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竹石》教學設計

    時間:2021-07-20 16:23:14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六年級《竹石》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六年級《竹石》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六年級《竹石》教學設計

    小學六年級《竹石》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認識“破、磨、擊、爾、南”5個生字,掌握“磨”的兩種讀音。

      2、有感情地朗讀撲背誦古詩。

      3、通過誦讀古詩,感受竹子堅定頑強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課件出示《竹石圖》,配以古琴樂)

      導人:聽過胸有成竹這個成語吧,說的就是清代大畫家鄭燮的故事。他可喜歡竹子了,大家看到的這幅{竹石圖}就是他62歲時的作品。

      2、感知圖畫。說說畫中的竹子給你的感覺。

      3、感知古詩。

      鄭燮還會作詩呢,這畫中的詩就是他自己寫的,老師讀給你們聽聽吧。

      教師范讀古詩。{配以課件《竹石圖》及古琴樂)

      今天老師和大家一塊兒來學習這首古詩。

      二、初讀古詩

      1、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2、自由讀詩,自學不認識的字。(教師進行巡視,提醒學生把宇音讀準)

      3、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教師引導學生互評。

      4、救師檢查生字、生詞的讀音。

      咬定破巖千磨萬擊堅勁

      5、小組齊讀古詩,讀流利。

      三、讀詩悟情

      1、欣賞圖畫,練習讀古詩,整體感悟詩中怎樣寫畫中竹的。

      2、逐句練讀。

     、儋p畫。竹子長在什么地方?

      學生自由讀詩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诮處熋枋鲈娋涞囊饩常褐褡泳o緊扎根在巖縫中,好像把青山咬住了一樣.一點也不放松。

      ③學生自由讀前兩句詩,指導學生評讀。標準:音準、有感情、韻律美。

      ④賞畫想象:風吹來了,雨打來了,竹子害怕嗎?

      學生自由讀詩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菀龑W生想象:除了風吹雨打,竹子還會遇到什么折磨?

      教師總結:風吹、雨淋、霜凍、雪落,這就是千磨萬擊!

     、拗该x全詩,學生評讀。

      3、再次整體感悟古詩。

     、僦该麑W生誦讀全詩。

     、趯φ請D畫,再讀古詩,說說你明白了什么?

     、垡龑В耗阆矚g詩中的竹子嗎?為什么?

     、苡懈星榈佚R讀古詩。

      4、練習背誦古詩。

      學生自由練習背誦,交流好的背詩方法。

      四、課后延伸

      自然界中有好多植物都具有優秀的品質,詩人們時常寫詩來贊美它們。課后讀讀(梅花)。下次課大家來交流學習體會。

    小學六年級《竹石》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本課的2個生字。

      2、能背誦詩歌。

      3、能說出詩歌的大意和意境。

      過程與方法

      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如竹與石的對話、把自己假想成鄭燮等,用情景的創設來加強對文本的體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

      2、樹立敢于面對一切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本課的2個生字。能說出詩歌的大意和意境‘

      教學難點:

      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如竹與石的對話、把自己假想成鄭燮等,用情景的創設來加強對文本的體驗。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樹立敢于面對一切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教學準備:

      1、課前搜集鄭燮的故事,有關竹的詩句

      2、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板書設計:

      30、竹石

      鄭燮

      咬定千磨萬擊

      堅勁

      立根東西南北風

      詠物明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看圖:圖上有什么?(板書:竹石鄭燮說到詩人,他還有一個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號——板橋)

      2、你知道鄭板橋的故事嗎?學生交流,老師適時補充

      (1)江蘇興化人,揚州八大怪之一……

      (2)寫過“難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3)早年家貧,中進士,曾任山東范縣、濰縣知縣,后因幫助縣民訴訟得罪地方豪紳而罷官(辭行前,百姓跪請挽留,板橋當即題詩:“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做魚竿”說他兩袖清風回揚州吟詩作畫去了,表現得十分坦蕩、灑脫)

      (4)故事:一天,鄭板橋聽說鎮江江心有座焦山,風景優美,栽了許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攤開紙作畫,畫上留下了許許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莖蔥蔥,枝葉扶疏,配上一兩塊清奇古怪的石頭,題上幾句妙趣橫生的詩文,讓人耳目一新。

      3、鄭板橋人稱“詩書畫三絕”,特別是他畫的竹蘭、山石,形象逼真,姿態萬千。留下了許多名畫——竹石圖、叢竹圖、墨竹圖、蘭竹芳香圖……課件欣賞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一首題寫在竹石圖上的詩。師吟詩,生讀讀古詩。

      二、學詩

      1、學習古詩,我們不僅要讀懂古詩的內容,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還要領悟學習古詩的方法,以便能夠學習更多的詩,賞析祖國語言文字之美

      2、學生說說學古詩的有效方法。

      3、學生自讀,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弄懂詩意。合作學習、自我體會均可。

      4、反饋:抓住哪些字眼來理解?你認為哪些字詞寫得最傳神?

