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環保教案

    時間:2021-06-01 16:18:03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環保教案(精選7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環保教案(精選7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環保教案(精選7篇)

      大班環保教案1

      活動目標

      1.有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愿意從自我做起。

      2.了解垃圾分類投放的意義,知道生活中的的垃圾如何分類投放。

      3.嘗試制作能提示幼兒園小朋友分類投放垃圾的提示圖。

      4.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養對自然環境的愛護。

      5.懂得垃圾與人類自然環境的關系。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知道生活中的垃圾如何分類投放。

      難點:明確垃圾的分類投放,能區分可回收、廚余、有害和其他垃圾。

      活動準備

      1.活動前進行了我身邊的垃圾調查活動,經過走訪、調查、記錄,總結出了生活中的常見垃圾種類,發現塑料垃圾比較多。

      2.在走訪周邊的社區、公共場所中發現認識了不同標志的垃圾桶,知道有些東西是可以回收的。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談話引出話題

      (1)圖片導入:這些是什么?家里平時的垃圾都如何處理?幼兒園的垃圾是如何處理的?

      二、基本部分

      1.激發幼兒興趣:了解垃圾分類投放的意義

      (1)觀看垃圾與環境視頻,了解塑料垃圾對環境與自然造成的污染和傷害。

      (2)觀看視頻了解垃圾的回收和在利用。

      2.學習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

      (1)認識分類垃圾桶:出示不同標記的垃圾桶,說說有什么區別?

      (2)認識垃圾分類標志了解如何根據標志投放垃圾:哪個標志投放哪些垃圾?

      3.爭做環保小衛士:嘗試體驗分類投放垃圾

      (1)互動:猜猜這是什么垃圾桶?這些垃圾應該投放那種垃圾桶?

      (2)分類投放垃圾:這兒有很多垃圾,請大家幫忙投放到垃圾桶里。(根據大家的投放情況進行登錄環保小衛士相框)

      (3)制作垃圾投放提示牌:播放保潔阿姨的訴求,引導幼兒為園內制作垃圾投放提示牌,幫助提示其他小朋友正確的投放垃圾,方便分類處理和回收。

      三、結束部分

      1.環保我先行:從我做起分類投放垃圾。

      (1)展示垃圾分類指示牌,糾正錯誤,提示一些特殊垃圾的投放。

      (2)教師小結:垃圾分類的意義,鼓勵幼兒將身邊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并提示身邊人分類投放垃圾,一起為環境的保護貢獻一份力量。

      2.延伸活動:環保在行動

      (1)將垃圾分類指示牌的投放到幼兒園垃圾桶,提升全員師生分類投放垃圾。

      (2)在園內創設有害垃圾回收點,回收幼兒園所有小朋友家庭中的有害垃圾進行集中處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了解垃圾分類投放的意義,有保護環境的意識,愿意從自我做起,知道身邊的垃圾如何分類投放,在這個基礎上嘗試制作垃圾投放的提示圖。活動重點了解垃圾分類投放的意義,知道如何分類投放生活中的垃圾,難點在于明確垃圾的分類,知道到底哪些是能回收的,哪些是不能回收的,如何分類投放。

      活動中通過視頻了解塑料、紙、玻璃、鋁罐等常見垃圾回收和在利用的價值,了解生活中產生最多的塑料垃圾對環境與自然造成的污染和和傷害,回收再利用這些垃圾我們能做就是將身邊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方便回收再利用。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非常濃厚,通過活動孩子們關注到了垃圾與人類自然環境的關系,有保護環境的意識,愿意從自己做起,本次活動很好的完成了活動的預設目標,孩子們學會了如何分類投放生活中的垃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孩子可以快速、準確的判斷垃圾的材質,準確的進行分類投放。

      小百科:環保,全稱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創新研發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

      大班環保教案2

      教學目標

      1、培養幼兒的愛心和環保意識。

      2、幫助幼兒懂得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使幼兒明白,保護環境是人類共同的責任。

      3、引導學生從生活的細微處入手開展環保活動,學習評價故事中的角色行為。

      教學方法

      1、教師通過觀看圖片來講解環保的重要性,并帶領幼兒互動。

      2、通過多媒體讓幼兒更加直觀的了解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1、準備多張污染水資源和原始生態環境的圖片。

