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音樂教案:建筑之歌(精選9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音樂教案:建筑之歌,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音樂教案:建筑之歌 1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建筑工人造房子的情景,體驗表演的樂趣。
2、體會城市建設的不斷變化。
活動準備:
加密狗歌曲音樂;簡單了解建筑工地的工作環境。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價值點:打開歌喉,為演唱做準備,建立音樂常規)
發聲練習
1、引導語:你們知道建筑工地都有哪些車?它們是用來干什么的?上次我們一起看過一段視頻,是關于建筑工地上推土機、大吊車、建筑工人的,你們還記得他們是怎樣工作的嗎?
小結:建筑工地上有推土機、大吊車、大卡車等。他們分別是用來推墻的,吊磚頭的.,裝東西的。
過渡語:那你們知道它們是怎樣工作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二、學唱歌曲
1、感受旋律節奏
聽音樂第一遍。(放視頻)
關鍵提問:你們知道推土機、大吊車、大卡車是怎么樣工作的?
小結:推土機是推墻的,大吊車是鏟土的,大卡車是裝泥土的。
聽音樂第二遍。(教師演唱)
關鍵提問:你們知道推土機、大吊車、大卡車是怎么樣工作的?
小結:師幼共同小結。
2、學唱歌曲
過渡語:建筑師工作是都是渾身有勁的,你們的歌聲有力了嗎?我們也來做小小建筑師吧,我們再來唱一遍,看看誰是最有力的建筑師!(幼兒演唱歌曲)
a、師幼集體演唱
b、幼兒分組演唱
c、分角色演唱
d、男女演唱
三、創編動作,表達表現
(一)集體討論交流
1、提問:剛才建筑工人在造房子時做了幾件事?哪三件事?
小結:歌曲中建筑工人做了三件事:推土機推倒墻、鏟土機鏟土、大卡車運土。
引導語:今天我們一起來做建筑工人,把推土機、大吊車、大卡車工作的樣子表現出來。
關鍵提問:你覺得推墻可以怎么表現?鏟土可以怎么表現?裝泥土怎么表現?
幼兒嘗試表現,教師總結。
(二)個別幼兒表現
引導語:我們先請幾位幼兒上臺試一試,看看誰最像小小建筑師。
(三)集體展示
幼兒一起表演歌曲。
大班音樂教案:建筑之歌 2
活動目標:
1、通過了解建筑的過程,理解歌曲內容,能精神飽滿地演唱。
2、能唱準半拍和延長音,注意口音。
活動準備:
造房子的`幻燈片,認字卡片(推土機、卡車、吊車)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體驗理解建筑過程
1、提問:1)最近我們和許多房子寶寶做朋友,你們知道它們是誰造的嗎?(建筑工人)
小結:造房子就是搞建筑,造房子的工人也就是建筑工人。
2、他們需要什么工具來造房子?
出示造房子過程圖片幻燈
3、圖片上可以看到什么?(幼兒觀察回答)
用來推土——推土機(邊看圖片邊看文字)
4、為什么用推土機呢?(推倒墻)
5、除了推土機還要用什么工具?
吊車——可以鏟起土
卡車——裝吊車上的泥土
小結:原來搞建筑需要推土機、吊車、大卡車等許多交通工具來幫助。
二、學習歌曲
提問:小朋友們,我們現在知道了許多建筑的事情,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建筑之歌,聽聽歌里是怎么唱的?
1、教師有表情的示范完整唱。
2、教師按歌詞內容提問,幫助幼兒回憶并初步熟悉歌詞
3、教師運用體態動作提示幼兒完整跟唱兩遍,提醒幼兒用連貫優美飽滿的聲音演唱,教師指導(可拍手打節奏,變換方法演唱)激發幼兒歌唱興趣。
三、表達表現
幼兒表演《建筑之歌》
1、自由組織表演。
2、表演展示分享成功喜悅。
大班音樂教案:建筑之歌 3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歌詞內容、熟悉音樂旋律的基礎上,嘗試跟著音樂節奏演唱歌曲。
2.通過加入襯詞伴唱,感受學唱歌曲過程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建筑之歌》伴奏
2.PPT
教學方法和手段:
圖譜演唱法、練習法等。
活動過程:
一、觀看視頻,引出歌詞內容
1.觀看視頻,你們看到了哪些大家伙?他們有什么本領?
