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小母雞回來了語言活動教案

    時間:2022-12-07 09:21:25 活動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小母雞回來了語言活動教案(精選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小母雞回來了語言活動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小母雞回來了語言活動教案(精選6篇)

      中班小母雞回來了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童話故事中的語言美。

      2、理解故事中小熊經過冬眠、小母雞長大的情節(jié),豐富詞語“冬眠”、“季節(jié)”。

      3、能專心傾聽故事,大膽地描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小母雞回來了》

      2、故事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調動幼兒已有經驗,引發(fā)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1)教師:小朋友,你們認識公雞和母雞嗎?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1)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教師:第一幅圖中有誰?小熊和小母雞是一對好朋友,小母雞長大的樣子小熊可沒見過。他們是怎么成為好朋友的呢?后來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

      (2)教師引出故事《小母雞回來了》。

      3、集體欣賞故事錄音,熟悉故事內容。

      (1)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內容,講述小母雞、小熊之間發(fā)生了哪些事情。

      教師:小熊是什么時候認識小母雞的?小熊又是什么時候和小母雞分開的?當小熊再次見到小母雞時,小母雞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小結。

      4、利用教學掛圖再次欣賞故事,了解花和季節(jié)的關系。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大膽地說出花和小熊、小母雞之間的關系。

      教師:桃花開的時候是什么季節(jié)?那時候小母雞會說話嗎?薔薇花開又是什么季節(jié)?這時候小母雞是什么樣子的?桂花開是什么季節(jié)?小熊要送給小母雞什么禮物?為什么要送“滿滿一瓶桂花醬”?

      (2)教師根據幼兒回答,繼續(xù)引導孩子回憶故事內容。

      教師:所有的花都謝了,小熊就怎樣了?什么是冬眠?等小熊醒來時,什么花開了?他看到了小母雞了嗎?最后他找到小母雞了嗎?

      5、師友共同討論小母雞的變化。

      (1)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小母雞變成大母雞后的變化。

      教師:小母雞再和小熊見面時,和原來一樣嗎?為什么小母雞和原來不一樣呢?

      (2)教師小結。

      6、請幼兒結合自身談談長大的變化。

      活動延伸:

      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進行故事復述和表演;師幼還可以根據故事內容,一起制作圖畫書。

      中班小母雞回來了語言活動教案 篇2

      課題

      小母雞種稻子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9個、會寫生字7個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懂得白米飯是通過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培養(yǎng)學生愛勞動的精神。

      分課時(第一課時)目標

      1、認識生字9個、會寫1個生字

      2、正確的朗讀課文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愛勞動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認識生字9個會寫生字7個

      培養(yǎng)學生愛勞動的精神。

      教學準備

      小母雞、小鴨、小豬、小貓的圖片和頭飾

      生字卡片

      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圖片:小母雞)這是我們的新朋友,一只勤勞的小母雞,誰和他打個招呼?

      2、來,小眼睛認真看老師寫課題:“小母雞種稻子”。(母字邊寫邊教)誰來讀讀課題(指名)

      3、“種”這個字你讀準了,真不錯。

      4、我們全班一起讀讀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

      1、這只小母雞是怎么愛勞動的,我們一起去看看書吧,把書打開到80頁,自己讀讀課文,借助拼音這個老朋友來認識生字。

      2、讀詞、愿意、種稻子、辛苦、只好、自己、白米飯、明年、我們(指名、開大車、全班)

      3、看,這些字大家都會讀了嗎?、種、鴨、愿、意、怕、貓、豬、飯、年(指名老師全班)

      4、詞寶寶和字寶寶我們都認識了,看看課文一共有幾段,用你們的手勢告訴我。

      5、老師請四名同學讀一讀,其他的同學聽,他們的字音準嗎?句子通順嗎?

      6、老師現(xiàn)在想請你們自己讀讀課文,邊讀邊想,小母雞請了哪些小動物來幫忙?分別做了什么事?

      三、講解課文

      1、誰說說,小母雞請誰了?幫了什么忙?(貼圖、板書)

      2、來,我們一起去看看小母雞是怎么邀請小鴨子的?趕快讀讀第一段。

      3、讀了第一段,你們知道了什么?