      2、準備一杯清水,一杯污染的水。

      3、利用多媒體播放故事課件。

      重點難點

      重點是引導幼兒理解圖片和故事內容,培養幼兒環境保護的意識;

      難點是如何讓幼兒知道水污染對人、動物和環境的傷害。

      活動過程

      (一)設計疑問。

      教師帶領幼兒利用多媒體課件觀看小魚在長江里面自由自在的生活著,接著畫面上小魚由于喝了受工廠排除來的污水,劇烈的掙扎,最后泛白肚子。教師在這個時候可以向學生提出疑問:長江里面的小魚是怎么了?為什么會死去?并帶領幼兒找出殺害小魚的主要因素。

      (二)聽故事

      教師在帶領幼兒看完多媒體課件后,給幼兒講述黑貓警長查辦笨笨熊工廠污染環境的故事。

      教師在講完故事之后,向幼兒提問笨笨熊的做法對不對?并說出答案。

      (教師小結:原來是笨笨熊的工廠生產排出有毒的廢水不經過處理直接排入長江,害的小魚失去了生命。)

      (三)教師通過多媒體向幼兒播放附近的沒受污染的和受污染河流的錄像。然后出示圖片,講解分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1、森林嚴重砍伐。2、農藥和化肥。3、工廠的廢水。

      這個時候教師可以拿出一杯清水和一杯污染的水給幼兒做比較,并引導幼兒說出它們的區別和危害。

      (四)引導幼兒討論,我們該怎樣保護水資源?

      總結幼兒力所能及的做法,讓其在日常生活中行動起來,如:

      (1)節約用水

      (2)愛護花草樹木,在植樹節的時候多植樹。

      (3)建議父母使用環保物品,并教導他們要有環保意識。(例如垃圾分類處理)

      大班環保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小貓搬家的原因,樹立保護水質等環境意識、。

      2、培養幼兒爬,走平衡木等動作的靈敏性。

      3、對幼兒進行助人為樂的思想教育。

      二、活動準備:

      1、小貓頭飾若干,自制釣魚桿,與幼兒人數相等。

      2、木馬(代表小山),平衡木(代表小橋)體育器材。

      3、電話機(玩具)、錄音機

      4、“保護河水,此處嚴禁堆放垃圾”牌子一塊。

      三、活動過程:

      (一)引導入題:

      1、師問:小朋友,小貓最喜歡吃什么

      (小魚)

      師:小魚生長在哪里

      (水里)

      2、師問:老師帶小朋友到××河和×河邊看到什么

      (幼兒答:河水清,有小魚,樹木,居民住房,×河邊堆放垃圾,河水混濁,沒有小魚……)

      3、總結幼兒回答情況,問幼兒,小朋友,×條河邊被居民倒垃圾,水變臟了,小魚沒了,小貓釣不到魚吃怎么辦

      ?誰能替小貓想辦法

      (加以總結)(幼兒討論:給小貓搬家,買小魚給小貓吃,爬到樹上去讓爸爸開大卡車把垃圾運走,找環保叔叔……不讓倒垃圾……)

      (二)進入游戲活動

      1、師:小朋友們真聰明,知道××河里沒有垃圾污染,那里的魚多,我們先幫小貓把家搬到那條河邊去住,好讓小貓能釣到魚吃,小朋友扮演小貓,把釣竿子帶上好不好

      (好)待小朋友的爸爸把×條河邊的垃圾運走后再搬回來。

      2、向幼兒講清游戲規則玩法:全班分成6隊,每隊人數相等,每隊第一個幼兒頭戴小貓頭飾,手拿釣魚竿,要翻過小山,走過小橋(注意安全)魚竿和頭飾不準丟,到小貓新家后站好(每隊前一個幼兒到“家”后,后一個幼兒才能“搬家”。看哪隊幼兒搬得快,先結束的一隊是優勝者,選出前三名)

      3、老師作示范表演后,幼兒開始游戲,不該“跑”的幼兒喊“加油”。

      4、第一次搬完后總結發獎,這時電話鈴聲響起,教者接電話:

      內容:小貓原來的家小河的垃圾運走了,居民們不再倒垃圾,河水清了,小魚又游回來了(表揚小朋友環保意識強)

      5、把消息告訴幼兒后,再把“家”用同樣方法搬回去(放音樂,增加幼兒高興的氣氛)

