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

    時間:2022-09-25 10:56:34 美術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美術教案范文匯編6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美術教案范文匯編6篇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敘述夢境、奇怪的夢表現夢境的過程中,了解夢是現實生活的特殊繼續,是人腦活動的特殊形式。

      2、通過啟發回憶和想像,奇怪的夢誘導學生用美術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夢中故事”,挖掘創造的潛能,抒發自己的情感。

      3、激發學生熱愛科學、遠離迷信的情感。

      教學準備:繪畫工具,圖片。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回憶和梳理自己的夢境,進行大膽奇特的想像、幻想和創造。教學難點:如何讓學生進入夢的感覺和體驗,并通過美術活動,利用色彩和構圖,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作品新穎、生動,富有藝術美感。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創設夢的情境,讓學生從圖片加上音樂和自己的幻想進入夢境。

      二、回憶表述夢。

      討論:你曾經做過哪些奇怪的夢,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表述:把你夢中最精彩的片段說給同學們聽。

      三、欣賞作品。

      欣賞大師和同學的作品,加深學生對夢的獨特的感受,并引導他們進一步了解范作的表現手法。主要引導學生從作品的構思和色彩上討論。

      四、構思創作。

      1、夢的構圖。

      2、夢的色彩。

      五、學生繪畫。

      用創新的思維,畫出最奇異的夢吧。教師相機指導。

      六、課堂小結。

      學生作業點評。結合學生自己的講述的創作意圖。

      教學反思:

    美術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民間美術》是湖南美術出版社編著的高中美術教材美術鑒賞模塊中的第三單元的第九課的教學內容。教材圍繞著了解民間美術這一主題展開,通過大量的圖片和一些深入淺出的論述,向我們分析了民間美術的內涵以及一些相關的知識。首先指出的是民間美術植根于人民的具體生活,甚至滲透到生活的每個角落,它與人民對美的要求以及祈求幸福的愿望密切相關。教材就民間美術的種類以及與生活的關系列舉了若干圖片,目的是讓學生對此有直觀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教材進一步說明了民間美術的價值。接著,教材又深入的分析了民間美術獨特的表現語言以及它們的內涵,列舉并分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實例。最后延伸到對民間美術的繼承和發揚。

      教學理念

      為了更好的實施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針對高一學生的特點,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立足于教材,在關注教材的同時以學生為主,嘗試把“搜集資料→閱讀欣賞→討論探索→延伸”的研究型學習方式進入課堂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多元發展。

      教學過程中:

      1、創設研究型學習的氛圍:教學中提倡師生共同構建一個開放自主、合作互動的教學氛圍。體現“以學生為主”的現代教學理念,為學生展示才華的舞臺。學生通過展示研究成果、實踐創作等活動,體驗創造的成就感和自我價值的深化;創設問題為教學主要手段之一,培養學生探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完善體系:不斷鼓勵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參與討論。應重解決問題的方法,輕解決問題的結果。從而進一步提升教學內涵。

      3、拓展與延伸:課程內容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拓展與延伸。結合現代生活和社會熱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民族文化觀念和樹立創新意識,把德育教育融入藝術教學中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什么是民間美術及其類別;認識民間美術在人類活動中所具有的社會價值和審美價值,以及民間美術獨特形態和形式語言及其中深厚的寓意。

      2、能力目標

      了解民間美術的重要意義和價值,學會欣賞民間美術,把民間美術運用到現代生活中來。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在和觀念上對民間美術的認同并激發他們對民間美術的關注和喜愛,從而能夠自覺的保護這一傳統。

      教學重點

      了解民間美術在人類活動中所具有的社會價值和審美價值,以及民間美術的藝術特征及深厚的寓意。

      教學難點

      解決學生對民間美術在和觀念上的認同,激發同學對民間美術的關注和喜愛。進行民族民間藝術的教育和承傳。逐步使民族、民間文化資源進入主流教育。

      教學準備

      1、教具:制作多媒體課件、有民間美術特征的圖片、民間美術作品實物

      2、學具:剪刀、蠟光紙或紅紙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引出課題(1分鐘)

