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活動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建構活動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建構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用兩個等大的三角形組合建構蝴蝶,鞏固三角形的建構技能。
2、樂意為相應顏色的蝴蝶找朋友,體驗建構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紅黃白色雪花片若干(小)。
2、花園背景(可掛作品)
3、范例(紅黃白蝴蝶三只)
4、音樂“化蝶”
活動過程:
1、回憶三只蝴蝶的故事,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邊講述故事邊出示蝴蝶,幫助幼兒回憶故事,感受有朋友的`快樂。
2、引出建構任務,為三只蝴蝶找朋友。
春天到了,花兒都開了,三只蝴蝶要到花園里去采花蜜了,他們一邊飛一邊說‘現在花園里肯定有許多的蝴蝶,我們可以找到很多朋友了’他們越想越開心。可是現在花園里有沒有蝴蝶呀?(沒有)那要是三只蝴蝶看見了會開心嗎?這可怎么辦呀?(引導幼兒用雪花片插蝴蝶)我們有辦法幫助他們找到朋友嗎?
3、幼兒建構蝴蝶
①討論建構方法:蝴蝶怎么插呢?蝴蝶的身上有什么形狀?蝴蝶的兩個翅膀一樣大嗎?
②幼兒嘗試建構,引導幼兒插出等大的三角形,連接時插緊。
教師:你準備為什么顏色的蝴蝶找朋友呢?
4、打扮花園,欣賞作品
教師:把你插好的蝴蝶放到花園里,和三只蝴蝶做朋友吧!
教師:現在三只蝴蝶可高興了,他們要請小朋友們和他們一起跳舞,謝謝大家!
5、跟著音樂舞蹈(化蝶)
教師:我們和小蝴蝶一起到幼兒園里采花蜜去吧。
建構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建構的方法表現幾種樹葉的外形特征。
2、能與同伴共同建構大樹,體驗合作建構的快樂。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樹葉標記、樹干半成品、各色雪花片、有關樹及樹葉的`課件、“小樹葉”音樂。
經驗準備:觀察過樹葉,知道其外形特征。
活動過程:
1、觀察樹媽媽的照片,激發幼兒打扮樹媽媽的欲望。
“看,這是誰的照片?”“你覺得樹媽媽美嗎?哪兒美?”
2、觀察樹葉照片,引導幼兒概括樹葉的特征。
。1)“你見過什么形狀的樹葉?”
。2)觀察圖片,概括形狀。
“看,這片樹葉有點象什么形狀?”
3、合作建構。
。1)“那里也有一些樹媽媽,它們看到剛才那些樹媽媽的照片可羨慕啦。它們也想打扮打扮,你們愿意幫助它們嗎?”
(2)“你想怎么打扮樹媽媽呢?”
。3)大家都覺得樹媽媽身上有許多小樹葉時最美,有什么辦法用最短的時間打扮好樹媽媽呢?”
。4)自由結伴協商建構內容,“用什么樣的樹葉打扮樹媽媽”、“怎樣建構”
(5)合作建構
4、展覽、評價。
。1)介紹作品及合作過程。“你覺得哪棵樹媽媽最美?”
(2)評價:從葉形及合作兩方面進行評價。
建構活動教案3
目標:
1、學習分工合作,共同計劃,設計構造想象中的飛機場,并體驗共同構造的興趣。
2、能積極參加講評活動,對某一物體和布局提出修改意見。
環境創設:飛機場的候機室(宇宙星積木)。
準備:
1、對飛機及飛機場開展探索活動,幼兒對此有一定的了解。
2、材料:雪花片、萬變積木、宇宙星積木、小型木頭積木、樂高積木、智高樂、兩孔膠粒等。
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誰乘過飛機?你是到哪里上飛機的.?(請乘過飛機的幼兒介紹)
2、噢,要換好幾輛車才能上飛機,真夠累的,要是我們這兒有飛機場就好了。(引起幼兒共鳴)
3、那我們一起來設計一個飛機場,好嗎?
