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請到我家來做客教案

    時間:2022-06-23 10:57:32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社會請到我家來做客教案(通用7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社會請到我家來做客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社會請到我家來做客教案(通用7篇)

      中班社會請到我家來做客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與朋友交往的快樂。

      2、能用較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3、正確使用請、謝謝、不客氣等禮貌用語。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到朋友家做客

      2、趣味練習:給東西和接東西的禮節

      活動過程:

      一、導入問題導入課題。

      提問:有人到你家里面先要說什么?

      主人給我們端水,請我們吃水果、糕點,我們應該說什么?

      在別人家里我們要怎樣表現?

      離開時我們要說什么?

      二、展開:

      1、經驗講述:做客。

      提問:我們到別人家做客,意見活動過程

      2、趣味練習:到朋友家做客提問:到朋友家做客,你應該說些什么呢?

      見到大人的時候。

      大人給點心的時候。

      回家的時候。

      小結:去別人家做客,見到主人我們首先要問:"您好",吃東西要向主人說"謝謝",做客時不能在別人家里亂跑,不隨便亂動人家的東西,離開時要跟主人說:"再見"。

      3、交流活動:請客。

      (1)幼兒自由討論,說說請小朋友到自己家做客需要說那些話、做哪些事。

      指導語:客人來了,熱情地請客人進門,給客人遞拖鞋,為客人端水。

      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閱讀圖書,還可以晴爸爸媽媽幫忙招待。

      (2)教師引導幼兒學習使用"你好、請、謝謝、不客氣、再見、歡迎再來"等禮貌用語。

      4、開展游戲:請到我家來做客。

      引導幼兒分組利用環境布置"家"進行游戲,教師積極參與指導。

      5、知識拓展:給東西和接東西的禮節比如:鉛筆,剪刀給東西的小朋友怎樣做?接東西的小朋友怎樣做?

      三、結束:

      1、活動講評:根據幼兒參與活動使用禮貌用語情況進行講評。

      2、活動延伸:要求幼兒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禮貌用語。

      教學反思:

      從這堂課,我們也看出一堂教學活動是要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不放任自流,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順其自然。不管哪種占主導,都應該處理好教的方式,讓孩子們感覺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場游戲活動。教無定法,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式,都必須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發揮作用。教學方式實質上是一種刺激手段。

      中班社會請到我家來做客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聽出別人說話中的明顯錯誤,并進行改正。

      2.能有順序地說出請到我家做客該怎么走的路線。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進行聽說訓練——請到我家來做客。

      本節課聽說訓練的要求:能有順序地說出請到你家做客該怎么走的路線;能聽出別人說話中的錯誤,并改正。

      二.學習介紹的方法

      1.楊正想請同學到他家去做客,可是同學們不知道他家去該怎樣走。他熱情的向大家做了介紹。

      2.聽錄音。

      3.討論上述問題

      所經過的幾個地方的順序有錯誤。應先經少年宮,后經農貿市場。

      到中山路和人民路交叉口時,只要向東拐彎走到人民路,找到新華書店,不需要“過崗亭”,過崗亭反而不易找到新華書店。

      4.明確介紹路線的要求。

      1.經過地方的名稱不要說錯。

      2.經過地方的順序不要顛倒。

      3.東南西北的方向要說準確。

      三.看圖練習有順序的介紹

      請你看著圖,按照黑板上的要求代替楊正向他的同學們介紹一下去他家的路線。

      自由練說——指名說

      評議

      四.說說到自己家該怎么走?

      五.總結

      中班社會請到我家來做客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聽出別人說話中的明顯錯誤,并進行改正。

      2、能有順序地說出到我家該怎么走的路線。

      教學重點、難點:

      有順序地向別人介紹到自己家該怎么走。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激發興趣。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上一堂聽說訓練課。(出示課題)有一個名叫楊正的

      同學很好客。想請同學們到他家做客,可是同學們不知道到他家去該怎么走。楊正熱情地向大家作了介紹。(看掛圖)可是大家聽了他的介紹,卻找不到他的家,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二、聽錄音討論。

      我們一起來聽聽楊正同學的介紹。(放錄音)邊聽邊看圖,討論:楊正

      同學說的和畫上的有什么地方對不起來?