      (“咬”字極為有力,充分表達了勁竹的剛毅性格)

      三、體情

      1、合作表演竹與石的對話。

      2、詩人喜歡竹子嗎?他是怎樣表達的?再讀古詩,體味詩人寫竹,是寫什么?

      借物喻人,表明詩人剛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擊、不畏風浪的氣節。

      把自己想象成鄭燮,說說自己看到竹石的心情、感悟

      3、懷著對勁竹、對詩人的敬佩之情朗讀全詩(對讀、指名讀、齊讀)

      4、你喜歡竹子嗎?你認為竹子具有哪些品質?

      (如:竹是空心的,很謙虛;竹在生命的旅程中每成長一步會留下印記;竹不開花,樸素,保持本色;竹扎根很深,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四、拓展

      “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有竹,“歲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有多少人吟誦過這看似普通的竹子!

      交流誦讀我們課外搜集的竹的典故,竹的詩句。

      典故:宋代文與可畫竹“胸有成竹”

      詩句:王維《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蘇軾《于潛僧綠筠軒》“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李白《慈老竹》“里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

      鄭燮《竹》“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劉禹錫《庭竹》“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五、鞏固

      在畫的空白處題寫《竹石》,要求默寫。也可以題寫你喜歡的寫竹的詩句。

      教學反思:

      語文課堂要體現開放襟懷,把課外的學習引進課內,使古詩的教學變得“充實”“厚實”起來。而且詩人的生平與他詩作蘊涵的精神一脈相承,感悟詩中內涵,學習詩人借物喻人、詠物明志的寫法,達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如竹與石的對話、把自己假想成鄭燮,用情景的創設來加強對文本的體驗。教學過程講究承接、回環,從入課時賞畫到結課時在畫上題詩,前后呼應,渾然一體。

    小學六年級《竹石》教學設計3

      1.學習鄭燮的《竹石》,理解詩中咬定、青山、立根、原、破巖、千磨萬擊、堅勁、任爾等詞。

      2.能用自己的話解釋《竹石》,體會竹子立場堅定、決不動搖、不向困難低頭的品質。

      3.了解詩人鄭燮,聯系他的生平事跡體會詩中表露的詩人不向惡劣環境和世俗低頭,堅忍不拔、剛毅正直的胸襟。

      重點體會竹子立場堅定、決不動搖、不向困難低頭的品質。

      難點體會詩中表露的詩人不向惡劣環境和世俗低頭,堅忍不拔、剛毅正直的胸襟。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背誦王冕的《墨梅》。

      交流:在王冕的《墨梅》詩中,你讀到了什么?

      小結:詩言志。

      今天我們要讀的也是一位畫家寫的,他同時還是一位書法家、文學家。他就是清代的鄭燮。關于鄭燮,你了解多少?(知道他是揚州八大怪之一拓展揚州八大怪,知道他就是鄭板橋?梢越Y合一些故事來了解。)

      二、初讀《竹石》。

      1.齊讀,把古詩讀正確。

      2.再讀,讀出節奏感來,

      3.再讀,讀出平仄的變化。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三、借助詩題,解釋古詩。

      1.讀著竹石這個詩題,我不免產生了一個問題?這首詩到底是寫竹還是寫石啊?你們說呢?

      2.自讀,從文中找一找依據,說明這首詩寫的到底是什么?

      3.交流,在交流中展開學習。

      咬定青山不放松

      這個咬字讓你想到了什么?抓住一個咬字會想象竹根盤根錯節的模樣,想象竹根牢牢扎根在山石間的情景。你還能想到其他詞來形容嗎?(如抓、攀等)

      朗讀表現其牢牢扎根在山石間的`情景。

      立根原在破巖中

      理解立根把根扎在

      討論交流:破巖是什么?