4、瞧!老師已經設計了一個候機室,想想旁邊還有些什么?(幼兒討論)
二、引導分工、合作
1、把幼兒討論交流的情況分類。(汽車、飛機、周圍建筑物、景物)
2、幼兒討論布局后一起商量分工。(老師觀察幼兒商量分工情況,需要時參與討論)
三、幼兒商量好以后就選擇所需材料進行建構
四、展示、交流、分享快樂
1、我們小朋友設計的飛機場真漂亮!
2、請幼兒介紹。
3、給飛機場取個名。(幼兒取名)
五、 小結
六、將來我們的飛機場建好了,許多人都到我們這兒來乘飛機,看到這么漂亮的飛機場,肯定會問“是誰設計的?”原來是我們XX幼兒園大的小朋友啊!真了不起!
建構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 嘗試用不同的材料搭建小屋,體會建構的樂趣。
2. 學習初步的統計方法。
3. 在活動中學習分工合作,體會合作的重要性和團隊的力量。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圍合、構建小屋的建構方法
難點:學習初步的統計方法。
活動準備
各種建構積木,感體統材料,廢舊紙盒小組計劃表,幼兒觀察記錄表,背景音樂,材料照片,彩筆,幼兒區域卡片,膠帶座
活動過程
1.任務導入,激發幼兒興趣---認識小屋的組成。
(1)觀看各種小屋的照片,了解小屋的基本構造。
(2)討論搭建一座小屋有哪幾部分組成(地基、墻體、房頂)
2.幼兒游戲計劃---從設計、選材、分工來進行游戲活動的計劃。
幼兒自由分組(1,2,3三組),每組商量各組搭建小屋的樣子以及搭建所需的材料,進行分工(畫設計圖,材料記錄,拿取材料)。
3.幼兒自主活動---幼兒根據計劃進行搭建,同時要對搭建進行統計。
(1)每組幼兒開始合作搭建小屋,教師做觀察記錄,記錄每個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
。2)每組幼兒在計劃書中畫出本組幼兒搭建小屋的樣子,并且對選擇的材料進行統計。
4.回顧與分享、交流---幼兒用圖畫的方式對搭建情況進行記錄,并進行分享交流。
每隊幼兒畫下搭建的樣子,同時集體欣賞每個組不同小屋的樣子,并互相分享搭建小屋的經驗,。
4. 收拾與整理,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指南》中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欲望,培養探究能力,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中班戶外建構區域活動——我的小屋,是在班級幼兒科學區域教學活動中延伸出來的一個活動,我班幼兒在班級科學區域活動時,就喜歡用各種材料進行“小屋”的`創作,因此讓我創設了此活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從參觀、講解、分組、選材料、自由建構、記錄表格、作品呈現、分享交流、最后收拾整理,整個活動環節都很流暢,活動過程中幼兒投入都很積極踴躍,狀態較好,但是并不是每個活動都是完美的,因此我對自己的本次區域活動也做了如下反思。
一、自我“教”的反思
在本次區域活動中,我把大多數時間交給了幼兒自己,在活動開始、結束我占用了大概5分鐘左右的時間,其余的時間更多的是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個別指導來完成的,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自己反思了幾點問題:1、幼兒自由分組雖然我未干預,但是在活動過程中就發現三組幼兒不同的發展水平導致了在后面活動中團隊合作上的分歧,造成了我后來想參與但是已經來不及的結果;2、在準備材料上的介紹欠考慮,介紹不充分,造成了后面活動中幼兒選擇材料上的不均衡和記錄表上的不清晰;3、前期幼兒經驗準備工作不充分,在活動觀察過程中,發現幼兒“小屋”的搭建出現了一些問題,雖然我及時進行了參與指導,還是發現幼兒的知識技能的構建不好,造成了活動中有一組幼兒的“小屋”并未能完成;4、重過程輕分享,活動分享交流部分完成不好,幼兒的觀察記錄表完成不到位。
二、幼兒“學”的反思
