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

    時間:2021-06-11 19:43:3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范文10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范文10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素質教育目標

     。ㄒ唬┲R教學點

      1、學習理解生詞,了解課文內容。

      2、學習作者按順序敘述事情的方法。

     。ǘ┠芰τ柧汓c

      1、培養學生自讀、自悟的理解能力。

      2、訓練學生感情朗讀的能力,培養其良好的語感。

      (三)德育滲透點

      教育學生珍惜母子之情,學習魯本從小事做起,關愛長輩的美好品質。

     。ㄋ模┟烙凉B透點

      感受魯本那種善良、懂事、天真純潔的美好心靈。

      二、學法引導

     。ㄒ唬┙處熃谭

      以讀代講。

     。ǘ⿲W生學法

      自讀、自悟,讀中體會,讀中理解,談中表達。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ㄒ唬┲攸c

      通過朗讀課文,了解文章的敘述順序。

     。ǘ╇y點

      體會魯本對母親的關愛。

     。ㄈ┮牲c

      魯本的秘密是什么?

     。ㄋ模┙鉀Q辦法

      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把握主要內容及表達的情感。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ㄒ唬┙處熁顒釉O計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圖片把學生帶到當時的情況中去體會。

     。ǘ⿲W生活動設計

      1、在老師的引導下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多種形式的讀,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

      五、教學步驟

     。ㄒ唬┙翌}

      師板書:魯本的秘密。

      看了課題,你想提什么問題?

      過渡:是啊,老師也想知道,魯本到底有什么秘密?

      (二)整體感知

      1、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魯本作了很大很多的努力,偷偷攢錢為母親買胸針的事。)

      2、討論交流

     。ㄈ⿲W習課文

      1、自由讀,思考: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把魯本的秘密揭開的?魯本為了給母親買胸針,用了多長時間,作了多少努力?

      2、全班交流:

     。ㄊ虑榘l展順序:撿麻袋賣錢每個5美分,攢足5美元,整整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為了撿麻袋,用盡了自己可以用的所有時間,跑了很遠的路,克服了許許多多的困難。)

      3、指導感情朗讀:

      你們讀了這個動人的故事,有什么感受呢?哪部分內容最讓你感動?請把它讀出來。

      師生展開朗讀比賽。

      相機出示課文插圖,解決文中生詞。

      4、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母親節、爸爸、媽媽的生日都在哪一天?你都為爸爸、媽媽做過什么?今后打算怎么做?

     。ㄋ模┛偨Y擴展

      我們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在寫作上有哪些收獲?

      1、按順序寫事情。

      2、抓住細節,帶著感情去寫,感動讀者。

      (五)布置作業

      寫一件你曾經最受感動的事,注意寫出真實的情感。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 結合小動物回家的具體情境,發展提前信息、提出問題和解決

      問題的能力。

      2、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2到5的乘法口訣,能比較

      熟練地用口訣進行計算。

      3、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發展初步的

      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回顧、鞏固本單元學過的2到5的乘法口訣的意義,理解及利用乘法口訣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教學難點:

      如何構建用乘法口訣解決問題的這一數學模型(即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師: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農民伯伯都在地里忙著收獲豐收的果實,蘋果樹上紅彤彤的大蘋果也在等著采摘,你愿意幫忙嗎?(愿意)真好,咱們班同學都是樂于助人愛勞動的好孩子,只要你能算對蘋果上算式的得數并說出算這個得數要用到的口訣就可以把這些好吃的大紅蘋果采摘下來,準備好了嗎?

      課件出示口算練習,指名生回答。

      二、 新課探討

      1、 出示課件(響起鈴聲)師:動物學校放學了,小動物們有序的

      走出學校準備回家去,看它們多高興!咱們今天就在動物學校的動物們放學回家路上的情境中鞏固2到5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回家路上)

      師:你能仔細有順序的觀察這幅“放學圖”用簡潔的語言把圖中的數學信息描述出來嗎?(指名兩人說后同桌兩人互相說一說)

      2、 好多數學信息啊,那你能幫我算出船上一共有多少只小貓嗎?

