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領域教案中班

    時間:2024-07-04 08:26:49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學領域教案中班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學領域教案中班,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領域教案中班

    科學領域教案中班1

      一、活動目標

      1.了解毛毛蟲變蝴蝶的轉變過程,豐富知識經驗。

      2.嘗試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轉變的過程。

      3.體驗模仿的喜悅,激發表現的欲望。

      二、活動準備

      圖片音樂(毛毛蟲、蝴蝶、蟲蛹、蟲卵)生活中的實物照片 4 張。

      三、活動建議

      1.謎語導入:頭上兩根須,身穿花彩衣,飛在花叢中,快樂又自在。請小朋友們猜猜它是誰?(蝴蝶)

      小結:蝴蝶寶寶是一種昆蟲,他喜歡花粉的味道,喜歡在花叢中自由自在的飛舞。那你們知道蝴蝶寶寶小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嗎?誰來說一說,請個別幼兒。

      2.教師講故事,了解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

     。1)請幼兒說說蝴蝶小時候是什么? 出示圖片,幼兒仔細觀察。

      (2)它是怎樣一步步變成蝴蝶的'?

      小結:蝴蝶寶寶小時候是毛毛蟲,它經過卵—蛹——毛毛蟲——蝴蝶四個時期的變化,變成了漂亮的蝴蝶,在花叢中自由自在的飛舞。

      3.通過肢體來模仿變化過程

      (1)卵(身體側躺在地面上,腿屈到胸部,用手握住腳踝蜷縮起來)

      (2)蟲蛹(身體側躺在地面上,把兩只手合起來放在頭下,腿縮到胸部)

      (3)毛毛蟲(跪在地面上,用手做蠕動的動作,向前爬)

      (4)蝴蝶(跪在地面上,張開雙臂,做飛翔的動作)

      4.用身體體驗飛舞的蝴蝶

      教師和幼兒隨音樂一起學蝴蝶飛舞的動作。

      四、活動延伸

      教師:小朋友們知道昆蟲的世界里還有那些寶寶和蝴蝶一樣,小時候和長大是不一樣的呢?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討論。

      附:

      蝴蝶寶寶

      有一只漂亮的蝴蝶,停在樹葉上休息,這是它在樹葉上留下了一顆小小亮亮的卵飛走了。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卵也長大了。在殼里長成了一條可愛的毛毛蟲,陽光明媚的一天,可愛的毛毛蟲探出了頭,這時的它非常的餓,就吃掉了它的外殼,大搖大擺的走到了樹葉上吃了起來,吃的飽飽的睡著了。四天過去了,毛毛蟲不知不覺的

      變成了蟲蛹,把頭又縮了回去,它說讓我好好睡吧!就這樣又一個星期過去了,毛毛蟲醒來時,它發現自己變的不一樣了,它覺得殼里太小了,就用腳死勁的蹬,從蛹殼里出來了,哇!我有翅膀了,我變成蝴蝶了,我可以飛了,這時它一振翅膀飛走了,飛在天空中,花叢中自由自在。

    科學領域教案中班2

      【活動目標】

      1.了解動物翅膀探究其特征及不同作用。

      2.能正確的區分各種鳥類翅膀的特征。

      3.樂意與同伴交流自己喜歡的小鳥,對鳥類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課件 會飛的動物調查表 動物圖片若干。

      【活動建議】

      1.了解動物翅膀的形態和不同的特點。

      (1)提問:你知道哪些小動物會飛呢?

     。2)它們為什么會飛呢?

     。3)那么會飛的小動物的翅膀都是一樣的嗎?前幾天我們一起調查了動物的翅膀, 現在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說說你調查的小動物的翅膀是怎么樣子的呢?

     。4)一般會飛的有兩對翅膀的小動物是昆蟲,而鳥類一般只有一對翅膀,翅膀上有羽毛。

      小結:原來會飛的小動物的翅膀都是不一樣的,但是這些小動物都是通過煽動翅膀在天空、在花叢中、在水面上自由飛翔的。

      2.了解動物翅膀的不同作用,動物的翅膀除了會飛還有什么作用呢?

      (1)出示課件,故事中小動物為什么沒有把翅膀借給它?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翅膀的作用呢?

