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歌》教學設計優秀

    時間:2023-02-27 11:19:4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姓氏歌》教學設計優秀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姓氏歌》教學設計優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姓氏歌》教學設計優秀

    《姓氏歌》教學設計優秀1

      教學目標

      1、認識兒歌中的 12 個生字,書寫7 個漢字。

      2、 培養學生對姓氏文化的興趣,了解有關百家姓的小知識,區分讀音相近的姓氏的不同寫法。

      3、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并練習背誦課文。

      4、結合學生自身的姓氏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

      識字寫字,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

      難點:

      激發學生對姓氏文化的興趣。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結合學生姓氏,精彩導入

      1.教師請同學們拿己課前準備好的姓名卡片,說說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進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為兩個部分,姓和名,通常情況下,名字中的第一個字就是姓。 (相機指導生字“姓”的書寫:左右結構,女 加生, “女”字在作偏旁時,第三筆橫畫改為提畫,不能出頭。 )

      3.板書課題:姓氏歌,指名學生朗讀,注意正音: “姓”是后鼻音, “氏”是整體認讀音 節,并與“低”加以區分。

      二、學習課文第一小節,自學

      1.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主朗讀課文第一小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學生的自讀情況。

      (1)指名學生朗讀第一、二句,相機出示詞語卡片“什么” 、 “李” ,指名學生認讀,注意 正音: “什”是前鼻音, “么”讀輕聲; “李”是邊音,相機交流“李”的識記方法:上下結構, 木加子。

      (2)指名學生朗讀第三、四句,出示詞語卡片“張” ,強調“張”是翹舌音,交流識字方 法:弓加長,張。

      (3)指名學生朗讀第五句,出示詞語卡片“古” “吳” “雙” ,指名學生認讀,交流識字方 法,師給予鼓勵和指導。

      3.再讀第一小節,鞏固識字。

      (1)學生再次自由朗讀第一小節,將這一小節中出現的姓氏用筆圈出來,和同位交流。

      (2)指名學生朗讀第一小節,匯報出現的姓氏,教師相機板書:李、張、胡、吳、徐、許。

      (3)引導學生觀察字形,說說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4)重點區別“胡”和“吳” 、 “徐”和“許” 。 師質疑:引導學生發現這兩組姓氏讀音很接近,當別人沒有聽清是姓“胡”還是姓“吳” , 是姓“徐”還是姓“許”的時候,該怎么辦呢? 學生交流匯報,教師適當:可以通過字形的不同組合來加以區分。 學生再次朗讀: “古月胡,口天吳,雙人徐,言午許。 ” (微課展示)

      4.游戲鞏固。 摘蘋果送朋友:將六個姓氏卡片剪成蘋果狀,貼在黑板上,指名學生上黑板摘蘋果,蘋 果反面寫的是什么姓氏,讀出來,送給班級姓該姓氏的同學。

      5.練習熟讀并背誦。

      (1)學生再次練習朗讀第一小節。

      (2)多種形式朗讀:指名讀,同位一問一答讀,拍手讀,男女生對讀,全班齊讀。

      (3)指名學生背誦,全班齊背。

      三、書寫指導

      1.出示第一小節要求會寫的字:什、么、雙,指名學生認讀,口頭組詞。

      2.學生自主觀察字形,交流識記方法,教師給予鼓勵和指導。

      3.師范寫講解: “什”左右結構,要寫得左窄右寬; “雙”左右相同,左邊略小,又字的 捺畫變成點畫。生觀察書空。

      4.學生自主描紅、仿寫,教師巡視指導,強調正確的寫字姿勢。

      5.交流反饋,評議提高。

      四、作業

      1、連一連,組成有關姓氏的漢字。 木 弓 口 讠 彳 古 長 天 子 月 午 余

      2、給下列漢字加個部首,組成新字再組詞。 女 ( ) 十 ( ) 又 ( )

      五、精準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認識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見姓氏,區分了它們的字形,還學習了寫字。 課下,請同學們繼續了解自己的家人還有哪些姓氏,我們下節課一起來分享。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精彩導入

      1.出示生字詞卡片:姓氏、什么、張、胡、吳、徐、許,指名認讀。

      2.說說自己班上還有哪些不同的姓氏,師相機板書。

      3.師過渡:我們的姓氏有很多,古人曾經編過一本書,叫《百家姓》 ,里面收集了 常見的姓氏,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

