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雞教案

    時間:2022-12-25 16:02:3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母雞教案范文集錦九篇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母雞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母雞教案范文集錦九篇

    母雞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能用不同的聲音表現歌曲中害羞、自信的情緒。

      2、理解、感受不同節奏的小雞叫聲,在游戲中感應小節末拍的休止。

      3、能積極愉快地參與活動。

      二、活動準備:音樂,三種不同形象小雞的圖片、胸飾

      三、活動過程:

     。ㄒ唬赌鸽u孵蛋》音樂律動進場。

     。ǘ⿲W習歌曲,認識3個不同特征的小雞寶寶,并能模仿各個小雞的叫聲。

      1、棒棒的小雞——感受1/4小雞的叫聲,能用洪亮、有力的聲音表現自信。

     。1)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雞?為什么?

     。2)傾聽棒棒雞的叫聲,教師用簡單的圖示表示,幼兒模仿。

     。3)想象自己是身體很棒的小雞,并演唱。

      2、害羞的小雞——用輕的聲音進行表現害羞。

     。1)發現與棒棒雞的圖示區別。

     。2)用圖示表示害羞雞的輕。

     。3)害羞雞在介紹自己的時候聲音是怎么樣的?

      3、打嗝的小雞——感應小節末拍節奏。

     。1)聽出打嗝小雞在小節末拍打嗝的規律,教師用筆畫出打嗝雞的叫聲。

     。2)聽,他在干什么?誰來給他取個名字?

     。3)幼兒學習在結尾處做打嗝動作。

      4、集體學唱3只小雞的叫聲。

      5、分角色進行演唱。

      6、創編歌詞引導幼兒進行演唱。

      7、聽伴奏離開活動室。

    母雞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薄⒄_、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歡的情感變化。

     。病⒘私怆u的生活習性和母愛的偉大。

      3、學習作者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結合禽流感談談你對雞的看法,可以聽聽網絡歌曲《我不想說我是雞》。老舍是怎樣描寫母雞的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

      借助字典把課文讀通順。

      2、理清脈絡,簡單說說課文講述的是一只怎樣的母雞。

      3、比較本課和《貓》在寫法上的不同。

     。ㄖ饕獜淖髡咔楦猩先シ治觯阂恢毕矏;由討厭到不敢討厭。)

      三、再讀課文,感悟作者情感變化

     。薄⒄n文寫出作者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默讀課文,找出反映這兩種觀點的句子。重點分析一下一向、不敢。

      我一向討厭母雞。

      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病⒆髡咄ㄟ^哪些事例具體來寫對母雞的討厭與不討厭。大家自由說一說。

     。ㄗ詈糜蒙蠒心切└爬ㄐ缘脑~語:隨處亂叫、欺軟怕硬、炫耀、負責、慈愛、勇敢、辛苦等。)

      四、比較本課和《貓》在寫法上的異同

     。薄⒅饕獜淖髡咔楦猩先シ治觯

      一直喜愛;由討厭到不敢討厭。

     。、抓住動物一些特點習性,在生活中把握細節。

      五、課后讀一讀有關寫動物母愛的文章

    母雞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聆聽《我的小雞》,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通過涂色、律動等方式表現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2、演唱及表演歌曲《下蛋啰》,分角色表演律動

      3、復習鞏固歌曲《母雞叫咯咯》,并自編律動進行表演。

      教學設想:表演律動,感受歌曲情緒,引導學生以多種形式表現自己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實驗用具、教具錄音機、磁帶、電子琴、水彩筆、母雞頭飾若干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學生入室

      師生問好

      聆聽《公雞母雞》模仿老師的動作,感受音樂的節拍和情緒。

      師生相互問好入室、律動

      唱《師生問好歌》

      二、寓教于樂:

      聆聽《我的小雞》

      初聽,熟悉歌曲,了解歌曲內容

      復聽,以動作表現歌曲

      1.完整地聆聽童聲合唱,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提示學生回答歌中表現的小雞的可愛處有哪些?聽了這首歌后是愉快還是悲傷,并為課本上的小人頭涂上顏色。

