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詳細教學設計模板(精選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落花生詳細教學設計模板(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落花生詳細教學設計1
一、背景知識
1、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三單元有一篇課文《落花生》,它是一篇現代優秀散文,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所受的家教。作者許地山,現代小說家、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樸實洗煉、清新自然的筆墨,寫自己對社會人生的感觸,常寄寓深邃的哲理和優美的情思于字里行間。
2、這篇精讀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經過,通過對花生的好處的談論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會的人生理想。這是一篇敘事散文,在表達上頗具匠心,所以文章篇幅雖短,卻給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道理。
二、設計理念
1、本文語言淺顯,但所說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義。課文在材料的安排上很有特色。全文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第一課時安排教授種花生、收花生。我認為,從課文內容上來看這部分不是重點部分,但卻對學生理解重點部分及對體會文章主次、詳略是從中心思想的表達需要出發這點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讓學生善于發現這兩個部分的關鍵詞、句并體會、揣摩。
2、“居然”一詞強調了大家那種喜悅的心情——收獲時大家那種出乎意料地高興的心情。因為大家沒有種花生的經驗,又是在荒地上種的,種是種了,但對能否有收獲沒有把握。過了幾個月卻收獲了,真是喜出望外。理解了“居然”的基本用法之后,讓學生練習口頭造句,提醒注意句子中要有出乎意料的意思,在“居然”之前應對原本的想法(出乎意料的基礎)做簡要介紹,不能簡單地造出“他居然……”一類的、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句子來。
三、設計思路
1、在設計這堂課時我以課題為懸念入手,介紹作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另外,為了使學生能夠從感官上看到花生的生長形態,還擴印了花生的彩色圖片,使學生對花生的生長、什么是落花生有了直觀的感念。
2、字、詞的學習及訓練。這課的字詞很多在連詞讀的時候要讀輕聲,這點在教學當中要特別注意強調。例如:“石榴”的“榴”,“嘗嘗”的“嘗”,“吩咐”的“咐”等。還有一些比較常見的多音字,在教授的時候也要特別注意,例如:“答應”“應該”“隨機應變”,“買種”“種地”,“空地”
“天空”,“散開”“散漫”等。教的時候把它們放在一起讓學生區別來讀。
3、理解文章大意,歸納段意。學生歸納段意后可以引導他們用幾個字來概括出每段的小標題,這也是訓練學生概度能力的機會。在學習第一、二部分的時候,抓住“居然”一詞進行教授和造句訓練。
四、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7個生字。會用“居然”造句。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重點句。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哪些內容是詳寫的,哪些內容是略寫的。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五、教學重點
用“居然”造句。
六、教學難點
分清文章的主次,體會詳略得當的寫法。體會借物喻人的寫法。
七、板書設計
(一)種花生 買、翻、播、澆
(二)收花生 居然
(三)嘗花生、議花生
八、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簡介作者
1、老師出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它是哪種植物?“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著個白胖子。”(花生)
2、出示花生圖片,教師解題
花生又叫落花生,因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鉆到土里長成花生莢,所以叫落花生。
3、簡介作者
這篇課文的作者許地山是現代小說家、散文家。因為小時候父親關于落花生的一番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決心要像花生那樣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筆名是“落華生”。那么,他的父親關于花生談了些什么,是怎樣談的呢?我們來看課文。(板書:19、落花生)
(二)檢查預習
1、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朗讀課文,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并畫出里面生字新詞。
2、出示詞語
a、好,誰來讀?
居然 炸油 吩咐 茅亭 價錢 便宜 石榴 體面 愛慕 矮小 分辨 空地 買種 答應 成熟 散開
(指名讀——全班齊讀2遍)
b、第一關闖關成功,哪位勇者來闖第二關?