本次活動非常受幼兒的喜歡,15名幼兒在活動中“玩”的都很開心,但需要反思的有三點:1、幼兒在分組環節非常的開心,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活動,但是這樣的結果也導致有個別幼兒受到了冷落;2、因本次建構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材料搭建小屋,但是在活動中發現幼兒在選用建構材料上都很單一,如:一組幼兒就只用了木質建構材料,二組幼兒就只用了紙箱,后來在老師的指導和參與下才選擇了其它材料的加入,三組幼兒雖然選擇了多種材料建構,但是最終的作品呈現上并不成功;3、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的能力差異性較突出,個別幼兒的建構能力較好,在整個團隊中就起到了領頭、出主意、建構的作用,導致了部分幼兒就聽從、順意,沒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
三、如何改進
對于幼兒來說,這節活動很受幼兒喜歡,讓幼兒在開心的“玩、游戲”中就提高自己的一些能力,對于老師來說,這節活動從教案書寫——備課——活動材料的準備——教學實施,整個活動的環節都很流暢,順利,但是通過本次建構活動也讓自己在以后的建構活動中有了一些好的經驗和改進方面:1、區域建構活動雖然把更多的“權利”交給了幼兒自己,但是老師也要有實際的考慮,比如在幼兒的決定出來以后如果存在問題,老師還是要及時的干預,做出調整;2、老師的課堂觀察至關重要,老師的身份就是一個“旁觀者”,但是發現幼兒出現偏離預定方向,遠離預期目標時,要及時出來指導,參與;3、教學環節的把控老師一定要清楚,不能忽視分享交流環節,因為該環節可以較好的鍛煉幼兒口語表達、交往、自我反省的能力。
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教學反思是一種通過提高教師的自我察覺水平來推動教師專業成長,改善教師教學行為,促進教師能力發展,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有力手段和有效途徑。通過教學反思,也讓自己的教學專業、技能不斷的提升和發展,我會堅持這樣的好習慣,讓自己不斷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
建構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嘗試用雪花片建構表現熊貓的各種動態,探索球體和橢球體的連接方法。
2、通過看一看、擺一擺、插一插的方式探索表現熊貓不同動態的部位連接。
3、體驗成功解決困難的快樂,感受建構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課件、熊貓館場景、雪花片、半成品(橢圓形、圓形、小球等)、熊貓的分解小圖
經驗:認識熊貓,了解熊貓的外形特征。
活動過程:
1、猜猜看游戲,鞏固對熊貓外形特征的認識。
觀看課件。分別出示圓形、橢圓形及組合引發幼兒對圖形的想象,逐步形成的熊貓特征的印象。
2、擺一擺操作,感知熊貓的`動態表現。
。1)出示熊貓的動態圖片,幼兒自由介紹動態特征。
。2)集體介紹自己喜歡的熊貓動態。能清楚地表述圖片的位置和熊貓的動態。
。3)擺一擺分解小圖,感知熊貓不同動態的部位連接位置。
3、插一插建構,表現可愛的熊貓。
。1)介紹場景“熊貓館”,出示熊貓阿寶,激發幼兒建構興趣。
。2)幼兒建構表現,能表現出熊貓的動態。及時引導幼兒發現問題,嘗試解決
問題。
4、講一講交流,分享建構作品。
。1)自由交流。猜猜看,不同動態的熊貓在干什么。
。2)對照擺放的圖,介紹建構作品,重點介紹動態表現。
。3)在建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難?是怎樣解決的?
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遷移動態表現的建構經驗在區域活動中建構表現其他動物、人物的造型。
建構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會用斜插的方法圍合圓形,初步掌握空心園的建構方法。
2、嘗試在建構空心園的基礎上通過添加線條表現小蝌蚪的`基本外形特征。
3、樂意參加建構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觀察過小蝌蚪,了解小蝌蚪的基本特征
物質:實物小蝌蚪、場景、雪花片若干、范例(實心和空心圓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青蛙媽媽,回憶故事內容,激發幼兒興趣。
提問:
青蛙媽媽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你知道她的寶寶是誰?
小蝌蚪是什么樣的?
頭像什么形狀?頭的后面還有什么?