      4、誰來當當小母雞,邀請小鴨來一起種稻子?(讀小母雞的話,“你愿意和我一起種稻子嗎?”)

      5、小母雞是一個熱情的、有禮貌的小動物,你能象小母雞一樣用“愿意”說句話嗎?

      6、小鴨子愿不愿意?你是怎么知道的?小母雞這么熱情而且又有禮貌可還是不愿意。

      7、這只小鴨子不是特別愛勞動,是一個怕辛苦的小鴨。誰來讀讀小鴨的話?

      8、我們現(xiàn)在請同學讀讀小雞,再讀讀小鴨。(分角色)

      9、請同學扮演小母雞和小鴨。

      10、那小豬、小貓后來答應了嗎?我們下一節(jié)課學習。

      四、生字

      1、讀生字。母、和、自、己、米、明、們

      2、觀察。“母”

      3、范寫。“母”

      4、書空描紅“母”

      中班小母雞回來了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在25厘米寬的紙板上交換走。

      2.在游戲的.過程中,能夠一邊游戲,一邊手持墊子向前移動。

      3.通過游戲,增強與同伴間的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墊子八塊、圈四個、雪花片若干、幼兒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做游戲前的熱身運動

      1.隊列練習

      對行變化:大圓------兩路縱隊------四路縱隊

      2.做模仿操

      教師帶領幼兒做小雞的模仿操:主要有上肢、下蹲、體側、體轉、腹背、跳躍、全身和放松運動。

      二、教師介紹游戲規(guī)則,幼兒游戲

      1.一物多玩

      (1)幼兒自由探索紙板的玩法。

      師:紙板可好玩了,可以在上面走,可以跳,還能怎么玩呢?請小朋友動腦筋去玩紙板,也請你把好玩的方法告訴其他小伙伴哦!

      (2)討論示范。

      師:老師發(fā)現(xiàn)有幾位小朋友紙板玩的特別棒,我們一起請他來做給我們看,好嗎?

      (3)幼兒分散練習

      師:你們也來學一學他們的玩法吧。

      (4)總結

      2.游戲《小母雞》

      (1)交待玩法和規(guī)則并示范。

      師:今天我們要玩一個新的游戲,名字叫做《小母雞》

      今天的天氣可好啦,母雞媽媽要帶母雞寶寶們到草地上捉蟲子,你們想去嗎?

      可是我們要想捉到蟲子就必須走過一片濕地,然后才能夠捉到到草地上蟲子哦!

      規(guī)則:幼兒濕地踩完以后(動作要領同上),拿起墊子在規(guī)定的草地上捉一只蟲子,并在濕地外跑回來,然后把墊子交給下一位幼兒。下一位幼兒以同樣的動作,依次活動。

      (2)組織幼兒進行游戲,教師指導

      師:請小朋友們濕地踩完以后,拿起墊子在規(guī)定的草地上捉一只蟲子,并在濕地外跑回來,然后把墊子交給下一位小朋友哦!

      三、整理放松,并結束游戲

      師:母雞寶寶們,你們吃飽了嗎?

      下面請寶寶們和媽媽一起散會步回家吧!

      中班小母雞回來了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能說出作者對母雞的態(tài)度變化。

      2、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簡單說出作者討厭和不敢再討厭母雞的原因。

      3、通過默讀,能用自己的話簡單說出《貓》和《母雞》在寫法上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評估設計:

      1、目標1的“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通過課堂上老師的課堂觀察,看學生是否能夠把句子讀完整,讀通順,做到不打拌、不讀錯字,不添字漏字,正確斷句。’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能說出作者對母雞的態(tài)度變化。”課堂上,通過老師的提問,看學生能否找出作者“討厭”和“不敢再討厭”(喜歡)的態(tài)度變化。

      2、在深入讀文、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通過自主、指名反復朗讀,讀悟結合、同學評價、教師點撥評價的方法,使80%以上的學生能用自己的話簡單說出作者討厭和不敢再討厭母雞的原因并讀出作者對母雞前后態(tài)度的變化。

