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聚會》上冊教學設計

    時間:2025-01-13 15:24:55 玉華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動物聚會》上冊教學設計(通用12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動物聚會》上冊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動物聚會》上冊教學設計(通用12篇)

      《動物聚會》上冊教學設計 1

      動物聚會

      教學內容:P 8-9

      教學目的:

      使學生感到生動有趣,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

      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

      教學重難點:學生能夠列出乘法算式,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

      教具:情景圖

      教學過程:

      一、說一說

      1、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教師創設寬松的教學環境,組織看圖提問的四人小組活動。讓學生自己列出算式。有學生提出的是加法問題,有學生提出的是比多少的問題,然后引導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乘除法問題的解決。

      2、一共有幾只小鳥?

      引導學生集中討論這一問題。讓學生說出幾個幾后,列出乘法算式。

      二、連一連。

      學生獨立完成,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3個6和6個三表示的意義是不同的,但都可以寫成3×6或6×3。

      布置作業: P 9 1 。

      板書設計:

      動物聚會

      一共有幾只小鳥? 一共有幾個小松果? 一共有幾個蘿卜? 情景圖

      3個3 6個3 3個4

      3 × 3= 9(只) 6 × 3 = 18(個) 3 ×4 = 12 (個)

      一共有幾個桃子?

      3個6

      3 × 6 = 18(個)

      一、鞏固練習。

      1、說一說。

      讓同學之間說一說,2×3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示的意義是不同的。

      2、第一題。

      先讓學生觀察圖,說一說圖意,再列出算式。可以讓學生說說為什么這樣寫。

      3、第二題。

      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實物或學具擺一擺,并與同伴說一說。

      4、第三題。

      讓學生自主探索,尋找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

      布置作業: P 9 實踐活動。

      板書設計:

      練習

      2、擺一擺,說一說

      3個2 4×3 2×5

      3×2 2個3

      4×6 5×4

      《動物聚會》上冊教學設計 2

      【教材內容及分析】

      本節教材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的第4節課(第8頁至第9頁),結合“動物聚會”的童話情境,發展學生提出并解決生活中乘法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會應用乘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地處城鄉結合部,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孩子的學習習慣不是很好,尤其使用實驗教材后學生感覺很難把生活中的信息帶進課堂中來,所以我努力設計和學生生活貼近的題材,幫助學生學習。

      【教學目標】

      1.結合“動物聚會”的具體情境,培養數學問題的意識與應用數學的意識。

      2.會應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在解決乘法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培養數學問題的意識與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在茂密的森林里住著許多小動物,它們每天在一起快快樂樂地學習、做游戲。國慶節這天,小動物們帶來許多好吃的準備開聯歡會,同時它們還想用數學知識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小朋友們愿意參加嗎?(多媒體演示課本第8頁插圖。)

      【反思根據兒童的特點,從童話世界引入,創設了問題情境,“大家想和它們一起學數學嗎”這一情境驅動孩子們饒有興趣地投入到新課學習中來。】

      (二)感知情境,自主探究

      1.投影顯示插圖,學生看圖后,試著提問題。

      師:圖上有幾只小鳥前來參加聚會?

      生:圖上有9只小鳥。

      師:你是怎樣計算的?

      生:我是用加法計算的,3+3+3=9(只)。

      生:我是用乘法計算的,3×3=9(只)。

      師:你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生:每根樹枝上有3只小鳥,有3根樹枝,求一共有幾只小鳥,也就是求3個3只是多少,所以可以用乘法計算。

      2.生:老師,我有一個問題,猴子一共端來多少個桃子?

      師:這位同學真細心,誰來解決這個問題?

      生:我會用加法計算,6+6+6=18(個)。

      生:我的方法與他不同,我用乘法計算,6×3=18(個)。

      生:(迫不急待地)我還能提出兩個問題,圖上一共有多少個胡蘿卜?一共有多少個松果?

      生:一共有12個胡蘿卜,15個松果。

      師:小朋友們真愛動腦筋,看了一幅圖發現了這么多的數學問題,還想辦法解決了,真不簡單,誰能說說乘法和加法的關系是什么?

      生: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

      師:說得真對。

      【反思:引導學生觀看豐富有趣的畫面,使學生經歷觀察、判斷、分析、思考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處于積極思維狀態,這樣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是深刻的,有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

      (三)嘗試練習,反饋矯正

      1.連一連,說一說。

      老師這里有一道連線題,想考考你們,看今天誰表現得最棒。(出示課本第8頁的“連一連”題。)

      學生很快就獨立做完了。(集體反饋)

      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2.看一看,說一說。

      課本第9頁,看圖說一說,結合不同的情境,解釋同一個算式2×3的意義。

      生:每只刺猬身上背著3個蘋果,2只刺猬一共背回多少個蘋果?

      生:一副手套有2只手套,3副手套共有幾只手套?

      (學生個個爭著說,對幾幅圖比較感興趣。)

      3.擺一擺,說一說。

      教師先出示乘法算式3×2,讓學生說一說它表示幾個幾。

      生:3×2表示2個3。

      生:3×2表示3個2。

      師:說得真不錯,誰能用圓片擺出2個3或3個2。

      (生:○○○○○○)

      (生:○○○○○○)

      師:4人小組合作,擺出你喜歡的圖形,分別表示4×3,2×5,4×6,5×4,并與同伴說一說。

      教師參與到各組的活動中,看看學生擺得對不對,有困難的同學則給予幫助,使他們通過操作真正理解乘法的意義。

      4.想一想,說一說。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好吃的,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學生想)不過老師有個要求,看到后要幫老師算一算它們各有多少個,并說出你是怎樣算的。

      (邊說邊出示課本第9頁第3題的'插圖。)

      生:圖中有16個胡蘿卜,因為4+4+4+4=16或4×4=16(個)。

      生:你買了12根香蕉,因為5+7=12(個)。

      師:你是用加法算的,能用乘法計算嗎?