      1、所經過的地方順序有錯。應該先經過少年宮,后經過農貿市場。

      2、到中山路和人民路交叉口,不需要過崗亭。

      三、明確教學要求。

      我們向別人介紹路線時,要做到三點:

      1、要經過的地方名稱不要說錯。

      2、要經過的幾個地方的順序不要先后顛倒。

      3、東南西北的方向要說準確。

      四、看圖練習有順序地說話。

      請你看圖,按照三點要求,代替楊正同學介紹。

      1、自由練說。

      2、指名匯報。

      五、小結。

      1、請同學們介紹到自己家的走法。

      2、學生自由準備。

      3、匯報、評議。

      六、.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真本領?◆

      中班社會請到我家來做客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欣賞宣傳畫,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做客的禮儀。

      2、激發幼兒對宣傳畫活動的樂趣。活動準備:PPT課件,范例,油畫棒。

      活動過程:

      1. 以談話形式,導入課題。師:小朋友,你有沒有到朋友家做客?師:你覺得做客時,應該怎么樣?

      2. 出示PPT課件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交流。

      (1) 圖片一:有一位小朋友,名叫小明,他到好朋友小紅家做客。

      師:你看到小明是怎么樣做的?他在干什么?

      師:小明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教師小結:小明這樣做不對,我們就用一個符號“X”。

      (2) 圖片二:同樣方法,小玲做對了,我們給她一格符號“”。

      (3) 圖片一、二進行對比觀察與交流。

      師:這兩張圖畫有什么不同?

      師:第一張圖畫告訴我們做得不對,不能這樣做。

      師:第二張圖畫告訴我們做的對,要向她學習。

      3. 幼兒繪畫,教師提作畫要求。

      一邊作畫一邊說:去別人家做客時不能……要……

      4.宣傳畫展示及介紹

      (1)請個別幼兒介紹。

      (2)幼兒相互介紹。

      (3)向哥哥姐姐進行宣傳。

      中班社會請到我家來做客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愿意和農家的小朋友、家人交往,懂得做客的禮貌。

      2、觀察、討論、感受農家與城市家庭的區別。

      3、體驗做客的快樂,愿意接受新鮮事物。

      【活動準備】

      1、聯系好要去做客的農家,了解路途情況,最好3—4家,幼兒分組去做客。

      2、準備去農家做客的小禮物,如小文具、圖書等。

      【活動過程】

      一、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欣賞農村的風景。

      1、幼兒和老師一起走在去農家的鄉間小路上,欣賞農村的風景,有說有笑。

      2、自由暢談: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和城市有什么不同?

      二、在農家做客,大方交往、禮貌待人。

      1、到達農家,熱情與農家小朋友、家人打招呼,相互自我介紹。

      2、幼兒贈送自己精心準備的小禮物,文具、圖書等。

      3、品嘗農家準備的招待小朋友的水和食品,大家自由交流,相互問問彼此感興趣的問題。

      三、參觀農家,感受農村生活與城市的不同。

      1、在得到農家的允許下,自由參觀農家的設施、房屋內外、飼養田地等。(通常農家的屋內設施比較簡單、有自家的院子,院子里有自家養的雞、狗、豬等,種植的青菜、韭菜、豆子等)

      2、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去觀察、去操作,如觀察用柴火燒飯的大鍋灶、觀察水井、豬圈、喂雞、摘豆子等。

      3、自發討論:農村的生活與城市有什么不同,哪些是農村有的,哪些是城市看不到的等。

      四、在農家游戲,愉快告別。

      1、幼兒與農家小朋友在院子里一起玩耍、游戲,相互學學各自會玩的游戲。

      2、與農家小朋友、家人告別,告訴對方做客很開心,表達感謝。

      活動延伸:

      1、將去農家做客的所見所聞,在區域游戲中表現出來,如生活區練習《剝豆子》,建筑區搭建《農村的房子》等。

      2、完成《去農村我看到的……》調查表,內容有動物、植物、房屋、道路等。

      中班社會請到我家來做客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朗誦繞口令的活動,體驗說繞口令的樂趣。

