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三峽教案

    時間:2021-08-30 15:56:31 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生的三峽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生的三峽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初中生的三峽教案

    初中生的三峽教案1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理解文意。

      2、品析課文,引導學生領略三峽景色之美。

      3、展開想象,體味文章意境。

      【教學重點】

      品讀課文,感受三峽的獨特美。

      【教學難點】

      體味文章意境。

      【輔助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學者余秋雨說過這么一件事,一個外國朋友曾經問他說:“中國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訴我最值得去的一個地方嗎?請只說一個。”同學們猜是哪個地方?(三峽)那么,三峽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請看:

      (播放三峽風光片)

      看來,三峽的確魅力無窮。這節課就讓我們追隨著酈道元,一起走進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峽,去領略三峽的無限風光吧。

      二、整體感知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

      2、請同學配樂朗讀課文。(多媒體課件)

      3、請大家齊讀課文。(多媒體課件)

      4、同學們自讀課文,理解句意,自由欣賞三峽風光。(如對課文理解有困難的地方,可與同學或老師交流解決)。

      剛才我們初步領略了三峽風光,你能說說你的感受嗎?(學生自由發言)

      三、賞讀課文,理解文意。

      過渡:

      聽這些同學一說,我們腦海里有了一些對三峽的印象了,但還有點兒模糊,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邊讀課文邊透過文字領略三峽的美,四人小組合作,任選一景,用自己的話把它詳細描述下來,好嗎?(四人小組合作,一人執筆,其余三人口頭描述。)

      (組內代表發言)

      過渡:

      聽了我們同學的描述,真的讓人晃如身臨其境,如此雄偉壯麗的奇景,散文家酈道元卻僅用一百五十余字來描繪,且盡傳其神。歸納起來看:

      課文主要寫了三峽的哪幾方面的自然景觀?(山水。)

      請同學們用簡潔的文字歸納三峽的山水各有什么特點?

      (山是高峻的、連綿的、水是湍急的、清澈的、凄寒的、等等。)

      第二課時

      四、拓展延伸:

      過渡:

      三峽自古就有“山水畫廊”之稱,三峽的山,千年屹立,三峽的水,從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峽又是怎樣的一幅景觀呢?三峽現在正在進行一項規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那就是——

      三峽大壩工程。

      大家有查到關于三峽大壩工程的資料嗎?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師生共同交流,多媒體展示三峽大壩工程的資料:

      1994年12月14日,三峽工程正式破土動工。

      20xx年11月6日,具防洪、發電、航運等綜合效益于一體的世界上的水利樞紐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

      20xx年10月26日,三峽工程開始第二次蓄水,三峽水庫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礎上悄然漲到137。4米,10月31日,壩前水位提高到139米。

      20xx年,三峽水庫將是一座長達600公里,最寬處達20xx米,面積達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靜的峽谷型水庫。)

      到20xx年三峽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將抬高175米,請對照課文和查找的資料及圖片,展開想象,描繪一下那時酈道元所描寫的景觀會有怎樣的變化?

      (小組討論,談談自己的看法。)

      小結

      酈道元筆下的山水畫卷已成為三峽歷史的美好回憶,今朝的三峽正放射著世人矚目的光輝,宏偉的葛洲壩工程,紅火的三峽工地,正在成就著一個又一個世界奇觀。我相信,不管這塊神奇的土地怎么變,三峽在我們心中的位置永遠不會變,三峽是我們心中永遠的三峽!三峽承載著我們永遠的愛!

      作業:

      1、對三峽工程眾說紛紜,你的看法呢?結合課文和你查找的資料,談談你對建立三峽水利工程的看法。

      2、課后以小組為單位出一期以“三峽”為主題的板報。

      板書設計:

      (山)——奇險

      夏湍急

      三峽——(美)

      (水)——春、冬清幽

      秋凄清

      第三課時

      一、背誦并墨寫課文。

      二、完成課后習題。

      教學后記:學生能熟練朗讀課文,能理解文意,領略三峽景色之美,并能展開合理想象,體味文章優美意境。

    初中生的三峽教案2

      【設計思想】

      本文內容淺顯,語言流暢,簡潔明快,適合誦讀。因此,教學中不必作過多的分析,以誦讀、欣賞為主。教師可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在朗讀上加以指導,組織學生采用合作的方式自主學習,體會新課標的精神,初步學會運用“研究性”方式學習文章,培養自主研究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抓住文中描寫景物特征的語句,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品味文章精巧的構思、精煉的語言、精美的畫面。

