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時間:2022-10-11 18:15:16 教案 我要投稿

    2022年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2年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年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2022年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根據統計表正確繪制單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折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對數據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并能提出和解決數學問題。

      2、過程與方法:通過已有的統計經驗遷移學習單式折線統計圖。通過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比較,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數據和合理推測能力。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教學重點:

      認識單式折現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會看、會繪制折線統計圖,并能夠根據折線統計圖提出和解決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

      感悟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對數據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談話:同學們喜歡機器人嗎?參加過機器人大賽嗎?沒有也沒關系,以后會有機會的。在中國,自20xx年起,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全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記得在第一屆大賽時,全國的參賽人數僅為200。不過后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青少年中敢于進行科技創新的人才越來越多,參加機器人大賽的人也越來越多。在20xx年時,已有約1100名選手,參賽隊伍是426支;到20xx年,參賽隊伍達到了499支。老師還查詢了其他幾個年份的參賽隊伍數量,大家請看。(教師邊說,邊通過課件出示統計表)

      二、復習舊知──條形統計圖

      1、教師:請同學們思考,從統計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學生回答)

      教師:剛才說的信息,大家能用我們學過的統計圖表示出來嗎?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橫軸表示什么,縱軸表示什么?根據數據的情況,第一個起始格應該表示多少?接下來一格代表多少合適呢?

      2、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條形統計圖。(課件演示)

      3、教師:觀察完成的條形統計圖,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多?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少?這些問題都一目了然了。如此看來,條形統計圖比統計表更加清楚、直觀。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條形統計圖的知識,為學習折線統計圖做好準備。

      三、探索新知

      1、認識折線統計圖

      (1)課件出示折線統計圖。教師:有一種比條形統計圖更加強大的統計圖,同學們想不想認識一下?請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參賽隊伍統計圖(20xx—20xx年)。

      教師:統計圖還可以這樣畫。這種統計圖叫做折線統計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折線統計圖的知識。(教師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2)初步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繪制過程。

      教師:我們首先來觀察一下折線統計圖的橫軸與縱軸,與條形統計圖相比,它們相同嗎?(學生回答相同)

      教師:想知道其中的折線是怎樣畫出來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教師邊介紹邊描點,最后把這些點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

    2022年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2

      教材解析:

      例1教學整十數除整十數的口算。通過分彩旗情景引出算式,然后呈現小棒圖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教材呈現了兩種口算方法。例2教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的口算,重點是遷移例1掌握的方法進行自主學習。

      教學目標:

      1、理解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能正確的進行口算和估算,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探索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方法,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及應用能力。

      3、體會口算方法的多樣化,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激發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

      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能正確的進行口算和估算

      教學難點:

      理解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算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題卡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給小動物找家,快速口算

      【設計意圖:復習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幫助學生回憶口算方法,為接下來的學習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做準備。】

      二、探究新知

      1、老師手里有80個氣球,每個同學分兩個,可以分給幾個同學?

      提問:誰能列式,并說你是怎么算的?

      預設:80÷2=40(個)

      因為2×40=80

      所以80÷2=40

      提問:誰還有不同方法?

      預設:8÷2=4 80÷2=40

      2、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預設:8里面有4個2,所以80里面有4個20、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將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融入生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三、探索方法

      1、出示例1

      (1)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可以分給幾個班?

      提問:讀題說一說知道了什么。

      提問:誰能列式?

      預設:80÷20

      提問:為什么用除法計算?

      預設:因為80里有幾個20,就可以分給幾個班,所以用除法計算。

      提問:看著道題與80÷2有什么不同?

      預設:除數是整十數

      談話:這道題又該怎么口算呢?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板書)

      2、活動:80÷20怎么口算,先獨立思考,再同桌交流。

      3、指明匯報:

      預設1:因為20×4=80所以80÷20=4

      預設2:因為4個20是80,所以所以80÷20=4

      談話:我們可以借助小棒圖來理解,這里有80根小棒,代表80面彩旗,20根為一份,80里面有4個20,所以80除以20等于4、

      4、指明說一說,同桌再說一說。

      提問:還有不同方法嗎?

      預設:因為8÷2=4所以80÷20=4

      追問:你是怎么想的?我們可以把80看作幾個十?那20呢?

      預設:因為8÷2=4,所以8個十除以2個十等于4

      指名再說

      總結:在解決這道口算時,有的同學用到了相乘法算除法,有的同學結合除法的意義來口算,你喜歡哪種方法就用哪種方法口算。由于這道題是解決問題,我們還要寫上答。

      【設計意圖:借助小棒圖理解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自主總結估算方法,培養學生的總結,概括,歸納的能力。】

      5、同學們利用了以前學習知識解決了新問題,這就叫學以致用,那這兩道估算題目你能夠結合以前學習的知識估算嗎?自己試一試,再和同桌說一說你是怎樣估算的?

