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

    時間:2023-08-01 07:06:55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學教案3篇(實用)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科學教案3篇(實用)

    科學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感知生活中有許多科學問題。

      2、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從具體現象與事物中的觀察、比較中提出感興趣的問題。

      3、愿意傾聽別人的問題

      4、通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感知科學就在身邊。

      一、趣味實驗,引發問題

      教師做趣味游戲:聽話的乒乓球。

      教師課前將乒乓球內部置人一塊鐵塊并封好;課上,將乒乓球放在紙屏前,手拿磁鐵在紙屏后面吸引兵乓球中的磁鐵,使乒乓球在紙屏上爬上、爬下。學生觀察實驗可發現乒乓球“很聽話”,從而產生疑問。

      二、探究活動

     。ㄒ唬┩嫱婢,提出問題。

      1、先讓學生介紹自己帶來的玩具,如是什么玩具、有什么功能教師引導學生根據玩的介紹提出問題。

      2、學生交換玩玩具,互相向對方提出問題。

      3、將玩具整理好,全班交流所提出的問題,匯總提出的問題總數

      4、引導學生認識到提出問題很重要。

     。ǘ┯^察生活中的現象,提出問題。

      1、教師播放颶風刮倒大樹的視頻,學生提出問題。

      2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匯總,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評價

      (三)列舉生活實例,提出問題。

      1、學生列舉生活實例,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2、教師指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記錄,可以用文字、符號用案等記錄自己的問題

      3、學生展示自己對問題的記錄并介紹分別是什么問題。

      三、活動總結

      學生分享本課的收獲。

      四、拓展活動

      教師布置作業:注意觀察身邊的事物(如在校園內進行觀察),提出問題,并將問題記錄下來。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加深對動物特征的認識,知道動物會用各種方法保護自己。

      2、了解一些動物的自我保護的方法。

      3、能用較生動的語言描述動物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本。教學掛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通過講故事,引出動物的自我保護。

      問:小刺猬是怎樣自我保護的?

      二、出示教學掛圖,初步了解動物的自我保護。

     。1) 利用身體顏色保護自己。

      問:圖上有誰?為什么你很難發現它們?

      小結:動物使自己身體的顏色與周圍環境的顏色相同,是為了保護自己。

     。2) 利用身體結構特點保護自己。

      問:圖上有誰?身上有什么?遇到危險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三、閱讀幼兒用書,進一步了解動物自我保護的方式。

      看圖想一想、說一說:圖上有哪些小動物?它們是什么樣子的?它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教師和幼兒一起完整講述。

      毛毛蟲、青蛙、螃蟹、梅花鹿等是怎樣來保護自己的?

      四、擴展幼兒的經驗。

      想一想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它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五、猜謎語:

      一只大鳥真奇怪,有翅不飛跑的快,

      遇到危險藏腦袋,屁股留在沙灘外。

      讓幼兒猜是什么動物?并在圖上勾出動物。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氣球吃什么》

      活動目標

      1.知道氣球與充氣玩具變鼓是因為充入了空氣。

      2.探索充氣的多種方法。

      3.體會與同伴合作才能扎住“氣球嘴”的必要性。

      活動準備

      1.沒充氣的氣球人手一份。

      2.腳踩式打氣筒,各種充氣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氣球吃什么

      1.出示充好氣的氣球和未充氣的氣球。

      這個氣球圓鼓鼓,胖乎乎,這個氣球呢,癟著肚子,好像沒吃過飯。

      2.教師手拿未充氣的氣球,引出《氣球愛吃什么》。

      提問:氣球喜歡吃餅干、饅頭、糖果嗎?

      討論:氣球吃什么,才能鼓起來,變的胖胖的呢?

      二、我幫氣球吃空氣。

      1.教師:空氣有個怪脾氣,很喜歡從氣球的肚子里溜出來。

      怎么樣讓氣球吃的飽飽的,又不讓空氣溜掉?

