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性精神病工作計劃

    時間:2025-01-03 15:44:57 詩琳 工作計劃 我要投稿

    重性精神病工作計劃(精選18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為此需要好好地寫一份計劃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計劃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重性精神病工作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重性精神病工作計劃(精選18篇)

      重性精神病工作計劃 1

      為推進我鄉的慢性病防控工作,落實《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意見》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施方案》以及相關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要求,為確保我鄉重性精神病、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管理項目順利開展,逐步建立綜合預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險行為的有效機制。根據衛生部《重性精神疾病監管治療項目辦法》和《重性精神疾病監管治療項目技術指導方案》等相關規定,結合我鄉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計劃。

     。ㄒ唬┕δ芡晟频膶χ匦跃癫、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管理

     。ǘ┢占熬窦膊、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提高對重性精神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系統治療的認識。

     。ǘ⿲嵤﹥热

      1、培訓:按照實施方案和技術規范要求,做好宣傳。并做好入戶訪視工作,了解病人身體情況。收集沒有明確重性精神病診斷,但有危險性傾向的人員信息,再建議其立即到專業機構診斷治療的同時,上報上級精神病防治專業機構。

      2、收集確診病例資料。統計在檔的'重性精神病、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病例信息。

      3、病情評估:為重性精神疾病、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重性精神疾病、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在納入管理的時候,檢查患者的精神癥狀和身體疾病,為符合診斷的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建檔登記的內容包括患者及監護人姓名和聯系方式等基本情況、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發病時間、既往診斷和治療情況、既往主要癥狀、生活和勞動能力、目前癥狀、服藥依從性、自知力、社會功能情況、康復措施、總體評價及后續治療康復意見等。

      4、定期隨訪:對于納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隨訪4次,每次隨訪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衛生、用藥和家庭護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導患者服藥,防止復發,及時發現疾病復發或加重的征兆,給予相應處置或轉診,并進行危機干預。

      5、加強精神病人的管理,在發現或者懷疑精神病人有可能對社會和他人造成傷害、財產損失的對其進行行動限制和行為干預,在病情較重時可通知當地派出所協助將其轉入上級精神病治療中心。

      6、加強精神病人的健康教育、康復指導:加強宣傳,鼓勵和幫助患者進行生活功能康復訓練,指導患者參與社會活動,接受職業訓練。與病人家屬進行交流,發放精神病科普宣傳資料,講解精神病人護理知識,消除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歧視和誤解。

      重性精神病工作計劃 2

      為落實《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意見》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施方案》以及相關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要求,為確保我社區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項目順利開展,逐步建立綜合預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險行為的有效機制。根據衛生部《重性精神疾病監管治療項目辦法》和《重性精神疾病監管治療項目技術指導方案》等相關規定,結合實際,制定本計劃。

      一、目標

      (一)功能完善的對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

     。ǘ┢占熬窦膊》乐沃R,提高對重性精神疾病系統治療的認識。

      二、項目范圍和內容

      (一)范圍:全鎮范圍內實施。

     。ǘ⿲嵤﹥热

      1、培訓:按照實施方案和技術規范要求,做好宣傳。并做好入戶訪視工作,了解病人身體情況。收集沒有明確重性精神病診斷,但有危險性傾向的人員信息,再建議其立即到專業機構診斷治療的同時,上報上級精神病防治專業機構和。

      2、收集確診病例資料。統計在檔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病例信息。

      3、病情評估: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重性精神疾

      病患者在納入管理的時候,檢查患者的精神癥狀和身體疾病,為符合診斷的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建檔登記的內容包括患者及監護人姓名和聯系方式等基本情況、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發病時間、既往診斷和治療情況、既往主要癥狀、生活和勞動能力、目前癥狀、服藥依從性、自知力、社會功能情況、康復措施、總體評價及后續治療康復意見等。

      4、定期隨訪:對于納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隨訪4次,每次隨訪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衛生、用藥和家庭護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導患者服藥,防止復發,及時發現疾病復發或加重的征兆,給予相應處置或轉診,并進行危機干預。對病情不穩定的患者,在現用藥基礎上,必要時與原主管醫生聯系或轉診至上級醫院;對伴有軀體癥狀惡化或藥物不良反應,應將患者轉至上級醫院。

      5、患者報告:發現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嚴重影響社會秩序和形象行為者為疑似精神疾病患者時,應立即撥打“110”向當地公安機關報警,由公安機關執行公務的人員送往就近或者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精神衛生醫療機構明確診斷。

      6、健康教育、康復指導:加強宣傳,鼓勵和幫助患者進行生活功能康復訓練,指導患者參與社會活動,接受職業訓練。與病人家屬進行交流,發放精神病科普宣傳資料,講解精神病人護理知識,消除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歧視和誤解。

      重性精神病工作計劃 3

      為落實確保20xx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項目順利開展,逐步建立綜合預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險行為的有效機制,結合我鎮實際,制定工作計劃。

      一、項目目標

     。ㄒ唬┤偧s49756人,開展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險性評估,全部資料建檔立卡,建立重點病人監控網絡;窘ǔ筛采w全鎮功能完善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系統。管理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人數達85%。

     。ǘ⿲嵭蟹旨夒S訪,及時評估患者病情及功能狀況,并要求隨訪患者數量不低于登記總數25%,由培訓的管理員對有危險行為傾向患者進行每季度1次,共四次隨訪。

      (三)對開展重性精神病管理的要求,精神病患者監護率達到95%, 顯好率60%,社會參與率50%,肇事率下降到0.5%以下。

      二、項目范圍和內容

      1、重點培訓重性精神病人管理人員,鎮對村級的培訓工作。培訓當地鄉村醫務人員管理社區危險行為病人的知識技術,提高評估病人行為危險性的水平,規范重性精神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高隨訪重點病人的能力。

      2、人員篩查:接受過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相關培訓的專(兼)職人員收集患者的信息,并做好初步篩查工作。

      3、病情評估,為重性精神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重性精神疾。ㄊ侵敢跃穹至寻Y為代表的,臨床表現有幻覺、妄想、嚴重思維障礙等精神病性癥狀,且患者對其癥狀缺乏現實檢驗能力的一組精神疾。┗颊咴诩{入管理的時候,除需要原承擔治療責任的`專業醫療機構提供疾病檔案信息外,還應進行一次全面評估,檢查患者的精神癥狀和軀體疾病,為符合診斷的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建立登記的內容包括患者及監護人姓名和聯系方式等基本情況、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發病時間、既往診斷和治療情況、既往主要癥狀、生活和勞動能力、目前癥狀、服藥依從性、自知力、社會功能情況、康復措施、總體評價及后續治療康復意見等。