      2.復聽歌曲,自編動作表現出對小雞的喜愛。

      3.隨著歌曲錄音用自編的動作表演。

      聆聽,然后回答相應問題

      三、創造表現:

      熟悉歌曲學唱歌曲表演

      1.完整地聆聽歌曲。

      提示:這首歌是誰在唱《下蛋啰》,隨著歌聲拍手感受節拍。

      2.聽歌曲讀歌詞,教師可用事先做好的頭飾,讓學生分角色朗讀,邊讀邊拍手。

      3.用聽唱法盡快學會歌曲。注意:讀襯詞時要清晰、準確。

      4.邊唱歌邊表演。

      四、復習歌曲《母雞叫咯咯》復習鞏固歌曲,并自編律動進行表演

      1、進一步聽錄音感受歌曲情緒。

      2、聽琴唱歌復習旋律和歌詞。

      3、鞏固歌曲后再自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五、完美結課:

      鼓勵與表揚,做動作出教室

      教學反思:

      這一課我擬訂的目標是,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母雞叫咯咯》,激發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我整體的教學思路是以“動物”作為本課的主題情境和主線,讓學生在聽、唱、演的過程中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愉悅感受。

      《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音樂課應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的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基于這種理念,在課此文轉自淘,教.案jh網f()的一開始,我就帶領學生進入快樂的農場,與雞媽媽一家做朋友!边@樣導入,既促進了師生關系,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整堂課的愉快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喜歡各種小動物,所以在節奏形的學習中,他們也十分樂意,突破以前沉悶老套的教學方法。

      最后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舞臺和機會,并很有效的使用了打擊樂器。

    母雞教案 篇4

      幼兒園中班游戲教案:

      母雞下蛋

      游戲目標:

      1、練習雙腳夾球行走和繞過障礙物走。

      2、體驗活動的樂趣。

      3、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4、遵守游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環境材料:

      線圈12個、皮球4個、木板3塊,籮4個

      游戲指導:

      水平一:鼓勵幼兒靈活地夾著球迅速行走和繞過障礙物走。

      水平二:引導幼兒用大腿內側把球夾緊行走。

      活動過程:

      1、教師示范雙腳夾著球走斜坡和繞著線圈走的動作。

      2、幼兒分組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3、分組比賽:幼兒學習母ji夾著球走過斜坡和繞過線圈行走回來后就下蛋了(皮球),到下一名幼兒?茨囊唤M快。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母雞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自主積累詞語若干個。理解“顫顫巍巍、如泣如訴”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朗讀全文,邊讀邊思,了解作者從討厭母雞到不敢再討厭的原因。

      3.通過閱讀,能發揮想象,知道母雞叫聲所表達的意思。

      4.從課文中母雞動作的描寫,體會母雞愛護小雞雛的那種偉大的母愛。

      教學準備:

      1.多媒體演示。

      2.課前材料收集。

      教學過程:

      一.通過談話,揭示課題:

      1.師述:生活中,你們對母雞的印象如何?

      2.揭題:34.母雞

     。▽W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ǔ鍪荆┳x文思考:作者對母雞是怎樣的態度?分別在文中的哪幾小節進行了描寫?

      2.交流。

      (板書)討厭不討厭

      (1-----3)(4-----7)

      三.學習課文,深入感悟:

     。ㄒ唬⿲W習第一段:

      1.作者為什么討厭母雞呢?請同學們默讀1----3節,然后用自己的話來說說。

      2.(出示)理解詞語:

      顫顫巍巍,如泣如訴。

      師述:能照著“如泣如訴”的樣子再寫兩個詞語嗎?(如火如荼,如癡如醉)

      3.那么想想一下母雞想用聲音告訴人們什么呢?

