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詩經兩首》教學設計

    時間:2022-03-22 12:04:3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八年級語文《詩經兩首》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語文《詩經兩首》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語文《詩經兩首》教學設計(精選5篇)

      八年級語文《詩經兩首》教學設計 篇1

      學習目標:

      1.了解《詩經》常識:風、雅、頌、賦、比、興。

      2.學習詩中的比興手法及重章疊唱的章法。

      3.了解《詩經》的現實主義傳統,認識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特點。

      4.了解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

      [教學時間]一課時

      預習檢查:

      了解了哪些關于《詩經》的文學常識?

      文學常識介紹: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年間的詩歌305篇。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对娊洝匪,均為曾經入樂的歌詞!对娊洝返捏w例是按照音樂性質的不同來劃分的,分為風、雅、頌三類。

      ①風,是不同地區的地方音樂!讹L》詩是從周南、召南、魏、唐、秦、陳、檜、曹、等15個地區采集上來的土風歌謠。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即所謂正聲雅樂!堆拧吩娛菍m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按音樂的不同又分為《大雅》31篇,《小雅》74篇。

     、垌灒亲趶R祭祀的舞曲歌辭,內容多是歌頌祖先功業的。

      所謂《詩經》“六義”,其中風、雅、頌,是指體例分類來說的;賦、比、興,是就表現手法而言。關于賦、比、興,宋代朱熹做了比較確切的解釋:“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賦、比、興手法的成功運用,是構成《詩經》民歌濃厚風土氣息的重要原因!对娊洝肥侵袊F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點。由于其內容豐富、思想和藝術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開創了中國詩歌的優秀傳統,對后世文學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八年級語文《詩經兩首》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本文,了解衛地的風土人情,體會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經歷。

      2、了解課文的內容,熟悉課文中的人物和他們之間的關系。

      3、透過事情的表面,挖掘人物獨特的內心體驗,總結人物的性格特征。

      4、學習獨特的語言表現手法,對照古今不同,掌握古詞的含義和不同的表現方式。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步驟】

      1、導入話題

      愛情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有人的地方,就會書寫不同的愛情故事,今天,讓我們走進遙遠的公元前的衛國,聆聽一個古老的故事,體會一下那時、那地,發生的那件事,讓我們走近他們,去親身感受一下這個傳唱了千年的愛情故事。

      2、范文朗讀,熟悉生字詞義。

      氓之蚩蚩匪我愆期將子無怒乘彼垝垣

      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于嗟鳩兮

      無食桑葚隰則有泮猶可說也其黃而隕

      自我徂爾淇水湯湯漸車帷裳靡室勞矣

      夙興夜寐言既遂矣躬自悼矣無與士耽

      實詞

      布:一種貨幣,并非注釋里說的,與現代漢語意義相同。

      匪:讀上聲,并非通假。

      將:讀qiāng,愿、請,如,《將進酒》。

      乘:登上。賄:財物。

      說:通“脫”。

      漸:讀jiān,濺濕、浸濕。

      爽:差錯。

      極:標準。

      德:心意、情意。

      罔:無。

      虛詞

      以:以爾車來,以我賄遷(前“以”,用;后“以”,拿)

      乘彼垣,以望復關(表承接,無義)秋以為期(把)

      其:其黃而隕(代落葉)其葉沃若(代桑樹)士貳其行(自己的)

      其笑矣(語助詞,無義)不思其反(你)之:主謂之間,舒緩語氣,無實義(桑之未落桑之落矣女之耽兮總角之宴)靜言思之(這件事)

      活用

      爾卜爾筮(卜、筮均為名詞活用作動詞,意為用龜板、蓍草占卦)士貳其行(數詞活用為動詞,對…不專一)

      成語二三其德、信誓旦旦、夙興夜寐。

      3、學生自行朗讀,體會詩歌的感情,也可交流討論。理清全詩層次

      提問:這首敘事詩寫了這對男女婚姻過程的哪幾個階段?

      明確:戀愛——婚變——決絕。

      追問:結婚前后,詩中男女發生了什么變化?

