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端午節繪本教案

    時間:2023-06-14 12:31:10 進利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班端午節繪本教案(通用11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端午節繪本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端午節繪本教案(通用11篇)

      小班端午節繪本教案 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并了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 養幼兒創新意識。

      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么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么?(粽子)

      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二、品嘗粽子,并講述。

      1、認識粽葉。

      t: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2、幼兒品嘗。

      t: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三、故事欣賞。

      1、你們知道端午節這一天為什么吃粽子嗎?我們一起來聽一段故事,聽完你就知道為什么了、

      2、幼兒欣賞故事內容。

      3、提問。

      ①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

      ②端午節這一天除了吃粽子,還有哪些活動啊?

      四、幼兒制作粽子。

      t:今天,我們一起來學包粽子好不好?

      老師交代要求:

      請每個小朋友拿一片粽葉,放入一點米,不管小朋友包什么形狀的粽子,只要里面的米不漏出,你包的粽子就成功了,注意了我們可不能浪費,不要把米弄到地上。

      發布于和諧親子社區

      (培養幼兒的創新,教師巡回指導)

      五、結束部分。

      小朋友粽子包得可真棒!現在我們帶上自己包的粽子請廚房阿姨幫我們煮一煮,好不好?

      小班端午節繪本教案 2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感受粽子的特征,體驗吃粽子的快樂。

      2、知道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一個習俗。

      活動準備:

      每組桌子放上大小形狀味道各不一樣的粽子一盤,濕巾紙若干。

      活動過程:

      1、猜猜摸摸今天老師在桌子上的盤子里放了一樣好吃的東西食品,猜猜看是什么?

      ——幼兒聞一聞是什么味道的,猜猜會是什么?

      ——幼兒摸一摸,是什么感覺?是什么形狀的,再猜猜會是什么?(是什么形狀的,像什么?)

      ——這一會兒像……有一會兒像……會是什么呢?

      ——哇,原來是是香香的粽子

      2、嘗嘗說說——好香的粽子,你吃過嗎?什么味的?你們還想不想吃?

      ——幼兒吃粽子

      A、每位幼兒拿一個小粽子,自己來剝,剝下的粽葉放在盤子里。粽子外面衣服叫什么,你知道嗎?

      B、幼兒邊吃粽子邊隨機問:你的粽子是什么形狀的?吃的是什么味道的粽子?

      C、吃完后提問與小結:

      ——吃粽子的時候先把什么解開。(繩子)然后剝開什么?(粽葉)

      ——你剛才吃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粽子外面是什么?粽子里面有什么?

      ——我們吃到了各種味道的粽子,有的小朋友吃的是咸咸鮮鮮的肉粽,有的是甜甜的豆沙粽,有的是淡淡的白米粽、赤豆粽。

      3、介紹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我們為什么要吃粽子?什么日子才會吃粽子呢?

      ——端午節是幾月幾號呢?

      ——原來端午節大家都要吃粽子。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會有什么活動呢?(遷移活動:了解端午節的傳統風俗)寫王字掛香袋

      4、拓展游戲

      ——QQ粽子店環境創設:QQ粽子店;材料:QQ粽子、各種可以做餡的圖片;玩法:幼兒剪下做餡的圖片,貼在QQ粽子上,送到粽子店,講講它的味道。

      小班端午節繪本教案 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激發幼兒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

      4、愿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或賽龍舟的錄像和圖片。

      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鴨蛋、粽子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節”的傳說。

      提問:這是什么?你們吃過粽子嗎?都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兒自由討論,說說大家在這段時間里經常看見大人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為了什么?

      介紹端午節來歷的傳說。

      2、組織幼兒觀看圖片或幼兒用書,了解端午節的習俗。

      在端午節,人們會進行哪些活動?

      龍舟是什么樣的?人們在怎樣劃龍舟的?一邊劃龍舟還做些什么?他們為什么這樣做?

      綠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來的?

      你吃過粽子嗎?你吃過什么樣的.粽子?