播種 空地 答應 散開
種地 天空 隨機應變 散漫
(指名讀——小組接龍——全般齊讀)
3、字音都讀的很準確了,通過剛才自由讀課文,你們有什么詞語不明白意思的,大膽提問。下面是“幫幫樂”環節。
(老師評語:解釋的很準確,你可以獲得一分的報酬;聲音很宏亮,口齒清晰,回答準確;很善于提問……)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把這些字詞放進課文里,再次默讀課文,邊讀邊做批注,想一想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內容。
2、指名回答、板書: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
3、好,下面就根據你們剛才找到的圍繞落花生講的這些內容快速瀏覽課文,給課文劃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寫種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2):寫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獲節,并為過收獲節做了準備。
第三段(3-最后):寫吃花生時的議論。
(四)學習第一、二段
1、第一段寫了種花生、收花生,誰來讀一讀?看他們怎樣種花生、收花生的? 指名讀
2、說一說你讀時心情怎樣?(高興)哪些詞讓你感受到了高興?(“居然”)
3、你從這里還能看出花生一種什么力量?(頑強的生命力)
對,生命力很頑強。全班齊讀這句話,還感受到什么?
小黑板出示:“我們姐弟……居然收獲了。:
師:什么心情?
生:高興
師:帶著高興地心情齊讀。
指名讀
4、哪幾個詞寫了種花生的經過?(買地、翻地、播種、澆水)
這些詞能顛倒嗎?為什么? (按種花生的順序排列的)
5、“居然”什么意思呀?(很驚訝地、出乎意料、竟然)
生活當中有沒有過這樣的心情,說一句給我聽聽。
學生用“居然”口頭造句。
6、花生的生命力讓我們驚嘆,我們感到驚奇,母親是怎么做的?
指名讀相關句子。
這一收獲居然要用節來收獲,這是多么熱愛生活的一家人呀!
(五)總結
下節課我們就一起去看看這么熱愛生活的一家人是怎么過花生節的。下課!
九、教學反思
花生是一樣很平常的實物,我只有過年的時候會吃。而且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小孩吃的也比較少,更不用談從花生的品質當中能悟出什么道理。所以,上好這課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收獲,對于我來說是一種成就。“花生有什么好吃的,我最討厭吃了!”某節課的課間我偶然聽到有學生這樣說,心里不禁“咯噔”一下——沒底!但一定要從調動他們的興趣入手,班里的孩子比較喜歡猜謎語,所以導入部分我用了一個很簡單的謎語先讓他們覺得有猜對的成就感,接著順勢引入課題,再從課題上抓住他們的好奇心,就這樣,他們開始很想學這篇有關花生的文章了。謝謝指導老師魏老師給予的許多寶貴建議,使我的教案成熟許多。整堂課下來,同組同學、老師都說教態不錯,這也要謝謝魏老師,是她的鼓勵使我有了“底”,有了足夠的信心。
課后,指導老師魏老師做了細致的評課時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整個教學過程基本較順利,教學目標也大體完成,作為新老師自然也存在不少小問題。綜合魏老師的建議,我認為以下幾處可以在以后的教學中吸取經驗,好的也要繼續保持,使自己的教學逐漸成熟。
一、第一課時導入部分。比較成功的地方是:謎語導入,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在介紹花生為什么又叫落花生時,面對學生的一臉疑惑,我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花生生長圖片,通過演示學生終于明白之中的道理。但是不足的是,在介紹作者時有點煩瑣,花了比較多的時間,可以更簡潔。
二、兩節課下來,雖然能對大多數回答給予反饋,但也有做得不足之處。如,學生在讀課文時個別發音錯誤未能及時聽出加以糾正。所以身為教師,我們要對學生的回答做出及時反饋。對學生回答的問題是否正確要有明確的肯定,讓學生動腦總結,教師不要包辦代替,準確的要加以肯定,不準確的要及時糾正,并予以鼓勵。對學生的閃光點要及時肯定、普及提倡、應用掌握。
三、在學習字詞的時候,我又抓住他們超喜歡競賽的心理,合理的設置了小組競賽,課堂氣氛相當活躍。多音字在這課出現的頻率比較多,因此我用小黑板把它們歸類列出并先讓一個學生來讀,再進行這步操作后我又叫了幾個學生再讀,不過課后有經驗的老師給我提議,如果一個人讀對了后,最好還是讓全班再齊讀操練一遍。
四、在引導學生用“居然”一詞造句時,我感覺還是進行的蠻順利的,學生基本知道要在前面加上一個前提條件。不過課后我也反省了一下,對于那些差生我給的思考時間還不夠,應該讓他們先在紙上練習練習造這個句子,再多給他們一點機會也起來發言。
最后我發現,一堂好的課,不光要有精彩的導入,還要有精彩的結尾,尤其是第一課時的課。就好象一集沒有演完的電視劇一樣,要能夠吸引住人!在這點上面,我想我還要再下功夫。作為新老師,我仍有許多不足的地方,當我相信,在其他優秀老師的指導下,在自己的自身努力下,我一定會進步的!
