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科學《在星空中二》教案

    時間:2024-06-27 18:15:12 詩琳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六年級科學《在星空中二》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科學《在星空中二》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六年級科學《在星空中二》教案(通用5篇)

      六年級科學《在星空中二》教案 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隨季節的變換,在天空中會出現不同的代表性星座,星座在天空中是運動變化的。

      2、亮星構成的圖形是星座的主要標志。

      過程與方法:

      1、嘗試根據星座的特征觀察認識星座,并用圖畫做好相關的記錄。

      2、制作活動觀星圖,并運用到實際的觀察中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對天文方面的興趣,認識到較長時間內持續地觀察星座是必要的。

      2、發展團結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根據星座的特征觀察認識星座。

      【教學難點】

      制作活動觀星圖,并運用到實際的觀察中去。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以及相關資料、夏季星空圖、事先考察夜間觀察星象的地理位置 學生準備:活動星圖、硬紙、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開星空交流會

      1.前段時間同學們觀察了月相,最近又觀察了星座,這節課我們開個星空交流會,交流一下在觀察活動中的收獲和體會。

      2.展示觀星記錄表及月相觀察記錄表。

      3.組織學生分小組互相參觀、學習。

      4.小組交流觀星、觀月過程中的體會和經驗。

      5.小結月相的變化規律,對活動過程進行反思和評價。

      二、認識夏季主要星座

      1.談話:同學們,你知道牛郎織女的故事嗎?(教師簡單介紹牛郎織女的故事)

      2.(出示夏季星空圖)請同學們觀察,圖中有哪些星座?它們有何明顯的標志?

      3.學生觀察并匯報。

      4.閱讀課本第59頁的文字資料。

      5.提問:天琴、天鷹星座的主要標志是什么?怎樣才能找到它們呢?

     。ㄌ烨、天鷹星座的主要標志分別是牛郎、織女星。天空中有一條閃亮的光帶,就是人們常說的“銀河”。我們根據這條光帶去尋找,“河”東是牛郎,“河”西是織女,“河”中是天津四,織女旁的四顆不太亮的星,就是押送織女的天兵;牛郎旁的兩顆星,就是他擔筐中的兩個子女;銀河就是阻隔他們的一條河流。)

      6.小結尋找星座的兩種主要方法:利用亮星形成的圖形特征;根據已知星座來確認未知星座。

      三、制作活動觀星圖

      1.談話:如果我們想認識更多的星座,就需要制作一個活動觀星圖,幫助我們在不同的時間和季節觀察不同的'星座。

      2.講解制作方法:

     。1)將全天星圖剪下來做活動底盤。

     。2)另外將兩張連在一起的紙片也剪成比底盤稍大一點的紙盤,其中一個剪下如教材中所示的一個橢圓,然后用細線將紙盤與活動底盤以北極星為圓心組合起來。

      3.介紹星圖的使用方法:

     。1)將活動觀星圖舉過頭頂。

     。2)轉動星圖,讓圖中的“北斗七星”與天空中的北斗七星處于同一方向,再根據圖中的其他星座來認識相應方向的天空中的星座。

      4.學生制作活動星圖。

      5.指導學生在夜間進行觀星活動:成立觀星小組、制定觀星計劃。

      6.小結:星座在天空中是運動變化的。隨季節的變換,在天空中會出現不同的代表性星座。

      四、應用拓展

      觀察:在夏季的星空,根據“夏季大三角”——天津四、織女星和牛郎星,分別找出天鵝座、天琴座、天鷹座。

      板書設計:

      7、在星空中(二)

      夏季主要星座——天鵝座(天津四)、天琴座(織女)、

      天鷹座(牛郎)、天蝎座(心宿二)

      亮星構成的圖形是星座的主要標志

      教學后記:

      六年級科學《在星空中二》教案 2

      教學概念:

      1、星座是遠近不同、沒有聯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視覺圖像。如果從不同角度觀察,視覺圖像也不同。

      2、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主要標志,利用北斗七星可以找到北極星(小熊座)。

      教學目標:

      制作星座模型,對模型進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釋。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全天星空圖、星座圖、傳說資料。

      2、學生準備:紙板、細線、橡皮泥。

      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老師出示星座圖,同學們,茫茫星空,常常使人望而興嘆,但哪位同學知道怎樣認星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在星空是(一)》。

      2、請同學們了解課本57—58頁,然后提出自己想了解的問題。

      3、提出問題

      (1)星空中有些什么星座?

      (2)如何借助大熊座找到北極星?

      互動學習:

      一、比較平面和立體,鋪墊星座概念

      1、出示正方形和立方體,問:它們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2、出示圓和球形,問:它們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3、出示平面點圖和星座模型

      (1)它們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2)它們之間又有什么聯系?

