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上冊教案 第二章 第二節 氣候第1課時教案

    時間:2021-11-16 12:21:41 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冊教案 第二章 第二節 氣候第1課時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冊教案 第二章 第二節 氣候第1課時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冊教案 第二章 第二節 氣候第1課時教案

      學習目標:

      (1)理解我國氣溫和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其原因,培養閱讀、分析有關等值線分布圖的能力。

      (2)了解我國各溫度帶及干濕地區的主要分布地區和劃分標準,認識其對我國的生產生活的影響。

      (3)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讀圖分析我國氣溫和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原因;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影響因素。

      教學難點:理解我國氣溫和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原因。

      教學方法:啟發式講授法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中國氣溫的時空分布及原因

      課程引入:之前我們一起學習了中國的地形,看到了地形對生產生活的影響,解釋了河流的流向和水電站的分布。那請同學們來看看下面這些生活現象又和哪個地理要素有關呢?

      出示我國不同地區衣、食、住的景觀圖片。

      承轉過渡:剛才看到的這些現象都是受什么因素的影響呢?對,就是氣候。那么從今天起,我們就來學習自然環境中的第二個要素,來了解──中國的氣候。

      回顧展望:之前我們已經學習過有關氣候的一些基本知識,氣候包括哪兩個基本要素呢?──氣溫和降水。今天我們就先來學習中國的氣溫。

      感受氣溫:說到我國的氣溫,小明是深有體會,他每年冬天都要從海口回哈爾濱老家過年,體驗著沿途的氣溫變化,服裝也從短袖一點點加到了羽絨服。

      有了這樣的經驗,他暑假準備回哈爾濱的時候呢,就有備而回,也帶了羽絨服。可是他這次沿途卻有了不一樣的感受。這次怎么不冷呢?小明的這兩次經歷說明了什么?我國南北氣溫在冬天和夏天有什么區別?──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溫差小。

      這個結論是咱們感受出來的,接下來咱們用專業點兒的地圖驗證一下──等溫線分布圖。

      讀圖歸納:出示我國1月、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

      讀圖要先讀圖名,這兩張圖分別是什么?左邊是我國1月的平均氣溫分布圖,右邊是我國7月的平均氣溫分布圖。那咱們先來看一下我國1月的氣溫分布情況。

      1.1月氣溫分布

      總體趨勢:

      引導學生閱讀我國1月氣溫分布圖上的等溫線,依次標注各等溫線。

      大家根據等溫線數值變化可以得出什么結論?──我國1月氣溫從南向北遞減。

      特殊線:

      在遞減的過程中,有一條等溫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這條等溫線有著重要意義。──0℃等溫線

      它大概穿過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呢?從圖上可以看到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冬季這條線以北,平均氣溫在0℃以下,河流會結冰,而這條線以南,平均氣溫在0℃以上,河流不會結冰。

      轉承:讀氣溫分布圖,先看總體趨勢,然后再來找極值。

      大家看,黑龍江北部最低溫大概是多少攝氏度?—30℃左右,1月我國最低平均氣溫呢就出現在這里,是黑龍江漠河,最低達到過—33.3℃。

      再看海南島最高氣溫大概是多少攝氏度呢?──20℃左右。

      所以同學們可以計算一下我國1月南北溫差有多大?──50℃

      因此可以看出──冬季我國南北溫差很大。

      那咱們再來看一下夏季的氣溫分布情況。

      2.7月氣溫分布

      總體趨勢:

      閱讀我國7月氣溫分布圖上的'等溫線,依次標注各等溫線。

      夏季等溫線分布明顯稀疏了很多,說明什么呢?──氣溫變化并不劇烈。

      引導學生在圖上找出全國氣溫最高的地方,這時全國氣溫最高的地方并不在最南端,而是在新疆的吐魯番盆地。

      這時16℃以上的范圍,覆蓋了我國大部分,最大的低溫區在哪呢?──青藏高原。

      請同學概括一下我國夏季氣溫的分布特點?──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我國普遍高溫。

      承轉過渡:我國冬夏兩季氣溫的分布情況有很大不同,冬季南北溫差大,而夏天則普遍高溫,這是為什么呢?咱們先來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

      思考分析:

      出示三組數據:

      漠河、北京、廣州的緯度,以及12月22日三地正午太陽高度和晝長時間。

      1.三地正午太陽高度角呈現怎樣的變化規律?