      小結:原來,翅膀對于小動物們來說都有著不同的作用。

      3.組織交流,激發幼兒對鳥類產生興趣。

     。1)請幼兒介紹自己喜歡的鳥類的名稱、特征、本領。

      (2)你們希望有一對翅膀嗎?假如你們有一對翅膀,你們要像哪個小動物一樣用翅膀做什么事情呢?請你去找一個動物朋友,并用一句好聽的話來告訴大家。

    科學領域教案中班3

      設計意圖:

      中秋節對中班的幼兒來說還是比較陌生,本次活動設計主要是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從而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淵源的喜愛與認識。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所以本次活動通過聽故事,吃月餅和欣賞音樂,使孩子對中秋節有一些認識。

      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對中秋節的活動產生興趣。

      2、愿意在集體前大膽表述,樂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掛圖15號;

      2、活動前幼兒向家長了解有關中秋節的傳說和習俗。

      活動過程:

      1、關于中秋傳說的交流與分享。

      關于中秋節的傳說。

      引導幼兒講述、分享。

      2、教師出示掛圖,講述故事《嫦娥奔月》。

      提問:

      嫦娥怎么會飛到月亮上去的?這是哪一天?

      后羿聽到這個消息后,做了什么?

      從這以后,后羿是怎么寄托對嫦娥的思念的?

      中秋節是怎么來的?

      3、閱讀《小朋友的書我的家》第17~22頁“嫦娥奔月”。

      4、幼兒邊聽故事錄音,邊閱讀故事。

      5、關于中秋習俗的交流與分享。

      活動結束:

      說一說人們為什么要過中秋節,人們一般是怎么過中秋節的。

      活動反思:

      《中秋節的來歷》是一個語言和社會領域的的故事活動。在課后我覺得我們學到的知識還是在社會領域的內容比較多,整體感覺幼兒對故事的內容并不是很感興趣,但還是算接近目標了吧。

      在上課時我借助了多媒體以及掛圖等教具來幫助幼兒了解故事內容,其實對于中班小朋友的知識面來說大家都知道中秋節,但不知道中秋節的時期是八月十五,經過這次的學習,很多小朋友都認知了這一知識點,中秋節要吃月餅等。但關于中秋節的傳說《嫦娥奔月》,幼兒卻還是沒怎么搞懂,我先請小朋友們欣賞一遍,來聽出里面的人物,接著我指著掛圖講了第二遍故事。最后,我又講了第三遍故事。

      最后,在時間的`緊迫下我結束了這節課,總體來說幼兒對中秋節還是有點了解的但幼兒對這個故事的內容還不是很了解,所以我會利用平時的時間多講兩遍這個故事來提問幼兒使幼兒加深對這個故事的了解。

      中班中秋節科學領域的教案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2、能力目標了解人們過中秋節的各種方式。

      3、參與節日游戲。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重點

      了解人們過中秋節的各種方式,知道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活動難點

      畫月餅活動準備白紙、彩筆若干,關于中秋節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

      1、說說自己家的中秋節是怎樣度過的。

      2、聽一聽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二、中秋節的風俗

      1、欣賞圖片了解中秋節。(與家人團圓,吃月餅等)

      2、朗讀兒歌知道中秋節。

      八月十五賞月節,擺上果餅來拜月。

      八月十五團圓節,親人團聚像過年。

      八月十五豐收節,敲鑼打鼓慶豐年。

      八月十五中秋節,傳統節日記心間。

      三、中秋節有關的歌曲。

      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知道中秋節是農歷八月十五,是個團圓的日子。

      四、中秋節繪畫每個幼兒畫出自己心目中最喜歡的月餅形狀,并裝飾。

      活動小結1、復習學習的兒歌,加深對中秋節的印象。

      2、欣賞歌曲《中秋大團圓》。

      教學反思:

      從本次活動的整個開展情況來看,對幼兒對傳統節日文化中秋很感興趣,了解了中秋要團圓,并能夠教育幼兒在節日時獻給爸爸媽媽自己制作的禮物。

    科學領域教案中班4

      學習目標

     。趯嶋H操作過程中,觀察、了解溶解的現象。

     。烙行┪镔|能在水中溶解,而有些物質不能在水中溶解。

      活動準備

     。芰掀、小木片、曲別針、粗鹽、砂糖。

     。蟛AП、水、勺。

      .溫水。

      活動過程

      學習領域:

      形式:小組/個人

      1. 出示塑料片、小木片、曲別針、粗鹽、砂糖,請幼兒數數有多少種物品。

      2. 請幼兒把以上各種物品放進水里,用小勺攪拌一會,然后將水中的物品拿出來,再數數看,什么東西不見了。

      3. 等幼兒發現粗鹽和砂糖不見了,引導幼兒思考這兩種東西哪里去了。鼓勵幼兒發現鹽和糖能溶解在水里,塑料片、小木片、曲別針不能溶解在水里。

      4. 給每位幼兒兩杯溫水,嘗嘗兩杯水的味道,然后請幼兒分別在水中加入鹽和糖,用小勺攪拌后再嘗嘗兩杯水的.味道,讓幼兒明白水的味道是怎樣來的,發現水有溶解的作用。

      5. 請幼兒和家人一起做實驗,探索日常生活中能溶解的東西,第二天來幼兒園與同伴進行交流。

      活動評價

      .通過實驗初步了解溶解現象,能發現鹽和糖可以溶解于水。

     。馨l現水有溶解的作用。

      活動建議:

      .教師與幼兒可將能溶解的物品實物展示在展覽區中,供幼兒觀察它們的特點。

     。變旱钠穱L活動要在教師的監督之下進行,并提醒幼兒做實驗的東西不能隨便品嘗,以免發生危險。

    科學領域教案中班5

      活動目標:

      1、了解常見蔬菜的食用部位,并嘗試進行分類。

      2、樂意向同伴大膽介紹自己喜歡的蔬菜,懂得多吃蔬菜身體好。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了解、認識常見的蔬菜;蔬菜實物若干;《什么部位可以吃》操作材料包。

      活動過程:

      一、說菜——交流分享

      1、導入:每天無論是家里還是幼兒園,我們都要吃許多的蔬菜。

      2、說說我喜歡的蔬菜

      3、重點提問:你喜歡吃蔬菜嗎?喜歡吃什么蔬菜,為什么?(幼兒個別交流)

      小結:小朋友們都很喜歡吃蔬菜,喜歡它里面的營養。蔬菜的營養很豐富,有很多的維生素、礦物質,所以我們應該樣樣蔬菜都愛吃。

      二、選菜——了解蔬菜的食用部位

      1、看ppt,師:老師這里有很多蔬菜,我們一起來看看,誰認識的蔬菜多,誰的本領大?

      2、剛才我們介紹了各種蔬菜,那你們知道我們吃蔬菜的什么部位嗎?(請2—3個幼兒介紹)

      有只小熊也愛吃蔬菜,我們一起看看它吃對了嗎?聽故事《熊媽媽收菜》。

      重點提問:小熊跟著媽媽去菜園收蔬菜,它們收了哪些蔬菜?(蘿卜、白菜、西紅柿)。你聽了故事知道蘿卜、白菜、西紅柿應該吃什么部位呢?(蘿卜吃根莖、白菜吃葉莖、西紅柿吃果實)

      小結:原來,有的蔬菜要吃它的根莖,有的吃它的葉莖,還有的吃果實。

      3、嘗試分類

      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4個盆子,請你們幫他分一分(依次介紹根莖、葉莖、花、果實4個盆子)你們動動腦筋,看清你們的盆子上的`字,想想應該挑選什么蔬菜。

      4、交流統計

      三、吃菜——加深對蔬菜的印象

      1、重點提問:你們吃過這些蔬菜嗎?

      2、重點提問:你們是怎么吃的?(生吃、榨汁、炒菜、煮湯、做蔬菜色拉)

      小結:蔬菜的營養真好,是維持我們生命不可缺少的食物。一個人可以長期不吃葷菜,但是不能不吃蔬菜,因為蔬菜含有豐富的營養。我們小朋友每天都要和蔬菜做朋友,天天吃蔬菜,把阿姨準備的蔬菜吃光光,做個健康的乖寶寶。

    科學領域教案中班6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植物的根有直根、須根、塊狀根三種。2、學習根據要求對各種的蔬菜的根進行分類。3、培養幼兒對生活的觀察力;顒訙蕚洌1、多種植物:菠菜,蘿卜,蔥,多種常見蔬菜。

      2、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導幼兒常識按常見蔬菜的根進行分類。

      1、出示多種蔬菜,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多種蔬菜。

      師:小朋友,今天鐘老師為你們帶來很多的禮物,看看都是什么吧?你們認識他們嗎?那他們都是些什么蔬菜呢?我們一一來認識他們吧!

      2、引導幼兒觀察蔬菜的根。

      師:那每一種蔬菜都有哪幾部分組成呀?我們來看看吧!那今天我們專門來看看這些蔬菜的根。蔬菜的根都相同嗎?你們能把他們相同根的蔬菜的放在一起嗎?