      把中華民族文化比做河流,美術比做是漂在河流上的一根粗大的木頭,浮在水上的是宮廷美術、文人士大夫美術、專業美術。沉在水底的是民間美術。民間美術以它稚拙的特點支撐著主流藝術。(本環節通過比喻使學生大概的了解民間美術的社會地位。通過創設語言情境激發學生想了解民間美術的欲望。)

      二、了解民間美術

      <一>、什么是民間美術 (4分鐘)

      1、實物展示、多媒體顯示:通過對民間美術作品鞋墊與現代專業美術作品《奔馬圖》創作者的比較(為了說明民間美術的創造者是人民群眾)

      2、多媒體出示照片:《天安門廣場放風箏》、《農家的灶臺》兩幅圖片,讓學生找出當中的民間美術,并說說民間美術用在這里的目的。(這里是為了通過直觀的圖片說明民間美術與人們的生活關系密切,認識民間美術是用來美化人們的生活環境的。)

      3、師生問答:我國有哪些傳統的民俗節氣?大量的民間美術在怎樣的場合出現?在這些活動中民間美術起到什么作用?(利用這樣的問題情境來分析和理解民間美術與民俗活動的關系,了解民間美術是用來豐富民俗活動的。根據以上的方法很自然就引出民間美術的定義。)

      用多媒體顯示:什么是民間美術: 傳統的民間美術是相對宮廷美術、文人士大夫美術而言;現代的民間美術是相當專業美術而言;是人民群眾在生產、生活的過程中創造的是用以美化生活環境、豐富民俗文化的美術。

      <二>、走進民間美術:(我從民間美術如何貫穿于人民的生活和世界兩個領域來引導學生了解民間美術的種類和藝術特征)

      1、民間美術種類(5分鐘)

      A、提問:民間美術怎么貫穿在人民生活中也就是它以什么形式、什么用途、流行什么地域……存在人民的生活中?要求學生從自己身邊熟悉的種類說起。(這里是為了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民間美術的認識找出民間美術的種類。)

      B、用實物、多媒體圖片展示民間美術種類并讓學生欣賞、辨認、歸類。如剪紙有哪幾張、玩具是哪些、哪些又是刺繡……(本環節通過對新舊知識的梳理及實物的辨認,加深對民間美術種類的認識,鞏固和完善已有的知識。對民間美術種類的了解也就更進了一步)

      C、出示民間美術分類羅列表(通過對種類繁多的確認,進一步說明它滲透到生活的每個角落。也就是說民間美術存在人民生活領域中形成了一個很寬的橫向的面)

      2、民間美術的藝術特征(本環節通過對民間美術的審美特征和語言表現特點的了解,向學生解釋貫穿于人們領域的民間美術是一個很深邃的縱向的面)

      (一)、民間美術的審美特點(6分鐘)

      a、多媒體展示圖片《喂雞》:分析作品從表現手法上怎樣表達稚拙的表現。讓學生明白不能用專業的眼光去欣賞民間美術作品。

      b、多媒體出示剪紙作品《三魚爭頭》,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作品的表現題材、構圖形式、表達的內容來理解作品所傳達出來的寓意。(這里是為了讓學生理解民間美術并不是簡單、粗淺的東西,而是很有內涵的表意的藝術)

      c、提問:民間美術所要表達的是哪些祝福的意愿?引導學生理解人民群眾要表達的是如:平安、富貴、吉祥如意、多子多福……祝愿。人民群眾是用什么物體或色彩來表達象征意義的?引導認識如:石榴象征多子、桃子象征多壽、牡丹象征富貴、臉譜中色彩的寓意……(本環節通過創設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明白民間美術原來是用有象征意義的東西來表達“吉祥美好”的語言)

