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教案優秀

    時間:2024-11-09 14:04:46 林惜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對外漢語教案優秀(通用10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對外漢語教案優秀,歡迎大家分享。

    對外漢語教案優秀(通用10篇)

      對外漢語教案優秀 1

      教學對象:

      課程名稱:初級漢語聽力課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聽力能力并提高聽力水平。

      2、掌握聽力題的方法與技巧。

      3、從聽力材料中學習口語表達。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教具:

      錄音機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50分鐘)

      一、組織課堂(2分鐘)

      二、學習生詞(5分鐘)當然

      表示非常肯定。

      例如:我問xx:你會說越南語嗎?(xx是同學的名字)xx可以回答我,我是越南人,當然會說越南語了。

      三、完成聽力理解練習

      (一)聽句子并做練習

      1、給學生5分鐘時間熟悉聽力理解練習的第一部分。

      插入講解做聽力的方法:根據答案猜問題,帶著問題聽材料。

      2、聽兩遍材料,第一遍讓學生根據猜的內容聽材料,并引導學生寫出正確答案,評講學生做錯的題目,然后再聽一遍鞏固聽到的內容。

      我要包;

      題中關鍵問香水是誰的;

      要新報,不要舊報,如果新報在手上就不會再強調要新報;B沒有涉及問別人要什么藥,而是提及自己想要別的藥,C文中也沒有問到,而材料中問有沒有別的藥,說明他拿到了中藥,但是想要別的藥,所以說答案是他不喜歡中藥;

      材料種說了“這把紅傘”;材料提及“也是”“學生”;看照片時才會說xx的照片真漂亮;

      因為很累,不騎車,所以今天坐車,B選項不常騎車沒有提及,C選項問今天誰騎車,也沒有在材料中體現;

      只有大夫才會說“我的病人”;在句中,老校長指的是以前的校長。

      (二)聽對話,選擇正確答案

      1、給學生5分鐘時間熟悉聽力理解練習的第一部分。鞏固做聽力的方法:根據答案猜問題,帶著問題聽材料。

      2、前10題聽兩遍材料,第一遍讓學生根據猜的內容聽材料,并引導學生寫出正確答案,評講學生做錯的題目,然后再聽一遍鞏固聽到的內容。

      比大小。男的醫院有醫生和護士300多人,女的只有100多人。女說醫生工資高,男說醫生工作也很累。女詢問男哪有賣漢意詞典,說明她想買。李教授以前教我文學。

      問地點,材料表明麥克在新留學生宿舍樓。

      女說毛衣顏色太紅,不合適,就表示她不想買紅色的毛衣,男說我也不喜歡紅的',就表示男也不想買紅色的毛衣,故A不對,而句中只提及男對女說要換商店,并沒有說換毛衣,所以正確答案是B。

      細節題,材料中提及商店有酒、咖啡、照相機、磁帶,但是沒有日用品。

      女的需要詞典,最后強調要大的,故選擇C。女的問“我的雨傘呢?”也就是在找雨傘。

      男說“有那么多中國人騎自行車”則表示中國的自行車很多,女的說“不太貴”則表示自行車很便宜。

      后兩題,先給2分鐘看題目,讓學生根據答案猜對話,帶著問題聽材料,每段材料先聽一遍,然后讓學生作答,評講學生做錯的部分,在兩段材料都聽完后,再聽一遍材料。

      11、(1)C女的因為媽媽身體不好而經常去看媽媽。

      (2)A最后一句,女的說:“不,她在家呢。”

      12、(1)C對話是關于兩個醫生說醫院的事,故選C。

      (2)B女第一句話說“我們醫院也很小”,故了解到,在小醫院工作的是女。

      (三)聽短文,判斷正誤并回答問題。

      根據答案找出關鍵詞,并帶著問題聽第一遍錄音。之后再看到回答問題的部分,根據問題有目的的再聽一遍錄音,再得到正確答案后再聽一遍錄音,鞏固聽到的答案。

      短文

      (一)1、判斷正誤

      A、正確我弟弟是北京法律大學一年級的學生。

      B、錯誤他喜歡法律也喜歡英語。

      C、正確他常常在宿舍里聽英語磁帶,即有英語磁帶。

      D、錯誤沒有歷史書。

      E、錯誤是老師請弟弟吃飯。

      2、回答問題

      (1)弟弟現在在學法律、經濟和英語。

      (2)弟弟英語的發音和聽力不太好。

      (3)弟弟常常在宿舍里聽英語磁帶,看英語報紙。短文

      (二)1、判斷正誤

      A、錯誤不累的時候也喝酒。

      B、錯誤那天是文中提的今天,爸爸并不累。

      C、錯誤爸爸邀請他喝酒,所以不是只想一個人喝。

      第二課時(50分鐘)