小結:小蝌蚪,圓圓的腦袋黑黝黝,細細的尾巴扭呀扭。
2、學習蝌蚪的建構方法。
。1)比較空心圓與實心圓。認識空心圓的特征:這兩個圓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
。2)引導幼兒觀察空心圓,嘗試建構空心圓(教師和幼兒共同示范)。
將雪花片用兩片直插一片斜插的方法插空心圓。
。3)在空心園上插添加線條,表現出蝌蚪尾巴的基本特征。
3、小朋友操作,教師指導。
。1)提醒幼兒將雪花片接插緊。
。2)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作品、提醒幼兒可用實心圓進行建構。
4、小結:
。1)把小蝌蚪給青蛙媽媽送去,展示作品,互相欣賞。
。2)教師小結演示空心圓的建構方法。
。3)模仿小蝌蚪聽音樂找媽媽。
延伸活動:
幼兒給自然角建構小蝌蚪。
建構活動教案7
活動目標:
1、嘗試協商分工,合作建構表現亭子的基本特征。
2、初步體驗合作建構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春游玄武糊觀察過亭子。
物質準備:雪花片、亭子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談話,引起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春游的時候你們看見什么了?亭子是什么樣的?有哪幾部分組成?”
2、觀察圖片,拓展幼兒的思維:
“這些亭子有什么不一樣?”
3、幼兒協商分工,教師給予建議:
。1)幼兒自由結伴協商分工,教師鼓勵個別幼兒積極參與進行分工。
。2)請個別幼兒介紹分工的.情況,教師給予建議。
4、幼兒建構,教師觀察指導:
。1)觀察指導幼兒協商分工,合作建構。
(2)提醒幼兒接插牢固,注意色彩搭配。
5、評價,小結活動情況:
。1)請幼兒講述與同伴分工合作的情況,體驗合作的好處。
“你們是怎樣分工的?你覺得合作有什么好處?”
。2)共同欣賞建構作品。
建構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能夠體驗幫助他人解決困難的快樂。
2、能掌握穿過的搭建技能搭出不同層次的立交橋,并運用斜坡和轉向進行合理連接。
3、能根據不同層次的橋選擇合適的橋墩進行搭建。
活動準備:
前期經驗的準備:幼兒能從不同側面觀察立交橋,并能了解立交橋的基本造型;在活動《能轉彎的橋》中,幼兒能運用材料進行直角轉向和半圓轉向;在《我們來計劃》活動中,幼兒能通過拼拼擺擺,選擇適宜的材料做不同層次的橋墩。
材料的準備:足量的積木、易拉罐、薯片桶,立交橋圖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幼兒幫助大衛搭建立交橋的愿望。
師:瞧!今天大衛又遲到了,為什么呢?
幼:路上堵車了。
師:對,大衛所在的城市,隨著城市的發展人越來越多,車也越來越多,交通也越來越堵塞了。那小朋友能幫大衛解決路上經常堵車這個問題嗎?
幼:幫大衛所在的城市設計一座立交橋。(開車單雙號出行,鼓勵人們乘坐公交車等)
師:為什么要設計立交橋呢?瞧!我們的城市設計師為我們的交通做了哪些努力呢?
幼:立交橋可以讓很多車可以同時通行。
小結:立交橋是用來舒緩交通堵塞的,立交橋的層數越多,越能讓好多的車一起通過,誰也不妨礙誰,能解決交通堵塞的各種問題。你愿意幫助大衛的城市設計一座立交橋嗎?
師:有時候幫助別人光有愛心是不夠的,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本領,做好充足的準備。我們再來仔細觀察一下這些立交橋。
二、細致觀察圖片,學習穿過的'搭建技能,并了解每層是通過斜坡和轉彎進行合理連接的。
師:立交橋不同的層面是怎樣交叉起來的?(個別孩子進行操作,教師可指導示范)
小結:矮的層面在高的層面下穿過,用穿過的方法使不同的層面交叉起來。
師:有的立交橋幾個不同層面之間是可以通行的,我們來看一下?(轉向的圖片)
小結:運用斜坡和轉向可以使橋的不同層面之間連接起來。
師:為了人們能在立交橋上安全的行駛,每組負責道路維修的小朋友,在搭建快要完成的時候可以取一輛汽車進行檢測。
三、幼兒游戲
。ㄒ唬┮龑в變哼x擇不同材料搭橋柱,設計橋面的穿過。
(二)引導幼兒進行合理連接。
(三)在恰當的時間提醒孩子取汽車進行檢修。
四、作品分享
。ㄒ唬﹨⒂^作品
師:孩子們,我們一起先來參觀一下你們搭建的立交橋(注意愛護他人的作品)。你們幫大衛所在的城市設計了立交橋,我們來看一下大衛對小朋友的設計滿意嗎?