      多媒體出示民間美術的審美特點:民間美術是表意的藝術之一,所以我們不能用科學的解剖透視法去衡量它,也不能用專業的美術的標準欣賞它的好壞、美丑,而應通過民間美術特有的“吉祥美好”等情趣及稚拙的表現手法去感受、體會、鑒賞。

      (二)民間美術語言的表現特征(15分鐘)

      根據民間美術的審美特征教師直接解釋民間美術的藝術特征:〈1〉、求真——真摯、真實:質樸率真隨意大方 〈2〉、求活——靈活、生命力:熱烈夸張 象征寓意

      帶問題欣賞作品:這是一件什么作品?它表達什么寓意?你覺得作品表達的是什么寓意?它追求的是怎樣的藝術特征?你覺得作品里用了什么方法來表達這種特征?……(這里根據學生對民間美術審美特點理解的基礎上,也根據學生思維能力較活躍的特點,我提倡師生共建一個開放自主、合作互動的教學氛圍。并致力體現“學生為主”的現代教學理念,為學生展示才華的舞臺。我把學生分組對以上的問題進行討論)

      經過討論教師

      a、用作品《坐馬車》、《泥孩兒》、《封侯多壽》和《三顧茅廬》通過分析作品的表現特點和運用的題材。向學生說明人民群眾是在生產勞動之余,運用人物、走獸、花鳥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民間諺語、吉語及神話故事自發的按照自己的直覺和趣味自由的想象發揮來表達自己的。從而解釋了民間美術有質樸率真、隨意大方的特點。

      b、多媒體展示圖片:《公雞》分析作品中表現出活躍的原因:夸張的造型、大膽的裝飾、飽滿的構圖、鮮艷的色彩……

      c、多媒體展示圖片《連年有余》、《牡丹》、《民間五毒》、《老鼠娶親》等作品來說明民間美術作品具有寓意從而給作品注入了生命力,并說明民間美術作品是用諧音、象征、比擬、借喻等手法把寓意給表達出來

      三、民間美術民間美術的傳承與創新(8分鐘)

      (通過對民間美術的理解肯定了它的社會價值和審美價值,本環節拓展與延伸到對民間美術繼承和發揚。這一過程結合現代生活和社會熱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民族文化觀念和樹立創新意識,把德育教育融入藝術教學中。)

      說一說:民間美術的現狀(以學生分析討論為主)

      看一看:民間美術在現代社會中運用

      視頻欣賞:6年春節聯歡晚會節目《俏夕陽》

      多媒體圖片欣賞:欣賞有民間美術元素作品

      (通過直觀的圖片使學生認識的民間美術不是過時的東西,而是有深厚的文化內涵,運用到現代的生活中同樣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

      議一議:如何開展民間美術的繼承與創新活動?

      最后引用名言:我們不能把傳統僅僅作為遺產來保護,因為遺產是一種不動產,應該將統作為一種有效的活的資源。

      四、動動手(6分鐘)

      (本環節主要為了使學生感受制作民間美術的樂趣,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傳統民族文化的感情)

      1、教師布置課堂作業:剪紙實踐剪“雙喜”,“窗花”用多媒體展示剪紙的制作過程。

      2、學生制作,教師巡回指導(在制作的過程中放《喜洋洋》音樂來渲染氣氛)

      五、師生再見 (課堂)

    美術教案 篇3

      23、霧凇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4個生字,其中綠色通道內的五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選擇“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中的一個造句。

      3、了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以及霧凇的奇異景象,使學生受到美的陶冶。

      4、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了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及霧凇的奇異景象,感受霧凇的美。教學時間:兩課時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一、復習《九九歌》,揭示課題

      1、指名背誦《九九歌》。

      2、古人從冬至起每九天算做一個“九”,從一“九”數起,二“九”、三“九”,一直數到九“九”為止。其中最冷的時候正是三“九”,故有“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之說。