      體會竹子的生長環境的艱險、貧瘠。

      朗讀表現竹子生長環境的艱險、貧瘠。

      把

      一、二兩句詩聯系起來讀,你又讀懂了什么?(體會竹子雖然生活在艱險貧瘠的地方,但他依然堅強地生長著,讓人佩服。)

      用一個詞來形容這立根在破巖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堅韌不拔)

      朗讀,讀出竹子的堅韌來。

      讀著這樣的竹子,你對他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情?(肅然起敬)

      朗讀,讀出你對竹子的這份崇敬之情來。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抓住堅勁,理解堅中的堅強不屈、堅忍不拔,理解勁中的挺拔有力、威武挺立。

      抓住堅強不屈,深入理解:

      竹子不屈服于哪些?在交流中理解千磨萬擊東西南北風(磨磨難、困難;擊打擊。)想象竹子遇到的磨難、打擊。在學生每一次想象后都替竹子高呼: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4.小結詩中的竹子形象。

      5.朗讀古詩,讀出這竹子的形象來。

      四、理解詩意,拓展延伸。

      1.讀著這首詩,我們只是看到一株株堅強不屈、挺拔有力的竹子而已嗎?讓我們來讀一讀這樣幾個故事。

      2.閱讀有關鄭燮的故事。(詳見附件)

      3.讀了故事,請你談談此刻的感受。

      4.小結鄭燮竹子般的形象。

      5.鄭燮的繪畫多選竹、蘭、梅、菊,其中尤其以竹與蘭畫得最多,最好,F在你明白鄭燮為何如此喜歡畫竹,為何還在畫上留下這一首題畫的《竹石》詩呢?(小結:詩言志)

      6.古人有許多喜歡竹子的,比如有一位大詩人這樣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說這話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蘇東坡。

      7.推薦閱讀鄭燮的另一首竹詩:

      竹(清.鄭燮)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以及:

      竹清鄭板橋未出土時先有節,已到凌云仍虛心。

      華藏院此君亭詠竹(中四句)宋王安石

      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

      8.文人墨客們為何如此愛竹,竹又具有哪些特別的形象呢?你感興趣的話不妨去研究研究。

      五、布置作業。

      默寫《竹石》

      收集有關詠竹的詩句。

    小學六年級《竹石》教學設計4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悟,能理解詩句中詞語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憑借古詩詩句,感受古詩美的意境,是學生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教學準備:

      1教學掛圖或投影片

      2配樂的課文朗讀錄音。

      教學過程:

      一、課前復習。

      1、背誦《墨梅》。

      2、作者用梅花比喻什么樣的人?

      二、回憶方法。

      學古詩先理解什么,再理解什么,最后體會什么?板書:古詩

      理解詞、句,體會思想感情。

      三、講解《竹石》

      1、聽配音朗讀磁帶。

      2、指讀注釋,理解詩句。(讓學生標出不懂的句子)

      3、討論重點詞句。

      (1)第一句中“咬定”是什么意思?

      板書:咬定

      (2)學生自己解釋第一句。(竹子抓住青山毫不放松)

      (3)第二句“破立”是什么意思?“立根”是什么意思?

      板書:立根

      (4)學生自己解釋第二句。(它的根牢牢扎在巖石縫中)

      (5)第三句“堅韌”是什么意思?“千磨萬擊”是什么意思?板書:堅韌

      (6)“咬定” “立根”指的是竹石的什么?

      板書:竹石特性

      (7)竹石在什么情況下依然堅韌?

      板書:歷經磨難

      (8)學生自己解釋第三句。(千種磨難萬種打擊仍然堅忍不拔)

      (9)第四句“任”是什么意思?“爾”是什么意思?

      (10)指導學生看掛圖,理解第四句詩文。

      板書:無論多少

      (11)學生自己解釋第四句。(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風)

      (12)竹石的特性好象人的什么精神呢?

      板書:人堅忍不拔

      4、指導朗讀。

      四、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竹石》

      2、理解詩句,領會詩句中贊頌了什么精神?

    【小學六年級《竹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竹石教學設計01-29

    竹石教學設計01-29

    《竹頌》教學設計12-21

    竹石閱讀答案06-12

    《竹頌》教學設計(六年級上)12-16

    黃庭堅題竹石牧牛10-26

    人教版教學設計《搭石》12-18

    人教版教學設計《搭石》12-18

    黃庭堅《題竹石牧!焚p析10-03

    小學語文課文《搭石》教學設計范文12-2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 亚洲一级中文理论片 | 自拍自偷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 |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