     。ǔ鍪荆┠鸽u受了一點驚恐,它由前院咕咕到后院,由后院再咕咕到前院,好像在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ǘ⿲W習第二段:

      過渡:作者為什么不再討厭母雞了呢?

      1.四人小組學習,找出有關語句,認真讀讀,體會體會。

      2.重點指導第五節。

      (1)(出示)不論是在院里,還是在院外,它總是挺著脖兒,表示出世界上并

      沒有可怕的東西。一只鳥兒飛過,或是什么東西響了一聲,它立刻警戒起來,

      歪著頭兒聽;挺著身兒預備作戰;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雞雛要馬上集合到它身邊來!

      (2)指導朗讀,指名讀,齊讀。

      (3)(出示)挺著身兒預備作戰。()

      看看前,看看后。()

     。4)(出示)母雞聽到什么東西響了一聲,立刻警戒起來,咕咕地警告雞雛,好像在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是一只怎樣的母雞?

     。ò鍟⿶

      4.選一節你最喜歡的小節讀讀,再次體會偉大的母愛。

      四.領悟中心,情感升華:

      1.引讀課文。

      (出示)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2.你怎么理解這句話?

      3.在動物世界中,人類世界中,這樣的母親還為數不少呢!

      (多媒體展示,情感共鳴)

      4.小組內故事交流,體會母愛。

    母雞教案 篇6

      教案示例

      教學目的:

      1.認識15個生字,學寫3個生字。能用“愿意”口頭說一句話。

      2.熟讀《小母雞種稻子》,分角色表演,懂得勞動最光榮。

      3.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15個生字,熟讀《小母雞種稻子》。

      2.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具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動物頭飾、動物頭像、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入

      同學們,你們聽,小母雞在邀請你們呢。ǔ鍪拘∧鸽u頭像,錄音:小朋友們,我是小母雞,春天我種下一些稻子,到了秋天,就收獲了許多稻子,做成了又香又甜的白米飯,你們愿意來我家做客,嘗嘗我的勞動成果嗎?可是,小鴨、小貓、小豬卻不好意思來,這是為什么呢?)(貼小動物的頭像)請同學們快快打開書,原因就藏在書里面。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讀課文,用喜歡的符號劃出不認識的字。

      自主學習:用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聽老師、同桌讀,看拼音讀生字,問別人,猜一猜生字。)

     。c評:通過一個學期的訓練,學生已掌握了識字的幾種方法,知道在什么情況下用什么方法;知道自己喜歡用哪種方法。所以應放手讓學生自主選擇識字方法學習。這里加入了猜生字的方式,更體現出隨文識字的優勢。)

      過渡:小母雞通過辛勤的勞動,收獲了那么多稻子,你們通過辛勤的勞動,能把這些字都認識嗎?

      (三)指名三位學生與老師分別讀四個自然段,其他同學手指課文聽。(聽讀識字)

      過渡:小母雞見你們學的這么好,她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錄音:到我家來做客,我可有個條件:這節課,你們要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會這15個生字,還要幫助有困難的同學也來學會。你愿意幫助小伙伴嗎?)

     。c評:用學生喜歡的小母雞來提出小組合作的要求,學生樂于接受,在合作中互相幫助,學會傾聽,學會欣賞,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ㄋ模┩阑プx,(一人指讀,一人聽,再輪換。)

      提示:聽出錯誤怎么辦?(快把正確讀音讀給他聽一聽)學會的字打“√”,課后寫在采集本上。

     。c評:怎么幫助別人,只有美好的愿望是不行的,老師應及時提出幫助的具體方法,讓學生知道怎么做,把合作學習落到實處。)

     。ㄎ澹┮孕〗M(同桌為一組)為單位比賽,讀課文,讀后說說你幫他認識了哪個字。

      師:讀得多好呀!你們真會合作,幫助別人,自己也得到了快樂。小母雞也想和小伙伴一起勞動,她是怎么跟小鴨、小貓、小豬說的呢?