      生:不能,因為一把香蕉是5根,另一把是7根,加數不同,不能用乘法計算。

      師:(很高興地表揚這位同學)你真行!

      (四)實踐應用

      師:大家找一

      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

      生:每人有2只手,3個人有幾只手?

      生:每組有6個同學,4組有多少個同學?

      生:一張桌子4條腿,8張桌子有多少條腿?

      生:一只貓有4條腿,5只貓有多少條腿?

      生:媽媽買了3公斤香蕉,每公斤3元錢,共花去多少元?

      生:我去文具店買了8本筆記本,每本2元,一共需要幾元?

      師:同學們真聰明,老師都沒有想到我們身邊竟有這么多的數學問題,都是你們這些好奇的孩子發現的,希望你們以后天天給老師出這樣的題,讓老師變得和你們一樣聰明。

      【反思開放性問題,給了學生一個想像和發展的空間,不同的說法,體現了學生不同的創造才能,體現了人人都能學數學,不同的人能學習不同的數學的思想,通過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體會到學數學的樂趣及數學的價值。】

      【教學反思】

      1.學習內容的選擇上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水平出發,選擇一些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場景作為素材,有意識地讓學生將現實問題數學化,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深深地體驗到學好數學的應用價值,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課堂上讓學生自己動腦去想,動手去做,動口去說,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到答案。學生還通過擺一擺、畫一畫等動手活動積累直接經驗,并在操作中思考,在動手中創新,在活動中體驗獲得知識的喜悅。

      《動物聚會》上冊教學設計 3

      活動由來:

      幼兒喜歡動物,愛模仿更是小班幼兒的突出特點,他們喜歡模仿動物的叫聲,模仿動物的動作,在與幼兒日常生活的接觸中,發現幼兒缺乏運用禮貌用語的表達習慣,因此,我從幼兒的興趣出發,通過幼兒在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和動作的過程中,了解動物的飲食特征,進而學習禮貌用語,讓幼兒獲得禮貌用語和情感上的熏陶,進而啟發幼兒養成禮貌用語的習慣。因此,我特意設計了“動物聚會”的語言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學會用簡單的禮貌用語請別人吃東西,初步養成禮貌用語的習慣。

      2、知道動物的叫聲,能聽音說出動物的名稱,能根據動物名稱發出相應叫聲。

      3、知道動物的飲食特征,能說出不同動物愛吃的食物名稱。

      活動重難點

      用完整的禮貌用語邀請別人吃東西。

      活動準備:

      1、小黃狗頭飾,小魚、青草、大米、蟲子、骨頭圖片。

      2、小手變變變的音樂,1臺錄音機,愉快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1、老師播放“小手變變變”的音樂,引導幼兒玩手指游戲。

      附兒歌:小手變變變

      小手變變變,變成一把大鐵錘,錘呀錘呀錘;

      小手變變變,變成一把小剪刀,剪呀剪呀剪;

      小手變變變,變成一只小蝸牛,爬呀爬呀爬。

      2、老師:小蝸牛爬呀爬,爬了一天又一天,爬到了草地上。

      二、學習新課

      1、老師引導幼兒聽聲說出動物的名稱。

      老師:春天來了,草地上的花兒開了,有紅的花、黃的花、白的花,還有綠的草,真是美極了。

      助教戴上小黃狗的.頭飾,在教室的角落里藏起來,發出“汪汪汪”的叫聲,老師說:咦,是誰在叫呀?

      老師模仿小花貓朝幼兒走去,問:看看誰來了?(小花貓來了)

      老師模仿小公雞找食物,邊走邊發出嘰嘰嘰的叫聲,問:是誰在叫呀?

      老師模仿小鴨子走路,邊走邊嘎嘎嘎的叫,問:誰又來了?

      老師雙手握拳,伸出拇指和小指,放在額頭兩側,扮演小山羊,發出“咩咩咩”的叫聲,問:誰在叫呀?

      2、老師引導幼兒一起模仿小動物叫。

      老師:小朋友們真棒,聽動物們的叫聲就知道是什么動物,老師說出動物的名稱,你們模仿動物的叫聲。

      3、老師引導幼兒說出各種小動物愛吃的食物名稱。

      老師:山羊媽媽為動物們的聚會準備了很多好吃的食物,山羊媽媽會準備什么食物呢?

      老師:你們看(出示食物圖片),這是山羊媽媽給動物們準備的食物,看看有什么?

      老師:山羊媽媽為什么準備這些食物呢?誰愛吃這些食物?(誰最愛吃骨頭?誰最愛吃蟲子?誰最愛吃魚?誰最愛吃青草?)

      4、老師引導幼兒用禮貌用語請別人吃東西。

      老師模仿山羊媽媽的聲音說:小花狗,快過來,我請你吃骨頭。

      老師:山羊媽媽會請小花貓吃什么呢?請小公雞吃什么?請小鴨子吃什么?請小山羊吃什么?