      二、引導幼兒了解根的種類。

      1、說一說分類的`結果,鼓勵他們大膽發表不同的意見。

      師:你們都放好了吧!為什么你們要把他們放在一起呢?

      (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來描述蔬菜的根)

      教師:蔬菜根是不一樣的,有的是一根一根的,有的一塊一塊,有的是一根一根小小的)

      2、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教師逐一植物的根。

      師:第一圖上的蔬菜是什么?菠菜的根是一條粗粗的,旁邊會有一些細小的根,這樣的根叫直根。

      (其他兩種類型的根的引導同上)

      3、請幼兒再次對蔬菜進行分類。

      4、根據根的種類相互對分類進行檢查,教師指導。

      三、了解根的作用。

      1、引導幼兒認識根的作用。

      師:植物為什么要有根?根有什么作用呢?你們先和小朋友說一說根的作用吧!

      (要求幼兒和同伴相互組織)

      教師:植物的根可以吸收貯存、合成泥土中的營養,幫助植物體固著,還可以進行繁殖作用。

      四、收拾教具,結束活動。

    科學領域教案中班7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秋天的樹葉,感受樹葉的多樣性。

      2、學習、比較樹葉的異同,并進行分類。

      3、樂于參與探索活動,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

      活動準備:

      各種秋天的樹葉,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了嗎?你們喜歡秋天嗎?為什么呢?

      2、教師:到了秋天,樹上的葉子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呢?

      幼兒自由談論并回答老師的問題。

      3、教師:秋天到了,樹上的葉子很多都會變顏色,有的變成紅色,有的變成黃色。等到深秋的時候,秋風一吹,葉子就會隨秋風飄落。

      二、引導幼兒觀察樹葉,大膽地說出它的`外形特征

      1、教師:小朋友,你們把自己帶的樹葉拿出來吧!

      2、引導幼兒通過各種感官感知樹葉的形狀特征,認識它們的名稱。

      教師:小朋友,你們認識你們拿的這些樹葉嗎?它是什么樣子的呢?你們覺得你們的樹葉像什么呢?

      引導幼兒觀察并說說樹葉的名字。

      3、教師讓幼兒摸一摸這些樹葉,會有什么樣的感覺。然后再聞一聞,它又有什么樣的味道。

      4、請幼兒交換觀察樹葉

      教師:這片樹葉和你剛才摸的樹葉有什么不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呢?(引導幼兒從形狀、顏色等來說一說。)

      三、認識樹葉的名稱

      1、教師:你們都知道這些樹葉的名字嗎?

      楓樹的樹葉像手掌,銀杏樹的樹葉像扇子,松樹的葉子像針,白樺樹的葉子像顆心。

      2、游戲:教師報出樹的名字,幼兒能很快地舉起它的樹葉,并說出它的形狀。

      四、游戲:樹葉找朋友,鞏固認識這些秋天的樹葉

      1、教師: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吧!我說到什么樹葉或者是說到什么形狀的時候,拿了這個樹葉的小朋友就站出來。然后找到跟你拿一樣樹葉的好朋友握握手。

      2、教師帶領幼兒進行游戲。

      3、教師進行,結束活動。

    科學領域教案中班8

      活動目標

     、偕朴谟^察,發現指紋的秘密。

      ②積極思考,能夠根據日常經驗,對指紋的作用大膽發表建議。

      活動重點了解指紋的不同,以及指紋于每個人的意義。

      活動難點培養善于觀察,樂與探索的。

      活動準備教學視頻、印泥、白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播放視頻,導入指紋的作用

      師:咦……他們在干什么呢?(視頻中有人用指紋打卡,開門,畫畫等)

      幼:他們是在開門,那個是“指紋鎖”,用拇指在門上那個發光的地方按一下,門就開了……

      師:那兩個人是在干嘛呢?他們看起來很開心,為什么在紙上按了自己的手印?

      幼:他們是在商量事情,然后都同意了,就按了手印,我在電視上看過,我爸爸說,兩個人同意就會按手印!

      教師:指紋的作用很多,可以用來開門,簽字畫押,打卡,還可以畫畫等。

      二、指紋有不同,是我們每個人身份的象征

      師:剛剛我們知道了指紋有這么多的作用,可是為什么我們的手指可以當鑰匙開門,可以像名字一樣代表我們每一個人呢?接下來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我們的大拇指,看看有什么不一樣?