      一、復習第一部分的內容:再聽一遍錄音,并引導學生復述最后的兩個短文。

      二、學習第二部分:語音語調練習

      (一)選擇聽到的詞語

      聽一遍錄音,然后選擇答案,通過詢問單個同學的方式,了解同學的作答情況,并糾正錯誤的答案,在同學回答出答案后,請同學將正確的讀音帶到題目中,把題目讀一遍。

      (二)聽后標出劃線的音調

      聽一遍錄音,然后請同學將答案寫到黑板上。

      (三)選擇聽到的句子

      聽一遍錄音,請同學說出答案,并讀出正確的句子。

      (四)和

      (五)布置回家完成。

      三、教唱歌《寧夏》

      1、聽歌填空。

      2、學唱歌。

      對外漢語教案優秀 2

      一、教案的主要構成部分

      1、教學對象:年級、國別、人數

      2、課型:綜合課、聽力課、閱讀課等

      3、教學內容:什么教材、哪一課

      4、教學目標:知識、技能

      5、教學難點與重點

      6、教學方法

      7、板書設計

      8、教學時間

      9、教具

      10、教學步驟

      二、教學步驟部分

      1、組織教學

      2、復習舊課

      3、學習新課

      學習新課部分需要重點撰寫。需包括:

      1)生詞

      2)課文

      3)重點詞語講解(詞義+具體講解的方法與步驟)

      4)重點語法講解(語法點的意義+具體講解方法與步驟)

      5)練習

      6)本課小節

      7)布置作業

      三、設計教案時需要重點考慮的幾個因素

      1、考慮教學大綱要求,根據本課內容以及學生水平,主要從知識、技能等方面制定明確具體的目標。

      2、難點與重點:根據學生水平,參考教學內容,明確學生學習的難點,確定教學重點。

      3、方法需靈活多樣,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合理應用多種教學技巧與方法,同時注意增強應變能力。

      4、重點詞語與語法點:首先需科學地選出該課的重點詞語與語法點;其次,選用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講練;最后運用多種形式進行練習鞏固。

      5、科學地分配時間,精心策劃,分配每個環節所需要的時間。

      對外漢語教案優秀 3

      教學目的

      “把”字句是用介詞“把”將謂語動詞支配關涉的對象提到動詞前面的句子,它是現代漢語中很重要、很有特色的句式。在我們日常交際活動中,“把”字句的使用頻率很高,加之“把”字句自身的用法十分復雜,稱它是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之一。這篇教學設計將通過具體語境環境設計對“把”字句的基本形式、語法功能作用進行教學與相應的練習,以使留學生能夠初步掌握“把”字句的用法和特點,能夠在實際的語言環境中運用。

      教學過程

      利用動作演示的.展示技巧展示語法點(在進入教室之后,把教室的門關上)在正式上課后,通過與學生們的交談,問學生相關的問題,“剛剛老師做什么了?”讓學生用漢語表達出來,并寫下同學們的答案,比如“老師關上門”。這時引出“把”字句,在黑板上寫下“老師把門關上了。”這個句子,對這兩個句子進行比較,引出了“把”字句的第)(一個作用,語用表達的需求,強調動作的處置結果,當然在這個時候不會直接說出來,而是通過這樣的一種語境情況,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把”字句的“處置”作用。同時這時也可以指出,我們說的“門”是大家都知道的,是指教室的門。

      接著寫出“把”字句的形式:

      主語+(把+賓語)+謂詞性詞語

      接著,問同學們這一句型的否定形式是怎樣的,老師沒有把門關上。

      介紹“把”字句的否定形式,在“把”字前加上否定詞“不”、“沒”、“沒有”。

      在這之后,再通過動作演練的方式,做把書拿起來這樣一個動作,讓全班同學進行練習,寫出“把”字句以及它的否定形式,對這一基礎的知識點進行練習。在這個訓練的過程中,通過更多的例子,說明在“把”字句中,如果有否定副詞或助動詞,則應該出現在“把”字前面。