      6、總結游戲情況,出示“保護河水人人有責,嚴禁亂倒垃圾”的牌子,課程結束。

      大班環保教案4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講究衛生,懂得環境的美、要靠我們自己去創造和保護,萌發幼兒的環保意識和做環保小衛士的愿望。

      2、啟發幼兒做一些環保方面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幼兒自覺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3、點數數量是10的物品,學會10的數數。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塑料袋、畫紙、幼兒故事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集體觀看《邋遢大王》。

      2、師:剛剛歌曲中唱到了什么?那你們是怎樣做的'呢?剛才小朋友們說的太好了,老師希望你們做的跟說的一樣,那么你們就都是講衛生的好孩子了。哎,小朋友,我們自己每天都干干凈凈的,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還要學會哪些呢?好,讓我們先來一起聽故事吧!

      二、基本部分:

      1、聽故事《亂扔垃圾的小熊》

      教師提問:小熊做的對嗎?為什么?小草、小樹、小花為什么不愿意?

      引導幼兒展開討論。

      2、出示教學掛圖(一):

      讓孩子們觀察圖中的小朋友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為什么?

      教師小結:

      3、出示教學掛圖(二),讓幼兒仔細觀察,點數。

      4、操作練習:

      給幼兒雪花片玩具,讓孩子們每個人點數出10個玩具,來鞏固對10的數數。

      5、游戲:"送垃圾回家"。

      讓幼兒把教室內的垃圾放到垃圾箱內,看誰撿的垃圾多。

      三、活動結束:

      小朋友要保持自身的個人衛生,要保持自己所在的環境中的衛生,能夠在所處的環境之中看到垃圾能自覺的撿起來,并分來扔進垃圾桶內。

      大班環保教案5

      活動目標:

      1、了解垃圾的來源,認識其危害,并能區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2、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3、愿意為維護環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重點:

      幫助幼兒區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教學難點:為環保宣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事先收集一些廢舊材料;錄像短片兩段(整潔和臟亂的小區環境錄像;垃圾分類回收和處理的科技短片)

      知識準備——請幼兒觀察居住小區及周圍的環境,和父母一起勞倫收集有關生活中垃圾的相關圖片

      活動過程:

      環節一:了解垃圾的來源

      放錄像(整潔和臟亂的小區)提問:“你們喜歡哪個小區?為什么?”“垃圾從哪兒來?”“垃圾有何危害?”

      環節二:了解垃圾的分類及處理

      播放科教短片(垃圾分類回收和處理)提問:“垃圾可以分成幾類?”“那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我們該怎么做?”

      環節三:游戲——送垃圾“回家”

      親身嘗試,將實物垃圾送到垃圾桶內。

      提問:你們認識這個垃圾桶嗎?為什么它們有不同的顏色?可回收垃圾桶是什么顏色的?可回收垃圾桶是什么顏色的?不可回收垃圾桶是什么顏色的?有害垃圾桶是什么顏色的?你們能將這些垃圾送回它們的“家”嗎?

      環節四:設計環保標志

      結合自身說說我們該如何保護環境,引出設計標志。

      導入:保護我們的環境,我們該做些什么?

      鼓勵幼兒爭做“小小環保宣傳員”,設計“環保警示標志”,張貼“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等宣傳畫。

      活動延伸:

      收集廢舊材料,投放在活動區。

      大班環保教案6

      一、活動目標:

      觀察、比較污水和自來水,知道污水的來源和危害;懂得要保持水的清潔和節約用水。

      二、活動準備:

      1、每人兩只玻璃杯。

      2、課前組織幼兒觀察居住地附近小河的河水,并帶回兩大瓶污水。

      3、過濾紙若干、自制濾水器(大塑料瓶、沙子、活性炭)若干個。

      三、活動過程:

      1、回憶觀察小河的情景。

      ①提問:這兩大瓶水是從哪里來的?

      ②教師把污水倒入幼兒的玻璃杯里;提問:你們看看玻璃杯里的水是怎樣的水?(引導幼兒觀察杯里的污水并展開討論,污水里有什么?教師巡視啟發、指導。)

      ③提問:小河的污水是怎樣來的?提問:污水對人體有什么危害?引導幼兒討論。

      2、觀察比較污水和自來水。

      ①提問:請你們用1只玻璃杯盛自來水,另1只玻璃杯中裝滿污水,看看自來水和污水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知道自來水是透明的、干凈的,污水是混濁的、骯臟的。

      ②自來水能給我們帶來什么?