      4、定期隨訪:對于納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隨訪4次,每次隨訪的目的是提供精神衛生、用藥和家庭護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導患者服藥,防止復發,及時發現疾病復發或加重的征兆,給予相應處置或轉診,并進行危機干預。對病情不穩定的患者,在現有用藥基礎上按規定劑量范圍進行調整,必要時與原主管醫生聯系或轉診至上級醫院;對伴有軀體癥狀惡化或藥物不良反應,應將患者轉自上級醫院。

      5、及時發現和報告失訪患者,死亡患者情況,填寫失訪(死亡)登記表,按年度填寫上報。

      重性精神病工作計劃 4

      一、工作目標

      1.力爭用三年時間,基本建成覆蓋全旗城鄉、功能完善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系統,逐步建立綜合預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險行為的有效機制。通過項目實施,提高各級醫療機構對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防治能力和管理水平。

      2.對明確診斷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率城市達到55%以上,農村達到35%以上。

      二、主要任務

     。ㄒ唬┙⒕W絡。

      組建街道、鄉鎮,居委會、村重性精神疾病基層管理網絡,建立工作機制。網絡人員由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醫師、護士、個案管理員(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醫護人員、居/村委會人員和民警、民政助理、殘聯助殘員等)組成。

     。ǘ┲鸺壟嘤枴

      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培訓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培訓內容為:管理危險行為病人的知識和技術,規范重性精神疾病診斷和治療,提高評估病人行為危險性的水平,提高追蹤隨訪重點病人的`能力。

     。ㄈ┨峁┓⻊

      1.患者篩查。

      接受過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相關培訓的專(兼)職人員收集患者的信息,并做初步篩查工作。

      2.開展病情評估和建立健康檔案。

      重性精神疾。ㄊ侵敢跃穹至寻Y為代表的,臨床表現有幻覺、妄想、嚴重思維障礙等精神病性癥狀,且患者對其癥狀缺乏現實檢驗能力的一組精神疾。┗颊咴诩{入項目管理的時候,除需要原承擔治療任務的專業醫療機構提供疾病檔案信息外,還應進行一次全面評估,檢查患者的精神癥狀和軀體疾病,為明確診斷的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建檔登記的內容包括患者及監護人姓名和聯系方式等基本情況、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發病時間、既往診斷和治療情況、既往主要癥狀、最近診斷情況、最近一次治療效果、生活和勞動能力、目前癥狀、服藥依從性、自知力、社會功能情況、康復措施、總體評價及后續治療康復意見等。對明確診斷的重性精神病患者開展危險性評估,建立重點病人監控網絡。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實施健康管理過程中,要用好用活健康檔案,不斷充實和豐富健康檔案內容。

      3.定期隨訪。

      對于納入項目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隨訪4次,每次隨訪的主要內容是提供精神衛生、用藥和家庭護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導患者服藥,防止復發,及時發現疾病復發或加重的征兆,給予相應處置或轉診,并進行危機干預。對病情不穩定的患者,在現用藥基礎上按規定劑量范圍進行調整,必要時與原主管醫生聯系或轉診至上級醫院;對伴有軀體癥狀惡化、藥物不良反應或有危險行為傾向的患者,應將患者轉至上級醫院。

      4.健康教育和康復指導。

      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機構應加強宣傳,鼓勵和幫助患者進行生活功能康復訓練,指導患者參與社會活動,接受職業訓練。對已登記病人的家屬開展家庭護理和管理教育。

      重性精神病工作計劃 5

      為了保證重癥精神病患者管理項目的順利推進,并逐步完善綜合防控措施,以提供健康干預、有效降低危險行為,提升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品質,按照國家《20xx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規范》及具體情況,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創立管理組織,提高領導力:為強化對精神病患者的管理,醫院建立了重癥精神病管理小組,院長周興奎擔任組長,公衛科科長李曉紅出任副組長,成員包括呂建華、張康、范瑞琳及各村醫。該小組全面負責重性精神疾病領導、檢查與協調工作。

      二、年度工作目標:推廣精神疾病防治知識,提高對重性精神疾病系統治療的認知。力爭在每個鎮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檢出率達到‰以上,管理醫治網絡覆蓋率達70%,登記患者網絡錄入率達到100%,規范管理率達到95%以上,全年對納入管理的重性精神病患者開展1次健康檢查,隨診不少于4次,使管理患者的病情穩定率達到60%以上。

      三、主要工作內容

      1、從業人員培訓:依據實施方案與技術規范的要求,搞好精神病管理人員的培訓。制定培訓計劃,階段性且有序地組織精神病預防專業人員及患者親屬等有關人員的培訓,以提升工作人員技術水平與管理能力,同時增強患者親屬和村委會人員的`有關知識與技能。

      2、為精神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以進行康復指導。及時為每位新發現的患者建立健康檔案,紀錄內容包括患者及監護人的相關信息、精神疾病家庭史、初次患病時間、以往診療情況、主要癥狀與能力情況、目前病癥、用藥依從性、自知力、社會功能以及后續治療和康復建議等。加強宣傳,激勵患者開展生活功能的康復治療,幫助其參加社會活動和接受職業培訓。與患者親屬溝通,派發精神病科普宣傳材料,講解護理知識,以消除大眾對精神疾病的誤解與歧視。

      3、重癥精神病患者的發現:經過重性精神病管理培訓的村醫與中心醫生通過合作醫療報銷,不定期對轄區內住戶展開調查,搜集在醫療機構確診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并對新發現的患者(重性精神疾病包含精神分裂、雙向情感障礙、偏執型精神病等)進行初步篩選,明確創建管理檔案,列入規范管理。對未確診的重性精神病但有風險傾向的人員,建議其盡快到權威機構診斷治療,并向上級精神病預防組織匯報。

      4、定期隨訪:對已納入管理的患者,每年都要開展4次隨訪,并進行篩選干涉。每次隨診的目的是為了提供精神衛生、服藥與家庭護理理念的信息,督促患者服藥,預防復發,及時發現疾病復發或加重的征兆,并進行一定的處理或轉診。對病情不穩定患者,將于目前藥品前提下根據規定劑量作出調整,必要時和原主管醫生聯絡或轉到上級醫院;對隨著軀體癥狀惡變或藥品不良反應的患者,需及時轉到上級醫院。

