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語言教案

    時間:2024-02-03 16:10:10 志升 教案 我要投稿

    立春語言教案(精選11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立春語言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立春語言教案(精選11篇)

      立春語言教案 1

      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從活動中感知立春節氣特征。

      (2)通過立春的活動培養幼兒各方面能力。

      (3)增進線上家園共育和線下親子溝通。

      (4)豐富詞匯:立春、節氣。

      2. 活動內容

      活動一:和孩子說說立春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亦稱“打春”、“咬春”,又叫“報春”。

      “立”是“開始”的意思,“春”表示季節,故立春有春之節氣已開始之意,也就是春季的起始。

      活動二:和孩子講一講立春三候

      一候東風解凍:到了立春意味著寒冬已經過去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

      二候蜇蟲始振: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蘇醒。

      三候魚陟負冰:立春十日后河里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游動。

      活動三:讓孩子了解立春的.習俗

      中國古代是個務實又溫柔浪漫的年代,按節氣起居勞作,把生命與自然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

      立春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因此在歷史上便演化出了許多圍繞立春而舉辦的活動及民俗,如“打春”、“咬春”、“踏春”等活動。

      立春語言教案 2

      活動目標:

      1.了解立春的含義和有關的習俗。

      2.嘗試知道使用黏土制作春卷。

      3.在活動中享受動手制作的喜悅。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春回大地的有關圖片。

      2.黏土制作的圖片。

      經驗準備:幼兒對手工制作有一定經驗。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一年有幾個季節么?

      二、引出二十四節氣及其中的立春。

      師:我們古代的勞動人民,為了能夠更好地耕田農作,將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分成了二十四個節氣,每一個節氣都寓意著不同的氣候變化,而每年的2月3日或者4日就是第一個節氣,立春。你們知道立春的含義么?

      三、介紹立春的含義以及民間習俗。

      師:立春作為第一個節氣,代表著春天的.到來,立春的立是開始的意思,春代表著春天,每年這一天,就代表著春天的到來,從這一天開始,我們的白天時間會慢慢變長,冰雪開始漸漸融化,小草也開始冒出新芽,我們的周圍慢慢從白色變成了綠色。知道了立春的含義,你們知道這么重要的節日,有什么傳統習俗么?

      幼兒討論思考。

      師:立春這天,我們有些地方會有打春的習俗,大家用泥塑捻成一個泥牛,用小皮鞭抽打泥牛,寓意祈求莊稼豐收。立春這一天還有一個習俗,叫做“咬”春。你們知道什么叫咬春么?

      幼兒討論思考。

      師:咬春便是吃,有些地方會買白蘿卜回來吃,北方的人們也會用面餅裹新鮮的蔬菜吃,叫做“春餅”,南方人則會吃“春卷”,都是寓意五谷豐登,企盼莊稼豐收。人們也會將做出來的春卷相互贈送,共慶這美好的時節。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做春卷呢?

      四、幼兒嘗試用黏土做春卷。

      五、互贈春卷。

      師:我們的春卷做好了,你們想送給誰呢?我們一起去送給她吧。

      立春語言教案 3

      目標

      (一)幫助孩子了解立春氣象、物候等特點;

      (二)帶領孩子認識立春的民俗傳統,了解立春的由來;

      (三)通過室外活動,讓孩子們體驗到立春的自然景色,讓孩子們在找到春天的痕跡。

      內容

      (一)立春氣候

      每年公歷2月3-5日,就到了“立春”節氣。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春天從這一天就開始了。對于上海,立春像是春天的前奏曲,窗外還是冬天的景象,但其實春姑娘已經悄悄把春的種子撒在了我們身邊。

      立春與春節時間非常接近,在我國絕大部分地區,包括上海,立春只是有了春的氣息,整體氣候仍是冬季的特點。立春期間,溫度漸漸上升,白天的時間越來越長,夜晚越來越短。相較于冬天,春季降雨會稍稍增多,這時的春雨還是很冷的。

      (二)立春物候

      中國古代將立春的十五天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

      第二階段地下的小蟲漸漸蘇醒;

      第三階段,河里的冰開始融化,魚開始在水面上游動。

      大家對于立春的這三個階段有沒有疑問?相信有的小朋友發現了上海的立春并沒有這些景象。根據老師的記錄,發現上海立春第一階段臘梅開放,香氣撲鼻;第二階段最低氣溫穩定在0度以上,上海的雪基本上結束了;第三階段,竹筍冒出了尖尖頭。大家也可以拿上紙筆記錄一下自己身邊的立春物候。