      【教學難點】

      品析文章的美點:構思、用材、布局

      【教學方法】

      本文確定為“文學鑒賞課”。課前向學生下發譯文,讓學生自主學習,課堂上師生交流,探究本文景物描寫及其他方面的特色。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展現三峽優美風光的記錄片,并配以簡潔的文字進行說明。

      2、欣賞完后教師指出:如今,高峽出平湖,這二十多年前的三峽美景正在漸漸散去,也許有一天,我們也只能在__或在模糊的記憶中捕捉它曾經的險峻和美麗。今天,讓我們跟隨酈道元的腳步,領略一下千年以前的三峽風光。

      二、朗讀課文,理解文意

      先請同學們自由誦讀,結合課文注釋,讀準字音,讀順文句,讀懂文意。

      聽老師帶著驚嘆、贊頌之情吟誦課文,學生學讀。

      學生之間自由交流文中難以明白和理解的地方。

      三、問題情境設計,師生共同探究。

      (一)問題情境。

      1、本文文字優美,描繪傳神,作者是如何抓住三峽的風景特點進行描寫的?

      2、三峽的自然風光,有山有水,四季各異,追溯過去,分析現狀,展望未來,你想到了什么?

      (二)交流對話

      1、教師與學生對話

      話題一:《三峽》先寫山后寫水。寫山,抓住了什么特征?寫水,哪個季節具體寫?為什么?

      明確:文章先總寫山:山高嶺連,綿綿不斷;再寫水的四季不同,重點寫夏水:夏水最迅猛、急遽,有代表性。

      話題二:《三峽》寫四季的景色中運用了許多精彩的詞語,試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詞語作簡要的分析。

      明確:春冬之景:“素”“綠”“清”“影”數字;寫秋之景:“寒”“肅”“凄”“哀”數字,便將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現出來了。其中“素”“綠”“清”著重寫水的色彩,而“寒”“肅”“凄”“哀”則蘊涵著作者的一種思想感情,屬于“借景抒情”一類的典型詞語。

      2、學生與教師的對話

      話題一:《三峽》語言凝練,只有一百五十五字,卻包容了四季景色,羅列了山水草木,清影猿嘯,為什么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明確:(1)文章取材先大后小,先總后分,層次清晰;(2)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色,選擇有代表性的景物,進行冼煉地描繪。

      話題二:課文第三自然段“素湍綠潭,回清倒影”,譯文為“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回旋著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

      試想:雪白的急流奔騰洶涌,可以回旋清波,卻怎么可以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呢?這個譯文是否有問題?

      明確:這個翻譯的確存在問題。原句運用了文言文“并提”(也稱為“合敘”)的修辭,也就是古人為了使句子緊湊,文辭簡練,把兩件相關的事并在一個句子中表述,翻譯時不能逐字進行,要從文意出發,找出詞語或詞組之間的相互搭配關系,如“耳目聰明”應是“耳聰目明”。據此這句的譯文應為:雪白的急流,回旋著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

      學生與學生的對話

      話題一:課文第二自然段“或王命急宣”似乎不屬于自然景物的描寫,用在這里有何作用?

      明確:作者用這個例子寫出了江水的湍急。

      話題二:文章開頭突出三峽山高嶺連,隱天蔽日的特點,下文哪些文字可以印證這一特點?

      明確:“絕巘”“峻”“林寒澗肅”“空谷”這些詞語都能印證。

      師生與作品的對話

      話題一:酈道元寫三峽風光,大部分筆墨放在寫水,水是課文的重點,那么能否調整寫山寫水的'順序?

      明確:這體現了文章布局的巧妙。先山后水是有科學依據的,有了山高嶺連的特定地形才能產生江流湍急的水勢,山是因,水是果。因決定了果,山是總寫,水是分寫,順序不能調換。

      話題二:本文雖只有一百五十五字,但描繪景物卻盡傳其神,筆法令人稱奇,現在我們用欣賞的眼光來審視評說課文的美。(可以從語言、結構、描寫等角度入手)

      明確:(示例)描寫手法美:

      (1)正面描寫:“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壘嶂,隱天蔽日”形象概括地描繪出三峽的地貌特征;

      (2)側面烘托:“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一句烘托出三峽峰連綿延,隱天蔽日的山勢。

      四、拓展研究

      1、摹擬《三峽》第二段的寫法,寫出春風拂拂之景。

      2、課外收集有關三峽的資料,試比較三峽的古今。

      3、課外閱讀吳均的《與朱元思書》、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等寫景優美的文言文,試與本文寫景進行比較。

      4、課外收集有關三峽的資料,展開一場有關保護三峽景觀的討論,題目可設計為:

      (1)是保護三峽的自然風光,還是不斷地開發和利用三峽的水資源?