      3、教師介紹其他的有關的風俗習慣。

      小結:端午節是中國人特有的節日。

      4、品嘗粽子,感受節日的氣氛。

      小班端午節繪本教案 4

      活動目標:

      1、感知ti ti和ta的節奏,區別拍子和節奏。

      2、感受民族藝術美感,了解民族節日。

      3、在情境律動中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CD、錄音機、打棒人手一份、圖譜一張、掛圖。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師:小老鼠在河邊遇見了龍舟爺爺,就問龍舟爺爺:“什么是端午節?”

      2、了解和感受民族節日的氣氛

      教師根據圖片中的粽子、香包、龍舟以及初夏的植物,讓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習俗。

      二、通過學習兒歌感知節拍和節奏

      1、語詞律動

      師:說著說著小老鼠就唱起了好聽的兒謠,你聽……

      (配合音樂做律動,初次感知兒謠,教師做,幼兒模仿)!

      2、感知拍子

      師:老師每到一句都會點一個地方哦,你們跟著我做哦!

      幼兒隨教師肢體拍拍子,感知拍子的重拍點。

      3、感知節奏

      (1)師:我們一起來幫小老鼠拍手加油吧!

      (根據節奏拍手,及肢體各部位的創編)

      (2)感知節奏,感知ti ti和ta的節奏 教師畫十六宮格,并畫上節奏,認識ti ti和ta

      (師幼共點十六宮格,感知節奏x和xx)

      三、樂器感知

      1、介紹樂器——打棒

      師:這個樂器叫什么名字?能發出什么聲音?

      (介紹打棒的正確用法及音色特點)

      2、利用樂器干支節奏及拍子

      (1)教師帶領幼兒利用打棒打拍子

      (2)教師帶領幼兒利用打棒打節奏

      四、律動,導出活動

      師:我們和小老鼠一起去過端午節吧!

      (教師念兒歌,做語詞律動走出教室)

      小班端午節繪本教案 5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來歷以及地方風俗習慣。

      2、引導幼兒主動學習與端午節有關兒歌,感受一些端午節的作品,語言節奏和韻律美。

      3、引導幼兒感受家鄉傳統節日的氣氛,感受家里過端午節的氣氛,激發學習端午節習俗的興趣以及愛家鄉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端午節PPT課件

      2、端午節相關視頻鏈接

      3、操作材料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情景導入,用粽子引出端午節,激發幼兒探索端午節的樂趣。

      (1)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粽子)老師一邊說一邊點開PPT出示粽子。

      (2)你們知道粽子是什么時候吃的?(端午節)還記得老師給小朋友講過一個關于屈原的故事?

      (3)教師描述端午節紀念屈原的故事,為了紀念屈原,我們就把五月初五屈原跳江這天定為端午節!

      2、教師引導幼兒觀看劃龍舟視頻,講解端午節劃龍舟的.意義,激發幼兒興趣。

      (1)出示賽龍舟視頻(點擊課件視頻鏈接[需要聯網])

      (2)小朋友你們看到視頻里的人在干嘛什么呀?(在劃龍舟)

      (3)每個節日都有各自各的習俗與傳說,這些習俗和傳說不僅代表了我們的文化,也流傳下來許多的節慶活動,像現在端午節舉行的龍舟比賽。

      3、教師帶領幼兒學習兒歌《端午習俗》,感受端午節帶來的快樂氣氛。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兒歌。請幼兒細細感受和傾聽。

