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教案幼兒園

    時間:2023-03-09 17:17:24 教案 我要投稿

    弟子規教案幼兒園(通用1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弟子規教案幼兒園,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弟子規教案幼兒園(通用10篇)

      弟子規教案幼兒園 篇1

      活動目標:

      1. 初步理解《弟子規》中"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的含義。

      2. 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背誦《弟子規》中的兩句經典原文。

      3. 體驗活動的快樂,萌發感恩父母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動畫故事《臥冰求鯉》。

      2.白板教具:愛、孝。句卡: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初步理解"親愛我,孝何難"的意思。

      1. 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我們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家里有誰?他們愛我們嗎?他們是怎樣愛我們的?

      2. 提問:親人這么愛我們,我們怎樣愛他們呢?

      3. 小結:親人這么愛我們,我們孝順他們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4. 多種形式變化學習誦讀 "親愛我,孝何難"。

      (1)你想用什么方式來讀這句話?(點頭讀)

      (2)還想怎么讀?(搖頭,加節奏)

      (二)觀看動畫,初步理解"親憎我,孝方賢"的意思。

      1. 觀看第一部分:動畫片里有誰?媽媽的態度怎么樣?

      2. 觀看第二部分:接下來后發生什么?媽媽怎么了?

      3. 觀看第三部分:王祥是怎么捉到魚的?媽媽說了什么?

      4. 小結:為了媽媽王祥克服了這么多的困難捉到了魚。他真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孩子,真了不起。在《弟子規》中有一句話說的'就是這種了不起的孝順行為。出示"親憎我,孝方賢",解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當親人們討厭我們的時候,我們還是很孝順他們,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5. 多種方式變化學習誦讀 "親憎我,孝方賢"。

      (三)鞏固誦讀。

      1. 聽學:聽一聽播音員阿姨是怎么讀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2. 藏圖游戲。

      (四)復習誦讀。

      1.教師:學習了弟子規,讓我們懂得了要做一個孝順親人的好孩子,其實在生活中還有許多小事,也能表達我們的孝心,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看圖片,用《弟子規》里的話說一說。

      圖片一:出必告,返必面。

      圖片二:物雖小,勿私藏。

      圖片三:身有傷、貽親憂。

      3.教師小結:小朋友,今天玩的開心嗎,學的高興嗎?通過弟子規的學習,我們又懂得了更多的道理,我們都要做一個懂得孝順的好孩子。

      活動延伸:

      1. 自主活動:在自主活動中繼續誦讀弟子規。

      2. 家長工作:和孩子一起講講弟子規中的故事。

      弟子規教案幼兒園 篇2

      活動目標:

      1. 學習知識時要專心致志,多下功夫。

      2. 嘗試自己制定安排學習計劃,知道學習時要抓緊時間。

      3. 理解認讀句子“寬為限 緊用功 工夫到 滯塞通”。

      活動準備:

      1. Ppt(人物行為對錯圖片、句子及譯文)。

      2. 《幼兒身體力行表》。

      活動過程:

      一、傾聽故事,談一談故事中好的學習方法。

      1. 師幼問好

      活動開始,師幼互行鞠躬禮,問好。

      2. 講述故事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三個小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故事一,師:明明回到家要去干什么?

      幼兒回答。(明明要出去玩)

      師:媽媽是怎么說的?

      幼兒回答。(媽媽提醒明明還沒有寫作業)

      師:明明是怎么說的?

      幼兒回答。(明明說明天是周末,周末再寫)

      師:最后明明是怎么做的?

      幼兒回答。(明明回家寫作業了)

      師: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學習方法?

      幼兒回答。(今天的事情一定要今天完成,不能拖到明天,要抓緊時間學習)

      故事二,師:小慧為什么發愁?

      幼兒回答。(她買了很多書,不知道什么時候能看完)

      師:哥哥幫小慧想了什么好方法?

      幼兒回答。(先制定一個計劃)

      師: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學習方法?

      幼兒回答。(要制定學習計劃)

      故事三,師:孝孝為什么佩服小禾?

      幼兒回答。(小禾懂得很多事情,每次都是先理解書中的內容)

      師:為什么小禾懂得很多事情還能理解書中的內容?

      幼兒回答。(因為小禾每天都會用半個小時看書,而且每次讀書時都會反復去讀)

      師:通過聽這個小故事,我們知道了什么學習方法?

