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教案設計

    時間:2023-01-02 18:44:0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教案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級語文教案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教案設計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教案設計1

      教學目標:

      1.用比較快的速度讀懂課文,感受“舞臺對我有著神奇的吸引力”,體會作者學藝的艱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氣和毅力。

      2.感受戲劇表演的神奇魅力。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感悟戲劇表演的神奇魅力。

      2.體會在藝術之路上,人們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不一般的勇氣和毅力。

      一、開門見山,直奔課題。

      生活就是一個大舞臺,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也有一個自己的大舞臺,每個人都在扮演著自己的角色,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課文——我的舞臺。(生齊讀課題)同學們都已經預習了課文吧,通過預習,你都知道了什么?除了娘胎里,哪些地方也是我的舞臺呢?據生回答,板書:娘胎,小床,劇院,院子。

      二、初讀課文,抓住重點詞語,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在這些舞臺上,作者是怎樣表演的呢?請同學們快速讀讀課文,找出重點詞語,完成這張表格。

      1、生讀課文完成表格,

      2、交流匯報

      同學們任務已經完成了,誰先來展示一下。好,這位女生。其他同學呢,認真聽,學會傾聽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誰還有補充嗎?從剛才大家交流的這些詞語中,我們知道——舞臺對我有著神奇的吸引力。(出示齊讀)

      師:是舞臺煉就了我的勇氣和毅力,是舞臺煉就了一個出色的吳霜。

      2、簡介作者無霜

      吳霜到底是誰呢?出示吳霜資料。(指名讀)

      三、研讀重點句子,感受舞臺對我的神奇吸引力。

      這么出色的吳霜都是源于舞臺對我有著神奇的——吸引力

      1、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用“﹏”劃出舞臺對我有著神奇吸引力的句子,多讀幾遍,開始吧!生自由讀。

      2、交流匯報,根據學生的回答,重點學習以下幾個句子。

      (1)據說,我在娘胎時就“登臺唱戲”了——母親在臺上唱,我在她肚子里唱。”特別有趣。

      師:你能再讀讀這個句子,把這份趣味讀出來嗎?生讀句子

      (2)出示“肚子里暗無天日,又無觀眾,沒情緒,不過癮,我便“大鬧天宮”。

      師:這位同學把大鬧天宮這個詞特別強調,能聽聽你的理由嗎?

      或“你是從哪個詞感受到的?”評:很好,你不僅找出了重點句,還能抓住重點詞來談,真不錯,如果讓你給這句話寫批注,你會怎么寫呢?如果讓我來寫,我就只寫一個字“神”,指名讀,評:神,真神

      (3)“一出世,我就亮開了嗓門,憋了七個月,這會總算過足了癮,全病房的觀眾都為我喝彩”

      師:指名讀詞“過足了癮”(點紅)

      有點過癮的感覺。這個詞,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還是比較常見的。比如說,喜歡喝酒的人犯的癮叫——酒癮。

      師:喜歡踢球的人犯的癮叫——球癮。

      師:吳霜在娘肚子里就犯了——唱癮。戲癮。

      師:有同學說唱癮。有同學說戲癮。同學們,這兩個詞在這里,哪一個更合適?(戲癮)。

      師:來,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句子。

      師:同學們,不管是在娘胎里登臺唱戲也好,還是一出世就過足戲癮也罷,這一段經歷跟我的母親新鳳霞有什么關系呢?你們了解新鳳霞嗎?

      大家來看看,新鳳霞的。

      生看大屏幕。

      師:母親新鳳霞學戲唱戲非常刻苦,以至于在懷胎七個月的時候還在——

      生:唱戲。

      師:這是一段艱辛的經歷。可是,在吳霜的筆下,我們感受到的卻是——

      輕松。幽默。風趣。愉快。

      師:是呀,同學們,拿起課文,讓我們好好地讀讀這段話,感受感受這一份輕松、風趣、幽默吧。(配樂朗讀第二自然段)

      小結:確實——舞臺對我有著神奇的吸引力。

      2、我們繼續欣賞課文,用剛才學到的方法自學課文其他部分,回憶一下,剛才,我們是怎樣學習的呢?對,讀讀課文,用“﹏”劃出舞臺對我有著神奇吸引力的句子,抓住重點詞語,并在旁邊寫出批注,批注可長可短,可以是一句話,也可以是一個字。開始。(生自學。)

