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除法》教案

    時間:2024-04-03 07:13:13 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除法》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除法》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除法》教案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除法》教案1

      一、教學目的

      1.經歷從平均分的活動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

      2. 讓學生體會除法的含義,知道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計算,3. 會讀寫除法算式。

      二、教學重點:

      1. 能根據具體情況,列出除法算式,并且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

      三、 教學難點:

      1. 在平均分的活動中抽象出除法運算,讓學生理解除法的含義。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平均分,誰來說說什么叫平均分?

      生: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師:你的記憶力真好,大家把掌聲送給他。

      師:大家來齊讀一下。

      (二)、探究新知

      師:大家已經了解了平均分,那么老師想考考大家,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 份,每份有幾根?現在請大家借助手中的小棒擺擺看。

      師:誰想把自己擺的結果用語言表達出來?

      生: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3根.

      師:你覺得他說得怎樣?

      生:很棒!

      師:大家把掌聲送給他。

      師:還有誰也想說一說?

      生: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3根.

      師:你也說得很棒,大家也把掌聲送給他。

      師:大家來齊讀一下“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3)根”

      生:齊讀“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3)根”。

      師:之前我們把兩部分合起來用加法算式表示,表示幾個幾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那么你能將“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3根”這件事也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誰想說一說?

      生:12÷4=3

      師:從哪幾個字讓你想到用除法?

      生:平均分

      師:你的意思是說平均分表示除法的意思對嗎?

      生:是的。

      師:對在數學上平均分可以用÷來解決。

      師: 誰認識這個符號“÷”?你們知道它的來歷嗎?視頻介紹來歷。

      1659年,瑞士人拉恩首創除號“÷”。他用一條橫線把兩個圓點分開,表示平均分。這樣“÷”就產生了。后來瑞士數學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數學》里,正式把“÷”作為除號。

      師:既然平均分表示除法的.意思,那么“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3根”就可以用12÷4=3來表示。

      師:12÷4=3 這個算式讀作:12除以4等于3“(板書,全班齊讀一遍)。

      師:12÷4=3你知道這個算式的意思嗎?(12、4、3各表示什么?)

      生:說(略)

      師:剛才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解決了”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幾根?“這個問題,可以用12÷4=

      師:發揮你的想象力還有哪些題目也可以用12÷4=表示的?

      生1:“把12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幾個?”

      生2:“把12個人平均分成4組,每組有幾人?”

      師:看來12÷4=3能表示的內容很多,現在老師想問大家為什么這些內容都能用這個除法算式表示呢?

      生:因為它們都表示把一個數平均分的幾分求每份是多少?

      師:看來只要是把一個數平均分的幾分求每份是多少?都可以用除法來表示。

      (三)、練習

      1、課本13頁做一做1-2題(略)

      (四)全課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除法》教案2

      【教學內容】

      除法的初步認識,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發現法,問題教學法,研究性學習,小組合作等方法。

      情感與態度:

      1.結合教學使學生受到愛學習.愛勞動、愛護大自然的教育。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解決問題。

      除法的含義,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課本插圖。

      【課時按排】

      本單元可用13課時進行教學。

      除法的初步認識…………………………………… 6課時左右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課時左右

      解決問題…………………………………………… 4課時左右

      1.除法的初步認識

      (1)平均分(一)

      【教學內容】12頁—14頁例1、例2 做一做練習三1~3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生活中常見的“每份同樣多”的勢力和活動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度:讓學生探索平均分的方法,會平均分,提高動手和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

      【學具準備】

      每個小組12塊糖.每個學生實物卡片.三角形.圓形學具若干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課題:

      教師:最近我們五小二年級一班要組織一次春游活動,我們幫他們分一分春游需要的物品,好嗎?

      請小組長來領要分的物品,(每個小組12塊糖)

      請學生試著分一分,要求要分得大家都滿意。

      學生先在小組中分,再請學生到前面展示分的結果。

      多請幾個小組,說說自己分的結果,預計都是每人分得3塊糖.

      教師:這樣分大家都滿意嗎?為什么?

      教師揭示課題:像這樣把物品分成幾份,每份分地同樣多,就叫做平均分。(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索:

      (一)分一分

      1、每個小組8張面包的實物卡片,學生用卡片在小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請學生展示分的過程,說說分的結果。

      2、每個小組4張桔子的實物卡片,學生用卡片在小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請學生展示分的過程,說說分的結果。

      3、每個同學用自己手中的學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請學生展示分的過程,說說分的結果。

      (二)找一找

      想想生活中什么時候要平均分?是怎樣分的?

      先在小組里說說,再指名說。

      (三)連一連、圈一圈

      把10條魚平均分在2個漁缸里,請學生連一連或圈一圈,

      說說分的結果。

      三、做一做

      1、把1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3份。說說你怎樣分的。

      2、練習三1~3

      第1題:給每個花瓶里插上花,應該怎么插?如果要求每個花瓶里插上同樣多的花,又應該怎么插?插幾枝?

      四、總結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除法》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第四單元除法的教案02-07

    數學第二單元教案08-26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表內除法集體的備課教案(通用13篇)04-04

    數學第二單元教案設計08-26

    數學第二單元教案(15篇)08-27

    數學第二單元教案(精選20篇)10-17

    數學第二單元教案15篇08-27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01-14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02-1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色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精品 | 中文字幕欧洲与亚洲无吗 | 中文乱码在线精品日本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亚洲日本aⅴ片在线观看 | 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