      幼兒回答。(多看多學,每天堅持,只要工夫到了,就會有收獲)

      3. 教師小結

      師:聽了這三個小故事,我們學到了三個好的學習方法,分別是學習時要抓緊時間,能夠制定學習計劃,平時堅持多看多學,希望大家能很好的利用這些方法,讓自己學到更多的知識。

      二、觀察圖片,幫助圖中人物改正錯誤做法。

      1. 出示圖片

      出示圖一(一邊學習一邊玩手里的沙包),師:圖中的人在做什么?你們覺得這樣做對嗎?

      幼兒回答。(他一邊學習一邊玩手里的沙包,這樣做是不對的)

      出示圖二(同時在看兩本書),師:看看他在干什么?他這樣做對嗎?

      幼兒回答。(她在同時看兩本書,這樣做不對)

      2. 改正做法

      師:剛才兩幅圖中的做法都不正確,那誰來幫助他們改正錯誤的做法?

      幼兒回答。(在學習的時候要專心,不能一邊學習一邊玩;讀書時,讀完一本后再讀另一本)

      3. 教師小結

      師:看來好的學習方法、習慣很重要,我們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學習好的方法。

      三、隨師誦讀,理解并記憶學習方法的句子

      1. 出示句子

      師:在《弟子規》中有這樣一句話:“寬為限 緊用功 功夫到 滯塞通”意思就是說不妨把學習的期限安排得寬裕一些,但在學習時要抓緊時間。只要工夫到了,不懂的地方自然就通達了。

      2. 幼兒跟讀

      師:這個方法非常好,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3. 教師小結

      師:孩子們,我們不僅要讀的好,還要把這種方法記牢運用到實際的學習生活中去。

      四、師幼談話,說一說自己平時的學習方法。

      1. 師幼談話

      師:你們平時是怎樣學習的`?你有什么好的學習方法?

      幼兒回答。(我是認真學習的,專心用功學習、抓緊時間等)

      2. 教師小結

      師:大家說了很多學習方法,有些方法非常好,例如專心用功學習、抓緊時間學習,我們可以互相借鑒一下。

      五、生活踐行,嘗試自己制定安排學習計劃。

      1. 提出要求

      師:學習時要是計劃,合理的安排學習時間,請大家回到家嘗試著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吧!

      2. 教師小結

      師:制定學習計劃,要把時間放寬松一些,在執行的時候要加緊用功,時間長了我們積攢的知識就多了,遇到再難解決的問題也能夠把它解決。

      3. 結束活動

      師幼互行鞠躬禮,活動結束。

      附故事:

      故事一:明明剛從學校回到家就要出去玩,媽媽提醒明明:“還沒有寫作業呢?”明明說:“明天是周末,明天再寫吧。”媽媽說:“今天的事情一定要今天完成,不能拖到明天。”明明開始寫作業。

      故事二:小慧買了很多書回來,不知道什么時候能看完,開始發愁,哥哥告訴小慧:“先制定一個計劃,先看哪一本、再看哪一本。”小慧聽了非常高興,按照哥哥的方法去做,開始做計劃。

      故事三:小禾懂得很多事情,每次都是小禾先理解書中的內容,孝孝很佩服,孝孝問小禾:“小禾,你怎么知道那么多事情啊?為什么每次你都能理解書中的內容啊?”小禾說:“我每天都會用半個小時看書,而且每次讀書時都會反復去讀,慢慢的也就理解書中的內容了。”孝孝說:“從今天開始,我也像你這樣,多讀書、反復的讀。”

      弟子規教案幼兒園 篇3

      一、活動目的:

      從游戲到挑戰闖關,到明辨是非,到感恩親情這幾個環節,讓學生感受到《弟子規》的現實意義,從中受益。今后還得多多學習《弟子規》,它會教我們從愛家人開始,學會愛師長、愛朋友的做人道理,還教我們如何處事,它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思考……

      二、活動準備:

      1、環境布置,制作課件、拍錄像。

      2、邀請個別學生家長參加主題班會,要求學生課前收集自己惹父母生氣的故事,收集身邊的好人好事。

      3、準備音樂《感恩的心》。

      4、若干游戲、故事等。

      三、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引入

      主持人:歡迎大家來參加404班主題班會,今天我為大家準備的主題是:《弟子規》伴隨熱心地前來參與,說是來看看孩子們的表現,聽聽孩子們說什么,呆會兒也會和主持人:同學們,我們誦讀《弟子規》有那么些時日了,經過我平時的觀察,發現課后有學生展示:若干游戲