      三、細讀課文,鞏固所學字詞

      (一)用直線畫出小母雞的話,幻燈出示。

      你愿意和我一起種稻子嗎?

      你愿意和我一起鋤草嗎?

      你愿意和我一起收稻子嗎?

      1.自由練習讀句子,想一想應該怎么讀。

      聽師范讀,體會小母雞非常有禮貌。

      你愿意幫助同學讀好這幾句話嗎? 同桌互讀。

      指名讀,學生評議。(教育學生說話要有禮貌。)

      2..課件放大“愿意”兩字,認真觀察“愿意”,你發現了什么?(從心里愿意,所以是“心”字底,剛才同學們從心里很愿意幫助小伙伴。)

      3.誰愿意再讀讀這三個句子?你能邀請你的同桌一起來讀嗎?

     。ǘ┬游飩兪窃趺椿卮鸬哪?用你喜歡的符號畫出小動物的`話。(.課件出示)

      鋤草太辛苦,我怕手起泡!

      收稻子太辛苦,我怕弄得滿身土!

      1.自由練讀,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

      2.喜歡讀哪句就讀哪句,學生評讀(注意“太”字的語氣,體會勞動不能怕臟、怕累)

      3..課件放大“怕”字,你怎么記?(從心里怕,所以是“豎心”旁。)

      4.三句連起來讀,你發現了什么?(要想做成又香又甜的白米飯,就要經過種稻子、鋤草、收稻子三個階段,真是太辛苦了。

      種稻子太辛苦,我怕彎腰!

      鋤 草太辛苦,我怕手起泡!

      收稻子太辛苦,我怕弄得滿身土!

     。ǔ鍪救鶆趧拥膱鼍埃

      5.四人一小組,分角色表演,自由選擇角色。

      過渡:這篇課文的生字太多了,我真怕你們記不住,你們記住了嗎?下面我們來一個“眼力大比拼!”

     。ㄈ⿵土曥柟躺郑ㄓ螒颍

      1.看誰讀得快!.課件隨機出示生詞(自由選擇對手比賽)。

      2.看誰認得準!字寶寶也跑出來讓我們認一認。(兩人把字卡分別放在背后,裁判數一、二、三,出示字卡,誰先讀出對方的字卡誰贏。)

      3.看誰有發現!觀察:

      貓 和

      豬 種

      通過觀察發現字的規律,找到記字方法。

    母雞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能用好聽的聲音朗誦兒歌。

      2.嘗試用體態和語言表現兒歌,體驗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樂意參與活動,熟悉兒歌并有節奏的朗誦兒歌。

      嘗試用體態和語言表現兒歌。

      △活動過程:

      1.聽聽、說說,初步理解兒歌含義。

      師:(模擬老母雞聲音)你們聽,是誰來了?猜猜老母雞今天來干什么?

      播放幻燈片,師:老母雞來干什么的啊?(生蛋)它生了幾個蛋?我們來數一數?老母雞真能干啊,我們來夸夸它好嗎?(一起念兒歌前面部分)

      師:老母雞生完蛋可高興了,這么高興它會做什么事呢?

      師:它是怎樣唱歌的?我們來唱一唱。(咯咯嗒、咯咯嗒)

      2.完整欣賞兒歌,初步學習朗誦兒歌

      師:我們把能干的老母雞做的事編成一首兒歌好嗎?

      ;師:我們一起來念一念這首好聽的兒歌好嗎?

      ;師:真好聽,老母雞還想聽一遍,再來一遍好嗎?