      好,同學們,寫完一處的請舉手,來,這位男生,來說說看。指名交流。

      (1)出示:“我為趕它下臺,腳下沒留神,一個倒栽蔥,摔下床來,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沒緩過勁來。”

      師:你把這個句子讀一讀。讀出那種趣味了嗎?生讀句子。

      (2)無論多么遠的劇場,無論演出到多晚,我是場場必到,直至演出結束。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臺前去看,即使被擠在厚厚的幕布里,常憋悶的滿頭是汗,也興味盎然。

      你是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請把你的這種感受讀出來,請融入你的感受讀一讀。

      (3)六歲的小女孩柔弱的身體成了黑臉大漢手中的一塊生面團,翻過來、周過去、立起來、橫過去、抻、拉、壓、拽,為所欲為。

      a、你是從哪個個詞感受到的?像這樣的動詞,句子里還有很多,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句子,把它標出來。指名讀動詞,學習生字“周”“抻”,理解詞義。

      b、我被黑臉大漢一會兒——引讀動詞,從這些動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是呀,奶奶看我被整得滿臉淚水和汗水,都目不忍視地躲到了里屋,如果叫奶奶來讀,該怎么讀呢?先自己練一練。生練習。讀出了那份疼愛。誰再來試試。

      c、可是這么難的動作,吳霜卻沒有把它們放在眼里。來,誰能用小吳霜的語氣讀讀。生讀句子。

      師:有點輕松的感覺,誰再來試試看。

      再指名讀。

      師:更輕松了,不過我建議啊,在讀這些詞語的時候,你如果加一點節奏,可能更輕松,你再來試試,好吧。生再讀

      同樣的一個句子,同樣的描寫,不同的人物,可以讀出完全不同的情感。女生用小吳霜的語氣讀一讀,男生用奶奶的語氣來試一試。

      3、課外延伸,感受課文語言的幽默

      同學們,剛才這一個過程,我們通過劃重點句,標重點詞,然后寫批注,進一步感受到了作者用輕松、幽默、風趣的語言寫出了舞臺對我有著神奇的吸引力,其實,這樣的寫法,在我們學過的課文當中也見到過,能回憶起來嗎?

      師:回憶不起來,很正常。老師這里準備了一些,想不想看?

      師:請看大屏幕。

      師出示多媒體。播放音樂。

      師:《夜鶯的歌聲》。

      生默默地看。

      師:剛剛開火,村子就著火了,大家都喊:——

      生:“野獸來了,野獸來了。”

      師:再一次感受了夜鶯幽默、風趣,同時,機智勇敢的形象。再看——《竊讀記》

      生默默地看。

      師:其實,我的心里卻高興地喊著:

      生:“大些!再大些!”

      師:她的經歷跟我們小吳霜的經歷有些相似。再來看——

      師:紅軍不怕遠征難,

      生: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師:這是課文當中的。課外的就更多了。同學們,風趣、幽默、快樂,這些都源于作者對生活,對生命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生活中——起

      出示齊讀:生活中,有陽光,也有風雨,有歡笑,也有淚花,讓我們一起坦然面對,讓我們一起攜手走過。

      師:讓我們一起去閱歷吧,讓我們一起去欣賞吧。

      四、積累。

      學藝過程中的血與汗、淚與痛,怎一個艱辛了得呀!讓我們不由得想到這樣的話: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冰心

      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永不言棄,百煉成鋼。——老師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教案設計2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理清文章思路。

      2、引導學生從人物語言、舉止上去把握人物的精神世界。

      3、知道瑞恩是一個為實現目標而不懈努力、付出愛心的孩子。

      4、理解“瑞恩的井——為了這個痛苦的社會”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資料。

      一、導入新課。

      1、談話:通過剛才的介紹,我們對非洲,對烏干達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了解非洲的人很多,但有多少人能實實在在給予他們幫助呢,課文的主人公做到了。他是誰?

      2、齊讀課題。面對課題有什么疑問嗎?

      我們做了預習,聽課老師還不了解課文講了什么事,誰介紹一下課文內容?

