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優秀數學教案

    時間:2022-10-14 10:44:19 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優秀數學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優秀數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優秀數學教案(通用5篇)

      三年級上冊優秀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充分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

      2、通過練習,學生比較熟練地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3、進一步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

      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教學難點:

      用時針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3題。

      要求學生先估計,再實際進行驗證,驗證的數據可以由學生和家長一起完成。

      2、完成“練習一”第4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讓學生說一說每一題是怎么比較的,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比較,只要說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練習一”第5題。

      讀讀書上的三個例子,并要求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說一說做這些事情需要多長時間。

      4、完成“練習一”第6題。

      先讓學生嘗試做一做,分別測量在跑步或跳繩后,1分鐘內心跳和呼吸次數的變化情況。

      5、完成“練習一”第8題。

      學生計算經過的時間。如果部分學生有困難,讓他們借助鐘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師給予適當的幫助。

      6、完成“練習一”第9題。

      指名說說題意。學生獨立列式,說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二、補充題目。

      1、1分=()秒4時=()分9分○9秒36分○2時

      5分=()秒150秒○2分400分○4時10分○1時

      2、電影《神奇的宇宙》從2:05開始,到2:50結束,這場電影放映了多長時間?

      三、全課總結:你現在回算經過的時間嗎?計算經過的時間應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業:“練習一”的第10、11題。

      教學反思:

      本節練習課,通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等活動,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勇于創新、善于表達的能力。學生在傾聽與表達中,可以學到的時間計算方法,體驗到將數學知識應用與生活的快樂。

      三年級上冊優秀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59頁~61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分與秒的關系,初步建立秒的時間概念。

      2、通過觀察與操作,體驗時間在生活中的價值。

      3、借助生活實例和實踐活動,培養遵守、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建立時、分、秒的時間概念。

      教學難點:

      建立時、分、秒的時間概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引出秒的概念。

      1、出示第59頁主題圖,請同學們說一說圖中的人們在做什么?

      (在春節聯歡晚會上,主持人和觀眾們都在期待著新年鐘聲的敲響。他們正在倒計時:十、九、八、七、……二、一)

      2、老師提問:人們倒計時時喊的“十、九、八、七、……二、一”每個數字之間經歷多長時間?(1秒)

      師小結: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今天就來認識秒。

      二、學習新知:

      1、出示獨立學習任務單:

      請仔細觀察鐘面,想一想鐘的哪一根指針叫做秒針嗎?你知道它是怎樣計時的呢?

      (1)通過觀察,我知道秒針是鐘上的那一根。

      (2)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秒,從12走到1就是走了秒,從2走到4走了秒。

      (3)秒針走一圈就是走了秒,也就是分鐘。

      (4)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了格。也就是1分=______秒。

      學生匯報

      出示課件,演示秒針走一圈,同時板書:1分=60秒

      2、感受一下1秒鐘有多長。

      (1)拍手練習:跟著鐘表的“嘀嗒”聲,每秒拍一下手。

      (2)你能在1秒鐘里做什么事呢?先試一試,再告訴同桌。

      3、出示有秒針的實物鐘表,共同感受1分鐘有多長。

      請同學們談感受。(1分鐘比1秒鐘長,但1分鐘也過得很快)

      4、出示課本61頁做一做第2題,了解1分鐘可以做哪些事情。

      你能在1分鐘里做幾道口算題呢?試一試!

      三、鞏固練習:

      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時間單位。

      大約每天睡9()

      穿衣服大約需要20()

      燒一殼開水大約需要25()

      2、了解一下自己小組同學的50米跑的成績,并記錄下來。

      3、填一填。

      人1分鐘脈搏跳()下,1分鐘做()道題

      1分鐘寫()個字。

      4、填空:

      深呼吸1次用()秒,15秒內能深呼吸()次。

      從1數到30用了()秒。

      1分=()秒,120秒=()分

      5、繞操場跑1圈,__用59秒,李月用了1分零3秒,誰快些?

