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

    時間:2022-10-08 11:00:39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科學教案錦集八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科學教案錦集八篇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以個人參與或小組參與為形式,獲得在野外尋找巖石的親身經歷。

      2、在課堂中能夠,讓孩子經歷觀察巖石特點的活動過程,獲得觀察巖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3、通過給巖石分類,讓孩子經歷一個簡單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孩子運用語言解釋問題的能力。

      4、讓孩子獲得豐富的研究巖石的愉悅情感。

      教學重點:用一些標準給巖石分類。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巖石,能想出不同的分類方法。

      教學準備:

      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形式,收集各種各樣的巖石。教師也應該準備大量的常見的一些巖石,同時還可以準備一些本地區常見的巖石。

      還應給孩子們準備一些觀察工具:放大鏡、盛水的燒杯、記錄紙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教師可以先播放一段關于地表巖石風貌的錄像片,或提供一些典型的圖片。

      1、巖石是地球的主要組成部分,到處可見。你平時在哪些地方看到過巖石?

      2、你玩過巖石嗎?你是怎么玩的?

      3、從今天開始,我們要研究巖石。出示課題:各種各樣的巖石

      二、探究過程

      1、開個石頭展覽會

      (1)的巖石來自哪里?

      你的巖石是從哪里找到的?請簡單介紹你的尋找經歷。

      可以讓學生先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再到全班進行匯報交流。

      (2)我的巖石觀察

      請你選擇一塊感興趣的巖石進行觀察。你準備怎樣去觀察它呢?

      請你大概估計一下,你會觀察到巖石的幾個特征?

      學生自主觀察探究,教師巡回指導。

      (3)我的巖石觀察記錄交流

      你用了哪些方法對巖石進行觀察?

      你觀察到了巖石的哪些特征?有沒有超過自己的估計?

      你對同學的觀察描述有沒有補充或意見?

      注意,在學生交流觀察到的巖石特征時,要強調觀察方法與觀察描述之間的對應關系,對學生的非觀察性描述尤其要加以引導。

      2、給巖石分類

      (1)這些巖石可以分類嗎?

      這些巖石可以分類嗎?

      如果讓你給這些巖石分類,你會怎么分呢?

      這里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匯報。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分類標準不要輕易否定。

      (2)給巖石分類

      請你選擇任何一種標準,給這些巖石分類。

      小組分類活動開始,教師巡回指導。

      (3)巖石分類結果交流

      你們將巖石分成了幾類?是按什么來分的?

      你們想到了多少種不同的分類方法?不同的分類方法結果一樣嗎?

      (4)這塊巖石屬于哪一類

      這塊巖石屬于哪一類呢?

      這一教學環節主要在于應用。教師可以根據地域特色提供的相應的巖石,也可以由學生來提供。

      三、小結

      師:課后,你可以再找些巖石來觀察。想一想,巖石是怎么形成的呢?下節課,我們將進一步研究巖石。

      板書設計:

      4.1 各種各樣的巖石

      1、開個石頭展覽會

      2、給巖石分類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使用解剖的方法觀察油菜花的各部分構造。

      2、通過油菜花的觀察活動中獲得親近自然的情感體驗,產生探究各種各樣的花的濃厚興趣。

      3、說出花的各組成部分的名稱,在對一顆油菜的花進行觀察后能推測花的變化過程,并用畫的形式記錄下來。 教學重點:觀察油菜花的各部分構造。 教學難點:知道油菜花的各部分組成名稱。教學準備: 學生個人和小組觀察的油菜花若干,小卡片、鑷子、放大鏡若干,油菜花變化過程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春天到了,油菜花開了,桃花開了,蒲公英花開了……花草樹木以白花盛開的形式宣告:創造新生命的工作開始了!同學們,平時有認真地觀察過花嗎?今天開始,我們一起來了解花的世界好嗎?

      二、探究過程

      1、觀察一棵油菜。

      (1)出示一顆油菜,說說油菜長得怎么樣?