      2.學說繞口令,練習發清“板凳”、“扁擔”、“綁在”等詞語。

      3.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繞口令內容。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分析:

      重點:初步學說繞口令。

      難點:能快速、清楚的朗誦繞口令。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幼兒自制的板凳和扁擔,板凳和扁擔的小圖片放進椅套內,課件,小椅子兩把為一組,響板。

      知識準備:知道板凳寬了坐的人就多。

      活動流程:

      熱身游戲數蛋數燈——借助玩具了解用處——我說你做趣味練習兩人一對自主學習利用動畫突破難點——激發興趣反復練習以小見大感悟道理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點數雞蛋和臺燈。(一個蛋、兩個蛋……,一盞燈、兩盞燈……)

      2.展示幼兒利用廢舊材料自制的板凳和扁擔,了解用處。

      問:這是誰做的?用什么材料做的?(肯定幼兒真會動腦筋、手也巧。)

      問:板凳有什么用處?(可以一物多用,踩時注意安全。)什么樣的板凳坐的人多呢?(寬的板凳)

      問:扁擔有什么用處?(那么小就知道幫著家里干活了,真懂事啊!)

      二、展開

      1.游戲《我說你做》。

      玩法:先請兩人上前示范,再請全體幼兒兩兩一組邊游戲邊練習,最后請兩人上前展示(越說越快,增加興趣)

      2.幼兒動手操作,比較板凳和扁擔。

      (1)問:兩個小朋友比一比,板凳和扁擔在長度上有什么不一樣?(學說:板凳寬,扁擔長,扁擔沒有板凳寬,板凳沒有扁擔長。)

      (2)兩人互相練習,你說上句,我說下句,然后交換。

      (3)鼓勵幼兒上前自我展示。

      3.觀看課件,發現扁擔和板凳之間的故事。

      (1)問:它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情?(學說:扁擔要綁在板凳上,板凳不讓扁擔綁在板凳上,扁擔偏要綁在板凳上。)

      (2)集體練習后,鼓勵幼兒上前自我展示。

      4.欣賞教師的.示范朗誦,了解什么叫繞口令。

      師:剛才我們說的這段叫繞口令,繞口令是把一些繞口的詞放在一起快速的一口氣說完,很有意思很有趣。但是怎樣才能說得不錯不斷,又快又清楚呢?請小朋友帶著這個問題去試著說說板凳寬的這個繞口令,一邊練習一邊就能找到答案了。

      5. 激發幼兒興趣,合作練習大膽展示。

      (1)伴隨rap節奏進行練習,增加說的樂趣。逐漸加快速度增加難度挑戰,激發男、女小朋友比賽的愿望和熱情。

      (2)問:怎樣才能說得不錯不斷,又快又清楚?小結:下功夫、不放棄,功到自然成。任何事情,只要認真去做,肯定能成功。

      三、結束

      全體幼兒上前給客人老師展示。

      附:繞口令《扁擔和板凳》

      板凳寬,扁擔長,

      扁擔沒有板凳寬,

      板凳沒有扁擔長。

      扁擔要綁在板凳上,

      板凳不讓扁擔綁在板凳上,

      扁擔偏要綁在板凳上。

      活動反思:

      繞口令在我們班級之前上過一次,小朋友都尤為的感興趣,課后也經常找老師比賽,一起比比看誰說的速度快又清楚。針對小朋友的興趣以及年齡段的特點,我選擇了《板凳和扁擔》這節課,此首繞口令對于初學者來說難度不是很大,只有兩個詞比較拗口,而且也比較簡單,念起來朗朗上口,具有節奏性,幼兒的興趣很大。

      在此次的活動中,我發現小朋友都表現的很認真,整個活動下來基本上能夠把繞口令朗誦下來,這為最后的比賽環節奠定了基礎。活動中我給小朋友們出示的板凳和扁擔,生動形象,這樣就比我為小朋友們準備的一邊是漢字,一邊是圖示就更加易懂。而且朗誦的時候不用兩邊看。活動中也有一個比較好的地方,就是請小朋友們說說你覺得哪句比較難念的,然后找出來一起練習鞏固。這一環節避免了重復的對已掌握的的詞句的朗誦。