      接著可以使用一些教具以及一些情景模擬的形式引出“把”字句,歸納法,列出一些“把”字句的一些句子,并找出規律,掌握“把”字句的語法意義,以及“把”字句中動詞的特點。通過這樣的練習和歸納,對“把”字句進行更深入的講解。

      在一開始的句子中,“老師把門打開了。”“我把飯吃了。”并讓學生可以自己造句,歸納出第一種類型:動詞+了(著)

      我把地掃一掃、我把黑板擦一擦,說完這些,可以告訴學生們,“現在可以把你們的想法說一說”,得出第二類:動詞重疊

      第三類:動詞+動量(時量)賓語通過答問的方式,給出非“把”字句的句子,讓學生進行改寫,我看了兩遍書,讓學生進行修改“我把書看了兩遍了。 ”

      第四類:動詞是動結式、動趨式。這種較難理解,可以用具體情境的方式,那一本書拿到窗臺上,讓學生回答,老師把書拿到窗臺上。

      第五類:動詞+介詞短語老師把畫掛在墻上、老師把書放在桌子上

      第六類:動詞+人稱代詞把書給我

      針對這些情況,并不需要把具體的格式給出來,在一開始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能讓同學們感受到“把“字句,在反復的練習中增強一定的語感。

      課堂練習

      在對這些形式進行了初步的講解就要開始進行練習,在課堂上的練習主要通過。情景練習的方式進行訓練。利用學生周圍的場景和環境,我先做出示范,說出三個“把”字句。

      “我把書扔掉了。”

      “小明,能把字典借我嗎?”

      “同學們,把你們的書翻到第9頁。”

      示范完后,讓學生分組練習,通過這樣的情景練習,學生可以體會出“把”字句的用法,同時讓一個學生發出指令,另一個學生完成動作,使學生在輕松的語言環境中來理解和把握“把”字句。并鼓勵大家能在日常交際的活動中進行“把”字句的使用。

      對外漢語教案優秀 4

      教學目標:

      讓學生掌握漢語中詢問和回答姓名的基本句型。

      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能在實際情境中運用所學句型。

      激發學生對漢語學習的興趣。

      教學內容:

      句子:“你叫什么?”、“我叫XXX”。

      生詞:你、叫、什么、名字、我。

      漢字書寫練習。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用漢語向學生打招呼,如“你好!”,引導學生用漢語回應。

      引入話題:“今天我們要學習如何詢問和回答別人的姓名。”

      生詞學習:

      教師展示生詞卡片,逐一教授“你、叫、什么、名字、我”的發音和意思。

      學生跟讀,教師糾正發音。

      句型學習:

      教師展示句子“你叫什么?”和“我叫XXX”,解釋其含義和用法。

      教師領讀句子,學生跟讀,注意語音語調。

      對話練習:

      教師與學生進行示范對話,如:“你叫什么?”“我叫李老師。”

      學生兩人一組,進行對話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漢字書寫:

      教師示范書寫“你、叫、什么、名字、我”等漢字,講解筆順和筆畫。

      學生在練習本上書寫,教師檢查并糾正。

      課堂游戲:

      “點名游戲”:教師隨機點名,被點到名的'學生需用漢語回答自己的姓名。

      “快速問答”:學生分組進行快速問答比賽,看哪組回答得又快又準。

      總結與作業:

      總結本課學習的句型和生詞。

      布置作業:讓學生回家后與家人用漢語進行對話練習,詢問和回答姓名。

      對外漢語教案優秀 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生能夠掌握“你叫什么名字?”及其回答的表達方式。

      技能目標:學生能夠聽懂并正確說出詢問和回答姓名的句子,提高口語交流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培養跨文化交流的意識。

      教學內容

      關鍵詞匯:你(nǐ)、叫(jiào)、什么(shén me)、名字(míng zì)、我(wǒ)、是(shì)。

      基本句型:你叫什么名字?我叫xx。

      教學步驟

      1、導入(5分鐘)

      自我介紹:教師先用簡單的中文進行自我介紹,包括姓名,可以用圖片或PPT輔助展示,讓學生感受到中文的'友好氛圍。

      游戲熱身:“我是誰”游戲。教師準備幾張名人或卡通人物的圖片,展示圖片并問:“他/她叫什么名字?”引導學生嘗試用中文說出名字或猜測,活躍課堂氣氛。

      2、新課講解(10分鐘)