      2.三地晝長時間呈現怎樣的變化規律?

      3.由以上兩個分析,你得到怎樣的結論?三地獲得熱量如何?

      ──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我國隨緯度升高正午太陽高度角逐漸降低,并且晝長時間逐漸縮短,所以獲得熱量自南向北逐漸減少,使得冬季南北溫差大。

      引導: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因素也會影響到南北溫差呢?比如每到冬天我們經常能聽到天氣預報報道刮什么風?──偏北風。

      出示冬季風示意圖。

      這是我國冬季的盛行風,源于哪里?──蒙古、西伯利亞地區,帶來寒冷的空氣和降溫,對我國南北氣溫影響有什么不同?──北方距離冬季風源地更近,而南方受其影響較小,這也就進一步加劇了南北溫差。

      承轉過渡:根據以上分析,我們了解了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那為什么夏季溫差小呢?我換一組數據就能說明問題。

      思考分析:

      出示三組數據:

      漠河、北京、廣州的緯度,以及6月22日三地正午太陽高度和晝長時間。

      學生自主分析──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我國隨緯度升高正午太陽高度角逐漸降低,但晝長時間逐漸增長,所以南北獲得熱量差異不大,使得夏季南北普遍高溫。

      承轉過渡:以上我們分析了我國氣溫的分布及成因,根據我國氣溫的南北差異,再結合農業生產的實際,就劃分了不同的溫度帶。咱們來看一下溫度帶的含義和劃分標準。

      概念明晰:

      介紹溫度帶的劃分指標和積溫的概念。出示溫度帶劃分表。

      按照這樣的標準劃分出的溫度帶,將我國劃分為這樣一些區域,大家根據剛看到的個溫度帶的積溫數據,看看能不能在對應的區域填上相應的溫度帶名稱。

      特殊線:請同學們看看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和哪條線很像呢?──0℃等溫線(秦嶺—淮河一線)。

      對于溫度帶,咱們特別容易把它和熱量帶混為一談,比如“我國溫度帶的劃分”中的熱帶和地球上五帶中的熱帶在我國的范圍一樣嗎?──它們的劃分標準是不同的,五帶是熱量帶,按照獲得熱量的多少以緯線來劃分的;而溫度帶是根據積溫劃分的,更多地考慮了農業生產的實際,和農業、作物的熟制相關。

      讀圖判斷:

      1.不同溫度帶的熟制分別是什么呢?

      2.不同溫度帶盛產的水果是什么呢?

      我們看到,這些水果的分布受到氣溫因素的影響,因此可以用溫度帶的劃分來確定分布。

      課后延伸:出示不同干濕地區的景觀圖,請大家課后思考。

      1.這幾張圖片分別對應在哪個點呢?

      2.這些植被的分布是受到什么因素的影響呢?

    【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冊教案 第二章 第二節 氣候第1課時教案】相關文章:

    木蘭詩新課標教案第1、2課時06-05

    《心聲》導學案第1課時(人教版九年級上冊)12-06

    鄉愁教案(1課時)05-17

    采薇教案(1課時)06-03

    《采薇》教案(1課時)05-10

    《采薇》1課時教案05-09

    《化石吟》教案(1課時)05-08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21《搭石》教學設計及反思(第1課時)12-16

    第1-6單元階段性復習教案10-31

    人教版二上《紙船和風箏》第1課時教學設計12-1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少妇欧洲少妇AV | 欧美17禁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2020最新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视看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