     。埽┮蟆耙还灿卸嗌僦恍∝垺毙枰玫綀D中的那個數學信息?(指名生回答)你能列出算式嗎?(指名生回答)【學生列出乘法算式后追問用那句口訣計算,這句口訣是什么意思】

      3、 根據這幅圖你還能提出其它能用乘法解決的數學問題嗎?(1、

      指名一生回答2、同桌兩人互相問答3、問答后請兩名同學全班展示交流)

      4、 師:大家都提了能用乘法解決的數學問題,我有個問題也想請

      你們幫我解決一下。在這幅圖中算式2×6=12可以解決什么問題呢?(每組有兩只猴子,6組一共有12只猴子;橋上每隊有6只狐貍,兩隊一共有12只狐貍)

      師:生活中有沒有什么問題也可以用算式2×6=12解決呢?

      三、 練習鞏固

      1、 師:大家都學得好認真啊,咱們玩個跳格子游戲,休息下吧(課

      件出示數線圖)這個圖你能看懂嗎?你是怎么知道下一次要跳到數字幾的?

      第二個數線先讓學生在課本上獨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2、 課件出示課本p41頁練習題。

     。1)請一名學生讀題

     。2)要求7輛索道車可以坐多少人其實就是求“7個2是多少” 2×7=14(人) 7×2=14(人) 2+2+2+2+2+2+2=14(人)

      3、 生獨立完成課本p41頁第4題第一幅圖后全班展示交流

      4、 第三題拓展:生列出算式后追問:為什么這樣列,你是怎么想

      的?

      四、 小結:

      本節課重點復習了2到5的乘法口訣,并能利用口訣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請你在生活中細心感受,看看生活中有哪些問題都可以用乘法來解決,如何解決,在家中跟爸爸媽媽交流交流。

      板書設計:

      回家路上

      一共有多少只小貓?

      4 ×4=16(只)

      答:一共有16只小貓。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內容

      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八冊P47—49三角形的面積,“練一練”及練習十第1—3題

      教學目標:

      1、 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2、 通過操作、觀察、比較,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提高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運用轉化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和掌握怎樣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具學具準備:

      1、 若干個完全一樣的按比例放大的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一套多媒體課件。

      2、 每個學生準備一個長方形、兩個平行四邊形,一把剪刀。

      一、導入課題: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三角形的面積,板書:三角形的面積),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可能出現:a、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是什么?b、三角形面積是怎樣推導出來的?c、學三角形的面積有什么作用?]

      2、解決方案:

      師:要想知道三角形的面積怎樣求,你想用什么方法來研究?你是怎么想到的?

     。ㄇ懊嫖覀儎倢W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推導,是把平行四邊形通過分割、平移、拼補轉化成長方形研究的,所以我想到了轉化的方法。板書:轉化)

      師:今天這節課讓老師陪著大家運用轉化的方法研究三角形的面積。

      [評析:談話式導入,學生看課題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參與了課堂學習目標的制定。課堂導入找準教學起點,溝通了新舊知識的聯系,讓學生明白本課的學習也是運用轉化的方法進行研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情感,為新知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二、新授

      (一) 實驗一:剪

      1、師:下面讓我們做幾個實驗,好不好?

     。▽W生拿出準備好的一個長方形,兩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上畫好底和高。)

      2、(1)師:請大家拿出準備好的三個圖形,平放在桌上,用剪刀沿虛線把它們剪開,剪開后一對一對的放在一起。(標上1、2、3號)

      (2)反饋。師:你沿虛線把平行四邊形剪開,得到了什么圖形?(讓學生把得到的兩個三角形舉給大家看。)師:其他的兩個平行四邊形剪開后能得到兩個三角形嗎?

     。3)師: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知道一個平行四邊形可以分成兩個三角形,這兩個三角形大小、形狀怎樣?你怎么知道的?(學生演示重合的過程)

      師:重合了,在數學上叫“完全一樣”(板書:兩個完全一樣)

      師:現在你能用“完全一樣”說一說我們剪到的三角形嗎?(學生說1號是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2號、3號是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

      學生演示重合過程,課件演示剪、重合的過程。

      師:誰能說一說根據剛才的實驗,你想到了什么?