      5、健康教育與康復指導:加強宣傳,激勵并協助患者開展生活作用康復治療,指導他們參加社會活動和職業培訓。與患者親屬溝通,派發精神病科普宣傳材料,講解護理知識,以消除大眾對精神疾病的歧視與誤會。

      6、健康檢查:依據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每年安排適當的時間為所有在冊管理的精神病患者提供一次免費的體檢,內容主要包括個子、體重和血壓等常規檢查項目。

      重性精神病工作計劃 6

      重癥精神病患者管理項目是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重要內容。為保障本項目順利實施及根據市、縣對精神病人管理工作的目標和要求,現就我鄉開展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及做法。

      一、項目目標:

      對轄區內重癥精神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在專業機構指導下,對在家居住的重癥精神病患者進行治療隨訪和康復指導服務。

      二、項目范圍和內容

      1、人員篩查:在全鄉范圍內全面開展精神病調查摸底,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并做到定期對精神病人進行隨訪,以了解精神病人身體情況。

      2、病情評估:為重癥精神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重癥精神病患者在納入管理的時候,由患者就診的專業機構提供疾病檔案信息。建檔登記的內容包括患者及監護人姓名、聯系方式等基本情

      患者精神病家族史、初次發病時間、既往診斷和治療情況、既往主要癥狀、生活和勞動能力、目前癥狀、服藥依從性、自知力、社會功能情況、康復措施、總體評價及后續治療康復意見等。

      對交通不便的'精神病人進行健康體檢,建立居民健康檔案時安排公共衛生小組輪流下鄉為其建檔。

      3、定期隨訪:通過門診、電話隨訪、入戶訪視等方式,對于納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隨訪4次,每次隨訪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衛生、用藥和家庭護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導患者服藥,防止復發,及時發現疾病復發或加重的征兆,給予相應處置或轉診,并進行危機干預。對病情不穩定的患者,軀體癥狀惡化或藥物不良反應,應將患者轉至專業上級醫院。

      4、健康教育、康復指導:加強宣傳,鼓勵和幫助患者進行生活功能康復訓練,指導患者參與社會活動,接受訓練。

      三、項目職責與任務

      1、醫院成立專門精神病患者管理領導小組,開展精神病患者隨訪管理。

      2、根據上級醫院返回的本鄉精神病患者名單,反饋給鄉村醫生并要求其進行核實,確實在本轄區居住的進行登記建檔管理。

      重性精神病工作計劃 7

      為了做好今年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全面推進全鄉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促進我鄉“爭創xx一流鄉鎮”的奮斗目標的如期實現,根據上級文明委的工作部署,結合鄉情實際,特制定本年度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著眼于服務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著眼于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保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貼近實際、貼進生活、貼近群眾,扎實推進思想道德建設和文化建設,努力提高人的綜合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我鄉盡快跨入全縣一流鄉鎮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思想保證和輿論支持,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主要任務

      (一)狠抓公民道德建設,營造精神文明之風。

     、惫竦赖律钊腴_展教育。要繼續按照《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中央、大力宣傳和普及“二十字”基本道德規范,使“二十字”道德規范深入人心,婦孺皆知。繼續開展“做人民滿意公務員”、“創文明機關、做人民公仆”活動,發揮黨員干部的表率作用,積極參加“三十家”評比活動;要在青少年中開展實踐“五愛”要求,爭做“四有”新人主題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從小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⒉大力弘揚民族精神,我們要以紀念日、重大歷史事件、重大社會活動為契機,采取升國旗、唱國歌、入團隊儀式和成人宣誓儀式、參觀展覽、舉辦、座談會等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和紀念活動,幫助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充分認識我們民族的歷史和傳統,不斷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大力選樹一批體現民族精神,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典型。

     、忱^續深入推進“三講一樹活動”。一要營造氛圍。要借助新聞媒體和發揮宣傳陣地的作用,運用形式多樣的宣傳方式,剖析陋習危害,講清克服辦法,提高群眾認識,形成有利于推廣“三講一樹”的良好氛圍;二要治理頑癥;三要組織戰役。春季,要以凈化、綠化、美化家園為重點,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植樹造林活動;夏季,要以宣傳普及科學生活常識為重點開展科普宣傳教育;秋冬季,要以防治流行疫病為重點開展健康教育;四要鞏固成果,適時召開座談會,交流經驗,鞏固成果,推進“三講一樹”活動進村入戶。

      (二)繼續堅持“辦實事、辦好事”原則,積極實施兩大工程。

     、币每h文明委組織實施的“百縣千鄉宣傳文化工程”第二期規劃,爭取建成和完善鄉級宣傳文化站和村宣傳文化室。

      ⒉實施好“西部開發助學工程”,重點抓好完善制度和規范管理工作,積極落實“西部開發助學工程”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受助學生檔案,發放受助學生聯系卡,組織受助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三)廣泛開展“三大創建”活動,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1、全方位推進文明鄉創建活動。一是營造氛圍,全民動員。要制定創建方案,分解創建任務。二要抓好各村的建設、打牢基礎,要以抓好各村基礎建設為重點,提高各村硬件建設水平。三要加大對各級文明單位管理力度,按照文明單位屆期制要求,復查原市、縣級文明單位,培育一批市、縣級文明單位。

      2、深入開展文明行業創建活動。要以“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為宗旨,大力推廣社會服務承諾制,政務公開制,進一步提高行業的文明程度和服務質量,要加強非公有制經濟領域的精神文明建設,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廣泛開展創建活動。

      三、具體要求

      1、加強領導,完善機制。繼續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各負其責的工作格局。要加大對精神文明建設的投入,要建立相應的考評機制和激勵機制,使精神文明建設充滿生機和活力。

      2、狠抓隊伍,提高素質,在隊伍建設上,要體現示范性。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精神文明建設者隊伍。進一步增強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者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按照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要求,進一步加強精神文明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思想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

      3、多辦實事,狠抓落實。要把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第一選擇,想群眾所想,解群眾所慮,謀群眾所求,千方百計地解決與人民群眾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

      4、加強調研、指導實踐。要多深入基層,多進行調查研究,對精神文明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增強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重性精神病工作計劃 8

      一、為加強對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我院特成立了重癥精神病人管理小組。該小組由院長周興奎擔任組長,公衛科科長李曉紅擔任副組長,成員包括呂建華、張康、范瑞琳以及各村醫。該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重性精神疾病工作的領導、檢查和協調工作。