      談話:六歲一年級的小男孩做出這么件驚天動地的事,究竟有多大魅力吸引這么多人,跟他一起做?走進課文,一起去感受瑞恩的魅力。

      二、默讀課文,感受瑞恩。

      1、出示閱讀提示。(課件)

      2、自由讀文,做批注。

      3、交流感受。

      三、感受人物魅力。

      預設:

      1、有愛心,堅持不懈。師小結:2美元,70美元,干巴巴的數字放在語言文字中,文字賦予他豐富的內涵,就閃爍出更加明亮的光彩。這就是語言文字的魅力。

      2、生相機質疑:渴望每個人喝干凈的水“出現了2次?分別在什么情況下出現,有什么作用?

      3、“瑞恩的井——為了這個痛苦的社會。”(破折號作用是解釋說明)

      4、人們募捐。(25美元,7000美元,6萬美元)

      提問:瑞恩是不是召集所有人幫助,那為什么有那么多人幫助?(聯系單元主題)為什么說地球家庭?家—人與人之間有一種美好的情感,是什么?親情——親情實際上就是—愛。這是怎樣的愛?(真誠無私,無國界的愛),怎么讀出這種感覺。

      5、感受瑞恩的精神。

      課件出示:

      負責人對說:“這個數目對你來說太大了,你能做到現在這樣,我們已經很感激了。”瑞恩說:“我將繼續努力,我希望非洲每個人都能喝上干凈的水。”

      他和當地的孩子們一起跳舞、歡呼。這一天晚上,瑞恩一直默默地對自己說:“我希望非洲每一個人都能喝上干凈的水。”

      6、師小結:瑞恩終于從2美元,艱難掙了70美元,實現了他的愿望。他和媽媽親自到了非洲,知道人們怎么歡迎他嗎?假如你站在當時歡樂的人群中,把歡樂的'場景再現一下。(強調興奮,5000人一起歡呼場景。指導:剛才我們歡呼、鼓掌,聽老師讀,與你自己默讀有什么區別?(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能進入文章的情境)

      7、問題:得到這么多人幫助,失去什么?

      8、師小結;得到了一般孩子想不到也做不到的,失去了一般孩子難以割舍的,這正是他與眾不同的地方。如果瑞恩2美元,2美元的掙,可能堅持一輩子也未必做這么大,有了這么多人幫助,為他寄來25美元,7000美元,一直到6000美元,那為什么題目叫“瑞恩的井’?

      9、為什么叫瑞恩的井?(瑞恩堅持不懈的精神感動了這么多人,無私的愛影響了這么多人,愛,在這么多人之間傳遞,傳遞,以至資金積累越來越多,愛越來越厚重。想不想看看做成這么大一件事的瑞恩什么樣?想對他說什么?

      四、全課小結。

      你們看,(課件出示圖片干旱、貧窮,饑餓……)盡管小瑞恩和許多人在努力做這件事,但地球上還存在干旱,貧窮,饑餓,戰爭,但我相信只要每個人懷著真誠無私、跨越國界、跨越種族的愛,地球就會成為我們每個人真正的家園。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教案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紅軍戰士頑強的意志、堅韌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

      3、學習作者利用環境描寫側面表現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紅軍翻越大雪山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學生:搜集紅軍翻越大雪山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揭示課題

      1、《七律·長征》這首壯麗的詩篇講述了一段震驚中外的歷程。長征途中,紅軍將士面對的是一條條波濤洶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聳立的雪山,一片片茫無涯際的草地……面對種.種艱難困苦,面對地方軍閥、國民黨的圍追堵截,這支由年輕人組成的紅色大軍在極其險峻的地帶迂回穿插,最終完成了舉世矚目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今天,就讓我們穿過時空的隧道,走進大雪山,感受當年紅軍翻越大雪山的艱難。

      2、板書課題:翻越大雪山。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了解課文內容。教師提示重點字詞的讀音及書寫。

      戳:讀音chuō,注意“羽”字頭的變化。

      踉蹌:讀音liànɡ qiànɡ。

      2、想想課文的主要內容,并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作上批注。

      3、檢查自學效果,指名說感受。

      三、感受雪山環境的險惡

      學習課文第1、2段。

      1、讀課文第1、2段,勾畫出寫雪山特點的語句。

      2、引導學生概括大雪山的特點。(海拔高,氣溫低,空氣稀薄,天氣變幻莫測)抓住“白雪皚皚”、“終年不化”體會氣候的寒冷,抓住“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體會天氣的變幻莫測。引導學生思考這段環境描寫的作用。

      3、指導朗讀。

      學習課文第3、4段。

      1、紅軍從江西出發,已經整整八個月了,他們現在又是怎樣的情況呢?自由讀課文第3段,勾畫出相關的語句。

      2、匯報勾畫的內容。

      3、這樣的隊伍翻越這樣的雪山,可能會出現哪些情況?

