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

    時間:2022-09-10 17:13:07 美術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美術教案模板七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美術教案模板七篇

    美術教案 篇1

      目的:

      1、讓幼兒認識紅色。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初步掌握涂刷的方法,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準備:

      1、主色是紅色的玩具若干。2、棒紙卡片若干,卡片上用白色油畫棒畫有各種玩具。3、紅色顏料,刷子,抹布若干。

      過程:

      1、出示玩具,請幼兒挑選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自由玩耍。在幼兒玩玩具的時候,教師鼓勵幼兒之間相互交流,引導幼兒觀察玩具的顏色,初步認識紅顏色。教師問:你玩的是什么玩具?這么漂亮的玩具是什么顏色的?

      2、出示天線寶寶波兒,展示紅顏色。教師問:快看,誰來了?波兒穿的衣服可真漂亮。這么漂亮的衣服是什么顏色的?你有沒有紅色的玩具呀?

      3、擴展幼兒思維,鼓勵幼兒大膽發言。教師問:你還在哪里見過紅顏色?

      4、游戲“捉迷藏”。教師和幼兒一起用手蒙住眼睛,請配班老師把玩具藏起來,可以藏到柜子里、椅子下

      逐步加深游戲的難度,可讓幼兒再找出玩具身上的紅顏色。

      5、游戲“照相”。大家做攝影師,為玩具拍照片。

      6、游戲“洗相片”。 (1)、展示相片的“底片”(棒紙卡片),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示范“洗相片”。用刷子蘸上紅色顏料,輕輕地在紙上來回刷,全部刷滿顏料后,相片就洗出來了。 (2)、輔導幼兒“洗相片”。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指導幼兒初步掌握涂刷的方法。

      7、自由探索。鼓勵幼兒到戶外去尋找漂亮的紅顏色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感知巨人與小矮人的視覺形象對比與角色變化的想像力;學會用變形夸張與組合的手法去表現童話故事。

      2、過程與方法:分別從巨人與小矮人的角度去觀察身邊事物的形象特征;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發現意想不到的事物。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積極收集與講述相關的童話故事;共同參與畫家與同齡人作品的欣賞點評活動。

      【教學重點】

      擴大想像的空間,增大奇思異想的力度。

      【教學難點】

      如何以周圍的環境襯托出自己變大或變小。

      【教學準備】

      1、彩色筆

      2、有關“巨人和小矮人歷險記”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巨人和小矮人歷險記》,從小我們就聽過很多巨人和小矮人的故事。今天有一個巨人來到了我們的教室,大家發現沒有?能看出他是“巨人”嗎?誰來形容一下他到底有多大。

      二、欣賞感知

      1、欣賞課本中的卡通圖《草叢中的世界》,感受草叢中的卡通動物世界,猜猜誰是巨人和小矮人,想想它們中間有怎樣的歷險童話故事。

      2、欣賞《巨人》,感受飛奔的巨人與海灘小朋友的夸張對比。

      3、誰變大了,誰變小了,他們在干什么?

      4、課件展示“巨人”照片,引導學生想象自己變成巨人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5、欣賞《我變大了,老虎變小了》,感受兇猛的老虎變成小動物,我變成了大人,感受一種安全感,感受畫面對比強烈的色彩。

      6、欣賞《巨人筑城堡不費力氣》,體驗巨人建筑師的角色,會有什么奇跡出現呢?

      7、課件展示“小矮人”照片,引導學生想象自己變成小矮人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巨人和小矮人歷險記(2課時)

      8、欣賞學生作品,感受變成巨人或小矮人可以做許多有趣的事情。

      9、總結:在繪畫創作中通過改變周圍環境來襯托出自己變大或變小后的奇遇。

      一、故事導入:

      “巨人和小矮人歷險記”的童話故事在古今中外都廣為流傳,播放課件讓學生欣賞這個童話故事。

      二、提出問題

      1、假如你變大或變小了,你周圍的環境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你有這方面的體驗嗎?(提示:如站在高樓上看地面,游覽世界之窗的感受等等。)

      三、說一說

      把自己變成你所想像中的巨人或小矮人后所發生的故事講給同桌聽聽。

      四、作業要求

      用線條、色彩畫出你變大或變小后發生的有

      趣的事!

      五、作品展評

      自由展示作品,評一評:

      (1)誰的想像力最豐富、最新奇?