      5、老師把本節課所教授的知識編制成兒歌,示范念唱。(用肢體動作表現兒歌內容,增加念唱的趣味性)

      附兒歌:

      小黃狗,汪汪汪,快過來,我請你吃骨頭;

      小花貓,喵喵喵,快過來,我請你吃小魚;

      小公雞,嘰嘰嘰,快過來,我請你吃大米;

      小鴨子,嘎嘎嘎,快過來,我請你吃蟲子;

      小山羊,咩咩咩,快過來,我請你吃青草。

      6、幼兒嘗試模仿老師念唱兒歌并做肢體動作。

      三、鞏固新知

      1、老師引導幼兒通過游戲的方式鞏固兒歌內容。

      老師:動物們吃飽了,他們想起了跳圓圈舞,讓我們也跟著動物們一起跳吧!

      老師:我們圍成一個圓圈,手拉著手,轉圈走,模仿小動物們跳舞,看誰模仿得最像。

      四、結束活動

      1、老師總結:小朋友們模仿得真像,山羊媽媽為小動物準備了他們最愛吃的食物,請小黃狗吃骨頭,請小貓吃小魚,請小公雞吃大米,請小鴨子吃蟲子,請小山羊吃青草,以后,我們有好東西吃,也要請其他小朋友吃。

      活動延伸:

      1、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老師們可把動物的嘴巴做成帶網狀的效果,供幼兒給動物喂吃的,增強幼兒與環境的互動性,同時還可以提供運用禮貌用語的機會,培養幼兒禮貌用語的習慣。

      2、在娃娃家區域活動中,提供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引導幼兒作客,招待客人等,培養幼兒禮貌用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溫馨提示:

      1、在教學活動過程,要引導幼兒完整的用禮貌用語“我請你吃××”表達,刺激幼兒運用禮貌用語邀請別人吃東西。

      2、整個教學活動要動靜結合,在引導幼兒表達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幼兒模仿小動物的動作,如小花狗搖搖尾巴等,避免幼兒長時間坐著,降低幼兒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或積極性。

      3、在引導幼兒聽動物的叫聲說出動物的名稱環節,可以配合動物叫聲的錄音磁帶或

      課件

      進行教學,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動物聚會》上冊教學設計 4

      教材分析:

      《動物聚會》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的第4節。教材在編寫上注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聯系實際生活,強調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經歷抽象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和應用的過程,從中獲得對乘法意義的感悟,體會乘法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培養學生提出并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教材中的主題圖以學生喜愛的童話形式出現,目的是使學生感到生動有趣,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

      教學目標:知識技能目標:結合“動物聚會”的具體情境,發展提出問題與應用數學的意識,會運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數學思考目標:通過問一問、看一看、說一說、擺一擺、算一算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在解決乘法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

      教學難點: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設計理念:

      《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應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依據這個理念,我設計了一則童話故事貫穿整節課,并且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從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鼓勵學生從多角度觀察、思考、發現數學問題, 使學生在寬松的學習環境中體驗數學的樂趣。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學具圓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都聽過白雪公主的故事吧?美麗的白雪公主被英俊的王子救活之后,兩個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可是呀,白雪公主一直想找機會感謝一下七個小矮人對自己的關心和照顧。于是,這一天她來到了森林王國,小動物們為了歡迎白雪公主的到來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動物聚會。(板書課題)

      你們想去看一看嗎?想!(課件出示主題圖)

      [設計意圖:以學生喜愛的童話形式出現,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并且借助生動有趣的畫面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新課學習中來。]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觀察與思考

      師:瞧!小動物們個個都興高采烈,為歡迎白雪公主的到來忙得熱火朝天,多熱鬧的場面啊!你們在圖上都看到了誰?它們都在干什么?

      生:我看到了三只小猴子,它們在運桃子。

      生:我看到了三群小鳥,它們好象在討論問題。

      師:你的想象力可真豐富。

      生:......

      師: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畫面,動腦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和你的同桌說一說,再告訴老師。(同桌互說再匯報)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重點來解決以下4個問題:

      課件出示問題 (1)一共有幾只小鳥?

      (2)一共有多少個松果?

      (3)一共有多少個桃子?

      (4)一共有多少根胡蘿卜?(這里把主題圖中的每捆4根胡蘿卜改為一捆是3根,一捆是4根,另外一捆是5根的)

      師:老師知道我們班同學都愛動腦筋,那么誰能列出第一個問題的算式?

      生:我數了數有3個3相加,所以算式可以是3+3+3=9(只)或3×3=9(只)

      師:那么你來說說兩個乘數3分別表示什么?(引導學生說出乘法的意義,并回憶乘法各部分的名稱。)

      2、小組交流

      師:同學們的回答真棒,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列出下面三個題的算式。(生回答)

      (學生可能出現加、乘兩種方法,讓學生再次感受乘法運算的簡便性。)

      師:請同學們看第4題“求一共有多少根胡蘿卜?”你們是怎樣計算的?

      大部分同學都會用加法表示:3+4+5=12(根)你能將它改成乘法算式嗎?為什么?

      生:能,我把5根胡蘿卜的拿出1根放到3根里面,就變成了3個4,所以3×4=12(根)或4×3=12(根)

      師:你的回答可真精彩,真是個聰明的孩子!

