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雞教案

    時間:2025-06-08 09:36:39 教案 我要投稿

    母雞教案7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母雞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母雞教案7篇

    母雞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腳夾球行走和繞過障礙物走。

      2、體驗體育活動中合作的樂趣,增強競爭意識。

      【活動準備】

      小皮球若干,數量與幼兒數相當;兩個皮球筐;做障礙物小石頭用的廢報紙。障礙物和皮球筐在活動前就擺放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活動開始前,組織幼兒沿跑道白線慢跑一圈,然后整理幼兒衣物。

      二、基本過程。

      1、引出活動

      待幼兒休息舒緩完畢后,再次整隊。

      師:“今天,新老師請所有的小朋友都做一種小動物,你們猜是什么?”老師模仿母雞走路啼叫(教師邊做動作邊讓幼兒猜)。那么我今天請所有的小朋友當母雞,我們來玩一個”母雞下蛋“的游戲。向幼兒展示游戲用的雞蛋——小皮球。

      2、重難點練習

      “如果把雞蛋夾在大腿間,母雞要怎么走呢?小母雞們試試看。”分發皮球,讓幼兒自己摸索如何夾物走。

      探索一段時間后,集中幼兒,請個別幼兒進行動作表演,讓幼兒進行評價。然后總結評價,進行夾物走的動作要領講解示范,再次請個別幼兒示范。再次讓幼兒自由夾物走。

      3、競賽游戲

      整隊后將幼兒分成兩隊。“我們看到每隊母雞的對面有一個筐筐,那個是雞窩。現在,你們都是要下蛋的母雞,但是你們一定要把蛋下在雞窩里。所以你們要帶著雞蛋繞過地上的小石頭到對面把蛋放到筐里,然后跑回來,站在隊伍的末尾。然后下一只母雞走出去。如果現在請兩組的`母雞們來比一比,看哪一組下蛋下得又好又快。如果雞蛋掉了就趕緊撿起來,夾著繼續去下蛋。”開始游戲后,注意個別幼兒犯規的情況,最終判定勝負。競賽依時間進行兩到三次。

      4、挑戰游戲

      完成競賽后,更改比賽規則,增加游戲難度。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一條:如果雞蛋掉了,這只母雞就下蛋失敗了,要撿起雞蛋跑回來讓下一只母雞走出去。看最后哪隊的雞蛋多哪隊獲勝。游戲依時間進行兩到三次。

      三、結束部分。

      1、放松游戲:

      大母雞帶小母雞們去散步,鞏固活動內容。

      2、活動結束:

      請幼兒將皮球放到筐里。整隊后對幼兒活動表現進行簡單的點評,然后活動結束帶隊回教室。

    母雞教案 篇2

      目標:

      1、通過活動,教育幼兒在外出時要跟好大人,不要隨便亂跑。

      2、能夠在教師幫助下簡單講出圖上的'部分內容。

      3、練習說比較完整的句子。

      準備:

      圖片三幅。

      過程:

      1、引起興趣:教師用ji媽媽的口吻引入主題,出示圖片。

      2、嘗試講述:利用提問,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講述。

      (1)完整觀察圖片,了解圖片的主要內容。

      (2)逐一出示圖片,進行提問:

      圖片一:圖片上有誰?它們在干什么?小黃ji在干什么?

      圖片二:小黃ji離開媽媽在干什么?正在這時,誰來了?

      圖片三:誰來救它了?

      (3)教師完整講述示范。

      3、幼兒練習: 幼兒講述練習。

      4、討論:我和媽媽出去要怎么辦?

    母雞教案 篇3

      《母雞》這一課是要教同學們感受母雞作為一個母親的形象,體會母愛的偉大!下面是關于《母雞》教案,歡迎參考!

      學習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經歷。

      2 鄰居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體現。

      3 比較本文與《貓》在寫法上的異同點。

      一、交流見聞,導入新課

      1 交流課前收集的關于母雞的見聞。

      2導入新課:

      貓是一種很平常的小動物,可是在熱愛社會的老舍先生看來,卻如同一個既可愛又淘氣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雞又是怎樣的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雞》。

      二、自讀自悟

      1 師生共同制定閱讀目標。

      (1)圈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認真朗讀課文,達到讀流利、讀正確。

      (3)弄清課前“導讀”中提出的兩個問題:

      老舍先生筆下的母雞是一致怎樣的'母雞?

      比較一下,本文和《貓》兩篇課文在寫法上個有哪些特點?

      2 自主閱讀,邊讀邊批注。

      三、匯報交流

      品評母雞之長短,體會作者之喜惡

      1 再讀課文,小組討論:

      (1)文中直接寫作者對母雞由討厭到不討厭這一情感變化的語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別通過哪些具體事例寫母雞的討厭與不討厭?每個事例各用一個恰當的詞語概括。

      (3)聯系上文和生活體驗談談自己對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可改為“我不再討厭母雞了”嗎?為什么?

