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上教學設計

    時間:2021-03-31 18:29:1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松花江上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松花江上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松花江上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

      松花江上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

      2、體會當時日本侵略者給中國人民造成的苦難和抗日軍民高昂的斗志。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背誦課文內容。

      4、學會并掌握文中的生字。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歌詞中發(fā)生事件的時代背景。

      2、理解歌詞內容。

      教學過程:

      1、讀書指導。由于本首歌詞,與學生生活經驗距離遠。所以教學時先要將歌詞所涉及到的時代背景將清楚。讓學生先了解“九一八”事變發(fā)生后日本侵略軍如何踐踏中國大地,使人民流離失所的情況,在體會歌詞中所表達的情感。

      首先要引導學生回顧歷史。課上匯報搜集來的有關“九一八”事變的材料。了解當時的中國人民遭受到的苦難。可指名介紹,也可展示材料。

      然后讓學生熟讀課文。讓學生先將歌詞讀通讀順,在指名讀、齊讀等多種形式進行。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歌詞的內容。讓學生說說讀后體會到了什么,作者是如何將這種情感表達出來的。(作者通過三部分進行表達的,先敘述家鄉(xiāng)是如何美好,在說苦難的來臨。最后是人民盼望早日回到家鄉(xiāng)。)

      2、積累內化。朗讀并背誦這首歌詞。

      3、寫字指導:“衰”字不要丟掉中間的橫。

      4、作業(yè):這首歌中的“我”指的是什么人,他的心情怎么樣?歌中唱的事情發(fā)生在什么時候?

      松花江上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

      2、體會當時日本侵略者給中國人民造成的苦難和抗日軍民高昂的斗志。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

      3、感受東北人民無家可歸、流亡關內的痛苦,教育學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4、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內容。

      5、學會并掌握文中的生字。

      教學重點:

      1、了解歌詞中發(fā)生事件的時代背景。

      2、理解歌詞內容,感受東北人民無家可歸、流亡關內的痛苦,教育學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教學準備:

      所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1931年,在我中華大地上發(fā)生了震驚中外的大事。你知道是什么事嗎?(九一八事變)

      誰能簡單介紹一下九一八事變?(學生介紹九一八事變)

      我們再來一起看看一部紀錄片。(播放紀錄片《多事之秋》的片段。)

      日本侵略的鐵蹄隨意踐踏我國領土,國民黨政府提出不抵抗政策。實在可氣可恨!(教師握緊拳頭,氣憤至極。)

      在日本鐵蹄的踐踏下,東三省很快淪陷。中國東北三省的勞苦大眾攜老帶子,被迫離開自己的家鄉(xiāng)流亡關內。東北是他們的家鄉(xiāng),可此刻,他們有家不能歸,有仇不能報,從心頭都郁結著悲苦怨憤。這種情緒要傾吐,要爆發(fā)。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愛國志士勇敢的站出來,號召、組織大家要拿起武器和敵人進行堅強的戰(zhàn)斗,把日本侵略者打回老家去。張寒暉也拿起了特殊的武器——筆,譜寫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獨唱曲。這首歌曲以含著熱淚的哭泣似的音調,唱出了悲憤交加的聲音。他把自己的這首歌教給學生、群眾演唱,然后,他帶領群眾到城墻上,街頭中去演唱,悲怨壯烈的歌聲深深打動了每一位中華兒女,這首歌并迅速傳遍全國,引起強烈的轟動。

      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聽一聽這首歌吧。(放歌曲《松花江上》并配有相關畫面,其中有勞苦大眾扶老攜幼逃亡、日本侵略者無情侵略的鏡頭。)(學生聽得認真,比較好地了解了這首歌詞的寫作背景。)

      聽完這首歌曲,你心情怎樣?歌中唱的事情發(fā)生在什么時候?

      這首歌曲的名字就是——松花江上

      這節(jié)課,我們就共同來學習這首歌的歌詞。

      板書課題,全體齊讀。

      二、初讀感知。

      1、自讀歌詞,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檢查自讀情況。

      (1)檢查詞語朗讀情況。

      出示詞語:

      煤礦、高粱、衰老、同胞、悲慘、拋棄、寶藏

      利用形聲字知識指導辨析生字“梁”和“粱”。

      理解:同胞

      (2)查課文朗讀情況。(同學桌互相讀)

      (3)指讀歌詞。誰愿意讀課文,其他同學考慮:“我”指的是什么人,他的心情怎么樣?