      (三)立春傳統

      古代中國是傳統的農耕社會,立春作為一年的開始,有著很重要的意義。早在先秦時期就有著在立春這一天進行拜神祭祖、納福祈歲、除舊迎新等活動的傳統。

      我們先來看看立春的迎春春祭:中國的'春神叫做句芒,他有著人的面貌和鳥的身體,負責掌管草木和生命,看守著能夠連通三界的神樹扶桑。古時候天子會在立春這一天與大臣們一起去東郊迎春,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以此祈求豐收。

      看完了天子的祭祀,我們再來看看民間的立春傳統活動。在民間,立春時節最主要的兩個活動就是打春牛和咬春了。我們先來看看什么是打春牛?牛一直是農民伯伯的好幫手,在迎春儀式上,人們扮成句芒神鞭打春牛,以提醒農民們進行農耕。現在不少地方還有在立春時將泥塑春牛打碎的習俗,以此祈愿一年五谷豐登、國泰民安。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什么是咬春。在老師告訴你們答案之前,小朋友們能不能先猜猜咬春是什么?我猜肯定有小朋友們猜到了是要吃什么東西。那么吃什么呢?大家想一想平時我們有沒有吃過什么名字里面有“春”字的糕點?那老師要揭秘啦!咬春就是“吃春卷”。立春吃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為防病,又為迎接新春。在唐朝,人們就開始在薄餅里卷上醬肉和時令蔬菜制作的炒菜,和現在的“春卷”的包法很相像,古人叫它叫“春餅”。

      (四)立春活動

      接下來到了我們的活動時間。剛才我們講了打春牛是二十四節氣的傳統活動,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上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撕紙”,需要準備的材料非常簡單,只要一張紅紙和一支筆。讓我們先用筆畫出春牛的形狀,記得畫簡單一點,不然接下來撕紙可是個大挑戰。接下來就盡可能精細地撕紙吧!如果有哪里撕壞了也不要緊,我們可以用膠帶幫忙,最后再畫上花紋, 一只紅色的小牛就撕好啦!

      小牛穿上了紅色的衣服,河里的小魚看見了,它們也想要穿好看的新衣服。讓我們幫它們一起做一件吧!想好做什么花紋了嘛?老師有個好主意:春天已經到了,我么可以去戶外找找春天的痕跡,將春天縫進小魚的新衣服里。那怎么給小魚穿上新衣服呢?我們可以自己畫一只小魚,將身體部分剪掉。接下來我們一起走到室外,把小魚放在哪里,哪里的景色就成了小魚新衣服上的花紋。

      初春寒冷,小朋友出門的時候,記得要穿上厚衣服哦~好的,那么今天的課程到這里就結束了,小朋友們再見。

      立春語言教案 4

      春天的小草悄悄的露出了頭角,春天里的小芽長在慢慢生長,這就是春的.信號,這就是春天帶給我們的信息。通過本次幼兒園教案讓孩子們明白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是承載一年新希望的開始,激發孩子們積極地發現能力與環保意識。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觀察和發現事物變化的能力;

      2、激發幼兒探索大自然的興趣,教育幼兒愛護花草樹木。

      3、通過組織幼兒觀察、知道植物發芽是春天的主要特征;

      活動準備:

      1、種子由播種到發芽、長大的圖片一套;

      2、課前盡早在自然角種上種子至發芽。

      活動過程:

      1、觀察自然角中的種子發生了什么變化,討論:發出的小芽像什么?是什么顏色?

      2、出示種子發芽的圖片,鼓勵幼兒大膽說出種子發芽長大的過程并討論:種子長大會變成什么?