      2 全班交流。

      3 同組合作,有感情朗讀課文。

      四、分辨褒貶,積累詞語

      1 思考討論:

      作者在表達自己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感情變化的過程中,遣詞造句的感情色彩也發生了變化,找一找,讀一讀,品一品。

      2 分類摘抄詞語。

      把自己欣賞的詞句按褒與貶兩類,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復回味,走近老舍

      1 師生對話,交流各自讀過《貓》和《母雞》后,對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導學生初步學習賞析名篇的方法。

      2 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讀一讀,然后互相交流閱讀體會。

      課后小節:

      當我讀這一課時,被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和辛苦的精神所感染,因此我并沒有過多的講解,而是抓住作者對母雞的態度有怎樣的變化,原因是什么為主線,進行交流、體會,最后我還推薦了課外閱讀《麻雀》《柱子上的母雞》。

    母雞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經歷。

      2鄰居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體現。

      3比較本文與《貓》在寫法上的異同點。

      一、交流見聞,導入新課

      1交流課前收集的關于母雞的見聞。

      2導入新課:

      貓是一種很平常的`小動物,可是在熱愛社會的老舍先生看來,卻如同一個既可愛又淘氣的小朋友。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雞又是怎樣的呢?這節課俺們繼續學習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雞》。

      二、自讀自悟

      1師生一起制定閱讀目標。

      (1)圈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認真朗讀課文,達到讀流利、讀正確。

      (3)弄清課前“導讀”中提出的兩個問題:

      老舍先生筆下的母雞是一致怎樣的母雞?

      比較一下,本文和《貓》兩篇課文在寫法上個有哪些特點?

      2自主閱讀,邊讀邊批注。

      三、匯報交流

      品評母雞之長短,體會作者之喜惡

      1再讀課文,小組討論:

      (1)文中直接寫作者對母雞由討厭到不討厭這一情感變化的語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別通過哪些具體事例寫母雞的討厭與不討厭?每個事例各用一個恰當的詞語概括。

      (3)聯系上文和生活體驗談談自身對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俺不敢再討厭母雞了”可改為“俺不再討厭母雞了”嗎?為什么?

      2全班交流。

      3同組合作,有感情朗讀課文。

      四、分辨褒貶,積累詞語

      1考慮討論:

      作者在表達自身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感情變化的過程中,遣詞造句的感情色彩也發生了變化,找一找,讀一讀,品一品。

      2分類摘抄詞語。

      把自身欣賞的詞句按褒與貶兩類,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復回味,走近老舍

      1師生對話,交流各自讀過《貓》和《母雞》后,對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導同學初步學習賞析名篇的方法。

      2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讀一讀,然后互相交流閱讀體會。

      課后小節:

      當俺讀這一課時,被母雞的負責、慈祥、勇敢和辛苦的精神所感染,因此俺并沒有過多的講解,而是抓住作者對母雞的態度有怎樣的變化,原因是什么為主線,進行交流、體會,最后俺還優秀了課外閱讀《麻雀》《柱子上的母雞》。

    母雞教案 篇5

      1.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

      2.指導分角色朗讀、表演全文。

      3.識字:送、明;寫字指導:明。

      4.知道勞動是辛苦而又光榮的,滲透愛勞動的教育。

      《小母雞種稻子》是本單元的閱讀課文。課文通過小母雞種稻子一事贊揚小母雞勤勞、不怕苦的精神。課文內容較淺顯,學生容易理解。本課生字要求必認的有14個,其中第一自然段有10個,第二、三自然段各有1個,最后自然段有2個。課文的前三個自然段內容變化不大,只在個別詞語上有變化,但生字量相對較大,安排在第一課時。第二課時教學課文第四自然段,識字2個,指導書寫“明”字。

      1.第一課時教學任務:學生熟讀課文1~3自然段,完成12個認字任務,知道課文的前三自然段講了一件什么事。寫字指導:和、她。

      2.學生準備頭飾。

      3.課件制作。

      (一)復習導入

      1.課件:課文中的前三幅圖為背景,課題在上方居中。

      2.師導入: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小母雞種稻子》的前三個自然段,誰來說說,課文的前三自然段講了一件什么事? 故事里都有誰?

      3.指名說,相機出現板書。

      小母雞種稻子

      問

      小鴨(種) 小貓( 鋤草) 小豬( 收)

      怕

      彎腰 手起泡 滿身土

      ( 只好自己……)

      [思考:本環節旨在引導學生復述已學內容,通過板書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明白課文中的小鴨、小貓和小豬都“怕”辛苦,“怕”勞動。小母雞只好自己去勞動。為理解下文做鋪墊。]

      (二)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過渡語:小鴨、小貓、小豬都不愿意和小母雞一起干活,小母雞只好自己從春天忙到夏天,自己播種、鋤草、收稻子。接著,又發生了什么事呢?

