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學反思《文具不能咬》

    時間:2024-11-29 12:34:56 維澤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學反思《文具不能咬》(精選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學反思《文具不能咬》,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學反思《文具不能咬》(精選5篇)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學反思《文具不能咬》 1

      活動目標

      1、嘗試區分出不能食用的物品,知道在游戲、生活中許多物品是不能咬的。

      2、對食品衛生安全有初步的認識。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實物:蘋果、餅干每人一份;鉛筆、橡皮、衣服、玩具。

      活動過程

      一、利用實物導入活動。

      1、出示蘋果、餅干等小零食,引起幼兒興趣。提問:小朋友們都認識它們吧,大家嘗嘗,它們是什么味道的?

      2、教師出示實物鉛筆、橡皮、衣服、玩具,師幼一起說說鉛筆、橡皮、等的作用,鼓勵幼兒大膽地說。

      二、情報模擬。教師手拿鉛筆,采用擬人化的口吻,告訴幼兒幾種物品的不安全因素:

      1、小朋友,你們認識我嗎?我是鉛筆小弟弟,我喜歡看書,協助和畫畫的小朋友,但我求求你,千萬不要把我放在你的嘴里,我身上含有有害物質,會影響小朋友健康成長,你記住了嗎?

      2、我是漂亮的橡皮擦,身上五顏六色,嗅一嗅還有點香味,你喜歡我嗎?可我身上常常有毒性,你喜歡我但一定要記住不能把我放在嘴里哦。

      三、活動討論。

      1、討論:鉛筆、橡皮衣服、玩具能放到嘴里咬嗎?為什么?

      2、小結:鉛筆、橡皮、玩具有相當一部分的材料是有毒性的.,放在嘴里咬,容易把有毒、有害的物質吃到肚子里,不衛生,不安全。

      四、請幼兒在教室里找出不能用來咬的東西,并說說為什么。如:各種玩具、積木、課本、布娃娃等。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讓幼兒學習到在日常生活中,把玩具放到嘴里含著玩、咬手指甲、睡覺咬被角等這些行為都是不講衛生的行為,老師不斷強化幼兒對食品衛生的安全意識,使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學反思《文具不能咬》 2

      一、教學目標

      1、讓孩子們認識到咬鉛筆的危害,并掌握正確使用鉛筆的方法。

      2、讓孩子們形成自我保護意識,能夠正確應對遇到意外情況。

      二、教學材料

      鉛筆、紙張、醫務室急救手冊。

      三、教學過程

      1、引入

      教師在班級中播放一段有關咬鉛筆危害的視頻,讓孩子們了解咬鉛筆帶來的危害。

      2、學習內容

      (1)咬鉛筆的危害

      引導學生討論咬鉛筆的壞處并向學生展示圖像資料。如:

      ①可能咬傷舌頭;

      ②長期咬鉛筆傷牙;

      ③鉛筆被咬得太短,摩擦手掌磨傷手。

      (2)學習鉛筆正面使用的方法

      展示正確的夾筆方式,引導孩子們學習正確的筆握方法,鍛煉孩子們的肌肉記憶能力,讓孩子們掌握正面使用鉛筆的.方法。

      (3)學習應對突發情況的方法

      向孩子們展示急救手冊,教授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識,如:

      ①如何清洗傷口;

      ②如何包扎傷口;

      ③如何冷敷傷處,讓孩子們明白遇到不幸情況時的應對方法。

      3、活動

      讓孩子們進行實際操作,通過比較,讓孩子們明白咬鉛筆的危害和正確使用鉛筆的方法,讓孩子們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

      4、總結歸納

      引導學生對本堂課的學習內容進行總結,回答問題。讓孩子們感受到自己的學習進步,同時提醒孩子們隨時保持警惕心態,做好自我保護。

      四、教學評估

      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小組討論、課堂互動來了解孩子們掌握的情況,以及在活動中孩子們的表現等,來評估本次課堂教學,并有做出針對性的調整。

      五、教學反思

      教師在教學結束后,對本次課堂進行回顧和總結,從教學過程和結果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以便下一次教學能夠更加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對孩子們的教育管理工作產生更好的指導作用。

      六、教學心得

      孩子們的安全教育始終貫穿于我們的教育中,我們也需要更多地關注孩子們的安全,讓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更加健康和安全。因此我們需要設計更加符合孩子們需求的教學模式,讓孩子們感到學習有趣和實際,從而使學習更加有意義。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學反思《文具不能咬》 3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了解到鉛筆是繪畫和寫字工具,不能用嘴咬或嚼。

      2、 培養學生正確使用鉛筆的好習慣,增強學生對鉛筆的保護意識。

      3、 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合作意識。

      教學準備:

      繪本《鉛筆不能咬》、一盒鉛筆、彩色紙、顏料、畫筆等。

      教學過程:

      1、 導入(5分鐘)

      展示一盒新鉛筆,并詢問學生是否知道鉛筆的使用方法,引發學生對本節課的興趣。

      2、 鉛筆的識別(10分鐘)

      給每個學生一支鉛筆,讓學生仔細觀察鉛筆的形狀和材質,并詢問學生鉛筆的特色和作用。

      3、 繪本分享(15分鐘)

      與學生分享繪本《鉛筆不能咬》,讓學生一起欣賞繪本插圖,并引導學生根據插圖描述鉛筆被咬的情景。

      引導學生思考咬鉛筆可能的后果和危害,并和學生進行討論。

      4、 制作宣傳海報(20分鐘)

      要求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制作一張宣傳海報,內容包括“鉛筆不能咬,咬了會……”,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創意。

      提供彩色紙、顏料和畫筆等材料供學生使用,同時指導學生添加適當的插圖和文字。

      5、 展示和交流(10分鐘)

      讓每個小組展示他們的宣傳海報,并邀請學生進行交流。可以提問如下問題:

      - 你們的`海報上寫了什么?

