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學反思

    時間:2021-03-27 11:37:56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八年級數學《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學反思范文(精選4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數學《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學反思范文(精選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八年級數學《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學反思范文(精選4篇)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學反思1

      這一課的教學重點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應用。教學難點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與判定定理的區別。教學方法主要是討論、探索、啟發式。運用輔助工具是多媒體課件。

      等腰三角形是一類特殊的三角形,因而它比一般的三角形在理論和實際中的應用更為廣泛。教材專門設計一個單元的內容來研究它。這個單元的重點之一就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同時這也是本章的重點之一。大綱對此的要求是“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并能靈活應用它們進行論證和計算”(“靈活應用”是大綱中“了解、理解、掌握、靈活應用”四個層次中的最高要求)。在學過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后,推理依據增多了,學生所接觸到的題目難度也會明顯加大,證明思路不再那么簡單。

      近幾年的許多中考題目常以等腰三角形為命題背景,結合四邊形、相似形、圓、函數等相關知識點出一些綜合性題目和壓軸題目。所以要求學生能掌握并靈活應用。

      學生剛剛學過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對等腰三角形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學生在這個階段逐漸在各方面開始成熟,思維深刻性有了明顯提高,有著自己獨特內心世界,有著獨特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先引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論,并能夠靈活應用它進行有關論證和計算。發展學生的動手、歸納猜想能力;發展學生證明用文字表述的幾何命題的能力;使它們進一步掌握歸納思維方法,領會數學分類思想、轉化思想。再進一步發展學生獨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關于數學內容間普遍存在的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的觀點。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學反思2

      這一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應用,難點根據題目所給條件進行適當的說理,教學方法主要是討論、探索、啟發式,運用輔助工具是多媒體課件。

      開始上課時先讓學生觀察生活中一組都含有等腰三角形的圖片,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存在數學美,接著引導學生說出這組圖片的特點,從而引出本節課要探究的主要內容即本節課的課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在教學過程中,先讓學生動手做以下的實驗:

      在白紙上畫一條線段BC,以BC為一邊分別以B、C為頂點,畫兩個相等的角(用量角器),這兩角的另一邊交于點A,讓學生比較AC與AB的長度?設疑問:通過以上實踐你得出什么結論?讓學生思考、猜想、總結歸納出結論,讓學生體驗知識產生的過程,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接著為讓學生證明實驗的結論,用多媒體來演示三角形的翻折過程,并引導學生總結實驗的結論。進一步提問學生:本結論的前提條件是什么?已知什么?結論是什么?如何用數學語言把這個結論的意思表達出來?讓學生思考兩分鐘后,挑選一個學生回答,在學生回答過程中引導并在黑板上板書出來,目的是讓學生很好地理解這個結論的意思。

      然后引出:我們通過實踐得出這個結論作用是用它來識別等腰三角形,也就是我們這節課的重點內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與前面提到的課題前后呼應,接著引入如何利用判定定理解答一些問題,在講例題與練習的過程中,題目由淺到深,題型由口答到動手寫,在這過程,讓學生能夠充分的掌握與運用,老師只是從旁引導,并給予一定的幫助與糾正。

      總之,本節課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存在數學美,讓學生能很好地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含義及利用其來簡單說理。

      但靜下心來,認真思考,發現這節課我還有許多不足之處:

      1、如果在板書用數學語言表達實驗結論:在一個△ABC中,如果∠B=∠C,那么AB=AC的之前在黑板上畫出一個三角形引導學生指出∠B所對的邊是哪一條邊,∠C所對的邊是哪一條邊后,再把用數學語言表達結論板書出來的效果比直接板書的效果好。

      2、在教學過程中,忽略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與判定定理的區別。

      3、在教學過程中有時語速過快,語言不是很簡練。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學反思3

      這一課的'教學重點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應用。教學難點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與判定定理的區別。教學方法主要是討論、探索、啟發式。

      學生剛剛學過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對等腰三角形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學生在這個階段逐漸在各方面開始成熟,思維深刻性有了明顯提高,有著自己獨特內心世界,有著獨特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先引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論,并能夠靈活應用它進行有關論證和計算。發展學生的動手、歸納猜想能力;發展學生證明用文字表述的幾何命題的能力;使它們進一步掌握歸納思維方法,領會數學分類思想、轉化思想,再進一步發展學生獨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關于數學內容間普遍存在的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的觀點。

      在教學方法上采用“目標——問題”的教學方法,力求體現“主體參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導引探”的教學理念。本著“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原則,精心設計了一些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有半數的學生回答了教師的提問,但礙于教學計劃,有的問題在答問過程中還不時得到本人的提醒,這樣導致的結果是難于發現學生真實的思維過程。“多提問”固然有利于學生思考和理解知識,有利于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

      但在倡導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今天,更要重視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問起于疑,疑源于思,課堂上教師要為學生質疑創造足夠的空間和時間。目標——問題教學法的本質在于: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令人遺憾的是本節課由于教學設計中留給學生的時間和空間偏少,導致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太少,長此以往的“后遺癥”是學生問題意識的淡化。而在探索問題的關鍵時候,本人也缺乏耐心急于把思路給出,這是缺乏對學生的信任,學生將因此產生思維惰性。

      通過訓練更好地得到鞏固、變化中規律的探究,通過題組更好地得到提升,做得還是有效的。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學反思4

      今天在縣教育局的組織下,在李菊芳科長的領導下,我在永流中學順利上完示范課《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并和領導,同仁們進行了評課。在大家的指導下,結合這節課的設計意圖,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

      我個人認為值得以后借鑒的地方有:

      (一)突出重點,實現教學目標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這節課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動手翻折等腰三角形紙片得出“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相等”及“三線合一”的性質。設計理念是讓學生通過折紙、猜想、驗證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然后運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識加以論證。使學生思維由形象直觀過渡到抽象的邏輯演繹,層層展開,步步深入,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二)導課自然,成功引入新課

      首先用生活中的圖片引入等腰三角形的基本圖形,聯系生活,創設問題情境,把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出學生探究心理,迅速集中注意力,使其帶著濃厚的興趣開始積極探索思考。從而使學生的原認知結構對新知的學習具有某種“召喚力”,既明確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學生了解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適用于生活。

      (三)設置有梯度,學生易于接受

      在本節課的問題設置中,特別是鞏固練習題的設置,由易到難,由一般到規律先一般頂角70度,到一個角是70度,再到一個角是110度,再總結出頂角的范圍,底角的范圍,給據學生的認知特點,易于接受。有著良好的效果

      這節課,也有不足的地方:

      (一)在證明性質時由命題轉化幾何求證時應多加強已知,求證的書寫過程。

      (二)上課的節奏有點快。在以后的教學中能多加以改正。美中不足的是性質二的應用本節課安排的例題,習題有點少,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多補充些例題及習題。

    【八年級數學《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學反思范文(精選4篇)】相關文章:

    《平均分》的數學教學反思范文【精選】03-24

    八年級數學教學反思04-14

    八年級數學教學反思觀潮教學反思思想品德教學反思11-13

    數學教學反思(精選15篇)04-10

    矩形的判定定理教學設計(精選5篇)04-29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精選15篇04-22

    數學教育教學反思【精選6篇】04-22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05-09

    《通分》數學教學反思05-05

    大學數學教學反思04-1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在线 | 色五月日韩中文在线 | 综合久久九色91色综合网 | 午夜视频精品视在线 | 在线播放亚洲人成电影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