      2.出示課文內容。師范讀。

      3.帶讀課文兩遍。

      4.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每個字音,聲音響亮,有困難的可以請教同伴。

      5.識字檢查:指名讀生字:送、明。正音。

      6.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這兩個字,畫出來,在小組中讀一讀,并說說怎樣記住它們。

      7.指名交流記字方法。

      8.寫字指導:明(1) 觀察、書空。(2) 學生練寫。(3) 展示、評議。

      [思考:本環節通過老師范讀、帶讀到學生自讀,體現了由“收”到“放”的教學方法。生字教學也采用學生自學與小組合作相結合的方法,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

      9.討論課后問題。

      (1)師:小母雞把又香又甜的白米飯送給小鴨、小貓和小豬,這又香又甜的白米飯是怎么來的呀?

      (2) 指名說,相機小結:是啊,這又香又甜的白米飯是小母雞經過播種、鋤草、收割,辛辛苦苦勞動得來的。

      10.小母雞做成了又香又甜的白米飯,它心情怎么樣?(觀察課文插圖) 小母雞把自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稻子做成白米飯,送給小鴨、小貓和小豬,它們怎么樣?(引導學生讀出:小母雞把又香又甜的白米飯送給小鴨,小鴨低下了頭;送給小貓,小貓羞紅了臉;送給小豬,小豬說:“明年我要和你一起種稻子。”) 相應板書。

      送

      小鴨 小貓 小豬

      低下了頭 羞紅了臉 說……

      [思考:以上環節通過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體會文中小母雞、小鴨、小貓和小豬的內心情感。為下一步表演的指導做鋪墊。]

      11.師生共演:(師讀,生演)

      小母雞――高高興興、自豪地

      小鴨――低下了頭

      小貓――羞紅了臉

      小豬――( 羞愧地) 說:“明年我要和你一起種稻子。”

      12.語言訓練:

      小鴨小鴨你為什么低下了頭? 你在想什么?

      小貓小貓你為什么羞紅了臉? 你在想什么?

      小豬小豬你為什么這么說? 你心里怎么想?

      [思考:這個環節的設計旨在突出童趣,讓學生親歷其境,充分感受文中每一個角色的思想感情,也讓學生更深切地體會角色的內心世界。]

      (三)分角色表演

      1.借助屏幕上的板書及背景插圖,小組內分角色表演。

      2.指名上臺表演,評議。

      3.小結:勞動雖然辛苦,卻十分光榮。讓我們一起把優美的歌聲送給愛勞動的小母雞!

      [思考:表演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一種途徑。學生通過這一途徑來體現自己對課文的理解。]

      (四)全班齊唱歌曲《勞動最光榮》

      (五)作業

      續編故事:第二年,當小母雞又要種稻子的時候,小鴨、小貓、小豬又會怎樣呢?

      葉圣陶先生曾言“教是為了不教”。本課教學的成功之處,在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想象力,以學定教,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本課通過老師范讀、帶讀到學生自讀,體現了由“收”到“放”的教學方法。生字教學也采用學生自學與小組合作相結合的方法,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把生字教學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合作學習。對小孩子而言,表演是最好的學習方法。老師采用分角色表演的方式,讓學生親歷其境,充分感受文中每一個角色的思想感情,也讓學生更深切地體會角色的內心世界。使課堂興趣化,既激發了學習興趣,又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可謂設計精巧,考慮周到。個人認為,重視言語教學和積累,在一定的積累和認知經驗的前提下,感悟才會錦上添花。如果老師在這方面下點功夫也許效果會更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運用小組合作識字的'學習方式和“小袋鼠摘果子”的游戲,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習慣和策略是本課設計的最大成功之處。運用圖畫,在充分掌握學生認知能力和個人體驗的基礎上,激發興趣,尊重學生的思路、想法,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展開合理想象,采用小組合作和先扶后放的教學方式,既體現了循序漸進的原則,識字方法的指導,又注重了學生的感悟。老師將課內教學與課外延伸結合起來,打破課堂的繭縛,推倒課內外的關隘,實現二者的融通,打開了學生想象的閥門,這即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

    母雞教案 篇6

      分析:

      1、音樂情感:這首音樂描寫了母雞孵蛋的溫馨場景。

      2、音樂知識點:歌曲分為四段,每一段都含有不同的數量,其中有上行下行的旋律。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運用肢體、道具、樂器感應歌曲中的數目,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2、進行唱名的識譜與排譜,感知旋律的上行、下行。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砂錘、母雞手偶、玩具蛋、廢舊紙箱做的雞窩、圓舞板、五線譜卡、大五線譜墊、小雞圖做的音符號、