大衛:小朋友們,謝謝您們的幫助,有了你們設計的立交橋,我上學再也不會遲到了。
(二)分享經驗,解決問題
師:孩子們你們成功的搭建了立交橋,你們每組都是怎么合作的?有什么經驗或問題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嗎?你們是怎樣解決問題的?
師:你們真的越來越棒了,不但能自己發現問題,還能一起解決問題,F在讓我也來說一說我發現的問題好嗎?在每次搭建中我們都能一起學習新的本領,解決新的問題,還能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其他人,分享也是一種快樂,待會我們把我們的工作收拾完,我們把我們的本領分享給教室里的小朋友吧。
建構活動教案9
《機器人》 這個建構游戲可以提高幼兒的創造能力和相互配合、相互協作的意識,通過活動讓幼兒學習機器人的基本建構技能。以下是整理的本篇教案全部內容,如果您覺得不錯請轉發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哦!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機器人是由頭、身軀、四肢及天線組成的。
2、學習機器人的基本建構技能,培養幼兒造型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幼兒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體驗成功的喜悅。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準備若干插塑、紙盒、易拉罐、花片、機器人、橡皮泥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機器人玩具,引導幼兒觀察其外形,讓幼兒知道機器人是由頭、身軀、四肢及天線組成的。注意機器人頭、身、四肢的大小比例關系。
2、教師示范:選用正方形、長方形的紙盒拼出機器人的頭、身軀、腿部,再選四個較小的長方形的紙盒拼機器人的.手和腳,連接處用橡皮泥粘合,最后粘上紙棒做機器人的天線?捎孟鹌つ嘧鰴C器人的五官。
3、幼兒分組拼插機器人,教師重點指導幼兒粘合機器人的四肢和天線,啟發幼兒自己設計各種造型的機器人。
4、幼兒再次建構,加強幼兒的團隊協作的意識,引導幼兒協商共同完成一個《超級機器人》群組,提高一定的難度。
5、游戲結束后,布置一個機器人展覽館,評選出設計良好、形象美觀、與眾不同的機器人。對個別機器人進行點評,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給予表揚,特別是個別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的表現,讓其他幼兒以他為榜樣,同時促進幼兒的團體協作的精神。
6、游戲結束前,指導幼兒收拾整理玩具,歸類擺放整齊。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幼兒的常規有所進步!稒C器人》這個活動幼兒有很大的興趣,特別是男孩子。因此幼兒能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能力,搭建出自己的喜歡的機器人,幼兒在相互配合、相互協作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其中有幾個小朋友共同搭建出了各種不同造型的機器人,幼兒在每次的活動中積極性都很高。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個別小朋友,如女生的玩機器人的經驗較少,所以她們所搭建出來的機器人較單調。這還有待于在平時的活動中,讓個別能力較強的幼兒來引導她們。
建構活動教案10
活動目標:
1、嘗試形體拼接的方法建構表現橋的基本特征。
2、樂意介紹自己的作品,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雪花片以及半成品、場景
活動過程:
1、欣賞幻燈,感受橋的結構:
。1)“小朋友們,前兩天我們一起參觀了長干橋,它是什么樣子?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欣賞幻燈,引導幼兒觀察橋的結構及不同形態,并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察結果。
。3)教師小結橋的構成部分,幫助幼兒熟悉橋的各部分名稱及形態。
橋是由上部結構和下部結構組成。上部包括橋身和橋面,下部包括橋墩和橋臺。
2、嘗試設計建構美麗的大橋:
(1)“今天,我們都來用雪花片為秦淮河重新造一座橋,你想插什么樣的.橋,和誰合作,怎么插?”
。2)幼兒自由交流表達想法。
教師:“誰愿意介紹你和誰合作,你插什么?”