      預設:學生獨立解決,再交流

      2、83÷20≈ 80÷19≈

      預設:83看成80,19看成20

      6、同學們說的很準確,能總結一下這類題的估算方法嗎?

      預設:兩位數的除法估算,一般把兩位數看作與它最接近的整十數,再用口算求出結果。

      (三)自主探究

      談話:剛才同學們學會了整十數除整十數的口算和估算,如果把數據增大用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你還會算嗎?請你嘗試解決學習單上的題目。

      1、學生嘗試解決

      2、學生板書

      3、集體交流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口算除法和除法估算,同學們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解決新的

      問題,了不起,這句話送給大家。

      【設計意圖:借助所學的知識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培養遷移知識的能力。】

      四、鞏固練習:

      1、書中做一做,計算接龍

      2、書后72頁第1題

      3、書后72頁第3題

      4、 、書后72頁第7題

      【設計意圖:鞏固學生對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和估算的方法掌握,提高計算的正確性。】

      五、總結

      數學小史

      板書:

      口算除法

      80÷2=4 80÷20=4(個)150÷30=5(個)

      83÷20≈4 122 ÷30 ≈4

      80 ÷19≈4 120÷28≈4

    2022年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日常生活中間隔排列的兩個物體個數之間的`關系,以及類似現象中簡單數學規律的過程,初步體會和認識這種關系和其中的簡單規律。

      2、通過觀察、猜測、操作、驗證以及與他人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的事物、用數學的觀點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種現象的意識和能力,激發學生對數學問題的好奇心,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引出規律

      在課的一開始,讓學生把雙手背到后面去,不看手指,說一說一只手上有幾根手指?(5根)每兩根手指之間有一個空擋,一共有幾個空擋?(4個)想一想,手指數和空檔數,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交流得出:一只手上有5根手指,有4個空檔,手指數比空檔數多1,空檔數比手指數少1。

      指出:其實像這樣的有規律現象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首先我們一起到小白兔家去看看吧!(板書:找規律)

      二、創設情境,探索規律

      1、呈現例題情境圖,看看圖上有什么?你能從圖中找出像我們剛才游戲中手指和空檔這樣排列的事物嗎?看看哪個同學找到的最多?

      生1:夾子和手帕。

      生2:兔子和蘑菇。

      生3:木樁和籬笆。

      (板書:夾子和手帕兔子和蘑菇木樁和籬笆)

      2、觀察“夾子和手帕”(出示部分手帕圖)

      師:夾子和手帕是怎樣排列的?

      生:一個一個排列的。

      師:一個一個排列就是手帕、手帕、手帕……夾子、夾子、夾子……來排列的,它們是這樣排列的嗎?

      生:不是。是按照一個夾子、一個手帕……這樣排列的。

      師:對,它是按照夾子、手帕、夾子、手帕……順序排列的。(板書:夾子、手帕、夾子、手帕……)

      師:第一個是什么?最后一個是什么?

      生:夾子。

      師:第一個和最后一個都是夾子。還可以說成兩端都是夾子。

      師把板書補充完整。(夾子、手帕、夾子、手帕……夾子)。

      3、小結:像以上這樣一個物體與另一個物體間隔的排列,叫間隔排列。板書:間隔排列。

      師:看一看,圖上一共曬了多少塊手帕?用了多少個夾子?想一想,你發現夾子的個數與手帕的塊數之間有什么關系嗎?同桌互相討論一下。(夾子數比手帕數多1,手帕數比夾子數少1。)

      4、觀察“蘑菇和兔子”(出示部分兔子圖)

      師:讓我們再來看看蘑菇和小兔子吧,他們又是怎么排列的呢?第一個是誰?最后一個是誰?兩端都是誰?那么小兔子的只數與蘑菇的個數之間有沒有規律呢?

      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呢?誰來說一說。(小兔和蘑菇間隔排列,兩端都是小兔,小兔數比蘑菇數多1,蘑菇數比小兔數少1。)

      5、觀察“籬笆和木樁”(出示部分木樁圖)

      師:再來看木樁和籬笆,你找到其中的規律了嗎?

      說一說:你找到的規律是怎樣的?

      6、歸納小結:

      通過觀察,我們一起發現了圖中存在的一些規律。一般來說,像夾子、小兔、木樁這樣,是處于兩端的物體(板書:兩端);像手帕、蘑菇、籬笆這樣,是處于中間的物體(板書:中間)。

      現在,誰來說一說,兩端的物體與中間的物體間存在什么規律?