      3、看圖片學習兒歌《春芽芽》。

      4、帶幼兒到室外尋找植物都發生了什么變化。

      立春語言教案 5

      活動目標:

      1、能夠注意傾聽歌曲。

      2、感知樂曲的優美旋律。

      準備材料:

      歌曲《春天》、鋼琴、磁帶

      重點難點:

      聽出歌曲的內容,感知樂曲的優美旋律。

      活動地點:

      活動室

      活動形式:

      集體活動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欣賞樂曲的興趣,告訴幼兒歌曲的名稱和簡單內容。

      2、播放歌曲《春天》。欣賞兩遍后,老師提問:這首歌好聽嗎?歌里唱的是什么?請幼兒議論之后,再聽一二遍。師幼一起隨錄音唱《春天》,注意表達歌曲的'優美意境。

      3、師幼唱著《春天》,到戶外去感受春天的美。

      立春語言教案 6

      一、 活動背景

      2月4日立春,自唐宋時期就有“剪紙報春”的`習俗,借由全民公休的假期,邀請家長帶領小朋友入館體驗剪紙活動,了解及感受民俗文化,鍛煉小朋友動手能力,進行親子交流,提升迪斯卡侖品牌形象。

      二 、活動主題

      二月春風似剪刀——立春剪紙專場

      三 、活動時間及地點

      20xx年2月4日(初五)

      迪斯卡侖一層T臺活動區

      四、 活動內容

      1.參與對象

      7-11歲兒童家庭30組

      2.參與辦法

      一層大廳服務臺設置報名區,入館學生家庭可自行報名;

      官方微博微信宣傳進行網絡報名;

      對迪斯卡侖VIP群發短信告知接受電話報名;

      3.比賽流程

      13:30參加人員簽到

      14:00活動開始,人偶團進行開場表演。

      主持人講解立春的風俗和剪紙文化。

      現場小朋友和家長隨機分組,在T臺區準備,通過DIY剪紙包進行剪紙比賽,由現場參與人投票排名,人氣最高三組獲得優勝。剪紙作品送給小朋友做紀念。

      4.獎項設置

      一等獎 剪紙教程書籍+證書

      二等獎 剪紙教程書籍+證書

      三等獎 剪紙教程書籍+證書

      參與獎 靜電剪紙+證書

      五、 活動預算

      1.宣傳招募:200元

      2.道具:剪紙材料包 10元*10包=100 剪刀 4元*30把=120

      3.獎品:剪紙課程書籍 30元*3套=90元 靜電剪紙貼3元*50張=150 證書6元*30組=180元

      總計840元

      立春語言教案 7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立春的美麗,感受立春的生機盎然,了解立春各種可愛動物的活動,激發學生熱愛立春,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環保意識。

      2、用朗誦、歌曲、演講、舞蹈等多種形式鞏固并拓展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表達能力,自主創造能力和群體合作能力。

      二、活動準備

      1、閱讀叢書,每位學生自選一本。

      2、有關介紹立春景色的錄像、歌曲、。

      3、學生準備各種贊美立春的活動,如繪畫、書法、舞蹈、歌曲等。

      4、排練小話劇。

      5、學生收集關于立春的資料圖片,描寫立春的優美詞句及詩文等。

      三、活動時間

      1、活動過程時間為40分鐘。

      2、學習完小學語文第十冊這篇課文后安排本次活動。

      四、活動過程

      ⒈、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這是一篇散文,課文描寫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爛漫無比的立春從南方趕來,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在電線上休息的情景。燕子活潑可愛的外形特點、輕快靈活的飛行姿態、文靜優雅的休息場面給美麗的立春增添了無數的生機。今天,我們要再次步入立春,在進一步認識立春,了解立春萬物生活的基礎上歌頌立春。

      ⒉、深入了解立春各種動物的生活

      ⑴課前,同學們收集了許多關于立春各種動物生活的資料,閱讀了叢書,那你們知道“立春哪些動物最可愛,最能給立春增添生機呢?”

      ⑵播放立春各種動物活動的錄像,再次了解各種動物的生活。

      ⒊、贊美立春

      ⑴同學們,立春各種小動物開心地覓食,盡情地嬉戲,它們在美好的春光里自由地生活,立春可真好!立春真是美好的季節,讓我們趕快出發,投入立春的懷抱。

      ⑵作者用筆描繪、贊美了美麗的立春,學了這篇課文,看了剛才的錄像,同學們,你們想用什么方式來贊美立春呢?