      小結并出現字幕:一個平行四邊形可以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

      (4)師:這兩個三角形與原來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課件演示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邊形的過程)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和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課件閃動演示,學生回答,出現字幕: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等于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師:誰能完整地說一說,通過剛才的實驗,你得出什么結論?看字幕說:一個平行四邊形可以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等于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說一說1號、2號、3號各是什么三角形?(板書: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評析:學生自主探索,動手實踐。通過剪一剪、比一比、議一議,使學生多種感官積極參加學習活動,理解“一個平行四邊形可以剪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等于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為學習三角形的面積指明了思維的方向。]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活動設計】

      本節繪本內容很貼近幼兒的日常生活,情節也非常的清晰易懂,讓幼兒在聽的同時,就能很快地掌握乘坐交通工具時應遵守的基本規則和自我保護的方法。中班幼兒對乘坐交通工具時應該遵守的規則還不是非常地清楚,知道一些,不過在真正乘坐時,就會因為興奮而忘記乘車規則,做出一些危險的事情。所以我設計了這一節繪本課,希望讓幼兒懂得乘坐交通工具時應遵守的基本規則和自我保護的方法,知道規則的重要性。

      【活動目標】

      1、能講述故事的大致情節,根據小動物的特點,理解并記憶相關的乘車約定。

      2、讓幼兒懂得乘坐交通工具時應遵守的基本規則和自我保護的方法,知道規則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公交汽車情景模擬、相關PPT。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快看,今天王老師給你們開來了一輛公交汽車。這是汽車的前門,我要從這里上車;這是我司機的位子;這些是小乘客的位子;這個是后門,要從這里下車。滴——滴——,按按小喇叭,我要出發去玩了,有誰愿意搭我的車一起去?”(幼兒舉手)

      師:“這么多小朋友都愿意搭我的車啊!可是我的車子太小、座位不夠,該怎么辦呢?這樣吧,如果誰能記住我說的乘車規則,我就邀請他來一起搭車,你們同意嗎?”(幼:同意)“那你們的小耳朵要聽清楚嘍!”

     。ㄐ⌒∫巹t要記牢,交通安全最重要。前門上后門下,排好隊兒不著急。首先寄好安全帶,然后小手抓抓好。莫在車里亂走動,莫把臉兒往外瞧。如果你能都做到,你就是個乖寶寶!)

      二、幼兒乘坐公共汽車,老師播放歡快的音樂,另一老師抓拍幼兒乘坐時的不安全舉動。

      三、音樂停止,游戲結束。

      師:“滴——滴——,小乘客們,我們已經到達終點站了,請解下安全帶、排好隊有秩序地從后門下車!

      四、觀看PPT,講述故事前半段。

      師:“王老師的汽車游戲好玩吧。(好玩)今天啊,森林里的獅子爺爺也開來了一輛公共汽車,我們快來看看吧!

      師:“我們的故事先講到這里。原來啊,獅子爺爺的公共汽車一路上也載了很多的小乘客。而且我們的獅子爺爺也跟王老師一樣,對它們提出了一些乘車的規則。那誰現在動動小腦筋,告訴王老師,你剛剛在故事里都聽到獅子爺爺跟誰提出了什么樣的乘車規則?首先是誰想要搭車?獅子爺爺跟她說了什么要求?”(幼兒舉手回答)

      師:“那我們一起來聽聽他說的對不對?聽聽我們的小乘客是怎樣回答你的?”(邊播放PPT邊回答問題)

      五、觀看PPT,講述故事后半段。

      師:“看來啊,我們的獅子爺爺跟每一個小乘客都說了一個乘車規則,那我們的小乘客有沒有聽獅子爺爺的話呢?讓我們繼續往下聽故事!

      師:“我的故事講完了。為什么故事最后會是這樣的一個結局呢?小乘客們有沒有聽獅子爺爺的話?原來啊,小乘客們后來因為太興奮了,忘記了獅子爺爺的乘車規則,造成了不好的結果。這說明啊,我們在乘車時需要注意安全,一些不安全的動作,我們是不可以做的,而且一定要遵守乘車規則。那我們小朋友自己在乘車的時候都要注意些什么,應該怎樣保護自己呢?誰來說一說?”(幼兒回答)

      六、翻看現場拍的照片,讓幼兒初步懂得乘坐交通工具時應遵守的基本規則。

      師:“恩,小朋友們說的都很不錯?墒莿倓傆行┬〕丝驮谧趵蠋熫嚨臅r候啊,因為興奮貪玩,忘記了我們之前說好的乘車規則,做出了一些不太安全的動作,這樣可不好!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找一找哪些動作是不安全的。”

      師:“剛剛的那些小乘客們,你們都記住了嗎?不僅僅要記住乘車規則,還要學會自我保護。那我們待會回班上去再玩一次汽車游戲,比比看,誰才是真正的文明小乘客,好嗎?”(好)