      活動隊形

      半圓形和自由站隊

      活動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感應歌曲中的數目。

      教學難點:進行唱名的識譜與排譜,感知旋律的.上行、下行

      活動過程:

      一、暖身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扮演小雞走進場。聽到大風的聲音做躲起來的動作。

      二、 動作及叫聲的模仿活動

      1、(音效:風聲從大到小)故事引導:可怕的臺風總算走了,母雞家庭終于可以出來唱唱歌了。

      2、幼兒創意動作和模仿叫聲:雞的一家怎么叫?

      1)公雞怎么叫?(公雞:雞冠/雙手放頭頂“喔喔喔”)

      2)母雞和公雞叫聲一樣嗎?(母雞:翅膀/手肘彎起來“咕咕咕”)

      3)誰來學小雞叫?(小雞:啄米/雙手食指放嘴前“嘰嘰嘰”)

      三、學唱歌曲

      1、(出示故事圖卡)故事引導:寶寶聽見臺風走了,急急忙忙走去他家的雞窩里去看他養的小母雞,哈!小母雞還在孵著蛋呢!寶寶與強強表哥一起唱起了歌替小母雞加油。我們一起聽聽寶寶和強強哥哥是怎樣唱歌給小母雞加油的。

      2、幼兒完整欣賞并學唱歌曲,初步感應歌曲中的數目。

      師:母雞孵了幾個蛋?

      3、幼兒再次完整欣賞并學唱歌曲,進一步感應歌曲中的數目。

      師:這次你們知道母雞敷了幾個蛋?

      4、老師:拿母雞受偶左右搖擺代表孵蛋,并出示雞蛋來帶領幼兒數出或者拍出歌曲中的數目。

      5、大紙箱孵蛋游戲:幼兒當小母雞躲在大紙箱里面唱歌,數數時,站起來拍手表示數目。(這里強調游戲的規則,幼兒在紙箱里必須是蹲著的,不能躺和坐)

      4、配樂器敲奏

      師:我們一起幫母雞數一數。

      1)第一遍唱歌坐著搖擺砂蛋,再敲奏出數目。

      2)第二遍唱歌學母雞走路,再敲奏出數目。

    母雞教案 篇7

      說課:

      選擇《下蛋啰》這樣一個歌曲,是因為它很有生活的情趣。在前一階段,我們走廊布置的時候,孩子們就已經對母雞下蛋很感興趣了,放在現在進行歌曲教學應該說在時間上很適宜。

      原來的歌曲中沒有感嘆詞,是我在處理教材時為了讓歌曲富有生活情趣臨時加上去的,從活動效果看,應該說改編起到了作用。

      整個活動分為三部分。前面的感嘆詞接唱,中間部分的創編節奏,后面的'完整表演。節奏創編部分一開始我設定的目標是幼兒自主創編節奏,但通過對幼兒前期水平的了解,發現存在困難,立即改為在教師的幫助下進行,目標水平的降低,保障了活動的順利進行。

      活動目標:

      1、學習接唱感嘆詞,體驗歌曲中詼諧的生活情趣。

      2、能在教師引導下創編簡單的節奏并樂意在集體面前表達。

      3、感受大家在一起游戲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演示用教具一套(母雞、蛋、籃子)、節奏圖譜、請配班老師和好伴奏、人手一塊紗巾。

      活動過程:

      一、出示教具,請幼兒看看有誰?在干什么?

      二、教師邊演示教具邊表演唱,下出的蛋送進籃子里。

      三、幼兒學習接唱,熟練后和上老師的教具演示,也將下出的蛋送進籃子里。

      四、創編母雞下蛋的節奏

      1、教師引出:“母雞下了蛋,高興地叫起來。聽聽母雞是怎么叫的?咯噠咯噠咯咯噠”同時在黑板上用蛋形符號標記出。

      2、幼兒創編,在教師的幫助下形成完整的節奏,同樣用蛋形符號標記出。

      五、游戲《下蛋》

      請全體幼兒用紗巾打扮成母雞,邊唱邊下蛋。最后,下出了蛋送進小籃子里。

    【母雞教案】相關文章:

    《母雞》教案11-24

    母雞的教案06-07

    關于母雞的教案10-20

    母雞教案模板08-07

    母雞教案推薦07-12

    關于《母雞》的教案09-12

    課文教案:母雞09-15

    老母雞教案10-21

    老母雞教案10-21

    老母雞教案10-2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色五月这里只有精品 | 久久亚洲女同第一区 | 亚洲精品在线永久 | 色多多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 亚洲人午夜网站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