      教師:我們的`手指上那些有的像螺旋,有的像花紋的就是我們的指紋,每個人的指紋都是不一樣的,有的長,有的短,有的大,有的小,花紋也各不一樣。它就像我們的名字一樣代表著我們每一個人。

      三、指紋作畫,加強認識

      這一環節讓幼兒用指紋作畫,對自己的指紋進一步認識,也開發其想象力,大膽創新。

    科學領域教案中班9

      活動目標:

      1。知道幾種常見蔬菜的名稱與外形特征。

      2。初步感受蔬菜的多種多樣。

      重難點:知道幾種常見蔬菜的名稱與外形特征

      說出某些蔬菜的名字與外形特征

      活動準備:

      1。一個大籃子,幼兒每人準備一份常見的蔬菜卡片,如:青菜、花菜、菠菜、辣椒、胡蘿卜、土豆、黃瓜、番茄、南瓜、茄子等。

      2。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小朋友,你們看看老師今天帶來了什么?哦,是一個籃子。你們知道我拿籃子帶來干什么嗎?小朋友,真聰明,我要去買菜。你們愿意和我一起去嗎?

      二、觀看PPT認識蔬菜的外形和顏色。

      1、播放PPT,引導幼兒說出菜的.名稱及特征。

      小朋友,你認識這是什么菜嗎?誰能說說它是什么顏色?你們吃過嗎?

      2、介紹自己喜歡的蔬菜。

      認識這么多的菜,說說你自己喜歡的是哪種菜?你為什么喜歡它?

      3、復習鞏固已認識的蔬菜。

      請幼兒按照老師所說的特征去選菜送進籃子里。

      4、共同小結:小朋友真能干,幫老師選了這一籃子的蔬菜,你們還記得他們叫什么名字嗎?

      三、擴展關于蔬菜的經驗。

      你還見過哪些蔬菜?它們叫什么名字?都是什么樣子的?

      四、借助網絡觀看蔬菜圖片。

      剛剛我們說了那么多的蔬菜,現在我們一起(請你們)來看看其他(圖片上)的蔬菜。(看看,有哪些是你認識的,又有哪些是你不認識的?)

      五、蔬菜除了可以吃,還有其他用途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領域教案中班10

      活動目標:

      1、鞏固對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認識。

      2、掌握紅黃藍三種顏色混合變出的新顏色。

      3、對色彩變化的活動產生興趣和探究欲望。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裝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15個。

      2、瓶蓋里分別涂紅黃藍三種顏色。

      3、ppt。

      活動過程:

      一、用“變魔術”引入,集中幼兒注意力。

      1、引導語:老師今天要給你們表演一個魔術,老師還帶了一樣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提問:

      (1)瓶子里有什么?

      (2)瓶中的水寶寶有顏色嗎?

      小結:瓶子里有水,水是透明的,無色無味,會流動的。

      3、過渡語:水寶寶可好玩了,現在它要和我們一起變魔術,不過我們要一起念“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它才會變的,想不想試一試?(教師搖動瓶子,讓瓶子里的水接觸到蓋子上的顏料)

      4、提問:瞧一瞧,老師手中的水寶寶變成什么顏色?

      小結:手中的水寶寶變成了xx色,現在我們請小朋友當一當小小魔術師吧。

      二、幼兒動手操作,初步感知水寶寶的秘密。

      1、引導語:老師請幾位小朋友來變變魔術,每位小朋友只可以拿一個瓶子,記得念“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的'咒語,水寶寶才會變哦。

      2、提問:(1)你的魔術顯靈了嗎?

      (2)你的水寶寶變成什么顏色了?

      (3)好奇怪啊,為什么水寶寶會變顏色呢?怎么一瓶變出來了,一瓶沒有變出來呢?

      小結:魔術顯靈了,我的水寶寶變成了紅、黃、藍色等。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其實是老師在瓶蓋里放了顏料,蓋子里的顏料進到水里面就變成了有顏色的水,而另一個蓋子里沒有顏色當然就變不出來。

      三、第二次探索,引導幼兒思考。

      1、引導語:老師手里有一瓶紅色的水,我現在要請另一個好朋友跟他做朋友,我們來看看會發生什么吧。

      2、動手操作:紅+藍、紅+黃、藍+黃,邊搖邊念咒語。

      3、提問:(1)你們猜一猜我請哪種顏色和它(紅藍)做朋友?

      (2)瓶子里的水有變化嗎?