落花生詳細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二、過程與方法
1、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三、知識與技能
1、掌握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抄寫第10自然段,會用“居然”造句。
2、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哪些內容是詳寫的,哪些內容是略寫的,并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重點、難點
1、本文的教學重點應放在理解爸爸說的“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這句話上,由落花生的特點體會做人的道理。
2、教學難點是是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教學資源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教學活動1
導入新課:大家平時在家里都吃過花生,有的同學家里也種有花生,花生的作用很多,我們今天一起學習一篇關于花生的文章《落花生》。看看花生有哪些好處。再看看作者從花生身上學到了什么品質。
教學活動2
1、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 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
2) 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
教學活動3
1、學習字詞。
畝 嘗 吩 咐 茅 榨 榴
2、學習詞語:
開辟:開拓發展。課文中指把原來荒著的地,開墾出來。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收獲:農作物成熟時,收取果實。也用來比喻心得、戰果,課文中指前者。
吩咐:口頭指派或命令。
榨:翹舌音zhà,第四聲。用力壓出物體里的汁液。
愛慕:由于喜愛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分辨:辨別。
體面:(相貌、樣子或穿著)好看;有氣派。
教學活動4
1、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知道本課通過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四個方面,寫出了作者從花生身上體會到的人生哲理。
第二課時:
教學活動1
理解句子,體會花生的好處。
①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是父親對花生的第一次議論。“愛慕之心”,心中產生喜愛、羨慕的感情。這里父親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通過果實的色彩、樣子以及果實生長的位置的比較,說明花生沒有桃子、石榴、蘋果的外在的美麗,它卻具有內在的最可貴之處:樸實無華,默默無聞,不計較名利。其中“鮮紅嫩綠”、“高高地掛在枝頭上”和“埋在地里”“矮矮地長在地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即使是成熟了,也無聲無息,不急于表露,這種品格的確很可貴。不過父親只提出對桃子、石榴、蘋果的客觀印象,只是從外表方面將兩者做了比較,并沒有對其作評價,教學中不要把桃子、石榴、蘋果推到另一個極端,作為反面例子來對待。在領會了課文的主旨之后,可以允許學生對事物作出自己的評價。
②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這句話,從表面看很簡單,但聯系上文,學生會產生疑問:“要像花生”?那像“桃子、石榴、蘋果”豈不更好?學生容易把兩者對立起來。的確,桃子、石榴、蘋果并非只有讓人產生愛慕之心的外表,而實際沒有什么用。以現代人的觀點看,既外表好看,又有用,當然更好,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外表美畢竟不能與內心美相提并論,更看重的`當然應該是內心美,更看重能實實在在為人民做好事。一個外表不怎么美的人,要做出成績,得到大家的認可,也許比外表賞心悅目的人更難,但如能默默無聞、毫無怨言地去努力,給別人帶來好處,應該說更了不起,也更讓人敬佩。教學這句話時,教師要注意把握分寸,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觀的引導。
③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這句話是作者在聽了父親對于花生品格的議論之后受到的感悟。作者當時雖然年紀還小,但從父親對花生的評議中,已經體會到了父親對他們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卻沒有實際用處的人(并非針對桃子、石榴、蘋果等);而有沒有實際用處,主要是指看對他人和社會有沒有好處及貢獻。
教學活動2
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重點句。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哪些內容是詳寫的,哪些內容是略寫的,并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從種花生到收花生經歷了幾個月的時間,課文卻只用了“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收獲”幾個詞一筆帶過,而過花生節,只是一個晚上的事,但在課文中卻占了很大的篇幅。那天晚上一家人邊吃花生、便議論花生,可文章一字未提用花生做成的食品味道怎樣,他們又是怎樣吃的,只是在文章最后提了一句“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這樣安排材料有什么好處?可以讓學生討論。通過討論,讓學生對文章的主次,詳略有具體的感受,懂得文章主次、詳略,是從中心思想的表達需要出發,進行剪裁的。體會恰當安排詳略可以使文章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教學活動3