      3、小實驗:污水變干凈了。

      ①把濾水紙放進玻璃漏斗上,把污水倒下去,看看發現了什么?

      ②再把污水倒入自制濾水器中,觀察流出來的水是怎樣的?(說明:過濾出來的水還有看不見的細菌,要殺菌消毒,可以告訴幼兒一些簡單的環保常識,使他們對污水產生初步的認識。)

      ③我們怎樣才能保持水的潔凈,怎樣節約用水?

      大班環保教案7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游戲等形式引導幼兒認識烏鴉、鯽魚、蚯蚓、蜣螂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初步了解它們與生存環境相互依存的關系。

      2培養幼兒用語言表達觀察內容的能力。

      3激發幼兒關心、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在墻上布置一幅大自然的畫面、畫面上非被貼上烏鴉、鯽魚、蚯蚓、蜣螂的圖片。

      2活動場地及烏鴉、鯽魚、蚯蚓、蜣螂的掛牌。

      (教師扮演主考官,活動前先給幾位幼兒作知識鋪墊)。

      3幼兒繪畫用的材料。

      活動過程:

      1說一說。

      你喜歡小動物嗎?喜歡哪些小動物,為什么要喜歡它們?

      2情景表演。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最近我們動物王國要招收一批清潔工,好多動物都來參加我們的招聘會了。

      看看,誰是第一個來了。(一位幼兒扮演小鯽魚游來)快向小鯽魚問好。鯽魚和小朋友們相互問好。

      考官問:“小鯽魚,你能想大家介紹你的本領嗎?”

      鯽魚回答:“我生活在淡水里、河里的才、小蟲子、垃圾都是我的食物,我能做水下清潔工。”“好!”考官笑了笑問“下一個是誰呢?”“我,我是一個烏鴉,別看我長得丑,可地面上的蒼蠅,蛆蟲都怕我,我還喜歡吃一些腐肉和廢棄物,我可以做地面上的清潔工。”“行!”考官滿意地點點頭。這時,蚯蚓站了起來,羞羞答答地說:“我能把地下的垃圾吃掉,疏松土壤、制造肥料,我能做地下清潔工。”“很好,你做地下清潔工!”突然,屎殼郎急沖沖跑了過來說:“我也要當清潔工,我能把牧場上的糞便清理干凈。”主考官說:“好,你們都是了不起的清潔工!從明天起,你們就分頭工作吧,再見。”

      3出示動物掛圖,引導幼兒認識鯽魚、烏鴉、蚯蚓、蜣螂的外形和生活習性。

      1)小朋友們,動物王國的美容師聽說我們我們來了,都出來歡迎我們了(引導幼兒觀察各種動物的外形)。

      2)請小朋友們每人找一只小動物做好朋友(每人到活動場地墻上取一只動物圖片)。

      3)請小朋友看看你的好朋友是誰?叫什么名字?長得怎樣?在什么地方工作?有什么本領?(讓幼兒自由和動物說話,用語言表達觀察的內容)

      4)幼兒分別介紹自己的動物朋友。

      5)除了這些動物是大自然媽媽的美容師,你還知道哪些動物也是大自然媽媽的美容師。(青蛙、螳螂、啄木鳥、小燕子等。)

      6)請幼兒將動物送回家(貼到原來的活動墻上。)

      4繪畫活動。

      以鞏固幼兒對以上動物生活習性的認識和了解他們與環境相互依存的關系。

    【大班環保教案(精選7篇)】相關文章:

    植樹造林大班環保教案(通用6篇)02-21

    大班環保植樹節教案(通用6篇)02-11

    【精選】大班美術教案5篇02-02

    【精選】大班美術教案三篇01-31

    大班愛耳日教案02-18

    精選環保教案集合9篇01-17

    精選環保教案模板合集5篇02-06

    【精選】大班美術教案模板6篇02-21

    大班語言植樹教案(精選7篇)02-21

    精選大班安全教案匯編八篇02-1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一区二区亚洲 | 日本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 日韩精品成人动漫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v | 最新国自产拍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