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教學計劃

    時間:2021-05-22 08:37:43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精選】小學音樂教學計劃4篇

      時間稍縱即逝,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抒寫新的篇章,需要好好的對接下來的教學進行計劃了。教學計劃怎么寫才能切實地幫助到自己將來的工作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音樂教學計劃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小學音樂教學計劃4篇

    小學音樂教學計劃 篇1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音樂教學,使學生基本上能掌握教材所規(guī)定的樂理知識,視譜,視唱能力有較大的提高。

      2、通過學習能正確的完美的表現(xiàn)歌曲,理解、欣賞曲目的主要內容。

      能力目標:

      1、學生通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呼吸及連音、斷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掌握一定的音樂技巧,使學生具有認識簡單樂譜的能力。

      2、通過學習本冊教材,認識一些樂器,學習演奏方法。

      3、通過欣賞,了解幾種常見的演奏形式,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速度,力度,節(jié)奏、節(jié)拍、音色、音區(qū)的感知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音樂想象力和聯(lián)想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情操。

      4、通過樂器的訓練,讓學生學會正確的演奏姿勢與方法,提高演奏能力,學習表達不同音情感的樂曲。

      情意目標:

      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感,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使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fā)展的新人。

      質量目標: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規(guī)定的簡單的樂理知識和簡單的音樂技能,通過學習能掌握教材規(guī)定的簡單的樂理知識和音樂技能,能完整的演唱歌曲。

      二、教材分析

      1、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本冊教材內容有:歌曲八首,選用歌曲二首,每課還包括“唱”、“認”、“做”、“聽”等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lián)系在一起。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器樂、視譜等,其要求如下:唱:學習緩吸緩呼的呼吸方法,學習用輕柔或有力的聲音完整的演唱歌曲。認:認識全音符,斷音記號。做:按照老師的要求做題目,比如:聽音選擇,合唱練習,用直線樂句合唱練習,選擇結束音。聽:欣賞歌曲,簡單介紹人聲分類常識幾常見的聲樂演唱形式。器樂:學習表達不同音樂風格,不同音樂情感的樂曲,提高演奏能力。

      2、本學期教材在學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陶冶情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文化素養(yǎng)與審美能力,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教學重點、難點分析。教學重點:演唱歌曲,歌曲表演,做題目,欣賞。教學難點:感受各種拍子的特點,欣賞能力,審美情操的培養(yǎng)。

      三、改進教學的措施

      1、認真鉆研大綱和教材,在此基礎上按課時,并按教導處統(tǒng)一備課格式,認真寫好教學詳案。

      2、認真執(zhí)行課時計劃,嚴格把握35分鐘的課堂時間,向35分鐘要效率。

      3、充分作好課前準備。

      4、認真按照教案上課,上課堅持說普通話,在課上多給學生自我表現(xiàn)和發(fā)問的機會。

      5、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適當放第要求,防慢教學進展,打好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6、根據(jù)本校條件設備,充分利用投影儀、錄象、錄音機等教具,努力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7、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為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能力,且配合學校社會的中心工作,豐富校園生活,本學期準備成立幾個興趣小組,如器樂、舞蹈、合唱等。

      8、提優(yōu)補差的途徑:

      (1)、通過課堂教學。

      (2)、通過課外藝術活動。

      9、方法:示范:教師示范、學生模仿。

      鼓勵、表揚法:通過鼓勵表揚大體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材施教法: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

      四、教學進度:

      略

    小學音樂教學計劃 篇2

      學段目標

      1、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2、應充分注意這一學段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善于利用兒童自然的嗓音和靈巧的形體,采用歌、舞、圖片、游戲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聆聽音樂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鮮明。

      3、開發(fā)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4、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樂于參與其他音樂表現(xiàn)和即興創(chuàng)造活動。

      5、培養(yǎng)樂觀的態(tài)度和友愛精神。

      具體目標

      1、豐富情感體驗,培養(yǎng)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tài)度。

      通過音樂學習,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親人、對他人、對人類、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進而養(yǎng)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tài)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與追求。