      當然活動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我覺得在活動中,我為幼兒準備的實物教具扁擔和板凳,小朋友一看到雖然很感興趣,但是在這個活動中的作用不是很大。其實不用到也能開展。還有在讓幼兒比一比扁擔和板凳誰寬、誰長的環節中,幼兒并不是很會比較,都需要老師的引導。

      這節課的目標基本達到了,幼兒學會了繞口令《板凳和扁擔》,個別幼兒在字、詞發音上還有點提高。在課后延伸活動中讓幼兒加快速度的來學念繞口令,他們也頗有興趣。

      中班社會請到我家來做客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倒著數,能從相反的方向感知自然數的順序。

      2、進行10以內的數倒著數的練習、

      3、發展幼兒的逆向思維。

      二、活動準備:

      十個小矮人、塑料玩具若干、1——10的數字卡片、兩組10——1的迷宮圈、路線圖。

      三、活動過程:

      (一)歌曲導入:

      播放歌曲《十個小矮人》,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做律動。

      (二)變魔術師:

      小朋友們,看,這是我的魔法棒,他可喜歡和小朋友做游戲了,你們要仔細去聽,按要求去做,魔法棒就會變出神奇的禮物來。

      1、請小朋友們大聲的從1數到10師:變、變、變(變出十個小矮人)

      2、師:每個小矮人身上都有數字,那個小朋友給他們按一定的順序排一排(按順數、倒數兩種方法,初步感知倒數)

      (三)動手操作:

      蓋高樓、拆高樓把幼兒分成兩人組、三人組,投放操作材料,蓋高樓、拆高樓。

      師:蓋高樓時,先蓋第一層,接著一層一層的往上蓋(幼兒動手蓋高樓)。

      師:數一數,我們的高樓有幾層。

      師、幼一起數1——10。

      師:從1——10順著數,數字一個比一個大1。

      師:拆高樓時,要從10層開始拆小朋友邊拆邊數,從10——1。

      師:從10——1倒著數,數字一個比一個小1。

      (四)游戲:走迷宮。

      1、師:剛才玩了蓋高樓、拆高樓的游戲,接下來我們玩一個更好玩的游戲,好不好?游戲的名字是:走迷宮。小朋友用從10——1倒數的方法走迷宮,看誰走的最快。

      2、請兩個小朋友示范走迷宮。

      3、分組比賽走迷宮(分兩組比賽,每組四個人,獲勝隊每人獎勵一枚金牌)

      (五)觀察掛圖《去做客》。

      師:小虎要去妞妞家做客,但是要經過一條迷宮,可是這個迷宮上缺幾個數字,請小朋友先按照從10-1的順序填上數字,小虎才能走到妞妞家。

      1、請一名幼兒填上數字,按從10——1的順序。

      2、另一名幼兒按1——10的順序從妞妞家去小虎家。

      3、幼兒分組操作路線圖,按從10——1的順序從小虎家去妞妞家。(幼兒分成五組,每組一張路線圖、數字卡,請小朋友找到該填的數字填好)

      (六)延伸:

      今天我們學會了10以內的倒數,生活中,有很多倒數的現象。如:過馬路時有紅綠燈,當紅燈變綠燈時用的就是倒數,下電梯時,電梯上的數字也是倒數,還有新年鐘聲敲響時的倒計時也是倒數。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平時小朋友要多觀察,哪還有倒數的現象,發現后告訴老師好不好?

    【中班社會請到我家來做客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社會請到我家來做客教案11-29

    《請到我家來做客》的教案04-08

    中班社會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請到我家來做客》09-23

    社會活動教案《請到我家來做客》精選03-17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請到我家來做客》08-20

    請到我家來做客教育隨筆10-19

    《請到我家來做客》教學設計04-26

    《請到我家來做客》教學設計07-22

    《請到我家來做客》教學設計12-1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一区二区不卡不卡高清在线 | 日韩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久久综合久久 | 亚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婷婷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网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