借物喻人的寫法。
文章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教學時應突出這一特點。在充分接觸文本后可讓學生聯系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討論:作者借落花生比喻做怎樣的人?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落花生那樣不圖虛名、默默地作奉獻?通過聯系實際,能認識到自己身邊的,在平凡崗位上默默無聞地作貢獻的普通勞動者,就像落花生一樣,他們所從事的工作也許并不令人羨慕,他們的勞動成果也許并不引人注目,但他們切切實實在為大家服務,例如,清潔工、送報人、修理工,他們是有用的,是值得我們敬重的。我們學習落花生,不僅不要看不起外表不美,但實際有用的人,而且自己也要甘愿像落花生那樣,做普普通通的人,干實實在在的事,在平凡的崗位上,為別人帶去更多的好處。
總結:
文章通過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告訴我們要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還告訴我們: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落花生詳細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的寫作方法,讓閱讀更好地為寫作服務。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慕虛名的品格,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
設計意圖:
新課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張揚學生的個性,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讓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起來,讓閱讀更好為寫作服務。
教學準備:
PPT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詞語(讀一讀)
二、 謎語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
2、花生還有一個名字,誰來告訴老師?
3、出花生課件,解釋:花生為什么叫落花生?著名的作家許地山他最喜歡的就是這落花生了,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作家許地山的散文名篇《落花生》
4、齊讀課題。
5、你們看它既沒有華麗的外表,也沒有誘人的果實,那作者為什么要寫它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解決的問題。
三、 瀏覽課文,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了解文章的寫作方法。
1、 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請同學們打開課文P65頁,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出示課件)
2、 板書在這幾部分內容中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分?為什么?請同學說說看
3、 師:指板書,通過剛才你們讀課文發現,種、收、嘗這幾部分作者寥寥幾筆,而議花生在這一部分作者卻花了大量筆墨寫,這是為什么呢?這件事是文章什么呢?(①重點②主要部分)
4、 師:對,因為議花生是主要部分,作者寫得詳細,而次要部分作者則寫得怎樣簡略(與詳細相對的詞),這就是這篇散文的寫作特點,板書、主次分明
5、 那這篇文章的寫法對你以后寫作文有什么啟示呀?
師:(寫作文時,我們不能平均用力,主要就寫詳細次要就寫簡略)
6、 既然這篇文章主要寫議花生這一部分,那我們就直奔重點,學習這一部分,好嗎?
四、 重點感悟,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1、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3—15自然段,他們家人圍繞花生都談了些什么?看看誰說的話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印象深刻的句子可能是你讀懂的,也可能是你有疑問的?做上記號,一會兒和大家交流交流
2、 我對兄妹們談花生好處的句子印象深刻,板書花生的好處
3、 兄妹倆所說花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你還對誰議論花生好處的話印象深刻
4、讀父親說的話,出課件父親說的話。
我們一起來看投影(點課件,花生果實怎樣?桃呢?)
5、 說一說你更喜歡哪種植物?
6、 你們看這句話(再點課件),文中的父親喜歡誰呢?
7、 父親不僅喜歡花生,而且是在贊美花生,那花生有哪些可貴之處值得贊美呢?我們應抓住哪些重點詞語來突出花生的可貴之處呢?