      七、結束。

      【效果分析與反思】

      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孩子們都很積極主動,配合很好。開始環節的游戲,孩子們都被成功的吸引住了,很踴躍。不過我預想的情況有些不太一樣,班上的孩子們太守規則了,沒有做出很危險的動作,也或許是我做的安全帶太緊了,影響了孩子們的正常發揮。不過后來還好,下車時,有的小朋友忘記了應該走后門,被我抓住了把柄。為后面給他們看自己有沒有遵守交通規則埋下了鋪墊。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進一步體會除法的含義,并借助乘法口訣求商。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能夠結合情景,發現信息,提出解決問題,深化學生對除法運算的認識,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直觀地參與到活動中來,感受到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讓學生能夠結合情景,發現信息,提出解決問題,深化學生對除法運算的認識,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難點:

      深化學生對除法運算的認識,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課前準備:

      1、引導學生運用觀察發現信息,提問選擇信息,思考解決問題探究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掌握知識。

      2、課件。

      教學過程 :

      一、情境創設。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領同學們到森林中的動物學校去看一看。現在那里可熱鬧了,小動物們剛剛放學,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小朋友們想見到它們嗎?

      (課件出示:“回家路上”主題圖)

      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看一看,說一說。

      (1) 觀察畫面。

      引導學生說一說畫面上有什么,誰在干什么?把看到的.情景講給大家聽。同桌互相說一說。

     。2)組織全班匯報交流。

      2、提出問題。

     。1)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從一幅圖中居然了解到這么多多信息,現在,老師請小朋友根據圖中信息提數學問題。最近我們學習了乘法,你能不能提出一些要用乘法來解決的問題呢?

      (2)組織全班匯報交流。

      3、解決問題。

      (1)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解決問題,比一比,看哪個小組解決的多。

      (2)匯報學習過程。

     。3)引導學生質疑,教師指導

      三、教學效果測評。

      1、比一比,算一算。

      剛才在提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中,小朋友們都把乘法口訣用得很好。接下來你們能利用乘法口訣進行口算嗎?

     。1)出示第一張卡片,指出算式,說出答案并說明用了哪句乘法口訣。

     。2)依次出示卡片,開火車形式讀算式,說答案與口訣。

      (3)做書中練習第一題。(讓學生直接用口訣說出答案)

      2、完成書中第2題。

      (1)了解題目要求:看圖填空。

      (2)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列出算式。

      3、送信游戲(找新家)。

      小朋友們都十分聰明,會用所學的知識解決這么多問題。下面我們就運用自己的智慧幫助小動物們找一找它們的新家,好嗎?

      四、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什么?(學生談收獲)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陶罐和鐵罐》是人教版第五冊的的課文,故事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為文物,鐵罐卻化為泥土,不復存在。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為了充分體現出教學主體性,優化課堂結構,我設計并嘗試了以下教學:

      【教學目標】

      1、識陶、懦等幾個生字。會寫陶、謙等6個生字。

     。病⒘骼⒂懈星榈乩首x課文,體會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克制。

     。场⑽脑⒁猓喝硕加虚L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教學重點】

      指導朗讀,理解重點詞句。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寓意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點明學法

     。、出示陶罐和鐵罐的圖片,讓學生觀看。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场⒔沂緦W法,學生可采用自悟、同座、小組合作學習。

      二、讀中感知、層層遞進

      《大綱》明確要求從一年級起,就應該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因此,我實施了分布教學法:

      1、讀:指導學生自由讀準每一個字音,對于直呼困難的多拼讀幾遍。

     。、反饋讀:通過指名、開火車等形式檢查、反饋、引導學生自評、互評,逐步做到不丟字、不添字、不錯字,不重復、不讀破句子。

     。、了解讀:圖文并茂,讀思結合,感知課文的基本內容,學會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借助電教質疑解疑

      生動鮮活的畫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因此,我將課文內容用多媒體動畫的形式呈現,創設一種聲、色、形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集感知、想象、領悟、表達于一體,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創造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1、在這個故事中,有那些地方不理解,請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學習。

      2、課文中陶罐和鐵罐的表現有那些不同點?

     、艑W生邊看圖片邊用筆畫出有關語句。

      ⑵學生四人一組交流討論,互相補充。

     、侨噙M行交流

      不同點之一:

      鐵罐很傲慢,而陶罐很謙虛。

      不同點之二:

      鐵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很想和鐵罐和睦相處。

      不同點之三:

      王朝覆滅了,宮殿倒塌了,兩個罐子的命運都不一樣。

      ①許多年過去了,人們在厚厚的堆積物里發現了陶罐,人們看見陶罐后,心情如何呢?