      小結:謝謝大家的精彩表演。

      主持人:看來,大家游戲時把《弟子規》念得挺上口的,不過,我們還得按老規矩檢查。

      2、小結過渡:我看大家讀得很好,我也考不倒大家,這一關算是過了,那有信心再闖一關。

      ①一心只為他人著想,不自私自利,對有才華的人,學會欣賞,不嫉妒。

      緣于:“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

      ②不巴結富有,不在窮人面前驕橫,不喜新厭舊,對老友要珍惜。

      緣于:“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

      ③別人的缺點,不要揭穿,對他人隱私切忌張揚。

      緣于“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④財物的取得與給予,一定要分明,多分給別人,自己少拿一些,如此才能廣結。

      緣于:“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

      ⑤要托人做事,先反省自己,換位思考,喜歡嗎?反之立刻停止。

      緣于:“將加入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己”

      ⑥受人恩惠要報答,別人對不起你,要寬大為懷忘掉;怨恨之事久了就算過去,

      緣于:“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3、小結過渡:大家說得很好,理解得也比較透徹,其實,《弟子規》就是能確指導我們的行為的,大家今后還要多學習學習。

      主持人:大家表現不錯,獎勵你們看個故事,有興趣嗎?大家可得睜大眼睛,豎起耳朵。

      生:觀看錄像。

      主持人:錄像中的人在干什么?做得對嗎?

      生:各抒己見。

      主持人:那你能用“弟子規”中那句話來比較恰當對照一下。看看是違背了哪幾句?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為他人著想。)

      主持人: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值得大家學習的好人好事,值得發揚的.精神,那大家一起來回憶回憶,選擇一些身邊最典型的事例說說,請議一議。

      生:舉例。

      主持人:同學們,身邊的好人好事多了,生活就會變得美好,再加上父母無微不至地照顧。

      生:齊讀“入則孝”部分。

      主持人:讀得很好,但不知大家理解多少,我們都知道應該孝敬父母長輩,但現實生活中(互相議一議)那你用“入則孝”中哪句話來提醒自己呢?

      生:舉例,思過。

      主持人:人生的路上,父母給予我們的太多太多。短短的一節課無法把我們的感恩之情。

      說完。為了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今天我們還特地邀請我們班夏蕊等同學家長來參加我們的活動。(掌聲歡迎)

      △家長訪談:(略)

      △主持人:

      1、家長,您好!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樣教育孩子孝敬父母、長輩的?

      (采訪個別家長)

      來規范孩子的舉止行為的?

      主持人:平時你是怎樣孝敬父母?把你最想對父母說的話,最想為父母做的事現在說出來。

      主持人:同學們發自內心的發言,一定讓爸爸媽媽心里多了一份快慰和幸福。對父母的孝。

      主持人: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歡喜快樂都會隨之而來,生活永遠都充滿溫暖的。

      4、活動總結

      班主任:同學們,首先祝賀這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用掌聲對自己的出色表現表示祝賀吧!

      今天這個主題班會從開始的游戲到挑戰闖關,到明辨是非,到感恩親情這幾個環。

      弟子規教案幼兒園 篇4

      教學目標:

      1、把孝心的觀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

      2、教育小朋友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不但孝,關鍵是順。

      3、培養小朋友的感恩之心。

      教學重點:

      1、關鍵在落實上。一定要結合生活實際。

      2、讓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教學內容:

      《弟子規》入則孝

      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 父母責須順承

      教學時數: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讓小朋友復習上堂課的內容:弟子規——總序。齊聲背誦。

      師:大家背得太棒了,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歡,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弟子規》

      二、學習、理解內容:

      1、師:“誰能來讀一讀今天學習的內容?”

      A、請2名學生讀

      B、生評議

      2、師:“理解有利于更好的朗讀和背誦,我們來學習一下這幾句話的意思。” 入則孝——過去古人非常講究孝道。晚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長輩的房間向長輩“請安”。入;也是指在家中。

      父母呼 應勿緩——父母呼喚我們,聽到就應該馬上答應,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表現出一種無理的態度,或者有抵觸情緒,自己不高興就不應聲。比如;你正在看一個好看的電視,或者玩得正開心,父母叫你出來吃飯,你不答應。或者答應了半天還是不動。

      父母命 行勿懶——父母讓我們去做事,應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懶。或者高興做就做,不高興做就不做。還有的小朋友和家長講條件,我做了你給我什么獎勵?這都是不對的!