8、 我們先來看一下表格,看一看如何填?
9、 我們剛才通過填寫表格抓住了重點詞語來比較了它們的不同之處,桃子、石榴、蘋果鮮紅嫩綠,確實惹人喜愛,而花生卻將果實埋在地里,等待人們來挖掘,來利用,因此,你從中體會到花生的可貴品質是什么?請同學們分小組討論(體會到花生有默默奉獻、樸實無華、無私奉獻、不圖虛名的品質)板書:默默奉獻
10、 用什么語氣讀(贊美)誰愿意來讀讀(PK )后點評
11、 同學們想不想也讀一讀,齊讀
12、 剛才同學們通過讀課文知道父親說花生的可貴是它樸實無華、默默奉獻的品質可貴,父親僅僅是在贊美花生嗎?(生:在講的道理)父親哪句話明白在講做人
師:全班齊讀,說說父親說這句話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生:做花生一樣有用的人,這是父親對孩子的什么?(希望)那么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這段話呢?
13、 作者對父親的話理解了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找出有關句子(出課件句子)
師:什么樣的人是有用的人?
生:對國家、人民作出貢獻的人
師:舉例哪些人是有用的人?
師:體面是什么意思?
生:只講美 注重外表
師:也就是外表的光鮮好看,講體面對嗎?(老師今天穿得體面嗎?假如我今天穿得邋里邋遢,是對你們的尊重嗎?人講體面美沒錯,關鍵是怎樣(不能只講體面),不能只講外表光鮮好看,還要做?(有用的人)
五、 分角色朗讀重點部分
1、 同學們想不想把議花生這一部分分角色讀一讀呀?
2、 這晚的談話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來他給自己取了一個筆名(出課件)
六、 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1、 那同學們學到這兒,你現在知道作者為什么要寫落花生了吧?(表明自己想做落花生一樣有用的人)
2、 這篇課文,談的是花生,其實是講的?(做人)它告訴我們: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了,這種寫法叫什么?(借物喻人),其實,在我們身邊有許多事物能給人啟示,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請同學們舉例說說?
3、 其實,在我們身邊有許多事物能給人啟迪,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那就要靠同學們平時細心去觀察,用心去發現了。
七、 課堂討論
1、 出課件(果子對比圖)
2、 說說共同點和不同點
共同點 都可以吃,都有用
不同點 果實埋在地里 高高掛在枝頭
3、 在21世紀的今天,你想做桃子、石榴、蘋果那樣的人呢?還是做落花生這樣的人?我們現在就來一個實話實說:你想做哪一種人理由是什么?
4、 先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待會和大家交流。
因為時間的關系,我看同學們還想說,待會下課和你們交流,好嗎?
5、 在這兒老師送給大家兩句名言(出課件)
八、作業布置(小練筆)
落花生詳細教學設計4
目的要求
1、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用“居然”“成熟”造句。
3、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練習分清課文的主次。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難點
練習分清課文的主次。
教具學具
1、自制幻燈片。
2、寫有“讀讀寫寫”中詞語的小黑板。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同桌互相檢查。
釀蜜 倘若 有限 枯燥 厭惡 譬如 通俗 風俗
見識 屠場 疏忽 署名 黯然淚下
2、今天學習《落花生》。板書:落花生。
誰知到什么是落花生?落花生有什么特點?(學生自由發言。)
二、檢查預習。
1、指明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讀錯音和破句的地方。提醒學生注意:“榨”是翹舌音。