      3、揭題。

      在這三九嚴寒,大地冰封之際,在我國北方吉林卻可以觀賞到聞名全國的奇觀——霧凇。

      二、觀看霧凇景觀的圖片。

      1、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2、你有什么問題要問?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從課文中尋找答案。

      三、初讀課文

      1、錄音范讀課文,體會霧凇的美麗、奇特。生邊聽邊思: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自學課文。

      4、檢查自學效果。

      (1)生字詞正音。

      大地冰封十里長堤俗稱凝結攝氏零下

      淹沒模糊霧凇綴滿鍍上繚繞瓊枝玉樹

      (2)釋詞。

      (3)指導讀長句子。

      (4)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四、再讀質疑

      五、指導寫字

      1、自己設法記憶字形,有困難的做上記號。

      2、交流記憶有困難的生字。

      3、指導書寫。

      老師范寫“凝、攝、零”三個字。

      4、學生完成習字冊。

      六、作業

      1、朗讀課文。

      2、組詞。

      堤()俗()模()凝()

      提()浴()摸()疑()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吉林霧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詩情畫意的美與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長江

      三峽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跟著作者來到吉林欣賞這

      美麗的霧凇。

      讀課題(霧凇),理解“凇”

      二、學習課文

      1、欣賞霧凇,點出:這就是聞名全國的吉林霧凇奇觀.

      2、學習第一自然段:

      文中哪些詞語寫出了霧凇的美麗?為什么稱它為“奇觀”?

      如此美麗的霧凇,你想讀好它嗎?

      出示第二句話(自讀、指名讀)

      過渡:霧凇那如雪般潔白,似銀樣閃爍的容顏,晶瑩的霜花“綴滿”枝頭,

      奇妙的美景綿延千里,難怪作者要說它是??

      師板書:奇觀

      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讀出霧凇的美麗,奇特,讀出我們的自豪心情。

      三、精讀第二自然段

      多媒體出示:1、哪一句話概括地寫霧凇是怎么形成的'?2、霧凇是在什么時候形成的?

      3、過于飽和的水汽是從哪里來的?

      4、這霧氣遇冷后會有什么變化?

      5、霧氣是怎么凝結成霧凇的?

      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仔細地讀讀第二自然段,拿出筆劃劃你找到的詞語和句子,說說你的理解。

      自學、同桌交流、指名說

      1、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季節里,空氣中過于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的。(霧凇形成的兩個前提條件)

      師相機板書:水汽——遇冷——凝結

      2、出示“從當年12月至??陣陣霧氣。”(這符合一個條件“過于飽和的水汽”)

      3、出示“每當夜幕降臨,氣溫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左右時??”(符合條件“遇冷”)

      4、出示:“每當夜幕降臨,??銀松雪柳了。”

      談談你的體會,指名說。

      a.燈光、樹影模糊了,這蒸騰的霧氣,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與原句比較)指導朗讀

      (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這三個疊詞說明霧越來越濃,蒸騰的霧氣受冷后凝成的冰晶把松針、柳枝裹了一層又一層。)

      b.指導“最初?逐漸?最后?”指導朗讀。(邊讀邊想,在腦海中浮現出銀線--銀條--銀松雪柳的一幅幅畫面來)有感情的朗讀。指導背誦。(抓關鍵詞)

      每當夜幕降臨,氣溫(),這霧氣便(),(),籠罩著()。樹木被()。(),燈光,樹影()。這蒸騰的霧氣,(),(),()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最初像(),逐漸變成(),最后()上全都是()。

      自由背,指名背,齊背。

      過渡:美麗的霧凇掛在道路的兩旁,又是怎樣的一幅景象呢?

      四、講讀第三自然段

      觀察多媒體圖片,讓學生形容一下

      過渡:十里江堤的樹木,一夜之間變成一片銀白,簇簇松針恰似銀菊怒放,晶瑩多姿,垂柳青枝變成瓊枝玉樹,一片晶瑩潔白,江岸霧氣繚繞,人在其中,猶入仙境,你也來贊美一下吧!(指名說)

      出示“這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呀!”(指導朗讀)這里把什么比做什么?你覺得恰當嗎?