      全詩分六章,第章十句(十個分句,可分成五個復句)。

      第一、二章追述戀愛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勸氓“無怒”;“既見復關,載笑載言”,是一個熱情、溫柔的姑娘。

      第三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興起,總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經驗:“于嗟女兮,無與士耽!”第四章,以興起,概說“三歲食貧”,“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決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順著“戀愛—婚變—決絕”的情節線索敘事。作者通過寫女主人公被遺棄的遭遇,塑造了一個勤勞、溫柔、堅強的婦女形象,表現了古代婦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強烈愿望。下面是全詩敘事結構和感情基調:

      [板書]

      氓

      (情節)戀愛婚變決絕

      (章句)第一、二章第三、五章第六章

      (詩句)秋以為期無與士耽亦已焉戰

      載笑載言士貳其行

      至于暴矣

      (基調)熱情、幸福怨恨、沉痛清醒、剛烈

      男子女子

      婚前虛偽熱情、善良、多情

      婚后兇暴、蠻橫勤勞、剛強、清醒

      感情不專、薄情寡義

      總結:男女的不平等,不僅體現在政治上、經濟上,有時候還體現在性格上,但詩中女子的最后決絕,又使我們看到中國女子那可敬可佩的一面。

      4.這首詩運用了些什么藝術手法,結合感興趣的詩句談談你的看法。

      要點:

     、倩貞浐蛯Ρ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憶中敘事、抒情的。在回憶中運用對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對比;榍埃翱偨侵,言笑晏晏”,“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我”純真、熱情;楹,“夙興夜寐,靡有朝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恥辱。更突出的思想上起了深刻的變化:“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前后戀愛、生活的對比,思想感情的對比,表現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和性格變化。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對比;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貳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兇暴起來。在戀愛、生活的對比中,女主人公還認識到了有戀愛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從痛苦的經歷中等到了教訓:“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彼诤薅嘤诎,決絕而不留戀:“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現出她清醒、剛烈的性格特點。

     、凇对娊洝烽_創比、興手法。

      《氓》中第三四章用了興的手法。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又桑葉鮮嫩,不要貪吃桑葚。這與后面六句勸說“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形成對照,詩意是相連的。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葉由嫩綠變為枯黃,這與士“信誓旦旦”變為“士貳其行”相對照,含有隱喻。

      第三四章起興的詩句,用自然現象來對照女主人公戀愛生活的變化,由起興的詩句引出表達感情生活的詩句,激發讀者聯想,增強意蘊,產生形象鮮明、詩意盎然的藝術效果。有人認為,用桑葉嫩綠而枯黃來比喻戀愛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這種興兼有比的特點,更富有藝術魅力。

      6、布置作業:

      1、再讀一遍課文,體會他們的故事。

      2、用自己的語言設計他們另一樣的生活。

      3、預習下節課。

      八年級語文《詩經兩首》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初步了解《詩經》的基本知識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初步了解賦比興的手法。

      3、了解朗讀四言詩的節奏,體會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標

      1、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一定的形象思維能力。

      2、深入理解這兩首詩,提高學生詩歌鑒賞的能力。

      3、反復朗讀,直至成誦。

      德育目標

      1、通過對詩歌的學習,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過《詩經》的學習,培養學生對祖國文化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了解重章疊句的表達方式及賦比興的手法,體會它們的表達效果。

      教學方法

      1、朗讀

      2、點撥、討論

      3、欣賞

      教具準備

      ppt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關雎》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品讀欣賞,把握詩意。了解賦比興的手法,體會表達效果。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論語》中曾記載,孔子教育他的兒子孔鯉,說:“不學詩,無以言。”這里所說的詩是指《詩經》。意思是說,不學《詩經》,(在生活交往中)就不會說話。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本來只稱《詩》,后來被儒家奉為經典,改稱《詩經》。收錄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305篇,也稱“詩三百”,這些詩歌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对娊洝吩诠糯恢北贿x作各類學校的教材。古人認為經過《詩經》教化,可以使人“溫柔敦厚”。今天,我們學習冠于三百篇之首的《關雎》。