2、這篇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一些什么事情?(學生自由發言,認識可深可淺。)
三、初讀課文,劃分段落層次。
1、提出要求:朗讀課文,想想課文可以分成幾段,每段講的是什么。
2、學生小聲朗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3、討論交流:課文可以分幾段?每段講的是什么?(可以分為三段。第一自然段是第一段,講播種花生、收獲花生;第二自然段是第二段,講母親提議過收獲節。其余部分是第三段,講過收獲節時吃花生、議花生。)
四、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2、討論交流。
我們姐弟幾個認為花生有哪些好處?(味兒美,可以榨油,價錢便宜。)
父親卻認為花生“有一樣最可貴”,這個最可貴之處是什么?找出課文理的話說一說。
父親將花生與桃子、石榴和蘋果這幾種植物相比,在哪一點上贊美了花生?說明了花生的什么品格?(花生雖然不好看,可是很實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這說明了花生默默奉獻自己的果實,從不夸耀自己的品格。)
父親說:“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父親的希望是什么?找出課文理的話說一說。再說一說自己的理解。(課后思考練習3中的兩句話體現了父親對“我們”的希望,指導學生討論、理解這句話的含義。要著重使學生在了解花生品格的基礎上,體會到這樣一層意思:做人要做有花生品格的人。)
為什么父親的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因為這幾句話雖然淺顯明白,卻富有哲理,其中蘊含的道理非常深刻,所以對作者一生的為人處事都產生了影響。)
父親的話對你有什么影響嗎?你覺得應該怎樣做一個有花生品格的人?(學生練習學習實際和生活實際談自己的看法,教師適時加以引導。)
五、布置作業:在感情的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學習生字新詞。
1、檢查學生的讀音。(顯示幻燈片)
2、指導學生識記生字。
提醒注意:“辟”的左半部分不是“啟”;“茅”“榨”可用部件識記法記憶字形;“慕”的下半部分是“”,不是“”。
3、學習新詞。
“居然”是什么意思?找出課文中有“居然”一詞的句子讀一讀,體會這個詞的意思和用法。(“居然”就是出乎意料、沒有想到的意思。)
4、分角色朗讀課文。
5、討論總結中心思想。(這篇課文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經過,通過收獲節上對花生好處的談論,說明做人要像花生那樣,作對別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三、給課文編寫簡要提綱。
1、圍繞這個中心思想,課文先說了什么,最后說了什么?
2、編寫課文提綱。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板書: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談花生。
四、練習分清課文的主次。
1、根據課文提綱,想一想,在這些材料里面,哪些內容是主要的?
哪些內容是次要的?(學生討論回答。如果學生不易理解,可以引導學生回憶課文:從種花生到收花生要經歷多少時間,在課文中占了多少篇幅?從吃花生到談花生,從談花生到論人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占了多少篇幅?在學生回顧課文的過程中得出結論:種花生、收花生是次要內容,課文中略寫,一筆帶過;過收獲節時談花生是主要內容,寫得比較詳細。)
2、聯系課文的中心思想,體會主次分明的好處。(閱讀的時候,抓住談花生、論人生這個主要內容,就能加深對中心思想的體會。)
五、完成思考練習3。
1、學生填寫思考.練系3中的空格。
2、指名說說對這兩句話的理解。
3、學生在作業本上抄寫這兩句話。
六、完成思考練習4。
1、齊讀小黑板上的詞語。
2、指名說說“居然”“成熟”的意思,并口頭造句,適當評議。
3、學生抄寫讀讀寫寫中的詞語,并用“居然”“成熟”書面造句。
七、朗讀課文,練習背誦。
八、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預習《毛主席在花山》.