      [設計意圖:在這里我給學生留下了充分的獨立思考和交流的時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經歷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并且讓學生將3+4+5這個加法算式移多補少變成幾個相同加數相加的形式,改寫成乘法。打開了學生思維想像的閘門,鍛煉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三、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師:同學們,白雪公主來到森林里很想見到七個小矮人,可是小矮人們為了防止再有像惡毒皇后那樣的壞人來,他們的家安了幾道安全門,快幫幫白雪公主,打開這些門吧!

      第一道安全門:

      我們要開動我們的腦筋,用智慧的鑰匙打開第一道安全門。

      連一連

      課件出示,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全班交流,教師追問想法。

      第二道安全門:

      同學們成功的打開了第一道安全門的`鎖,來到了第二道安全門,有信心打開嗎?(有)

      看一看、說一說

      師:你能說說2×3在這四幅圖中分別表示什么含義嗎?

      第三道安全門:

      成功的來到了第三道安全門,同學們加油啊!

      看圖寫算式

      生板演,集體訂正。

      第四道安全門:

      同學們,白雪公主馬上就要見到七個小矮人了,讓我們抖起精神來幫助白雪公主打開最后一道安全門吧!

      擺一擺,說一說。

      師: 選擇一個你喜歡的算式用圓片擺一擺,并和你的同桌說一說。(師深入指導)

      師:同學們用自己的力量打開了最后一道安全門,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終于見面了,他們高興的在一起唱啊、跳啊,玩得可開心了,玩累了,小矮人們就把他們所有的好吃的都拿出來,款待白雪公主,請同學們看圖,你能算一算每樣東西各有多少嗎?(生回答)

      [設計意圖:“體會乘法的意義”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因此我設計了闖三關的練習方式,讓學生通過連一連、說一說、擺一擺、演一演、算一算的數學活動,給學生搭建一個個想像和發展的平臺,引導學生在深入思考、動手實踐過程中去理解、去發現。從而對乘法的意義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四、總結延伸、情知共融

      師:同學們,這節課你們用自己的智慧幫助了白雪公主,開心嗎?(開心)那么,你也一定會有很多收獲吧?覺得自己表現怎么樣?你認為這節課誰表現的好?和大家說一說。

      生:這節課我知道了用乘法可以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生:我從白雪公主身上學到了做人要知恩圖報。

      師:真棒,懂得了一個道理。

      生:我想夸夸我的同桌,這節課她的坐姿最正確。

      生:這節課我幫助了白雪公主,我心里很高興。

      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知道了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還知道了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

      師:是啊,乘法的用處可大了。在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有乘法。你能說一說在生活中有哪些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

      生:媽媽給我買鉛筆的時候可以用乘法解決。

      師:你能舉個例子說一說怎么用乘法計算嗎?

      生:上次我和媽媽去文具店,媽媽給我買了十支鉛筆,一支鉛筆五角錢,就是十個五,用5乘10或10乘5。

      師:你真是個聰明的孩子,老師相信你一定還能從生活中找出很多用乘法解決的問題。

      師:老師也相信其他同學都能找到生活中用乘法解決的問題,下面就把你找到的乘法問題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并告訴小組成員應該解決?(師深入指導)

      師:誰來向大家展示下自己的成果。

      生:買水果的時候可以用乘法計算,一斤蘋果兩元錢,買三斤,用2乘3.

      師:也就是說買東西的時候能用到乘法。誰還能說?

      生:計算班級人數的時候可以用乘法,一組有14名同學,有4組,就是4個14,用14乘4或4乘14.

      師:你真是個細心的孩子。

      同學們,你們看:一箱牛奶(220g×18袋)

      核桃粉(50g×20包)

      圖紙上長方形草地(20m×15m)

      師:老師相信,只要我們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只要你善于觀察,善于實踐,你就會發現更多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同學們,美麗的白雪公主明天就要回家了,請你把課下找到的乘法問題做為禮物送給白雪公主,好嗎?

      《動物聚會》上冊教學設計 5

      教學內容:課本p8——p9頁的內容。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感悟知識的內在聯系,通過類推和遷移,進一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乘法的關系,能根據加法算式寫出乘法算式,能根據圖寫出乘法算式。

      2.熟記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正確讀、寫乘法算式。

      3初步學會利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教具:動物聚會掛圖,師生各準備24個圓片。

      教學過程:

      情況創設:大森林里住著許多可愛的小動物。這一天,他們舉行了一次盛大的聚會,你們看!(出示動物聚會圖)(板書題目)。

      提問:誰能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根據畫面,你能提出那些數學問題?

      引導:“一共有多少只小鳥?”

      根據畫面,你怎樣列式解答?

      板書:3×3=9(只)。

      你為什么用乘法計算?(每根樹枝上有3只小鳥,有3根樹枝,求一共有幾只小鳥,也就是求3個3只是多少,所以可以用乘法計算。)。

      你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一共有多少個松果?一共有多少個桃子?一共有多少根蘿卜?)。

      你會列式計算嗎?這兒有道題目,請同學們連一連。

      4出示課本第8頁的“連一連”題。

      學生獨立做練習。

      集體訂正,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目的在于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理解6個3和3個6的意義是不同的,但都可以寫成3×6或6×3。題中的6+3是多余的信息。)。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第九頁的“說一說”題。