      2、培養(yǎng)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

      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在親自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掌握音樂基礎知識和初步技能,逐步養(yǎng)成鑒賞音樂的良好習慣,為終身愛好音樂奠定基礎。

      3、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通過對音樂作品情緒、格調、思想傾向、人文內涵的感受和理解,培養(yǎng)學生鑒賞和評價的能力,養(yǎng)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藝術世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培養(yǎng)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通過音樂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對祖國山河、人民、歷史文化和社會發(fā)展的贊美和歌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寬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5、尊重藝術、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勞動、尊重藝術作品,養(yǎng)成良好的欣賞藝術的習慣,通過學習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作品,感知音樂中的民族風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樂傳統(tǒng),熱愛中化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樂。

      六、教學重點、難點、思路分析

      教學重點:

      以審美體驗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思維。

      教學難點:

      審美情操的培養(yǎng),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教學思路:

      1、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節(jié)奏和曲調有表情獨唱或參與齊唱,每學年能背唱4~6首。

      2、能感受樂器的聲音,聽辨打擊樂器的音樂,能聽辨童聲女聲和男生,用自己的聲音或打擊樂器進行模仿。

      3、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流露出相應表情或做出體態(tài)反應。

      4、聆聽兒歌、童謠、進行曲和舞曲,能夠通過模唱、打擊樂對所聽音樂做出反應,隨著進行曲、舞曲音樂、走步,跳舞。

      5、能夠用打擊樂器或自尋音源探索聲音的強弱、音色長短和高低。

      6、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七、主要教學措施

      1、面向團體,因材施教;

      2、以審美為核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3、師生互動,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

      4、、充分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通過對音樂進行表演,使學生得到合作的體驗。

      5、音樂教學領域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通過游戲活動來感知、體驗、創(chuàng)造音樂,發(fā)展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6、改革評價機制。

      7、 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為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能力,且配合學校的中心工作,豐富校園生活。

      八、提優(yōu)補差的途徑:

      (1)、通過課堂教學。(2)、通過藝術節(jié)活動。

      方法:示范:教師示范、學生模仿。

      鼓勵、表揚法:通過鼓勵表揚大體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材施教法: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揚長避短,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

    小學音樂教學計劃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定的思路是“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于始終。從教學理念上強調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面向學生,也應當注意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本教材共分九個單元。主要內容按聆聽、表演、編與活動幾大塊安排。

      在聆聽方面首重傾向于聲樂作品在聆聽優(yōu)秀的中外聲樂作品中了解一些關于人聲的知識及聲樂的演唱形式。在表演方面增加學生個性發(fā)展,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音樂知識的滲透。并使所學的樂理知識在實踐和創(chuàng)造中得以運用和創(chuàng)新。在多彩的音樂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感受能力。

      二、學情分析

      這個學期我擔任三年級兩個班的音樂課。大部分學生對音樂課比較感興趣,上課也較認真。女生對音樂中的音準與節(jié)奏及動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二班學生的唱歌習慣比較好,喊唱的現(xiàn)象少,能在我手勢下輕聲、動情歌唱。兩個班學生愛表現(xiàn)的心理都比較強烈,但是創(chuàng)編動作的時候往往是男生看的多動的少,女生比男生積極。學生不能很長時間安靜地欣賞一首樂曲,根據(jù)音樂展開想象的能力還是不夠好,但是欣賞簡短的歌曲(樂曲)時他們還是饒有興趣的,基本上能正確地說出歌曲的速度,力度與情緒。

      三、課標對本冊學段目標

      1、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參加音樂活動。

      2、培養(yǎng)音樂感受與鑒賞的能力。

      3、培養(yǎng)表現(xiàn)音樂的能力。

      4、培養(yǎng)藝術想象和創(chuàng)造力。

      5、培養(yǎng)樂觀的和友愛精神。

      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音樂表現(xiàn)力。

      2、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音樂想象力。

      3、感受不同音樂情緒帶來的音樂形象變化。

      4、初步了解有關音階的知識,并能準確唱出音階。

      5、開發(fā)學生的音樂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引導學生關注日常生活中的音樂,通過音樂啟發(fā)學生聽賞音樂,積累和豐富課外學習成果。