     、谔展迣θ藗冇终f了些什么呢?

     、廴藗優槭裁礇]有發現鐵罐呢?它到哪里去了?

      ④想象一下,假如鐵罐聽到陶罐對人們說的話,它會怎么想呢?

      四、精讀課文、讀出感情

     。薄⑿〗M內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病⒄堃粋小組匯報朗讀,其他同學注意傾聽,看他們是否讀出了陶罐和鐵罐不同的特點。

     。场⒔Y合學生朗讀,進行評議,點撥理解。

     、拍阌X得鐵罐和陶罐分別都象是個什么樣的人?(找出表現他們神態和動作的詞句讀一讀。)

     、平處熞龑ьI悟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克制,同時理解奚落、謙虛、懦弱、輕蔑等詞語。

     。、小組在次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議中感悟

      知道實踐議論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主要途徑。議論出見解,才能不斷開拓思維,提高認識,最終運用于實踐。針對這篇課文,我設計討論話題如下:

     。薄⑻展藓丸F罐,你喜歡誰呢?為什么?

      2、從陶罐和鐵罐不同的表現以及最后不同的結局,你得到什么啟發?

      3、拓展延伸,聯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實踐,做個謙虛,不驕傲,汲取別人長處的孩子。

      六、注意觀察、認真書寫

     。、出示6個生字,并認讀。

      2、學生指出難寫的字。

      3、師范寫難字,生指出不足點,師改正。

      4、學生練寫,同桌互評。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最后一個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

      4、了解九寨溝美麗的自然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感受九寨溝美麗的自然風光,體會風光描寫的寫作手法。

      教學準備:九寨溝風景圖片、課文錄音磁帶、相關歌曲磁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談話激情

      你或你的親友有人去過九寨溝嗎?把你所了解的九寨溝介

      紹給大家。(電視、雜志上看到的也可以,師適時出示相關圖片)

      3、讀了課題后大家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4、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來學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自讀情況。

     、抛x生字詞: 潘、敏、禽 (前鼻音) 坪、羚(后鼻音)

      宵、縣、恰、竄(三拼音) 掬、咀(同聲韻不同聲調)

      ⑵讀句子:你覺得哪些句子有些難讀,你能讀好它嗎?

      ⑶指名分節讀課文:師生共同評議。

      三、錄音范讀

      討論:

      1、你聽了課文錄音,仿佛看到了什么?

      2、哪幾個自然段具體介紹了九寨溝,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4自然段)

      3、其它自然段寫了什么呢?

      4、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

      第二段(第34自然段)

      第三段(第5自然段)

      四、學習第一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第一段。

      2、思考討論:九寨溝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來的?那是個什么樣的

      地方?(要求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讀一讀。)

      3、指導朗讀:突出神奇的、因為所以、一就、

      童話世界。

      4、齊讀。

      五、指導寫字

      1、指名讀生字。

      2、哪些生字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

      善:上邊的羊字一豎要出頭。

      縣:里面是兩橫。

      3、范寫:善、竄、捷、禽

      4、學生描紅、仿影、臨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齊讀第一段。

      2、導入: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九寨溝名字的由來,九寨溝是由幾條神奇的山溝組成的,如果人們一進入景區,就像到了仙境般的童話世界。那么九寨溝到底是個怎樣美麗的仙境呢,今天讓我們跟著導游一起去游覽一番。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請你自由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想象,讓所有的人都喜歡上它,感受到它的美。

      2、導游給我們介紹了哪幾處景觀?逐句找找。

      板書:雪峰、湖泊、森林、瀑布

      3、再讀讀,這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你能把領略到的神奇美麗朗讀出來讓大家欣賞欣賞嗎?

      4、學生自學。

      5、全班交流。

      **注意引導學生在談感受時品析詞句,理解宛如、白練騰空、高低錯落、蔚為壯觀等詞語。

      **感受雪峰時抓住插入云霄、銀光閃閃想象雪峰高聳,皚皚白雪在陽光下銀光閃爍的景象;

      **感受湖泊時抓住大大小小、顆顆寶石、鑲嵌、清澈見底、色彩斑斕,體會湖泊之多,湖水之清,湖石絢麗多彩,身臨此山此水真似到了一個童話世界;通過從河谷至山坡、遍布等詞語體會原始森林到處都是;

      **藍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構成了一幅幅五彩繽紛的圖畫一句點明了五花海、無彩池的由來;

      **抓住白練騰空、銀花四濺看圖聯想那道道激流直下的壯觀景象。

      結合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6、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學生自由練讀、齊讀、指名讀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欣賞了插入云霄的雪峰、五彩繽紛的湖泊和壯觀的瀑布,我們繼續向縱深行進,四處林深葉茂,游人逐漸稀少。注意,這時你已經走到珍稀動物經常出

      沒的地區。在這里,你可能有幸結識哪些珍稀動物?