      小練筆:多媒體出示,用詩詞填空。

      五、指導賞背

      課文把霧凇的美麗寫得如此淋漓盡致。大家想不想把它印在腦子里?那就請大家自練,然后選你最喜歡的一句或一段,背給大家聽。

      六、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霧凇的美,美在壯觀,美在奇絕。吉林霧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詩情畫意的美與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長江三峽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大家以后如果有機會,可以去親身體會一下。

      我們祖國風景優美,資源豐富,名山勝水數不勝數,像我們學過的《九寨溝》,老師剛講的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長江三峽等,大家回去閱讀一些介紹祖國名勝的文章,體會祖國的美。

      七、板書設計:

      23霧凇

      奇觀

      水汽——遇冷——凝結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美術教案 篇4

      幼兒園大班藝術領域:數字美術活動——克利的“臉”

      活動目標

      1.欣賞克利的作品,嘗試在數字美術平臺中使用“小畫筆”創作夸張的臉,加深對克利作品風格的感受和體驗。

      2.能大膽使用平臺中的直線工具,將圖案進行分割,表現創意;能大膽使用圖形表現臉部五官。體驗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欣賞過多個大師的自畫像,并繪畫過《夸張的我》,有使用數字化平臺中各種“畫筆”和“倒色筒”等功能的經驗。

      2.克利的兩幅作品、幼兒數字美術平臺、數字小畫板。

      活動過程

      一、通過白板課件中的拼圖游戲感知圖形的分割與重組

      1.出示圓形的分割圖,請幼兒進行拼圖游戲。

      2.師幼共同感受分割使原形狀產生的量與形的變化。

      二、幼兒逐一欣賞克利的作品,感受作品的造型特點

      1.出示作品1,引導幼兒欣賞。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大師的畫,請你們仔細看看,你覺得他畫的是什么?

      師:這幅畫被線條分割成了哪些圖形?(這種分割的方法叫做以線造型分割法。)

      2.介紹畫家及其作品的風格。

      師:這位大師就是瑞士著名畫家克利,他非常喜歡大膽地使用線條進行畫面分割,讓人覺得他的畫就像有魔力一樣。

      3.出示作品2,引導幼兒細致觀察,了解畫面中圖形的特點以及色彩的搭配。

      ①師:這幅作品使用了什么方法畫“臉”的?整張“臉”是被什么分割的?

      ②師:畫中每個色塊的顏色都一樣嗎?

      ③請幼兒在白板上尋找并用電子筆劃出分割圖形的線條。

      三、幼兒討論操作策略

      1.討論構圖。

      師:今天我們也來創作一幅這樣的“臉”,可以選擇一個圖形來做臉的輪廓,請小朋友試一試。

      師:我們可以用電子筆進行分割,如果你想使線條變直可以使用平臺中的“直線”工具。

      2.討論色彩。

      師:以前涂色的時候我們使用過各種“畫筆”和“倒色筒”,但今天的這幅克利的“臉”是由很多個色塊拼成的,需要不斷地搭配色彩,可以嘗試使用“倒色筒”工具。

      四、幼兒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地將“臉”分割成各種形狀。

      2.指導幼兒在顏色搭配時注意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對比。

      五、幼兒展示和欣賞作品

      引導幼兒共同在“展示臺”中展示、評價作品。

      幼兒園大班藝術領域:美術活動——秋天的聯想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水粉畫美術活動,感受用水粉作畫帶來的樂趣。

      2、能遷移生活經驗,運用相似聯想描畫秋天。

      3、能用黑色的線條進行創作,大膽發揮想象力、創造力。

      活動準備

      1、教具和學具的準備:白色土布5米,海綿墊子兩塊(拼在一起和白色土布大小相似,課前大面積潑上橙色、藍色、黃色、紅色、綠色等,海綿潑色之后將白色土布覆蓋在上面),鞋套每人一雙(課前穿上),一次性桌布、排筆各若干。水粉顏料,丙烯顏料,香水。