      三、重點理解

      這首歌詞從內容和感情脈絡上看,可分為三個層次:懷念家鄉(xiāng)、痛哭流亡、渴望回家。

      同學們看看那幾行寫的是第一層次?那幾行寫的是第二層次呢?第三層次又是那幾行?學生分層次。

      我們先來學習第一層次。

      1、指一名女同學讀第一部分。

      (1)這一層次主要寫什么了?(家鄉(xiāng)的美麗富饒。)

      (2)可以用什么詞語來形容我的家鄉(xiāng)?(估計學生會說出“美麗富饒”“物產豐富”等)

      師介紹:東北是個好地方。那里有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等自然林區(qū),還有撫順煤礦、大慶油田等自然資源,肥沃的黑土地是我國糧食的主要產區(qū)。是勤勞而善良的東北人民祖祖輩輩的艱苦奮斗,才創(chuàng)造了美麗的東北。

      再找一名男生讀這幾行,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對親人的思念)。

      再找一名學生帶著這樣的感情讀這部分。

      (3)“同胞”本義是什么?這里指什么?引導學生體會千千萬萬流亡在外的人民對自己家鄉(xiāng)父老、對所有中國人民命運的擔憂。)

      可現(xiàn)在,東北勞苦大眾卻被日本侵略者無情的逼離自己的家鄉(xiāng)。所以對家鄉(xiāng)的.感情應該是懷念的、留戀的。

      過渡:生活在這快黑土地上的東北人民應該是幸福的,但是,他們卻無法和親人在一起安居樂業(yè),因為——

      2、1931年9月18日,這是個黑色的日子。是每個東北人,每個中國人都難以忘懷的日子。

      默讀7—14行。你知道什么?

      (1)抓住“拋棄”體會(拋棄本意是什么?東北人民真的不想要這些寶藏了嗎?是不能要,因為他們自身難保啊!這“拋棄”兩字透著多少無奈!多少辛酸!)

      (2)成千上萬的東北人民背井離鄉(xiāng),來到遙遠的中原地區(qū),開始了漫長的——

      板書;流浪!流浪!流浪!

      從這三個“流浪”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重復使用三個“流浪”有什么作用?(強調了流浪的苦難,表達了對國民黨政府的控訴,對日本侵略者的強烈控訴。)

      教師介紹:像這樣重復使用一個詞、一個句子兩次或多次的寫法,是一種修此方法,叫反復。

      同學們還能在第一部分找到這樣的修辭嗎,有什么作用?(學生分析)

      流浪的隊伍中,有(),有(),有(),還有()。

      小結:他們有家不能回,有仇不能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日本軍在他們的土地上橫行霸道,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的家變成一片廢墟……

      (3)再讀這幾行。指導三個流浪的讀法:第一、二個逐漸加重語氣,讀出流浪的苦,第三個慢而輕,讀出無奈和蒼涼。

      流浪!流浪!流浪!

      教師范讀,學生有感情練讀,再指名學生朗讀。

      過度:這流浪的日子何時才能結束?何時才能結束?一年又一年,他們就這樣遙望著北方的天空,等待著,等待著,……

      3、分組讀最后幾行

      這幾句體現(xiàn)了作者什么想法?修辭方面有什么發(fā)現(xiàn)?(“爹娘啊”反復、“哪年哪月”重復)有什么作用?