      (2)區分油菜的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

      (3)從油菜上摘一朵油菜花。

      2、觀察一朵油菜花。

      (1)用放大鏡觀察一朵油菜花。在小組里描述所觀察到的這朵油菜花。自己解決描述所需的油菜花各部分名稱的詞匯問題。

      (2)學習使用鑷子解剖一朵油菜花,觀察解剖后的油菜花的各個部分。 關于鑷子的使用和解剖的順序; 關于油菜花各部分的分類擺放 關于“油菜花的觀察記錄表”。

      (3)交流。

      (4)小結: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個部分組成的。油菜花的花瓣是四瓣。

      3、觀察一棵油菜的花。

      (1) 一棵油菜上的花是同時開放的嗎?

      (2) 數數一棵油菜上有幾朵花?幾個花蕾?

      (3) 除了花和花蕾外,油菜花謝了以后留下的部分是什么?

      4、觀察并推測花蕾的變化。

      (1)觀察一個花蕾;把這個花蕾畫下來。

      (2)推測這個花蕾未來的變化;說說推測依據。

      (3)畫除花蕾未來變化連續圖(或排列花蕾的變化連續圖照片)。

      (4)課后尋找一個花蕾進行實證性觀察。

      5、交流與小結。

      (1) 關于油菜花,我們知道些什么了?

      (2) 對于各種各樣的花,我們想了解些什么呢?

      三、小結

      板書設計:

      2.1 油菜花開了

      1、觀察一棵油菜

      2、觀察一朵油菜花

      3、觀察一棵油菜的花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知道什么是風化作用及地表巖石不斷破碎的原因。

      2、 通過模擬實驗驗證巖石破碎的假設;從而推測出使巖石破碎的各種因素。

      3、 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地表巖石的變化。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想象、假設,設計并完成模擬實驗,初步認識風化作用對地表改變的影響。

      教學難點:

      推測出使巖石破碎的各種因素。

      教學準備:

      酒精燈、試管夾、玻璃、一杯冷水和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觀看視頻資料,感受“幼年山脈”和“老年山脈”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1、小組討論后回答:

      (1)幼年山脈和老年山脈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

      (2)想象“老年山脈”在形成初期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老年山脈”會變成現在的樣子?

      2、推測:山脈的變化受到哪些自然力量的作用?

      3、交流:進一步補充和完善自己的假設。

      4、小組根據自己的假設,設計模擬實驗研究一種自然力量對山脈的影響。

      2、 匯報交流實驗結果,認識風化作用。

      三、拓展延伸

      1、看圖,認識蘑菇石。

      2、推測蘑菇石形成的原因。

      3、設計實驗證明自己的推測并寫出實驗報告。

    科學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 知道身體會彎是關節的作用。

      2. 會用關節彎曲肢體,進行造型,體驗身體造型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 一個關節娃娃。

      2. 三張大蛇圖片。

      三.活動過程:

      1. 出示大蛇圖片,導入主題。

      ——出示圖片1. 師:今天我們請來了個小客人,它就是大蛇彎彎。

      ——出示圖片2,3。 師:大蛇彎彎很喜歡跳彎彎舞,它先是彎成這樣(出示圖片2),后來又彎成這樣(出示圖片3),它玩的可開心了。

      2. 初步體驗彎曲的樂趣。

      ——和老師一起彎曲。師:大蛇彎彎會彎曲,那我們小朋友會不會彎曲?大家和老師一起彎曲好嗎?

      3. 知道身體彎曲時關節的作用。

      ——提問,出示關節娃娃引發幼兒興趣。師:剛才,我們是用身體的哪里彎的?

      ——出示關節娃娃,引導幼兒觀察。師:老師這里還有個小客人,他叫關節娃娃。他和我說,想和我們一起玩,你們愿不愿意啊? 師:請小朋友仔細看,關節娃娃為什么會彎曲嗎?(引導幼兒說出關節)

      4. 幼兒一起體驗彎的樂趣。

      ——請幼兒上來彎曲,請下面幼兒想象像什么,彎曲了哪里。

      ——請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跳彎彎舞。

      5. 活動結束

      ——以彎彎舞結束。

      6.活動延伸:回去可以表演給爸爸媽媽看彎彎舞。

    科學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

      (1)能從適當的情景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

      (2)能向大家表達自己的發現和感受。

      2.知識與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資源的分布。

      (2)知道水資源在工農業生產、人類中的應用。

      (3)知道常用的節水措施。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欣賞大自然中美麗的水體,產生喜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2)意識到水資源的缺乏,我們應該保護它。