      2、樂曲三首:《世紀秋雨》《郊游》《森林狂想曲》。

      3、知識經驗準備:幼兒感受過秋天的季節特征,學過有關秋天的兒歌或詩句、歌曲等:有畫水粉畫的前期經驗。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欣賞、感受

      (一)欣賞樂曲,描述感受

      1、幼兒欣賞歌曲《世紀秋雨》,感受秋天的季節特征。

      師:現在是什么季節?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首關于秋天的音樂請大家一起欣賞,你們仔細聽聽音樂里的秋天是什么樣的?你們聽到了什么?仿佛又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2、請幼兒閉上眼睛完整地傾聽一遍音樂。(在幼兒欣賞音樂時教師噴一點桂花香水)

      3、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感受。

      師:音樂中你們聽到了什么?(流水聲、小鳥叫聲等)

      師:秋天,小河里有什么動物在玩呢?(小魚、烏龜、螃蟹,教師講解一下螃蟹的樣子)

      師:秋天里還有什么動物飛到南方去過冬?

      教師小結:秋天來了。小河的水潺潺地流動著,小魚、小烏龜在水里快活地游戲著,就連四處橫行的螃蟹也從河里跑出來找小魚、小烏龜玩,天空中有一群排著“人”字形的大雁往南飛,飛到暖和的南方去過冬。

      師:你們還聞到了什么?(桂花香)

      師:秋天還有哪些花開呢?

      師:秋天也是水果豐收的季節,有哪些水果是我們秋天才能吃到的呢?它們是什么顏色的呢?

      (二)說說秋天的詩、秋天的歌、秋天的舞

      師:有誰能說說關于秋天水果的兒歌或者詩歌。如兒歌《秋的畫報》:黃澄澄的梨,紅彤彤的棗,金燦燦的蘋果,亮晶晶的葡萄,風娃娃鉆進樹林,在翻著秋的畫報。詩歌: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師:何老師前段時間吃了一種食物(做動作)。對了,就是螃蟹。秋天有一句話——橘黃蟹肥。

      教師小結:原來秋天是這么美好!有香氣撲鼻的桂花,各種顏色的菊花,還有各種顏色的水果和好吃的螃蟹。說到這我還想問問小朋友,你知道有哪些描寫秋天的歌曲啊?你們可以唱一唱、跳一跳嗎?(幼兒邊唱邊跳《秋天多么美》)

      師:啊,跳得好極了!我也想跳了,我想邀請你們和我一塊在這塊布上跳。你們愿意嗎?

      二、基本部分:舞蹈后聯想作畫

      (一)彩色足跡

      1、播放音樂《郊游》,師生一起在棉布上隨音樂“舞蹈”,棉布上留下了彩色足跡。

      2、舞蹈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指導幼兒。觀察踩踏出來的色塊。

      師:你們看。白布現在有什么變化沒有?

      師:有哪些顏色呢?(紅色、綠色、藍色、橙色、黃色——五顏六色)

      (二)豐富感受,展開相似聯想

      1、展開相似聯想。

      教師根據畫面提問,引導幼兒展開相似聯想。

      哪一塊是橙色?——秋天里什么東西是橙色的呢?

      哪一塊是藍色?——秋天里什么東西是藍色的呢?

      哪一塊是黃色?——秋天里什么東西是黃色的呢?

      哪一塊是紅色?——秋天里什么東西是紅色的呢?

      2、教師提出作畫的要求。

      幼兒根據棉布上的足跡進一步展開相似聯想。

      師:啊,我終于明白了,秋天有這么多漂亮的顏色。我們把剛才說的都畫下來好嗎?

