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處初三下冊語文教案

    時間:2022-10-13 09:01:28 教案 我要投稿

    周處北師大版初三下冊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周處北師大版初三下冊語文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周處北師大版初三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重點

      1、積累重要的文言字詞和特殊句式。

      2、感受、把握周處的性格特點,把握課文的主旨。

      3、以片段描寫進行想象力的鍛煉。

      教學難點

      1、特殊的文言句式翻譯的要點積累。

      2、從周處的故事中感受勇于改過自新的重要意義。

      3、片斷描寫中想象力的啟發。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上學期,我們曾經學習過《陳太丘與友期》這篇課文,它出自哪里?

      (《世說新語》。)

      2、誰來介紹一下《世說新語》?

      (作者劉義慶。南北朝人,文學家。我國第一部志人小說,在中國古典小說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二、朗讀課文,了解預習情況。

      1、出示字詞,讀準字音。(處、說、橫、蹉跎、朝、彰)

      2、讀好停頓。(又義興水中有蛟;或說處殺虎斬蛟;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

      3、積累文中的重點詞句。(并、橫、尤、沒、俱、更、竟、始、蹉跎、彰;

      為鄉里所患——被動句;具以情告——倒裝句;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邪?——中心句;

      三、再讀課文,加深課文理解

      1、問題一:在鄉里人的眼里,周處是個怎樣的人?

      (兇強俠氣,禍害,是三橫之一)

      2、問題二:你是怎樣評價周處這個人物的?

      1)斬殺蛟和虎:勇猛、武藝高強

      2)知道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3)入吳尋二陸:虛心接受,知錯就改。

      3、周處勇于改過自新的行為,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

      (到任何時候,想要改過都是可以做到的。)

      四、以片段描寫進行想象力的鍛煉。

      周處如何擊殺蛟和虎?可以從哪些方面描寫(環境、動作描寫)

      五、總結:

      “知恥而后勇”,周處曾被鄉里人認為是“禍害”,都能成為“忠臣孝子”,成為名傳千古的大英雄,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能改正自己的缺點。“有志者事竟成”,讓我們一起記住文末的一句話:“人患志之不立”吧!

      [布置作業]

      1、翻譯文中有句式特點的語句。

      2、完成片段描寫。

      《周處》原文和譯文

      原文:

      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為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并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

      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余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

      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為忠臣。

      譯文:

      周處年輕時,為人蠻橫強悍,任俠使氣,是當地一大禍害。義興的`河中有條蛟龍,山上有只白額虎,一起禍害百姓。義興的百姓稱他們是三大禍害,三害當中周處最為厲害。

      有人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和蛟龍,實際上是希望三個禍害相互拼殺后只剩下一個。周處立即殺死了老虎,又下河斬殺蛟龍。蛟龍在水里有時浮起有時沉沒,漂游了幾十里遠,周處始終同蛟龍一起搏斗。經過了三天三夜,當地的百姓們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輪流著對此表示慶賀。

      結果周處殺死了蛟龍從水中出來了。他聽說鄉里人以為自己已死而對此慶賀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實際上也把自己當作一大禍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吳郡去找陸機和陸云兩位有修養的名人。當時陸機不在,只見到了陸云,他就把全部情況告訴了陸云,并說:“自己想要改正錯誤,可是歲月已經荒廢了,怕終于沒有什么成就。”陸云說:“古人珍視道義,認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再說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擔憂好名聲不能傳揚呢?”周處聽后就改過自新,終于成為一名忠臣。

      《周處》復習指南

      一、字句解釋

      1、為鄉里所患。

      關鍵字:為……所……:表示被動。患:認為是禍害。

      句譯:周處被同鄉人認為是禍害。

      2、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

      關鍵字:謂:稱。為:是。尤:特別,尤其。劇:厲害。

      句譯:義興人稱他們是三大禍害,而其中周處特別厲害。

      3、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余其一。

      關鍵字:或:有人。說:勸說。實:實際。冀:希望。余:剩下。

      有人勸說周處去殺死老虎和蛟龍,實際是希望三個禍害只剩下一個。

      4、行數十里,處與之俱。

      關鍵字:行:走,這里指漂游。俱:一起。

      句譯:周處與蛟龍糾纏在一起,漂游了幾十里。

      5、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

      關鍵字:謂:認為。更:交替,輪換(課后注釋中“更相慶”為“互相慶祝”。)

      句譯:鄉里人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輪番互相慶祝。

      6、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關鍵字:聞:聽說。為……所……:表示被動。患:認為是禍害。

      句譯:他聽說鄉里人(以為自己已死)而互相慶祝,才知道自己被人們認為是禍害,有了自我悔改的想法。

      7、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

      關鍵字:具:全部,詳盡。云:說。修:提高修養。改:改正錯誤。

      句譯:周處把自己的情況詳盡地告訴了陸云,并說自己想要提高修養,改正錯誤,卻怕自己年紀已經太大,最終也不會有什么成就。

      8、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邪?

      關鍵字:且:況且。患:擔憂。之:取獨。令:美好的。名:名聲。彰:顯露,顯揚。

      句譯:況且人就擔憂立不下志向,又為什么要擔憂美好的名聲不能顯揚呢?

      9、處遂改勵,終為忠臣。

      關鍵字:為:成為。

      句譯:周處于是改過自勉,終于成為一位忠臣。

      二、內容理解

      1、選自南北朝劉義慶編撰的《世說新語》。

      2、段落大意:

      第一層:周處年少時的“兇強俠氣”,為“三橫”之首。

      第二層:周處聽人勸說,殺虎斬蛟。

      第三層:周處產生悔改之意,尋訪二陸,受教于陸云。

      第四層:周處改過自新,成為忠臣。

    【周處初三下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初三語文下冊教案10-13

    初三語文下冊教案10-13

    《周處》教案11-11

    初三語文下冊《珍珠泉》教案07-11

    周處教案模板06-30

    《周處》教案計劃04-14

    初三下冊語文教案07-30

    語文下冊教案12-13

    語文下冊的教案06-0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 香蕉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亚洲 | 婷婷夜色福利网 | 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 天天爱天天做久久狠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