      (3)體驗缺水的痛苦和節水好處。

      (4)養成節水的行為習慣。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復習引入。

      (二)自主學習:

      1.欣賞自然界美麗的水體。

      (1)觀察地球儀,認識地球上水的分布。

      (2)師生共同欣賞自然界中美麗的水景,感受大大自然的美麗。

      2.指導學生親身感受淡水資源的缺乏。

      (1)盡管地球表面上大多數被水覆蓋著,但這些水中絕大部分是海水,真正與我們生產、生活關系最為密切的淡水卻很少、很少。

      (2)模擬感知地球上的水資源之間的相互關系。P32頁。

      學生分組操作。

      3.引導學生討論淡水的用途。

      (1)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充分發表意見。

      (2)教師介紹工農業生產、人們的生活都需要水。

      (3)師生小結:工農業生產、人們的生活都需要水。

      采用“頭腦風暴”的方式:先分組討論發言,形成一個小組意見,寫在紙上,然后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向全班發言,最后把各小組的內容張貼在教室內的墻上。

      4.引導學生尋找身邊的浪費水現象,提出節水措施。

      (1)師生討論。

      (2)老師補充介紹農業、工業等高科技節水技術。

      (三)作業:想象,如果沒有水了,將會怎么樣?

    科學教案 篇6

      【課題】發展教育和科學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

      ▲識記 1、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2、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3、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4、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5、深化教育改革

      ▲理解 1、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2、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3、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4、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5、深化教育改革

      ▲運用 1、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2、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3、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教材分析】

      ▲重點 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2、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

      ▲難點 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

      ▲教具 投影機(片)、

      ▲教法 讀-問-導-練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閱讀下列圖表,分析、討論它所反映的問題:

      表1:1998年部分國家科技實力的名次比較

      國家 分數 名次 科技貢獻率

      美國 100 1 66%

      日本 89.3 2 58%

      法國 69.35 4 54%

      中國 58.57 13 -

      表2:部分國家符合科學素養條件的人口比例

      國家(地區) 美國 歐盟 中國

      占總人口的比例 6.9 4.4 0.3

      提示:圖表反映出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還存在較大的差距,科技人才占全國人口的比重也較小。

      認識:當前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必須高度重視科技實力的提高和科技人才的培養。為此,我國要大力發展科學、教育和文化事業,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學習新課

      ◆讀

      1、 學生快速閱讀教材P123-126,要求:時間為3分鐘,尋找本課的知識點,理清知識體系。

      2、提問學生,歸納本課的知識體系。

      ◆問

      1、學生再細讀課文5分鐘,思考有關思考題。

      2、投影出示思考題:

      1)發展科學技術有什么重要性?

      2)如何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3)發展教育事業有什么重要性?

      4)為什么要切實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忣的戰略地位?

      5)我國教育的現狀如何?

      6)發展教育事業的具體要求是什么?

      7)我國為什么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3、教師提問,學生依次回答,對于不會的學生,讓其再讀再思考,讓已會的學生糾正,實在難懂的問題,由教師點拔。

      4、由學生提問,師生共同解決。

      ◆導

      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生產力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表現和主要標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對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思想觀念的變化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科技進步和創新,是增強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

      2、發展科學技術的重要性

      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且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表現和主要標志;

      2)科技進步和創新,是增強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

      3)世界范圍內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競爭;

      4)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3、要切實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因為,當今世界范圍內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競爭。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培養,基礎在教育。教育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先導性、全局性的作用。培養同現代化要相適應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專門人才,是關系到21世紀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建國以來,我國教育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當前仍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要求,制約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所以,必須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通過大力發展教育事來,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和民族創新能力,培養與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專門人才,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創新問題〗

      選擇: 我國之所以重視教育科學文化建設,是因為它:( )