      3、目標3的落實,通過課堂觀察、學生交流、老師點撥等方式,讓學生能用自己的話簡單概括出兩篇課文在寫法上的異同。

      教學難點:

      通過默讀,能用自己的話簡單說出《貓》和《母雞》在寫法上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作者討厭母雞和不敢再討厭母雞的原因。

      教法與學法:

      抓住“討厭----喜愛”這一主線組織教學。以疑促讀,讀中悟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昨天我們學習的老舍的《貓》,作者運用了總分的結構,

      并且舉了很多具體事例來描寫貓的特點,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老舍的文章《母雞》。看看這兩篇文章都是老舍寫的,在寫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板書:母雞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找出作者對母雞的態(tài)度有什么變化。

      三、品讀課文,體會感情

      1、聽讀1---3自然段,用“ ”畫出作者討厭母雞的句子,說說你的體會。

      (學生朗讀時出現(xiàn)的錯字,要及時糾正反饋)

      2、學生交流反饋。

      3、小結:

      因為母雞愛沒完沒了的亂叫

      因為母雞不敢反抗公雞,卻公然欺侮鴨子和其他母雞,欺軟怕硬

      因為母雞下蛋是發(fā)狂的叫,極其驕傲

      4、這真是一只令人討厭的母雞,你能讀出對它的討厭嗎?

      5、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5—8自然段,說說作者為什么又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預設:

      ⑴警戒、預備作戰(zhàn)、警告……

      ⑵雞雛的肚子像裝了湯圓,自己卻消瘦許多……

      ⑶別的雞來搶食……大公雞也怕它三分。

      ⑷教雞雛,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半蹲、一聲不哼……

      ⑸在夜間若有什么動靜……

      提示: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偉大、無私、無所畏懼、日夜操勞、無怨無悔、默默奉獻、不辭辛苦……)

      板書:

      因為母雞挺身預備作戰(zhàn),很勇敢

      因為母雞發(fā)現(xiàn)東西讓兒女吃,自己消瘦許多,慈愛

      因為母雞教雞雛啄食、掘地、用土洗澡,慈愛

      夜間有動靜,放聲啼叫,負責辛苦

      6、你能讀出雞媽媽保護小雞時那勇敢的樣子嗎?

      7、因為母雞在做了雞媽媽之后勇敢慈愛負責辛苦,所以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大家想一下“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能不能換成“我不再討厭母雞了”,為什么?你能不能從課文中找出答案?

      齊讀第9自然段,體會感情。

      【設計意圖:落實目標2,通過各種指名讀、齊讀、教師范讀等方式,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話簡單說出作者討厭和不敢再討厭母雞的原因,鍛煉學生概括的能力。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反復朗讀,體會作者對母雞的態(tài)度。】

      是啊,雞媽媽是那么愛護自己的小雞,作者用母雞對小雞的情誼體現(xiàn)出了全世界母愛的偉大,天地間所有的母親都是英雄。同學們,想一想,你的媽媽,曾給過你怎樣的感動?誰來說說?

      請同學們記住媽媽的愛,學會感恩。

      【設計意圖: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感受母愛的偉大,體會媽媽的艱辛,學會感恩。】

      四、比較《貓》和《母雞》在寫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請同學們默讀《貓》,比較一下這篇文章和《貓》在寫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相同之處:

      前三自然段都是圍繞全文的第一句展開的,第一句是中心句。

      兩篇文章都分為兩個部分,中間過渡自然。

      作者都通過具體事例來說明動物的特點。

      語言通俗易懂。

      不同之處:

      《貓》的全文都是流露作者的喜愛之情,而《母雞》前半部分是說作者很討厭母雞,后半部分是說作者喜歡母雞。

      【設計意圖:目標3的落實。四年級的孩子已經要求會默讀課文,默讀可以提高學生的讀書速度,為課堂節(jié)省時間。這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難點,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自己總結《貓》和《母雞》在寫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教師可以適當點撥,鍛煉學生概括和總結的能力。】