      (2)在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如何保持和延續三峽獨特的魅力?

      【教學隨想】

      《三峽》是人教版八年級新教材內的一篇課文。這兩節課我們著重探索的是:如何讓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自主探究文言文寫景的特征和寫作特色。先讓學生從描述三峽風光的記錄片中獲得感性認識,產生積極而美好的情感,形成喜愛質疑、樂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而后激發他們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且有發現、創新的強烈__。

      教材的適當“處理”,是引導學生學會研究的起點。我們重點選了“三峽的景色欣賞”和“三峽全文的寫作特色”兩個部分,讓學生進行鑒賞和討論,感受文章的藝術美,成功地引發了學生對課外寫景文言文的探究興趣。

      按照以上的思路,我們在課堂上安排了三個環節。

      第一環節:導入課文。通過播放用多媒體制作的三峽風光的輯錄片,使學生產生興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嘆之情。

      第二環節:朗讀課文。這個環節既是對學生課前自學課文的一個檢測,也是通過圖文結合的方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課文的主要內容。同時通過朗讀,加強學生對散文的節奏美、語言美、意境美的領悟。

      第三環節:研究課文。這個環節是重點。我們是從“問題情境”人手,運用“話題式”教學設計模式,對全文的寫作特色進行不同對象的四次對話。對文章的景物特征、重點詞語、選材效果、語句翻譯、寫作手法進行了探究。

      這三個環節用簡潔的語言可概括為:

      運用多媒體導入課文(激發興趣)——→朗讀課文(感受內容)——→研究課文(學會鑒賞)

    初中生的三峽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認讀生字,熟練朗讀課文。

      2、正確解釋關鍵詞語,句子。

      3、描述三峽壯美的景色。

      4、抒發對祖國河山的贊美與熱愛。

      二、教學重點:

      學習簡練、生動的語言。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

      四、教學手段:

      圖片投影。

      五、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我們中國河山壯麗,每一處自然景觀都有自己獨特的風貌,你都對哪些景觀有了解呢?

      (由全國各地的自然風貌引入對三峽的了解、向往)

      出示三峽投影片。

      二、整體感知。

      1、請學生默讀課文,注意作者,讀誰字音。

      2、請學生介紹作者、作品。

      酈道元:字善長,北魏范陽涿縣人。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

      《水經注》不僅是一部地理志,還是一部山水游記和民俗風情錄;

      三峽指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

      3、出示生字投影片,讓學生注音。

      quēzhngxīxiāngsùyǎnzhǔ

      闕嶂曦襄溯?屬引

      4、學生練習自讀,并進行指導,達至熟練。

      三、文意理解。

      1、小組共同解釋文意,教師答疑。

      2、出示投影片,指出解釋重點。

      <1>詞語:

      ①重巖疊障,隱天蔽日。

      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③至于夏襄陵,沿溯阻絕。

      ④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⑤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⑥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

      ⑦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四、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熟練解釋詞,句。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指名四位學生各背一段課文,然后齊背。

      二、分析課文。

      1、討論:文中描繪了三峽哪些景物,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點?

      歸納并板書:

      山: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三峽夏:急

      水春冬:清榮峻茂

      秋:哀婉凄異。

      2、體會本文語言特點,學生各抒己見。

      總結:(1)動靜結合。

      (2)有張有弛。

      3、再次齊讀課文,讀出韻味。

      三、作業:搜集描述三峽的其它文學作品,小組交流。

    【初中生的三峽教案】相關文章:

    有關《三峽》教案四篇01-25

    【精華】《三峽》教案三篇01-18

    【精品】《三峽》教案四篇01-15

    三峽課件教案設計05-16

    《三峽》的閱讀答案01-30

    三峽說課稿11-05

    《三峽》的原文及翻譯04-06

    初中生比尾巴教案3篇01-15

    三峽大壩位置10-12

    巴東三峽說課稿11-0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精品一区二区亚洲一二三区 | 先锋影音亚洲国产精选 | 亚洲日韩欧美无线码在线 | 亚洲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 在线亚洲欧美动漫一区二区 |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