      詞匯教學:逐一介紹新詞,利用實物、圖片或動作輔助教學,如指著自己說“我”,同時板書新詞,帶領學生跟讀。

      3、練習活動(15分鐘)

      分組練習:學生兩人一組,輪流扮演詢問者和回答者,進行對話練習。教師巡視指導,糾正發音。

      角色扮演:設置幾個場景(如在學校、在超市等),學生根據場景進行角色扮演,使用所學句型進行交流。

      4、游戲鞏固(10分鐘)

      5、總結反饋(5分鐘)

      總結回顧:教師帶領學生回顧本節課的重點詞匯和句型。

      學生分享:請幾位學生分享今天學到的內容或感受,鼓勵大家用中文表達。

      6、作業布置

      口頭作業:回家后向家人或朋友用中文介紹自己的名字,并詢問他們的名字。

      書面作業:編寫一段簡短的對話,至少包含三次“你叫什么名字?”和相應的回答。

      教學資源

      圖片卡:名人、卡通人物圖片用于導入和練習環節。

      PPT:展示新詞、句型及應用場景。

      名片模板:可作為角色扮演的道具,讓學生寫下自己的中文名字,增加互動性。

      對外漢語教案優秀 6

      教學目標:

      使學生能夠流利地詢問和回答自己的姓名。

      拓展學生的詞匯量,學習相關的禮貌用語。

      培養學生的`漢語交際能力和自信心。

      教學內容:

      句子:“你叫什么名字?”、“我叫XXX”。

      生詞:名字、叫、請問、謝謝。

      禮貌用語:你好、再見。

      漢字書寫練習。

      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

      復習上節課學習的句型和生詞,確保學生已掌握。

      引入新課:

      通過情境模擬(如新朋友見面)引入新課內容,激發學生興趣。

      生詞與句型學習:

      教授新生詞“請問、謝謝”的發音和意思,結合句子“請問你叫什么名字?”和“謝謝”進行練習。

      學習并練習句子“你叫什么名字?”和“我叫XXX”。

      對話模擬:

      教師與學生進行模擬對話,展示如何在不同情境下使用所學句型和禮貌用語。

      學生分組進行對話模擬,教師提供指導和反饋。

      漢字書寫:

      教授并練習書寫新學的漢字,注意筆順和筆畫。

      文化拓展:

      介紹中國姓名文化,如姓名的構成、命名習俗等,增加學生的文化認知。

      課堂總結與作業:

      總結本課學習的內容,強調禮貌用語的重要性。

      布置作業:讓學生回家后準備一段自我介紹,包括姓名、年齡、國籍等信息,下次課進行分享。

      對外漢語教案優秀 7

      一、教學對象

      本教案的教學對象大約學習了一個學期的漢語,掌握的漢語詞匯在400個左右。

      二、教學內容

      “漢語綜合課”是對外漢語教學語言技能課中的主干課,也叫核心課、精讀課。“漢語綜合課”以講解教授漢語語言知識為主要教學任務。

      1.由“V了”句型,引申講解“了”的兩個用法。

      2.掌握“V去”表示的語法意義并能熟練運用。

      3.歸納結果補語

      4.掌握并能熟練運用“如果……就……”句型。

      三、教學目標

      1.能夠掌握“V了”、“V去”的用法,并能造句。

      2.能夠根據模擬的語境,使用不同的結果補語。

      四、教學方法

      1.復習舊課時采用“聽寫生詞—聽課文錄音—提問課文內容—學生復述課文”等步驟讓學生對上節課的內容進一步鞏固。

      2.語法講解

      根據語法點難易程度,采用不同的'方式讓學生了解領悟其內涵。可以利用、創造情景,行為動作演示,使用圖片和多種教具等方式,并讓學生大量模仿練習熟悉語法點的使用,最后需要對語法點進行簡單的總結歸納,讓學生加深印象。

      五、教學過程(2課時)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課文中及課后練習中涉及的相對重要的語言點,并使之能根據不同語境熟練應用。

      (一)“得了”→“V了”

      引入:根據課堂情境,有些同學正在吃早飯,有些同學已經吃過早飯了,給出兩個句子讓學生進行對比。“著”的用法以前已經學過。

      “我吃著早飯。”——“我吃了早飯。”

      解釋:第一個句子中“著”表示動作正在進行,正在吃早飯,不是吃過了,也不是沒吃;第二個句子中的“了”放在動詞表示動作已經完成,“吃”這個動作發生在過去。

      造句:(提供情境,讓學生造句)

      昨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我們昨天學(習)了生詞。

      昨天晚上我們學校有人開演唱會,你們去了嗎?——我們昨天看了演唱會。

      引申:“了”的另一種用法,放在句末表示變化,變化是指這個句子表達的事情希望對方當做個新情況,得到足夠重視。

      例1

      A、今天他自己做作業了。——他以前都是抄別人的,現在自己做,(是否該獎勵他?)