      二、年度工作目標:提升群眾對精神疾病防治知識的了解,增進對重性精神疾病系統治療的認識。確保每個鎮至少有3.5‰以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得到及時檢出,建立健全的管理治療網絡,覆蓋70%的患者,100%的登記患者信息錄入網絡。規范管理率達到95%以上,全年為所有納入管理的重性精神病患者進行1次健康體檢,并進行不少于4次的隨訪。在治療過程中,確保60%以上的患者病情保持穩定。

      三、主要工作內容

      1、進行管理人員培訓:根據實施方案和技術規范的要求,有針對性地開展精神病管理人員培訓工作。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分階段、分批次地有組織地培訓精神病防治專業人員、患者家屬以及其他相關人員。員培訓,提高工作人員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強患者家屬護理、村委會人員相關知識與技能。

      2、為精神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提供康復指導至關重要。針對每位新發現的患者,我們將建立詳細的健康檔案,包括患者及監護人的基本信息、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發病時間、既往診斷和治療情況、既往主要癥狀、生活和勞動能力、目前癥狀、服藥依從性、自知力、社會功能情況、康復措施、總體評價以及后續治療康復意見等內容。我們將加強宣傳,鼓勵并協助患者進行生活功能康復訓練,指導他們參與社會活動并接受職業訓練。同時,我們將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提供精神病科普宣傳資料,傳授精神病人護理知識,以消除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歧視和誤解。

      3、經過接受過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培訓的村醫和中心醫生通過合作醫療報銷,他們定期對轄區人口進行調查,收集在醫療機構明確診斷為重性精神病患者的信息。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癥、雙向障礙、偏執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重性精神發育遲滯等。這些疾病會導致患者喪失對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對行為的控制力,可能會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長期患病者還會造成社會功能嚴重損害。對于發現的新患者,村醫和中心醫生會進行初步篩查工作,建立管理檔案,并將其納入規范化管理。對于那些未明確診斷為重性精神病但存在危險性傾向的人員,他們也會收集相關信息,進一步跟蹤觀察。

      建議其立即到專業機構診斷治療的同時,上報上級精神病防治專業機構。

      4、定期隨訪:對于納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需要進行4次隨訪。在隨訪過程中,主要目的是向患者提供精神衛生、用藥和家庭護理等方面的信息,督促患者按時服藥,預防疾病復發,并及時發現疾病復發或加重的征兆,以便及時處理或轉診。對于病情不穩定的`患者,可以根據現有用藥情況在規定的劑量范圍內進行調整,必要時應與原主治醫生聯系或轉診至更高級別的醫院。對于伴有軀體癥狀惡化或藥物不良反應的患者,應及時轉診至更高級別的醫院進行進一步治療。

      5、加強健康教育和康復指導,鼓勵患者參與生活功能康復訓練,指導他們融入社會活動和接受職業訓練。與患者家屬進行有效溝通,提供精神病科普宣傳資料,傳授精神病人護理知識,以消除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歧視和誤解。

      6、健康體檢:根據精神病人病情,每年安排適當的時間為所有在冊管理的精神病人提供一次免費的體檢,體檢內容主要是身高、體重和血壓等一般項目。

      重性精神病工作計劃 9

      為落實《衛生部、財政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意見》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施方案》以及相關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要求,為確保我院轄區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項目順利開展,逐步建立綜合預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險行為的有效機制,結合我院轄區實際,制定本工作計劃。

      1.信息收集:在轄區內對重性精神病患者進行調查,收集在醫療機構進行明確診斷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癥、雙向障礙、偏執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礙等患病人群,并做初步篩查工作。收集沒有明確重性精神病診斷,但有危險性傾向的人員信息,再建議其立即到專業機構診斷治療。

      2.收集確診病例資料:每季度統計在檔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病例信息,匯總后上報縣疾控中心。

      3.病情評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納入管理的時候,由上級專業醫療機構進行一次全面評估,檢查患者的精神癥狀和軀體疾病,為符合診斷的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建檔登記的內容包括患者及監護人姓名和聯系方式等基本情況、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發病時間、既往診斷和治療情況、既往主要癥狀、生活和勞動能力、目前癥狀、服藥依從性、自知力、社會功能情況、康復措施、總體評價及后續治療康復意見等。

      4.定期隨訪:對于納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進行4次面對面隨訪,每次隨訪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衛生、用藥和家庭護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導患者服藥,防止復發,及時發現疾病復發或加重的`征兆,給予相應處置或轉診,并進行危機干預。對病情不穩定的患者,在現用藥基礎上按規定劑量范圍進行調整,必要時與原主管醫生聯系或轉診至上級醫院;對伴有軀體癥狀惡化或藥物不良反應,應將患者轉至上級專業醫院。

      5.患者報告:村衛生室以及村委會發現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嚴重影響社會秩序和形象行為者為疑似精神疾病患者時,應立即撥打“110”向公安機關報警,由公安機關執行公務的人員送往就近或者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精神衛生醫療機構明確診斷。

      6.健康教育、康復指導:加強宣傳,鼓勵和幫助患者進行生活功能康復訓練,指導患者參與社會活動,接受職業訓練。與病人家屬進行交流,發放精神病科普宣傳資料,講解精神病人護理知識,消除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歧視和誤解。

      重性精神病工作計劃 10

      重性精神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癥、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礙、偏執性精神病和心理障礙,根據《關于做好全國重性精神病人排查工作》等文件規定及要求,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為降低精神疾病對我轄區居民、家庭甚至是對社會的影響,幫助病人解除疑惑、平復心情、減少滋事,盡可能達到康復的目的。針對20xx年存在具體問題進行具體整改,同時對接下來的工作做進一步的梳理,現將計劃擬定如下:

      1、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小組,全面梳理線索,理出排查名單

      我中心已建立了重性精神病工作小組,完成我中心管理轄區范圍內的已明確診斷并接受了治療、救助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梳理,列入系統管理名單,建立健康檔案,同時還要與轄區居委會、派出所、村委員會、村醫建立聯系網,使建網率達到100%。

      2、進行個案管理

      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及精神衛生醫療機構指導下,定期隨訪患者,指導患者正確服藥,向患者家庭成員提供護理指導,開展社區患者危險行為評估,實施個案管理計劃。

      3、定期隨診患者情況,消除安全隱患

      采取打電話、上門、病人到我中心等隨診方式,及時填寫隨訪記錄表,對患者進行評定,提供信息指導和心理輔導,幫助患者樹立良好的生活觀,使他們更好的融入到社區生活中。對被評