      (3)變成什么顏色了?

      小結:紅色和藍色做朋友。瓶子里的水有變化。紅加藍變成紫色,紅加黃變成橙色,黃加藍變成綠色。

      活動延伸:

      我們剛才都是兩種顏色混合,那如果三種顏色混合在一起會變出什么顏色呢?回家你們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試試看。

      教學反思:

      整個環節中我注重激發孩子的探索興趣,滲透了學習習慣和規則意識的培養,(如瓶寶寶正休息要悄悄的,不擁擠的取放瓶子)從幾次的變色游戲中將活動一步步推向高潮,達到綱要中對科學領域的目標要求及本次活動的目標。

    科學領域教案中班11

      活動目標:

      1、嘗試觀察圖片,找出兩幅圖片的不同點

      2、在活動中,訓練觀察比較的能力

      活動準備:蘑菇、蘋果圖片 相似圖片組圖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創情境

      1、師:在森林里住著兔媽媽和兔寶寶。這天,兔媽媽讓兔寶寶自己去采蘑菇。兔寶寶犯難了,它不知道要采什么樣的蘑菇。于是兔寶寶問媽媽:“媽媽媽媽,我要采什么樣的蘑菇呢?兔媽媽拿出了蘑菇圖,說:”這個的 蘑菇可以吃。如果身上長著斑點的,就不能吃,就不要采。 就這樣,兔寶寶高高興興地去采蘑菇了?墒遣灰粫,兔寶寶又發愁了:蘑菇都一樣啊,怎么采啊?

      2、師:“孩子們,我們能幫助兔寶寶解決這個難題嗎?

      3、出示不同顏色的蘑菇圖片,提問:它們有什么不同?

      幼兒自由觀察,并交流

      4、小結:大家的'眼睛真厲害,一下子就發現了蘑菇的不同之處。相信,

      兔寶寶也會發現的,它一定能采到可以吃的蘑菇 。

      二、看圖片,找不同

     。ㄒ唬⿺盗坎煌

      1、出示兩幅數量不同的蘋果的圖片,提問:這里有兩幅相似的圖片,你還能發現它們的不同之處嗎?

      2、幼兒觀察圖片,交流。

      3、小結:原來它們的數量不一樣

     。ǘ㈩伾煌

      1、出示顏色有差別的兩幅圖片,提問:瞧,這里又有兩盤蘋果,它們哪里不一樣呢?還是數量不同嗎?

      2、幼兒觀察,并交流

      3、小結:原來它們的顏色不一樣。看來只要仔細觀察,我們就能發現不同之處。

     。ㄈ、方位不同

      1、出示兩幅方位不同的小汽車圖。提問:這兩輛小汽車就好像一對雙胞胎,你還能找出它們的不同嗎?

      2、幼兒觀察圖片交流

      3、師幼集體按順序觀察圖片找不同。

      4、小結:大家真是火眼金睛,找到了多處不同。我們觀察時要有耐心,有順序的觀察,這樣才能找出所有的不同來。

      三、玩游戲,比眼力

      游戲《大家來找茬》,出示若干組存在不同之處的兩幅圖片,孩子們觀察,看一看哪組最厲害,找到的不同多。

      四、設場景,做練習

      1、師:皮皮正在家里玩,他邀請我們一起去他家做客。出示圖片,

      瞧,你在皮皮家看到了什么?

      幼兒回答

      2、師:皮皮很高興,一會玩這個,一會玩那個,房間一下子就變了樣

      子,讓我們觀察一下,有哪些地方變了呢?(出示圖片)

      3、幼兒觀察兩幅圖片,全班交流

      4、師幼共同小結,兩幅圖片的不同

      五、做小結,巧延伸

      師: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就會發現周圍每天都有不同,都在變化,不信,就去觀察一下自己的家吧!你會發現不同的樣子的。

    科學領域教案中班12

      活動目的

     。.在游戲中感知水的主要特性和用處,知道節約用水,體驗玩水的快樂。

      2.鼓勵幼兒大膽提出問題,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培養幼兒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盛滿水的盆

      2.塑料袋、鐵絲

     。.透明的瓶子、顏料、圖畫紙等。

     。.各種會沉和浮的玩具如:紙船、塑料杯、石頭、鐵罐等活動過程一.水真有用。

      1.出示裝滿水的盆,讓幼兒說一說水有什么用?