      父母教 須敬聽——父母在教育我們的時候,應該懷著恭敬的心去傾聽。不要漫不經心,愿意聽就聽,不愿聽就不聽。否則,就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

      父母責 須順承——小朋友有時做錯了事,家長會批評責備我們。我們要趕快承認自己的錯誤,虛心接受,不要讓家長生氣。有的時候,家長誤解了孩子,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長沒搞清楚就責備你。作為晚輩,也不要急于辯解,等父母平靜了你再解釋。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順。

      三、結合生活實例講解:

      1、生活中有很多實例,父母呼喚我們;父母讓我們幫忙做事;你是怎樣做的?

      2、請自己去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夠?

      3、常常見到一些孩子,自己玩的很開心。父母讓其幫助做一點家務,他馬上說我還要寫作業呢!找借口不去做事。父母批評我們的時候,小朋友還嫌家長羅嗦,不高興聽批評。明明是自己做錯了事,還滿不在乎。故意惹父母生氣。這樣對嗎? 小結:父母撫養我們花費了很多辛苦,從小把我們養大,我們要用心去體會,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不能掛在嘴上,一句爸爸媽媽我愛你,是遠遠不夠的!要落實到行動上,就要從生活小事做起。

      四、舉例說明:

      母雞孵小雞的時候,母雞身體下邊放一堆雞蛋,它天天趴在這堆雞蛋上,用自己身體的熱量,去溫暖這些蛋。雞蛋吸收了母雞的'血汗,慢慢變成了小雞。母親撫育我們的時候,也象撫育小雞一樣,非常艱辛。小的時候要喂奶、喂飯,換尿布,有病時背著你去醫院,半夜起來喂藥。風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兒園。上學時為你拿書包,為你撐雨傘。做好了飯菜等著你回來吃。父母總是把最好吃的東西留著給你,可是我們的小朋友是否也能把最愛吃的飯菜留著給父母吃呢?不要以為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我們要對父母有感恩之心,有報答之愿!有的小朋友說等我長大了有工作了就去撫養他們。世人說:“什么都能等,只有孝敬父母不能等!”讓我們從今天就開始孝敬自己的父母。為他們做一點事。

      1、提問:你的父母最喜歡吃什么?干什么?請小朋友回答!

      2、不知道的小朋友回家問自己的父母,喜歡吃什么,干什么?

      3、我們能從哪些方面關心自己的父母?

      五、家庭作業:

      今天回家吃飯時為母親盛一碗飯,或者為父親倒一杯水。幫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擺放碗筷、洗碗、擦桌子、掃地、倒垃圾。洗衣服、晾衣服、打掃房間。澆花、買菜、學做飯。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腳水。可以根據情況任選一樣來做。

      弟子規教案幼兒園 篇5

      一、 學習內容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二、 教材分析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無心而做了不好的事,是一種過錯;如果明知故犯,就是一種惡劣的行為了,就會受到眼里的懲罰。生活中,我們要做到知錯就改。

      三、 教學目標

      1、 理解本段弟子規的含義與內容

      2、 養成嚴于律己知錯就改的良好品質

      四、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由《曹操割發》的故事導入

      三國時,有一次曹操率領軍隊去打仗。出發前,他警告將士,不要毀壞麥田,如果有人違反規定,一定殺無赦。隊伍正在田間的路上行走,忽然一群小鳥從麥田中飛出來,曹操的戰馬受驚,沖向麥田,踏壞了一大片麥子。

      曹操對軍法官說:“我違反了軍令,應按軍法治罪。”說著,他拔出了寶劍,說:“我是主帥,不能自殺,就把頭發割下來代替砍頭吧!”說完,用劍割下了自己的頭發。

      曹操嚴于律己,有錯必糾的品質,表現出了他作為政治家的'胸懷。

      2、 指名讀出學習目標。

      3、 齊讀學習內容,用五分鐘讀背這一內容。

      4、 檢查背誦情況。

      5、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理解本段弟子規的含義與內容。

      6、 指名小組發言,說一說對這一段文字的理解。其他小組補充矯正。

      7、 教師重點點撥突破難點。

      8、 小組討論:如何做一個嚴于律己有錯必糾的中學生?