      2.教師示范吹氣球,用嘴給氣球充氣,以及如何扎住“氣球嘴”,不讓空氣溜走。

      3.幼兒每人一只氣球,用嘴給氣球充氣,讓氣球很快“胖”起來。

      4.告訴幼兒為了不讓空氣溜走,他們可以主動尋找合作伙伴,扎住“氣球嘴”。

      三、充氣玩具吃空氣

      1.出示充氣玩具。

      氣球還有很多朋友,也和氣球一樣喜歡吃空氣。我們也來幫幫他們,讓他們也吃得圓鼓鼓、胖乎乎的。

      2.幼兒自由結伴給充氣玩具吹氣,摸一摸充滿空氣后胖乎乎的“身體狀態”。

      3.幼兒玩一玩這些充氣玩具。

      千姿百態的睡姿

      設計背景:

      動物一直是孩子們的朋友,中班的孩子們也特別想了解有關動物的知識。但常見的話題只是有關“動物的外形、習性及生活方式”,很少涉及動物們各種各樣、姿態萬千的睡眠姿勢。于是我根據孩子們的興趣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能激發孩子對科學的探索興趣及保護動物、維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活動目標:

      1、感受動物和人類之間的關系,從而懂得愛護動物;

      2、觀察了解動物姿態萬千、千奇百怪的睡眠姿態,從這一側面

      讓孩子了解人和動物的不同之處;豐富詞匯:縮、倒掛、趴等詞。

      3、能夠分清動物的.不同睡姿;

      活動準備:

      1、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有關動物睡眠的各種姿態的圖片。教師布置好活動場地:動物的家——將活動場景布置成大森林的情景,攝影屏幕上是一副森林的背景圖。森林中布置有關動物(仙鶴、馬、貓頭鷹、蝙蝠、貓、烏龜)的家,用積木拼搭成型,上面貼上相關動物的圖片;幼兒進場時播放輕柔的音樂。

      3、CAI課件《姿態的萬千睡》、電腦、磁帶、錄音機、電鋼;

      4、活動前和孩子們一起了解各種動物的名稱 。

      四、活動過程:

      1、幼兒跳集體舞。跳完舞蹈后,請幼兒說說運動后的感受(想休息),并請幼兒自由休息。教師問幼兒:“你睡覺時需要些什么呢?”幼兒一邊討論一邊休息。這時播放課件,背景屏幕換成第一種動物的圖片。

      2、看課件,感知動物不同的睡姿。

      請幼兒逐一欣賞課件。各種動物的出現方式不一,有的用動物的叫聲、有的用滑稽的配音。出示主畫面后,請幼兒先想想這種動物是如何睡覺的,并進行表演。幼兒表演完后,再請幼兒觀看正確的答案,并模仿正確的睡眠睡姿。(幼兒可隨意選擇動物)同時用游戲的形式學習詞匯:縮、倒掛、趴等詞。

      3、連線游戲《它怎么睡覺?》

      教師將幼兒分成男女生進行趣味知識比賽,請幼兒用連線的方

      法指出各種動物是如睡覺的?同時鞏固詞匯:縮、倒掛、趴等詞。當幼兒連對了,電腦就會獎勵幼兒一個笑臉娃娃;連錯了,電腦會鼓勵幼兒再連一次,直到連對為止。比賽結束后,兩隊比一比看哪隊積的笑臉娃娃多,就獲勝。

      4、玩游戲:找朋友。

      (1)教師交代游戲規則:聽到歡快的音樂,動物們就出來游戲;聽到抒情、安靜的音樂,動物們就回家睡覺。睡覺時必須十分安 靜,不要大聲喧嘩。每一個小動物必須找到自己的家。

      (2)幼兒游戲。

     。3)增加游戲難度、擴大游戲范圍。幼兒不僅可以模仿學過的動 物、還可以模仿其他的動物,自己動腦想想其它動物是怎么睡覺 的?教師可讓幼兒充分想象,對幼兒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肯定,不急于給幼兒答案,請幼兒自己下課后想辦法求證,找尋答案。

      五、延伸活動:

      請幼兒回家后,在父母的協助下了解其它動物的睡眠姿勢,然后將結果與其余幼兒共享。

      附資料:仙鶴單腳站立著睡、馬站著睡、貓頭鷹只睜一只眼、蝙蝠

      倒掛著睡、貓趴著睡、烏龜縮進殼里睡。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規律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嘗試用符號記錄規律。

      2、激發幼兒對物體排列規律的興趣,

      活動準備:

      斑馬圖片;條形旗圖片(規律為ABCABC);每人一盒水彩筆、一張白紙;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發現規律。

      1、教師身穿條紋上衣,吸引幼兒注意。

      師:“老師的上衣圖案是怎么樣的?”