      1、請你輕聲讀第四自然段,思考:這個自然段里描寫了哪些珍稀動物?

      板書:金絲猴 羚羊 大熊貓 小熊貓

      2、你最喜歡作者介紹的哪種動物?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給大家介紹一下。

      3、學生談感受,讀句子,互相交流。

      4、小結:在這一自然段中,寫了四種珍稀動物,作者抓住了林深葉茂,游人稀少來點明珍稀動物經常出沒的地區;抓住體態粗壯、機靈的小眼睛寫出金絲猴的特點;抓住憨態可掬、若無其事來描述大熊貓的特點;抓住行動敏捷、對著湖面美滋滋地照鏡子寫出了小熊貓的可愛。

      作者在介紹這四種動物的語句間用上了四個也許,讀一讀,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5、有感情地齊讀第四自然段。

      6、練習背誦第四自然段。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1、齊讀第五自然段。

      2、聯系上下文,找出描寫雪峰插云、古木參天、平湖飛瀑、異獸珍禽的語句再讀一讀。

      3、默讀課文,思考:第五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交流小結:

     、趴偨Y全文,告訴我們九寨溝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

     、剖刮恼率孜埠魬鹤詈笠痪渑c前文的一進景區,就像到了一個童話世界相照應。

      5、指導有感情背誦第五自然段。

      五、總結全文,欣賞歌曲

      九寨溝真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同學們有機會一定要親眼去看看。我國著名歌手容中爾甲看到九寨溝這么美也忍不住高歌一曲,欣賞《神奇的九寨》。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一、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本課屬于“綜合·探索”學習領域,設計本課的目的主要是通過觀察,讓學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樣的盒子,發現不同種類的盒子的不同功能,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的習慣。初步樹立設計意識,培養簡單的設計能力。

      《會變的盒子》這課,我抓住課題中的“變”字,以《中小學美術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為依據,設計一系列探究活動,通過這些綜合學習和探究實踐,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愛因斯坦曾過說:“能培養獨創性和喚起對知識愉悅的,是教師的最高本領。”探究式教學模式正是重在培養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并形成積極探索和獨立思考問題的學習能力。讓學生以興趣為前提,在輕松、自然、獨立的學習氛圍中,把教師要講授的教學內容轉化為通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由淺入深地進行實踐與創新,培養學生積極探索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寓知識、技能于興趣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并獲取學習的經驗。

      二、教材分析

      教材第21頁左上方的“小體驗”欄目,旨在讓學生通過拆解舊盒子并反折成新盒子這一過程,探究紙張從平面到立體的變化,了解紙盒各部位的作用,為制作紙盒娃娃作準備。接下來,教材通過六張圖片,分五步介紹了如何用拆、畫、剪、折、貼等方法制作紙盒娃娃。

      第22頁展示了七幅學生作品。通過欣賞分析學生作品中哪些地方巧妙應用了本課所學,幫助學生鞏固新知,啟發學生聯想還可以運用哪些以前學過的制作方法,結合小紙盒原有造型,設計出有趣的作品。這些作品可以是課本劇中的角色,可以是自己喜歡的卡通形象,還可以是筆筒,雜物盒等小擺件。

      三、學情分析

      本階段的學生對折、剪、貼、畫等基本方法并不陌生,在之前的美術課中,已經積累了一些根據圖示動手制作的經驗,對紙盒造型有一定了解,能夠根據自己的想法加工、裝飾紙盒。但是,他們對于紙盒的基本構造,以及盒子是怎樣從平面到立體的制作過程少有探究。學生對拆解紙盒抱有極大熱情,但是能否把拆開的盒子反折成新的盒子,對他們將是一個考驗。這一方法雖然有一定難度,但過程卻其樂無窮。學生可以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動手實踐能力與空間想象力。

