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時間:2022-10-26 12:17:11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小班教案集錦五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小班教案集錦五篇

    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了解不同的飲料,知道水能夠溶解糖、果珍等。

      (二)活動準備:

      事先參觀過超市、錄象片段、水、小勺、吸管、杯子、糖、不同口味的果珍、泡騰片、菊花晶、椰子粉等。

      (三)活動過程:

      一、回憶經驗:

      1、 播放錄象,引導幼兒觀看

      這是在哪里?

      你們看到過、吃到過什么樣的飲料?

      2、幼兒回憶經驗并進行討論

      3、 小結:

      原來飲料有各種各樣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口味。

      二、幼兒制作飲料

      1、 引起興趣:

      出示礦泉水:

      這是什么?能不能讓它也變成好喝的彩色飲料?

      2、 幼兒討論并猜測變出彩色飲料的方法。

      3、 幼兒嘗試制作,教師觀察指導。

      三、交流分享

      說說你變出的是什么飲料?是用什么方法變的?

      鼓勵幼兒與同伴共同品嘗自制的飲料。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本學期,小班組的專題是主題活動中教學活動組織形式優化的研討。在主題活動中,個別、分組、集體三種活動組織形式貫穿于整個活動過程中。最近小二班的主題活動是甜蜜蜜。在個別活動角色游戲時,孩子對于歌曲我有棉花糖很感興趣,非常喜歡唱,他們會在小舞臺里進行表演。有的孩子因為有吃過各種糖果的經驗,因此,很想把糖果名稱唱到歌里面,但只會說不會用曲調唱出來,為了滿足孩子改編歌詞的愿望,因此,安排了集體活動的形式,想利用生生互動、師聲互動的方法,來提高孩子的經驗,激發他們的情感。另外在前階段分享各自帶來的.糖果時,有的孩子不太愿意將自己的糖果給大家吃,因此也想借助本次活動,激發孩子愿意與大家分享的美好情感。

      目標:

      1、在了解各種糖果名稱的基礎上,愿意初步嘗試改編我有棉花糖的歌詞并樂意演唱。

      2、愿意與他人分享糖果。

      準備:

      我有棉花糖的錄音磁帶;布袋里裝有棒棒糖、花生糖、巧克力;盤子里裝有話梅糖、人參糖、薄荷糖、大白兔奶糖、悠哈悠哈糖等

      流程:歌表演介紹糖果示范改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集體嘗試改編

      改編分享過程:

      一、歌表演:我有棉花糖,(集體演唱。)

      二、說說你還吃過什么糖?是什么味道的?如果你有一顆糖,你想給誰吃?請人家吃的時候,你會怎么說?

      三、老師示范改編歌詞。老師這里也有糖,你們真乖,老師想請你們吃糖,請你們猜猜我有什么糖?(老師清唱)老師是用什么方法請你們吃糖的?你怎么知道的?(你聽到我是怎么唱的?猜出來后再唱一遍)

      四、猜猜袋里的糖。(這個袋袋里也有糖,你們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糖呢?個別幼兒2~3人上來摸糖,摸出后唱給大家聽,如不會,可請其他孩子幫助改編)猜對了拿出來給大家看。

      五、老師將盤子遞到孩子面前,每人取一粒糖。

      問:我們小朋友是不是都想得到一粒糖呢?等會兒我們來玩聽聽猜猜的游戲,拿到糖以后,先想想怎么唱。(聽音樂集體唱,老師巡回指導)

      集體拿出糖果來,跟音樂改編唱。(一樣糖果的孩子上來唱,唱好了,就把糖藏起來,過會兒,找好朋友讓他猜。發現不會的,生生互動幫助改編,重點解決四個字的名稱,引導他們將嘗過的味道變成糖果名稱。)

      六、集體送糖果。

      集體互送糖果。(聽音樂唱歌)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通過看木偶表演,激發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能聽錄音邊朗讀邊劃指詩歌。

      2、認讀漢字:"吃"、"給"。能積極參與識字游戲,正確指認生字詞。

      活動重點:學習朗讀詩歌

      活動難點:能正確地指認新的字寶寶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張"電影票"(字卡),椅子上貼有與"電影票"相對應的字卡;

