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時鐘整點》

    時間:2022-06-22 19:29:02 活動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時鐘整點》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時鐘整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時鐘整點》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時鐘整點》1

      活動目標:

      1、了解時鐘的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行規律,學會辨認整點。

      2、能結合一日活動的作息時間表撥整點,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實物大鐘6個,小鬧鐘人手一個,自制時鐘人手一個;時鐘課件。

      經驗準備:事先把小鬧鐘投放到分區材料中,供幼兒自由觀察;老師有目的結合一日活動的作息時間,提醒幼兒看點鐘進行各項活動。

      活動過程:

      一、老師以鐘表店老板的身份出示各種實物鬧鐘,引出活動內容。

      ★以提問的方式,請幼兒說出點鐘在生活中的作用。

      “如果我們的生活沒有點鐘那會怎樣?”(它會提醒我們幾點了該干什么事了。)

      二、認識鐘面,了解鐘的結構。

      1、以游戲的口吻引導幼兒給各種點鐘找相同。

      “第一個游戲就是“找相同”。“它們的形狀不太一樣,但是他們身上有相同的地方,小朋友你們能找出來嗎?”

      2、利用課件幫助幼兒梳理自己的發現。

      課件重點:

      ①認識分針和時針:看點鐘只要看這兩個針就知道是幾點了。

      ②每個鐘上的12個數字排得是不是都一樣?

      三、了解分針與時針的運轉關系。

      1、幼兒操作實物時鐘,了解分針與時針的運轉關系。

      ★“時針和分針和小朋友一樣都很愛運動,它們每天都要進行跑步比賽,現在他們都在數字12的起跑線上了。請你們猜猜誰會贏?好,比賽就要開始了,預備—開始!”

      ★“分針和時針跑的時候,你看到了什么?還發現了什么秘密?”

      2、老師利用課件幫助幼兒梳理和驗證。

      與幼兒一起小結:“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數字),這就是一小時。 ”

      四、出示“整點作息表”,引導幼兒觀察并認識整點。

      1、“現在是7點整(10點、11點),小朋友在干什么?”

      2、引導幼兒發現這三個時間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分針都是指向數字12。

      3、與幼兒一起小結:★整點時,分針都指向數字12上;

      ★當分針指向12上,時針指向數字幾就是幾點整。

      4、利用課件再次出示四個鐘面,請幼兒辨認各是幾點。

      五、學習撥時鐘。

      依次演示三幅圖片,請幼兒看圖片說出畫面的內容,(小朋友上幼兒園、午睡、放學離園)說出那應該是幾點?你會撥出這個時間嗎?(幼兒用自制小時鐘撥)

      六、以游戲的口吻結束活動。

      今天太高興了,因為我們小朋友學會自己看整點,還學會了撥整點,希望小朋友能夠學會看點鐘做事情,做到上學不遲到,做事不拖拉,做一個守時好孩子。

      活動延伸:

      1、繼續投放實物點鐘,供幼兒觀察、探索。

      2、游戲《抽牌撥鐘》

      兩人6張圖片牌,一人從中抽出一張牌,根據背面的時間在小鐘面上撥出相應的時間。撥對了,牌就由他收起,換另一人繼續抽牌。

      活動反思:

      《指南》明確提到:我們要觀察孩子的需要,解讀幼兒,才能真正幫助幼兒。對于大班下學期的幼兒,我們關注的是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從幼兒的一日生活活動中,我們觀察到幼兒做事拖拉,時間觀念淡薄,同時,我們與家長溝通中也發現這些問題,我想這也是城里和鄉下孩子共性的問題,所以,為了解決幼兒的時間和責任意識,我選擇了這個活動下鄉。

      我發現《指南》在各領域的教育建議中,都非常強調幼兒的學習要滲透在一日生活中,讓幼兒在生活的同時實現學習和發展,本次活動除了對時鐘結構及運轉規律的充分感知后,我更注重目標2的制定與落實。