板書設計:
20 落花生
種花生一一收花生
準備過收獲節
吃花生 味美、榨油
過收獲節 談花生 價格 便宜
論人生 不求虛名
默默奉獻
落花生詳細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認識“畝、吩”等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便”,會寫“畝、播”等8個字,會寫“播種、澆水”等6個詞語。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內容。
3、理解父親借花生告訴“我們”要做一個對他人有好處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教學重難點:
1、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字詞的理解,了解花生的特點和圍繞花生寫了哪些內容,弄清課文的主次。
2、難點是想緊扣爸爸說的一段話展開朗讀體會,讓學生認識到本文借物喻人的寫法及其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搜集有關花生的生長特點及有關花生常識的資料。
2、教師準備落花生和其他果實的圖片資料、文字資料和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出示謎語:“根根胡須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誰能猜出這是什么?(板書課題。)
讓學生說說自己對花生的理解(花生的生長特點及有關花生的常識)。
2、導入新課。出示落花生的圖片,教師補充講解花生為什么叫“落花生”。本文的作者有一個筆名叫“落華生”,他為什么取這個筆名呢?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文中,走進許地山的童年時光。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疏通字詞。
(1)要特別注意
①正音:“榨”是翹舌音,讀zhà,不讀zà;“空地”的“空”讀第四聲;“吩咐”的“咐”和“便宜”的“宜”在文中讀輕聲。
②寫字:“慕”的中部是不要多寫一橫,不要寫成“目”,下部不要少寫一點,不要寫成“小”;“亭”下面是“丁”,注意不要寫成“子”;“吩咐”都是“口”字旁;“畝”和“播”都有一個“田”字。
排火車讀生字:畝(mǔ)播(bō)澆(jiāo)吩咐(fēnfu)亭(tíng)榨(zhà)慕(mù)矮(ǎi)
(2)新詞理解。
吩咐:口頭指派或命令。
愛慕:由于喜愛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體面:(相貌、樣子或穿著)好看;有氣派。
2、自由讀課文。(提出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長句子注意停頓。)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導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
2、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
課文圍繞花生講了哪些內容?(課文以“落花生”為題,寫了一家人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和議花生的事。)
(1)朗讀第1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描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寫種花生、收花生。)
(2)朗讀第2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
(母親提議過收獲節,并做了準備。)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事情發展順序):
a、課文先寫(種花生、收花生),再寫(吃花生),最后寫(議花生)。
b、概括每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種花生、收花生。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母親提議過收獲節,并做了準備。
第三部分(第3—15自然段):父親對花生品格的贊揚,使我們對花生產生了敬佩之情。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復習舊知:
齊讀課題,回憶課文內容,想想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內容?
3、導入新課:
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感受到了花生的特別。這一課我們要繼續學習這篇課文,感受花生的特點及爸爸借花生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二、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1、默讀課文,哪一部分是詳寫?哪一部分是略寫?(議花生是詳寫。)[
思考:收獲花生后,全家人的心情怎樣?(抓住“居然”讀出一家人收獲花生的意外、欣喜。)
2、討論:花生的特點是什么?
(1)自由讀,指名讀出花生的好處。
答:花生味美、可以榨油、價錢便宜。(學生根據收集的課外資料補充花生的好處。)
出示第10自然段,體會花生的可貴之處。
①填表助學,運用對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貴之處:
(在同學自由讀之后填表)
花生、桃子、石榴、蘋果
位置埋在地里高高地掛在枝頭
外表矮矮的鮮紅嫩綠
有無果實挖起來才知道一見就生愛慕之心
②出示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的圖片,同桌對比著讀。一個讀桃子、石榴、蘋果,一個讀花生。
③指名讀,評讀: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或者通過他的朗讀你感受到什么?
④再次讀,看看你對花生又有什么新的認識?(引導學生體會出:花生雖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實用,默默地為人類奉獻。)
(1)對比讀句子,體會父親對我們的希望。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兩句話意思不一樣,“只”是單單的意思,爸爸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只追求外表的體面,更希望我們做一個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不計名利,像花生一樣的對別人有用的人。)
(2)出示父親的話,啟發思考:父親借落花生來教育孩子們做個什么樣的人?引導感悟借物喻人的寫法。(齊讀父親的話,感悟借物喻人的寫法。)
三、回顧課文,開展活動
1、總結全文、深化中心
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2、小練筆: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人,他們像“花生”那樣,默默無聞地作著貢獻,用一段話寫寫你身邊這樣的人。
【落花生詳細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落花生教學設計08-09
《落花生》教學設計12-09
《落花生》的教學設計08-05
落花生教學設計06-09
《落花生》教學設計04-07
《落花生》教學設計08-30
落花生教學設計04-23
《落花生》教學設計08-30
落花生教學設計10-09
落花生-教學設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