      (引導學生理解2×3在不同情境中所表示的.意義是不同的,有時表示2個3,有時表示3個2。)。

      2、“練一練”1、2題。

      第1小題:寫出算式。組織學生觀察圖;說出圖意,然后獨立列出算式)。

      組織學生集體訂正。

      第2小題:擺一擺,說一說。

      先讓學生看圖,引導學生理解3×2可以表示3個2,也可以表示2個3。

      然后,根據題中給出的乘法算式,選擇自己喜歡的學具,擺一擺。

      四.實踐活動。

      讓學生仔細觀察圖,說說媽媽都買了那些東西,各買了多少并說說自己是怎樣計算的,為什么這樣計算。

      談話: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那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先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思想,進行匯報。

      (練一練第3題和實踐活動,目的在于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同時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意識)。

      《動物聚會》上冊教學設計 6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22、23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動物聚會”的具體情境,能夠說出相同數連加與乘法之間的關系。

      2、結合具體情境,能夠說出一個乘法算式表示的意義,體會到同一個乘法算式在不同的情境中所表示的意義有所不同。

      評價方案設計:

      1、目標1達成的評價方案

      通過學生對“想一想,連一連”的做題情況進行評價。

      2、目標2達成的評價方案

      通過學生對“3×6還能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的回答情況進行評價。

      教學重點:

      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義,能夠列出乘法版式進行計算,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

      教學難點:

      體驗、比較和區分似“3個6”和“6個3”的不同含義。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

      教師邊敘述美麗的童話故事邊出示主題圖:秋天到了,勤勞的小動物們都帶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慶祝共同的豐收,它們喜氣洋洋地歡聚在一起。(板書:動物聚會)

      二、問題探究

      1、教師啟發:你能提出什么乘法問題?

      要求

      A、獨立觀察主題圖,思考問題;

      B、小組內交流: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解釋算式的意義。

      2、小組匯報

      一共有多少只小鳥?

      3×3=9(只)

      表示:每根樹枝上有3只小鳥,3根樹枝上有3個3只。

      要求

      A、求加數相同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B、明確乘法算式中4和2的含義:2表示每架飛機上有2個人,4表示有四架飛機;

      C、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乘數、乘數和積。會讀、寫乘法算式;

      D、乘法算式中兩個乘數調換位置,積不變。

      活動(一):火車上坐了多少人?

      4+4+4+4+4+4=24(人)

      4×6=24(人)或6×4=24(人)

      要求:(與活動一相同)

      活動(二):劃船的有多少人?

      3+3+3=9(人)

      3×3=9(人)或3×3=9(人)

      要求:(與活動一相同)

      活動(三):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

      1+2+3=6(人)

      質疑:

      A、上面的求和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嗎?為什么?(加數不同,不能用乘法表示)

      B、怎么調位置坐,才能用乘法表示?

      ①

      3+3=6(人)

      3×2=6(人)或2×3=6(人)[空一張椅子,每張椅子坐3人]

      ②

      2+2+2=6(人)

      2×3=6(人)或3×2=6(人)[每張椅子坐2人]

      三、鞏固應用

      完成“試一試”中的第1、2題。

      要求

      1、獨立讀題、列式計算;

      2、學生交流每個乘法算式中各個乘數的意義;

      3、匯報,訂正答案。

      四、小結:今天,我們學會了什么?

      學生交流后教師結題:知道了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比用加法表示更簡;學會了乘法算式的讀寫法。認識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動物聚會》上冊教學設計 7

      學習目標:

      1、 結合動物聚會的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相同數連加算式與乘法算式之間的關系。

      2、結合具體事例體會同一個乘法算式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示的'意義是不同的。

      重點難點:

      提高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會用乘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建立自信,克服畏懼,嘗試新知

      知識鏈接

      5+5+5=( )( )

      9+9+9+9+9=( )( )

      43改寫成加法算式 或_______、_______

      54改寫成加法算式 或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大膽質疑,透析重難點

      導學釋疑

      1、 小朋友,秋天到了,滿山遍野的果實都成熟了。小動物們決定開一個慶豐收的聯歡會,你們看,都有誰來參加?能夠將自己的勞動果實與小伙伴們分享,是一件多么令人高興的事啊!

      請解決以下問題

      (1) 每個盤子里有6個桃子,3個盤子里一共有多少個桃子?

      (2)每群小鳥有3只,3群小鳥一共有幾只小鳥?

      (3)有6只小松鼠,每只松鼠采了3個松子,一共采了多少個松子?

      (4)如果有3只小兔,第一只小兔拿了3根胡蘿卜,第二只小兔拿了5根胡蘿卜,第三只小兔拿了7根胡蘿卜,一共拿來幾根胡蘿卜?

      能不能改成乘法算式呢?小組討論一下。

      2、想一想,連一連

      3、想一想,用36還能解決什么問題?小組合作討論提出兩個問題

      三、當堂檢測-技能拓展應用,搭建晉升平臺

      1、學生獨立完成P23練一練 錯題改正及整理

      四、課堂小結

      你對你今天的表現滿意嗎?

      能找到合適的計算方法。

      能主動參與小組活動。

      在活動中能積極思考。

      《動物聚會》上冊教學設計 8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p8~p9

      教學目標:

      1.結合“動物聚會”的具體情境,培養數學問題的意識與應用數學的意識。

      2.會應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解決乘法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義,能夠列出乘法版式進行計算,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

      教學難點:體驗、比較和區分似“3個6”和“6個3”的不同含義。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的第4節課(第8頁至第9頁),結合“動物聚會”的童話情境,發展學生提出并解決生活中乘法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會應用乘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大森林里住著很多可愛的小動物,這一天,它們舉行了一次盛大的聚會,小動物們帶來許多好吃的。同時它們還想用數學知識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小朋友們愿意參加嗎?(課題)

      二、活動探究,獲取新知。

      師: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圖上有幾只小鳥前來參加聚會?師:你是怎樣計算的?