      4、面對險惡的環境,面對重重困難,紅軍將士的態度是——齊讀第4段。你從感嘆號中悟出了什么?(態度堅決、毫不猶豫)該怎樣讀?引導學生讀3、4段。

      四、感受紅軍的無畏精神

      學習第5段。

      1、紅軍在翻越大雪山過程中首先遇到了什么困難?他們是怎樣克服的?默讀課文第5段,在相應的句子下作上記號。

      2、匯報交流。引導學生抓住環境描寫的句子“一到山腳……到處都是雪,雪,雪。”“這里的地形……摔下雪壁。”體會環境的險惡。

      作者不惜筆墨著力進行環境描寫用意何在?面對險惡的環境,紅軍戰士怎么做的?

      這些險惡的環境與“被救出來的人,拍拍身上的雪塊,系好鞋帶,又歸隊繼續前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引導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學習第6段

      1、紅軍戰士越往上爬面臨的困難越大,“大家都拼盡全身力氣”,艱難地前進,“拼盡”可換成哪些詞?為何用“拼盡”?默讀第6段,并在相應的詞句下作上記號。

      2、全班交流。

      從“像被無數把尖刀割著”、“渾身哆嗦”、“牙齒打顫”體會天氣冷到極點;從“頭暈腦漲,呼吸困難”、“要是……就……”這些句子中體會紅軍將士邁步前進極端困難,并且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所以大家都“拼盡”全身力氣,挑戰極限,翻越雪山。

      3、引導朗讀,并通過引讀、結合插圖或浮現畫面的方法引導學生背誦本段。

      五、感受紅軍的革命情深

      過渡:雪山無情,人有情;氣候惡劣,但“人定勝天”!看吧,我們的紅軍戰士是怎樣用頑強的意志,人間的真情去戰勝那堅實的冰山的!

      1、讀7~12段,在你深受感動的地方作上批注。

      2、小組交流閱讀感受。

      3、全班交流。

      從“一摸他的身子,已經冰涼了”可看出,戰士江良蘭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忍受著怎樣的痛苦折磨在風雪里前進。

      從“指導員望著……心想……也要挪過山去。”可看出他們患難與共,唇齒相依;他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他們之間的情誼比山高,比海深。

      4、第11段中的省略號,省略了什么內容?展開想象的翅膀,把省略的內容補充完整。

      5、讀12段中寫景的句子,與前面寫景的句子作比較,看看有什么不同,你從中體會到什么?(感情色彩不同,烘托出紅軍戰士戰勝自然,越過雪山的喜悅心情。)

      六、感受勝利的喜悅

      紅軍勝利會師,想象戰士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七、作業練習

      1、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你在寫作方法上有何收獲。

      2、把你認為寫得好的詞句摘抄下來。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教案設計4

      教學目的:

      1、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山雨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山雨的感情。

      2、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有沒有同學喜歡雨景,請用一兩句話來說說下雨是的情景。

      2、同學們說的都不錯,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感受一下山雨的美麗。

      二、自由讀課文說說山雨的美。

      1、自由讀文。

      2、你覺得那一句美,讀給大家聽聽。

      3、簡單評評為什么覺得這句美?

      三、知道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圖文結合,欣賞品文。

      1、指導看圖。

      2、動筆畫一畫你想像中的山雨圖。

      3、交流欣賞,說說你畫的是文中的哪一部分內容。

      五、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著背誦你喜歡的句子。

      六、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摘抄好句。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教案設計5

      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航天員出征的深刻意義。

      2、體會并學習點面結合、突出重點的場面描寫方法。

      3、指認并體會文中恰當的議論抒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重點、難點

      1、明白楊利偉作為一名宇航員所應具備的優秀素質。

      2、場面描寫的作用以及寫法

      3、民族自豪感的內化,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

      教法

      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討論學習為主。

      課前準備

      掃清文字障礙,熟讀課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出征”是什么意思?什么樣的出征才稱得上是偉大的出征呢?