      五、小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老舍的《母雞》,知道作者通過具體事例來說明動物的特點,知道了作者不敢討厭母雞的原因----母雞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板書

      母雞

      沒完沒了亂叫

      討厭、欺軟怕硬

      下蛋時發(fā)狂地叫

      喜歡、勇敢、慈愛、負責、辛苦→母愛的偉大

      中班小母雞回來了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的主要內容。

      2、感受作者對母雞的情感經歷。

      3、了解母雞的生活習性和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體現(xiàn)。

      4、學習課文抓住特點,用事實說話,具體生動描寫動物的寫法。

      教學重點

      了解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體現(xiàn)。

      教學難點

      學習課文,抓住特點,用事實說話,具體生動描寫動物的寫法。

      教學準備:PPT課件

      教法與學法

      師:引導教學法

      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師宣布課題,板書課題,導入一分鐘記憶訓練。

      二、一分鐘記憶訓練

      1、師出示一分鐘記憶訓練內容母愛是一縷陽光,溫暖如春;母愛是一幅畫,自然清新;母愛是一首歌,悅耳動聽。

      2、一分鐘后檢測三、學習課文

      (一)出示自學導航

      1、自由朗讀課文,識記生字詞。

      2、快速默讀課文,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用橫線畫出作者對母雞情感變化的相關句子。

      4、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用波浪線畫出母雞優(yōu)秀品質的相關語句。

      (二)自學檢測

      1、檢查生字詞語指名學生認讀。

      2、課文的主要內容指名學生回答,師生共小結。

      3、了解作者對母雞的情感態(tài)度。

      中班小母雞回來了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能用不同的音色和速度表現(xiàn)棒棒雞、打嗝雞、害羞雞的聲音特點。

      2、感受第二段音樂的節(jié)奏特點,能夠在末拍用打嗝表現(xiàn)節(jié)奏中的休止符。

      3、體會聲音和情緒的關系,在歌唱中感受自信、滑稽、和害羞的多種情緒。

      4、體驗自主替換歌詞的愉悅情緒。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四種不同形象的小雞圖片、筆、鈴鼓、絲巾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母雞孵蛋》音樂律動,熟悉音樂旋律。

      1."今天我們到母雞家去做客。母雞媽媽要孵蛋了。"教師帶領幼兒邊做動作邊唱歌邊進場。

      2.教師用彩蛋示范歌曲,幼兒學唱歌曲,并動作表現(xiàn)教師邊唱歌,邊逐一出示三個彩蛋。"母雞媽媽今天孵了幾個蛋?(3個)我們看看母雞媽媽孵的蛋有什么不一樣的?"(大中小)"蛋里面會藏著什么呢?(小雞)

      二、基本部分: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用不同音色表現(xiàn)不同的小雞。

      "母雞媽媽生了三個不一樣的蛋,里面有小雞,我們請小雞出來吧。"

      1.棒棒的小雞——能用洪亮、有力的聲音表現(xiàn)自信。

      "首先出來的是第一小雞,我們看看它長的怎么樣?"幼兒回答,(它長的橢圓形有點棒棒的,它叫棒棒雞)"我們跟它打個招呼(棒棒雞你好)""我們聽聽看它的聲音是什么樣的?"教師跟音樂唱第一段再提問(很響亮)教師領幼兒跟音樂邊唱第一段邊畫示意圖。"你們看到棒棒雞的聲音了嗎?它是什么樣子的?(大圓圈:聲音粗粗的,大大的)教師邊指示意圖邊教幼兒唱棒棒雞"嘰嘰嘰嘰"的聲音。幼兒模仿棒棒的動作,并跟音樂學習唱第一段一遍。

      2.打嗝的小雞——能夠在末拍用打嗝表現(xiàn)節(jié)奏中的休止符。

      "棒棒雞真能干,吃了那么多東西。這只小雞我們也請它出來吧。"教師模仿第二只雞"嘰嘰嘰呃,嘰嘰嘰呃。它怎么啦?它發(fā)出了什么不一樣的聲音?"出示打嗝雞圖,"這只小雞看棒棒雞這么棒,它說我也想多吃點東西,結果它吃的太飽,呃打嗝了。你吃飽了會打嗝嗎?教師示范,教幼兒發(fā)出呃的音。