      二、朗讀全詩,整體感知

      1.學生聽朗讀錄音,注意正音。

      關關雎鳩jū jiū

      窈窕淑女yaǒ tiaǒ

      君子好逑ho qiú

      參差荇菜cēn cī

      左右芼之mào

      寤寐求之wù mèi

      琴瑟友之sè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作誦讀指導。

      關于《詩經》的誦讀。

      《詩經》以四言為主,兼有雜言。普遍采用“賦”、“比”、“興”的藝術手法。

      對四言詩的誦讀,一般讀成“二二”節拍。例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讀一句要讀出句內節拍,讀一章要讀出章內節奏、語氣語調;而讀一篇,要讀出篇內的節奏、情調。當然,章內節奏、語氣語調以及篇內的節奏、情調要由詩的具體內容來確定。

      第一章以舒緩的音調領起全篇,形成全詩的基調。“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由雎鳩鳥立在水中沙洲上鳴叫起興,引出“淑女是君子喜愛的配偶”的聯想。

      第二章朗讀時可以讀的平緩些。詩歌以眼前景物、時左時右采摘荇菜的動作,引出君子對淑女鍥而不舍的追求。

      第三章要讀出單相思的難耐,注意延長字音,如:“求之──不得──,悠哉──悠哉”。

      這一章描寫君子求之不得的情態,表現他的癡情、執著!扒蟆边@個字是全篇的中心,寫君子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憂思。

      第四、第五章寫夢中求而得之的喜悅,應讀出興奮和快樂之情。這兩章描寫君子在想象中與淑女相會的情景。以采摘荇菜的眼前情景起興,設想這位女子答應了他的請求,他就興奮地彈琴奏瑟、敲鐘擊鼓來親近她,使她快樂。

      3.教師范讀課文,為感悟理解課文創設氛圍。

      4.注意下面詞語的含義:

      雎鳩:雎鳩在傳說中是一種情意十分專一的水鳥,雌雄長伴,從一而終。其一或死,另一就憂思不食,憔悴而死。

      在河之洲:河:黃河(現指一般的河流,詞義擴大)

      窈窕淑女:窈窕:形容體態苗條,性格柔順,文靜美好的樣子。淑女:品性善良的少女。

      好逑:好配偶

      參差:長短不齊的樣子。

      流、采、芼:流:撈;采:擇取;芼:挑選

      寤寐求之:寤:醒時;寐:睡時。時時刻刻都在追求。

      思服:思念

      琴瑟友之:琴瑟和鳴象征夫妻幸福生活。彈琴鼓瑟表示親近。友:名詞作動詞,親近。

      鐘鼓樂之:敲擊鐘鼓使她快樂,樂:使動用法,使…快樂

      5、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學生結合注釋邊讀邊理解,體會主人公的思想情感。試譯讀全詩。

      提示:詩歌重在想象、聯想,對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實,但重點字詞,關鍵字詞要落實。

      雎鳩鳥關關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

      文靜美麗的姑娘啊,正是君子的好對象。

      水中荇菜長短不齊,采荇人左右尋找。

      文靜美麗的姑娘啊,我醒著睡著都把你追求。

      追求的愿望難實現,我睡著醒著都把你思念。

      夜長長相思不斷,我翻來覆去難成眠。

      水中荇菜長短不齊,采荇人左挑右選。

      美麗善良的姑娘啊,我彈著琴瑟來親近你。

      水中荇菜長短不齊,采荇人左右拔取。

      美麗善良的姑娘啊,我敲著鐘鼓使你快樂。

      6、詩歌的大意:

      寫詩人看到沙洲上一對雎鳩鳥相親相愛,聽到它們一唱一和的鳴叫,而引起他無限遐思,想到那美麗善良的姑娘就是自己理想的佳偶;采荇菜姑娘優美的勞動身姿,讓詩人日思夜想;詩人追求失敗后長夜難眠、思緒萬千;詩人幻想能與心愛的姑娘歡聚;詩人幻想能與美麗善良的姑娘成親。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戀歌,描繪他對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和對美滿婚姻的渴望。

      7、學生齊讀,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和主人公的思想情感。

      三、合作學習加深理解

     。ㄒ唬┓治鲇懻摚盐赵娨

      1、這首詩為我們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

      2、主人公的情感有怎樣的變化?請結合注釋邊讀邊理解。

      3、文中含有采摘之意的字有幾個?能做幾個采摘的動作嗎?這些動作用現代漢語怎么說?