      二、學習課文第二小節,自學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第二小節,注意讀準字音。

      2.檢查學生的自讀情況。

      (1)指名學生朗讀第二小節。

      (2)根據學生的朗讀情況相機正音,并出示詞語卡片:、趙、錢、孫、周、鄭、王、 東方、上官,指名學生認讀,強調: “趙、周”是翹舌音, “王、方”是后鼻音。

      (3)全班齊讀第二小節。

      3.鞏固識字。

      (1)學生再次朗讀第二小節,畫出其中的`姓氏,再讀一讀。

      (2)指名學生交流第二小節中出現了哪些姓氏, 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適時張貼相關卡 片:趙、錢、孫、李、周,吳、鄭、王、諸葛、東方、上官、歐陽。

      (3)再次打亂順序,指名學生認一認這些姓氏,并說說自己的家人或同學有哪些人是這個 姓。(微課展示)

      (4)鼓勵學生說說自己是如何記住這些字形的, 在此過程中, 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 并滲透一定的識字方法。如: “趙、錢、孫”都可以用第一小節的漢字組合法來識記; “周” 是半包圍結構,里面是“土”加“口” ; “王”是“三”字中間加一豎。

      4.了解單姓和復姓。

      (1)教師引導學生發現黑板上這些姓氏有什么不同。

      (2)指名學生交流,教師: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個字,也有兩個字的,如:東 方、歐陽、上官等,這樣的姓叫復姓。

      5.游戲進一步鞏固:師出示一張姓氏卡片,班上是這個姓氏的小朋友站起來,大聲說: 示例:我姓錢,金錢的錢。

      6. 朗讀并背誦第二小節: 生自由朗讀第二小節, 通過拍手讀感受其中的節奏, 練習背誦。

      三、適當拓展,激發興趣

      1.師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的姓氏有很多,除了課文中提到的姓氏,你 們還知道哪些姓氏呢?

      2.學生自主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相機板書,拓展學生的識字量。

      板書設計:

      識字2. 姓氏歌

      常見姓氏:李、張、胡、吳、徐、許

      《百家姓》: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單姓)

      諸葛、東方、上官、歐陽(復姓)

    《姓氏歌》教學設計優秀2

      活動目標:

      1、誦讀《姓氏歌》,了解中國人的傳統姓氏文化。培養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2、通過誦讀《姓氏歌》認識生字。

      3、學生展示誦讀《姓氏歌》的成果。

      教學重點:

      采用多種方法誦讀《姓氏歌》,正確、規范姓氏讀法。教學課時:2課時

      活動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活動

      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我國的經典詩文有哪些,你們知道嗎?

      學生討論交流。

      (出示課件:告訴學生,我國的經典詩文有《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千字文》《論語》等。

      二、誦讀匯報:

      (出示《百家姓》課件。)

      集體齊讀《百家姓》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馮陳褚衛蔣沈韓楊

      朱秦尤許何呂施張

      孔曹嚴華金魏陶姜

      有多少同學愿意參與都可以,能說多少說多少

      三、交流姓氏故事

      提示:誰知道中國姓氏的來歷呢?其實每一個姓氏背后都有一個傳說。

      誰愿意告訴大家,你知道哪一個姓氏的故事呢?

      1、同桌商量、準備交流

      2、老師引入故事話題

      教師講張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久遠的過去,皇帝的'第五個兒子的兒子揮很聰明,喜好狩獵,發明了弓箭,被任命為弓正,賜姓張;此外,晉國大夫解張,字張侯,他的子孫也稱為張氏。

      張姓氏的名人有:西漢大臣張良;東漢科學家張衡、書法家張芝和著名醫學家張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就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偉大作品;還有現代國民黨愛國將領張學良等。

      四、游戲活動

      1、出示課件,讓學生讀一讀(邊拍手邊讀《姓氏歌》)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張。什么張?弓長張。

      古月胡,口天吳。雙口呂,言午許。

      三橫王,草頭黃。立早章。雙人徐。

      耳東陳,禾木程。中國人,百家姓。

      2、介紹自己知道的姓氏

      (1)介紹前,老師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學在介紹時,聲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帶微笑看著全體同學來介紹

      (2)開火車,來介紹。

      (3)同學評一評,誰介紹的好。

      (4)同學之間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關中國姓氏的一些趣事。

      3、觀看有關中國《百家姓》的表演唱視頻。

      4、活動總結:同學們,中國的古代傳統文化,流傳至今。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課外閱讀中,學到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

      5、結束語:

      大家一起來說:不管我們姓什么,我們都是中國人!