      每組推選一名同學進行交流

      9、 集體交流

      10、 課堂小結

      弟子規教案幼兒園 篇6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復習《弟子規》中的“入則孝出則悌”;

      2、學習“謹而信”中的四句話,能夠誦讀,能夠明理,能夠指導日常行為;

      3、將課堂延伸到早讀,延伸到課外。

      教學過程:

      一、復習闖關

      教師:同學們,我們學習《弟子規》有一段時間了。我們打算分成兩組,采用競賽闖關形式復習一下前面學習的內容。

      1、第一關:我會背。

      2、第二關:接龍輪背。

      2、第三關:快速搶答

      A、做人要有愛心,應該多親近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精力有余,時間充足,應該多讀書學習。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B、古代的時候有個皇帝叫漢文帝,他對待母親可孝敬了。母親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母親所服的湯藥,他都要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這個故事在《弟子規》中是怎么說的呢?

      C、古人對待父母是如此孝順,當父母教導我們、責備我們的時候,《弟子規》又告訴我們可以怎么做呢?相應的《弟子規》中的語句是:

      D、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讓他們暖和,夏天要讓他們涼爽;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請安,晚上要伺候他們睡下。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E、把財物看輕了,相互之間的怨恨從哪里產生呢?說話互相忍讓,憤恨自然就消除了。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F、對待長輩要懂得禮貌,吃飯時要讓長輩先動筷;落座時要讓長輩先入座,而走路時也要讓長輩在前,晚輩在后。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G、遇到長輩時,騎著馬就要下馬,坐著車就要下車;長輩走過去時,要在原地待上一會兒,待長輩走出百步后才可以離開。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二、引入新知,多種方式誦讀

      1、教師:《弟子規》與我們平時的生活禮儀有緊密的聯系。今天我們要用弟子規來習禮儀(板書:習禮儀)。

      2、創設情境:大家一定看過《喜羊羊與灰太狼》,你知道哪些人物呢?(指生答)你最喜歡誰呢?(生答)今天,就讓我們結合《弟子規》給喜羊羊評評星級吧。

      3、惜時方面:

      (1)教師描述:清晨,鳥兒唱著歌兒,空氣多么清新,陽光多么溫暖,新的一天開始了,喜羊羊早早地起床在誦讀《弟子規》了,可懶羊羊還在睡懶覺,他這樣做對嗎?那應該怎樣做呢?(出示懶羊羊睡懶覺的圖)用《弟子規》中的

      話就是:出示“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師范讀)

      師生對讀,指名對讀。

      教師:是啊,一日之計在于晨,一生之計在于勤。古代的時候,有不少關于珍惜時光的故事(列舉:聞雞起舞等2個故事,出示視頻)

      教師:同學們要珍惜時光,切莫“老大徒傷悲”。

      出示珍惜時間的名言。

      4、著裝方面:

      (1)教師:吃完早飯,喜羊羊穿戴整潔,背著書包出發了,看他多精神。路上遇到了衣冠不整的“邋遢大王”,你們喜歡和誰做朋友呢?(指名說)

      (2)教師:是啊,《弟子規》中也說:

      出示:“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

      教師:這里四個字特別難讀,請個別學生來讀,齊讀。

      教師:你能和平時生活中的物品連連線嗎?

      教師:是啊,大家一定要注重服裝外貌的整齊清潔,戴帽子要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襪子穿平整,鞋帶應系緊。這樣的學生人見人愛。

      弟子規教案幼兒園 篇7

      一、活動目標

      1. 學習《弟子規》中“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四句,感受其語言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2. 激發幼兒對經典誦讀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故事:一個玩笑、抱憾終身;ppt課件。

      三、活動過程

      (一)復習導入(幼兒朗誦)

      幼兒復習朗讀已經學過的《弟子規》內容。

      (二)學習“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1故事引入:一個玩笑 抱憾終身

      2、播放課件,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3.幼兒欣賞。

      4.教師幫助幼兒理解本小節內容。

      縱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稟告。如果任性而為,容易出錯,就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讓父母擔心,是不孝的行為。公物雖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親知道了一定很傷心。

      三、幼兒學念“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1.教師和幼兒一起讀。

      2.請幼兒輪流當小老師來領讀。

      3.打節奏讀。

      4.分組賽讀。

      四、鞏固學習

      師幼一起朗讀學過的《弟子規》。

      弟子規教案幼兒園 篇8

      教材分析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 , 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 年)所作。