      端午習俗

      五月五,慶端陽,劃龍舟,掛香囊。

      雄黃畫個花臉妝,好吃粽子香又香。

      (2)剛剛兒歌的題目叫什么?(端午習俗)對,端午習俗。那兒歌里都說了哪些習俗呢?(老師請幼兒隨機點擊問號,幼兒點擊后出現不同的習俗照片)。

      4、教師再次朗誦端午習俗兒歌,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加深印象。

      四、活動延伸

      1、一起畫雄黃妝

      今天老師想請你們能不能幫助一個小朋友,他要去參加端午晚會,他不會畫雄黃妝,也不會畫香囊想請你們幫助她,你們愿意嗎?幼兒人手一份材料,用畫筆給香囊和臉譜上色化妝。

      2、劃龍舟游戲

      小朋友想邀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去參加端午晚會,可是要經過一條大河我們該怎么去呢?我聽到了有小朋友說劃龍舟這真是個不錯主意,現在跟老師一起學一學劃龍舟的動作,我們小朋友學的真棒現在我們坐上龍舟出發吧!

      小班端午節繪本教案 6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以及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2.了解端午節的來歷,指導一些特殊的端午節物品,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活動準備:

      1.掛圖:有關端午的圖片。

      2.ppt,粽子;香袋;長命縷;雄黃酒;龍舟圖片。

      3.建議家長事先為幼兒講述端午節的有關風俗。

      活動過程:

      師:(教師出示粽子,龍舟,香袋,長命縷,雄黃酒圖片)小朋友看看圖片,你們認識這些東西嗎?他它們叫什么名字呢?

      幼:粽子,龍舟(船),香袋......

      師:我們可以在圖片中看到粽子,有龍舟,有香袋,還有的是什么東西呢?有沒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

      師:圖片中的東西一起復述一遍

      你見過這些東西嗎?在哪里見到的?

      幼:見過。家里,商店里......

      師:現在,我們在家里,店里很容易看到這些物品,那小朋友們知道這些東西是在哪個節日里要用到的嗎?

      幼:端午節

      師:老師聽到好多小朋友說端午節,你們是怎么知道端午節的呢?

      幼:我爸爸/我媽媽......給我講的。

      師:小朋友們很認真,把爸爸,媽媽告訴你們的節日記下來了。沒有錯,這些東西呢,都要在端午節用的。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小朋友告訴老師,端午節是每年的什么時候?

      幼:6月6日(公歷)五月初五(農歷)(給幼兒分析公歷,農歷)

      師: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

      幼:屈原......

      師: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聰明,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這個節日啊,和我國以為著名的詩人有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聽聽屈原的故事

      (教師講故事......完)

      師:端午節和誰有關?

      幼:屈原

      師:小朋友們聽得都很仔細,現在人們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

      幼:屈原

      師:小朋友們都很聰明,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過端午節;小朋友們想想,為什么人們要紀念他啊?

      幼:人好,死了,愛國家......(表達了人們對屈原怎樣的感情)

      師:因為屈原愛自己的國家,他聽到自己國家滅亡了,心里很難受,跳進了汨羅江,小朋友們說屈原怎么樣啊?

      幼:很偉大......

      師:屈原很偉大,當時人們聽到屈原死的消息,他們怎么做的`?

      幼:劃小船,拿粽子、雞蛋......把雄黃酒倒進江里。

      師:人們劃來小船打撈屈原的身體,為了不讓魚蝦們吃屈原的身體,把粽子、雞蛋扔進河里,把雄黃酒倒進江中,讓水里的動物罪暈,不去傷害屈原的身體。

      師:人們對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

      師:因為屈原愛國家,愛人民,所以人民也熱愛他。為了懷念他,以后農歷五月初五就成了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就是端午節。所以在我們過端午節的時候呢,包粽子,賽龍舟也成了我們的習俗了。

      師:現在小朋友們清楚了沒有,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啊?

      幼:紀念屈原。

      師:在什么時候?

      幼:農歷五月初五

      師:我們都要干什些什么事呢?

      幼:賽龍舟,包粽子……

      師:我們現在呢,在完整的欣賞一下這個故事,體會一下大詩人屈原的心情,和人們對他的熱愛與懷念。

      小班端午節繪本教案 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氣氛,激發幼兒對傳統文化節日的興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幫助幼兒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認知方面)

      3、讓幼兒學會完整講述生活經驗,發展語言講述連續性(技能方面)

      活動準備

      1、視頻(屈原的故事,端午節的來歷)

      2、各種形狀的粽子(長的,棱角的,扁的')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播放視頻

      1、問題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嗎?

