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古詩教案

    時間:2023-01-08 15:36:1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語言古詩教案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語言古詩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語言古詩教案

    小班語言古詩教案1

      設計意圖:

      一年一度的植樹節在就要到了,我們也為孩子準備了一系列關于植樹節的活動,為的是讓孩子能夠真正程度上的意識到植樹節到底是什么?它是多少號?它有什么樣的意義等等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談話、種植、游戲等活動,讓幼兒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加深幼兒對常見樹的認識,了解樹木與人類的關系。

      2.鼓勵幼兒與同伴互相合作、激發他們愛護樹木及熱愛自然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晨間談話

      植樹節的時間以及意義,我們可以做的事情

      二、利用午餐后時間

      1、觀看春天季節特征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2、夸樹(植樹對人類的益處)凈化空氣、調節氣溫、防風遮雨、防止火災等功用。

      四、種樹

      激發幼兒參與種樹的興趣

      1、教師要告訴幼兒那些東西我們種植在外面,不要去輕易動它,每天來幼兒園早的小朋友可以給自己的種植物澆水,比比看誰的種植物長的最高,最好

      2、教師帶領班上的幼兒,一起去種植地,要注意些什么?

      3、師生共同參觀班年級組的種植地。

      10、小班礁礁小班植樹節礁方案

    小班語言古詩教案2

      活動目標:

      1、欣賞并理解古詩,能初步發現古詩的語言結構特點。

      2、理解古詩中“異鄉”、“異客““憶”、“遍插”、“遙知”、“茱萸”、等字詞的意思,初步掌握古詩的完整詩意。

      3、感受古詩中詩人表達的思念家鄉親人之情。

      活動準備:

      讓幼兒預先知道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了解一些節日民俗。

      相關詩句字卡。

      古詩CD、播放器。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引出古詩,幫助幼兒初步理解古詩所表達的內容。

      提問:九月九日這一天,詩人在干什么呢?他想到了些什么?

      二、完整欣賞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初步發現古詩的語言結構特點,理解古詩詩意。

      1、師有感情地朗誦古詩,并出示相應的文字卡片。

      提問:

      古詩里說了些什么?

      古詩和剛才的故事講的是同樣的事,你覺得它們有什么不同?

      小結:同樣是講一件事,剛才故事講了好多,古詩只用了四句就講完了。(明白古詩是用簡練的語言表達豐富的內容和深刻的寓意的。)

      欣賞古詩,理解故事中的字、詞及古詩所表達的含義。

      提問:

      ①在這首古詩里你有哪些地方還不明白?

      (引導幼兒結合對故事的記憶,來理解古詩的字、詞,感受古詩整體的意境。)

      ②這首古詩告訴我們一件什么事?(引導幼兒根據個人理解簡單概括詩意。)

      4、師生完整欣賞并有感情地朗誦古詩。

      三、遷移情感,體驗詩人的思鄉之情。

      提問:詩人在九月九日重陽節這天特別的思念家鄉的親人,寫下了這首有名的古詩,如果你一個人離開了家,到了陌生的地方,你會想些什么呢?

    小班語言古詩教案3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象,喜愛春色;

      2.初步學習按古詩節律吟誦。

      活動準備:

      畫有古詩中景象的圖片一幅,多媒體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一)復習古詩《清明》,請全體幼兒一起朗誦1-2遍。

      (二)談話活動,引出話題。

      1.小朋友有沒有記得《清明》這首詩中所描寫的是什么季節啊?(春天)

      2.對了,春天到了,那你們有沒有和爸爸媽媽出去游玩的時候,發現春天帶來的變化呢?(幼兒自由回答)

      (三)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副畫,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有沒有在畫上看到了什么啊?(幼兒自由回答);

      2.地上和河里的花瓣是怎么來的呢?它怎么會落下來的啊?請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回答。

      教師小結:這是因為,在春天的一個晚上,下了一場雨,到了早晨的時候,樹上的很多花瓣就飄落了下來。當時呢,就有一位叫孟浩然的詩人,看到了這些景象,他就寫下了這樣兩句詩: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請幼兒一起跟教師跟讀兩遍。

      6、小班語言礁古詩清明

      活動目標:

      1.讓他們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象;

      2.激發幼兒對古詩吟誦的興趣,讓他們初步學習按古詩的節律吟誦。

      活動準備:畫有古詩情節的圖片一幅,VCD教材。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觀察,講述。

      1.剛才我們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節發生了什么事啊?請幼兒討論。

      2.現在老師要請幼兒看一副圖片,你在圖片都看到了什么呢?(一個小孩,一個老人…)他們在干什么呢?(在問路,在說話…)天上怎么了?