      1、展示楊利偉、“神五”圖片。大家還記得他是誰嗎?

      2、出示世界航天的大事件,從這些事件中,你發現什么?

      3、出示中國航天史中大事件,你從這些事件中又感受到什么?

      4、師述:

      20xx年10月15日上午9時,中國歷的第一艘載人太空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升空,這標志著中國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國的行列。作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中國人,38歲的楊利偉成為第431位進入太空的地球人。這一天,多少炎黃子孫翹首以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重溫這激動人心的歷史一刻吧!

      5、學生懷著激動的心情初讀課文,了解那激動的一刻。

      6、請學生用一句話概括這一則新聞的主要內容,并說說聽完這則新聞之后的感受。

      (交流明確:內容——“神舟”五號飛船航天員楊利偉出征場面。感受——重在激發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走近人物

      主人公楊利偉承載著中華民族飛天的夢想,他象征著中國走向太空的成功。下面讓我們一塊走近人物楊利偉,感受他的風采。文中是怎么描寫的?你能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找到嗎?突出了他的什么性格特點?請筆畫出來。

      1、學生快速閱讀文章,從文中找出相關語句加以分析,作好圈點勾畫,準備交流。

      2、同桌交流討論,教師巡視,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切忌對句子架空分析,每一種結論都必須有依據和自己的分析。(重點在“受命”、“踏上征程”兩個場面中)

      3、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楊利偉作為中國航天第一人的風采。

      (1)、本文只寫了楊利偉出征前半個小時內發生的事,仔細閱讀課文,想一想,文章共寫了幾個場景?能用簡要的語言概括嗎?

      (2)、文中哪些語句表現出楊利偉是一位綜合素質優秀的航天員?讀中體會

      (步伐的從容而穩健;神態是微笑和深情;敬禮的標準;心情的激動以及插敘中的概括介紹。)

      師:其實這些素質是每一個成功人士的都應具有,都是我們所需要的。

      (3)、師:神五的成功發射已經載入歷史,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這個偉大的英雄們締造的偉大的時刻,請看20xx年“感動中國”評選組委會授予獲獎人物楊利偉的頒獎辭:

      那一刻當我們仰望星空,或許會感覺到他注視地球的目光。他承載著中華民族飛天的夢想,他象征著中國走向太空的成功。作為中華飛天第一人,作為中國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歷史銘記。成就這光彩人生的,是他訓練中堅韌執著,飛天時的從容鎮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這也是幾代中國航天人的精神,這精神開啟了中國人的太空時代,還將成就我們民族更多更美好的夢想。

      (4)老師充滿激情的介紹:

      楊利偉1996年起參加航天員選拔,1998年1月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經過5年多訓練,他以優秀的成績完成了基礎理論、專業技術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并最終從眾多候選者中脫穎而出,成為我國首位登上太空的宇航員。

      面對如振動、沖擊、噪聲、失重、超重、宇宙輻射、高真空、晝夜節律變化、劇烈的溫度變化等惡劣的太空環境,楊利偉要承受的超負荷心理、工作壓力可想而知。這些環境因素會導致心血管系統功能紊亂、骨骼與肌肉結構和功能變化、睡眠周期紊亂、航天運動病、情感抑郁等一系列生物醫學和心理方面的問題。

      此外,楊利偉更需面對一旦發射失敗可能會失去生命的危險。但是,載負著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想”,這位中國人的首位“太空使者”,還是憑借自身超人的素質和勇氣,最終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神圣使命。

      (5)、找出文中議論性的語句,說一說其作用。(這是一次…..)學生依據思考題閱讀文本進行體會其含義。

      4、教師小結:

      雖然課文中沒有多少直接贊揚楊利偉的話,但從細微處看,他從容穩健的步伐,他微笑的神情,他對國旗深情的注目都顯出了他的精神氣質。這種從細微處著手寫人物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三、送英雄出征

      作為舉世矚目的壯行,全世界不同膚色,不同種族,不同國籍,不同語言的人都在關注,更不用說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了,讓我們來關注一下送行的人們吧!