      四、課堂小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秒的認識,知道了1分=60秒,還感受了1分、1秒有多少長,常言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同學們從現在開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時間的主人吧。

      三年級上冊優秀數學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

      借助生活中的具體物體,認識質量單位噸,感知1噸在生活中的應用。

      (二)過程與方法

      知道質量單位間的關系,1噸=1000千克,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觀察、猜想、推理、歸納等數學活動,經歷噸的質量觀念的形成過程,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二、目標分析

      噸的認識是在學生認識了千克、克,而且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和計算能力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直觀形象的素材,聯系生活實際幫助學生體會1噸的含義。噸是個比較抽象的質量單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的不多,往往不能直接感受,因此,教學中組織多樣的活動幫助學生體驗和感受1噸。多提供生活素材,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推理方法去感知1噸有多重,加深1噸=1000千克的認識。教學質量單位噸和千克之間的換算位的換算,讓學生根據噸和千克之間的進率關系進行推理,展示學生思維過程,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建立噸的質量觀念,能熟練運用1噸=1000千克,正確進行噸和千克之間的單位換算。

      教學難點:

      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四、教學準備

      課件,10千克1袋的大米,學生自己準備的1桶水、1捆書等。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小朋友們喜歡去動物園玩嗎?你們都喜歡什么動物,來看看大家了解這些動物們有多重嗎?(課件出示以下動物圖片)

      一只鸚鵡大約重35()。

      一只小兔大約重3()。

      一只東北虎約重350()。

      一頭大象約重5()。

      鸚鵡、小兔、東北虎的體重為什么選用克或千克作單位?說說你的想法。

      這里大象的體重選用“克”或“千克”作單位還合適嗎?

      大象的質量要用“噸”來作單位。你們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用噸作單位呢?舉例說明。(課件出示相應圖片)。

      (課件出示課本例7)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作單位,噸可用符號“t”來表示。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這個新的質量單位噸(板書:噸的認識)。

      【設計意圖】借助學生喜愛的`熟悉的動物們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回憶已學過的質量單位克與千克。接下來在用千克表示比較重的物體質量是否合適時,引起學生已有認知的沖突,產生用新的質量單位來表示的需要,引出質量單位“噸”。

      (二)活動體驗、建構新知

      1、初步認識1噸有多重

      (1)思考:1噸有多重?噸和千克有什么關系?

      (2)(出示課本圖片)引導學生觀察10袋大米,每袋重100千克,2袋重200千克……

      10袋是1000千克,就是1噸。1噸=1000千克。

      (3)(出示圖片)一只北極熊約重500千克,兩只北極熊約有()千克,也就是()噸。

      【設計意圖】利用直觀形象的生活素材,幫助學生體會1噸的含義,使學生認識噸確實是一個比千克大得多的質量單位。

      2、活動體驗1噸有多重

      (1)共同體驗1噸的重量。

      每小組準備10千克一袋的大米,每人抱一抱,感受10千克的重量,再合作感受20千克、30千克的重量,引導學生推算多少袋有1噸。(課件演示100袋是1噸)

      (2)分組活動,感受1噸的重量。

      ①每小組可以準備一桶水、一捆書、一位同學體重等不同的物品。

      ②每位同學親自抱一抱、抬一抬、背一背。

      ③通過算一算、估一估得出多少同樣的物品質量是1噸。

      ④分組匯報結果。

      (3)課本第32頁做一做第2題。

      引導學生通過推算得出結論。例,兩頭奶牛是500千克+500千克=1000千克,也就是1噸。水泥2袋100千克,20袋1000千克,就是1噸。

      【設計意圖】先由全班共同體驗,使學生親身感知1噸的重量,為后面的分組體驗起到引導和示范作用。接下來的分組體驗材料讓學生自主選擇日常熟悉的物品,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活動,讓學生經歷操作、推算、交流、想象等體驗過程,進一步強化對1噸的認識,形成1噸的質量觀念。