      (二).幼兒觀看VCD教材,引起興趣

      1.教師講解: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春天)對,春天到了,小鳥們都飛回來了,花兒也都開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節,你們說清明節人們都要干什么啊?(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總結:清明節是人們踏春掃墓的日子,古時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詩人啊,就在這天寫了一首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好不好?

      3.教師播放VCD,請幼兒觀看。

      3.教師向幼兒介紹那個老人就是行人,那個小孩就是牧童,剛才看的那首詩呢,就是描寫行人向牧童問路的情節。

      (三)教師朗誦并助幼兒理解

      1.教師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誦一遍,請幼兒欣賞。

      2.教師朗誦第二遍,請幼兒邊聽邊對照圖片內容。

      3.教師請幼兒回答有沒有在詩歌中聽到什么?教師朗誦第三遍,請幼兒可以慢慢的跟讀。

      4.教師請幾個幼兒上來給下面的幼兒表演,可以邊念邊對照圖片。教師在一旁進行知道提醒,可以輪流請幾批幼兒。

      5.請幼兒再一起朗誦1-2遍。

      (四)結束部分。請幼兒把學會的古詩在家朗誦給爸爸媽媽聽。或者在幼兒之間進行交流。

      教師參考資料: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小班語言古詩教案4

      活動目標

      1、喜皇讀古詩《詠鵝》,并能用動作表演詩歌內容,初步培養幼兒古詩誦讀的興趣。

      2、初步了解白鵝的外形特征。

      重點難點

      喜皇讀古詩《詠鵝》,并能用動作表演詩歌內容,激發幼兒誦讀古詩的興趣。

      活動準備

      錄音機、白鵝叫聲錄音帶、《詠鵝》朗讀帶、音樂帶,自制正在游泳的白鵝圖片,課前事先畫好的“小河”。

      活動過程

      (一)聽一聽,猜一猜。

      1、放白鵝叫聲錄音帶,請幼兒猜一猜是什么動物。(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2、出示白鵝的圖片。(事先把圖片貼在黑板上,再用一張白紙遮住,以此設置懸念,進一步激發幼兒興趣)。

      (二)看一看,說一說,學一學。

      1、引導幼兒觀察白鵝的外形特征并初步理解詩歌內容。

      (1)鵝的羽毛是什么顏色的?

      (2)白鵝的'脖子長得怎么樣呢?(長長的)

      (3)這只白鵝伸著長長的脖子向著天空在唱歌呢,我們聽一聽它是怎樣唱的。(放白鵝叫聲)

      (4)我們也來學一學白鵝唱歌吧。帶領幼兒模仿動作,伸長脖子學白鵝叫聲。(引出詩句“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4)白鵝最喜歡游泳,它是怎樣游泳的呢?(引導幼兒用雙手模擬劃水的動作,引出詩句“白毛浮綠水”)

      (5)白鵝小腳的顏色真漂亮,是什么顏色的呀?()那么白鵝游泳時腳又是怎么用力的呀?請幼兒自主創編動作,然后集體模仿(引出詩句“紅掌撥清波”)。

      (三)聽一聽,讀一讀。

      1、放《詠鵝》朗讀帶,幼兒欣賞。

      2、教師有感情配樂朗讀,邊讀邊模擬動作表現古詩內容。

      3、教讀兩次。第一次拍節奏讀,第二次邊讀邊模擬動作。

      4、跟讀一次。放錄音朗讀帶,幼兒邊跟讀邊用動作表演。

      (四)音樂游戲:快樂的白鵝

      1、放音樂歌曲《詠鵝》。

      2、教師帶領幼兒扮演白鵝,邊聽音樂邊表演,來到“小河”里盡情的嬉水玩耍。

    小班語言古詩教案5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與家長共同操作的興趣。

      2、初步嘗試使用固體膠。

      活動準備:

      1、水果花籃圖人手一張

      2、各種水果造型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漂亮的水果花籃引題

      2、演示使用固體膠

      3、引導家長與幼兒共同制作水果花籃。

      4、展示作品,分發獎品。

      兔子跳圈

      目標:練習雙腳離地連續跳,2歲半以上的寶寶可以連續跳2米,不宜距離太長,以免寶寶疲勞。連續跳是練習彈跳力的方法之一。

      準備:呼啦圈,事先畫好起點和終點

      玩法:1、帶兔子的胸飾或者豎起兩個手指放在頭上代表兔子耳朵,雙足離地跳躍,跳到終點。

      2、在起點另一頭放置呼啦圈作兔子的家,讓寶寶離開圈2米,用雙腳跳到兔子的家。家長在“家”等待寶寶。

      3、、幼兒與家長合作,每組兩個呼啦圈,家長忙放呼啦圈,幼兒跳圈,直到到終點。給予貼紙獎勵。

      16、小班親子礁礁小班戶外親子小游戲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幼兒園小班親子活動礁:小班戶外親子小游戲,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助,僅供參考。

      1、畫五官

      游戲準備:黑板一塊,上面畫有娃娃頭兩個;粉筆;眼罩兩個。

      游戲玩法:幼兒在間隔黑板適合的位置,戴上眼罩,由教師或家長引領到黑板前,在黑板上的娃娃頭中填畫上娃娃的五官。畫得好的嘉獎小粘貼或在其手臂上蓋一個小印章

      2、我是小小領路人

      游戲目標:培養幼兒與的合作能力。

      游戲準備:雪碧瓶或鮮橙多瓶10個,給瓶子罐好水,間隔著擺成兩條,紅綢帶兩條。

      游戲玩法:爸爸或媽媽和小朋友站在起點處,游戲開始,爸爸或媽媽用綢帶蒙好眼睛,小朋友牽著爸爸或媽媽的手繞著瓶子走S路線。走到終點后瓶子不倒下為勝。

      3、袋鼠跳跳跳

      游戲規則:腳不能碰倒瓶子,途中碰倒均為無效。

      游戲玩法:幼兒當小袋鼠套進老師準備的袋子了,袋鼠爸爸或袋鼠媽媽站在"小袋鼠"后面捏住袋子兩角與孩子一起從起點跳到終點,五隊為一組進行比賽,前三名得五角星。

      4、寶寶爭奪賽

      游戲規則:寶寶必須在圈內,出圈者犯規。

      游戲玩法:每組選4--5名家長,站入繩圈內。孩子站在家長對有一定距離處。聽令后,家長去爭奪自己的寶寶,先奪到的家長為勝。

      5、全家樂翻天

      游戲規則:一次活動后如沒有家庭出局的,則對折一次報紙,再繼續游戲,直到有家庭出局為止。

      游戲玩法:參賽的家庭進場后,找到一張報紙在旁邊站好,游戲開始后聽音樂踏步,音樂停止時馬上站到報紙上待老師來檢查,如果腳在報紙外的家庭則被出局。

      6、搬家樂

      游戲玩法:家長和孩子兩人執一張平鋪報紙,上面放若干海洋球,用報紙運海洋球至籮筐處,在規定的1分鐘內搬得最多的為勝。

      游戲注意:1、搬運途中報紙破損則淘汰。2、報紙必須平展。

      7、夾球跳

      游戲玩法:孩子將刺球夾在膝蓋處往前跳,跳至家長處,將球交給家長,家長將球夾在膝蓋處往回跳,完成任務且球不掉下的家庭優勝。

      8、地福娃拼圖

      游戲目標:培養幼兒對物體的觀察力、注意力和手眼協調能力。

      游戲材料:5幅100cm*120cm印有福娃的KT版,自由分割成10-12塊拼圖

      游戲規則(玩法):參賽者在規定時間內,將打亂的福娃圖片拼好,以正確率高和速度快為勝。

      9、騎馬揪尾巴

      游戲目標:發展幼兒四散追、捉、跑及快速應的能力

      游戲材料:竹竿10根當馬(竹竿頂部裝飾上馬頭),布條10條當尾巴。

      游戲規則:每次游戲10人一組。游戲開始前,每人身后系上"尾巴",騎上"馬",聽到"開始"口令,在規定范圍和時間內騎馬走動去揪他人的"尾巴",同時又要保護好自己的尾巴,游戲結束時揪的"尾巴"最多的幼兒獲勝。

      注意事項:必須騎在"馬"上去揪別人的尾巴。

      10、我為奧運贏獎牌

      游戲目標:培養幼兒的平衡能力和方向感。

      游戲材料:黑板一塊,上貼有奧運五環,每個五環中間有一枚金牌(銀牌或銅牌);蒙眼布(或面具)若干。

      游戲規則(玩法):幼兒蒙上眼睛,轉三圈,到達指定地點(黑板)后,摸到金牌為滿分,摸到銀牌8分,摸到銅牌5分。

    小班語言古詩教案6

      活動目的:

      1.感受和體驗自己五官的外形特征激發幼兒探索自己五官的興趣。

      2.嘗試對五官進行組合設計,體驗創造的樂趣。

      3.懂得保護自己的五官。

      活動準備:

      準備多媒體設計五官的課件,鏡子,臉型輪廓底版,筆,五官拼圖。

      指導要點:

      一.游戲:《指五官》,教師說出一個五官的名稱,請幼兒迅速地指出。

      二.照鏡子:請幼兒對著鏡子照照自己的臉,說說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看一看自己身邊小朋友的五官長在什么地方和自己的五官一樣嗎。

      三.設計五官:

      教師和幼兒一起運用多媒體設計五官的課件進行設計。

      四.分組活動:

      1.在科學區提供五官的拼圖,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將五官擺在正確的位置上。

      2.在美工區提供幼兒五官輪廓圖,筆,讓幼兒畫五官。

    小班語言古詩教案7

      活動目標:

      1.讓他們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象;

      2.激發幼兒對古詩吟誦的興趣,讓他們初步學習按古詩的節律吟誦。

      活動準備: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導入:清明節又要到了,每年的清明節幼兒園都會組織小朋友們去烈士陵園掃墓,悼念我們那些未曾謀面的英雄前輩,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創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沒有他們的珍貴付出,不會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通過本次幼兒園礁讓孩子們了解清明節的重意義,讓孩子們記住清明節的具體時間。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圖片,引導觀察,講述

      1.剛才我們看了圖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節發生了什么事啊?請幼兒討論。

      2.現在老師要請幼兒再看一副圖片,你在圖片中都看到了什么呢?他們在干什么呢?天上怎么了?

      (二)幼兒看圖片,引起興趣

      1.教師講解: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春天)對,春天到了,小鳥們都飛回來了,花兒也都開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節,清明節人們都要干什么啊?(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總結:清明節是人們踏春掃墓的日子,古時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詩人啊,就在這天寫了一首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好不好?

      3.教師播放課件,請幼兒觀看。

      4.教師向幼兒介紹那個老人就是行人,那個小孩就是牧童,剛才看的那首詩呢,就是描寫行人向牧童問路的情節。

      (三)教師朗誦并助幼兒理解

      1.教師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誦一遍,請幼兒欣賞。

      2.教師朗誦第二遍,請幼兒邊聽邊對照圖片內容。

      3.教師請幼兒回答有沒有在詩歌中聽到什么?教師朗誦第三遍,請幼兒可以慢慢的跟讀。

      4.教師請幾個幼兒上來給下面的幼兒表演,可以邊念邊對照圖片。教師在一旁進行知道提醒,可以輪流請幾批幼兒。

      5.請幼兒再一起朗誦1-2遍。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把學會的古詩在家朗誦給爸爸媽媽聽。或者在幼兒之間進行交流。

    小班語言古詩教案8

      一.活動目標

      1.喜歡唱歌、表演

      2.愿意和同伴分角色來表現歌曲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唱準旋律、激發幼兒喜歡參加表演。

      難點是幼兒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要分角色來扮演灰狼、小兔子、兔媽媽,并且嘗試用不同的表演來表現歌曲。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1.“小兔子乖乖”的錄音磁帶

      2.小兔子、兔媽媽、灰狼的頭飾

      3.小房子一座

      四.設計思路

      小班幼兒的歌曲多是具有表演性的,在邊唱邊表演中幼兒展現的是個體的表演。隨著年齡的逐步增長,他們對一些歌曲之中所表現的故事情節有了一定的理解,讓幼兒在和同伴分角色的基礎上表現角色,能提高幼兒的表演興趣,提高幼兒的表現力。

      五.活動流程

      欣賞創造表現

      1.欣賞

      教師可按排多種途徑提供幼兒欣賞作品,如圖書、音樂欣賞、看教師表演。其中在指導音樂欣賞時,尤其是要讓幼兒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熟悉旋律。

      2.創造

      讓幼兒在角落活動中嘗試分角色來表演歌曲。

      說明:小班幼兒較善于自一個人的表演,要嘗試分角色表演需要教師共同參與他們的角落活動,也需要教師提供如頭飾、小房子等道具,助幼兒理解歌曲。同時,教師還需要在活動中不斷地點評幼兒的表演,使他們彼此之間更默契,使他們的表演更精彩:如:點評幼兒能按角色的變換唱準歌詞;點評小兔媽媽的聲音真好聽,像媽媽的聲音;灰狼的樣子真可怕……

      這一創造活動可在角落活動中按排二周左右,引導每一位幼兒都來嘗試與同伴合作,都要嘗試表演。.