2.小結:這些都是王老師在建筑工地工地上看到的,工人叔叔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把他們請來了。推土機能把舊墻推倒,挖土機把推下來的這些土挖走,最后由大卡車運走。這個地方平整了,工人叔叔就能在這兒造起一座座的高樓大廈,這是我們的動拆遷工地,老房子要變成新建筑了,它們把這些東西拆了挖走的一個過程。我們今天也來唱唱建筑之歌。
二、學唱歌曲,嘗試創編歌詞
①
1.看看圖片,猜猜我們要唱是誰的本領?
2.教師范唱.你覺得我這樣唱能推倒嗎?
3.再次范唱,這次推倒了嗎?你聽到嘩啦啦的聲音了嗎?一個人的力氣總是不夠的',愿不愿意幫我加加油?
4.我有一個好辦法,你們見過工人叔叔在工地上搬一個很重很重的東西,他們也齊心協力的一起搬,都喊一個勞動號子“嘿”一下,你們會不會。
5.教師清唱,幼兒配合
6.跟伴奏演唱
7.推倒了嗎?你聽到了什么?
8.起立歌唱
②
1.這里是唱誰的本領大呢?
2.第一段唱的推倒那座墻就把本領唱出來了,那這一段該怎么唱呢,看這些圖片把這段歌詞編出來,誰來試試?
3.教師清唱,這次挖掉了嗎?聽到嘩啦啦的聲音了嗎?挖土機說了,“嘿”已經給推土機用過了,請你們換一個。
4.清唱嘗試
5.跟伴奏
6.起立歌唱
7.交換角色歌唱
8.剛才有沒有問題?要怎么改正?再次演唱
③
1.剛才第一段唱的誰的本領大?第二段呢?還有誰的本領沒有唱?
2.第一段是推倒那座墻,第二段是挖走那推土,這次不給你們看圖片,猜猜大卡車的本領是什么?
2.幼兒清唱
3.大卡車也說了哈也用過了,我也要個不一樣的勞動號子?
4.分配角色
5.起立歌唱
6.交換角色
④完整歌唱
我們要接受新的挑戰了,三段連起來唱,歌曲三段連起來有點復雜的,愿不愿意接受挑戰?
三、了解歌曲名稱,感受歌曲內涵
今天我們學的這首歌的名字叫做建筑之歌,唱的是建筑工地上一些機器的本領,同時你們用嘿哈吼把工人叔叔的力量唱出來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努力齊心協力的。
四、延伸活動,愿意與父母合唱歌曲
今天回去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唱,爸爸媽媽一開始不會沒關系,邀請他們先唱“嘿哈吼”,合作著慢慢也就會了。
大班音樂教案:建筑之歌 4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歌詞內容、熟悉音樂旋律的基礎上,嘗試跟著音樂節奏演唱歌曲。
2、通過加入襯詞伴唱,感受學唱歌曲過程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ppt、音樂、歌詞圖譜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為理解歌詞內容做鋪墊)
1、孩子們,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張有關建筑工地的圖片,仔細觀察圖片,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小結:建筑工地上舊的房子準備被改造。
過渡語:今天我們要學唱一首新的歌曲,有關建筑工地上舊房子被改造的事情。不過在唱之前,我們要先把歌詞記住,有一點難度哦!行不行?
二、學唱歌曲(理解歌詞內容,熟悉音樂旋律,通過加入襯詞伴唱,激發幼兒興趣,嘗試跟著節奏演唱。)
1、建筑工地在改造舊房子的時候會先用到什么機械?他有什么用處呢?