      2、木偶臺一個,小木偶(狗、松鼠、青蛙、小貓、小鴨、小兔),蘿卜模型一個;

      3、故事錄音磁帶、錄音機、《幫你早讀書》磁帶、音樂磁帶;

      4、詩歌范文,新字卡:"吃"、"給"。幼兒操作字卡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識字游戲《看電影》,復習幼兒所學過的字寶寶。

      老師高興地對幼兒說:"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去看電影,希望每個小朋友都守紀律。進了電影院后要先找到自己的座位,每個座位上都有一個字寶寶,小朋友手中的電影票只要和座位上的字寶寶一樣就可以坐下了。"(音樂起)幼兒各自找座位入座,如個別幼兒有困難,可請其他幼兒或老師幫助。

      二、基本部分

      1、看木偶戲《小花狗的蘿卜》。

      2、引出詩歌《小兔吃了笑哈哈》老師朗誦一遍。

      3、請幼兒找出詩歌中認識的字寶寶。

      4、學習新的字寶寶:"吃"、"給"。

      今天老師要介紹兩個新的字寶寶給你們認識,可是這兩個字寶寶很調皮,他們要和小朋友們玩捉迷藏的游戲,現在我要請兩個小朋友來把他們找出來。(學認新字)

      5、聽音樂傳書、翻書。老師放富有節奏、活潑的音樂,幼兒開始傳書,傳書完畢,老師指導幼兒翻書,跟隨錄音邊劃指邊朗讀。2、3遍后,幼兒聽音樂有序地收書。

      三、結束部分:識字游戲《撈魚》

      教師將字卡發給每個幼兒,幼兒手拿字卡做魚游的動作。教師邊用網捕魚邊說:"一網不撈魚,二網不撈魚,三網撈條什么字的魚?"教師問被撈到的幼兒:"你拿的是什么字?"幼兒回答:"我拿的是x字。"游戲繼續進行。"好了,玩了半天字,寶寶們都累了,要休息了,我們一起送它們回家吧。"將字寶寶送入筐中。

      教師出示一張喝水或休息的字卡,幼兒按照字卡上的要求去做。

    小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通過談話的方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同時向幼兒明確這首歌找朋友的概念。我班大部分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過分自我,家長反映孩子回家常說小朋友不跟他玩。要穩定幼兒的情緒,最好的途徑之一是讓幼兒擁有自己的朋友。因此,我設計了“找朋友”的活動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學唱歌曲,樂意找朋友做游戲。

      2、學習邀請舞,體驗游戲中邀請與被邀請的愉快。

      活動準備:

      1、相關音樂。

      2、座椅排成圓圈,幼兒面向圓心坐。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課題。

      請朋友說說自己的好朋友是誰?

      聽口令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教師敲一下鈴鼓,幼兒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拉著手或抱在一起;聽到兩下響鈴幼兒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2、欣賞歌曲《找朋友》,理解歌曲內容。

      教師示范演唱歌曲。

      你們喜歡這首歌嗎?找到朋友之后做什么事情呢?你們會敬禮、握手嗎?讓我們來學一學吧。

      3、幼兒學唱。

      跟著教師輕聲唱。

      邊做動作邊學唱,鼓勵幼兒唱到最后一句的時候和身邊的小朋友擁抱一下。

      4、學習“邀請舞”。

      教師講解并示范。

      教師做邀請者,和配班教師一起示范邀請方法。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找到好朋友時怎么做?(請幼兒模仿動作)

      歌曲結束好朋友要分別時,說了什么?做了什么動作?

      5、幼兒跳“邀請舞”。

      個別幼兒站在圈內與教師共同當邀請者,其余幼兒坐在座位當被邀請者。

      集體邊唱邊跳“邀請舞”。

      活動反思:

      通過這節活動我吸取了一些經驗,但在活動中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幼兒學唱歌的這個環節,老師說的太多了應放在身體上的節奏更多一些,這樣對有兒童來說可能會更容易些。幼兒在運用體態表現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可能還不夠,導致在找朋友的時候動作有點僵硬,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應引導幼兒注意動作與音樂之間的聯系,并且鼓勵幼兒大膽與同伴交往,讓幼兒能夠體驗到上幼兒園的快樂。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愿意和大家一起玩玩具,體驗與同伴玩玩具的快樂和情趣。

      2、初步學會與同伴交流玩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圖片:一起玩玩具

      2、好玩的玩具

      活動過程

      一、出示新玩具,導入活動。

      1、讓幼兒知道玩具大家玩,不獨占、不爭奪。

      2、引導幼兒討論,大家一起玩玩具帶來的愉快。

      二、鼓勵幼兒探索一起玩的方法。

      1、啟發幼兒想辦法:一種玩具大家都想玩,又要玩得高興,可以怎樣玩?