      3.表現

      (1)教師可利用每一次角落活動的講評,作為幼兒表現的舞臺,讓參與表演的孩子有表現的機會,讓沒有參與表演的孩子有欣賞的機會。

      (2)利用集體活動讓幼兒共同嘗試分組分配角色參與表演,這樣教師也可以在這一時間里給予孩子一些共性問題的指導:如根據情節根據歌詞用不同的聲音刻畫不同的形象,如激發幼兒都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各自的形象。

      (3)教師即興表現歌詞,利用孩子們中間的“閃光點”分角色表現歌曲,讓幼兒進一步體會,激發再嘗試的欲望。

    小班語言古詩教案9

      活動目標:

      1.練習用手指電畫。

      2.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有參加美術活動的愿望。

      3.能注意力集中地完成一件美術作品。

      環境創設與材料準備:

      1.電腦、多媒體課件。

      2.顏料(紅、黃、藍、綠、黑、紫)、抹布、幼兒用紙。

      活動過程:

      一.用提問的方式引起幼兒的興趣。

      1.我們的手有什么用?

      2.我們的手指又有什么用?

      二.出示多媒體課件

      1.讓幼兒觀察課件內出示的畫與平時畫的畫有什么不同?

      2.讓幼兒了解課件內出示的畫是用什么工具畫的?

      三.幼兒學習用手指電畫

      1.讓幼兒看多媒體課件學習用手指點畫。

      2.老師交代用手指電畫的要點。

      四.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幼兒操作時教師提醒幼兒

      1.用手指點畫時要注意手指在畫紙上點一下馬上拿開。

      2.提醒幼兒用完一種顏色后要用抹布擦干凈手指再換一種顏色。

      五.幼兒互相評價

      教師引導幼兒評價自己和別人的作品。

    小班語言古詩教案10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古詩誦讀的興趣。

      2、初步學習有節拍地誦讀古詩,感悟古詩的優美韻律。

      3、引導幼兒能夠邊模仿動作邊誦讀古詩。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鼓勵幼兒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錄音機。

      2、圖片“詠鵝”。

      3、用綠色紙圍成一個小“池塘”。

      4、動畫幻燈片“詠鵝”。

      活動過程:

      (一)通過鵝媽媽帶著鵝寶寶去游泳的情景,激發幼兒興趣。

      1、鵝寶寶們,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媽媽帶你們到池塘里去游泳吧!

      2、聽音樂做戲水的動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劃劃水)

      4、游累了,我們來休息一下。(幼兒找位子坐下)你們看這里也有小白鵝,(出示圖片)。

      5、教師:我們來看看它們在干什么呀?(引導幼兒講述圖片上的內容,并將幼兒講述的內容編成一個小故事)。

      (二)結合多媒體,初步欣賞古詩《詠鵝》。

      1、教師:小朋友講的真好,你們喜歡鵝嗎?在我門代唐朝有一個小朋友叫駱賓王,他也很喜歡鵝,在他7歲的時候,他就寫了一首關于鵝的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好嗎?

      2、幼兒初步欣賞古詩。

      3、幼兒隨動畫一起念古詩。

      (三)、感悟古詩韻律。

      教師:有的小朋友對這首詩可能很熟悉,誰來讀一下?(2-3位)家覺得小朋友念的好聽還是動畫里阿姨念的好聽?為什么呀?因為阿姨念的時候有一定的韻律節拍,只有按節拍有感情的朗讀,讀出的詩才更好聽。我們一起來學一下。

      (四)和著音樂邊表演邊誦讀古詩。

      1、教師:我們現在聽著音樂輕輕的來學學小白鵝,一邊表演動作一邊誦讀古詩,好嗎?

      2、教師:今天我們玩的真高興,讓我們回家休息一會吧!

      活動思:

      一首好詩本身就是一幅優美的圖畫,學習積極健康的古詩,不僅能夠提高幼兒的文學素養,而且可以使幼兒受到美的熏陶。引導幼兒通過欣賞古詩的語言美,學唱歌曲的旋律美去認識其中表達的意境美,進而體驗到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對陶冶性情、培養高尚情操,提高幼兒音樂審美能力有好處。

    小班語言古詩教案11

      objects目標:

      1、learnthenewlettero,andimitatepronunciation.