      高風險等級、可能肇事或肇禍的患者,制定及時救助及時救治、及時服務、較好看護管理的措施,消除因收治、看護管理不力導致的安全隱患。

      4、加大培訓宣傳力度

      為進一步完善檔案及隨訪的'規范,通過講座、宣傳日、內部專業知識培訓方式,讓居民認識到精神病是可以得到更好的康復的,及讓我中心工作人員真正的了解與認清重性精神病人資料的填寫及進一步加強對重性精神病人的家庭護理知識。

      5、突發情況及時上報

      根據相關文件的規定和要求,對病情出現嚴重、有肇事肇禍傾向、有嚴重藥物副副反應、有自殺傾向等突發情況要及時與項目組取得聯系、及時上報。

      重性精神病工作計劃 11

      為了落實好《衛生部、財政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逐步均等化的意見》、社會治安穩定化以及相關重大公共衛生服務要求,為確保我轄區重型精神病管理項目順利開展,逐步建立綜合預防和控制重型精神病危險行為的有效機制。根據衛生部《重性精神病監管治療項目辦法》和《重性精神病監管治療項目技術指導方案》等相關規定,結合我鎮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 工作目標

      1.基本建成覆蓋全鎮及周邊、功能完善的重性精神病管理,至20XX年底重性精神病患者規范管理率達到80%。

      2.普及精神病防治知識,提高對重性精神病系統治療的認識。

      二、工作組織機構

      1.領導小組(見附)

      2.領導小組職責 李廣平院長:全面負責全鎮重性精神病患者相關工作;

      三、工作范圍及內容

      1、范圍:全鎮及周邊范圍內實施。

      2、實施內容

     、倥嘤枺喊凑諏嵤┓桨负图夹g規范要求,做好人員培訓。制定培訓工作計劃,做到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患者家屬及居委會人員培訓,增強家屬護理、居委會人員相關知識和識別技能。

     、谛畔⑹占航邮苓^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相關的專(兼)職人員在上級主管部門及政府指導下進行對我轄區調查,收集在醫療機構進行明確診斷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重性精神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癥、雙向障礙、偏執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礙。發病時,患者喪失對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對行為的控制力,并可能導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長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會功能嚴重損害),并做初步篩查工作,收集沒有明確重性精神病診斷,但有危險性傾向的.人員信息,在建議其立即到專業機構診斷治療的同時,上報上級精神主管專業機構。

      3.收集確診病例資料

      衛生院每一季度統計在檔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病例信息,匯總后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及專業機構。

      4.病情評估

      為重性精神病患者建檔,重性精神病患者在納入管理的時候,由上級專管部門及專業機構進行一次全面評估,檢查患者的精神癥狀和軀體疾病,為符合診斷的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建檔登記的內容包括患者及監護人姓名和聯系方式等基本情況,既往主要癥狀、生活和勞動能力,目前癥狀、服藥依從性、自知力、社會功能情況、康復措施、總體評價及后續治療康復意見等。

      5.定期隨訪

      對納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隨訪4次,每次隨訪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衛生、用藥和家庭護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導患者服藥,防止復發,及時發現疾病復發和加重的征兆,給予相應處臵或轉診,并進行危機干預。對病情不穩定的患者,在現用藥的基礎上按規定劑量范圍內進行調整,必要時與原主管醫生聯系或轉診至上級專業機構進行診治,對伴有軀體癥狀惡化或藥物不良反應,應將患者轉至上級專業機構處治。

      6.患者報告

      發現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嚴重影響社會秩序和形象行為者為疑似精神病患者時,應及時報告及協助有關部門處臵。

      7.健康教育、康復指導

      加強宣傳、鼓勵和幫助患者進行生活功能康復訓練,指導患者參與社會活動,接受職業訓練,與病人家屬進行交流,發放精神病科普宣傳資料,講解精神病護理知識,消除社會對精神病的歧視和誤解。

      8.技術指導

      積極參與上級有關部門及上級專業機構的專業知識培訓及技術指導。

      重性精神病工作計劃 12

      20xx年,我院繼續深入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質量管理年和平安醫院創建活動,同時還將按照國家衛生改革方針和區衛生局目標管理責任制的要求,認真持久地抓好醫療服務質量,真正做到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強化管理,使醫院再上新水平、再登新臺階。為此擬定如下工作計劃:

      一、20xx年醫院工作指導思想

      繼續深入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質量管理年和平安醫院創建活動,堅持“科技興院”的發展戰略,緊緊圍繞促進醫院發展這條主線,立足服務、突出特色、培養人才、發展?啤淞⑵放,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實現思路創新、經營創新、管理創新,努力開創醫院工作的新局面。

      二、把握機遇,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20xx年,一方面要積極爭取上級各部門的支持,做好醫院的建設項目,以緩解精神?拼参痪o張,環境狹小的現況,力爭在明年年底前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工作;另一方面醫院在爭取上級支持的基礎上還要籌集資金,新增一些醫療設備,盡可能使醫院的醫療、檢測水平以及新技術、新業務的開展步入一個更高層次,不斷提高醫院品牌效應。

      三、進一步做好行業作風建設工作

      繼續深入開展醫德醫風教育和行業作風建設工作,不斷強化領導和職工法制觀念,堅決抵制多形式的商業賄賂。進一步整治規范醫院行業作風,建立誠信行醫和人性化服務模式,醫院逐步實現科學化、xxx化、規范化的管理。進一步完善服務措施,簡化服務流程,以精心的診療、溫馨的服務,不斷滿足廣大患者的醫療需求。

      四、依法辦院,繼續強化醫療質量管理工作

      認真貫徹執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執業醫師法》、《護士管理條例》、《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以醫療質量管理為核心,以嚴格各項醫療制度、措施、規程為重點,抓好病歷質量控制、基礎醫療質量和醫療操作規程為主要內容的醫療服務管理工作。進一步嚴格三級醫師責任制,尤其要加強科室質控和醫療感染的管。理監控,不斷提高科主任的質量管理意識和各級醫務人員的質量責任意識,由醫院業務副院長、醫務科、護理部定期或不定期檢查考核,嚴格落實責任追究,確保醫院醫療質量、醫療技術水平得到不斷提高。

      五、繼續加大人才培養工作力度

      醫院競爭的.核心就是學科競爭,而學科競爭的實質是人才競爭,人才培養是學科發展的根本,只有重視人才培養和人才梯隊建設才能形成學科優勢。為了確保醫院有優秀的學科帶頭人和合理的人才梯隊,20xx年我院將繼續加強人力資源的開發,積極挖掘、培養有用人才,采取請上級醫師來院帶教、選派業務骨干進修學習、職工個人自學等方式加強人才培養,同時還將拓展醫院業務范圍,新開設普外科和婦外科,走兩科室聯合發展的道路,促進醫院業務有新的增長點。

