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可能性》教學反思

    時間:2021-02-23 11:28:38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三年級數學《可能性》教學反思

      “可能性”是實驗教材中出現的一個全新的教學內容,屬于“統計與概率”這一知識領域的“概率”范疇,由于概率知識比較抽象,小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我在教學本節課時,主要是以直觀的內容為主,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資源,合理運用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游戲教學的優勢,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始終充滿信心,充滿激情地學習數學。教學中,我努力用飽滿的熱情、生動的'語言、形象的活動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動形式,為學生創設獨立思考、自我體驗、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情境,使得教學過程始終民主、平等、寬松、愉快。

    三年級數學《可能性》教學反思

      縱觀本節課的教學,我覺得主要在讓學生在活動中親歷數學,體驗數學方面取得了較好效果: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讓學生在具體的數學活動中體驗數學知識。”基于這點,我創設了讓學生摸各種不同顏色的粉筆的活動,學生在一系列的數學活動中,逐步豐富起對不確定及確定現象的體驗。如在理解“不可能”這個概念時,我先讓學生摸粉筆,凡是想摸的盡量讓他們摸,在許多學生試摸之后,都不能摸出其他顏色的粉筆,學生由此產生疑問:為什么那么多的同學摸過后,居然沒一個能能摸出其他顏色的粉筆?由于疑問而引發思考,并作出猜測和推理,原來箱子里根本就沒有其他顏色的粉筆。在此基礎上,再打開箱子讓學生觀察,從而驗證自己的推想。這樣,整個教學過程就成為“游戲──猜測──體驗──推想──驗證”的活動過程,使學生在活動中親歷數學,體驗數學。

      本節課教學由于沒有充分準備,還有幾方面有待改進:

      1.應該將數學學習置于生活的背景之中。

      “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三個比較抽象的概念,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在教學時,整個教學過程應該始終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數學情境。我舉出的例子如:美國發生大地震;每天都有人出生等,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已有經驗太遠。應該放手讓學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描述生活中的事,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真正做到數學知識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

      2.情感教育與評價激勵做得不夠。

      在談到美國可能發生大地震時,沒有對地震這一現象作出科學的解釋,聯想到我國四川汶川大地震時,一帶而過,沒有對學生適時的進行情感教育。

      情感態度與自信心作為數學教育的目標之一,在學生的數學學習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節課中,應該適時的給學生課堂即時評價,如:“同學們真了不起”“你的推想能力太厲害了”“你的發言太精彩了”等,這樣會對學生的情感投入起著積極的激勵作用。<

    【三年級數學《可能性》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可能性的數學教學反思05-26

    《可能性》數學教學反思07-01

    數學可能性教學反思12-12

    《統計與可能性》數學教學反思05-23

    可能性的數學教學反思范文05-17

    《可能性》的數學教學反思范文06-29

    《可能性的大小》數學教學反思08-09

    可能性教學反思_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03-05

    《可能性》教學反思_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03-05

    可能性的大小數學教學反思10-2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五月天在线观看网址 | 天堂在线做性视频 | 亚洲香蕉aⅴ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97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亚洲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色资源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