      生:圖上有9只小鳥。我是用加法計算的,3+3+3=9(只)。

      生:我是用乘法計算的,3×3=9(只)。每根樹枝上有3只小鳥,有3根樹枝,求一共有幾只小鳥,也就是求3個3只是多少,所以可以用乘法計算。

      師:猴子一共端來多少個桃子?

      6+6+6=18(個) 6×3=18(個)

      生:圖上一共有多少個胡蘿卜?一共有多少個松果?

      生:一共有12個胡蘿卜,15個松果。

      師:小朋友們真愛動腦筋,看了一幅圖發現了這么多的數學問題,而且解決了。誰能說說乘法和加法的關系是什么?

      師: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

      三、鞏固應用。

      1.連一連。(理解6個3和3個6所表示意義的不同,干擾信息:6+3,強調3個6和6個3)

      注意:弄清題意,再連線。

      2.說一說。

      結合不同的情境,解釋同一個算式2×3的意義。(2個3和3個2的意義,在不同情境中表示的意義不同。)

      3.擺一擺。(一個算是可表示兩種意義。)

      教師先出示乘法算式3×2,讓學生說一說它表示幾個幾。

      3×2表示2個3或 3個2。

      (○○○ ○○○)(○○ ○○ ○○)

      4.每樣東西各買多少個:(提出問題——列式——含義)

      生: 16個胡蘿卜,因為4+4+4+4=16或4×4=16(個)。

      生: 12根香蕉,因為5+7=12(個)。

      作業:p9實踐活動: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

      板書設計:

      動物聚會

      一共有多少只小鳥?

      3×3=9(只)

      教學反思:

      1.學習內容的`選擇上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水平出發,選擇一些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場景作為素材,有意識地讓學生將現實問題數學化,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深深地體驗到學好數學的應用價值,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課堂上讓學生自己動腦去想,動手去做,動口去說,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到答案。學生還通過擺一擺、畫一畫等動手活動積累直接經驗,并在操作中思考,在動手中創新,在活動中體驗獲得知識的喜悅。

      案例點評:

      1.呈現“動物聚會”的主題情境后,首先要重視培養學生認真觀察、選擇信息、提出并能完整地描述數學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提出數學問題是解決數學問題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問題有自己的結構,它是由已知條件與求解目標兩個部分組成的,如“圖上有3根樹枝,每根樹枝上都停著3只小鳥,一共有幾只小鳥來參加聚會”才是對“動物聚會”情境中隱含的一個數學問題的完整描述。本節課教師與學生在提出數學問題時,都忽視了描述數學問題的重要部分――已知條件。也許他們以為在描述情境問題時,已知條件可以省略,因為它在圖中是明擺著的。其實,提出數學問題的本質就是建立具體情境中一些已知數學信息與一個未知(可知)數學信息之間的對應關系,描述數學問題是揭示這個關系的必要手段,也是培養數學問題意識的重要過程。

      2.本節課在解決問題的教學環節中,還帶有“集體作業”的傾向,即一個學生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后,老師就問“誰能解決這個問題”,于是一個學生站起來接受挑戰,另一個學生站起來補充,他們順利地把問題解決了,就以為全班同學都會了。蘇霍姆林斯基尖銳地提出,這種“集體作業”的教學方式容易造成課堂教學表面順利的假象,其實對于多數學生來說并沒有獲得獨立解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比較好的做法是,對學生相繼提出的每一個有價值的數學問題,都讓其他學生接受挑戰,在草稿本上各自嘗試列式解答;最后再組織小組討論、交流、反饋、訂正。

      3.實踐活動是小學數學新課程的一個亮點,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得到了較好的落實,學生在“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并與同伴說一說”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這個實踐活動如果提前布置,讓學生課前做些小調查,寫成一篇數學日記,再到課堂上進行匯報交流,可能學生受益的面會更大些,體會將更深刻些。

      《動物聚會》上冊教學設計 9

      教學目的:

      1、進一步把握不同動物的形象特征。

      2、想象動物快樂生活的情景,畫一幅動物聚會的畫。

      3、培養保護動物,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畫一幅動物聚會的畫。

      教學難點:抓住動物的特點。

      設計思想:通過引導學生觀察畫出各種動物聚會,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記憶力,提高學生造型能力。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出示動物圖片欣賞.

      2、揭示課題:動物聚會。

      二、觀察了解

      1、出示獅、虎、熊、豹、馬、牛等動物圖片,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教師用簡約的形式畫出行走、奔跑、身體的傾斜和擬人化的站立等。

      2、出示獅、虎、熊戴帽穿衣的圖片,引導學生從穿戴上擬人化動物。

      3、試著把一種動物擬人化,學生階段性練習。

      三、創作指導

      1、課件出示《拔河》線描圖,教師講授動物聚會時動物的組合、動作和前后遮擋關系。

      2、出示《動物和平會議》講授畫面的構圖安排,突出并畫出主要動物,添加場面環境內容。

      3、出示《給小白兔蓋房子》圖,講授組合動物大小、前后、擬人化表現。

      三、隨堂欣賞

      1、欣賞《春游去》。用彩色水筆畫出了動物騎車的擬人動態,動物前后遮擋關系,添畫色彩與背景.