      B、今天他自己做了作業。——他天天都自己做作業,今天做作業這件事他已經完成。

      例2

      A、我看了晚會。

      B、我看晚會了。

      C、我看了晚會了。

      A句中,前提是,說話前我沒有看晚會,表達的是“看晚會”這件事完成,又如:我看了這本書,他做了作業。

      B句前提不一樣,也許我之前不打算看晚會,從來不看,現在我看了,那么“我看晚會”這件事是個新的情況,說話人帶有希望聽話人注意到這個新情況的心態,或者可能是在暗示對方:下次晚會我們一起去看吧。

      C句出現兩個“了”,就同時有完成和變化的含義。

      (二)V去(掉)

      表示受事因為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而消失。

      例:

      1.他辭去了大學的工作。(現在,工作沒有了)

      2.他檫去臉上的汗,繼續向上爬。(臉上本來有汗,現在沒有了)

      動作演示:用黑板檫檫掉黑板上的字。——讓學生造句。

      引申:“V+補語(結果補語)”

      完

      聽完、畫完、做完、吃完

      見

      看見、聽見

      到

      看到、聽到、買到、找到、得到

      著

      找著、買著、點著、睡著

      去/掉

      辭去、花去、擦去、洗去、脫去

      懂

      看懂、聽懂

      走

      飛走、偷走、借走、拿走

      成

      變成、畫成、切成

      選取其中幾個,做適當講解。然后帶學生完成課后習題四

      1.對不起,我寫錯了,把你的名字寫()西瓜了。

      2.這個問題很簡單,我一聽就聽()了。

      3.快點兒,寫()了作業我們去看電影。

      4.你睡()了嗎?

      (三)只要……就……(ASlong as)

      引入:只要上課鈴響了,我們就上課。(只要下課鈴響了,我們就下課。)

      只要大家好好學習,就能學好漢語。

      只要A就B,A表示一種條件,B是一種結果。(給出語境,讓學生造句)

      大家根據抽簽來決定誰表演。——只要抽到了數字簽,就要上臺表演。

      大家準備一起出去玩,但不知道天氣怎么樣。——只要天氣好,我們就去爬山。(通過問題引導學生使用該句型)你喜歡看電影嗎?——我能學好漢語嗎?——你喜歡吃什么?我給你做。

      六、教學反思

      本課語法點不多,不難理解,無需過多解釋,重點在于操練的部分。課上應注重對語法點的反復練習,假設各種不同情境,采用各種形式,務必使學生課上能積極參與進來。

      對外漢語教案優秀 8

      1、教學目標與要求:

      “目標”是籠統的,如:能正確地辯音辯調,擴大詞匯量,掌握新的表達方式,加強口頭和筆頭成段表達的技能訓練。

      “要求”是具體的,如:學習多少個詞語,掌握多少個語法點,能運用某種句式進行會話。可以將目標與要求合在一起寫,所用的動詞是:學習、掌握、了解、理解、區別、分辨、拼讀、使用、運用、表達

      2 、教學重點

      抓語言項目:

      語音:聲調、輕聲、兒化、語流變調;

      詞匯:近義詞、同音詞、多義詞、聯綿詞、成語、慣用語

      語法:量詞、語氣詞、助詞、“把”字句、各類補語、特殊句式、語序

      功能——意念(介紹、請求、同意、反對、感謝、道歉、看法、意愿)

      3、教學難點

      在教學重點的基礎上,學生很難掌握的,對于基礎好的.學生要求掌握,對于成績不好的學生,要求可以稍微低一點,不要求起完全掌握。

      4 、教學方法(包括輔助教學手段)

      直接法:用詞典上的定義,用學生已學的舊詞解釋

      直觀法:教具、圖表、動作、表情、多媒體課件

      情景法:設計情景、利用實地情景

      其他:模仿、重復、替換、對比;問答、啟發、引導、歸納、演繹

      5、教學過程(教學步驟、時間分配)