      ⑶剛才,大家發表了不少意見,有的同學愿意寫一段描寫立春的話或一首小詩,有的同學愿意畫一幅贊美立春的畫,有的同學愿意揮毫潑墨寫一份贊美立春的書法作品,還有的`同學自編了舞蹈和小品來抒發自己對立春的喜愛。

      ⑷接下來就請同學們用不同的方式來贊美立春,你可以單獨準備,也可以集體合作,兩個人、三個人都可以,可以根據需要進行組合,給大家10分鐘的時間作準備。

      ⑸學生以不同的形式贊美立春。

      ①演唱歌曲;

      ②鋼琴伴奏,學生舞蹈;

      ③展示書法作品“立春,你是一幅精美的圖畫”;

      ④學生朗誦自己創作的小詩;

      ⑤學生繪畫立春美景的圖畫展覽,并配上解說詞。

      ⒋、還立春一片綠色

      ⑴同學們,立春是美好的,但善于觀察、研究的同學一定發現如今的立春同往日的立春有不少不同之處了?

      ⑵是的,現在立春里動物的種類少了,清澈見底的'河水不見了,大地的綠裝也沒有昔日的翠綠了,同學們,你們可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呢?

      ⑶同學們,破壞生態環境就等于破壞人類自己的家園,長此以往,留給人類不再會有生機勃勃的立春,留給人類的只能是一片荒漠。作為新世紀的我們,能熟視無堵嗎?同學們,你們說該怎么辦?

      ⑷大家討論的真熱烈,告訴大家,咱班有的同學已經行動起來了?

      ⑸同學們,保護環境是我們全人類的事,作為我們還要向我們身邊的人呼吁,讓他們和我們一起投入到植樹造林之中去,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向身邊的同學倡議,請大家寫一份環保倡議書。最后讓我們高歌一曲,用歌聲祝愿立春更美好!

      立春語言教案 8

      目標:

      認知目標:能積極、大方地用肢體動作表現兒歌內容。

      技能目標:回憶已有經驗,嘗試創編“我”在春天里的活動。

      情感目標:感受春天萬物復舒的美。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周末家長帶幼兒到戶外感受過春天

      物質準備:春天有關的`背景圖一幅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談話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春天來了嗎?你怎么知道春天來了呢?

      2、教師:還有誰也知道春天來了?

      二、欣賞兒歌,學習兒歌。

      1、欣賞第一遍。

      ——教師:兒歌里有誰知道春天來了?

      教師根據幼兒所說的內容,按兒歌的順序豎著排列圖標。

      ——教師小結:小草知道,鴨知道,花知道,我(小朋友)知道。

      2、欣賞第二遍。

      教師邊念兒歌邊將圖標擺放完整。

      ——教師:“小草、小鴨、小花、我”知道春天來了,會干什么呢?

      ——教師:他們會做什么樣的動作呢?(重點學習動詞“探”)

      3、集體看圖標念兒歌。

      ——教師:我們再一起聽一聽兒歌,兒歌的名字叫什么?

      4、集體看圖標邊做動作邊念兒歌。

      5、教師抽掉其中個別圖標,集體共同念兒歌,增加趣味性。

      三、引導幼兒表演兒歌。

      1、幼兒自選手偶,與同伴相互念兒歌。

      2、扮演同一角色的幼兒坐在一起,共同表演兒歌。

      四、引導幼兒創編兒歌。

      1、教師:前幾天,你們到公園是怎么玩的?你能不能也把你們玩的活動編進這首好聽的兒歌里?

      2、幼兒嘗試仿編最后一句兒歌,教師用圖標記錄下來。

      3、集體朗誦幼兒創編的短句。

      立春語言教案 9

      活動目的:

      1、了解立春節氣的由來及習俗,感受立春帶給我們的文化情趣;

      2、通過科學實驗,讓大家在動手動腦中加深對節氣的印象;

      3、學習與春天有關的.詩詞,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活動安排:

      一、節氣知識小科普——關于立春節氣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又名正月節、歲節、改歲、歲旦等,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立春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意味著新的一個輪回已開啟。

      立春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反映著季節的更替,標示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立春正是陽氣初生之時,萬物至此,漸次復蘇。時間在每年2月3-5日,此時,太陽到達黃經315度。

      二、學詩詞迎春歸

      三、立春科學小實驗

      立春這天民間有立雞蛋的習俗

      據說,立春這天太陽直射在赤道上,地球的引力會發生變化,雞蛋所遭到的重力會隨著引力的變化而變化,因而雞蛋就容易立起來了。我們也來立雞蛋應應節氣吧!