      幼:端午節......

      師:那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我們都要做什么事情來慶祝呢?

      幼:賽龍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

      師:哇!小朋友們都知道端午節要做這么多事?那你們知不知道為什么端午節要包粽子賽龍舟呢?

      2、教師播放視頻(端午節的來歷)

      3、教師再次提問:好了,小朋友們,聽完了這個故事,你們現在知道我們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誰呀?

      幼:屈原

      二、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講述

      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家吃過粽子嗎?粽子長什么樣呀?

      幼兒答:圓圓的、有角的、長長的。

      師: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好多粽子,清小朋友們摸摸看這些粽子都是什么形狀呢(教師以小組形式分發粽子,請小朋友觀察)幼兒自由回答,教師適時引導。

      師:好了,現在老師再請小朋友們告訴你身邊的小朋友,你吃過的粽子都是什么餡兒的,是甜的?咸的?還是辣的?(幼兒與鄰座伙伴結成對子,輪流講述)

      三、引進新的講述經驗運用句型"不僅...還..."

      1、教師通過提示引進新的講述經驗師:小朋友們,端午節,我們不僅包各種形狀的粽子,還品嘗了各種口味的粽子,對嗎?

      2、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句型師:現在,老師請小朋友想想,端午節你還做了什么,然后請小朋友用"不僅...還..."編成完整的句子告訴老師教師引導幼兒,端午節要包粽子、賽龍舟、做香包

      幼:端午節,我不僅在家幫媽媽包粽子,還和爸爸一起看賽龍舟。

      小班端午節繪本教案 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參與端午節活動,萌發幼兒對端午節民族文化的興趣。

      2、教師引導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的習俗和來歷。

      3、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粽子的制作方法,嘗試手工制作粽子。

      4、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5、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活動準備

      1、教學課件《端午節》

      2、兒歌《快樂的端午節》

      3、故事《屈原的.故事》

      4、端午節相關習俗文化圖片

      5、粽子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廚師教學課件,進入芝麻開門環節,引導幼兒積極參與端午節活動。

      (1)教師帶領幼兒跟讀兒歌《快樂的端午節》,感知端午節的習俗。

      (2)你們剛才聽了兒歌,兒歌中描述了什么內容?

      (3)這是什么節日?圖中的人們都在做什么?

      教師出示相關的課件,幼兒觀看圖片,人們正在賽龍舟,這是端午節的習俗。

      2、教師繼續出示課件,進入社會大觀察環節,幼兒觀察圖片,了解端午節的習俗。

      (1)你知道端午節是哪一天嗎?

      (2)你們家里是怎樣過的端午節呢?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到來時,家里會吃粽子,誘人賽龍舟,還會插菖蒲、掛艾蒿。

      3、教師講述故事,調動幼兒的情感。

      (1)教師聲情并茂的講述屈原的故事,激發幼兒的情感。

      (2)請幼兒聽完故事后說說自己有什么感受?你想對故事中的屈原說點什么呢?

      4、教師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看圖片,認識粽子以及包粽子的步驟方法。

      (1)教師播放包粽子的過程,引導幼兒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2)教師分發好吃的點心:粽子。

      (3)幼兒品嘗粽子,在吃粽子的環節中感受節日的氣氛。

      活動延伸

      (1)教師將手工制作材料:卡紙、紙黏土等材料投放到美工區,引導幼兒在美工區動手制作“包粽子”。

      (2)教師在本次端午節主題活動結束后,還可以舉行一次端午節班級親子活動。讓家長和孩子在當天一起來包粽子。

      小班端午節繪本教案 9

      活動名稱:

      粽情端午

      活動地點:

      小二班教室

      活動目標:

      1、體驗民俗文化,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2、喜歡勞動,樂于參加家務。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活動準備:

      視頻(端午節如何包粽子)粽葉細線已經弄好的粽子餡安全剪刀盆子活動過程:

      1、導入部分

      老師:小朋友們好!端午節快到了,老師家里要來客人,小朋友們說說老師應該做什么招待客人呢?