      [兩種物體間隔排列,并且兩端物體相同,排在兩端的物體比中間的物體要多1(板書:要多1)反過來,處于中間的物體比兩端的物體要少1(板書:要少1)。]

      三、動手操作:

      同學們真聰明。現在,老師就要來考考你們了。(課件出示題目)

      請同學們拿出身邊的小棒和小圓片,擺一擺,使得你擺出的圖形也符合這種規律,看誰擺得又快又正確。(學生動手操作)

      說一說:你是怎么擺的呢?誰上來擺一擺,并說說自己是怎么擺的。

      (讓擺得較快的學生上前,在投影上演示自己擺的情況)

      師:如果將最后一個小棒拿掉,結果會怎么樣呢?

      問:為什么同樣是間隔排列,卻出現了不同的結果呢?(小棒和小圓片個數相等)

      它們是怎么擺放的?(也是間隔排列,但兩端的物體不相同)

      小結:兩種物體間隔排列,如果兩端物體不同,那么排在兩端的物體和中間的物體個數同樣多。

      四、鞏固、應用:

      1、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物體也有這樣的規律。你能說一說嗎?((生舉例說明)

      —如:樹和樹之間的空檔間隔排列,兩端都是樹,空檔比樹少1。

      —又如:有的人穿的衣服一條藍的一條黃的排列著。

      —再如:每天學校做操時,操場上排列的隊伍、廣場的柵欄、……

      2、師:老師這兒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需要大家一起來幫助解決。大家請看屏幕。(課件出示題目)

      (1)、“電線桿和廣告牌”

      仔細看這幅圖,這是馬路的一邊,有電線桿和廣告牌,仔細觀察它們是怎么排列的?誰是兩端的物體,誰是中間的物體?現有25根電線桿,那么會有多少塊廣告牌呢?為什么?

      (有24塊。每兩根電線桿中間有一塊廣告牌,廣告牌的塊數比電線桿的根數少1)

      追問:如果有25個廣告牌,那又會有多少根電線桿呢?為什么?

      (2)、“鋸木頭”

      師:圖中這人在干什么?

      鋸木頭中是不是也有這種規律呢?

      A、把這根木料鋸一次,能鋸成多少段?鋸2次呢?(課件出示)

      B、如果要鋸成6段,需要鋸幾次?(課件出示)

      問:同學們發現什么規律了嗎?誰來說一說?(鋸的段數總是比次數多1,鋸的次數總是比段數少1。)

      用這個規律快速搶答:鋸7次能鋸成多少段?鋸9次呢?55次?

      反過來,如果要鋸成8段,需要鋸多少次?9段呢?24段呢?

      3、小結:同學們,你們現在已經熟練掌握了規律,思考的速度就快了。

      五、拓展規律:

      1、請同學們再來看一看河堤上種的樹。(課件出示)

      師:有75棵柳樹,每兩棵柳樹中間要種一棵桃樹。一共可以種多少棵桃樹?

      (口答)你是怎么想的?

      2、請同學們再看這一題和上面一題一樣嗎?哪里不一樣?(上一題是在河堤的一邊栽樹,這一題是在圓形池塘的一周栽樹)那答案一樣嗎?(同桌交流)

      學生有可能會出現兩種答案(75,74)哪一種是正確的呢?

      課件出示,一起交流。師:同學們發現什么規律了嗎?(柳數和桃數相等)為什么會相等?(因為它們是在一個圓形池塘的一周栽樹,圓形是一個封閉圖形)什么是封閉圖形?(首尾相連的圖形,像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接下來我們再看兩幅圖。(課件出示)一個正方形,一個三角形,這都是封閉圖形。每兩棵柳樹中間栽一棵桃樹,一共可以栽多少棵桃樹?小結:在封閉圖形里,如果兩種物體間隔排列,那么兩種物體的數量相等。現在同學們知道剛才哪一個答案正確了嗎?

      六、總結

      師:今天,我們發現了一條很有用的規律,還運用這條規律解決了不少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其實,這樣的規律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老師也找了一些,我們一起來欣賞。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級數學下冊教案06-24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2-23

    一年級下冊數學的教案06-12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8-04

    一年級數學下冊《數數》教案06-23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2-23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06-24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08-24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6-20

    一年級下冊數學《上下》教案12-0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jyzzjyzz免费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日韩中文无线码在线视频观看 | 日韩高清乱码中文字幕第一页 | 午夜福利国产视频 | 一区二区伊人久久大杳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