      實驗用的材料:

      雞蛋、白砂糖

      實驗步驟:

      1、試一試,把雞蛋立在桌面上,雞蛋會不會倒呢?

      2、往桌面上灑少許的白砂糖,再次嘗試,看看雞蛋能不能立起來吧!

      實驗原理:

      雞蛋放在白砂糖上,可以改變重力線的位置,而且白砂糖和雞蛋之間存在摩擦力,立雞蛋就是因為重力和摩擦力的緣故,可以穩穩的立在桌面上。

      請家長把立雞蛋的過程拍成小視頻發到群里,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立春小貼士:

      立春是由冬寒向春暖過渡的時節,天氣剛剛由寒轉暖,各種細菌、病毒也隨之生長繁殖,常有流行性感冒發生,公眾要格外注意。在做好保暖的同時,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經常洗手,多戴口罩,開窗通風,遠離人群。

      立春語言教案 10

      教學目標:

      1、了解與立春有關的習俗,感受立春帶給我們的文化情趣。

      2、學習"民間圣果"做法從中體驗享受自己勞動成果的喜悅。

      教學重點

      通過收集立春的材料,傳承民俗文化,建立起對家鄉濃厚的`感情。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傳統節日的歷史淵源、獨特情趣。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了解各地有關立春習俗。有關立春習俗的圖片,各種與立春節慶祝活動有關的文字介紹。

      2.學生準備:

      向老人詢問民間流傳的與立春有關的諺語、習俗。

      教學設計:

      一、初步了解一些春季氣候變化的相關常識,以及氣候變化對生活的影響。

      立春簡介:(課件、春天的圖片)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打春”,“立”是“開始”的`意思,中國以立春為春季的開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為立春。古人將立春定為24個節氣之首。立春之日,晚上七點時仰望星空,可見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東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古人稱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

      二、教師介紹立春節的由來

      三、拓展:在春季精神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郁,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愉悅的好心態。

      立春語言教案 11

      活動背景:

      立春,是萬物更新的季節。人們面對生機勃勃的立春,有畫不盡的色彩,有寫不完的詩篇,有唱不完的歌兒。三、四月份春意正濃。為了讓學生能夠很好的體驗這個季節的特別之處“走進大自然”,與立春攜手,我們班開展了這個的班隊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全班到校園“找立春”的活動,體會親近大自然的樂趣。

      2、通過讓學生到校園里去觀察、感受,然后讓他們發現立春的主要特征。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力、感受力和欣賞大自然的能力,懂得賞春活動中應有的`文明行為,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過程:

      1、啟發談話,激發觀察興趣。啟發語:美麗的立春來了,溫暖的陽光照耀著大地,在這美麗的立春,教師將帶小朋友去校園,看看立春的美景,立春的變化,好不好呀?

      2、組織教學,簡要提出要求。分四人小組活動,各小組確定一名組長,服從指揮,明確觀察范圍:天氣、樹、花、草、小蟲、等方面的變化。

      3、分小組活動。組長帶領組員分散去校園的花壇、實驗室前面的亭子等地方認真觀察,尋找"立春來了"的種種跡象。教師巡回作適當提示。

      4、全班集合交流。

      教師提出交流的要求,有順序地回憶,有層次地說:天氣怎樣?一些樹、花、草有什么變化?有沒有小蟲?

      分小組討論,互相交流自己所觀察到的特征。

      按小組匯報,比一比哪一組找得最多,說得最清楚,說清楚、說完整,針對學生認識上的偏差和說話中的錯誤,及時指點。

      有層次、有順序地說一段話。"立春來了"。

      5、活動小結。活動結束后,布置每人畫一張想像畫"美麗的立春",寫上幾句話,基礎好的同學可寫一篇簡短的日記。

    【立春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語言特色立春教案(精選5篇)01-13

    立春語言教案范文(精選7篇)01-13

    小班語言特色立春教案(精選5篇)01-13

    立春語言教案模板(精選5篇)01-29

    小班語言特色立春教案范文(精選7篇)01-13

    立春中班語言教案(通用5篇)01-18

    立春的教案01-16

    立春中班語言教案范文(通用7篇)01-13

    立春中班語言教案模板(通用5篇)01-1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欧美国产高清亚洲 | 久久久综合精品视频 | 宅男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观看 | 五月丁香合缴情在线看视频免费 | 亚洲人性爱在线看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