      小朋友:粽子。

      老師:小朋友們真聰明,給老師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可是老師還有一個大難題,小朋友們愿不愿意幫助老師啊?

      小朋友:愿意。

      老師:老師家要來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個人包粽子,忙不過來,小朋友們可以和老師一起包粽子嗎?

      小朋友:可以。

      老師:小朋友們真好。可是你們知道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嗎?(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沒有關系,下面來和老師一起一起看一個動畫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觀看視頻

      了解端午節由來以及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

      老師:看了動畫片,小朋友們知道為什么端午節會吃粽子了吧?小朋友們回家后可以講給爸爸媽媽聽聽看。下面我們再看一個視頻,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們可要幫助老師喔。

      (放視頻)

      老師:小朋友們,看看那你們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現在我們就要用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來。老師先給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過視頻學習及老師的示范,部分幼兒能自己摸索著包出一個大概,對于還不會或者無從下手的幼兒采用同伴幫助及老師指導,確保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

      老師:哇,xx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學習,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結束部分

      老師總結:哇,小朋友們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讓老師忍不住要流口水啦。這下老師不用擔心沒法招呼客人了。謝謝小朋友們。希望大家能度過一個愉快的端午節。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

      4、學念兒歌《五月五》。

      活動延伸

      告訴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粽子吃,并給爸爸媽媽講述端午節的由來,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端午節。

      小班端午節繪本教案 10

      活動地點:

      小一班教室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于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于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祝活動。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活動準備:

      1、有關端午節的故事。

      2、制作端午節習俗ppt

      3、各種形狀的粽子。

      活動過程:

      一、說說端午由來

      1、說說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

      2、講解有關端午節的故事。

      二、講講端午習俗

      1、請孩子猜猜端午節可以做些什么事?

      2、觀看ppt

      3、小結:

      端午節的活動有賽龍舟、吃粽子、戴香囊------

      三、吃吃端午粽子

      1、說說自己吃過哪些粽子?

      2、孩子品嘗各種粽子,并請孩子說說你吃到的粽子有哪些餡,它的味道是怎樣的?

      3、小結:粽子的品種很多,各種粽子好吃營養又好。

      四、演演端午節目

      請小寶寶們表演朗讀端午節的兒歌

      小班端午節繪本教案 11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玩、嘗嘗,共享節日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粽子、雞蛋、艾蒿、荷包、五彩線、端午圖片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出端午的由來。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嗎?(端午節)你們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那我們一起來聽聽端午節的由來,好嗎?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的變化,談談端午的習俗。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的門上掛的是什么呀?(菖蒲)那為什么要掛艾蒿呢?(因為端午節要到了,掛艾蒿是端午節的習俗)小朋友們,你們知不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呢?

      (1)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凈化環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2)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劃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后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劃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們怕河里的魚蝦把他的尸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粽葉中,投到河里喂魚。

      (3)佩香包:端午節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驅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4)五彩繩:在端午節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學習兒歌《五月五》。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關于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

      (1)觀察粽子的外形和顏色。

      師: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2)認識粽葉。

      師: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3)幼兒品嘗。

      師: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4)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四)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共同品嘗端午食品。

    【小班端午節繪本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繪本教案11-17

    小班抱抱繪本教案11-17

    小班優秀繪本教案11-17

    小班《抱抱》繪本教案11-17

    小班健康繪本教案11-17

    小班語言繪本教案11-17

    小班閱讀繪本教案02-22

    小班繪本教案優秀教案11-17

    小班繪本教案(精選16篇)06-0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午夜两性视屏 | 天天在线视频精品分类 | 亚洲国产日韩一级精品视频网站 | 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深田咏美 | 熟女精品视频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