。3)幼兒建構,教師觀察.
觀察指導幼兒協商分工,合作設計建構。
鼓勵幼兒大膽建構,表現橋的基本特征。
3、欣賞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1)“誰愿意來介紹你建構的橋,你是怎么插的?”
。2)幼兒相互欣賞作品。
4、延伸:
鼓勵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嘗試建構立交橋
建構活動教案11
活動目標
1、在教師的鼓勵、幫助下,在游戲中能大膽參與建構活動。
2、激發幼兒參與建構活動的興趣,享受在游戲中獲得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能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建構。
難點: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彩色小積木或積磚每組一筐。
2、教師已建構好的建筑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和幼兒一起來到放積木的場地,介紹積木名稱。
1、教師:“小朋友們看,這里有好多好多的積木,今天我們要和這些積木寶寶一起做游戲。”
2、教師:“這些積木都一樣嗎?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們。”
二、讓幼兒摸摸玩玩,感知積木的特點,了解積木可以有不同的搭法。
1、教師:“這些積木都可以搭成什么?”(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
2、種小樹:把積木一塊一塊地豎立在桌面上或場地中。
3、鋪小路:把積木一塊接一塊鋪成一條小路。
4、變高樓:把積木一塊一塊壘高,看誰搭得高。
5、搭小橋:在兩塊相同高度的積木上架一塊長條積木,搭成一座橋。
。ㄔ谟變捍罱ǖ倪^程中提醒幼兒在桌面上搭,掉落在地上的積木要撿起來。)
三、欣賞老師用積木搭好的.建筑物,激發幼兒搭建的興趣。
教師:“看看,這些高樓房、小汽車還有滑滑梯,都是老師用這些積木搭出來的,好看嗎?你們想不想也來試一試?搭一個你自己喜歡的東西!
四、幼兒自由建構。
1、幼兒自主建構,教師根據幼兒的情況給予相應的指導、幫助。
2、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搭建自己喜歡的物體。
3、引導幼兒之間相互幫助,請能力較強的幼兒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共同完成拼搭作品。
五、幼兒與教師之間相互交流,講述。
1、教師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搭建了什么物體?
2、幼兒自由參觀同伴的作品,相互介紹自己的作品,分享拼搭過程中帶來的快樂。
六、教師與幼兒共同整理積木,提醒幼兒把拼好的積木拆下來后輕輕的放入筐子里。
建構活動教案12
活動目標:
1、能表現人物的不同動態,能表現出跳舞時的情景。
2、嘗試與同伴合作建構,體驗與朋友合作建構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具有人物的建構經驗,會跳邀請舞。
物質:雪花片底板、各色雪花片。
活動過程:
1、邀請舞“請你和我跳個舞”激發幼兒與同伴游戲的興趣。
“我們來跳個邀請舞吧”。幼兒自由結伴跳舞。
2、表演交流跳舞時的動作,幫助幼兒豐富建構人物動態的.經驗。
(1)“剛才你和你的好朋友做了什么動作?愿意表演給大家看嗎?”
。2)集體觀察表演者跳舞時的動作,小結動作特點。
。3)出示四肢線條,請幼兒建構較難的動態。如:叉腰、跪等。
3、幼兒建構,教師指導。
(1)“你愿意用雪花片把你剛才的跳舞動作插出來嗎?”
“插好自己的動作后,和你的好朋友插的放在一塊底板上好嗎?”
。2)幼兒建構,提醒幼兒插緊。
4、展覽評價。
(1)介紹作品,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2)自由欣賞,交流經驗。
建構活動教案13
活動目標:
1、觀察感知亭子的基本結構,探索亭子的對稱和平衡。
2、能大膽運用架空、圍合、排列等積木建構方法創造性地表現亭子的外形特征。
3、樂意與同伴共同建構,有一定地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經驗:幼兒認識過亭子,已有圍合、排列等積木
建構經驗。
2、物質:亭子圖片、各種積木、雪花片、雪花片半成品、輔助物。
活動過程:
1、出示亭子圖片,觀察分析亭子的基本結構。
師:“這是什么?”(亭子)
“亭子是什么樣子的'?”“亭子有哪幾個部分?”