      3.嘗試用體態語表現兒歌,體驗表演的樂趣。

      ;師:老母雞是什么樣子的啊?誰來表演一下?(請幼兒表演老母雞的樣子。)

      師:老母雞喜歡到哪里捉蟲?它是怎樣捉蟲子的?我們來學學老母雞捉捉蟲。

      ;師:老母雞生蛋的時候,會躲在哪里?它是怎樣蹲在雞窩里生蛋的?(請幼兒表演母雞生蛋的樣子)

      ;師:你想不想扮演老母雞?(請幼兒戴上頭飾扮演老母雞,邊朗誦兒歌邊表演。)

      師:老母雞這么能干,我們來學學它。讓幼兒邊念兒歌邊表演。

      教學反思:

      一、思目標

      教案中所定的目標為:1.積極參與活動,能用好聽的聲音朗誦兒歌。2.嘗試用體態和語言表現兒歌,體驗表演的樂趣。

      而仔細來看這兩個目標,基本都定位在情感層面,缺少對活動中認知、能力的定位,且較寬泛,不夠具體,由于整個活動的重點在兒歌的表演上,于是我將原目標改為了:1.能夠用好聽的聲音朗誦兒歌并根據兒歌內容表演老母雞的各種體態。2.積極參與活動,體驗表演老母雞的樂趣。

      二、思過程

      (1)活動內容的導入

      在教授兒歌這樣的活動中,我們往往會這樣想,“怎樣才能讓孩子學會這首兒歌?”在活動的導入部分,我也通過不同的方式,想要讓孩子來“學會”這首兒歌。而這樣,活動就顯得較呆板、單一,沒有亮點,如果在導入的部分就與后面的表演環節做好一定鋪墊,將后面原表演環節的部分問題提上來,有意識的前后呼應,也許能讓孩子更潛移默化的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的有趣。

      (2)活動材料的出示

      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為了達到“目的”,我們會思考許許多多的教學方式,其中,材料的準備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次活動中,我在活動的導入部分,先請孩子聽聲音,猜一猜是誰來了。而隨即我又出示了一張母雞圖片,本來原意是想讓孩子體驗聽聲音猜動物的樂趣,但是,在活動的開展中卻發現這個環節十分的牽強,顯得很突兀。教學的手段是多了,但是一定合適嗎?這是我在教學中經常會忽略的問題,教學手段的量不在多,而在于“質”,要有針對性的引導孩子學習。

      另外,在活動中,我一邊念兒歌一邊出示圖片,而這樣僅僅的老師講,孩子聽,便忽略了他們學習的自主性。其實,在語言活動中,圖片可稍微晚一點在出示,教師可先完整的念一遍兒歌,讓孩子不受圖片等材料的干擾,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能力。在完整傾聽后,便可拋出問題——“剛剛在兒歌里你聽到了什么?”,在鼓勵、引導孩子大膽講述兒歌內容時,可根據孩子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然后再次完整的看圖傾聽兒歌,在兩次的感受兒歌內容中,孩子潛移默化的習得了耐心傾聽的良好學習習慣。

      (3)活動問題的量

      活動中,教師在引導孩子理解兒歌內容的過程中,提出的問題較多且雜,有些“拐彎抹角”,讓孩子有些摸不著頭腦。因此,在提問時,可再直接一些,問題不要太多,但一定要問在點上,語言要精煉,切忌繁瑣。

      (4)游戲部分的引導

      由于教室較小,我讓孩子們在最后的表演部分將椅子搬到了四周,而這樣,就像把整個活動截斷了一樣,不利于活動的完整開展。

      另外,在表演環節我創設了老母雞出去找食吃的情境,孩子們很感興趣,但過程中基本都是教師做動作,孩子只是單純的模仿,教師可引導孩子自己做動作,問一問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主體性。而教師還可豐富表演情境,如母雞找食的不同地點不光光可以是草地,還可以是河邊、雞窩邊等。

      小班幼兒以無意注意為主,而怎樣在活動中為孩子創設豐富有趣的情境,怎樣運用生動的語言,發揮老師的魅力,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是我們教師需要思考的長遠問題,讓孩子真正的在玩中學做中學

    母雞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能用連貫的語言講述故事的主要內容,樂于學習主要角色之間的對話。