      課堂教學的主要環節,以教學過程的“感知、理解、鞏固、運用”四個階段為基礎。語言課的教學有五個主要環節:

      步驟:

      組織教學→復習檢查→講練新課→新課小結→布置作業

      各環節所占的時間比重、內容方式(以100分鐘為例)

      (1)組織教學:2分鐘~5分鐘

      點名、問候、用輕松的話題活躍氣氛、介紹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內容。

      內容導入:文化導入、舊知導入、情景導入、教具導入、隨機導入

      方法:提問、回憶、講述、對比、游戲

      (2)復習檢查:10分鐘~15分鐘

      檢查與鞏固:聽寫、快速問答、復述、講解作業中的問題

      (3)講練新課:70分鐘~80分鐘(講:三分之一,練:三分之二)

      強調精講多練,注重運用,師生互動,精心設計板書,進行情景操練

      一般順序:

      朗讀——詞語講解——分段——提問和回答——歸納段落大意——講

      授語法點——操練

      (4)新課小結:2分鐘~5分鐘

      歸納總結新的語言點、重點內容

      (5)布置作業:2分鐘~5分鐘

      造句、作文、預習

      對外漢語教案優秀 9

      教學重點:

      1、學會“zh ch sh r”四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能正確書寫。

      2、能準確拼讀“zh ch sh r”和帶調韻母拼成的音節。

      3、學會“zhi chi shi ri”四個整體認讀音節。教學難點:

      區別聲母“zh ch sh r”和整體認讀音節“zhi chi shi ri”,理解它們各自的不同用處,為今后能正確拼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順序背誦學過的17個聲母。

      2、讀6個單韻母。

      3、帶調的單韻母。

      1)可以根據字母的音和形編說拼音順口溜:織毛衣,zh、zh、zh,吃蘋果,ch、ch、ch,小獅子,sh sh sh,一棵小苗r、r、r。

      2)教具準備:字母卡片、數字卡片、情境圖、小黑板。

      本課出現的聲母 zh、ch、sh、r 以及整體認讀音節 zhi、chi、shi、ri 和上一節課的聲母 z、c、s、整體認讀音節 zi、ci、si 在教學方法上很相似,只是在發音和形狀上稍稍做了變化,因此我采用復習導入的方法,我先讓同學抽讀拼音卡片,重點復習z、c、s 的讀音和發音要領,強調 z、c、s 發音時舌尖向前平伸,頂住上門齒背,接著再讓同學抽讀三個整體認讀音節 zi、ci、si,強調音要讀長些,讀響亮些。這樣不僅鞏固了上節課的知識,對本節課的教學也有一定的聯系。

      二、借助插圖學習聲母“zh ch sh r”的音形。

      1、學生自己借助圖學習聲母的音形。

      2、問:誰能結合圖的意思試著讀一讀字母的音?

      3、學生根據圖中所畫的“織毛衣”的'“織”、“吃東西”的“吃”、“大獅子”的“獅”來試讀字母“zh ch sh r”的發音,如果學生讀對了一定給予表揚,如果讀錯了也不要批評,可以請別的同學試讀。

      4、三個字母的音試讀后,教師要進行范讀后告訴學生:“zh ch sh r”這四個聲母都是翹舌音。發音時,舌頭都要翹起,但要注意舌頭不要卷得過于往后,不能頂在上腭正中,應當把舌頭頂在上牙床靠上一點的部位。讀的時候要注意輕短。5.展示視頻,讓學生觀察視頻的正確讀音

      5、教示范讀,學生練習讀,教師及時糾正。

      6、出示“z zh;c ch;s sh ”對比練讀,讓學生區別比較,對發音有困難的同學教師要加強個別輔導。

      7、問:你用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的形呀?學生說說即可。

      練習:老師將 zhi、chi、shi、zh、ch、sh、z、c、s 和 zi、ci、si 等卡片貼在黑板上,老師念一個音學生上來取卡片 取單韻母拼

      三、正確書寫“zh ch sh r”四個聲母

      1、讓學生自己觀察“zh ch sh r”的占格位置。

      2、引導學生觀察“zh ch sh”是由哪兩個字母組成的?寫的時候應注意什么?(要靠攏,不能分開

      3、教師范寫“zh ch sh”,學生觀察。

      4、學生練習書寫“zh ch sh”,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同時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對于姿勢合格的同學教師要給予表揚。

      5、教師指導書寫“r”前,先請學生觀察占格位置,看書上的筆順,先寫哪筆?再寫哪筆?