      (2)誰畫的人物表情、動作既夸張又有趣?

      (3)誰的畫面表現得最美?

    美術教案 篇3

      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認識,表現夏天的基本特征。

      2、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感受選用顏色,表現夏天的特征。

      準備:

      幼兒觀察了解夏天的特征、彩筆等

      過程:

      1、 幼兒討論:

      (1)你們看到的夏天是什么樣子的?

      (2)人們在夏天里做些什么?

      (3)怎樣才能涼快些?

      (4)用什么顏色可以表現夏天的炎熱?

      (5)什么顏色看上去涼爽些?

      2、小組合作畫。

      學會商量,分配各自畫的內容及布局、顏色等。

      3、交流分享,幼兒根據自己的畫面談談夏天的風景、對夏天的感受。

    美術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蒼松翠柏》

      本課《蒼松翠柏》的教學內容是重點學習寫意中國畫的傳統技法。以樹的畫法為媒介切入教學,進入到傳統國畫藝術中程式化表現方法的學習,《蒼松翠柏》嘗試引導學生運用中國畫工具進行水墨寫意的初步表現,并指向樹、石組合的山水畫寫意小品練習。

      教材從中國畫以松、柏表現所傳達的情感入手,設置以物寄情的情境氛圍,強調山水畫中樹木、山石內蘊的人文精神。通過松、柏等繪畫作品所傳達的不同精神寓意,引導學生感受中國傳統繪畫以程式化的獨特方式追求意境表現的特點,認識藝術創作與大自然內在統一的關系。

      課本呈現具有典型意義的程式畫法以及變化組合的作品樣式,講解藝術家通過對自然景物、社會生活和藝術表現的認識理解,幫助學生了解藝術來自生活的道理以及傳統繪畫的表現特點。列舉運用雙勾、沒骨、填色、潑墨和潑彩等多種表現技法的中國畫作品,穿插畫樹出枝、點葉、組合等技法和步驟,為學生學習這些程式技法,以及樹的組合、畫面的構圖等方法提供一種學習范本。

      兩個學習活動的設置都是圍繞以樹為主題的練習。通過臨摹、創作等教學活動,讓學生熟悉和掌握畫樹的一般程式和方法,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大膽創作。教學中一般對學生的臨摹效果不宜提出過于嚴格的要求,可以更多著眼于幫助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把握國畫程式化技巧的一般學習路徑及學習要點,提供學生課后繼續嘗試學習國畫藝術的基本方法。

      教材從三個方面提出對練習過程及結果的評價建議:1. 技法掌握的程度;2. 意境的表現;3. 個性的發揮。

      二、教學目標

      *能夠初步理會中國傳統繪畫借助自然景物抒發內心情感的特點。

      *能夠學習水墨表現松樹或者柏樹的基本畫法與技巧。

      *能夠運用畫樹的基本程式技巧嘗試水墨國畫小品的表現。

      三、教學思路

      1. 根據學生情況把握和調整教學重點和難點。首先要注意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盡量少用或不用空泛、晦澀的詞語,技法要求不宜求高。在引導學生理會國畫作品中松、柏所包含的內在情感時,注意引發學生對與之相關的語文、歷史知識進行回憶與聯想,貼近他們的審美經驗和感受。

      2. 研究課堂教學所需的特定內容和輔助資料。選擇教材中適合教學需要的中國畫作品以及畫家并加以重點分析,始終注意強調作品中程式化表現與特定主題、情感之間存在內在聯系的教學線索。

      3. 設計技法演示的內容和方式。課堂演示務必選擇易于模仿的簡單造型,選擇適合初學者的常用筆墨技法,強調關鍵的表現步驟與技法要點,分段演示技法時,更要注意時間的合理分配。演示中所用繪畫工具與學生練習工具盡量一致。如果借助其他演示手段,應注意選擇典型、明了,能夠說明技法問題的影視或者掛圖資料,教師務必引導學生有意注意其中的關鍵步驟與技法要點。

      4. 整體安排教學過程,研究教學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并選擇相應的對策。

    美術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色彩的冷暖會讓人發生冷暖的聯想。本課以直觀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色彩的冷暖帶給人的不同感受,體會色彩的情緒。并激發學生在色彩創作中有意識的運用冷色和暖色發明不同的畫面效果。

      課型:造型表示

      欣賞評述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冷色與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礎知識。