      其內容采用《論語 學而篇》 第六條:“ 弟子入則孝, 出則弟, 謹而信, 泛愛眾, 而親仁, 行有余力, 則以學文”的文義, 以三字一句, 兩句一韻編纂而成, 分為七個部分加以演述;具體列舉出我們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等應有的禮儀與規范, 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 后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 并改名為《弟子規》 , 是童蒙養正, 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閑邪存誠, 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由于課時限制,本課以弟子規中最為經典的總敘和入則孝部分為重點,而把其余部分作為推薦閱讀內容。

      《弟子規》中既有國學精華,也存在不符合時代精神的內容,在教學中,應注意內容的選取與辨別。

      學情分析

      青春期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對《弟子規》的學習, 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誦讀能力,還能時刻將 《弟子規 》的精神滲透進學生的思想中, 促使其人格更加完善, 心靈更加健康充實。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弟子規主旨大意,背誦總敘,熟讀入則孝;

      掌握重點字詞的讀音、解釋及用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熟讀背誦、課堂討論、親身踐行等方式學習對仗法、擴詞法等古漢語翻譯方法;

      將《弟子規》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促進學生養成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小心謹慎、誠實守信、博愛眾人,勤奮學習等傳統美德。

      重難點

      重點

      《弟子規》文本的理解;

      總敘的背誦與《入則孝》的誦讀。

      難點

      古漢語字詞的讀音、解釋及用法;

      孝敬父母的親身踐行。

      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

      播放《中華弟子規》動畫片,讓學生對弟子規的內容有初步的了解。

      二、新知學習

      1.《弟子規》簡介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范。后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弟子規》這本書,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于《三字經》。

      提問:“規”是什么意思?(規矩、規則)

      “弟子”指的是誰?(為人弟和為人子,古代泛指后生晚輩。不僅指孔子的弟子,也是針對我們每個人而言的。)所以《弟子規》中所談到的規矩禮節是我們所有同學包括老師都應該遵守的。

      現在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這篇古訓——《弟子規》。今天我們學習《總敘》部分和《入則孝》部分。

      請同學們注意,《弟子規》中的觀點并非完全正確,有的觀點只適合古代,而不適用于當今社會。同學們在學習弟子規中要注意辨別、獨立思考。

      2.總敘部分

      (1)朗讀全文,認識字詞。

      讀完一遍后,請同學們抄寫到本子上。教師在黑板上寫。

      (2)講解字詞,疏通文意 (配合板書與提問)

      弟子:為人弟和為人子

      規:規范

      圣人:品德高超、人格完美的古圣先賢。

      孝弟: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弟,通“悌”,敬重順從兄長。

      次:第二重要。

      謹信:小心謹慎、誠實守信。

      泛愛眾:博愛眾人。泛,廣泛。

      而:而且。

      親仁:親近有仁愛之心的.人。

      余力:剩余的心力。

      則:就。

      學文:研究學問。主張德育重于智育,要先養成良好的品德,還有時間再學習其他各種學問。

      提問:請一位同學試著翻譯這句話。

      答案:《弟子規》這本書,是根據圣人孔子的訓導編成的。首先,我們在家里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言行要謹慎,對別人要講信用。我們要博愛眾人,親近有仁德之心的人,向他們學習。如果這些我們都做到了,還有余力的話,就去學習圣賢的經典。

      提問:“圣人”指誰?請舉例

      指被大眾認為具有特別美德和神圣的人。

      孔子、堯、舜、周文王等

      討論:“有余力,則學文”一句如何理解?你認為品德和知識的關系如何?

      (3)反復朗讀,強化記憶。(爭取課堂背誦)

      3、《入則孝》節選

      (1)朗讀全文,糾正發音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

      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老師帶領同學讀完一遍后,提問學生朗讀。注意語調與節奏。

      (2)解釋字詞,疏通文意

      解釋之后,及時提問以鞏固知識。

      討論:“應”“教”是幾聲?

      明確:應是四聲,與行對應,翻譯為回應

      教是四聲,翻譯為教道、教誨。

      引導學生從對仗、平仄、釋義、通假等方面分析發音。

      討論:文中哪些觀點你非常認可?哪些觀點你不同意,為什么?