      2.請幼兒討論該怎樣節約用水

      3.教師總結:水真有用,沒有水我們人類和動物、植物就無法生存,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

      二.水真好玩

      1.幼兒分組游戲探索第一組:玩水袋:引導幼兒感知水的流動性。

      第二組:會變顏色的.水:引導幼兒觀察水的顏色變化第三組:沉。阂龑в變河懻撌裁礀|西會沉下去?什么東西會浮在水面?

      2.師小結:剛才每個小朋友都用水玩了各種好玩的游戲,請小朋友回去想一想還可以用水玩什么好玩的游戲。

      三.活動延伸:讓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說說今天在幼兒園玩水的感受。

    科學領域教案中班13

      設計意圖:

      汽車是孩子們喜歡的玩具之一,特別是男孩子對汽車更是情有獨鐘。他們可以講述出很多種類型以及作用。因此通過主題活動“交通工具博覽會”,我設計了這節活動內容。雖然準備的材料很多,但是幼兒能在這么一個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消防車、救護車、警車是執行特殊任務的車輛,并能說出它們的特殊標志和不同作用。

      2、引導幼兒根據不同車輛發出的聲音辨別是什么車,發展幼兒的判斷能力3.學會運用110、120、119三個特殊的號碼。

      活動重、難點:

      重點:認識消防車、救護車、警車的特征及作用。

      難點:學會運用特種車的求救號碼。

      活動準備:

      關于特種車的課件一份,每幼兒一套特種車與求救號碼的圖片,消防車、救護車、警車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玩車,導入課題: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教室里有很多的車,大家想不想玩一玩啊?(幼兒:想)師:老師評價小朋友玩車的時候看一看你的車和其他小朋友的有什么不一樣呢?(幼兒自由玩車,教師個別指導幼兒觀察自己的車和別人的有什么不一樣。)

      二、播放課件,認識特種車的特征及作用:

      師:請小朋友們看一看,這有什么車?(消防車、救護車、警車)警車:

      1、這是什么車(警車)。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領?(抓壞蛋)

      2、警車的外形特征(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警車。

      小結:警車是用于追蹤和抓捕逃犯的車輛。沒有固定車型,車牌有專門的標記。車頭上面裝有報警器。

      3、撥打電話110有小偷必須立刻報警,該撥打什么電話呢?(110)(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撥打110及警車行動。

      小結:當你見到犯罪行為時,立即撥打110,公安人員執行任務,拉響警報,飛馳前進,其他車輛都要讓路,以保證公安戰士不失時機的逮捕罪犯。

      救護車:

      1、這是什么車?(救護車)。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領?(救人)

      2、救護車的外形特征(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救護車的車身顏色、標志,車頭和車門的特征及用途。

      (1)為什么救護車上的燈會閃,還發出嘀嘟嘀嘟的聲音?(因為救護車里的病人病得很嚴重,所有發出嘀嘟嘀嘟的聲音讓人家讓開,這樣救護車開得快讓病人早點去醫院看好。2)你們知道救護車里面有什么嗎?它們有什么用?(因為救護車基本上救的都是生重病的人,所以車上要放一個床,讓生病的人可以躺下來)小結:救護車是專門護送危急病人到醫院的專用汽車。一般是白色或綠色,車身兩旁和后面車門上都有紅十字標志,車頭或車頂上裝有警鐘或警報器。車門在車廂的后面,便于擔架的進出。

      3、急救電話120師:有人需要馬上送醫院該撥打什么電話呢?(120)(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撥打120及救護車救人。

      小結:當有危急病人時,撥打急救電話120,救護車會立即出發,一路上響著警報,其他車輛都讓路,以便讓救護車盡把病人送到醫院。

      消防車:

      1、這是什么車?(消防車)它有什么特殊本領?(救火)

      2、消防車的外形特征(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消防車的車身顏色、車身配置及其作用。

      (1)為什么消防車的.身上涂上紅色?(因為紅色是很鮮艷的,人家很遠就能看見消防車身上的顏色,別的車子就知道是消防車開過來了,趕快讓開,讓它開過去救火)。

      (2)消防車在滅火的時候,水是從哪里來的?(消防車上面有一根管子,把馬路上的消防栓門打開以后,水就會流動起來,就可以滅火了。)

     。3)為什么消防車上有梯子,它有什么用處?(因為樓房太高,人爬上去很危險,用很長的梯子就可以滅火了)(小結:消防車是救火用的汽車。車身是紅色的,車頭上有一個警報器或警鐘,車身是急用儲水箱,兩旁有吸水管和水帶,車上有升降梯子和滅火器等救火用具。

      3、火警電話119師:當火災發生時,該撥打什么電話叫消防車呢?(119)(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撥打電話119及消防車救火小結:當發生火災時,撥打火警電話119,消防隊員立即駕駛消防車,一路發出“嗚――”的警報聲,沿途的行人和其他車輛一律讓路,讓它盡快趕到現場滅火,保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

      三、游戲:

      1、開什么車師:生活中人們經常遇到一些困難,如果有人遇到了困難,小朋友愿意幫助他們嗎?