機械一:推土機
小結:推土機的用處是:推倒那座墻,推倒那座墻,推土機力氣大,推倒那座墻。
1)教師范唱。(我把這句話唱到歌曲里面好嗎?)
2) 我來幫助推土機推墻,你們來幫我加加油!(我幫推土機推墻的時候你們給我加加油好嗎?加油的詞有哪些?)
3)墻推倒了沒有?聽!什么聲音?(嘩啦啦啦 嘩啦啦啦 嘩啦啦啦啦啦)
4)合著音樂,我們把這件事完整的唱一遍,你們給我加加油好嗎?
過渡:推土機把墻推倒了,接下來誰要來工作了?(ppt1)
機械二:大吊車
1)我把大吊車的.工作唱到歌曲里好嗎?鏟起一堆土,鏟起一堆土,大吊車力氣大,鏟起一堆土。
2)記得要給我加加油!
3)交換角色。(你們來幫助大吊車,我來給你們加加油)
過渡:有了你們的幫忙泥土都馬上鏟好了,最后要請誰來幫忙了?)
機械三:大卡車
1)分三組嘗試。(把大卡車的工作唱到歌曲里,還要記得給大卡車加加油哦!)
2)哪組先來表演,他們表演的好嗎?說說你的理由。
小結:要合著音樂,還要加上加油詞,大卡車才能力氣大,運走那么多泥土哦!
(體驗演唱的多種形式,感受歌唱的快樂)
三、集體演唱(感受演唱歌曲過程中的快樂)
1、師幼合作演唱。(教師唱前面機械的工作,幼兒來加油)
2、師幼交換演唱。
3、幼兒分組演唱。
大班音樂教案:建筑之歌 5
一、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感受音樂《建筑之歌》鮮明的節奏特點,能隨音樂用拍手、跺腳等方式表現基本節奏。
嘗試結合建筑場景,創編與建筑施工相關的節奏動作,如敲錘子(× × | × × |)、鋸木頭(× - | × - |),提升幼兒的節奏創編能力。
激發幼兒對建筑主題音樂活動的興趣,增強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合作與表現意識。
二、活動準備
音樂《建筑之歌》(節奏明快、具有強烈的節拍感)及相關伴奏音頻。
建筑施工場景圖片(包含工人敲錘子、鋸木頭、搬磚塊等畫面)、建筑工具模型(塑料錘子、鋸子等)。
節奏卡片(如 ×、××、× - 等)。
三、活動過程
情境導入(5 分鐘):展示建筑施工場景圖片,提問幼兒:“小朋友們,看看這些工人叔叔在做什么呀?他們工作的時候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呢?” 引導幼兒模仿建筑施工聲音,自然引出音樂活動主題,播放《建筑之歌》,請幼兒安靜傾聽,感受音樂的整體氛圍。
節奏感知(10 分鐘):再次播放音樂,教師隨音樂用拍手、跺腳的方式表現節奏,引導幼兒觀察并模仿。出示節奏卡片,結合建筑施工動作講解節奏型,如敲錘子對應 × × | × × |,帶領幼兒用節奏卡片練習拍打節奏,熟悉音樂中的基本節奏型。
節奏創編(15 分鐘):分發建筑工具模型,鼓勵幼兒分組討論,根據工具使用動作創編節奏。如用塑料錘子模仿敲打的動作,創編節奏;用鋸子模仿鋸木頭動作,創編長音節奏。每組推選代表展示創編成果,教師給予肯定與指導,幫助幼兒完善節奏創編。
音樂游戲(10 分鐘):播放《建筑之歌》,幼兒手持道具,隨音樂節奏表演自己創編的建筑施工動作,開展 “小小建筑師” 游戲。教師引導幼兒注意節奏與音樂的配合,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活動總結(5 分鐘):與幼兒一起回顧本次活動中創編的節奏和動作,表揚積極參與和表現出色的幼兒。鼓勵幼兒在生活中繼續探索不同的聲音節奏,結束活動。
大班音樂教案:建筑之歌 6
一、活動目標
幼兒能夠學唱歌曲《建筑之歌》,理解歌詞內容,感受歌曲中建筑工人勞動的熱情。
通過圖譜、動作輔助,幫助幼兒掌握歌曲的旋律和節奏,提高幼兒的歌唱能力。