      (3)反復朗讀,內化于心。

      三、拓展延伸

      出示《弟子規生活力行表(部分)》,請同學們反思自己的行為。

      請同學們根據以下問題,為自己的表現打分。0分為最低分,5分為最高分。

      鬧鐘一響,馬上起床。不賴床,不遲到。(朝起早,父母呼,應勿緩。)

      出門前,向家人告別。回家后,向家人問好。(出必告,返必面)

      路上見到長輩和老師主動問好(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說話要誠實謹慎,不能說謊。(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保護好自己人身安全,不打鬧,不到危險的地方玩耍。(斗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

      衣服鞋子擺放整齊,不亂丟。(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做完功課再玩游戲。(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四、作業布置。

      1、寫一段關于《弟子規》的心得體會(200字以上),文體不限。

      2、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學反思

      《弟子規》教學中,如何把握教育性與趣味性,平衡傳統性與現代性,仍是一個問題。在此我采用生活力行表的形式,量化學生的行為。

      在作業布置中,我希望學生不僅可以借寫作來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更要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在下節課積極和大家分享,促進其學以致用、親身踐行。

      弟子規教案幼兒園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詞,熟讀生字詞,學習偏旁“廠”“穴”。

      2.理解各種表現笑的詞語之間的區別。

      3.能根據不同的語境讀出句子不同的語氣。

      4.熟讀并背誦《弟子規》節選部分,培養學生熱愛經典文化的情感。

      5.培養熱愛閱讀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意思相近的字組成的兩字詞語。

      2.能根據不同語境讀出句子不同的語氣。

      3.初步學習《弟子規》,理解意思,熟讀并背誦,培養學生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識字加油站

      1.出示生字卡,老師領讀,學生跟讀,開火車讀,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出示生詞,學生自由讀生詞。同桌之間相互檢查、正音。

      3.分兩組出示生字卡,請同學們找找這些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相同的偏旁“廠”和“穴”)

      4.課件出示古代漢字及相應圖片,教師講解“廠”和“穴”所表示的含義以及

      二、詞語積累

      (一)笑得不一樣

      1.播放剪輯視頻。教師:這些都是不同的笑,場合不同時笑的方式和程度也不一樣。我們來學習一下這些笑都叫什么名字吧!

      2.出示9個關于笑的詞語,老師領讀,學生跟讀。

      3.理解詞意。理解每一種笑是什么樣的'。(播放視頻,一邊放一邊講解,一一對應)

      4.讀一讀。教師讀詞語,全班學生來演一演,看誰反應最快,演得最像。

      (二)我的發現

      1.出示6個詞語,學生自由朗讀詞語。

      2.教師:“尋找”這個詞中的“尋”是找的意思,“找”也是找的意思,那么“尋”和“找”是同義詞,它們組成的詞“尋找”的意思和它們差不多。你從中發現了什么?

      (指導:兩個意思相同的字組成的詞語,詞的意思也與它們差不多)

      3.舉例,驗證猜想。觀察剩下5個詞語,驗證這個規律。

      4.小結:我們學過這種類型的詞語還有很多,兩個字表示同一個意思,那么它們組成的詞也和它們意思差不多,掌握了這個規律,更加有利于我們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2.請寫出幾個描寫笑的詞語。

      微笑

      三、句子朗讀

      1.出示3句帶加點字的句子,指名讀句子。

      2.加點的部分,應該怎樣讀出相應的語氣呢?(怎樣讀好加點部分)

      教師指導:“連蹦帶跳”讀出歡快、興奮,聲音洪亮,語速較快,可帶動作讀;

      “難為情”讀出勉強、愧疚的感覺,聲音低,語速慢;

      “和顏悅色”讀出和藹、平易近人的感覺。

      3.指導讀句子。分小組比賽讀,全班齊讀。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弟子規》

      1.播放《弟子規》朗讀視頻,初步感受《弟子規》的韻律美和節奏美。

      2.教師簡單介紹《弟子規》。

      3.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本69頁《弟子規》節選,把不理解、不會讀的地方畫出來。

      4.教師范讀。同桌互讀。分小組比賽朗讀。

      5.教師講解《弟子規》的內容。

      6.學生自由背誦《弟子規》。全班齊背《弟子規》。

      二、我愛閱讀

      1.學生自由讀故事,讀完思考:這個短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分段指名讀。

      3.小組討論這個短文的故事內容,主要任務、事件有哪些。

      4.分角色朗讀短文。分四個角色:老奶奶、大兒子、小兒子、老爺爺

      [教學反思]