      "我們聽聽看打嗝雞的聲音。"教師跟音樂示范第二段,邊唱邊畫示意圖,"你們看到打嗝雞啦?它是嘰嘰嘰叫了幾聲打嗝的?"教師邊指示意圖邊唱,教幼兒學唱嘰嘰嘰呃,叫三聲第四聲打嗝。

      "打嗝時除了小肚子打嗝,小手還要干嗎?"學習打嗝時用手把小嘴巴捂住。邊看示意圖學習嘰嘰嘰呃。教師帶領幼兒跟音樂完整唱第二段一遍

      3.害羞的小雞——用輕、慢的聲音進行表現(xiàn)害羞。

      "打嗝雞真好玩,我們看看它的小妹妹是怎么唱歌的呢?"出示害羞雞圖,"這只小雞的小臉怎么啦?"(它的眼睛閉上了,小臉紅紅的,它說我害羞我害羞,它是一只害羞雞。)教師跟音樂范唱第三段。"你們聽到害羞雞的聲音跟前面兩個小雞有什么不一樣?"(輕輕的)教師邊跟音樂范唱邊畫示意圖,"你們看到害羞雞的聲音跟前面兩小雞有什么不一樣啦嗎?(圓圈后面有條線:它是輕輕的慢慢的,可害羞可難為情了。)教師提醒幼兒用輕輕的慢慢的聲音來跟音樂唱第三段。

      4.集體歌唱,要求用不同的音色和速度表現(xiàn)棒棒雞、打嗝雞、害羞雞的聲音。

      "雞媽媽生了三顆蛋,三顆蛋都不一樣,我們把小雞都唱唱好不好。"教師帶幼兒跟琴聲完整唱。

      5.師生跟著音樂借助道具完整的邊唱邊表現(xiàn)《母雞孵蛋》

      三、結束部分:引出第四只小雞,邊唱歌邊離開教師。

      "母雞媽媽生了三顆蛋,它還會生出什么蛋呢?我們待會來看看。"教師完整唱四段歌曲,唱到第四段時出示雙胞胎小雞。"原來母雞媽媽還生了雙胞胎小雞。"請幼兒和好朋友抱一抱,"等會我們回到班上再來唱唱看好不好。"幼兒聽音樂離開教室。

      活動反思:

      活動中我犯了一個原則性的錯誤,4拍子的節(jié)奏演奏的不是很清楚,在示范的時候沒有把握好節(jié)奏,導致這節(jié)活動的節(jié)奏出現(xiàn)了很大的問題。活動目標三能用輕慢和洪亮的聲音表現(xiàn)害羞、自信的情緒,大部分的孩子已經完全理解了。活動開始我以一首《母雞咯咯叫》導入,從而激發(fā)孩子學習的興趣,請孩子邊表演邊數數。活動中我將重點放在第二段末拍節(jié)奏上,先學三聲雞叫,然后打嗝一下,活動中我反復的提醒,大部分孩子都能理解。在樂器演奏上,我先帶領孩子進行演唱,然后在配上樂器,由于剛開始的節(jié)奏問題,在這個方面我處理的不是很好。

      小百科:母雞,一種家禽,頭小,眼橢圓,嘴尖且硬,毛多而密又長,故又名圓毛母雞,開食遲,采食慢。同一雞,20.5天出的公雞多,21天后出的母雞多。

    【中班小母雞回來了語言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小母雞回來了語言活動教案01-18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醒來了》08-23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小蚱蜢07-07

    中班語言活動:《幸運母雞與倒霉狐貍》08-25

    母雞生蛋幼兒語言活動教案06-11

    中班語言車來了教案04-01

    中班語言狼來了教案04-01

    中班語言誰來了教案04-24

    戰(zhàn)勝小蛀牙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6-1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综合另类欧美日韩 | 午夜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二区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 |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午夜一区二区亚洲福利VR |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