     。1)這里發生什么事了?(著火了)小朋友快想想辦法,我們該叫輛什么車呢?消防車的電話號碼是多少呢?(119)

     。2)他怎么了?(生病了,受傷了)這可怎么辦呢?該叫什么車呢?救護車的電話號碼是多少?(120)

      (3)這里發生什么事了?有小偷,壞蛋。怎么辦呢?打什么電話,電話號碼是多少?(110)

      2、《出車》

      幼兒找一輛自己喜歡的玩具車,在專用號碼的指揮下隨音樂依次開出活動室。

    科學領域教案中班1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3、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顒。

      活動準備:場地布置制作材料的準備表演節目的準備

      活動形式:全園集體活動

      活動流程:介紹節日——園長致辭——欣賞故事——制作月餅——師生節目表演(分享石榴)——親子分享月餅。

      活動過程:

     。ㄒ唬┙榻B節日

      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來歷,讓幼兒知道農歷8月15日是中秋節。

     。ǘ﹫@長致辭

     。ㄈ┬蕾p故事

      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四)制作月餅

      1、中秋節吃什么?

      2、老師示范做月餅。

      3、幼兒動手做月餅。

      師生表演

      學前班——大班——中班——蒙式班

      親子分享

      人員安排:根據情況自行擬定

      教學反思:

      中秋佳節是我們中國一個傳統的重大節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是孩子們觀賞月亮,品嘗月餅,學習分享的大好時機。

      中班中秋節科學領域的教案活動準備:

      1、有關月亮的電子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活動前與幼兒一起布置活動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幼兒與老師一起準備:月餅、水果、賀卡等。

      4、知道中秋節是幾月幾號。

      5、讓幼兒了解中秋節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圖:月球講講月亮的變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小朋友講一講。

      3、人們怎樣過中秋。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在家里是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的?

      (2)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

      4、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么方式慶祝中秋節?我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

     。3)幼兒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樂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D),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5、互送賀卡,學說祝愿的話。

    科學領域教案中班15

      教學準備:

      1、召開相關會議,確定教學方案

      2、制定教學詳細方案

      3、布置教學相關工作

      4、審核班級教學方案

      5、事先貫穿家長準備有關十二生肖的成語。

      6、各類音樂帶子

      7、各種動物頭飾

      8、為幼兒準備的純手工小禮物:可愛的小包包

      教學時間:

      xx年12月31日上午8:30~10:30

      教學地點:

      中三班教室

      教學提綱:

      系列教學一:紅紅火火才藝秀展示幼兒一學期以來各方面全方位的'才藝展示,包含詩歌、音樂、舞蹈、音樂童話劇等。

      系列教學二:親親密密游戲樂邀請爸爸媽媽一起參與到游戲中,通過親自互動游子,增進親自情感。

      系列教學三:猜猜我有多愛你讓家長、教師、小朋友在這特殊的節日中感知親人對我們的關心、關愛,也能懂得感恩,并借助節日表達謝意,分三個環節:

      第一:小朋友之間互相分享彼此的心愛禮物

      第二:小朋友向爸爸媽媽贈送自己制作的節日賀卡

      第三:爸爸媽媽向小朋友致節日祝福

      第四:老師向小朋友贈送新年禮物。

    【科學領域教案中班】相關文章:

    科學領域教案中班03-31

    中班科學領域教案11-26

    中班科學領域的教案12-20

    中班科學領域優秀教案04-02

    中班科學領域教案(精選19篇)10-25

    中班科學領域《有趣的指紋》教案08-31

    中班科學領域教案15篇04-02

    科學領域教案01-16

    科學領域教案06-10

    中班科學領域教案《會跳舞的泡泡》12-1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色国产综合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 欧美韩国日本国产v | 香港三香港日本三级在线理论 | 日本精品一二二区在线 | 日本午夜a视频 | 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