      師:今天我們畫畫用丙烯顏料還有小排筆,你們是第一次用,老師有個要求你們可要聽好了。用小排筆沾上顏料之后,要在杯子的旁邊舔一舔、刮一刮,然后再開始畫

      3、幼兒自由作畫。活動要求:幼兒先想一想棉布上的舞蹈足跡像什么,然后用黑色的丙烯顏料,在印有足跡的棉布上進行相似聯想勾畫或添畫秋天的景象。

      教師指導:鼓勵幼兒根據足跡的形狀,大膽地進行相似聯想并用黑色線條勾畫,再說出自己所畫的秋天。

      三、結束部分:相互評價,體驗成功

      教師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欣賞并評價。

      1、幼兒相互評價作品,說說自己最喜歡作品的哪個部分?為什么?

      2、教師評價總結。如“我今天非常高興,我喜歡黃顏色的這一塊,因為小朋友把它想象成××,線條很流暢,構圖也很美。我還喜歡藍色的這一塊……”

      3、師:秋天,真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活動反思

      教育不僅要把真善美的東西傳遞給孩子,還要順應兒童的自然發展,讓兒童快樂地玩,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教育應還原它的原點——點化和潤澤生命”。本次活動的設計和開展基于以下的思考:

      1、以相似聯想為依托,打開幼兒想象之門。相似聯想是開啟幼兒創造性想象的一把金鑰匙。幼兒每天說的兒歌以及古詩,如“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等,經常用到相似聯想。相似聯想是在不同的形象和事物之間,找出相同的部分,利用事物之間的本質和共同性來孕育一個新的創意。本次活動,我以顏色作為一個思維的維度,擴散幼兒的想象和操作。當幼兒踩出黃色時,就會追問:秋天有什么是黃色的?看到黃色,你會想到什么?由此調動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運用相似聯想,去建構新知識,獲得新的情感體驗和感受。

      2、范畫和范畫的意義。幼兒的美術表現力、創造力以及審美體驗,來源于幼兒對生活的觀察與感悟,藝術來源于生活,最后又還原于生活。前期幼兒已積累了相當多的關于秋天的審美體驗,如何讓孩子將這“秋天的審美體驗”表現出來,是此次教學活動的關鍵。是需要范畫還是不需要范畫?還是只需要范畫的某幾個元素?我在課前做過多次實踐,最后決定此次教學活動不選用任何范畫,只需要立足于幼兒的年齡特點,將日常審美經驗和欣賞活動以及幼兒的創造力有機地結合。以達到教無定法,學無定法,只要得法的效果。

      3、多元評價提升幼兒已有的美術技能。在幼兒盡興畫完后,我給幼兒足夠的時間讓他們互評,最后再由教師進行評價。這樣安排是基于以下考慮:此年齡段的幼兒評價帶有很大的他律性,教師的評價往往左右他們的想法,讓幼兒充分自評,教師作為一名參與者、合作者,一起聆聽幼兒對于作品的理解,感受幼兒內心的世界。就像老子說的:“子非魚焉知魚之樂!”這就需要教師耐心、細致地解讀童心,感受童真。在理解幼兒作品基礎上,教師適時地介入,從情感體驗、表現方法上提出相關的構圖、線條等繪畫技能技巧的要求。

      相似聯想教學只是我們美術教學活動的一個場景,一個片段,它就像一盞小桔燈,給我們視覺藝術(美術)教學活動照亮了新的道路,給我們找到一條適合國際上視覺藝術(美術)教育目標的研究方向,也給孩子們帶去創意的心靈,深邃的智慧。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抓住太陽的基本形狀特征進行大膽想象,創造出有個性的太陽形象。

      2、在美術活動中,表現出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能大膽想象,大膽表現。

      教學難點:讓學生體驗到繪畫表現的快樂。

      教學準備:教材,學生作業,課件音樂:種太陽等

      教學過程:

      一、 活動導入:

      1、太陽是我們的好朋友,他每天陪伴著我們,給我們溫暖和光明,不要以為陰天和雨天沒有太陽,那是太陽被云層擋住了。小朋友們一定聽說過許多關于太陽的故事,還有的小朋友畫過太陽呢!

