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課教學設計

    時間:2021-05-18 13:20:4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課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課教學設計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課教學設計范文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課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親親格日勒》是一則令人感動、引人深思的童話故事,這個令人動容的童話故事寫了在草原上,有個牧童名叫格桑,他放羊時,經常看見有一匹金紅色的小馬在奔跑,他非常喜歡那匹馬,每天都去看它。有一天,格桑跟著小紅馬來到一片森林,正巧,有兩個獵人來了,他們把這匹小紅馬綁在樹上,最終,格桑用八只肥羊換回了那匹馬。格桑給馬取了個名字,叫“格日勒”。回到家后,格桑和格日勒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不久,格桑的爸爸生病了,只有雪山上的雪蓮才有救。于是,格桑和小馬一起去了雪山。在拿到雪蓮后,發生了雪崩,格日勒把格桑推到了五米外的地方,自己卻埋在了雪中……告訴我們人和人也是有真誠的友誼,友誼可以使人的心靈得到安慰,友誼可以使生活更加幸福。友誼是相互的,你給別人友誼,別人同樣可以把友誼給你。

      【學情分析】

      對于今天衣食無憂、缺少愛心的孩子們來說,缺少人生的歷練,使他們的性格產生了這樣那樣的缺陷。面對這樣一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他們更多的表現出的是對他人的漠視。而《親親格日勒》為他們搭建起的精神殿堂,能真正喚醒他們心底的對動物的關愛,對他人的關愛,使他們的心變得柔軟起來,讓他們真正學會感動。

      學生對文學作品有一定的鑒賞能力,但還不夠系統。本次教學設計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掌握寫人和動物之間故事類作品的寫作特點。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看錄像,談感受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有關于動物生活的錄像,你們想不想看?不過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看完之后要談談自己的感受。

      (學生看錄像,自由談感受)

      學生自由暢所欲言,交流閱讀收獲。激起對動物、對自然的熱愛。

      (1)汲取知識

      過渡:看來大家都很喜歡動物,許多人也和你們一樣喜歡動物,還寫下了不少生動的文章,這段時間我們已將讀了不少。美國著名物理學家富蘭克林說過這樣一句話:“讀書使人充實,交流使人清醒。”下面就讓我們交流一下讀書的收獲吧。

      老師:誰來談一談,通過讀書,你獲得了哪些動物的知識?

      學生暢所欲言,談收獲。(可以談到動物的生活習性、形態特點、性格特點、跟動物有關的成語、故事等,并進行適當的鼓勵)

      老師:看來,讀書的確可以充實我們的大腦,豐富我們的知識。

      (2)采集精華

      過渡:蜜蜂采集花粉,百花才能爭奇斗艷,我們讀書也要像蜜蜂,邊讀邊采集,才能提高我們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下面我們也來一起采集書中的精華吧。

      (不熟悉的生字、好詞好句、不理解的地方)交流討論。

      (3)感悟真情

      老師:相信你們在讀書的過程中都有所感悟吧,談一談吧。

      (指一兩名學生談談自己從動物身上得到的感悟,體會文章的情感,這樣會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人與動物之間也是有真情的)

      (4)心靈碰撞

      過渡:動物的真情打動了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所以說,動物也有感情,也會快樂,也會痛苦,也懂得感恩,懂得愛,此時此刻,你一定也有很多話想說,那就讓我們談一談吧。

      (自由交流)

      老師:是啊,動物原本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但是,有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又對動物做過什么?大家請看一些圖片。(傷害動物的圖片)

      老師:看來這些圖片,你想說什么?自由交流。

      (你們都是善良的孩子,都懂得關愛動物)

      2、延伸拓展

      那就請你們利用課余時間繼續搜集有關動物的文章,或者寫一寫身邊的小動物的故事。

      老師: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用真心關愛動

      【板書設計】

      珍愛動物 抓題目

      抓關鍵(字詞、語句、主要內容)

      課內得法、課外活用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課教學設計2

      一、導入新課:

      1、小朋友,你們見過螞蟻嗎?