      通過《指南》的學習,在準備過程中也有很大的改變,以往我們一般通過集中活動之后,再讓幼兒在分區活動中繼續玩、繼續鞏固。這種方式我們一線老師都會發現幼兒的興趣不長久,甚至老師精心準備的材料得不到孩子們的喜歡。現在,我們是大膽在活動之前與幼兒一起收集自己的小鬧鐘并投放下去,這些形狀各異又是自己喜歡和熟悉的鬧鐘能吸引幼兒充分去感知,自己去發現其中的特征或相互的關系,從中我們觀察到幼兒已收集到哪些有益的經驗或需要,我們就有針對性幫助幼兒梳理,漸漸地幼兒就學會怎么去觀察和怎么去解決問題,突出他們的主動性。活動課件的圖片,采用他們幼兒園一日生活的活動環節照片,這些是他們生活的再現,是他們熟悉的畫面,所以,幼兒互動得非常好,能準確表述時間與生活環節之間的聯系,。

      整個活動過程的設計思路,我是先讓幼兒充分觀察和感知后,幼兒發現問題,然后我們老師幫助梳理的這么一個理念。在活動引入的設計,我注意到自然、有效的方式進行。以一種很自然的生活對話,引出時鐘在生活中的作用。如果拋給幼兒的是簡單的“時鐘有是什么用?”幼兒可能會出現一時的不解,引發不了幼兒的興趣,換成通俗易懂的提問,不僅拉近了幼兒,也打開了他們的話匣子,他們就會自己解決這個問題,不要老師過多的語言解釋。

      感性經驗和興趣在數學學習中非常重要。幼兒有了這些感性的經驗后,我就從幼兒的興趣出發,以游戲的方式認識時鐘的結構和運轉規律,如:找相同、比賽跑等等。緊緊抓住幼兒的一日生活環節,聯系時鐘的整點,建立時間概念,突出活動的生活化,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在游戲中學,促使幼兒獲得數學的思維方式。

      對時鐘結構的認識幼兒還很興趣,如:在“找相同”的環節中,每個時鐘的分針、時針、秒針的.運轉規律是一樣的等等,還需要他們繼續觀察、發現。時間的概念會在幼兒的不斷操作和生活體驗中得到理解,更希望幼兒通過這些活動能學會看點鐘做事情,做到上學不遲到,做事不拖拉,做一個守時好孩子。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時鐘整點》2

      【活動目標】

      1.豐富對鐘面結構的認識,了解分針、時針與數字的關系。

      2.結合日常生活作息時間,懂得時鐘、時間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有守時的意識。

      3.在撥鐘的過程中,知道關于整點的知識。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活動準備】時鐘模型人手一份,實物鐘,課件等。

      【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引出生活所需。

      師:孩子們,現在幾點了?生活中有什么方法知道準確的時間?

      二、了解鐘面結構。

      1.播放課件,追憶鐘面結構。

      呈現一個大圓(ppt1)。

      師:這是時鐘嗎?追問:讓這個大圓變成時鐘的鐘面需要添加什么?

      (1)數字。

      師:你知道鐘面上有哪些數字?這樣排對嗎?(數字打亂排)(ppt2)

      你平時看到的鐘面是怎樣的?

      總結:原來鐘面上一共有12個數字,12在最上面,然后從1、2、3、4一直到12圍成一個圓。(ppt3)

      (2)針。

      師:鐘面上還有什么?(ppt4)(時針、分針、秒針)

      師:細細長長的是分針,短短粗粗的是時針,最細最長的是秒針。

      師:看看分針和時針有什么不一樣?(ppt5)

      2.觀看實物鐘,發現分針、時針與數字的關系。

      師:現在我要讓分針和時針動起來,仔細觀察,它們之間會有什么秘密呢!(老師撥鐘)

      小結:哥哥長,弟弟短,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這就是一小時。

      三、認識整點。

      1.學會看整點。

      師:時鐘可以告訴人們幾點可以做什么事情,看,這是老師一天的生活圖片。(ppt6)

      早上我幾點起床?幾點上班?中午幾點吃午飯?晚上幾點睡覺?(ppt7)

      這些都是整點鐘,它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ppt8)

      總結:時針分針真有趣,整點時分針都是對著12,時針對著幾就是幾點整。如果分針對著12,時針對著8就是幾點整?