      在這節語文園地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將教學內容分為兩個部分,讀讀認認和閱讀理解。難度遵循從易到難,符合小學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我注重讓學生開動腦筋解決問題,我從旁引導,給予學生正確的探究方向,學生可以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問題,這也充分地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弟子規》作為我國文化經典,從低年段的學生開始接觸。這節課上,我主要讓學生初步了解部分《弟子規》的內容,熟讀并背誦《弟子規》,初步培養古文的朗讀語感,感受古文的韻律。《弟子規》的內容對學生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讓學生能進一步規范自己的行為,做一個講文明的學生。

      弟子規教案幼兒園 篇10

      一、教學內容: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二、教材分析:

      此部分是“入則孝,出則悌”中的兩句話。從和長輩交談聲音低和見長輩要快步向前兩個方面培養學生行為習慣的。這些內容都和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實際,聯系生活,對這些內容加深理解,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禮儀習慣。

      三、教學目標:

      1.了解《弟子規》一書的作者及內容;

      2.結合生活實際,復習《弟子規》中的“總敘”;

      3.能夠誦讀,能夠明理,能夠指導日常行為;

      4.在學習過程中,提煉學法:讀總敘——溫舊知——學新文——習禮儀——練筆力

      四、教學過程:

      (出示課件:音樂響起)

      (一)師生禮儀展示,營造國學氛圍,心平氣和學國學(緩慢,國學味道)

      師:上課 生:起立、鞠躬

      師:請(還禮)

      師:同學們,你們為什么而讀書?

      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二)復習原作《弟子規》總敘

      師:同學們,我們學習《弟子規》有一段時間了。《弟子規》的作者是清朝的李毓秀。全文分為五個部分。我們已經學習了“一、總敘”“二、入則孝出則弟”。首先,讓我們來讀總敘。(板書:讀總敘)

      弟子規 圣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余力 則學文

      (三)復習“入則孝出則悌”的內容

      1.孔子說:溫故而知新,接下來,我們復習“入則孝出則悌”。

      師:“入則孝出則弟”教育我們如何對待父母兄長。古人可孝敬父母了,有王祥臥冰求鯉、黃香溫席的故事。今天,請小朋友再聽一個賢孝故事:古代的時候有個皇帝叫漢文帝,他對待母親可孝敬了。母親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母親所服的湯藥,他都要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這個故事在《弟子規》中是怎么說的呢?(板書:溫舊知)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2.教師:古人對待父母是如此孝順,當父母教導我們、責備我們的`時候,《弟子規》又告訴我們可以怎么做呢?老師從你們的小眼睛里看到了答案。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師生分角色讀:讓我們演讀一遍,老師讀父母,你們讀小朋友。

      (四)引入新知,多種方式誦讀

      1.師:《弟子規》讓我們懂得了不少禮儀之道。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新知識

      (板書:學新文)

      2.出示:《弟子規》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師:先請同學們跟著老師讀一遍。(老師示范讀,學生跟讀。)

      學生自己指著書本讀一遍。不認識的字可以拼讀拼音。

      (同學們邊讀邊指,讀到哪就指到哪,看誰讀得好,指得準)

      (五)理解含義(從和長輩交談聲音要低和見長輩要快步向前兩個面)

      (六)小結

      在長輩面前講話,聲音要低,但回答的音量大小讓人聽不清楚,也是不恰當的,和顏悅色、柔和清楚最好。這是提醒我們時時要注意別人的感受。如果發覺孩子有哪些過失及表現不妥的地方,當下就要指導他們如何做才是最好的。

      有事要到長輩面前,應快步向前,等到告退時,必須稍慢一些才合乎禮節。當長輩問話時,應專注聆聽,眼睛不可東張西望、左顧右盼。如果與人相處都能遵守這些基本的禮節,回饋給我們的就是所有人都愿意幫助你、喜歡你。

      (七)板書設計

      聲:指說話聲。 聞:聽到。

      趨:快步向前。 視:視線。

    【弟子規教案幼兒園】相關文章:

    弟子規幼兒園小班教案08-26

    《弟子規》教案10-01

    弟子規教案01-09

    《弟子規》教案01-02

    《弟子規》教案07-15

    弟子規教案06-24

    幼兒園小班《弟子規》教案(精選13篇)08-14

    幼兒園中班弟子規教案(精選8篇)10-10

    幼兒園小班教案《弟子規》(精選14篇)05-09

    幼兒弟子規教案03-0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永久乱码专区 | 日本免费久综合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有码中文字幕 | 亚洲高潮在线播放 | 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 | 一本大道香蕉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