      2、體驗色彩給人的不同感受。

      3、激發學生熱愛美術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體驗色彩給人的不同感受。

      教學難點:

      知道冷、暖色調各有哪些顏色。

      教學準備:

      投影儀、名家作品、水彩筆、油畫棒、圖畫紙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談話:“色彩給人的聯想”

      ①紅、黃、橙使你聯想到什么?(火焰、太陽火熱熱、溫暖的景色、物體)

      ②藍、綠、紫使你聯想到什么?(天空、海水、冰霧等;寧靜、寒冷的局面)

      ③小結:不同的色彩會給人不同的感受和聯想。

      2、欣賞名家作品,了解畫家的用冷色與暖色表示的豐富畫以和表達心中不同的內心情感。

      3、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色并用的線條和色塊表示畫面,表達內心的豐富情感。

      二、創作階段:

      ①提出作畫要求:

      A、用線描或色塊作畫表示畫面。

      B、畫面造型可以籠統的,也可以具體的。

      C、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并用表達自身內心的情感。

      ②學生作畫,老師巡回指導。

      4、展示作品,引導評價。

      5、教師總結,提出意見和建議。

      學生在三年級時對冷色、暖色有初步了解了,因此本節課的難點較快突破。在作畫時畫面表示的冷色調,暖色調相對比較明確。

      施教時間:8月29日-9月1日

      課后反思:關于冷和暖不是絕對的,是要置于一個大環境中來對比分析的。

    美術教案 篇6

      教育活動目標:

      1、認識油泥,學習團圓的技能,嘗試用小塑料管串起圓球制作糖葫蘆串。

      2、初步學習均勻分泥。

      3、在設置的情境,提高對泥塑活動的興趣。

      準備:

      1、每人一塊橡皮泥,泥工板及泥工工具。

      2、泥工糖葫蘆的基本步驟范例。

      3、制作范例糖葫蘆串;情景“娃娃家”。

      過程:

      1、以“娃娃家”情景引入

      師:抱著娃娃家的娃娃,以娃娃的口吻激發孩子的興趣:今天我請小哥哥、小姐姐們幫我一起做糖葫蘆,讓我用糖葫蘆招待的動物朋友們。好嗎?

      (評析:娃娃家是孩子們日常最喜歡的活動,娃娃以“小哥哥、小姐姐”的稱呼,在暗示小朋友長大的意識中激發了孩子的自信,娃娃家的小動物都是孩子們從家里帶來的、自己喜歡的玩具“朋友”,要給他們做糖葫蘆,孩子們表現得非常樂意,還高興拍起手,星宇說我要做多多的糖葫蘆;書帆說我要做大大的;藝婕大聲說老師教我做。看到出孩子們的興趣特別高漲。)

      2、觀察范例,認識油泥

      娃娃口吻:小朋友看,這就是我要大家一起做的糖葫蘆。

      (1)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

      認識油泥,發現油泥有不同的顏色,簡單介紹油泥的特點。

      (評析:因為孩子是初次進行泥工活動,介紹油泥的特點時,我讓孩子了解了操作時的'基本衛生要求,把泥工的相關衛生要求融入其中,給孩子們初步進行泥工活動時的衛生意識。)

      (2)談話討論:結合范例和講解引導孩子了解糖葫蘆制作的基本步驟。

      (評析:以娃娃的角色和口吻,幫助孩子們通過觀察了解了制作糖葫蘆的基本方法,孩子們始終在娃娃家的情景中學習,興趣一直很高,大多數孩子都非常專注,作為小班孩子,在自己喜歡的情景中進行活動,是激發興趣的有效方式。)

      3、學習制作糖葫蘆

      (1)學習分泥

      要求:先用兩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握住油泥,然后分別把油泥均勻地分開成若干小塊。

      (2)學習團圓

      要求:把分好的泥塊放在手心上,然后另一只手壓在泥塊上,(小心不要讓泥塊跑了)接著轉圓圈,轉轉轉變變變,變出一個圓圓的糖葫蘆,這就是團圓。

      (評析:讓孩子一起跟著老師的步驟進行,同時進行,孩子在模仿中能直觀的按步驟學習分泥——團圓——串糖葫蘆的方法,符合小班孩子初次學習的特點,隨著老師的步驟同時進行也起到始終保持孩子注意力的作用,游戲性語言和比較夸張的團圓動作,還有老師反復強調的團圓過程,能很好地幫助孩子記住基本的方法,孩子們掌握的效果也比較理想,能達到初次學習的效果。)