      2、欣賞《森林運動會》。由彩色水筆和油畫棒畫出,主題突出,形象色彩生動。

      3、欣賞《松鼠》。用毛筆水墨畫出,形象生動,機靈可愛。

      4、欣賞《拔河》。線描的動物形象可愛有趣。

      四、學生創作

      畫一幅動物聚會或競技場面的畫。

      五、巡視指導

      提醒學生注意:形象不要太呆板、構圖不要零散小氣。

      六、課堂小結

      針對學生作業講評。展示優秀作業。

      《動物聚會》上冊教學設計 10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激發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2、喜歡用語言表達對動物的喜愛,體驗表演的樂趣。

      3、在游戲中讓幼兒認識各種小動物,嘗試進行分類、等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1、事先布置小動物的家。

      2、各種小動物的頭飾

      3、各種小動物的頭飾牌、各種小動物喜歡吃的食物牌。

      4、音樂磁帶《走路》、《我愛我的小動物》

      活動過程:

      1、以參加“動物聯歡會”引入活動,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2、讓幼兒扮演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走路的,隨著音樂進入活動室。

      3、游戲——小動物找家。教師設置各種小動物的房間:有小青蛙、小狗、小貓、小鴨,讓幼兒先看看自己是扮演什么小動物,應該住在哪個房間。

      4、師生共同檢驗游戲情況:分別數一數小動物的房間里有幾只小動物?這些小動物是怎么走路來的,并請幼兒表演。隨后再問幼兒:這些小動物平時最喜歡吃什么食物。

      5、游戲——小動物找食物。教師在每一個房間外設置食物牌,分別是蟲子、骨頭、魚、蝦,讓幼兒先看看自己扮演的是什么小動物,最喜歡吃什么,應該到哪個房間去最好。

      6、師生共同檢驗游戲情況:引導幼兒分別尋找、發現每一個房間里有什么小動物,他們最喜歡吃什么食物,都找對了嗎?

      7、結束:今天小動物們都玩的很開心,我們一起來跳個舞蹈吧。

      《動物聚會》上冊教學設計 11

      活動目標:

      1、能大膽按一定的方位順序較連貫地講述。

      2、感受動物聚會其樂融融的熱鬧氛圍。

      活動準備:

      1 、小猴子毛絨玩具、掛圖分別用三張紙遮著、活動音樂磁帶。

      2 、幼兒用書。

      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按順序觀察掛圖,按一定方位順序較連貫地講述。

      指導要點:

      遮蓋掛圖,先展示掛圖的一部分,層層遞進,逐步引導幼兒觀察小書。

      活動過程:

      1、導入:出示猴子。

      小猴子說:今天森林里可熱鬧了,小動物們都來聚會了,我們去看看吧!

      2、看圖分段講述。

      (1)池塘里動物打開中間畫面的遮蓋,說說池塘里有些誰,他們在干什么?

      根據幼兒講述,教師小結。

      (2)大樹周圍動物提問;池塘一邊大樹上有些誰?(引導幼兒從上下,從前到后觀察),它們分別在干什么?教師引導他們對動物的特征、動態、神態進行仔細觀察。

      根據幼兒講述,教師小結。

      (3)玩蹺蹺板動物提問:

      猩猩和野豬在河邊干什么?它們看上去怎么樣?

      烏龜和誰在玩蹺蹺板?烏龜好像要掉下水去?這怎么回事?(引導幼兒觀察烏龜玩蹺蹺板時又驚又憨的神態,小野豬流露出的頑皮而又幸災樂禍的神態。)哪兩個動物正在看它們玩蹺蹺板?是什么表情?——引出擔心,著急。

      請個別幼兒試著講述這個場景教師作適當補充。

      (4)木桌附近動物提問;誰坐在木桌旁邊?它們在干什么?

      小猴看見誰向它們游過來了?聰明的小猴子想了個什么主意?

      (5)洗澡動物提問:

      大象媽媽和小象在干什么?小象看上去怎么樣?

      教師和幼兒一起對這個場景作一描述:不遠處大象媽媽用長長鼻子把水噴向小象,哈哈,小象一邊哼著歌一邊洗澡舒服極了。(引導幼兒觀察理解大象媽媽和小象之間流露出的`的親情)

      3、動物聚會。

      (1)教師有感情地講述圖片。

      (2)幼兒看活動材料自己講述,教師注意幼兒的講述順序。

      在動物聚會中,先講哪里?后講哪里?那里有誰?它們在干什么?

      (3)請個別幼兒來講述。

      評價要素:

      是否能按一定的方位順序連貫地進行講述。

      活動建議:

      孩子的講述能力是參差不平的,不能要求每一名幼兒都達到很完整的講述水平,只要孩子樂意講,都應該受到贊賞。

      附講述參考:

      森林里有一個大池塘,天氣真好,森林里的動物們都出來玩了。

      池塘里,一只河馬悠閑地躺在氣墊上,氣墊上還插了一頂遮陽傘,另一只河馬哎呦,哎呦地推著氣墊。大河馬張著嘴巴,呵呵地笑個不停,岸邊的兩只仙鶴朝池塘里看去,啊,大鱷魚朝小猴子游過去了。

      池塘的一邊,有顆茂密的大樹,大大樹上的松鼠一個勁兒地叫好,原來是三只頑皮的小猴正攀著樹枝,樹枝被壓得一顫一顫地,可他們還不停地忽悠忽悠,啄木鳥醫生顧不上給大樹看病,正瞧得入神。嘿嘿!一條大蟒蛇在樹的背后偷偷地張望呢!