      四、學習目標

      1、通過生動直觀的紙盒通關游戲和教師示范,經歷獨立拆解紙盒由立體變為平面的過程,由淺入深地了解盒子的基本構造。

      2、通過觀看紙盒娃娃制作過程的微課和師生合作探究制作小熊劃船的過程中,學習并復習用拆、畫、剪、折、貼的綜合方法把紙盒變成新形象。

      3、通過觀察課本上的七幅學生作品,補充學習卷和組合的綜合方法。

      五、重難點重點:

      了解、改變盒子的構造,并設計制作出有趣的新形象。

      難點:立體思維和創新思維的激活與引導。

      六、評價設計

      1、通過學生直觀的操作活動,學生盒子的展示來完成對目標1的評價。

      2、通過觀看微課和師生合作探究,在獨立思考和相互交流中歸納拆、畫、剪、折、貼的綜合方法,達成目標2。

      3、在觀察和獨立思考中,回憶之前學習的卷和組合的方法,達成目標3。

      七、教學過程

      7。1 第一學時

      7。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激趣導入 評論(0)

      1、組織教學:

      師:歡迎同學們再次和老師一同進入多姿多彩的美術課堂!

      師:今天這節課的主角就是它——盒子!(板書部分課題:盒子)

      盒子有什么稀奇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那么它們都是什么材質做成的?有什么樣的作用呢?(出示教具:盒子)

      2、觀看課件:

      師:圖片中古代和現代的盒子材質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生:分別用不同的材質制成的,有紙質、金屬、木質等

      你可別小瞧它,它可是老師的魔術道具,一秒鐘就可以變得不一樣,不信,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喊出”盒子變變變!”(將盒子反折,露出小鳥的形象。)

      神奇吧!你也想給盒子來個大變身嗎?今天就讓我們來好好研究研究這——會變的盒子。(補充完整課題:會變的盒子)

      【調動學生興趣,為進入下一環節做好精神準備!

      活動2【講授】探究實踐

      1、紙盒游戲

      師:老師今天準備了一個關于紙盒的通關小游戲,你們想不想玩。

      生:想!

      師:初級難度:數數盒子一共幾個面并標出來。

      生:展示盒子的六個面。前后左右上下六個面。

      師:中級難度:請你拿出一個紙盒,迅速把它展開變成平面的,你還能找到之前的六個面嗎?試著標一標。

      生:迅速拆開自己搜集到的一個紙盒,初步了解它的制作方法。

      師:高級難度:你能用最短的時間再把它反折成一個新盒子嗎?想想為什么要反折盒子?

      生:反折紙盒,在折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它的制作方法,并在活動中了解紙盒展開圖與盒子的關系。

      師:盒子的外部布滿了廣告,比較光滑,不易上色;而盒子內部展開的平面圖就像天然的畫紙,便于繪畫。(通過對紙盒進行“展開→還原”的活動,初步了解簡單的設計與制作盒子的基本方法。)

      2、提出質疑

      師:除了紅色部分的六個面外,白色部分起到什么作用?(出示課件:紙盒平面圖)

      生:連接、加固。

      活動3【活動】鞏固新知

      1、師生合作

      師:老師也想仿照著做一個小熊劃船的紙盒形象,可是看起來很單調。你能想辦法讓它看起來更加飽滿艷麗嗎?

      生:因為老師只用到了紙盒的兩個面。加船帆、號角、海浪。

      師:講解剪的方法。留一個面上的圖案不要剪,其他面上的圖案沿著輪廓線剪開,不要剪掉。

      剪、折、貼好盒子。小熊終于揚帆起航啦!

      同學們還有哪些創意?還能用哪些制作方法?(觀看課件)

      生:卷、組合。(板書:卷、組合)

      相同紙盒橫著設計、豎著設計產生不同的效果。

      2、欣賞學習

      欣賞課件:優秀作品。

      【通過小組研究、實踐,發現更多方法及問題。相互啟發構思,為進一步的實踐活動做好準備。】

      活動4【作業】實踐創新

      1、明確作業要求

      師:相信同學們已經迫不及待、躍躍欲試了!那就發揮你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吧!

      師:看作業要求。

      運用不同紙盒進行大膽組合與創作,可以合作或獨立操作的形式進行藝術實踐活動。

      師:組織并參與學生的藝術實踐活動。

      【訓練學生合作能力,通過巧妙利用紙盒的形狀和顏色進行組合制作,培養學生的想象與創造能力!