      2、今天,老師就要給小朋友講一個和螞蟻有關的故事。(貼螞蟻圖)

      3、板書課題:16、螞蟻和蟈蟈

      4、指名讀課題,要求讀準字音:第二個"蟈"為輕聲。

      5、讀了課題,我們知道了,原來,這個故事里不止有可愛的小螞蟻,還有蟈蟈。(貼蟈蟈圖)

      螞蟻和蟈蟈之間到底發生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請小朋友打開書自身借助拼音把課文讀一讀。

      二、初讀課文:

      1、同學自讀課文,并標出自然段。

      聽清楚老師的要求:把字音讀準;詞要連讀;把句子讀通順。

      2、檢查:

      (1)指讀生字詞和難讀詞句:

      糧食 納涼 裝滿 洞里 神氣

      躺在 躲到 自由自在

      (2)指讀難讀句子:

      螞蟻躺在裝滿糧食的洞里過冬了。

      (3)分自然段朗讀。

      這個故事真有趣,我們來繼續學習這篇課文。

      三、細讀課文:

      (一)第一自然段:

      1、看圖:

      (1)這是什么季節?(夏天)你怎么知道這是夏天?

      板書:夏天

      (2)太陽怎么樣?(太陽火辣辣的)

      (3)夏天,天氣這么熱,太陽火辣辣的,小螞蟻在干什么?(勞動)

      這么熱的天,小螞蟻在忙什么呢?我們來看看書上是怎么寫的。

      2、男同學讀第一自然段。

      3、提問:

      (1)這些小螞蟻在忙什么呀?(搬糧食)

      板書:搬糧食

      (2)你讀了這一自然段之后,你覺得小螞蟻怎么樣?(愛勞動,不怕吃苦)

      (3)你從課文中哪些詞看出來的?(背、拉、滿頭大汗)理解:滿頭大汗

      4、指導朗讀:

      (1)夏天,太陽火辣辣的,天氣真熱。這群勤勞的小螞蟻還這么愛勞動,在搬糧食,個個干得滿頭大汗。小朋友,你們喜不喜歡這些小螞蟻嗎?那么,小朋友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這一自然段?(喜愛的語氣)

      (2)下面,先聽聽老師是怎么讀的,注意老師在讀的時候突出了哪些詞,來表達對小螞蟻的喜愛。

      (3)同學練讀。

      (4)齊讀。

      火辣辣的太陽下,小螞蟻在搬糧食,我們再來看看這時候蟈蟈們又在干什么呢?

      (二)第二自然段:

      1、女同學讀第二自然段。

      2、提問:

      (1)幾只蟈蟈看到螞蟻在火辣辣的太陽下面搬糧食,都笑螞蟻是傻瓜。

      (2)蟈蟈為什么笑螞蟻是傻瓜?(因為,它們覺得,螞蟻大熱天里還在干活,不知道享受,真是太笨了。)

      蟈蟈笑螞蟻是傻瓜,不知道享受,那蟈蟈是怎么享受的,我們來看看圖。

      3、看圖

      (1)描述圖。("他們躲到大樹下納涼,有的唱歌,有的睡覺,個個自由自在。")

      板書:樹下納涼

      (2)什么叫做"自由自在"?

      4、指導朗讀:

      (1)小螞蟻在努力干活,可是,蟈蟈卻訕笑他們,自身還躲到大樹下納涼,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們讀的時候就要讀出蟈蟈這種自以為是的.語氣。老師提醒大家要注意突出"有的……有的……"、"滿頭大汗"這幾個詞。

      (2)同學練讀。

      (3)指名讀。

      轉眼,夏天過去了,寒冷的冬天來到了。小螞蟻是不是真的是傻瓜呢?

      板書:冬天

      (三)第三自然段:

      1、看圖:

      (2)螞蟻在做什么?(吃東西,烤火)

      (3)蟈蟈又怎么樣了呢?(冷得發抖,很餓,還有的哭了)

      我們來看看書上是怎么說的。

      2、輕聲讀第三自然段。

      3、提問:

      (1)誰來告訴老師,這時候,螞蟻怎么樣?(躺在裝滿糧食的洞里)

      板書:洞中過冬

      (2)那么,小螞蟻為什么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裝滿糧食的洞里過冬呢?(因為,螞蟻夏天準備了糧食)

      (3)那蟈蟈呢?(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

      板書:又冷又餓

      (4)蟈蟈為什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夏天它們沒有準備糧食)

      (5)假如你是蟈蟈,你這時候會怎么想?