      第二課時

      1、聽課文錄音,邊聽邊畫出要求認識的生字,自由練讀。

      2、指名朗讀句子,注意停頓。

      3、播音樂,加動作,自由輕聲讀課文。

      4、按順序出示詞語卡片,齊讀課文。

      5、指導書寫生字

      (1)指名朗讀,正音。

      (2)通過多種方式反復識記生字。

      (3)多媒體出示田字格生字“午、古、王”

      學生觀察思考:這三個字是什么結構?(獨體結構)比較其書寫特點。

      教師范寫,學生描紅、臨寫。

      (4)多媒體出示田字格中“李、吳、雙”引導學生觀察、描紅、臨寫、擴詞

      6、知道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7、完成課后練習

      讀讀:自由朗讀、同桌互讀、正音糾錯

      演演:教師說動物名稱,學生做動作

      背背:自由練背,積累詞語。

      (三)布置作業

      抄寫課后讀讀記記的詞語

      背誦課文

      板書:姓氏歌

      不管我們姓什么,我們都是中國人!

      中國人,百家姓。

      教學反思:

      xxxx

    《姓氏歌》教學設計優秀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姓、氏、李、張、古、吳、趙、錢、孫、周、王、官”12個生字;認識弓字旁、金字旁。

      3、會寫“姓、什、么、雙、國、王、方”7個生字,知道筆畫順序,會組詞。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讀一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讀一讀拼音。

      2、老師教讀,男生讀、女生讀,全班齊讀。

      3、說一說班上的同學還有哪些姓氏?女兆姚、西早覃、口十葉、尸出屈、龍共龔、山隹崔、言午許、黃色的黃、符號的符、田地的田、國王的王、方向的`向、隊伍的伍??

      4、做課本上的問答游戲。

      二、熟讀詞語、認識生字、會寫生字。

      1、板書詞語:“姓氏、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古月胡、上官、雙方、國王、什么”。(加粗字體是書本上要求必須認識的字)

      2、老師教讀,請學生上臺來教讀。

      3、老師隨機抽取幾個字指一指,認識會讀的同學站起來大聲讀出來。看誰反應最快。

      4、根據筆順歌自己想一想筆畫順序是怎樣的?請四個同學

      上臺來,把“姓、什、么、雙、方、國、王”七個字的筆順寫在黑板上,其余同學就在書本上,把這四個字按照筆順寫在田字格中。

      (筆順歌: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中間,后兩邊;先外后里再封口。)

      5、說一說“張”“錢”“徐”“國”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雙人旁、國字框。

      6、把黑板上的詞語一起來讀一遍,會讀了的就擦掉,較難的詞語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讀兩遍。

      7、全班一起齊讀課文。

      三、課堂練習。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木子——()弓長——()古月——

      ()

      口天——()子小——()言午——

      ()

      2、根據筆畫順序,寫出下列字的筆順。

      姓:,共()畫;

      什:,共()畫;國:,共()畫;方:,共()畫;

    《姓氏歌》教學設計優秀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姓、氏、李、張、古、吳、趙、錢、孫、周、王、官”12個生字;認識弓字旁、金字旁。

      3、會寫“姓、什、么、雙、國、王、方”7個生字,知道筆畫順序,會組詞。

      教學重難點

      1、采用多種方法誦讀《姓氏歌》,正確、規范姓氏讀法。

      2、了解姓氏。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讀一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讀一讀拼音。

      2、老師教讀,男生讀、女生讀,全班齊讀。

      3、說一說班上的同學還有哪些姓氏?女兆姚、西早覃、口十葉、尸出屈、龍共龔、山隹崔、言午許、黃色的黃、符號的符、田地的.田、國王的王、方向的向、隊伍的伍??

      4、做課本上的問答游戲。

      二、熟讀詞語、認識生字、會寫生字。

      1、板書詞語:“姓氏、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古月胡、上官、雙方、國王、什么”。(加粗字體是書本上要求必須認識的字)

      2、老師教讀,請學生上臺來教讀。

      3、老師隨機抽取幾個字指一指,認識會讀的同學站起來大聲讀出來。看誰反應最快。

      4、根據筆順歌自己想一想筆畫順序是怎樣的?請四個同學上臺來,把“姓、什、么、雙、方、國、王”七個字的筆順寫在黑板上,其余同學就在書本上,把這四個字按照筆順寫在田字格中。

      (筆順歌: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中間,后兩邊;先外后里再封口。)

      5、說一說“張”“錢”“徐”“國”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雙人旁、國字框。

      6、把黑板上的詞語一起來讀一遍,會讀了的就擦掉,較難的詞語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讀兩遍。