      4、作為愛情詩,詩人如何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請找出相關語句,具體分析。

     。ǘ┌盐招蜗篌w會語言

      1、這首詩為我們描繪了怎樣的畫面?畫面的中心人物是誰?有哪些具體的形象或事物呢?(細讀詩歌,想象畫面。)

      2、這位君子的心情怎么樣?想想看,這位女孩,值得他這樣嗎?

      3、君子最終如愿以償了嗎?說出理由。

      4、大家喜歡這首詩嗎?請說出理由。

      喜歡。

      語言精練。

      重復的句子讀起來有韻律感。

      很押韻。如“洲”和“逑”后面一連用了四個“之”。

      《詩經》在押韻上有的句句押韻,有的隔句押韻,有的一韻到底,有的中途轉韻,現代詩歌的用韻規律在《詩經》中幾乎都已經具備了。

      重章疊句:誦讀時能發現,許多句子是重復出現的,每一章只變換幾個字,這種手法有利于反復吟唱,以充分表達詩人細膩的思想感情。例“窈窕淑女”“參差荇菜”等。

      在語言上多采用雙聲疊韻、疊字連綿詞來狀物、擬聲、窮貌!耙陨倏偠,情貌無遺”。

      四、結合詩句,探究手法

      本詩寫君子的一片情思,卻以“關關雎鳩”開頭,詩歌的開頭為何要寫“雎鳩”?這種表現手法叫什么?

      提示:

      這也是《詩經》中常用的手法,叫作“比興”。比,以此物比彼物,興,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芭d”字的本義是“起”。起興,就是觸景生情,因事寄興。

      例如開篇先言他物:“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用一唱一和的雎鳩鳥鳴叫,引起所詠之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寫雎鳩鳥鳴叫,既象征男女之間的喜愛之情,又給詩歌染上了一層濃濃的歡樂氣氛。

      “他物”與“所詠之詞”不是毫無關聯,而是有共通點的。如上例,雎鳩鳥的相互鳴叫與君子對淑女的愛慕是一致的!瓣P關雎鳩,在河之洲”,是詩人借眼前景物以引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關雎和鳴,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間的和諧恩愛,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確定。

      請從文中再找一例,并分析其共通點。(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睍r左時右采荇菜的動作和千方百計接近淑女是共通的。

      “賦”和“比”都是詩歌中最基本的表現手法,而“興”則是《詩經》乃至中國詩歌中比較獨特的手法。

      《詩經》大量運用賦、比、興的表現手法,加強了作品的形象性,獲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

      五、試背全詩。

      六、課堂小結:

      《關雎》這首詩描寫一位君子愛上一位采荇菜的美麗姑娘,卻又“求之不得”,只能將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內心的敬羨與想像之中,這也許就是“單相思”。這位“君子”的追求是失敗了,但你有沒有發現,這位君子的心理和行為都是積極健康的,是令人感動的。你看,雖然為想那位河邊的“窈窕淑女”而“寤寐思服”“輾轉反側”,但他能嚴格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為,他覺得只有用自己的才華和品德才能贏得姑娘的`芳心,于是他采用了“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的文明之舉去努力打動、吸引姑娘,這位小伙子不愧是真正的“君子”。難怪古人把“用詩歌來教育感化人”稱之為“詩教”,它讓人變得文明禮貌、溫柔敦厚。

      這首詩很短又很完整,寫對愛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不陷于難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優秀的民歌作品?磥,冠于《詩經》之首的《關雎》,的確名不虛傳。作為一首愛情詩,它寫思慕、寫追求、寫向往,既深刻細微,又止所當止。孔子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確有一定見地。其聲、情、文、義俱佳,足以為《風》之始,三百篇之冠。

      七、布置作業

      1、背誦《關雎》,并寫一段賞析文字。

      2、課下思考:如何正確看待和處理對異性的喜愛之情?