      (1)輪流玩:你先玩,他再玩,我后玩

      (2)交換玩

      (3)進一步感受輪流玩,能讓大家都快樂的情緒體驗。

      2、教師:好玩的玩具大家都愛玩,你玩玩、我玩玩,不爭也不搶,大家都開心。

      三、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1、和朋友一起玩玩具

      大家說說,畫面上的小朋友是怎么樣玩玩具的?

      2、爭搶玩具的孩子

      畫面上的兩個小朋友爭搶玩具,這樣做對嗎?

      你喜歡誰?為什么?

      四、幼兒玩玩具

      鼓勵幼兒積極常識輪流玩、交換玩的方法,體會一個人玩和大家玩的不同感受。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開飯了

      目標:

      1.積極參加活動,體驗為家人準備“開飯”的快樂情緒。

      2.能初步根據經驗選擇大小不同的碗、勺等餐具。

      3.嘗試運用手指撕紙,揪泥條,以準備“飯菜”。

      準備:

      1.幼兒已多次欣賞歌曲《炒小菜》。

      2.大小不同的碗、勺若干(多于幼兒人數),每人一張餐墊。

      3.紙條、紙片、橡皮泥等若干。

      過程:

      1.萌發參加活動的積極情緒。

      (1) 邊欣賞歌曲《炒小菜》,邊自由跟唱,表演動作。

      (2) 回憶自己在家和誰一起吃飯。

      開飯啦,在家里我們和誰一起吃飯呢?(啟發幼兒說出家庭成員。)

      2.感知餐桌和餐具,為選擇餐具作準備。

      (1) 觀察餐墊。

      “餐桌上有什么?看看餐墊,今天誰和我們一起吃飯?

      (2) 觀察碗。

      ● 吃飯時我們用什么盛飯盛菜?

      ● 這里有這么多碗,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說出碗的不同顏色,并以兩兩比較的方法區分大小。)

      3.自由選餐具,體驗一一對應。

      (1) 幼兒為爸爸媽媽和寶寶選擇碗。

      爸爸媽媽和寶寶餓了,要吃飯了,我們為他們每人準備一只碗吧。

      (教師觀察幼兒選擇的情況,并提示幼兒將碗對應地擺放在餐墊上。)

      (2) 交流選擇、擺放的經驗,并作調整。

      ● 你給爸爸選的碗在哪里?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 你給媽媽選的碗在哪里?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 你給寶寶選的碗在哪里?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 你一共選了幾只碗?它們一樣大嗎?哪只最大?哪只最小?

      (3) 幼兒自選勺子,并對應地擺在碗里。

      吃飯時除了碗還要什么?三個人吃飯需要幾把勺子?

      4.自主選擇材料做“飯菜”。

      (1) 幼兒自由選擇橡皮泥、紙片、紙條等材料做“飯菜”。

      (2) 教師觀察幼兒的選擇及制作情況,鼓勵幼兒嘗試選用不同的材料做多種“飯菜”。

      (3) 鼓勵幼兒用語言和爸爸媽媽寶寶交流,學說:“某某,我請你吃……”

      5. 以“出去散步”的情景結束活動。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 | 小班禮儀教案:喝水08-23

    小班教案:網魚_小班其他教案07-05

    小班的教案04-20

    小班教案07-13

    小班教案:看朋友_小班其他教案07-05

    小班教案:水果歌_小班其他教案07-05

    小班教案:美麗的雪花_小班其他教案07-05

    小班藝術教案:黑夜_小班藝術教案07-01

    小班藝術教案:捕魚_小班藝術教案06-29

    小班教案 | 小班音樂教案:《巨人的鞋》08-2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美中日韩在线 | 亚洲欧洲日韩中文字幕 | 天堂亚洲AⅤ在线观看 |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AⅤ |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