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時間:2022-04-17 09:54:31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大班教案匯總五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大班教案匯總五篇

    大班教案 篇1

      環境創設:

      合作桌子,椅子,墻壁上布置有吊車、推土車和大卡車圖片展覽。

      活動準備:

      各種頭飾,LASY積木,輕松、歡快、和諧的背景音樂。

      活動目標:

      主要目標:

      提高孩子語言能力、創造力、人際交往能力和思維能力。

      間接目標:

      鍛煉手眼協調和雙手協調運作,促進精細動作發展。

      活動過程:

      導入:

      引導孩子談談砌房子需要用到哪些機械設備,其用途和功能是什么。

      步驟:

      1、引導孩子參觀吊車、推土車和大卡車展覽,并讓孩子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如:請孩子說出吊車、推土車和大卡車的功能、特征或怎樣發動的。

      2、引導三個孩子為一組,分別給每組命名為吊車組、推土車組和大卡車組。

      3、引導孩子每組孩子分別根據組名自由創作吊車、推土車和大卡車。

      4、引導孩子談談如何將一座大山踏平,然后戴著頭飾推銷自己的機械,尋找施工合作伙伴。

      5、策劃吊車、推土車和大卡車工作現場的具體方位,并選派一位孩子介紹工作實施方案。

      活動結束:引導孩子相互評選最佳創作組和最佳施工組,然后收拾積木。

      注意事項:拼插時,提醒孩子大膽創作,看誰能創作出最獨特的機械。

      失敗處理:某些孩子操作速度過快,轉眼間就拼好了,可引導孩子創作不同款型的機械,同時提醒其他孩子加快操作速度。

      未來影響:

      1、促使孩子更善言談,作文主題鮮明、內容豐富、詞藻華麗。

      2、增強孩子探索科學的興趣,促使其敢想、敢做。

      3、增強孩子思維靈活性,能及時發現錯誤,并采用新方法解決問題。

      4、促進孩子和別人的友誼發展,提高孩子在同伴心目中的位置,增強其自信和團隊精神。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大班的孩子,應該可以養成思辨習慣和能力了。

      以下這兩個活動都是讓孩子在矛盾的環境中,通過議論,來養成積極思維的習慣,逐漸體會求異與思辨的樂趣。這對良好學習態度的養成,有直接作用。

      內容與要求

      通過對周圍事物變化的了解,培養探索世界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會變化的東西:海綿、氣球、魔方、肥皂粉、粉狀果汁、彩

      皺紙、水等。

      2.四季變化的樹、月亮、房子等圖片。

      3.白紙、水彩筆若干。

      過程與指導

      一、操作感受

      這些東西會變嗎?

      (幼兒各自選擇一樣東西,使其發生變化)

      二、交流經驗

      這些東西是怎么變的?

      (幼兒交流講述自己的發現)孩子是天,我是云

      三、討論磨合

      1.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會變的?

      2.生活中有不變的東西嗎?哪些東西是不變的?

      (引發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并最后達成共識)

      四、遷移記錄

      請你把一種會變化的東西是怎么變的記錄下來,我們把它制

      作成一本書,取名就叫《會變的世界》。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2、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3、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各種動物、植物小時候和長大的圖片若干,如小蝌蚪、青蛙,蠶、蛾子,小雞、大公雞,小花籽、花朵,小樹苗、大樹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我長大了,了解自身的變化。

      1、教師:上大班了,你們有沒有發現自己的變化呢?(引導幼兒從身高、體重、動作、語言等各方面進行討論。)

      2、討論以后的變化。

      教師:以后我們還會變嗎?猜猜你會變成什么樣子。

      3、教師小結:原來我們每個人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

      二、知道動植物的變化。

      1、討論動植物的變化。

      教師:人在不斷地長大和變化,小動物和植物們也會變嗎?它們是怎么變化的?(幼兒自由地進行交流)

      2、觀察動植物的圖片,進行匹配游戲。

      教師:這里有些什么?(小蝌蚪、青蛙、小雞……)有的是它們小時候的樣子,有的是它們長大的樣子,你們能把它們找出來放在一起嗎?(幼兒分組進行匹配游戲)

      3、進一步交流動植物的變化。

      教師:它們還會變嗎?(引導幼兒發現動植物也在不斷地變化)

      三、討論生活中各種事物的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1、交流生活中事物的變化。

      教師:除了我們人、動物和植物在不斷地變化,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在變化呢?(幼兒遷移生活經驗進行交流。衣服變舊了,筆變短了等)

