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小學工作計劃

    時間:2020-12-24 18:55:21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小學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小學工作計劃

      一、年級情況分析:

    小學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小學工作計劃

      四年級是小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范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了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于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目的與要求:

      1、引導學生建立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識,做一個文明有教養的人;知道殘疾人的困難,感受殘疾人身殘志不殘的可貴品質,從而能尊重殘疾人,積極主動幫助他們;引導學生逐步養成主動關愛處境困難或者不幸人的行為;引導學生明白參加集體活動、熱心為集體服務是熱愛集體的表現,做到主動為集體做好好事,感受到只有集體中的每個成員發揮各自作用,集體才能得到不斷發展和進步。

      2、了解一些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和發展;感知這些環境問題帶來的危害,學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了解家鄉的巨大變化;知道獨特的民風民俗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了解家鄉風俗來歷的.基礎上,觀察生活中存在的迷信現象,樹立移風易俗的觀念,增強社會責任感。

      3、知道交通工具的作用,真切感受它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的方便;選擇中知道幾種常用的交通工具的特點,學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順利到達目的地;了解從古到今我國交通運輸設施和交通運輸方式的巨大變化,感受交通運輸業的迅速發展,激發學生對祖國及家鄉的熱愛。

      三、重點:

      1、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公平公正、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指導學生參與社會生活,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與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2、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習對生活中的道德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初步了解個人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理解個體與群體的互動關系。了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于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3、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

      四、難點:在了解家鄉風俗來歷的基礎上,觀察生活中存在的迷信現象,樹立移風易俗的觀念,增強社會責任感。

      五、時間安排:

      第一大周:入學教育

      1、在公共汽車上

      2、想想他們的難處

      3、伸出我的手

      4、我們贏了

      5、綠色小衛士

      6、我們的民風民俗

      7、家鄉的變化

      8、怎樣到達目的地

    【小學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小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05-08

    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05-08

    五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04-29

    小學三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05-01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04-06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計劃05-10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05-13

    品德與社會教學下冊工作總結05-01

    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04-06

    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范文03-2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天堂在线五月天 | 一级成年人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一级在线上播放 | 在线观看永久免费的成年 | 五色天婷婷丁香五月综合 | 日韩中文字幕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