      六、繼續推行院務公開制度,進一步規范后勤保障體系

      繼續通過醫院信息公開網站、電子顯示屏、公示欄等公開院務工作、科室診療、醫療項目收費、藥品價格等信息,自覺接受患者和社會對醫療服務的監督。按照上級部門要求,繼續做好藥品統購統銷工作,保障廣大患者的利益。進一步規范醫院后勤保障工作,降低運行成本,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水、電、后勤物資的管理,開源節流,實現低成本高效益,真正做到增收節支。

      七、進一步做好防疫保健工作

      嚴格按照上級要求,認真落實20xx年的防疫保健工作,加強對村級防保工作人員的指導和監督管理。一是要按照預防接種規范加強計劃免疫工作,提高計劃免疫接種質量和接種率,實現五苗接種率達到95%以上,各種表卡填寫和上報合格率達到100%。二是要認真開展降消項目,加強孕產婦和新生兒的系統管理工作,推行新法接生,篩查高危妊娠,積極推行適宜技術和宣傳急救知識,切實降低孕產婦和新生兒的死亡率。

      八、強化管理,保障新農合工作健康發展

      20xx年,國家、政府和個人對新農合資金的投入進一步加大,我院將繼續強化新農合各個環節的管理工作,確保新農合資金不流失、不被套用。加強與轄區合管辦的配合對村衛生所進行有力監管,進一步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嚴格執行昭陽區新農合基本用藥目錄、醫療服務收費限價規定,切實控制醫療費用,為廣大參合患者提供質優價廉的醫療服務,確保參合農民真正受益。

      重性精神病工作計劃 13

      根據街道提出的關于社區對精神病人管控工作的目標任務和要求,現就我社區開展精神病防治康復工作制定實施方案及做法。

      一、任務目標

      在全社區范圍內全面開展精神病調查摸底,建檔立卡,康復、治療,實施開展社會化、綜合性、開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復工作。并接受上級機關檢查驗收。

      二、主要措施

      1、建立精神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衛生工作的同志任組長全面開展工作。

      2、搞好摸底調查,建檔立卡,康復治療試點工作。

      3、大力推廣“社會化、綜合性、開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復工作模式,將精神病防治康復工作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建立社會化工作體系,以社區管理為依托的服務網絡。

      4、精神病患者的監護人和社會各界都要關心、幫助、尊重精神病人,管好精神病人的生活和治療。

      三、工作流程

      根據經驗,精神病防治康復工作流程大體上為:

      建立社會化工作體系——制定規劃——培訓人員——摸底

      調查——建檔立卡——落實措施——總結評估。

      四、具體做法

      1、成立以衛生站鄉村醫生為成員的精防康復工作技術指導站,負責精神病防治康復日常工作,搞好摸底調查,建檔立卡,配合精神病患者的監護人送往醫院診斷及治療,康復訓練。

      2、建立社會化工作服務體系,切實做好精神病防治康復工作,充分利用技術資源,發揮基層組織和社區居委會的作用,為精神病人提供醫療、康復等方面的服務。

      3、做好摸底調查,建檔立卡,全面準確掌握社區精神病患者基本情況,重癥輕癥,陣發性,先天性,后天性病人,因疾病或家庭遺傳性引起精神病和各種疾病引起的病史調查,并按規定時間填寫各種調查報表。

      4、篩查重癥患者,對精神病患者,有診斷治療指南的.送往康復醫院治療,普及精神病衛生知識,創造接納精神病人的良好社會環境,為精神病人就業提供條件,幫助解決他們有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困難,從而順利回歸社會正常生活。

      5、加強人員培訓,提高人員素質,使用基層精防康復工作人員統一培訓教材,對社區衛生站醫生和志愿工作者及家屬進行培訓。

      重性精神病工作計劃 14

      為落實《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意見》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施方案》以及相關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要求,為確保我鎮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項目順利開展,逐步建立綜合預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險行為的有效機制。根據衛生部《重性精神疾病監管治療項目辦法》和《重性精神疾病監管治療項目技術指導方案》等相關規定,結合實際,制定本計劃。

      一、目標

     。ㄒ唬┕δ芡晟频膶χ匦跃癫』颊吖芾。

     。ǘ┢占熬窦膊》乐沃R,提高對重性精神疾病系統治療的認識。

     。ㄈ┌凑丈霞壱笾匦跃癫〗n率達4‰ 。

      二、項目范圍和內容

     。ㄒ唬┓秶喝傒爡^范圍內實施。

     。ǘ⿲嵤﹥热

      1、培訓:按照實施方案和技術規范要求,做好宣傳。并做好入戶訪視工作,了解病人身體情況。收集沒有明確重性精神病診斷,但有危險性傾向的人員信息,再建議其立即到專業機 構診斷治療的同時,上報上級精神病防治專業機構和。

      2、收集確診病例資料。統計在檔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病例信息。

      3、病情評估: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納入管理的時候, 檢查患者的精神癥狀和身體疾病, 為符合診斷的患者建立健康檔案。 建檔登記的內容包括患者及監護人姓名和聯系方式等基本情況、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發病時間、既往診斷和治療情況、既往主要癥狀、生活和勞動能力、目前癥狀、服藥依從性、自知力、社會功能情 況、康復措施、總體評價及后續治療康復意見等。

      4、定期隨訪:對于納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隨訪 4 次,每次隨訪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衛生、用藥和家庭護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導患者服藥,防止復發,及時發現疾病復發或 加重的征兆,給予相應處置或轉診,并進行危機干預。對病情不穩定的患者,在現用藥基礎上,必要時與原主管醫生聯系或轉診至上級醫院;對伴有軀體癥狀惡化或藥物不良反應,應將患者轉至上級醫院。

      5、患者報告:發現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嚴重影響社會秩序和形象行為者為疑似精神疾病患者時,應立即撥打“110”向當地公安機關報警,由公安機關執行公務的人員送往就近或者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精神衛生醫療機構明確診斷。

      重性精神病工作計劃 15

      一、已經建檔的重性精神病人管理

      慢病醫生定期對應管理的重性精神病人進行隨訪,要求如下:

      1、對應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隨訪4次,每次隨訪應對患者進行危險性評估。

      ①檢查患者的精神狀況,包括感覺、知覺、思維、情感和意志行為、自知力等。

     、谠儐柣颊叩能|體疾病、社會功能情況、服藥情況及各項實驗室檢查結果等。

      ③危險性評估分為6級:

      0級:無符合以下1~5級中的任何行為;

      1級:口頭威脅,喊叫,但沒有打砸行為;

      2級:打砸行為,局限在家里,針對財物。能被勸說制止;

      3級:明顯打砸行為,不分場合,針對財物;不能接受勸說而停止;

      4級:持續的打砸行為,不分場合,針對財物或人,不能接受勸說而停止。包括自傷、自殺;

      5級:持管制性危險武器的`針對人的任何暴力行為,或者縱火、爆炸等行為,無論在家里還是公共場合。

      2、分類干預:根據患者的危險性分級、精神癥狀是否消失、自知力是否完全恢復,工作、社會功能是否恢復,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藥物不良反應或軀體疾病情況對患者進行分類干預:

      ①病情不穩定患者。若危險性評估為3~5級或有急性藥物不良反應和嚴重軀體疾病,對癥處理后立即轉診到上級醫院。必要時報告當地公安部門,協助送院治療。對于未住院的患者,在精神?漆t師、居委會人員、民警的共同協助下,2周內隨訪。

      ②病情基本穩定患者。若危險性評估為1~2級,或精神癥狀、自知力、社會功能狀況至少有一方面較差,首先應判斷是病情波動或藥物療效不佳,還是伴有藥物不良反應或軀體癥狀惡化。分別采取在規定劑量范圍內調整現用藥物劑量和查找原因對癥治療的措施,必要時與患者原主管醫生取得聯系,或在精神?漆t師指導下治療,經初步處理后觀察2周,若情況趨于穩定,可維持目前治療方案,3個月時隨訪;若初步處理無效,則建議轉診到上級醫院,2周內隨訪轉診情況。

     、鄄∏榉定患者。若危險性評估為0級,且精神癥狀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復,社會功能處于一般或良好,無嚴重藥物不良反應,軀體疾病穩定,無其他異常,繼續執行上級醫院制定的治療方案,3個月時隨訪。

     、苊看坞S訪根據患者病情的控制情況,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訓練等方面的康復指導,對家屬提供心理支持和幫助)。

      3、健康體檢:如果患者做過檢查的,將檢查結果寫在居民健康檔案體檢表上,如果沒有做過檢查的,建議家屬帶領去醫院做體檢。

      慢病醫生隨訪完之后,記錄在表4(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隨訪服務記錄表)上,然后輸機,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要保持一致。

      二、重性精神病患者檢出率

      按照武漢市考核標準,患病率要達到4‰,20xx年我們的患病率是2‰,所以今年要加強對重性精神病人的患病率的檢出。

      1、加強與社區居委會殘疾人干事的聯系,一個季度下一次社區(一共九個社區),檢查是否有增加的病人。

      2、加強與區疾控中心的聯系,密切關注流轉的病人。

      對于新的重性精神病人,慢病醫生要對其進行建檔和輸機,完善資料。

      重性精神病工作計劃 16

      為確保重癥精神病患者管理項目順利開展,逐步建立綜合防控措施,為重癥精神病患者提供健康干預,有效降低危險行為,提高精神病患者與其家庭的生活質量,根據國家《2011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規范》的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成立組織,加強領導:為加強對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我院成立了重癥精神病人管理小組,組長由院長周興奎兼任,公衛科科長李曉紅任副組長,成員有呂建華、張康、范瑞琳及各村醫組成。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重性精神疾病工作領導、檢查、協調。

      二、年度工作目標: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識,提高對重性精神疾病系統治療的認識。以鎮為單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檢出率達到3.5‰以上,管理治療網絡覆蓋率達70%,登記患者網絡錄入率達到100%,規范管理率達到95%以上,全年對納入管理的重性精神病按著進行1次健康體檢,隨訪不少于4次,在管患者病情穩定率達到60%以上。

      三、主要工作內容

      1、管理人員培訓:按照實施方案和技術規范要求,做好精神病管理人員培訓。制定培訓工作計劃,分期分批、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精神病防治專業人員、患者家屬等相關人員培訓,提高工作人員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強患者家屬護理、村委會人員相關知識與技能。

      2、為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檔案進行康復指導。及時為每一名新發現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建檔登記的內容包括患者及監護人姓名和聯系方式等基本情況、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發病時間、既往診斷和治療情況、既往主要癥狀、生活和勞動能力、目前癥狀、服藥依從性、自知力、社會功能情況、康復措施、總體評價及后續治療康復意見等。加強宣傳,鼓勵和幫助患者進行生活功能康復訓練,指導患者參與社會活動,接受職業訓練。與病人家屬進行交流,發放精神病科普宣傳資料,講解精神病人護理知識,消除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歧視和誤解。

      3、精神病人的發現:接受過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培訓村醫與中心醫生通過合作醫療報銷,不定期對轄區人口進行調查,收集在醫療機構進行明確診斷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對發現新患者下列患者(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癥、雙向障礙、偏執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重性精神發育遲滯等。發病時,患者喪失對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對行為的控制力,并可能導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長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會功能嚴重損害),并做初步篩查工作,明確的建立管理檔案,納入規范化管理。不明確診斷的重性精神病,但有危險性傾向的人員信息,再建議其立即到專業機構診斷治療的同時,上報上級精神病防治專業機構。

      4、定期隨訪:對于納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隨訪4次,并進行分類干預,每次隨訪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衛生、用藥和家庭護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導患者服藥,防止復發,及時發現疾病復發或加重的征兆,給予相應處置或轉診,并進行危機干預。對病情不穩定的患者,在現用藥基礎上按規定劑量范圍進行調整,必要時與原主管醫生聯系或轉診至上級醫院;對伴有軀體癥狀惡化或藥物不良反應,應將患者轉至上級醫院。

      5、健康教育、康復指導:加強宣傳,鼓勵和幫助患者進行生活功能康復訓練,指導患者參與社會活動,接受職業訓練。與病人家屬進行交流,發放精神病科普宣傳資料,講解精神病人護理知識,消除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歧視和誤解。

      6、健康體檢:根據精神病人病情,每年安排適當的時間為所有在冊管理的精神病人提供一次免費的體檢,體檢內容主要是身高、體重和血壓等一般項目。

      重性精神病工作計劃 17

      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xx年版》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工作規范20xx年版》等相關規定,為確保我中心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工作順利開展,逐步建立綜合預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險行為的有效機制,確保重性精神病患者得到免費治療,減輕精神病患者家庭負擔,排查新發病患者,防止精神病患者造成不安全行為的發生,結合我中心實際工作,制定本工作計劃。