      1、學生思考:有哪些人來為楊利偉送行?他們各自態度是怎樣的?這么多人來送行說明了什么?

      討論明確:

      送行人有教練、專家們、少先隊員、軍樂隊員、少數民族少女、落選的戰友等,他們的心情都無比激動,都懷著一個共同的期待——為英雄送行。送行人數眾多表現出人物對英雄出征的重視,表現了人們因中國人的飛天夢即將實現的激動、高興,表現了人們對英雄出征和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美好祝愿。

      2、假如你就是送行人群中的一員,你最想對楊利偉說的送行語是什么?請用最簡短最動情的語言來表達吧!(先確定自己的身份,再設身處地地思考)

      基本的要求是:

      (1)內容要切合特定的場合;

      (2)措辭要切合自己的身份;

      (3)語言要求形象、生動、精彩,能給人深刻的印象;

      (4)篇幅要簡短。(教師應引導學生發現他人的'閃光點,以激勵性評價為主)

      四、探究質疑

      訓練中的堅韌執著,飛天時的從容鎮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成就了楊利偉的光彩人生。而體裁上的獨特和選材上的巧妙也成就了我們今天所學的這篇精彩文章。下面我們將就這則新聞的體裁與選材進一步來探究幾個問題。

      1、與我們所讀過的消息、通訊相比,有何獨特之處?

      2、這種獨特性賦予了這則新聞什么樣的優點?

      討論明確:

      既非一般意義上的消息,也不是典型的通訊;它比消息要更豐富、生動,又比通訊更集中。作者抓住一個場面的速寫的形式對這件事情進行了報道,這樣內容更集中,表現手段和表達方式更為豐富多樣。

      五、品味鑒賞

      因為抓住一個場面以速寫形式報道事件,于是文章的表達方式和語言運用具有了鮮明的特色。一起來欣賞一下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吧!

      1、教師展示例句讓學生好好揣摩,領會可從蘊含的情感、表達方式、修辭、語言的精煉等角度來賞析。

      例如:

      ①“快看!我們的航天員來了……”

      這一句普通的話語卻飽含了豐富的情感,“我們的”這一個限制語中充盈著無比的自豪和激動。

      ②隨著楊利偉標準的軍禮,中國第一代航天員的奪人風采,瞬間便定格在記者們的鏡頭里,定格在共和國的航天員上,定格在人類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這是一個記敘、描寫和抒情、議論高度融合的句子,三個“定格”構成排比,一層進一層地揭示了楊利偉這個軍禮所象征的歷史意義。

      2、學生再讀課文,勾畫美的語句,與同學交流。

      3、課文中類似的句子還很多,同學們課后還應反復的誦讀、細細的品味。

      六、課后學習

      描寫一個場面,要求:

      ①要寫出場面的特點;

      ②注意點面結合,于細微處寫人物;

      ③注意借鑒本文語言特色。

      七、小結語:

      今天,我們一塊重溫了“神舟五號”飛船航天員出征的偉大歷史時刻。這次壯舉成功了,我們中國從此步入了世界航天大國之列。讓我們同英雄楊利偉一起向我們偉大的祖國敬禮吧!(在“歌曲《五星紅旗》”的嘹亮的歌聲中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師生同唱歌曲《五星紅旗》結束。

      板書設計:

      4、偉大的出征

      等待送行莊嚴出征

      站滿從容穩健的步伐

      激動洪亮的報告聲(果斷、從容、)

      渴望標準的軍禮

      愛國的情懷

      附:

      1、世界航天的大事件:

      第一顆人造衛星:前蘇聯于1957年10月4日發射的"衛星一號"人造地球衛星,是世界上第一顆在地球軌道運行的人造衛星。

      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前蘇聯于1961年4月12日發射的"東方紅"宇宙飛船,是世界上第一艘繞地球軌道飛行的載人飛船。

      第一位登上太空的人: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

      第一艘登上月球的載人飛船:1969年7月20日,美"阿波羅11號"登上月球,成為世界上第一艘在月球上著陸的載人飛船。

      第一個登月的人:美國的艾德林?康世朗林斯。

      2、中國航天史中大事件: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1990年4月7日,中國"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美國研制的"亞洲一號"衛星。