      A、是物質文明建設的首要條件

      B、是提高公民道德建設水平重要因素

      C、是公民應遵循的行為準則

      D、決定著精神文明的性質和發展方向

      答案:B

      〖課堂小結〗

      著重理解:①教育和科技的地位;懂得為什么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②認清科技與教育之間的關系:國與國的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競爭。科技的競爭實質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靠的是教育。③要聯系實際談談怎樣培養科技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如何改變思想觀念、學習方法、學習態度。

      【板書設計】

      三、發展教育與科學

      1、 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科技創新

      ⑴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⑵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2、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

      ⑴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⑵深化教育改革

    科學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光碰到鏡面會改變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現象

      2、反射光也是直線傳播的

      3、人們利用光反射原理發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過程與方法

      1、按照說明正確進行實驗操作

      2、制作簡易潛望鏡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自然事物的變化是有規律的

      2、人們掌握了自然規律就能更好地生產和生活

      二、教學準備

      教師演示:有關反射的圖片或課件、潛望鏡模型

      分組實驗:手電筒、小鏡子、制作潛望鏡的材料

      三、教學重、難點

      認識光的反射及應用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導入

      1)請同學們觀察實驗室的日光燈管,上面為什么要裝燈罩呢?

      2、照亮目標

      1)書上有三個照亮活動,請仔細閱讀操作要求,并在書上畫出光的路線

      2)學生反饋實驗發現

      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3、運用光的反射

      1)汽車反光鏡(凸鏡)

      2)醫生帶的額鏡(凹鏡)

      3)試著畫出光的路線圖

      4)不銹鋼勺的內外兩面

      5、做一個潛望鏡

      1)自學書上的制作要求

      2)每個人利用現有材料進行制作

      3)利用反光鏡制作的其他玩具:萬花筒、觀景箱等

      6、反光帶給我們的不便

      1)玻璃幕墻光的污染

      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線的強弱

      六、作業設計

      萬花筒的制作

      七、板書設計

      2.4光的反射

      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

      汽車反光鏡:凸鏡 醫生帶的額鏡:凹鏡

      光的路線圖 光的路線圖

      潛望鏡的制作

      八、教學后記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水受熱以后體積會增大,而重量不變。

      過程與方法:

      1、從影響物體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熱后產生的變化。

      2、設計實驗,觀察水受熱以后重量和體積是否發生了變化。

      情感、態度、價值觀:

      樂于發現新的問題,愿意積極探索。

      教學重點

      1、關注水在加熱過程中的變化;

      2、設計實驗,觀察水受熱以后重量和體積是否發生了變化

      教學難點

      研究水受熱上浮的原因

      教學準備

      為每組準備:可封口的小塑料袋,水槽;熱水,冷水;天平,試管;氣球皮,剪刀,橡皮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要使一杯冷水變成熱水,有哪些方法?

      2、師生交流。

      (預設:這個活動讓學生自主討論,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給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熱

      1、師:在密封的小塑料袋里裝滿冷水,然后浸入熱水中,仔細觀察冷水袋的變化。

      2、根據看到的現象嘗試做出解釋。

      3、小組討論,誰的解釋更有說服力。

      (預設: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觀點,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做出解釋或推測。)

      4、全班交流。

      5、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關?

      6、冷水由沉變浮能不能用物體沉浮的幾個因素來進行解釋?

      7、再次對冷水袋上浮的原因做出自己的推測。

      (啟發學生從影響物體沉浮的主要因素重量和體積大小方面去思考促使水袋上浮的可能原因,最后把問題聚焦到在水的重量不變的情況下體積的變化引起了水袋的沉浮。)

      三、研究水受熱上浮的原因

      1、研究水在變熱過程中重量是否發生變化。

      2、研究水在變熱過程中體積是否發生變化。

      3、分析整理

      水在變熱過程中哪些方面發生了變化,我們觀察到了什么現象?有什么疑問?

      板書設計

      給冷水加熱

      水受熱------體積會增大,而重量不變。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 講科學用科學教案09-26

    科學教案:蝸牛09-11

    春天科學教案03-09

    走進科學教案12-08

    科學教案范文04-06

    有關科學教案06-12

    科學教案《賽車》04-07

    身邊的科學教案07-13

    關于科學教案07-2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国产欧美在线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卡 | 色老大综合久久综合热 | 婷婷色中文在线视频 | 乱色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