      大樹的旁邊,野豬和猩猩正在釣魚,他們笑瞇瞇的,肯定掉了不少的魚。正在這時,聽到啊——的一聲正在玩蹺蹺板的烏龜好像要掉到水里去了,小野豬在蹺蹺板的那一頭暗暗地笑,原來這是小野豬在捉弄烏龜。長頸鹿和老虎在旁邊看著,真為烏龜捏了把汗。

      池塘的另一邊,一群狐貍和猴子圍坐在木頭桌子邊吃著香甜的水果,看見一條大鱷魚朝他們游過來,他們喊:鱷魚大哥,來一個!準備把果子往鱷魚的大嘴巴里扔去。不遠處,大象媽媽用長長的鼻子把水噴向小象。哈哈,小象一邊哼著歌一邊洗澡,舒服極了。

      《動物聚會》上冊教學設計 12

      教學內容:

      第一單元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乘法表示的意義,從情境圖中提出有關乘法的數學問題,列出乘法算式進行計算,從而進一步地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

      2、在具體的情境中,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與能力。

      養成教育訓練點: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

      教學重點:

      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乘法所表示的意義,能夠列出乘法算式進行計算,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

      教學難點:

      理解乘法表示的意義。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活動一

      1. 創設情景:在美麗的`地球上,有很多可愛的小動物與我們朝夕相處。瞧!它們來了!(多媒體演示:各種小動物慢慢走來。)

      2. 選出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講一講關于它,你在畫面上看到些什么。

      3. 獨立思考:提出關于數學方面的問題。(教師個別輔導)

      組內交流。

      在組內交流自己的問題,并請人或自己解決,再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全班交流:將你們組里最好的問題告訴大家,引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乘法問題上。

      教師板書個別問題,并以學生的姓名命名,激發興趣。

      4. 討論:小兔子一共有幾個蘿卜?

      學生可能出現加、乘兩種方法,讓學生再次感受乘法運算的簡便性,并回憶乘法各部分的名稱。

      質疑:算式34=12(根)中,3是從哪里來的?4表示什么?12呢?

      5.連一連

      (1)由學生獨立完成,有問題的可與同桌或老師商量。

      (2)提問:你發現了什么?

      生1:6+3沒有吃到水果。

      生2:桃子表示3個6,松果表示6個3,但都可以與36,63連起來。

      生3:桃子和松果同樣多。

      活動二

      1.說一說:學生以看圖講故事的方式理解圖意,再試說算式。討論:你發現了什么?

      生1:四幅圖都可以用23或32來表示。

      生2:有的表示2個3,有的表示3個2,還有的既表示3個2,又表示2個3。

      師:對!它們都可以用23來表示。

      2.擺一擺,說一說:先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實物,再出示算式。

      (1)討論:32表示幾個幾?動手擺出兩種擺法。

      (2)由小老師出題,其他同學動手擺一擺,并與同伴說一說。

      3.接力賽

      (1)出示練一練第一題的兩個畫面。

      (2)小組接力完成:一個說圖意,一個列算式。

      一個說還可以怎樣寫,一個評價是否可以得到智多星。

      活動三

      1. 出示超市中商品亂放的場面,提問:這樣的地方你們喜歡嗎?該怎么辦?

      2. 學生口述,多媒體演示。

      3. 以小組為單位,幫售貨員阿姨清點貨物。

      4. 交流評價:老師這里有一張貨物清單,看一看,你們點的對嗎?

      活動四

      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與同伴說一說。可以引導學生從身邊熟悉的事情說起,如:

      每件衣服用5個扣子,4件衣服用幾個扣子?

      學生每提出一個問題就列出算式并計算結果,此題可以在同桌之間進行,互相提問題并檢驗對方的計算結果。

      課堂小結:

      這節課后,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給這節課起名字。

      板書設計:

      動物聚會

      一共有多少個胡蘿卜? 34=12(個) 或 43=12(個)

      一共拿了多少個松果? 36=18(個) 或 63=18(個)

      一共有多少個桃子? 36=18(個) 或 63=18(個)

      一共有幾只小鳥? 33=9(只)

      課后反思:

      以動物愛吃的食物引入,激起了學生的興趣。然后我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我再把學生的問題用幻燈片展示了出來,讓學生自己選一道自己想解決的問題,解決完后和同桌說自己的想法。新課標中要求學生不但要會解決問題還要會和別人交流自己的想法,這一點在課堂活動中體現了,效果還是可以的。在整個課堂中,學生不但動了腦,還動了手,手眼腦協調,因此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高。掌握的知識也掌握的比較到位。但是,課堂中學生只做了書本第8頁的連一連,而從學生的練習來看,有部分差生并不能全部做對,這主要是看圖理解幾個幾的理解不深,在下一節課里還要繼續加強這方面的認識理解。

    【《動物聚會》上冊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動物聚會》教學設計11-05

    動物聚會教學設計09-04

    《動物聚會》教學設計3篇06-06

    生肖動物大聚會教學設計07-13

    動物聚會教學設計8篇10-22

    《動物聚會》教學反思06-28

    動物聚會的教學反思08-17

    動物聚會教學反思09-22

    動物聚會教學反思02-09

    動物教學設計09-1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Av每日更新在线观看 | 免费人成国产网页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伊人久久综合线亚洲2019 | 亚洲欧洲日本午夜一级精品 | 亚洲视频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