      2、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來畫一畫你心中的太陽。

      3、請6-8個學生上臺在黑板上畫太陽。其他學生用一張較小的紙來畫。

      二、 評議討論,探索

      1、小結:太陽的樣子什么形狀的?(圓形)因為它會發出光亮,所以我們還要給她畫上美麗的光芒。

      2、 學生畫出來的太陽:鼓勵為主。誰的最有趣,最美?為什么?

      3、小結:想象豐富的太陽最有趣,形式新穎,顏色鮮艷的最美

      4、啟發學生想象表現:可以把太陽當成人來畫,比如:慈祥的太陽公公、快樂的太陽妹妹等。(出示范圖或者課件)你可以想象出別的太陽人物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即興畫出一些可愛的太陽的擬人形象。稍微夸張一點。

      我們也可以把他不同季節的不同樣子表現出來。春天的太陽很溫暖,我們可以把它的光芒畫成枝條,花朵,(出示教材上的范圖給學生欣賞)夏天的太陽很熱,我們可以把太陽的光芒畫成跳動的火焰等等。

      5、你想畫什么季節的太陽?你希望自己的太陽是什么樣子的?(學生自由回答)

      3、 作業

      1、剛才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想象出了那么多美麗有有趣的太陽的樣子,想不想把他們畫下來呢?我們在畫的之前要注意:太陽是圓形的,可別畫成別的形狀了,還要把最漂亮的太陽的光芒畫出來哦!

      2、教師巡回指導,放《種太陽》的音樂

      4、 學生作業展評

      1、朋友們畫的太陽可真美麗,照得黑板上都五彩繽紛的,你們愿意自己來說說自己的畫嗎?也可以向別的小朋友來介紹你的畫。

      2、剛才有的小朋友畫了綠色的太陽,因為他希望每天都很涼快,而且地球永遠都是綠色。有的小朋友畫了黑色的太陽,因為他的太陽正在休息呢!真有意思啊!你們為什么畫這樣的太陽呢?也來說說好嗎?

      5、 小結下課

      小朋友們今天都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畫出了有趣的,美麗的太陽,回家以后可以想象自己和太陽交朋友的事情,有興趣的話還可以把它畫下來。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民間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紋、材料;在比較中體驗民間玩具不同的材料、用途和地方文化藝術特色、審美特色。

      教學重點:感受民間玩具造型、色彩特點與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能用語言描述民間玩具的藝術特色。

      作業要求:能選擇兩件課本上的民間玩具,簡單說出其外形、色彩、材料的特點

      教學活動過程:

      1、 活動一:你發現什么?它們叫什么名?

      欣賞課本提供的玩具圖例,找出他們的名字。

      2、 活動二:它們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A 提供泥、紙、竹、皮、面、木、布等多種材料,讓學生進行猜想與假設。

      B 感受民間藝人心靈手巧及民間藝術特色

      3、活動三:它們“想說”什么?

      討論民間玩具的產地、寓意及有關的故事。

      4、 活動四:民間玩具美在哪里?為什么?

      5、 活動五:學習民間藝人,可利用身邊地廢舊材料制作小玩具或描繪自己感興趣地民間玩具。

      6、 布置師生共同收集地民間小玩具集市。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美術教案02-22

    美術的教案02-28

    小學美術教案《民間美術》03-25

    小學美術《電腦美術》的教案06-14

    美術的節奏小學美術教案07-10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09-05

    美術教案-小手帕 小學美術教案06-18

    中班美術教案06-22

    大班的美術教案06-22

    《美術的節奏》教案07-0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久久国产美女精品久久 | 中文字幕在线区中文色 | 色婷婷综合激情中文在线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9 | 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 | 香蕉本道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