      2、討論并感受周圍事物的變化。

      教師:是不是各種事物都在變呢?(鼓勵幼兒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并逐一進行討論,感受各種事物的變化過程)

      3、教師小結:原來周圍的所有東西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練習推的基本動作,鍛煉上肢與下肢的力量,加強幼兒的肢體的協調能力。

      2. 遵守游戲規則,增強競爭意識。

      活動準備:

      1. 人手一塊海綿。

      2. 長板凳和拱形門。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在教師引導下做身體各個部位的動作。

      二.探索擦地板的方法:

      1. 游戲:地板擦擦擦

      2. 探索不同擦地板的方法。

      3. 幼兒展示自己擦地板的方法與同伴分享。

      4. 探索符合生活擦地板的方法。

      5. 與 同伴分享。

      三.障礙物下擦地板:

      1. 從拱形門下擦過去。(提醒幼兒注意安全,眼睛看前方)

      2. 從不同高度的長板凳下擦過去,體驗成功的快樂。

      四.放松活動:

      1. 游戲:海綿擺高樓。(收拾海面)

      2. 聽音樂做放松動作。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回教室。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聽故事,了解中秋節的起源、日期及月餅的來歷。

      2、理解故事內容,可用自己的語言說明中秋節的起源等相關問題。

      3、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節日故事《中秋節的起源》、日歷。

      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中秋節的起源》:

      我們的祖先以種田為生。他們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時翻松泥土,有時灌溉農作物,有時要除蟲、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陽下山,他們才能回家。

      他們每年在春天播下種子,到了秋天便是收獲的好日子,大家都高興極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園摘水果,小孩子也會幫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樹下收拾大人摘下來的果子。

      到了農歷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氣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圓,家家戶戶會在一起慶祝豐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晚飯,飯后就在屋前擺放大桌子,上面放滿水果,聚在一起談天賞月,品嘗美食。后來,農歷八月十五日成為了中國人的重要節日,相傳這就是中秋節的起源。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月餅”制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后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二、與幼兒討論:

      1、農作物到什么季節才會成熟呢?那時人們又忙碌些什么呢?(秋天。收割稻谷和摘水果)

      2、豐收的時候,人們的心情怎樣呢?會怎樣慶祝呢?(高興。全家人一起吃飯)

      3、人們選定了哪個日子慶祝豐收呢?這個習俗成為了什么節日?(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

      4、你認為在月餅里藏字條的方法有什么好處和壞處呢?(自由回答)

      三、出示一個日歷,請幼兒說出中秋節的日期,并請一位幼兒在日歷上指出農歷八月十五。

      四、評價。

      1、能較長時間專心聽故事。

      2、能說出中秋節的起源。

      3、能說出中秋節的日期。

      4、能說出傳說中月餅的來歷。

      活動反思:

      《中秋節的來歷》是一個語言和社會領域的的故事活動。在課后我覺得我們學到的知識還是在社會領域的內容比較多,整體感覺幼兒對故事的內容并不是很感興趣,但還是算接近目標了吧。

      在上課時我借助了多媒體以及掛圖等教具來幫助幼兒了解故事內容,其實對于中班小朋友的知識面來說大家都知道中秋節,但不知道中秋節的時期是八月十五,經過這次的學習,很多小朋友都認知了這一知識點,中秋節要吃月餅等。但關于中秋節的傳說《嫦娥奔月》,幼兒卻還是沒怎么搞懂,我先請小朋友們欣賞一遍,來聽出里面的人物,接著我指著掛圖講了第二遍故事。最后,我又講了第三遍故事。

      最后,在時間的緊迫下我結束了這節課,總體來說幼兒對中秋節還是有點了解的但幼兒對這個故事的內容還不是很了解,所以我會利用平時的時間多講兩遍這個故事來提問幼兒使幼兒加深對這個故事的了解。

      小百科: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推薦】大班教案匯總五篇】相關文章:

    【推薦】大班安全教案5篇04-16

    【推薦】大班健康教案3篇04-12

    【推薦】大班語言活動教案3篇04-11

    【推薦】大班安全教案匯編6篇04-10

    【推薦】大班語言教案3篇04-16

    【推薦】大班健康教案模板九篇04-15

    【推薦】大班教案集合6篇04-16

    【推薦】大班健康教案范文九篇04-12

    【推薦】大班語言教案4篇04-12

    【推薦】大班教案集錦5篇04-1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人成77在线播 |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视频首页 | 中文字幕三级专区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第二 | 中文字幕欧美日本亚洲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