      2、knowthatorange,owl,onionbeginwiththelettero.

      3、understandthesentence:“whatdoyousee?”meaning,enable childrentoeaksentence“iseean_______”.

      teachingcourse教學過程

      1、warming:fivelittlefrogs

      2、greeting:dailyinterlocutionaboutweather,greeting,date,

      feelingandsoon.

      forexample:whatistheweatherliketoday?whatdayisittoday?

      howareyoufeelingtoday?

      3、teaching:identifythelettero,andimitateitspronunciation.

      teachershowthecardstochildrenandreadwords,alltogether

      repeatafterteacher.enablechildrentoeaksentence“isee an______.”

      4、game:yousayido

      5、close:rhyme----onetwobucklemyshoe.

    小班語言古詩教案12

      主持人:感謝各位家長在百忙之中抽空參加這次的活動幼兒成果展,共同見證小一班孩子的成長和學習成果。本次活動的目的是欣賞孩子的表演,參觀孩子的作品,同時為我們的活動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活動流程:

      一、歡迎爸爸媽媽的到來,在音樂聲中邀請爸爸媽媽入座。

      二、歌曲欣賞:

      1.集體表演:《我家有幾口》、《親親熱熱在一起》、《快跳起來》、《哈哈笑》。

      2.個人表演:《雨小雨》、《兩只小象》。

      三、古詩欣賞

      1.集體背誦:《江南》、《清明》。

      2.分組背誦:《所見》、《絕句》。

      3.分句背誦:《詠柳》、《春曉》。

      四、舞蹈欣賞:

      1.集體表演:《春天》、《慶祝》。

      2.個人舞蹈:《我真棒》,有韓雅倩、房雪瑩等進行表演。

      五、故事表演:

      1.房騰宇《愉快的一天》

      2.董雨萌《小松鼠的傘》

      3.劉元昊《太陽生病了》

      六、兒歌欣賞:

      1.集體表演:《小老鼠》、《小柳絮》、《布娃娃》、《小眼睛》、《小水杯》、《寶寶的房間》。

      2.分組表演:《動起來》、《輪子歌》、《夏天的太陽很頑皮》、《小水洼》。

      3.個人表演:《彩色的夢》、《給媽媽過生日》、《拼小人》、《我會骨碌碌》、《魚來小魚來》、《鉆泥巴》。

      七、數學內容展示:

      1.唱數120、點數1-5。

      2.展示對圖形的認識:三角形、正方形、圓形、長方形等。

      3.2、3、4的形成極其意義。

      4.按形狀、顏色、小等排序。

      八、參觀孩子的作品:泥工、折紙、圖畫,希望家長肯定孩子的作品,對孩子進行表揚和鼓勵。

      九、結束

      再次感謝家長的到來,祝各位家長身體健康,工作順心,祝小朋友天天開心,過一個快樂的暑假,成果展到此結束,希望家長為我們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小班語言古詩教案13

      活動目標:

      1.讓他們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象;

      2.激發幼兒對古詩吟誦的興趣,讓他們初步學習按古詩的節律吟誦。

      活動準備:畫有古詩情節的圖片一幅,VCD教材。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觀察,講述。

      1.剛才我們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節發生了什么事啊?請幼兒討論。

      2.現在老師要請幼兒看一副圖片,你在圖片都看到了什么呢?(一個小孩,一個老人…)他們在干什么呢?(在問路,在說話…)天上怎么了?

      (二).幼兒觀看VCD教材,引起興趣

      1.教師講解: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春天)對,春天到了,小鳥們都飛回來了,花兒也都開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節,你們說清明節人們都要干什么啊?(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總結:清明節是人們踏春掃墓的日子,古時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詩人啊,就在這天寫了一首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好不好?