      4、想象創作,嘗試制作糖葫蘆

      孩子繼續嘗試制作糖葫蘆,強調衛生要求,老師巡回指導鼓勵。

      (1)鼓勵個別孩子在多次分泥中感受比較均勻地分泥。

      (2)提醒孩子串糖葫蘆時要注意安全。

      (評析:一些孩子均勻分泥方面把握還是不好,個別孩子因為分的泥塊太小,造成團圓時的難度,及時引導后,用大塊泥嘗試后,這些孩子也基本上掌握了團圓的基本方法;串葫蘆時,一些孩子團出來的糖葫蘆太小,串時有難度;晉瑜、芷伊等個別孩子出現隨意玩泥,并沒有按要求制作糖葫蘆,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我沒有制止。)

      2、展示作品,小結

      讓孩子把自己制作的糖葫蘆送給娃娃家的小動物。

      (評析:很多孩子都是選擇送給自己帶來的小動物,還跟小動物說起話,孩子相互之間交流也比較活躍,表現出一定的成就感。讓孩子把自己做的糖葫蘆送給小動物,讓情景游戲始終伴隨孩子的學習過程,給孩子完整的情景感受,有效保持孩子的活動興趣。)

    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練習用食指蘸色點畫。

      2.知道手指點畫后要將小手擦洗干凈,不亂抹顏色。

      活動準備:

      1.6個裝有紅色水分顏料的盤子,6塊小濕布。

      2.6張畫有樹干、樹枝的圖畫紙。

      3.范畫一幅。

      活動過程:

      (一)教師自我介紹

      小朋友們上午好,首先我來做下自我介紹,我姓朱,所以小朋友們都叫我朱老師,很高興今天見到了這么多可愛漂亮的小朋友,小朋友們跟朱老師打個招呼吧。跟朱老師一起說:“老師好”。

      (二)和幼兒一起做手指游戲

      剛剛啊朱老師發現小朋友們的小手都長得可漂亮了,所以朱老師想請小朋友們用你漂亮的小手跟朱老師一起做一個好玩的手指游戲,趕快伸出你漂亮的小手跟朱老師一起玩玩吧。

      (手指游戲:大拇指頭是爸爸,爸爸開汽車,嘀嘀嘀,嘀嘀嘀……小小指頭就是我,我在敲小鼓,咚咚咚,咚咚咚。)

      (三)教師出示范畫

      小朋友們剛剛做的真是太好了,今天朱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幅畫,請小朋友欣賞一下。

      提問:

      1.小朋友這幅畫上畫的是什么呀?(花)

      2.拿請小朋友來猜一猜這幅畫是用什么畫出來的呢?(幼兒回答)

      (四)示范講解手指點畫的方法。

      “嗯,剛剛小朋友說了很多的方法,我們來看看到底是怎樣畫出來的”

      教師將準備好的圖畫紙拿出來,用手指蘸顏料點花瓣

      (伸出小食指,用手蘸一蘸,重重按下去,輕輕拿起來)示范兩次

      “小朋友這幅畫是用什么畫的呀?(手指),對啦,是用我們漂亮的小食指電畫的,請小朋友也伸出你的小食指跟老師一起點一點吧”

      (五)幼兒自己進行手指點畫,教師講解注意事項。

      接下來請小朋友用你漂亮的小手自己也來畫一幅畫吧,點畫的時候要注意蘸顏料的小手不能到處亂抹,不能抹在衣服,桌子上,更不能放進嘴巴里。點完畫后要用濕布將小手擦干凈。

      活動結束:

      哇,小朋友們點的桃花開的課真漂亮啊,今天正好是父親節,小朋友們趕快把你的作品當做禮物送給爸爸吧。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美術教案02-22

    美術的教案02-28

    美術的節奏小學美術教案07-10

    小學美術教案《民間美術》03-25

    小學美術《電腦美術》的教案06-14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09-05

    美術教案-小手帕 小學美術教案06-18

    小學美術《電腦美術》教學教案06-14

    中班美術的教案03-17

    中班美術教案06-2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永久三级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播 | 久久高清亚洲免费 | 亚洲成网站在线播放观看 |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综合久久 | 五月天婷亚洲天久久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