      3、噸和千克的換算

      (1)課件出示例8。

      4噸=()千克

      3000千克=()噸

      (2)學生獨立思考填空。

      (3)組內交流后,匯報換算推理過程。

      (4)完成課本第32頁做一做。

      一只大象重6000千克,也就是(6)噸。一輛卡車載質量5噸,也就是(5000)千克。

      【設計意圖】噸和千克之間的單位換算與“千米和米”相同,難度不大,因此可以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

      (三)加強練習、鞏固提高

      (1)課本第34頁第1題。

      這是一道連線題,通過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質量單位千克、噸的感受。學生先獨立連線,再集體交流。

      (2)課本第34頁第2題。

      先讓學生獨立練習,再交流反饋,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3)課本第34頁第3題。

      學生根據質量單位噸和千克之間的關系進行單位換算和簡單計算,明確在計算前要統一單位。

      (4)課本第34頁第4題。

      引導學生發現“1000千克的機器,已經是1噸了,和它同車的機器質量不能超過1噸”。鼓勵學生發表不同想法,在交流中理解解決問題的多樣化。

      【設計意圖】通過多樣化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所學的質量單位噸和千克的換算和簡單計算的方法,進一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并能在有關質量單位的實際生活中解決相應問題。

      (四)歸納總結、拓展延伸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2、課本第34頁第5題。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噸。如果每月少用1噸水,你認為能做到嗎?和爸爸媽媽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節水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課堂學生總結,進一步回顧和反思本節課所學知識。運用噸的知識的數學實踐活動,將知識的獲取由課內延伸到課外,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年級上冊優秀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理多種算法交流的過程,并能正確地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重點:

      能計算一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教學難點:

      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教具準備:掛圖、幻燈、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暑假里,有三個小朋友,來到了美麗的大海邊。出示掛圖:同學門自己觀察這幅圖把你看到的說給同桌聽一聽。

      二、探索新知:

      1、描述情境圖,并根據圖提出問題。

      2、小組交流各自的問題,并試著解決問題。

      3、引出: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

      (1)列式計算,小組交流。

      引導學生根據問題獨立列出乘法算式:12×3=(2)全班交流算法。

      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方法,學生們可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

      4、解決問題:買3個球需要多少錢?

      每個學生先獨立列出乘法算是,嘗試解決,再交流、匯報。

      5、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

      三、拓展應用:

      ⑴、一共有多少塊餅干?

      ⑵、每個小朋友15塊,分給6個小朋友,夠分嗎?

      四、小結

      在這節課中,你學會了什么?要注意什么問題?

      五、作業:作業本中的相關作業。

      三年級上冊優秀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結合具體情境,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用具:

      掛圖、幻燈、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秋天到了。秋天師播種的季節,為了今后我們的生活處處充滿綠色,今天我們就要去進行植樹活動。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掛圖,觀察圖片,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2、解決“每組3人,可以分多少組?”可以怎樣列式,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學生列出“36÷3”的算式后,引導學生思考怎么計算。

      3、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算法多樣化)

      三、拓展應用:

      1、46÷284÷4630÷996÷366÷3100÷5720÷848÷22、在()里填上“>”“<”或“=”。

      48÷4()84÷4720÷8()720÷924×3()24×226÷2()26×2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位數除兩位數的除法計算,可以先用除數去除被除數中整十的部分,再去除被除數的個位數,然后把兩次除得的結果合起來。如果有道理,也可以用你喜歡的其他方法來計算。生活中有很多問題的解決都要用到我們今天學到的知識,同學們要做一個有心人,下課后,我們可以試一試用今天學到的知識還能解決哪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五、作業:

      作業本上的作業。

    【三年級上冊優秀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優秀數學教案09-30

    數學教案三年級上冊08-26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30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9-08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2-16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文10-11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優秀03-16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5篇01-07

    新課標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1-1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午夜亚洲AⅤ在线影视 |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爽爽爽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 | 亚洲色性视频在线 | 中文有码在线视频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