放日報
本報訊 昨日筆者在滬上幾所高?吹剑恍┓敌5耐獾卮髮W生,正忙著把從家鄉帶來的特產、年貨加價“吆喝”著賣給同學或者“倒手”賣給雜貨店。同濟大學一位學生坦言,自己放假前就把“倒賣”家鄉特產和年貨列入了“賺錢”計劃。
筆者在同濟大學等高校附近一些雜貨店看到,一些返校大學生正把家鄉帶來的特產向店主推銷,品種很豐富,有哈爾濱干腸、紅腸,紹興黃酒,青田筍干,西湖藕粉……同濟大
學附近江浦路上的一個雜貨店老板黃先生指著堆在店門口的一堆年貨告訴筆者:“這些貨有不少是從大學生手里進的!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一些大學生早就把“倒”家鄉特產列入了自己的“賺錢”計劃。他們“倒”的貨物大到青瓷、寶劍,小到黃酒、葡萄干,品種很多。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大三的小宋,家鄉在浙江龍泉,那里的寶劍、青瓷“名氣很大”,放假回家前不少同學托他“代購”,于是他就動起了“倒”家鄉特產的念頭。“因為這些寶劍、青瓷,在上海的市場價比我們家鄉要貴出上千元,同學買來放心,我也可以賺點外快。”
為此他把自己今年的壓歲錢也用于“投資”,從家鄉買了7件青瓷、寶劍,坐了10多個小時的長途汽車帶到上海,賣給了早已“訂貨”的同學!耙患100元,我直接告訴我的同學了,他們覺得也很合適!
還有一些學生返校時父母硬讓帶些家鄉特產送同學、老師,自己卻覺得沒必要,于是一到學校就打折賣給了同學和附近的小店。
(實習生王亮)
上海市陽光心理教授工作室高鴻鳴教授認為,大學生“倒”年貨首先不能簡單認為大學生之間人情變得冷漠了,它反映出現在的中國大學生和社會“合拍”了,大學生進入職業社會的心理準備比過去成熟了。第二,這些大學生能清楚地認識自己的經濟狀況,并聰明地利用不同地區特產的“差價”,賺取自己的學習經費,說明他們開始和西方的一些大學生一樣,嘗試力所能及的“經營”,運用市場經濟的手段去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況。
[大學生經濟頭腦靈光 寒假返校倒年貨]相關文章:
1.開學返校日記
2.購年貨日記大全
3.有關年貨日記大全
4.關于辦年貨日記
5.買年貨數學日記
6.購年貨小學日記
7.數學日記買年貨
8.采購年貨日記
9.歡迎返校黑板報
10.畢業生返校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