      1998年7月18日,長征火箭首發歐洲國家制造的通信衛星成功。

      20xx年12月30日,成功發射神舟四號無人飛船。

      20xx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楊利偉成為中國飛天"第一宇航員"。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教案設計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自學,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會認4個生字,會寫8個字,掌握難認難寫字。查閱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詞章《清平樂·六盤山》,體會這首詞飽含的革命豪情。

      4.通過學習課文,體會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使命感,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樂觀積極的生活和學習心態。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通過自學,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會認4個生字,會寫8個字,掌握難認難寫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體會《清平樂·六盤山》這首詞飽含的革命豪情。體會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使命感。

      教學難點:

      理解詞章《清平樂·六盤山》。培養學生樂觀積極的生活和學習心態。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詞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課文插圖、紅軍長征的相關資料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課題。

      1.還記得第九課辛棄疾寫的那首《清平樂》嗎?我們一起來背一背:“茅檐低小……”

      2.“清平樂”是個詞牌名,它表示填詞的平仄、韻律、節奏格式。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也是這樣的詞牌。

      3.板書課題:21.清平樂·六盤山

      4.讀課題。你明白了什么?《清平樂·六盤山》是一首詞。以“清平樂”為詞牌名,“六盤山”是這首詞的題目。

      5.這首詞是誰在什么時候寫的?是什么意思呢?六盤山又在哪里?學了這篇課文,同學們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一邊看課文一邊聽課文錄音。

      2.聽了這篇課文,你了解了些什么?(《清平樂·六盤山》是毛澤東在1935年9月帶領紅軍第一方面軍翻越六盤山時的有感之作。正式書寫是在1935年12月。)

      3.自由讀課文。

      4.自學生字及詞語。可邊讀課文邊將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畫記出來,借助課后的生字表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語。也可以先讀課后的生字,讀準字音,再讀課文。如果課文中除了生字還有不認識的字,可請教同學或老師。

      5.同桌互相聽讀課文,將課文讀準讀通,交流對課文中詞語的理解。

      6.檢查生字讀音。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纓、縛、梁、眺、陜、誦

      (2)交流難點字的識記方法。“纓、縛、梁、眺、陜、誦”六個字可以用與形近字相比較的方法識記。

      纓——櫻 縛——搏 梁——粱

      眺——跳 陜——峽 誦——通

      讀準后鼻音字:纓、梁

      三、再讀課文,把課文讀流利。

      1.將生字放回到課文中,讀一讀課文中的詞語。

      長纓山梁陜北縛住

      談古論今天高云淡紅旗漫卷瓦窯堡不朽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

      3.檢查評價,請學生朗讀這篇課文,引導學生適時評價。

      4.多讀幾遍,討論疏通詞句。

      在黑板上畫簡筆畫幫助理解“山梁”。

      用找近義詞的方法理解:眺望、吟誦。

      交流搜集的長征資料,理解“第一方面軍”“六盤山”“會師”“瓦窯堡”“陜北革命根據地”等詞。

      5.課文有幾個部分,主要寫了什么?(第一部分是毛澤東寫的詞《清平樂·六盤山》,第二部分是介紹這首詞產生的過程。)

      四、指導學生寫字。

      1.觀察本課要求會寫的8個字,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梁”字上部的點畫較多,注意寫好。

      眺:左邊是“目字旁”,不要寫成“日”。

      朽:與“巧”比較識記。

      2.自由書空寫一寫。

      3.將每個字描紅一個,臨寫兩個。寫完后,同桌互相評價。

      五、作業設計。

      1.把這篇課文讀流利,讀給家人聽。

      2.用本課的生字做詞語卡片。

      3.找找長征的故事,讀一讀。

    【六年級語文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六年級語文教案設計08-09

    六年級語文上冊《窮人》教案設計06-16

    語文荷花教案設計06-12

    語文《荷花》教案設計06-23

    語文《祝福》教案設計06-11

    語文《勸學》教案設計06-15

    語文《養花》 教案設計06-22

    語文《清明》教案設計06-23

    語文《識字》教案設計01-2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五月丁香合缴情在线看视频免费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 亚洲欧美日韩中国v在线 | 色综合天天综合高清网国产在线 | 色午夜aⅴ男人的天堂久久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 在线国内精品自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