培養幼兒對建筑工人的尊重與敬佩之情,體驗歌唱帶來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建筑之歌》歌曲音頻及視頻,歌曲圖譜(根據歌詞內容繪制,如高樓大廈、工人勞動等畫面)。
建筑工人安全帽、工作服(兒童尺寸)。
三、活動過程
視頻導入(5 分鐘):播放建筑工人建造高樓的視頻,引導幼兒觀察工人的工作場景和勞動狀態,提問:“建筑工人叔叔阿姨們辛苦嗎?他們是怎么建造房子的呢?” 引發幼兒興趣,隨后播放《建筑之歌》視頻,讓幼兒完整欣賞歌曲。
理解歌詞(10 分鐘):展示歌曲圖譜,教師逐句講解歌詞內容,結合圖譜引導幼兒理解歌詞所描繪的建筑場景。帶領幼兒有節奏地朗讀歌詞,感受歌詞的韻律。
學唱歌曲(15 分鐘):教師范唱歌曲,幼兒跟唱,采用分句教唱的方式,重點指導幼兒掌握歌曲中的難點部分,如節奏變化、音準等。借助圖譜提示,幫助幼兒記憶歌詞和旋律。加入動作表演,如雙手向上伸展表示蓋高樓,增強幼兒對歌曲的理解與記憶,鼓勵幼兒用歡快、有力的聲音演唱歌曲。
角色扮演(10 分鐘):分發安全帽和工作服,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一部分幼兒扮演建筑工人演唱歌曲,一部分幼兒用拍手、跺腳等方式為其伴奏,然后交換角色,增加活動趣味性。
活動延伸(5 分鐘):鼓勵幼兒回家后為家人演唱《建筑之歌》,并講述建筑工人的辛苦,培養幼兒的感恩意識。
大班音樂教案:建筑之歌 7
一、活動目標
幼兒能根據音樂《建筑之歌》的節奏、旋律和情感,展開豐富想象,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心中的建筑場景。
感受音樂與美術的融合之美,提升幼兒的藝術綜合表現能力。
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體驗藝術創作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建筑之歌》音樂,舒緩、歡快等不同風格的建筑主題背景音樂。
繪畫工具:畫紙、水彩筆、油畫棒、顏料等。
優秀建筑繪畫作品圖片。
三、活動過程
欣賞導入(5 分鐘):展示優秀建筑繪畫作品圖片,引導幼兒欣賞不同風格的建筑繪畫,提問:“這些畫中的`建筑美不美?它們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隨后播放《建筑之歌》,請幼兒閉眼傾聽,想象音樂中展現的建筑畫面。
音樂感知與討論(10 分鐘):再次播放音樂,引導幼兒說一說從音樂中聽到了什么,聯想到了什么樣的建筑場景,如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工人忙碌工作等,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繪畫創作(20 分鐘):為幼兒提供繪畫工具,播放不同風格的建筑主題背景音樂,營造創作氛圍。幼兒根據對音樂的理解和想象,進行繪畫創作,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運用色彩和線條,表現獨特的建筑創意,提醒幼兒注意畫面布局。
作品分享(10 分鐘):請幼兒展示自己的繪畫作品,結合《建筑之歌》音樂,講述自己的創作思路和畫面內容,其他幼兒認真傾聽并給予評價,教師總結點評,肯定幼兒的創意和努力。
大班音樂教案:建筑之歌 8
一、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認識常見打擊樂器(三角鐵、鈴鼓、沙錘、木魚等),嘗試用樂器為《建筑之歌》伴奏,感受不同樂器的音色特點。
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和音樂表現力,提高幼兒的合作演奏能力。