      2、評價展示

      師:以小組為單位分組制作,將變身后的紙盒拍照上傳至微信群。

      師:展示各小組學生作品,組織學生在微信群和課堂上分別進行文字點贊評價和口頭評價。

      生:學生互評,點贊加笑臉。

      【鼓勵學生勇于自我展示并大膽對藝術作品進行評述。】

      師:到底哪個同學的作品才是最受同學們喜愛的作品呢?評選截止至今晚,請同學們課下繼續評價和點贊。

      生:學生談收獲。學生課下繼續評價。

      【通過微信網頁版將學生的作品進行拍照展示與評價,實現家;拥囊粋平臺!

      3、總結

      師:經過我們的巧手、巧心,即將被拋棄的盒子變成了精美的工藝品。生活中有許多廢舊作品,我們要善于利用變廢為寶,美化身邊環境,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兩首古詩。

      2、學會本課的3個生字,理解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古詩語言與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誦讀,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意境,熟讀成誦。

      2、結合古詩簡潔的語言想象豐富的畫面,先說再寫。

      教學難點:

      1、誦讀古詩,體會作者從聽覺、觸覺、視覺等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作者邊觀察邊想像以及動用各種感官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

      2、透過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教學準備:

      1、師生查找有關詩人、詩作的相關資料。

      2、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調動積累,揭示課題

      1、啟發學生回憶背誦過的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

      2、引出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江南的春天。 全詩描寫了江南春天的綺麗景色。

      3、介紹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陜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歲中進土曾做過幕僚,很不得志。他關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間為人民做

      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

      二、自學古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

      要求:(1)讀準字音,注意節奏。

     。2)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借助工具書,自己理解詩意。

      3、小組合作學習,弄懂詩意。

      4、檢查學習效果

     。1)指名朗讀,集體正音。然后齊讀全詩,注意停頓。

     。2)解釋詞語:

      “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樓臺”、“四百八十寺”

     。3)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 (大致即可)

      三、反復誦讀,體會意境

     。ㄒ唬┣皟尚小獙懡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邊讀邊思考:《江南春》寫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點?(到處是黃鶯宛轉啼鳴,到處是綠葉紅花相互映襯。依山臨水的城鄉,迎風招展的酒旗。)

      2、詩的前兩句抓住了黃鶯、紅花、綠葉、水鄉、山城、酒旗、春風等七種景物來描寫,共同構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畫面。

      3、看圖、配樂輔助,指導學生讀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話描述感受到的內容。

      (二)后兩行——懷古

      1、提問:詩歌的后兩句還是描寫江南春天的嗎?

      2、學生默讀后兩句詩,體會一下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集體討論(抒發了作者憂國憂民之情)

      4、教師小結:南朝統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圖依靠神靈的庇護,永保江山穩固。可是時移世易,當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樓臺意境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之中了呢?

      5、帶著理解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學會策劃有意義的秋游活動。

     。病 培養學生組織語言能力,能清晰流暢地表明自己的觀點。

      3、 學會從多種方案中篩選,保留最佳方案。

      過程與方法

      通過合作探究,學習設計最佳方案。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理性、周全地考慮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主人公的意識。

      重點難點

      秋游活動如何策劃,才能既玩得開心,又節省開支。怎么樣的方案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

      突破方法:查找資料,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學生事先設計一分秋游方案。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創設情境,誘發學生的欲望。

      課件出示一組秋天景色的美圖,問問同學們,你們知道圖上畫的是什么季節的景色嗎?

      同學們度過了一個炎炎的暑假,夏天已經從我們身過悄然而過,我們走進了涼爽的夏天,迎來了豐收的季節。想親自去看一看‘摸一摸嗎?盡情感受一下秋天吧?

      二、自主策劃,明確交際的方向

      同學們,秋天就在我們身邊,現在就讓我們出發秋游吧!

      1、 你們想到哪里去,用什么方案尋找秋天?

     。、 那你又想用什么方法留住你找到的秋天。

      三、自主探究,設計方案。

      分小組設計自己的秋游方案。

      四、匯報各自的設計方案,評選最佳方案。

     。、各人準備好自己的秋游方案。

      2、在小組里交流。

      3、各小組推薦一份在班上交流。

     。础⒏鶕澥《,快樂指數評出最佳方案。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范文10篇】相關文章: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10篇02-16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8篇02-01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六篇01-30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6篇01-28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10篇01-27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八篇01-22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錦四篇02-12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八篇02-11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10篇02-05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錦5篇02-0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久久免费人成看片中文 | 尤物在线精品国产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不卡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 日韩欧洲旡码专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