      二、制作和觀察星座模型,建構星座概念

      1、制作要求:

      (1)在1—7號小孔上分別掛上不同長度的鈴鐺。

      (2)將其固定在鐵架臺上。

      2、出示北斗七星圖,推測:組成北斗七星的這七顆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會是怎么樣的?如果從宇宙的其他地方,如這顆星看過去,還會是這樣的圖像嗎?

      3、關于星空,除了北斗七星,你還知道些什么?

      剛才大家已經說出了很多星座的名字,這張星圖中就有許多星座,看一下,有哪些星座?

      星座是遠近不同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視覺圖像。

      三、布置觀測任務,深化星座概念

      1、北天星圖觀察

      (1)出示北天星圖找大熊座和小熊座

      板書 :大熊座——北斗七星

      小熊座——北極星

     。2)填寫北天星圖。

     。3)請同學上來匯報一下。

      2、南天天星圖觀察

      課件出示南天星圖,填寫記錄紙中的星圖,并匯報交流。

      3、剛才我們是對照著星空圖片找到了這些亮星或恒星特殊組合及它們所在的星座,那如果在今晚實際的夜空中你找到它們?那今晚七點就去觀察星空,找一找這些星座吧!

      六年級科學《在星空中二》教案 3

      課程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識別夜空中常見的星座,理解星座的形成原理;了解太陽系的基本結構,包括八大行星及其特點。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星空圖、動手制作模型等活動,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對天文科學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養尊重自然、熱愛科學的態度。

      教學內容

      星空的奧秘:介紹夜空的美麗,引入星座的`概念。

      認識星座:選取幾個著名的北半球星座(如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等),講解它們的故事、形狀辨認方法。

      太陽系家族:簡述太陽系的構成,重點介紹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位置、大小、特征。

      觀察與探索:引導學生如何使用望遠鏡或天文應用軟件觀察夜空。

      教學過程

      引入(5分鐘)

      活動:播放一段美麗的星空視頻或圖片,激發學生興趣。

      問題導入:問學生是否認識夜空中的星星,有沒有嘗試過找星座。

      新課講授(20分鐘)

      星空與星座:

      解釋星座的概念:由一群星星在天空中排列成特定圖案。

      用星空圖展示選定的星座,講述每個星座背后的小故事或神話。

      太陽系之旅:

      利用多媒體展示太陽系模型,介紹各行星的特點(如地球是藍色的、金星最亮等)。

      簡單解釋行星運動的規律(如地球繞太陽公轉、自轉等)。

      實踐活動(15分鐘)

      手工制作:分組制作太陽系模型或星座卡片,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模擬觀測:利用天文軟件或模擬星空圖,指導學生識別星座和行星位置。

      總結討論(10分鐘)

      分享與反饋: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學習心得。

      知識回顧:提問學生本節課學到的主要內容,鞏固記憶。

      布置作業(5分鐘)

      觀察作業:鼓勵學生晚上在家人的陪同下,嘗試外出觀察星空,記錄能看到的星座或行星,并寫下感想。

      研究性學習:選擇一個感興趣的行星或星座,收集資料,準備下節課分享。

      教學資源

      星空圖、太陽系模型

      多媒體教學材料(視頻、PPT)

      天文觀測軟件推薦(如Star Walk 2)

      注意事項

      確保所有活動安全可行,特別是戶外觀察時的安全指導。

      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創造開放、互動的學習氛圍。

      考慮到天氣因素,觀測活動可靈活調整為室內模擬或改期進行。

      六年級科學《在星空中二》教案 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識別夜空中常見的星座,理解行星與恒星的區別,了解銀河系的基本結構。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星空圖、使用天文軟件模擬及小組討論,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對天文學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養他們尊重科學、熱愛自然的態度。

      教學準備

      夜空星座圖、太陽系模型

      天文觀測軟件(如Stellarium)

      星空觀測視頻或圖片資料

      分組討論材料(星座卡片、行星信息表)

      教學過程

      1. 引入新課(5分鐘)

      故事導入:講述一個關于古代人如何利用星星導航或創造星座神話的故事,引發學生興趣。

      提問激趣:詢問學生是否曾仰望星空,看到過哪些星星或星座,引出本課主題。

      2. 認識星座(15分鐘)

      展示星空圖:使用投影或大屏幕展示夜空圖,指認并介紹幾個常見星座,如北斗七星、獅子座等。

      小組活動:分發星座卡片,每組選擇一個星座進行研究,準備簡短介紹該星座的特點、位置和相關故事。

      3. 行星與恒星(10分鐘)