      2、出示斑馬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花紋規律。

      3、出示條形旗圖片,引導幼兒發現規律。

      二、啟發幼兒用符號記錄規律。

      師:“我們發現了這么多規律,怎么樣把它們記錄下來呢?”

      1、幼兒討論記錄方法。

      2、確定簡潔的記錄方法——用簡單的符號記錄規律(如:010101、□○□○□○)或用物體的主要特點進行記錄(如:藍白藍白藍白)。

      3、幼兒嘗試用自己的符號記錄。

      4、幼兒互相交流記錄結果的含義。

      三、啟發幼兒尋找生活中的規律,并嘗試進行記錄。

      四、幼兒相互交流經驗。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的各種規律事物及規律現象。(如:人行橫道、星期的輪回規律、四季的輪回規律等)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水試驗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做小實驗,初步體驗量的守恒。

      2、懂得做實驗后獲得的結果才是正確的結果。

      3、能與同伴友好合作地進行實驗。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從杯中倒水的經驗。

      2、物質準備:——教具:一粗一細兩個杯子,里面分別裝有不同水位的水。

      3、——學具:粗細不同的杯子若干(數量各為幼兒人數的一半,其中粗杯子里盛有蘭色的水,細杯子里盛有紅色的水),粗細不同空杯子若干(數量為幼兒人數的一半)。

      活動過程:

      一、哪個多哪個少?

      ——教師(出示粗細不同的杯子):這兩個杯子一樣嗎?哪兒不一樣?

      ——引導幼兒發現杯子有粗有細。

      ——教師:杯子里面有什么?你覺得杯子里的水一樣多嗎?哪個多哪個少呢?你是從那里看出來的?

      ——鼓勵幼兒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思考實驗方法

      ——教師:我們能用什么方法證明你猜得對不對呢?

      ——鼓勵幼兒思考,并提出建議。師幼歸納多種方法,并引導幼兒分析這些方法中哪些可行,哪些方法有難度,現在沒辦法做。鼓勵幼兒發現借助空的第三只杯子可以了解兩杯水是否一樣多。

      三、幼兒操作活動

      ——兩位幼兒共同做實驗,一人拿一杯水,然后再取一個空杯子。先猜猜兩杯水是否一樣多,誰多誰少,然后再實驗。

      ——教師觀察指導,了解幼兒的實驗方法。

      如,方法一:一幼兒先將自己杯子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做一個標記后把水倒回去。另一個幼兒幼兒再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比較水位與標記的高低:

      方法二:一幼兒在自己杯子的水位處作標記,然后把水倒入空杯中,另一個幼兒將自己杯中水倒入做標記的杯子中,比較水位與標記的高低。

      方法三:如果幼兒取的空杯與其中某幼兒的一個杯子一樣大小,則可以讓另一幼兒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兩杯水放在一起直接比較水位的高低…

      ——提醒幼兒實驗時注意慢慢倒入,不要將水潑出來。同時要將杯中水全部倒完。

      四、我們的實驗結果。

      請幼兒介紹實驗的結果,引導幼兒發現,光用眼睛看,結果不一定正確,要通過實驗才能知道正確的結果。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美麗的花》

      幼兒園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說說、做做了解花的用途。

      2.創造性地設計花的禮物,使幼兒進一步萌發愛花、護花的意識。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雨中紅色玫瑰, 山茶花2, 菊花5

      2.彩色筆,畫紙等。

      活動過程

      一、感知花的美

      1.課件演示:漂亮的花

      幼兒觀看。

      2.教師:你們看到了些什么花?漂亮嗎?

      看見花你感到怎么樣?

      二、感知花的用途

      1.觀察:花的禮物

     。1)提問:你們認識這些禮物嗎?它有什么用?