      - 你們是怎么保護鉛筆的?

      - 你們還有其他想說的嗎?

      6、 小結(5分鐘)

      綜合學生的答案,總結本課的教學內容,強調不要咬鉛筆的重要性,并鼓勵學生繼續保護好鉛筆。

      拓展活動:

      1、 邀請學生到美術角繼續繪畫活動,引導學生正確使用鉛筆。

      2、 通過角色扮演、故事編排等形式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不咬鉛筆的理解。

      3、 觀看相關視頻或動畫,加深學生對鉛筆保護的認知。

      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繪本、討論和制作宣傳海報等活動,使學生了解到鉛筆的用途和保護鉛筆的重要性,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合作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延伸活動,以提高教學效果。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學反思《文具不能咬》 4

      一、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危險品,認識一些危險的物品和情況。

      2、了解鉛筆的正確使用方法,避免危險。

      3、學會如何保護自己的安全,掌握一些避免危險的方法。

      二、教學內容

      1、危險品的認識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危險品,比如:火、電、藥品、尖銳、銳利物品、毒品等。這些物品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

      舉例:在家里遇到火情需要報警和逃生。

      2、鉛筆的正確使用方法

      鉛筆是常見的文具用品,但它也有一定的危險性。正確的使用方法可以避免傷害。

      舉例:鉛筆不能亂扔,不能互相戳,不能用嘴咬。

      3、如何保護自己的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掌握一些避免危險的方法,以保護自己的安全。

      舉例:遇到陌生人時,不要隨便跟他說話,要盡快找到可靠的大人幫助自己。

      三、教學過程

      1、教師通過圖片或實物引導學生識別危險品。

      2、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鉛筆的'正確使用方法,并要求學生口頭答題。

      3、教師給學生舉一些避免危險的例子,并要求學生口頭答題。

      4、教師分組,讓學生和同組的同學討論如何保護自己的安全,并向全班匯報。

      5、教師提供一些小劇本,讓學生自己扮演,學生可以在情境中模擬如何避免危險的情況。

      四、教學評價

      1、孩子能夠正確認識危險品。

      2、孩子對鉛筆的正確使用有了深刻的認識。

      3、能夠有很好的安全保護意識。

      4、在小組匯報中,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五、教學后記

      危險物品無處不在,孩子們需要在安全的環境下學習和生活。作為教師,我們需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及時發現和排除危險源,確保孩子的安全。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啟發和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他們掌握自我保護和避免危險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們在安全的環境下健康成長。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學反思《文具不能咬》 5

      活動目標

      嘗試區分出不能食用的物品,知道在游戲、生活中許多物品是不能咬的。

      對食品衛生安全有初步的認識。

      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實物:蘋果、餅干(可食用);鉛筆、橡皮、衣服、玩具(不可食用但常被幼兒接觸)。

      故事或情境模擬的相關道具。

      活動過程

      實物導入:

      出示蘋果、餅干等小零食,引起幼兒興趣。

      接著出示鉛筆、橡皮、衣服、玩具等物品,與幼兒一起討論它們的作用,并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情境模擬:

      教師采用擬人化的口吻,如:“我是鉛筆小弟弟,我喜歡看書和畫畫的小朋友,但我求求你,千萬不要把我放在你的嘴里,我身上含有有害物質,會影響你的健康成長。”

      同理,對橡皮等其他物品也進行類似的情境模擬,讓幼兒了解這些物品的不安全因素。

      活動討論:

      引導幼兒討論:鉛筆、橡皮、衣服、玩具能放到嘴里咬嗎?為什么?

      教師小結:鉛筆、橡皮、玩具有相當一部分的材料是有毒性的,放在嘴里咬容易把有毒、有害的物質吃到肚子里,既不衛生也不安全。

      尋找不安全物品:

      請幼兒在教室里找出不能用來咬的東西,并說出原因。

      如:各種玩具、積木、課本、布娃娃等。

      故事或情境表演:

      可以通過故事或情境表演的形式,讓幼兒更加直觀地了解咬文具的危害。

      如:講述一個小朋友因為咬鉛筆而導致肚子疼的故事。

      活動反思

      成功之處:

      通過實物導入和情境模擬,幼兒能夠直觀地了解哪些物品是不能咬的,增強了安全意識。

      通過討論和尋找不安全物品的活動,幼兒能夠積極參與,鍛煉了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不足之處:

      部分幼兒在活動中可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主動思考和探索的過程。

      情境模擬和故事表演的內容可以更加豐富和生動,以更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改進措施:

      在未來的活動中,可以增加一些互動環節,如提問、游戲等,讓幼兒更加積極地參與進來。

      可以邀請家長或專業人士來園進行安全知識講座或演示,以增強活動的權威性和說服力。

      后續活動建議:

      可以在日常活動中繼續加強安全教育,如通過角色扮演、故事講解等方式,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安全知識。

      可以定期組織安全演練活動,讓幼兒在模擬的情境中學會如何應對突發狀況,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通過這樣的教案和反思,我們可以不斷優化和改進大班的安全教育活動,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學反思《文具不能咬》】相關文章:

    大班安全教案《文具不能咬》反思12-24

    幼兒園大班安全活動設計:文具不能咬04-06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學反思《文具安全》09-11

    大班安全教案:文具安全教案及教學反思08-13

    文具安全大班教案09-29

    文具安全大班教案09-29

    文具安全大班教案09-29

    文具安全大班教案09-29

    文具安全大班教案09-29

    文具安全大班教案09-2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 午夜性色福利视频观看 | 可以在线免费看AV的网站 | 色婷婷色综合缴 | 香港三日本三级少妇三99 | 亚洲日本人成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