激發幼兒對樂器演奏活動的興趣,體驗合作演奏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建筑之歌》音樂及伴奏音頻。
三角鐵、鈴鼓、沙錘、木魚等打擊樂器若干。
樂器節奏圖譜(標注不同樂器在歌曲中的演奏節奏和時機)。
三、活動過程
樂器介紹(5 分鐘):出示各種打擊樂器,向幼兒介紹樂器的名稱、演奏方法和音色特點,如三角鐵聲音清脆、鈴鼓搖動有清脆鈴聲等,讓幼兒親自嘗試演奏,感受不同樂器的獨特魅力。
節奏練習(10 分鐘):分發樂器節奏圖譜,教師講解圖譜含義,引導幼兒根據圖譜練習用樂器拍打節奏。如三角鐵在某些節奏型處敲擊,鈴鼓在特定部分搖動等,分組進行練習,教師巡回指導,糾正幼兒的演奏姿勢和節奏。
合作演奏(20 分鐘):播放《建筑之歌》音樂,幼兒根據樂器節奏圖譜,分組合作進行演奏。教師引導幼兒注意傾聽音樂,保持節奏一致,與其他組配合默契。可進行多次演奏,嘗試不同的`樂器組合和演奏方式,如輪奏、合奏等,讓幼兒感受不同的演奏效果。
表演展示(10 分鐘):幼兒完整演奏《建筑之歌》,邀請其他班級幼兒或教師觀看表演,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表演結束后,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總結經驗。
大班音樂教案:建筑之歌 9
一、活動目標
幼兒能在音樂游戲中準確感知《建筑之歌》的節奏和旋律變化,按照游戲規則進行活動。
通過音樂游戲,培養幼兒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反應能力,提高幼兒的音樂感知與表現能力。
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增強幼兒對音樂活動的喜愛。
二、活動準備
《建筑之歌》音樂,音樂中設置不同的節奏段落和旋律變化作為游戲信號。
大型積木、紙箱等建筑搭建材料。
三、活動過程
游戲導入(5 分鐘):教師講述游戲情境:“小朋友們,我們要一起建造一座超級大樓,但是要跟著音樂的節奏來哦!” 引發幼兒興趣,簡單介紹游戲規則,讓幼兒有初步了解。
講解規則(5 分鐘):詳細說明游戲規則,當音樂節奏明快時,幼兒快速搬運搭建材料;當音樂節奏變慢,幼兒用材料搭建建筑;當音樂停止,幼兒要立刻停止動作并保持造型。教師進行示范,確保幼兒理解規則。
游戲進行(25 分鐘):播放《建筑之歌》,幼兒開始游戲。第一輪游戲,教師引導幼兒熟悉游戲流程和音樂節奏變化,在游戲過程中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和遵守規則。后續游戲增加難度,如規定建筑的形狀、高度等,鼓勵幼兒發揮創意,合作搭建。教師觀察幼兒游戲情況,適時給予指導和鼓勵。
分享與總結(10 分鐘):游戲結束后,組織幼兒參觀共同搭建的 “建筑”,請幼兒分享在游戲中的感受和經驗,如遇到的'困難、有趣的事情等。教師總結游戲情況,表揚遵守規則、合作良好的幼兒,回顧音樂與游戲的關系,結束活動。
【大班音樂教案:建筑之歌】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小河之歌》教案04-18
《竹鄉之歌》音樂教學反思11-13
《雛鷹之歌》音樂教學反思10-20
音樂《雛鷹之歌》教學反思10-01
小學音樂說課稿《銀屏之歌》09-29
大班音樂教案01-22
大班音樂教案05-01
音樂《紅領巾之歌》教學設計06-19
長江之歌教案09-09
大班音樂教案舞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