      四、本冊教學重點

      1、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音樂欣賞水平。

      2、進一步加強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

      3、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情豐富。

      4、積極參與一些創(chuàng)編活動。

      五、教學措施

      1、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2、鼓勵相對優(yōu)秀的學生多多表現(xiàn)自己,舉行學期舞臺,使每個孩子都有足夠的表現(xiàn)機會。

      3、面向全體,發(fā)展個性,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4、認真做好每一次培優(yōu)輔潛記錄,努力做好學習過程的趣味性和知識性相結合,切實解決潛能生在學習上的困難。同時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機會,用優(yōu)生學習思維、方法來影響差生。

      5、充分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加強聽、視、動結合。

      6、突出音樂課的審美性,采用愉快教學法。

      7、精心設計教學方法,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8、采用多元化的評價,讓考試變得輕松。

      六、教學進程安排

      項目

      課次

      主題周次

      課時

      第一課童年1.23第二課草原2.32第三課好伙伴4.5.64第四課放牧7.83第五課媽媽的歌9、10.3復習期中檢測112第六課四季的歌12.134第七課鐘聲14.154第八課愛鳥16.174第九課豐收歌舞18.193音樂宮202評價21.224

    小學音樂教學計劃 篇4

      一、班級情況分析:

      小學六年級共三個班,200多人。兩班學生熱愛音樂,喜歡唱歌,具有一定的音樂基礎,掌握一定音樂知識和技能技巧。

      二、教材分析:

      課本包含“歌曲”、“唱游”(包括律動、歌表演、音樂游戲、集體舞)“讀譜知識”、“綜合訓練”、“欣賞”部分,并附有器樂訓練部分,各部分內容之間有一定的聯(lián)系。

      “綜合訓練”為本課本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通過某一種形式(如歌唱發(fā)聲、節(jié)奏、律動、樂器演奏、音高聽辨、節(jié)奏與旋律的排列和音樂創(chuàng)作等)的練習,達到各種技能訓練或知識運用的要求。

      課文中大部分欣賞曲后增設了“聽聽想想”內容。目的是通過具有提示性的練習和提問來培養(yǎng)及發(fā)展學生對音樂的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感受,理解音樂的能力。

      三、教學目的要求:

      1、認識學習新的樂譜知識,如滑音、裝飾音、切分音、變音記號——升記號和降記號等并學習基唱法。

      2、通過學習歌曲,能準確地表現(xiàn)歌曲中的情緒。

      3、通過樂譜知識的練習,加強讀譜知識的運用能力,發(fā)展思維能力。

      4、通過欣賞感受各種樂器的音色、形狀和演奏方式,了解音樂家的生平。

      四、教學時間及內容安排:

      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

      1——3

      第一課 春意

      3

      3——4

      第二課 亞洲弦歌

      3

      4——5

      第三課 Do

      Re

      Mi

      3

      6——7

      第四課 黃河之濱

      3

      8——9

      第五課 火車印象

      3

      10

      期中測試

      2

      11、13

      第六課 美妙的音樂

      3

      13——14

      第七課 音樂宮(測評)

      3

      14——15

      歌曲《快樂的晚會》等

      3

      16

      綜合訓練

      2

      17

      欣賞、器樂訓練

      2

      18

      期末測試

      2

    【【精選】小學音樂教學計劃4篇】相關文章:

    小學學期音樂教學計劃03-22

    小學學期的音樂教學計劃03-22

    音樂教學計劃總結03-12

    有關音樂教學計劃02-25

    音樂噴泉小學作文(精選15篇)01-22

    小學四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03-22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音樂教學計劃03-22

    小學音樂說課稿。11-25

    有關音樂教學計劃(9篇)02-25

    有關音樂教學計劃9篇02-2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洲自拍偷线一区二区 | 日韩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 亚洲国产九九九热视频 | 亚洲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春色中文字幕我是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