      板書:

      所聽:關關雎鳩

      所見:在河之洲

      所思:窈窕淑女

      所愿:君子好逑。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輾轉反側——相思之苦

      琴瑟友之——親密相愛

      鐘鼓樂之——歡快熱鬧

      八年級語文《詩經兩首》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ㄒ唬┲R目標:

      1.結合課下注釋,利用工具書疏通字詞,在反復閱讀體會情感的基礎上,整體感知這首古代詩的內容。

      2.利用《詩經》重章疊句的特點,理解詩歌意思;把握詩歌的思想主旨。

      (二)能力目標:

      1.體會典型環境中典型人物的家園之思,理解主人公復雜的心情。

      2.通過學習能夠熟練的背誦詩歌;

      (三)情感目標:

      在詩歌的整體理解和誦讀中,讓學生體會詩中戍卒家園之思與保家衛國英勇頑強的精神,樹立正確的家國觀念。

      【教學重難點】

      1.借助注釋和點撥,利用《詩經》重章疊句的特點,理解詩歌意思;把握詩歌的思想主旨。

      2.體會典型環境中典型人物的家園之思,理解主人公復雜的心情。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文本研習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直接導入。展示學習目標,明確學習任務)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本。

      1.找出你認為不懂讀的字,注上拼音,弄懂含義。

      歲亦莫(mù)止獫狁(xiǎn yǔn)之故載(zài)饑載渴象弭(mǐ)魚服

      王事靡盬(gǔ)我行不來(lài)彼路(lù)斯何四牡騤騤(kuí)

      雨(yù)雪霏霏小人所腓(féi)

      2.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上面的詞語。

      3.齊讀詩歌,注意節奏。

      4.讀罷全詩,你認為直接表現鄉愁的是那些章節?這里運用了什么手法?

      重章疊唱

      《詩經》善于運用重章疊唱來表達思想感情,即重復的幾章間,意義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變,造成一唱三嘆的效果。增強了詩歌的音樂性和節奏感,更充分的抒發了情懷。

      重復的三章內容,我們以第一章為示例,自主把握后兩章內容。

      三、研讀課文,把握思想內容。

      (一)研讀第一至第三章

      1.疏通第一章內容。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長大。說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沒有家,為跟玁狁去廝殺。沒有空閑來坐下,為跟玁狁來廝殺。

      2.根據第二第三章內容填空,并討論交流。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

      說回家呀道回家,。

      3.找出表達感情的詩句,領會主人公情感的變化,思考詩歌是怎樣表現這種變化的。

      比興手法,以薇菜的生長來表現時光流逝

      戍期漫長

      思鄉之深

      余光中有一首詩很好地詮釋了這種痛苦:

      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

      血一樣的海棠紅

      沸血的燒痛

      是鄉愁的燒痛

      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

      生活是這樣的艱苦,戰事是這樣的頻繁,連年奔波,歸期未定,鄉音阻隔,這一切融聚成沸血的燒痛在煎熬著戍邊的士兵。在這種情況下戍卒的士氣如何?陣容又如何呢?

      (二)研讀第四和第五章

      1.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這兩章,其他同學找出描寫軍隊陣容的句子。

      有兩處: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

      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四牡翼翼,象弭魚服。

      2.從這些描寫,可以看出我軍陣容如何,士氣如何?

      戰馬之強壯,軍械的精良,聲勢之壯,軍容之盛。

      3.這些是不是人人都可以配備的?

      君子之車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拉車的馬兒,高大強壯,可見喂養得好,不言而喻,它們的主人吃喝更不會差;而士兵卻靠著采集薇菜勉強果腹,個個面帶菜色,骨立形銷。將帥鮮衣怒馬,神氣活現;而士兵們則整日跟在車后跋涉,滿臉塵土,衣衫殘破。

      4.這樣的對比說明了什么?

      不但寫出了軍士軍威及軍械精良,還揭露出軍營中的苦樂不均的現象。

      5.士兵是怎樣面對的?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豈敢定居?豈不日戒?

      兩個反問寫出了他們的南北轉戰,不敢安居;他們的時刻警戒,不敢松懈,他們的枕戈待旦,勇猛殺敵。

      6.再讀一讀這兩章,再次體會戰士復雜的感情。讀完后請談一談。

      歸納:保家衛國的豪邁;苦樂不均的怨恨;輾轉奔波的勞苦;有家難回的辛酸。

      一天一天的堅持,一年一年的等待,戍卒終于踏上了歸途。這本來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然而我們在這里看到的是不是這樣呢?為什么?

      (三)研讀第六章

      1.找出詩中描寫戰士歸家的感受的句子。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悲和哀,可見戍卒歸家途中是百感交集的。原因是什么?