      講解差異:解釋行星繞恒星運行的概念,比較行星與恒星的特征(如大小、發光原理)。

      太陽系模型展示:利用模型或軟件展示太陽系結構,強調地球是行星之一,圍繞太陽旋轉。

      4. 探索銀河系(10分鐘)

      銀河系介紹:通過視頻或圖片展示銀河系的外觀和結構,簡單介紹螺旋臂、中心黑洞等概念。

      互動問答:提出問題如“我們所在的銀河系叫什么名字?”“銀河系中有多少顆星星?”等,鼓勵學生思考回答。

      5. 實踐操作(15分鐘)

      使用天文軟件:指導學生使用天文觀測軟件,尋找并識別之前學習的星座和行星。

      模擬星空觀測:設定特定日期和時間,模擬星空變化,觀察不同季節星空的變化。

      6. 總結交流(5分鐘)

      小組分享:各組分享研究成果,包括星座介紹、行星特點及使用軟件的體驗。

      教師總結:回顧本課知識點,強調天文學對人類認識宇宙的重要性,鼓勵學生保持好奇心,繼續探索。

      7. 布置作業

      觀察并記錄一周內不同時間的夜空,嘗試識別至少三個星座。

      準備一個小報告,介紹自己最感興趣的行星或星座,包括其特點、傳說故事等。

      教學反思

      課后,教師應收集學生的反饋,評估教學活動的有效性,特別是學生對天文知識的理解程度和興趣提升情況,以便后續課程的調整和優化。

      六年級科學《在星空中二》教案 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識別并理解星座的概念,了解幾個著名的星座及其故事;學會使用星圖或簡單的天文觀測工具進行夜間星空的基本觀測。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討論和動手實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天文科學的興趣,培養探索宇宙的好奇心和敬畏之心,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識別星座及理解其形成原理。

      學習使用星圖進行星空觀測。

      教學難點:

      如何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的星空觀測技能。

      激發學生對天文的持久興趣。

      教學準備:

      星圖或天文軟件(如Stellarium)

      投影儀或大屏幕展示星空圖片

      手電筒(用于模擬星星,進行互動教學)

      相關星座故事的視頻或圖文資料

      簡易望遠鏡或天文望遠鏡(如果條件允許)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5分鐘)

      活動:“星空小故事”分享。教師講述一個有趣的`星座傳說,如“獵戶座與天蝎座”的故事,激發學生興趣。

      提問:你們知道這個故事中的星座在天空中真實存在嗎?今天我們就要學習如何找到它們。

      二、新知傳授(20分鐘)

      星座概念講解:解釋星座是由一組星星在天空中構成的圖案,古代人們用它們來導航和講述故事。

      著名星座介紹:展示幾個著名星座的圖片和它們的故事,如大熊座(北斗七星)、天鵝座、獅子座等,強調它們的特點和辨認方法。

      星圖使用教學:展示星圖或使用天文軟件,教授如何根據當前日期、時間和地理位置找到特定星座。引導學生嘗試自己在星圖上定位星座。

      三、實踐活動(20分鐘)

      室內模擬:關閉教室燈光,使用手電筒作為“星星”,在教室天花板上模擬星座,學生分組嘗試構建并識別已學星座。

      戶外觀測(視天氣情況而定):使用星圖或天文望遠鏡,實際觀測夜空中的星座。指導學生尋找并識別之前學習過的星座,記錄觀測結果。

      四、討論與分享(10分鐘)

      小組討論:分享觀測體驗,討論哪些星座容易找到,哪些較難,以及觀測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思考問題:為什么不同季節能看到不同的星座?(引入地球公轉和自轉的概念)

      五、總結與作業(5分鐘)

      總結:回顧本課所學星座知識和觀測技巧,強調天文觀測對人類認識宇宙的重要性。

      作業:要求學生選擇一個感興趣的星座,收集更多關于它的信息(如神話故事、主要星星、最佳觀測時間等),準備在下節課分享。

      課后反思:

      記錄學生參與度和興趣點,評估星圖使用和實際觀測活動的效果,以便調整后續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探索星空的旅程中獲得樂趣和知識。

    【六年級科學《在星空中二》教案】相關文章:

    星空的聯想教案08-06

    美麗的星空教案08-07

    《望星空》教案03-03

    小班美術星空教案03-05

    中班美術星空教案03-08

    大班美術星空教案02-16

    小班美術欣賞星空教案02-14

    六年級科學教案01-22

    六年級科學下冊教案12-10

    宇宙科學六年級教案02-1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无遮挡 | 亚洲欧美中文不卡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va在线 | 亚洲香蕉久久综合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中文 | 亚洲综合自拍一区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