      2.學會撥整點。

      師:小朋友,你知道你一天的作息時間嗎?(ppt9)早上你是幾點起床的?請你撥一個整點鐘,要沿著數字1開始撥哦!你是怎么知道這是7點的?他是幾點起床的?(6點)

      (ppt10)請撥一撥你晚上睡覺的時間。你是幾點睡覺的?你呢?

      總結: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作息時間,但我們要科學合理地安排一日生活時間。

      四、游戲鞏固:《老狼老狼幾點鐘》。

      (ppt11)現在是什么時間了?(游戲時間)是的,游戲時間到了,我們來玩游戲吧!今天玩《老狼老狼幾點鐘》好不好?老師做老狼,你們做小羊,老狼說時間,小羊快速撥一撥,撥好后定住,撥錯的小羊則要被老狼抓走哦!明白嗎?

      游戲2-3遍后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指南》明確提到:我們要觀察孩子的需要,解讀幼兒,才能真正幫助幼兒。對于大班下學期的幼兒,我們關注的是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從幼兒的一日生活活動中,我們觀察到幼兒做事拖拉,時間觀念淡薄,同時,我們與家長溝通中也發現這些問題,我想這也是城里和鄉下孩子共性的問題,所以,為了解決幼兒的時間和責任意識,我選擇了這個活動下鄉。

      我發現《指南》在各領域的教育建議中,都非常強調幼兒的學習要滲透在一日生活中,讓幼兒在生活的同時實現學習和發展,本次活動除了對時鐘結構及運轉規律的充分感知后,我更注重目標2的制定與落實。

      通過《指南》的學習,在準備過程中也有很大的改變,以往我們一般通過集中活動之后,再讓幼兒在分區活動中繼續玩、繼續鞏固。這種方式我們一線老師都會發現幼兒的興趣不長久,甚至老師精心準備的材料得不到孩子們的喜歡。現在,我們是大膽在活動之前與幼兒一起收集自己的小鬧鐘并投放下去,這些形狀各異又是自己喜歡和熟悉的鬧鐘能吸引幼兒充分去感知,自己去發現其中的特征或相互的關系,從中我們觀察到幼兒已收集到哪些有益的經驗或需要,我們就有針對性幫助幼兒梳理,漸漸地幼兒就學會怎么去觀察和怎么去解決問題,突出他們的主動性。活動課件的圖片,采用他們幼兒園一日生活的活動環節照片,這些是他們生活的再現,是他們熟悉的畫面,所以,幼兒互動得非常好,能準確表述時間與生活環節之間的聯系,。

      整個活動過程的設計思路,我是先讓幼兒充分觀察和感知后,幼兒發現問題,然后我們老師幫助梳理的這么一個理念。在活動引入的設計,我注意到自然、有效的方式進行。以一種很自然的生活對話,引出時鐘在生活中的作用。如果拋給幼兒的是簡單的“時鐘有是什么用?”幼兒可能會出現一時的不解,引發不了幼兒的興趣,換成通俗易懂的提問,不僅拉近了幼兒,也打開了他們的話匣子,他們就會自己解決這個問題,不要老師過多的語言解釋。

      感性經驗和興趣在數學學習中非常重要。幼兒有了這些感性的經驗后,我就從幼兒的興趣出發,以游戲的方式認識時鐘的結構和運轉規律,如:找相同、比賽跑等等。緊緊抓住幼兒的一日生活環節,聯系時鐘的整點,建立時間概念,突出活動的生活化,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在游戲中學,促使幼兒獲得數學的思維方式。

      對時鐘結構的認識幼兒還很興趣,如:在“找相同”的環節中,每個時鐘的分針、時針、秒針的運轉規律是一樣的等等,還需要他們繼續觀察、發現。時間的概念會在幼兒的不斷操作和生活體驗中得到理解,更希望幼兒通過這些活動能學會看點鐘做事情,做到上學不遲到,做事不拖拉,做一個守時好孩子。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時鐘整點》】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認識時鐘整點教案06-13

    大班數學:認識時鐘整點01-11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了解時鐘,認識整點半點》10-28

    《認識時鐘整點》教案04-24

    認識時鐘整點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01-29

    認識時鐘整點大班課件03-30

    認識時鐘整點大班數學教學反思09-29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整點04-24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整點》06-22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時鐘》10-1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 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免费视频 | 亚洲限制级资源在线观看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