“這座亭子有幾個角?”(幼兒自由觀察討論。)
“你還見過什么樣的亭子?”(拓展幼兒的經驗。)
師:“我們見過的亭子有單層、雙層,還有三層的;亭蓋有四角、六角、八角的,還有兩個連在一起的鴛鴦亭。這些亭子在公園里不但能方便人們休息,還裝扮了公園!
3、師幼共同討論建構“亭子”的方法。
。1)提出建構內容。師:“今天積木區的小建筑師就來建造漂亮的亭子!
(2)討論建構方法。
師:“亭臺可以用什么來搭?”
“亭子的柱子可以用什么積木來搭?”“柱子在什么位置?”“為什么?”
“亭蓋怎么搭呢?”
4、幼兒建構“亭子”,教師指導。
。1)鼓勵建構區的幼兒自主選擇建構材料,圍繞建構主題進行合作建構。
(2)引導積木區的幼兒大膽搭建,表現亭子的外形特征。
5、評價小結。
。1)欣賞、交流建構作品。
請小設計師們來介紹自己的作品。
。2)教師講評。從作品的造型及幼兒合作進行評價。
建構活動教案14
活動目標:
1、能用各種盒子及輔助材料創造性地建構各種各樣的房子,能根據提供的材料自由分工合作、互相協作的進行搭建。
2、在游戲中能夠充分的表現美和創造美,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及想象能力。
3、樂于幫助小動物們建造冬日家園,激發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4、遵守游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5、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已有搭建的相關經驗。
2、物質材料準備:各種各樣的大小、形狀不一的盒子、各種各樣的動物。
3、環境準備:空曠安全的場地。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為動物建構家園的興趣。
2、引導孩子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幼兒,從而提高幼兒的想象、創造能力。
指導要點:
(1)教師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搭建方法,相互協作建造小動物家園。
(2)根據游戲主題,嘗試用不同材料拼、搭等形式搭建各種造型。
(3)教師提醒整理余下游戲材料,按類擺放整齊,清理場地。
3、游戲結束。
。1)師生共同參觀為小動物們搭建好的家園,并把小動物送回家。
。2)根據搭建情況進行小結,活動結束。
"小動物"在陽光下、在房子邊愉快地唱歌、跳舞、做游戲。
建構活動教案15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游戲。
2.根據物體的外形特征正確選擇和使用不同類型的建構材料進行建構。
3.讓幼兒學會分工合作,愛護建構材料和建構成果
4.合理利用替代物,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和同伴的游戲情況
5.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花片、插塑;
2.活動前,帶幼兒到社區的街道參觀。
教學流程:
一.師生談話,引入活動:
師:平時,我們上學、放學經過社區時,你們看到了什么?(讓幼兒說一說街道中有什么,如:房子、花圃等)
二.組織幼兒討論:
1.師:街道里有各種各樣的東西,我們該選擇什么材料來建構呢?
2.幼兒分組討論,學習根據物體的外形特征正確選擇和使用不同類型的建構材料進行建構。
3.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4.教師小結,如:房子很高,要用大一點的插塑來建構,如炮筒;游樂器械就可以用童樂高來建構,等等。
三.幼兒建構,教師指導1.幼兒自由分組,選擇自己喜歡的物體進行建構。
2.教師巡視幼兒的游戲情況,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游戲。
3.指導幼兒根據物體的`外形特征正確選擇和使用不同類型的建構材料進行建構。
4.讓幼兒將搭好的物體擺放到指定的地方。
四.教師講評、結束
1.幼兒自評、互評游戲情況。
2.教師根據幼兒選擇建構材料進行建構的情況進行小結,提出不足之處,提出下一次游戲的要求,結束。
【建構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建構室活動教案08-25
小班建構活動設計教案08-26
小班建構游戲活動教案03-19
中班建構區活動教案08-02
中班建構區域活動教案03-23
大班建構區活動教案03-19
大班積木建構活動教案03-17
中班建構區域活動教案12篇03-23
大班建構區域活動教案(精選6篇)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