      6、教師范寫“r”。 要提醒學生注意先寫豎,占中格,然后在豎的上邊向右寫一彎筆,就像剛出土的幼苗一樣。

      7、學生練習書寫,讓學生邊寫邊發音記憶字形。教師個別輔導。

      8、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學生作業書寫好的、進步的,進行表揚鼓勵,激發學生書寫的積極性。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又認識了4個聲母朋友,大家不僅掌握了它們的音形,而且書寫得也非常好!特別值得表揚的是你們能運用以前學習字母的方法自己學習字母的音形,非常好!

      練習:

      1.改變聲母或韻母 兒歌: 一位叔叔,正在耍獅子

      2.找朋友的游戲:(讀卡片時老師已把卡片隨機放到個別學生桌上)師:我找zh,我的朋友在哪里?

      生:你的朋友在這里。(拿到zh的學生跑上來,領大家讀卡片)

      生:(如果對)對對對,你們是一對好朋友。(如果錯)錯錯錯,你們不是好朋友。老師的朋友在哪里?

      3.比一比。

      (1)小實驗:用眼看,老師對著薄紙片讀zh ch sh r,會有什么發現。自己也可以試一試,然后交流。(發ch的時候氣流最強)

      (2)讀一讀z c s和zh ch sh r,舌頭有什么變化?

      (3)讀一讀:翹舌音。

      四、學說兒歌繞口令《四和十》

      Sì shì sì,shí shì shí,shí sì shì shí sì,sì shí shì sì shí

      (1)出示兒歌內容,讀一讀紅色的聲母。

      (2)把你會讀的音節畫下來讀一讀。

      (3)自己試著讀兒歌,把讀不準的音節畫下來。

      (4)指名拼讀學過的音節。可以提出讀不準的音節,同學之間互相幫助。

      (5)同桌互相幫助讀兒歌。

      (6)結合圖,請學生讀兒歌。

      (7)教師領讀,學生隨讀,自由讀。

      五、小結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4個聲母朋友“zh ch sh r”,我們不僅掌握了它們的音形、能夠正確書寫,而且還學習了整體認讀音節“zhi chi shi ri”,真棒!

      附:板書

      對外漢語教案優秀 10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對課文的聽力理解,使學生掌握關于旅行語言和文化的知識,學會使用文中出現的語法。

      2.在提高聽力能力的.基礎上,通過小組討論,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

      二、教學重點

      1.學習相關語法

      2.理解對話語境,能夠熟練運用文中關于旅行的詞語和句子進行交際表達。

      三、教學難點

      理解對話語境,能夠熟練運用文中關于旅行的詞語和句子進行交際表達

      四、教學方法

      聽寫法

      聽讀法

      五、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課5分鐘

      復習詞語,開始聽力練習。

      ﹙二﹚授新課

      1.聽做課本中第六到八題。16分鐘

      2.核對答案,找出語法點。5分鐘

      3.語法講解5分鐘不是……嗎:

      A、你找我有事?

      B、今天晚上開晚會,請你去參加。

      A、哎,不對呀,不是明天晚上開嗎?表示吃驚,沒想到;

      A、快去找個年輕人幫幫我?

      B、我不是年輕人嗎?

      表示反問,用來表示說…話者的不滿、責備、分辨。還是:表示對情況的選擇。自費:自己付錢

      4.能力提升

      在聽一遍原文,讓學生根據已有信息復述原文的中心大意,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10分鐘

      六、課堂小結 6分鐘

      這課主要鍛煉同學聽說結合的能力,并告訴他們所用的聽力練習方法。

      七、布置作業

      2分鐘

      參加旅行團和自由行各有什么長處和短處。

    【對外漢語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對外漢語教案08-08

    ‘教案’對外漢語教案設計05-22

    對外漢語教案(通用8篇)07-01

    對外漢語教師自我介紹優秀11-28

    對外漢語見習報告12-04

    對外漢語實習報告05-15

    對外漢語教學課件03-15

    對外漢語實習報告05-09

    對外漢語專業開題報告09-1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天堂手机版 | 久热国产精品视频二区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