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2-10-08 14:14:19 古籍 我要投稿

    出塞原文及賞析

      原文:

      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譯文

      出征的戰士應當高唱軍歌勝利日來。

      決心把滿族統治者趕出山海關。

      戰士只知道在戰場上,要為國捐軀。

      何必考慮把尸體運回家鄉。

      注釋

      ①環:與“還”同音,古人常用作還鄉的隱語。

      ②胡奴:指清王朝封建統治者。玉關:即甘肅玉門關,漢時為出塞要道。

      ③沙場:本指平沙曠野,后多指戰場。古人有詩云:“沙場烽火連胡月。”

      ④馬革裹尸:英勇作戰,戰死于戰場。《后漢書·馬援傳》:方今匈奴、烏桓,尚在北邊,欲自請擊之。男兒要當死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

      賞析:

      鑒賞

      “拼將熱血灑疆場”,這是一首邊塞詩,寫于1906年。當時作者從日本回國,曾北上游歷,在吉林、遼寧一帶察看形勢,一路走來,有許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這首七言詩。

      啟首兩句就寫得頗具氣勢,“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出征的戰士應高唱著戰歌,揮舉大刀,要一直把清朝統治者殺到關外。玉關,本指玉門關,這里代指山海關。清政府是在關外發跡的,因此要殺到關外,把他們徹底消滅。這里用一個“環”字,預示著反清斗爭一定會取得勝利,戰士們會踏著歌聲,凱旋而回。后兩句寫得極其悲壯,抒發了作者的情感,“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作為一名戰士,想到的只是為國捐軀,根本不去考慮身后事,為國捐軀,死得其所,又何必用“馬革裹尸還”呢?

      這首詩抒發了作者義無反顧的革命激情和犧牲精神,充滿了英雄主義氣概,把一腔報效祖國、戰死疆場的'熱忱發揮得淋漓盡致。在寫下了這首詩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慶起義,失敗被捕,清政府要他寫口供,他揮筆直書:“爾等殺我好了,將我心剖了,兩手兩足斷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殺學生。”爾后,慷慨就義,他用生命實現了自己的理想。這首詩感情豪放激揚,語氣慷慨悲壯,英氣逼人,最后一句“何須馬革裹尸還”,寫出了他壯懷激烈、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總之,這是近代邊塞詩中難得的一首好詩。

    【出塞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出塞原文及賞析12-22

    《出塞》原文賞析06-12

    《出塞》原文及賞析01-21

    出塞原文及賞析08-16

    出塞原文及譯文賞析02-24

    出塞詞原文及賞析08-20

    蝶戀花·出塞原文及賞析01-11

    出塞原文,翻譯,賞析05-17

    《出塞》古詩原文賞析08-0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精品 | 中文美女乱婬试看视频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青青 |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