      一、加強工作人員的培訓。

      按照服務規范和指導方案的要求ё齪么宸辣H嗽迸嘌擔制定培訓工作計劃,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精神病防治專業人員、患者家屬等相關人員培訓,提高工作人員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強患者家屬護理和技能,防止不安全行為的發生。

      二、定期每月一次對所管轄區精神病患者排查。

      發現新患者,接受過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相關培訓醫師對轄區人口進行調查,收集在醫療機構進行明確診斷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癥、雙向障礙、偏執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重性精神發育遲滯等。發病時患者喪失對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對行為的控制力,并可能導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長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會功能嚴重損害。并做初步篩查工作。收集沒有明確

      重性精神病診斷,但有危險性傾向的人員信息,再建議其立即到專業機構診斷治療的同時,上報上級精神病防治專業機構。

      三、為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檔案、健康教育、康復指導。

      及時為每一名新發現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建檔登記的內容包括患者及監護人姓名和聯系方式等基本情況、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發病時間、既往診斷和治療情況、既往主要癥狀、生活和勞動能力、目前癥狀、服藥依從性、自知力、社會功能情況、康復措施、總體評價及后續治療康復意見等。加強宣傳,鼓勵和幫助患者進行生活功能康復訓練е傅薊頰卟斡肷緇嶧疃,接受職業訓練。與病人家屬進行交流,發放精神病科普宣傳資料,講解精神病人護理知識,消除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歧視和誤解。

      四、每季度為管理的精神病患者做病情評估。

      防止患者發生傷人毀物事情發生、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納入管理的時候,由縣級及以上專業醫療機構進行一次全面評估,檢查患者的精神癥狀和軀體疾病為確定重性精神病的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并做危險性評級。評級共分五級,對三級以上的患者重點管理,監督其及時服藥、必要時住院治療。

      五、對精神病患者定期隨訪。

      對于納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隨訪4次,每次隨訪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衛生知識、用藥和家庭護理技巧等方面的信息,督導患者服藥,防止復發,及時發現疾病復發或加重的征兆,給予相應處置或轉診,并進行危機干預。對病情不穩定的患者,在現用藥基礎上按規定劑

      量范圍進行調整,必要時與原主管醫生聯系或轉診至上級醫院,對伴有軀體癥狀惡化或藥物不良反應時,應將患者轉至上級醫院。

      六、對危險疑似精神病患者管理。

      發現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嚴重影響社會秩序的行為者為疑似精神疾病患者時,應立即撥打“110”向當地公安機關報警,由公安機關執行公務的人員送往心理醫院或者其它省內專業的精神衛生醫療機構明確診斷。如確定為精神病患者,進入精神病患者管理程序。

      重性精神病工作計劃 18

      一、目標

     。ㄒ唬┗窘ǔ筛采w全鄉的、功能完善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系統。至20XX年底重性精神病患者規范管理率達95%以上。

     。ǘ┢占熬窦膊》乐沃R,提高對重性精神疾病系統治療的認識。

      二、工作組織機構

     。ㄒ唬㈩I導小組:

      組長:袁XX

      副組長:吳XX

      成員:黎XX唐XX

      (二)、領導小組分工:

      組長全面負責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檔案建立及管理工作。

      副組長負責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工作實施過程中的領導、檢查、協調。

      成員具體負責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三、范圍和內容范圍

     。ㄒ唬┓秶喝l范圍內實施。

     。ǘ⿲嵤﹥热

      1、培訓:按照實施方案和技術規范要求,做好人員培訓。制定培訓工作計劃,分期分批、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精神病防治專業人員、患者家屬等相關人員培訓,提高工作人員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強患者家屬護理、居委會人員相關知識與技能。

      2、信息收集:接受過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相關培訓的'專(兼)職人員對轄區人口進行調查,收集在醫療機構進行明確診斷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癥、雙向障礙、偏執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礙等。發病時,患者喪失對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對行為的控制力,并可能導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長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會功能嚴重損害),并做初步篩查工作。收集沒有明確重性精神病診斷,但有危險性傾向的人員信息,再建議其立即到專業機構診斷治療的同時,上報上級精神病防治專業機構(康復醫院)和疾控中心。

      3、收集確診病例資料。每季度統計在檔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病例信息,匯總后上報上級精神病專業機構。

      4、病情評估: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納入管理的時候,由縣級及以上專業醫療機構進行一次全面評估,檢查患者的精神癥狀和軀體疾病,為符合診斷的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建檔登記的內容包括患者及監護人姓名和聯系方式等基本情況、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發病時間、既往診斷和治療情況、既往主要癥狀、生活和勞動能力、目前癥狀、服藥依從性、自知力、社會功能情況、康復措施、總體評價及后續治療康復意見等。

      5、定期隨訪:對于納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隨訪4次,每次隨訪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衛生、用藥和家庭護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導患者服藥,防止復發,及時發現疾病復發或加重的征兆,給予相應處置或轉診,并進行危機干預。對病情不穩定的患者,在現用藥基礎上按規定劑量范圍進行調整,必要時與原主管醫生聯系或轉診至上級醫院;對伴有軀體癥狀惡化或藥物不良反應,應將患者轉至上級醫院。

      6、患者報告:發現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嚴重影響社會秩序和形象行為者為疑似精神疾病患者時,應立即撥打“110”向當地公安機關報警,由公安機關執行公務的人員送往就近或者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精神衛生醫療機構明確診斷。

      7、健康教育、康復指導:加強宣傳,鼓勵和幫助患者進行生活功能康復訓練,指導患者參與社會活動,接受職業訓練。與病人家屬進行交流,發放精神病科普宣傳資料,講解精神病人護理知識,消除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歧視和誤解。

      8、技術指導:接受市、縣級專業技術指導組織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技術指導。

    【重性精神病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重性精神病工作計劃10-06

    重性精神病管理的工作計劃07-14

    重性精神病工作計劃(精選13篇)06-29

    重性精神病工作總結01-30

    重性精神病工作總結10-15

    年重性精神病工作總結06-08

    重性精神病培訓總結(精選5篇)06-27

    重性精神病半年工作總結09-19

    重性精神病工作總結10篇05-07

    重性精神病培訓總結范文(精選16篇)06-2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精品小视频 | 夜色福利少妇专区 | 这里有精品综合久久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第5页 中文字幕无吗热视频 | 欧美大香线蕉线伊人久久 | 欧洲性开放少妇zozo |