      3.教師播放VCD,請幼兒觀看。

      4.教師向幼兒介紹那個老人就是行人,那個小孩就是牧童,剛才看的那首詩呢,就是描寫行人向牧童問路的情節。

      (三)教師朗誦并助幼兒理解

      1.教師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誦一遍,請幼兒欣賞。

      2.教師朗誦第二遍,請幼兒邊聽邊對照圖片內容。

      3.教師請幼兒回答有沒有在詩歌中聽到什么?教師朗誦第三遍,請幼兒可以慢慢的跟讀。

      4.教師請幾個幼兒上來給下面的幼兒表演,可以邊念邊對照圖片。教師在一旁進行知道提醒,可以輪流請幾批幼兒。

      5.請幼兒再一起朗誦1-2遍。

      (四)結束部分。請幼兒把學會的古詩在家朗誦給爸爸媽媽聽。或者在幼兒之間進行交流。

      教師參考資料: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小班語言古詩教案14

      活動目標:

      1、感受歡快的音樂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蟲的動作。

      2、喜歡聽音樂做游戲。

      3、懂得青蛙是保護莊稼的益蟲。

      活動準備:1、農田背景一幅,紙制害蟲若干,青蛙胸飾人手一份,音樂磁帶、錄音機。

      2、活動前讓幼兒認識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習性。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教師份青蛙媽媽,幼兒扮青蛙寶寶,寶寶和媽媽一起隨著音樂做律動愉快地進教室。

      2、發聲練習:12|34|565|5432|1-:||

      我是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

      (二)基本部分

      1、復習歌曲《青蛙捉害蟲》

      2、提問:1)寶寶先想一想,捉害蟲的時候,為什么動作要輕,不能發出聲音?

      2)寶寶做給媽媽看一看,你是怎樣捉害蟲的?

      (讓幼兒用形體表現)

      3、教師示范“青蛙捉害蟲”動作要領。

      1)青蛙跳:兩腳分開,兩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張開,輕輕跳。

      2)捉蟲動作:蹲下來,兩臂在體前伸直,手觸地,腿分開,眼睛盯住蟲子,輕輕跳過去捉害蟲。

      4、幼兒在教師指導下,練習兩遍青蛙跳和捉害蟲動作。

      5、游戲:“小青蛙捉害蟲”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2)幼兒在教師指導下做游戲兩遍。

      音樂開始,幼兒唱歌“小青蛙捉害蟲”,唱完后,做模仿動作青蛙跳,來到農田,蹲下來,做捉蟲準備。當教師說“輕輕跳過去捉害蟲”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蟲的姿態,靠近“害蟲”跳躍,捉住“害蟲”,假裝吞食。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做律動“小青蛙”離開教室。

    小班語言古詩教案15

      活動目標:

      1、通過圖片,理解并感受古詩的意境,初步學習古詩。

      2、在音樂的伴奏下,按古詩的節律進行朗誦。

      3、激發幼兒對春色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教學掛圖6014,磁帶。

      活動過程:

      一、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春曉畫面。

      1、教師:這幅畫上有什么?鳥兒喜歡什么時候在樹上鳴叫?為什么花瓣落了一地?你知道這是春天的什么時候嗎?(引導幼兒自由講述)

      2、教師小結:古時候有一位叫孟浩然的詩人,看到了這些景象,這位詩人寫了一首古詩,古詩的名字就叫《春曉》。

      二、教師有表情的朗誦古詩。

      1、提問:古詩的名字叫什么?你聽到古詩里說了什么?(助幼兒理解“曉”、“眠”、“聞”等)

      2、助幼兒理解古詩意:春天很好睡,不知不覺就天亮了,當詩人醒來后,聽到了外面都是小鳥的叫聲。詩人想:昨天又是風又是雨的,不知道有多少花瓣被吹打了下來。

      3、播放錄音幼兒再次欣賞古詩。

      三、學習朗誦古詩,感受古詩韻律。

      1、教師帶領幼兒完整朗誦古詩23遍。

      2、再次欣賞錄音,感受古詩的韻律:請小朋友仔細聽聽錄音里是怎么朗讀古詩的。

      3、教師和幼兒再次按節律朗誦古詩。

      4、幼兒集體朗誦古詩,進一步感受古詩的意境。

    小班語言古詩教案16

      活動目標:

      1、在掌握古詩《詠鵝》的基礎上,感受歌曲的優美旋律與濃濃詩意。

      2、用動作、繪畫等形式表現歌曲的意境。

      3、體驗文學、動作、色彩等藝術美帶來的愉快心情。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5、通過教師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活動準備:

      1、已會念古詩《詠鵝》,初步了解作企意。

      2、人手一盒彩筆,白紙一張。

      活動過程:

      1、在《楊柳青》樂曲聲中進教室。

      2、復習歌曲《小蝌蚪》。

      (1)唱出歌曲中的三拍子、兩拍子節奏。

      (2)進行歌表演。

      3、欣賞歌曲《詠鵝》。

      (1)集體念古詩《泳鵝》。

      (2)傾聽欣賞歌曲。

      (3)討論歌曲特點:歌曲中有的地方很連貫,有的地方很斷頓,就像看到:鵝伸著脖子向天嘎嘎地叫,像唱歌一樣。<.>雪白的身體浮在碧綠的水面上,鮮紅的腳掌在清清的水里劃著,泛起陣陣波浪。

      (4)重復傾聽。進一步感受其優美旋律。

      (5)邊聽歌曲,邊做即興動作。

      在歌曲錄音的復播放中,幼兒即興畫出歌曲的內容,并在畫完后,邊看自己的作品邊跟隨歌曲輕聲哼唱,表達活動帶來的愉悅。

      在活動的開始我放《詠鵝》的歌曲視頻,讓幼兒觀察、欣賞的方式,感知畫面的內容,并根據古詩內容進行提問,讓幼兒對古詩內容有一定的了解。

      在活動的最后環節,可以讓幼兒欣賞歌曲《詠鵝》。

    小班語言古詩教案17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聽古詩的興趣,理解意;

      2、使幼兒了解糧食來之不易,要愛惜糧食。

      活動準備:

      幼兒教材

      準備一些米和面

      活動過程:

      一、談話

      愛惜糧食

      1、提問:小朋友你們每天都吃什么呀?

      引導幼兒說出米飯和饅頭等;

      2、觀察與體驗,區分米和面

      (1)、提問:香噴噴的米飯和饅頭是用什么做的?

      (2)、糧食是從哪里來的?鼓勵幼兒膽發言

      (3)、教師總結

      糧食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每一粒米都應該珍惜,

      今天我們來學習古詩《憫農》

      二、教師將書發給幼兒

      三、教師有感情的朗讀

      四、背誦古詩,情景表演

      1、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背誦;

      2、集體背誦。

    小班語言古詩教案18

      活動目標:

      1.能安靜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2.學習根據故事提供的線索,積極仿編。

      3.體驗助別和被別人助的快樂

      活動準備:

      出租車、小猴子、蛋寶寶、小熊、長頸鹿、小刺猬。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小朋友,你們坐過出租車嗎?坐了以后覺得怎么樣?

      2.這里也有一輛出租車,它是誰的呢?

      3.噢,原來是小猴的出租車,你們猜猜看小后猴的出租車能否讓他的客人滿意呢?

      (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

      提問:會不會讓客人滿意呢?

      二:理解故事內容。

      1.乘客對小猴的出租車到底是否滿意呢?讓我們來聽聽故事里是怎么說的?

      (幼兒欣賞故事第一遍)

      提問:

      (1)故事里誰坐了小猴的出租車?

      (2)它們遇到了什么困難?

      2.小猴和蛋寶寶遇到了一些困難,結果是否滿意嗎?小幼是怎樣讓它的客人滿意的呢?

      提問:

      (1)、小猴是怎樣讓小熊滿意的呢?

      (2)、蛋寶寶也坐了小猴的出租車,小猴又是怎昂讓蛋薄寶寶坐得滿意的呢?

      最后小熊和蛋寶寶坐了小猴的出租車后覺得怎么樣?

      3.你喜歡小猴嗎?為什么?

      二.仿編活動。

      1.聽說坐小猴的出租車非常滿意,小動物們都想坐小猴的出租車,還有誰也會來坐呢?

      2.想想看它們遇到什么困難?小猴會不會它們解決呢呀?

      (請幼兒自由討論)

      3.我們來把你的想法編進故事里好嗎?

      4.請個別幼兒講述。

      三.自由表達。

      1.小朋友想不想去乘一下小猴的出租車?那你希望著輛車有哪些特殊的功能呀?為什么?

      2.把你的想法去告訴給客人老師聽。

    【小班語言古詩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活動:古詩《清明》08-24

    小班語言教案古詩詠鵝03-21

    小班語言教案:古詩——春曉教案及教學反思01-04

    小班語言活動:古詩01-07

    小班語言活動:古詩01-10

    小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古詩—詠鵝》09-22

    古詩教案小班07-09

    小班語言教案:穿鞋_小班語言教案07-01

    小班語言教案:請客(小班語言)09-09

    小班語言活動之古詩春曉12-0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 | 中文字幕少妇激情在线看 |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视频乱码 |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 | 天天爽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