      2、能夠仔細觀察畫面,大膽猜測和想象故事情節,感知理解聰明的母雞智斗大灰狼的策略。

      3、樂意扮演角色和同伴一起參與表演,體驗活動的快樂。

      教學準備:

      1、課件《母雞和蘋果樹》。

      2、自制道具:蘋果樹、小房子、母雞頭飾、大灰狼頭飾(最好是大灰狼服裝)。

      教學過程:

      一、課件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出示PPT:看,畫面上有什么?(房子、樹林) 房子里住著誰?一起來看一下

      二、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大膽猜測,學習主要角色間的對話。

      1、 師點擊課件:母雞媽媽臉上什么表情?它看到什么了?

      2、師(點擊課件蘋果樹):是什么?(蘋果樹) 這棵蘋果樹哪兒來的呢?誰來猜猜?(幼兒自由猜測)

      3、師:這到底怎么回事。孔屛覀兺驴

      4、師點擊課件:蘋果樹上出現了什么?(耳朵)耳朵是什么樣子的?(尖尖的耳朵)?蘋果樹怎么會長耳朵呢?母雞媽媽說什么了? 蘋果樹呢?

      5、師點擊課件:又出現了什么?(血紅的大嘴)母雞媽媽會怎么說呢?蘋果樹怎么回答的呢?

      6、師點擊課件:又一陣風吹來,蘋果樹上這出次出現了什么?(毛茸茸的尾巴)雞媽媽又會怎么說?那蘋果樹呢?

      7、師:你認為這是一棵真的蘋果樹嗎?那是誰假扮的呢?你從哪里猜出來的?那你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讓它現出原形呢?(幼兒自由回答)

      8、師點擊課件:啊,原來是大灰狼假扮的。那它為什么要裝成蘋果樹呢?那誰來想辦法幫助母雞媽媽?

      9、師:看看母雞媽媽是怎么做的?(師點擊課件講述結尾)

      四、完整講述故事。

      1、師:你們喜歡這個故事嗎?下面跟著老師一起來完整地講講。

      2、師講完故事后提問:你喜歡故事里的誰?為什么?

      3、師小結

      五、表演故事

      1、師: 你們想來演演這個故事嗎?

      2、師幼共同進行表演。

      六、結束活動

    母雞教案 篇9

      目標:

      1、通過活動,教育幼兒在外出時要跟好大人,不要隨便亂跑。

      2、能夠在教師幫助下簡單講出圖上的部分內容。

      3、練習說比較完整的句子。

      準備:

      圖片三幅。

      過程:

      1、引起興趣:教師用雞媽媽的口吻引入主題,出示圖片。

      2、嘗試講述:利用提問,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講述。

     。1)完整觀察圖片,了解圖片的主要內容。

      (2)逐一出示圖片,進行提問:

      圖片一:圖片上有誰?它們在干什么?小黃雞在干什么?

      圖片二:小黃雞離開媽媽在干什么?正在這時,誰來了?

      圖片三:誰來救它了?

     。3)教師完整講述示范。

      3、幼兒練習:幼兒講述練習。

      4、討論:我和媽媽出去要怎么辦?

      延伸活動:

      情境表演——我和媽媽上商店

      附圖片內容:

      圖片一:畫著雞媽媽帶著小雞在草地上玩,小黃雞離開了大家。

      圖片二:小黃雞一個人在草地上走,正在這時,一只大野貓朝小黃雞撲了過來。

      圖片三:小黃雞害怕極了,這是雞媽媽來了,打敗了大野貓,留下了小黃雞,告訴小黃雞離開媽媽很危險。

    【母雞教案】相關文章:

    母雞教案06-13

    母雞的教案11-05

    《母雞》教案09-19

    關于母雞教案范文 母雞原文教案10-08

    母雞優秀教案06-28

    《母雞》課程教案06-11

    課文母雞的教案06-12

    《母雞》優秀教案06-15

    母雞下蛋教案08-21

    語文母雞教案10-1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日本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网址 | 久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