      7、全班一起齊讀課文。

      三、課堂練習。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木子——( )弓長——( )古月——

      ( )

      口天——( )子小——( )言午——

      ( )

      2、根據筆畫順序,寫出下列字的筆順。

      姓: ,共( )畫;

      什: ,共( )畫;國: ,共( )畫;方: ,共( )畫;

      3、將下列字與正確的拼音連起來。

      姓氏古吳趙錢官

      4、給下列字注音。

      ( )( )( )( )( )

      張周官王姓

      5、齊讀課文,背誦課文。

      四、家庭作業。

      1、用下列字組詞,再用組的詞造一個句子:姓、什、國、

      雙、方。

      2、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姓氏歌

      木子李 姓 什 么 雙 國 王 方

      弓長張

      古月胡…………

    《姓氏歌》教學設計優秀5

      教學目標

      1、誦讀《姓氏歌》,了解中國人的傳統姓氏文化。培養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2、通過誦讀《姓氏歌》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部首“弓、钅”。

      3、通順、流利、有節奏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采用多種方法誦讀《姓氏歌》,正確、規范姓氏讀法。

      2、了解姓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作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兒歌第一小節中的6個生字,書寫“姓,什、么、雙”4個漢字。了解常見的姓氏,區分讀音相近的姓氏的不同寫法。

      2、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第一小節并練習背誦。

      3、結合學生自身的姓氏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教學步驟:

      一、結合學生姓氏,談話導入

      1、教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課前準備好的姓名卡片,說說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進行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為兩個部分,姓和名,通常情況下,名字中的第一個字就是姓。(相機指導生字“姓”的書寫:左右結構,女加生,“女”字在作偏旁時,第三筆橫畫改為提畫,不能出頭。)

      3、板書課題:姓氏歌,指名學生朗讀,注意正音:“姓”是后鼻音,“氏”是整體認讀音節,并與“低”加以區分。

      二、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主朗讀課文第一小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學生的自讀情況。

      (1)指名學生朗讀第一、二句,相機出示詞語卡片“什么”、“李”,指名學生認讀,注意正音:“什”是前鼻音,“么”讀輕聲;“李”是邊音,相機交流“李”的識記方法:上下結構,木加子。

      (2)指名學生朗讀第三、四句,出示詞語卡片“張”,強調“張”是翹舌音,交流識字方法:弓加長,張。

      (3)指名學生朗讀第五句,出示詞語卡片“古”“吳”“雙”,指名學生認讀,交流識字方法,師給予鼓勵和指導。

      3、再讀第一小節,鞏固識字。

      (1)學生再次自由朗讀第一小節,將這一小節中出現的姓氏用筆圈出來,和同位交流。

      (2)指名學生朗讀第一小節,匯報出現的姓氏,教師相機板書:李、張、胡、吳、徐、許。

      (3)引導學生觀察字形,說說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4)重點區別“胡”和“吳”、“徐”和“許”。

      師質疑:引導學生發現這兩組姓氏讀音很接近,當別人沒有聽清是姓“胡”還是姓“吳”,是姓“徐”還是姓“許”的時候,該怎么辦呢?

      學生交流匯報,教師適當小結:可以通過字形的不同組合來加以區分。

      學生再次朗讀:“古月胡,口天吳,雙人徐,言午許。”

      4、游戲鞏固。

      摘蘋果送朋友:將六個姓氏卡片剪成蘋果狀,貼在黑板上,指名學生上黑板摘蘋果,蘋果反面寫的是什么姓氏,讀出來,送給班級姓該姓氏的同學。

      5、練習熟讀并背誦。

      (1)學生再次練習朗讀第一小節。

      (2)多種形式朗讀:指名讀,同位一問一答讀,拍手讀,男女生對讀,全班齊讀。

      (3)指名學生背誦,全班齊背。

      三、書寫指導

      1、出示第一小節要求會寫的字:什、么、雙,指名學生認讀,口頭組詞。

      2、學生自主觀察字形,交流識記方法,教師給予鼓勵和指導。

      3、師范寫講解:“什”左右結構,要寫得左窄右寬;“雙”左右相同,左邊略小,又字的捺畫變成點畫。生觀察書空。

      4、學生自主描紅、仿寫,教師巡視指導,強調正確的寫字姿勢。

      5、交流反饋,評議提高。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認識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見姓氏,區分了它們的字形,還學習了寫字。課下,請同學們繼續了解自己的家人還有哪些姓氏,我們下節課一起來分享。

      板書設計:

      2、姓氏歌

      李張胡吳徐許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兒歌第二小節中的6個生字,正確美觀地書寫“國、王、方”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第二小節,背誦課文。

      3、了解有關百家姓的小知識,培養學生對姓氏文化的興趣。

      教學步驟:

      一、復習舊知,談話導入

      1、出示生字詞卡片:姓氏、什么、張、胡、吳、徐、許,指名認讀。

      2、說說自己班上還有哪些不同的姓氏,師相機板書。

      3、師過渡:我們中國的姓氏有很多,古人曾經編過一本書,叫《百家姓》,里面收集了常見的姓氏,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

      二、學習課文第二小節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第二小節,注意讀準字音。

      2、檢查學生的自讀情況。

      (1)指名學生朗讀第二小節。

      (2)根據學生的'朗讀情況相機正音,并出示詞語卡片:中國、趙、錢、孫、周、鄭、王、東方、上官,指名學生認讀,強調:“趙、周”是翹舌音,“王、方”是后鼻音。

      (3)全班齊讀第二小節。

      3、鞏固識字。

      (1)學生再次朗讀第二小節,畫出其中的姓氏,再讀一讀。

      (2)指名學生交流第二小節中出現了哪些姓氏,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適時張貼相關卡片:趙、錢、孫、李、周,吳、鄭、王、諸葛、東方、上官、歐陽。

      (3)再次打亂順序,指名學生認一認這些姓氏,并說說自己的家人或同學有哪些人是這個姓。

      (4)鼓勵學生說說自己是如何記住這些字形的,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并滲透一定的識字方法。如:“趙、錢、孫”都可以用第一小節的漢字組合法來識記;“周”是半包圍結構,里面是“土”加“口”;“王”是“三”字中間加一豎。

      4、了解單姓和復姓。

      (1)教師引導學生發現黑板上這些姓氏有什么不同。

      (2)指名學生交流,教師小結:中國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個字,也有兩個字的,如:東方、歐陽、上官等,這樣的姓叫復姓。

      5、游戲進一步鞏固:師出示一張姓氏卡片,班上是這個姓氏的小朋友站起來,大聲說:示例:我姓錢,金錢的錢。

      6、朗讀并背誦第二小節:生自由朗讀第二小節,通過拍手讀感受其中的節奏,練習背誦。

      三、適當拓展,激發興趣

      1、師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中國的姓氏有很多,除了課文中提到的姓氏,你們還知道哪些姓氏呢?

      2、學生自主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相機板書,拓展學生的識字量。

      3、師小結:古人也把常見的姓氏編成《百家姓》一書。師簡介《百家姓》:此書原收集姓氏411個,后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60個,《百家姓》并不是按照姓氏人口的多少來排序的。據最新的資料統計,“王李張劉”這四個姓氏的人最多。

      4、說說自己所知道的歷史名人、現當代名人姓什么:學生自主交流,師適時板書。(預設:司馬光姓司馬,諸葛亮姓諸葛,毛澤東姓毛,周恩來姓周,朱德姓朱,王二小姓王,等等。)

      四、指導生字書寫

      1、出示第二小節要求會寫的字:國、王、方,指名認讀,口頭組詞。

      2、學生自主觀察字形,交流識記方法和書寫筆順,師給予鼓勵和指導。

      3、教師范寫講解:“國”是全包圍結構,筆順規則是先外后內再封口;“方”字的筆順中,第三筆是橫折鉤,略呈仰勢。學生觀察書空。

      4、學生自主描紅、仿寫,師巡視指導,強調正確的寫字姿勢。

      5、交流反饋,評議提高。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百家姓》,知道中國姓氏有很多,其實,每一個姓氏都有自己的來歷和故事,希望課下同學們能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上網去查一查自己姓氏的故事,你一定會有新的收獲。

      板書設計

      2、姓氏歌

      常見姓氏:李、張、胡、吳、徐、許

      《百家姓》: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單姓)

      諸葛、東方、上官、歐陽(復姓)

    【《姓氏歌》教學設計優秀】相關文章:

    《姓氏歌》教學設計07-07

    《姓氏歌》教學設計范文11-26

    《姓氏歌》教學設計范文02-25

    《姓氏歌》教學設計(精選11篇)08-19

    《姓氏歌》教學設計(通用9篇)06-01

    姓氏歌的教學反思06-12

    姓氏歌教學課件03-30

    《姓氏歌》教學反思09-10

    姓氏歌教學反思02-2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伦中文字幕另类不卡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A∨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另类 | 在线播放国产日韩 | 乱色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专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