      這是對遠方親人的呼喚,這是對國民黨政府的控訴。它激勵國人拿起武器,勇敢走上戰(zhàn)場,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不怕流血犧牲。

      再分組讀第三部分。

      四、再讀全文,體會感情。

      找三名同學配合讀全文。

      五、總結全文。

      在當時,作者寫這首歌,他想告訴大家什么?(喚起大家勇敢戰(zhàn)斗的意識。)

      我們現(xiàn)在處于和平年代,編者把這首歌詞選入課文,他想讓我們知道什么?(告訴我們勿忘國恥,從現(xiàn)在開始努力學習,學好本領,將來才能是我們的國家更加富強昌盛。)

      現(xiàn)在讓我們再一次回味這首曾被譽為“流亡三部曲”之一,風靡中華大地的抗戰(zhàn)歌曲《松花江上》。在歌聲中時刻提醒自己: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松花江上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

      (2)體會當時日本侵略者給中國人民造成的苦難和抗日軍民高昂的斗志。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背誦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了解歌詞中發(fā)生事件的時代背景。

      教學難點:

      理解歌詞內容。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播放《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的歌曲,并播放東北遭受日本人侵略時的圖片,人們殘遭迫害、背井離鄉(xiāng)的圖片,播放給學生看。(伴著歌聲)

      當你聽到這凄涼痛苦的歌聲,看到這些遭受痛苦的同胞,此時此刻你想說點什么呢?

      二、整體感知:

      現(xiàn)在我們來讀讀這首歌詞,看看讀后你又有什么感受?

      1、讀了這首詩,你憤怒不憤怒?痛心不痛心?同情不同情?牽掛不牽掛?憤怒的是什么?痛心的是什么?同情的又是什么?牽掛的是什么?

      2、好,同學們,就請你們帶著你所感受到的情感,再來讀一讀這首歌詞。

      三、深入體會:

      1、出示: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礦,

      還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這里的“我”指誰?讀了這一部分歌詞你有什么感受?誰來讀一讀?

      在這一部分里,有兩處重復的內容(課件畫線),它的作用就是強調了作者懷戀家鄉(xiāng)的情感。

      那么,作者歌詞中所寫的事情,發(fā)生在什么時候呢?其實準確的說,應該是在九一八事變之后。

      2、出示: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脫離了我的家鄉(xiāng),

      拋棄那無盡的寶藏。

      流浪!

      流浪!

      整日價在關內,

      流浪!

      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九一八事變”?為何要脫離家鄉(xiāng)?為何要拋棄寶藏?上一部分中用到了反復,這一部分有嗎?在哪里?“九一八”為什么反復出現(xiàn)兩次呢?還有嗎?(“流浪”反復三次)表現(xiàn)出了流浪的時間長、無休止,又說出了人民的無奈和內心的痛苦。

      好,下面請同桌間接讀,要把你心中的體會讀出來。

      3、出示:

      哪年哪月,

      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xiāng)?

      哪年哪月,

      才能夠收回我那無盡的寶藏。

      爹娘啊,

      爹娘啊,

      什么時候,才能夠歡聚一堂。

      這部分中,“哪年哪月”的反復有什么作用?兩次反復“爹娘啊”充分的表達了什么感情?

      流離在外的人們最渴望的是什么呢?他們的愿望怎樣才能實現(xiàn)呢?如果你是當時的一個青年,你會怎樣做?是啊,好多英雄志士都投入到了抗日的行列。通過八年的抗戰(zhàn),咱們中國最后終于勝利啦!

      好,同學們,我想通過進一步的學習,對這首歌詞,你一定有了更深的體會,下面就請你把這種體會讀出來吧。(有時間的話,先自由讀,再齊讀)

      4、在引導學生放著配音讀全詩。

      5、在咱們這個和平年代里,你認為怎樣做才算是愛國呢?(機動)

      四、結束,掀起高潮。

      教師:好,同學們都談出了自己的看法,老師這里有十六個字送給你們: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chuàng)未來。

    【松花江上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相關文章:

    王安石《江上》賞析09-15

    古詩江上王安石11-29

    教學設計范文03-03

    精選《觀潮》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1-15

    《綜合學習一》教學設計范文【精選】03-25

    課文翠鳥的教學設計范文【精選】03-24

    《我為你驕傲》的教學設計范文【精選】03-25

    《鄉(xiāng)愁》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12-03

    王安石絕句《江上》賞析11-09

    《離騷》教學設計范文12-2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欧美亚欧在线视频 | 久久99情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 伊人久久亚洲国产嫩草影院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 | 亚洲乱码专区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天综合网缴情五月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