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望原文古詩賞析及翻譯

    時(shí)間:2023-09-19 12:16:11 芊喜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秋望原文古詩賞析及翻譯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許多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秋望原文古詩賞析及翻譯,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秋望原文古詩賞析及翻譯

      秋望原文賞析及翻譯

      長安秋望

      唐代:杜牧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譯文及注釋

      樓倚(yǐ)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樓閣高聳于經(jīng)霜的樹林之上,登高望遠(yuǎn),天空如明鏡無纖云一毫。

      倚:靠著,倚立。霜樹:指深秋時(shí)節(jié)的樹。外:之外。指樓比“霜樹”高。鏡天:像鏡子一樣明亮、潔凈的天空。無一毫:沒有一絲云彩。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南山在澄明的秋天竟是那樣高峻,莫不是要與秋色試比氣勢的大小?

      南山:指終南山,在今陜西西安南。秋色:晴高氣爽的天空。氣勢:氣概。喻終南山有與天宇比高低的氣概。

      作者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3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號稱杜紫薇。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晚唐詩人。(來源:中書省別名紫微省,因此人稱其為“杜紫薇” )晚唐時(shí)期.唐代文學(xué)家,后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小杜”。《阿(ē)房宮賦》亦頗有名。

      杰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jìn)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后赴江西觀察使幕,轉(zhuǎn)淮南節(jié)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史館修撰(xiū zhuàn),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晚唐杰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內(nèi)容以詠史抒懷為主。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杜甫與李白區(qū)別開來,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樓閣高聳于經(jīng)霜的樹林之上,登高望遠(yuǎn),天空如明鏡無纖云一毫。

      南山在澄明的秋天竟是那樣高峻,莫不是要與秋色試比氣勢的大小?

      注釋

      秋望:在秋天遠(yuǎn)望。

      倚:靠著,倚立。

      霜樹:指深秋時(shí)節(jié)的樹。

      外:之外。指樓比“霜樹”高。

      鏡天:像鏡子一樣明亮、潔凈的天空。

      無一毫:沒有一絲云彩。

      南山:指終南山,在今陜西西安南。

      秋色:晴高氣爽的天空。

      氣勢:氣概。喻終南山有與天宇比高低的氣概。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具體創(chuàng)作時(shí)間不詳,公元850年(大中四年)杜牧在長安,且多詠長安景色,故應(yīng)是詩人晚年居住在長安所作。

      鑒賞

      這是一曲高秋的贊歌。題為《長安秋望》,重點(diǎn)卻并不在最后的那個(gè)“望”字,而是贊美遠(yuǎn)望中的長安秋色。“秋”的風(fēng)貌才是詩人要表現(xiàn)的直接對象。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這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樓閣倚在經(jīng)霜的樹林外,天空如明鏡無纖云一毫。

      首句點(diǎn)出望的立足點(diǎn)。“樓倚霜樹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強(qiáng)調(diào)自己所登的高樓巍然屹立的姿態(tài);“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經(jīng)霜后的樹多半木葉凋落,越發(fā)顯出它的高聳挺拔;而樓又高出霜樹之外,在這樣一個(gè)立足點(diǎn)上,方能縱覽長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領(lǐng)略它的高遠(yuǎn)澄潔之美。所以這一句是全詩的出發(fā)點(diǎn)和基礎(chǔ),沒有它,也就沒有望中所見的一切。

      次句寫望中所見的天宇。“鏡天無一毫”,是說天空明凈澄潔的像一面纖塵不染的鏡子,沒有一絲陰翳云彩。這正是秋日天空的典型特征。這種澄潔明凈到近乎虛空的天色,又進(jìn)一部表現(xiàn)了秋空的高遠(yuǎn)寥廓,同時(shí)也寫出了詩人當(dāng)時(shí)那種心曠神怡的感受和高遠(yuǎn)澄凈的心境。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小詩的后兩句是說,峻拔的南山與清爽的秋色,氣勢互不相讓兩兩爭高?

      第三句寫到遠(yuǎn)望中的終南山。將它和秋色相比,說遠(yuǎn)望中的終南山,它那峻拔入云的氣勢,像是要和高原無際的秋色一賽高低。

      南山是具體有形的個(gè)別事物,而“秋色”卻是抽象虛泛的,是許多帶有秋天景物特點(diǎn)的具體事物的集合和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擬。而這首詩卻別出心裁的用南山襯托秋色。秋色是很難描寫的,而且不同的作者對秋色有不同的觀賞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凄清蕭瑟,有的取其明凈澄潔,有的取其高遠(yuǎn)寥廓。這首詩的作者顯然偏于欣賞秋色的高遠(yuǎn)無極,這是從前兩句的描寫中可以看出。但秋天那種高遠(yuǎn)無極的氣勢是只可意會,難以言傳。在這這種情況下,以實(shí)托虛便成為有效的藝術(shù)手段。具體有形的南山,襯托出抽象虛泛的秋色,讀者通過“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的詩句,不但具體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連它的氣勢、精神和性格也若有所悟了。

      這首詩的好處,還在于他在寫出長安高秋景色的同時(shí)寫出了詩人的精神性格。它更接近于寫意畫。高遠(yuǎn)、寥廓、明凈的秋色,實(shí)際上也正是詩人胸懷的象征與外化。特別是詩的末句,賦予南山與秋色一種峻拔向上的動態(tài)。這就更鮮明的表示詩人的性格氣質(zhì),也使全詩在躍動的氣勢中結(jié)束,留下了充分想象的余地。

    【秋望原文古詩賞析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

    秋望原文翻譯及賞析12-30

    秋望原文賞析及翻譯05-01

    長安秋望原文翻譯及賞析03-18

    長安秋望原文翻譯及賞析04-19

    《長安秋望》原文、翻譯及賞析05-18

    秋望原文翻譯及賞析11篇12-30

    秋望原文翻譯及賞析(11篇)12-30

    秋望原文賞析及翻譯(11篇)05-02

    秋望原文賞析及翻譯11篇05-0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第50页精品 |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深喉 | 一级按摩a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vt一区二区 | 日韩中文精品在线 | 亚洲一级中文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