     。2)教師和幼兒一起說說花的禮物可以用來做什么。

      2.教師小結花的用途

     。1)做藥

      (2)可以吃

     。3)泡茶喝

     。4)用花做好看的裝飾品。

     。5)清香空氣

     。6)可以美容

      三、創造花的藝術品

      1.觀察花朵頭箍

      提問:這個頭箍是用什么做的?好看嗎?

      2.提出創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禮物送給別人?

      請你們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禮物畫下來,然后說給大家聽,你想做什么花的禮物,準備送給誰。

      3.幼兒繪畫:花的禮物

      4.幼兒描述自己的創造。

      四、環保教育

      討論:你覺得花的用處多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花?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大大小小的蛋寶寶》

      幼兒園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認識各種各樣的蛋,知道蛋有大小和顏色的異同等。

      2.知道雞、鴨、鳥全都會生蛋,對事物有探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ppt-各種各樣的蛋

      2.實物-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認識各種蛋

      1.出示蛋,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你們知道這是誰的蛋嗎?

      你們還認識什么蛋?

      2.ppt課件:各種各樣的蛋

      引導幼兒將動物圖片與蛋一一對應。

      3.你還知道什么動物也會生蛋?

      二、引導幼兒運用比較的方法觀察蛋。

      1.教師:這些蛋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引導幼兒從蛋的大小、重量、顏色來比較。

      2.教師小結:有的蛋大,分量重;有的蛋小,分量輕。

      有的蛋是深黃色的,有的蛋是白色的,還有的蛋是青色的活帶斑點的。

      三、由表及里觀察,產生探索的興趣。

      1.教師:雞蛋里面是什么樣的呢?

      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經驗,并將雞蛋打開觀察。

      2.觀察:是不是每種蛋都有蛋白、蛋清呢?

      每種蛋的蛋白、蛋清都一樣嗎?

      (逐一打開蛋。)

      3.教師小結:每種蛋外面都有很薄的蛋殼,敲碎蛋殼,里面都有蛋黃、蛋清。

      四、活動結束

      教師講述有關蛋的故事,引導幼兒進一步討論有關蛋的話題。

      如:蛋黃怎么會變成動物寶寶的?為什么蛋有大有?

      結合主題活動,引導幼兒探索如何使蛋站立起來的各種方法。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大麥的生長過程,以及大麥粉的制作過程

      2.能用目測的方法分辨大小麥的區別。

      3.培養幼兒關注周圍環境,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活動準備

      大麥、小麥、生長圖。

      活動過程

      (一)觀察分辨大麥、小麥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種不同的麥子,請小朋友看一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請幼兒仔細觀察、交流。

      幼兒:一個麥子大,一個麥子小

      教師小結:大麥的顏色偏黃,種子要瘦小一些;小麥的顏色偏紅,種子要粗壯、飽滿一些。

      (二)了解大麥的.生長過程

      教師出示:大麥的生長圖片,引導幼兒嘗試為圖片排序。

      請個別幼兒講述。

      教師以故事的形式講解大麥的生長過程,出示正確的生長掛圖:

      播種——麥苗——抽穗——開花——成熟

      (三)嘗試用石磨磨大麥粉

      1.介紹制作大麥粉的工具——石磨。

      2.教師示范。

      3.讓幼兒親自體驗大麥變麥粉帶來的成功感和喜悅感。

      教師小結:成熟的大麥洗干凈后,在太陽底下曬干,就可以加工磨成粉。食用時,將適量的大麥粉,加入少許食用堿,用水調勻,倒入燒好的白粥中,煮沸即可。

      (四)將幼兒制作好的大麥粉收集并送到食堂燒煮大麥粥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 講科學用科學教案09-26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經典】07-25

    科學教案07-20

    中班科學教案:放屁_中班科學教案07-05

    科學教案托班科學教案認識紅色綠色11-03

    科學教案模板03-25

    關于科學教案03-28

    有關科學教案06-12

    身邊的科學教案07-1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观看 | 婷婷丁香中文在线综合一区 | 天天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思思久久96 |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婷婷日韩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