      蟈蟈很后悔夏天沒有準備糧食,那我們讀這一自然段的時候應該怎么讀呢?

      4、指導朗讀:

      (1)小朋友自身來試一試。

      (2)齊讀。(指導突出詞句)

      (四)總結:

      螞蟻和蟈蟈的故事說完了,小朋友你們喜歡誰?為什么呢?

      四、教同學字:(冷、歌、汗)

      1、指讀生字。

      2、組詞。

      3、你怎么記這個字形?

      4、書空。

      5、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范寫。

      7、描紅。

      8、《習字冊》。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課教學設計3

      內容:

      復習分段

      教學目的要求

      復習常用的復習方法,能運用方法進行分段

      教學過程

      一、回憶分段方法

      1、導入:要學懂一篇文章,理清文章的脈絡,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2、小組討論

      首先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學了哪幾種分段的方法?哪幾篇文章特別典型?它們是這樣分段的?每個小組討論兩種,小學語文總復習閱讀復習教案。

      板書:方法例文

      3、交流

      討論好的請每個小組選派一名代表來交流一下,看看哪個小組學得最好。

      (根據學生交流板書)

      如:借助過渡段來劃分《偉大的友誼》

      按事情發展順序分《落花生》

      按總分總結構分《萬里長城》

      按地點轉換分《秦始皇兵馬俑》

      小節歸并法《我盼春天的薺菜》

      2、請你選擇一種方法,想想一般什么樣的文章用這種方法分段。

      小結:不同的文章,我們可以根據它的特點,選擇相應的方法進行分段。

      二、練習應用

      (一)我們平時用得最多的是什么方法?(按事情發展順序分段)

      1、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文章,我們通常按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來分成幾部分。請你先通讀《第一次洗球鞋》,再找出哪幾個自然段是寫事情的起因的?

      2、找出洗球鞋的經過。

      3、按事情的發展順序給《第一次洗球鞋》劃分段落。校對。

      說明:有的文章事情經過部分有明顯的幾個步驟,還可以分成幾段。

      (二)按總分總的文章結構分

      1、讀《海南島》,你認為這篇文章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劃分段落。

      2、交流 小結:總分總結構的文章,并不一定三部分都有,有時是先分后總,有時是先總后分。

      (三)小節歸并法

      這兩篇文章有明顯的特點,我們能一下子劃分段落。有的文章我們一下子找不出明顯的特點,該怎么來分段呢?

      1、分節讀《買冷飲》,概括出每一個自然段的意思。

      2、哪幾個自然段說的是同一個意思?

      小結:這樣的文章我們可以用小節歸并法

      (四)綜合練習

      1、閱讀《星期天的苦惱》、《楊柳》,想一想這兩篇文章用什么方法來劃分段落,并完成。

      2、交流

      3、強調:像《楊柳》這樣的文章,可以有不同的分段方法,只要你有充分的理由,有充足的依據都是可以的。

      三、總結作業

      分段的方法有許多,我們在課堂上練習的只是其中的幾種典型。希望大家在平時的練習中能靈活地運用這幾種方法。課后完成習題。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課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課文輔導教學設計范文01-28

    小學語文課文《搭石》教學設計范文12-21

    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設計五篇12-27

    外研英語的知識難點教學設計范文12-27

    最新小學語文課堂引導教學設計02-22

    陶罐和鐵罐語文課件教學設計范文10-28

    語文課件《人生》教學設計02-22

    語文課件《jqx》教學設計02-17

    小學語文課后教學反思12-28

    語文課件《觸摸春天》教學設計02-1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系列 | 日韩国产精品天天更新 | 亚洲AV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色狠狠久久AV丁香 | 日韩理论中文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a毛无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