      昔年去鄉時,春日柳絲舞,離別情依依

      今朝回家時,冬季雪花飛,饑寒路漫漫

      離開原本應該傷心,卻用美景來反襯;貋硪矐邢矏偅瑓s用哀景來表現。這就是以樂寫哀以哀寫樂,這里運用了對比反襯的手法來表現。

      四、課堂小結

      讀罷全詩,我們仿佛看見一個身心憔悴的戍卒,冒著大雪,沿著泥濘的小路慢騰騰地走向畫面深處,走向大雪濃重的遠方。只給我們留下一個孤獨的背影,一聲幽怨的嘆息。戰爭是殘酷的,戰爭帶給人們的回憶是痛苦的。從古到今,人們對戰爭的態度都是厭惡和反感的,相信大家都是熱愛和平,并且會盡力去維護和平的。

      五、練習與作業

      1.根據對詩歌的理解,結合詩歌結構分析,背誦這首詩。

      1-3章:抗擊外族思歸仇敵重章疊句

      比興手法

      久不得歸

      4-5章:艱難征途艱辛思歸細節描寫

      比興手法

      戰事不息

      第6章:戰后存者凄涼悲苦情景交融

      對比反襯

      踏上歸途

      (板書設計)

      2.搜集《詩經》佳句,抄寫在周記本里。

      例如: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对娊洝ぶ苣稀りP雎》

     。2)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八年級語文《詩經兩首》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的:

      1、了解《詩經》常識:風、雅、頌、賦、比、興。

      2、了解古代詩歌的特點:重章復唱。

      3、體會兩詩現實主義創作方法。

      教學重點:

      賦、比、興手法的理解。

      教學難點:

      重章復唱手法的作用。

      教學時數:

      2教時(第一教時《伐檀》,第二教時《碩鼠》)

      第一教時:

      教學目的:

      1、了解《詩經》常識——風、雅、頌。

      2、學習“興”用法及重章復唱。

      3、體味古代奴隸們對奴隸主的不滿情緒。

      教學重點:

      “興”用法的理解。

      教學難點:

      重章復唱作用。

      教學步驟:

      一、激疑導入:

      1、清趙翼《詩論》

      2、“風騷”及《詩經》

      3、現實主義源頭代表及課題《伐檀》

      二、范講示例:

      1、正音范謙:①音變。

     、诋愖x。

     、壅`讀。

      2、串講第一章并口譯。

      3、研讀第一章:①層次結構劃分。

      ②試擬目標題。

     、燮鹋d句及“興”。

     、芾首x及重音、節奏。

     、菰囀霈F代文場面。

      三、師生同講:

      1、對應詞理解。

      2、重章復唱的理解。

      3、復讀及背誦指導。

      4、再讀全詩及中心概括。

      四、作業布置:

      1、與“不素餐兮”的“素”詞意相同的一項是()A、安之若素;B、素昧平生;C、尸位素餐;D、素不相能。

      2、理解下列句子的修辭。

     。1)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窮鬼們還能鬧成個大事情。

     。2)關關睢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課外理解。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3)高岸為谷,深谷為陵;(4)嚶其鳴矣,求其發聲。

      4、背誦全詩。

      5、書后作業第一題。

      第二教時:

      教學目的:1、理解《詩經》常識——賦、比、興。

      2、歸納《詩經》詩歌特點。

      3、了解現實主義方法在兩首詩中的體現。

      教學重點:“比”手法理解及《詩經》詩歌特點。

      教學難點: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在《詩經》中的體現。

      教學步驟:(略)

      授課時間:一九九八年五月二十一日第三節。教者:李新明

      作者郵箱:x

    【八年級語文《詩經兩首》教學設計(精選5篇)】相關文章:

    詩經兩首教學鑒賞11-28

    詩經兩首教學反思介紹12-06

    詩經兩首賞析12-06

    《〈詩經〉兩首》講解11-30

    《〈詩經〉兩首》鑒賞11-28

    《詩經采薇》教學設計12-06

    詩經 采薇 教學設計09-06

    詩經.采薇 教學設計11-13

    李清照兩首教學設計11-26

    詩經兩首名句欣賞12-0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精品一级精品在线高清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 | 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精品 | 亚洲国产大片在线观看 | 在线午夜不卡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